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标准.pdf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
国中医药发〔2009〕6号
一、科室设置
(一)作为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
(二)设立中医病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数的5%。
具备一定规模的医院,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独立病区。
(三)设立中医门诊,三级医院门诊开设中医专业不少于3个,二级医院不少于2个。
二、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4名中医类别医师和0.4名护士。
(二)三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专业10年以上。
二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
(三)主管中医病房的护士长应当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技能岗位培训,能够指导护士开展辨证施护和运用中医护理技术。
三、医疗用房
(一)门诊诊室的面积应满足开展业务的需求。
三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90平方米,二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或不低于医院临床科室平均每床建筑面积;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或不低于医院临床科室每床平均净使用面积。
四、设备配备
(一)基本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脉枕、针灸器具、火罐、电冰箱、计算机等。
(二)根据专科业务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专科诊疗设备。
五、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规范,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临床科室及专科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临床科室参照本《基本标准》执行。
综合医院中医设置标准
〔三〕中药饮片调剂组、中成药调剂组、库房采购组负责人至少应具备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四〕中药饮片质量验收负责人应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或具有丰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老药工。中药饮片调剂复核人员应具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煎药室负责人应为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煎药人员须为中药学专业人员或经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有条件的医院应有临床药学人员。
第七条 煎药工作台面应当平整、洁净。
煎药容器应当以陶瓷、不锈钢、铜等材料制作的器皿为宜,禁用铁制等易腐蚀器皿。
储药容器应当做到防尘、防霉、防虫、防鼠、防污染。用前应当严格消毒,用后应当与时清洗。
第三章 人员要求
第八条 煎药室应当由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经验的中药师具体负责煎药室的业务指导、质量监视与组织管理工作。
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综合医院中医
临床科室根本标准的通知
国中医药发〔2009〕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有关精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根本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七〕对于久煎、冲服、泡服等有其他特殊煎煮要求的药物,应当按相应的规X操作。
先煎药、后下药、另煎或另炖药、包煎药、煎汤代水药在煎煮前均应当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第十六条 药料应当充分煎透,做到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
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单位建设标准
附件1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标准第一部分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设置、中医药设施设备以及服务能力能够满足医院患者对中医药服务的基本需求一、设置中医临床科室,达到《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国中医药发〔2009〕6号)的相关要求。
二、设置中药房,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国中医药发〔2009〕4号)的相关要求。
三、设置中药煎药室,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国中医药发〔2009〕3号)的相关要求。
四、综合医院应根据中医药服务功能和实际需求,按照精干效能的原则,配备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
五、综合医院开展中医药服务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按照注册登记的中医诊疗科目执业;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第二部分一、贯彻落实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方针政策(一)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将其纳入医院整体发展规划,确定中医药业务重点发展方向和目标,统筹规划中医药工作。
(二)成立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中医药工作的实际问题。
(三)制定工作方案,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设立中医药工作专项经费,保证开展中医药服务所需设施设备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改善中医药服务条件,保证中医药科室与其他科室同步发展。
(五)建立中医临床科室与其他临床科室开展业务合作的有效机制,研究制定中医药参与全院会诊、病例讨论、卫生应急等医院管理制度,为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提供制度保障。
二、加强中医药业务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一)医疗1、门诊、病房等诊疗工作中能够开展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推拿等不少于4种中医药服务。
中医临床科室门诊日均诊疗人次占全院门诊诊疗人次比例≥5%;全院日均中药处方占全部处方比例≥10%;中医临床科室门诊日均中药饮片处方数占本科室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70%;中医临床科室中药处方合格率≥95%。
2、建立并完善中医临床科室与西医临床科室的会诊、转诊制度以及体现中医药特色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把中医药服务拓展到西医临床科室。
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标准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一、科室设置(一)作为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
(二)设立中医病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数的5%。
具备一定规模的医院,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独立病区。
(三)设立中医门诊,三级医院门诊开设中医专业不少于3个,二级医院不少于2个。
二、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0.4名中医类别医师和0.4名护士。
(二)三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专业10年以上。
二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
(三)主管中医病房的护士长应当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技能岗位培训,能够指导护士开展辨证施护和运用中医护理技术。
三、医疗用房(一)门诊诊室的面积应满足开展业务的需求。
三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90平方米,二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或不低于医院临床科室平均每床建筑面积;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或不低于医院临床科室每床平均净使用面积。
四、设备配备(一)基本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脉枕、针灸器具、火罐、电冰箱、计算机等。
(二)根据专科业务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专科诊疗设备。
五、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规范,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临床科室及专科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临床科室参照本《基本标准》执行。
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一、医院(含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下同)中药房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中药饮片调剂、中成药调剂和中药饮片煎煮等服务。
中药品种、数量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常用中药饮片品种应在400种左右。
二、部门设置(一)中药房由药剂部门统一管理,可分中药饮片调剂组、中成药调剂组、库房采购组。
(二)至少设有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周转库、中药煎药室,有条件的医院可按照有关标准要求设置中药制剂室。
中医科建设标准
中医科建设标准
中医科建设标准是指中医科室、中医诊所、中医医院等中医医疗机构的建设标准和要求。
以下是中医科建设标准的一些主要内容:
1. 基本条件:中医科建设应符合卫生行业相关规定,并具备必备的基础设施条件,如供电、供水、消防设施等。
2. 医疗设备:中医科应配备质量合格的中医诊疗设备,包括中医诊断仪器(如舌诊仪、脉诊仪等)、中药煎煮设备、针灸设备等。
3. 医疗场所布局:中医科的布局应合理,包括等候区、诊室、药房等区域,并应保证空气流通、卫生洁净。
4. 医疗人员:中医科建设应具备一定数量、合格的中医医疗人员,包括中医师、中医助理等,并应具备相应的中医医疗资质和职称。
5. 中药药房和药品管理:中医科应有药品存储管理区域,药房应符合相关卫生要求,并应有合格的中药药品供应。
6. 卫生间和洗手设施:中医科应有清洁、卫生的卫生间和洗手设施,并应设有垃圾分类垃圾箱。
7. 感染控制:中医科应具备一定的感染控制措施和设施,如垃圾分类、医疗废物处理、消毒等。
8. 紧急救援设备和措施:中医科应具备紧急救援设备和措施,如急救箱、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等。
以上是中医科建设标准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要求可能会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规和规定而有所不同。
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标准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一、科室设置(一)作为医院得一级临床科室。
(二)设立中医病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数得5%。
具备一定规模得医院,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独立病区。
(三)设立中医门诊,三级医院门诊开设中医专业不少于3个,二级医院不少于2个。
二、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0、4名中医类别医师与0、4名护士。
(二)三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专业10年以上。
二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
(三)主管中医病房得护士长应当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技能岗位培训,能够指导护士开展辨证施护与运用中医护理技术。
三、医疗用房(一)门诊诊室得面积应满足开展业务得需求。
三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90平方米,二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或不低于医院临床科室平均每床建筑面积;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或不低于医院临床科室每床平均净使用面积。
四、设备配备(一)基本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脉枕、针灸器具、火罐、电冰箱、计算机等。
(二)根据专科业务工作需要,配备相应得专科诊疗设备。
五、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规范,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有国家制定或认可得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临床科室及专科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临床科室参照本《基本标准》执行。
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一、医院(含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下同)中药房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中药饮片调剂、中成药调剂与中药饮片煎煮等服务。
中药品种、数量应当与医院得规模与业务需求相适应,常用中药饮片品种应在400种左右。
二、部门设置(一)中药房由药剂部门统一管理,可分中药饮片调剂组、中成药调剂组、库房采购组。
(二)至少设有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周转库、中药煎药室,有条件得医院可按照有关标准要求设置中药制剂室。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国中医药发〔200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有关精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地要将中医临床科室的设置纳入综合医院考核评价内容,切实加以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本标准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凡与本标准不一致的规定一律以本标准为准。
二○○九年三月十六日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一、科室设置(一)作为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
(二)设立中医病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数的5%。
具备一定规模的医院,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独立病区。
(三)设立中医门诊,三级医院门诊开设中医专业不少于3个,二级医院不少于2个。
二、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名中医类别医师和名护士。
(二)三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专业10年以上。
二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
(三)主管中医病房的护士长应当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技能岗位培训,能够指导护士开展辨证施护和运用中医护理技术。
三、医疗用房(一)门诊诊室的面积应满足开展业务的需求。
三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90平方米,二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或不低于医院临床科室平均每床建筑面积;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或不低于医院临床科室每床平均净使用面积。
四、设备配备(一)基本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脉枕、针灸器具、火罐、电冰箱、计算机等。
(二)根据专科业务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专科诊疗设备。
五、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规范,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1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
(征求意见稿)
一、科室设置
(一)作为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
(二)设立中医病房,设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总床位数的5%。
(三)设立中医门诊,三级医院门诊开设中医专业不少于3个,二级医院不少于2个。
二、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4名中医类别医师和0.4名护士。
(二)三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相关专业10年以上。
二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
(三)主管中医病房的护士长必须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技能岗位培训,能够指导护理人员开展整体护理与辨证施护。
三、医疗用房
(一)门诊诊室的面积应满足开展业务的需求。
三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二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35平方米,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
四、设备配备
(一)基本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脉枕、针灸器具、火罐等罐具、电冰箱、计算机等。
(二)根据专科业务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专科诊疗设备。
五、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规范,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包括中西医结合临床科室。
七、专科医院中医临床科室、综合医院民族医临床科室参照本《基本标准》执行。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
一、科室设置
(一)、作为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
(二)、设立中医病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数的5%。
具备一定规模的医院,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独立病区。
(三)、设立中医门诊,三级医院门诊开设中医专业不少于3个,二级医院不少于2个。
二、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4名中医类别医师和0.4名护士。
(二)、三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专业10年以上。
二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
(三)、主管中医病房的护士长应当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技能岗位培训,能够指导护士开展辨证施护和运用中医护理技术。
三、医疗用房
(一)、门诊诊室的面积应满足开展业务的需求。
三级
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90平方米,二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
少于6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或不低于
医院临床科室平均每床建筑面积;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
平方米,或不低于医院临床科室每床平均净使用面积。
四、设备配备
(一)、基本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
治疗推车、脉枕、针灸器具、火罐、电冰箱、计算机等。
(二)、根据专科业务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专科诊疗设备。
五、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规范,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临床科室及专科医
院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临床科室参照本《基本标准》执行。
综合医院中医科标准
综合医院中医科标准
在综合医院中,中医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它承担着中医药的临床诊疗、
科研、教学和预防保健等多项任务。
因此,综合医院中医科的规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综合医院中医科的标准应当包括临床诊疗的标准化。
中医药是我国特有
的宝贵文化遗产,其诊疗方法与西医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综合医院中,中医科的临床诊疗应当遵循中医药的传统理论和诊疗规范,确保诊疗过程符合中医药的特点和规律,提高中医药诊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其次,中医科的科研工作也是综合医院中医科标准的重要内容。
中医药的科研
工作应当以中医药的传统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中医药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药物研发等工作,不断提高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水平和科研水平。
此外,综合医院中医科的教学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其教学应当遵循传统、规范、科学的原则,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传承和发扬中医药的优秀传统,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最后,综合医院中医科的预防保健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
中医药强调预防为主,中医科应当积极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结合中医药的特点,制定科学的预防保健方案,指导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提高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总之,综合医院中医科标准的建设需要全面系统地考虑中医药的临床诊疗、科研、教学和预防保健等多个方面,确保中医科在综合医院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中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室建设标准
南通市中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室建设标准〔试行〕为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及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标准。
一、根本设置本院在急诊科、内科门诊、皮肤科〔病区〕、骨伤科〔门诊〕、儿科(门诊)、外科三〔门诊〕、妇科〔门诊〕、耳鼻咽喉科〔门诊〕、眼科〔门诊〕、针灸科〔病区〕、推拿科、肾病科〔病区〕、呼吸内科〔病区〕、脾胃病科〔病区〕、老年病科〔病区〕、肛肠科〔病区〕、肿瘤科〔病区〕、脑病科〔病区〕、外科二〔病区〕、心血管病科〔病区〕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
各科室、病区设立的中医综合治疗室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
各科室、病区设立的中医综合治疗室应根据中医技术开展情况配备治疗床、普通针具、灸疗器具、罐疗器具、刮痧器具、中药外治器具和切合科室实际情况和要求的相关中医诊疗设备二、人员队伍1、中医综合治疗区应配备兼专职的卫技人员不少于4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2人,并根据临床实际需要配备其他专业的执业医师。
2、中医综合治疗室由各科室、病区确定兼专职人员负责,负责人职称副高以上任职资格,必须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科室、病区中医综合治疗室可由医护人员共同组成综合治疗效劳团队或组成假设干综合治疗小组。
3、中医综合治疗室的医护人员应当熟练掌握本专业的中医药治疗技术,并根据疾病的病种和所处阶段应用相应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技术。
4、中医综合治疗室要重视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疾病,善于吸收、应用中医药特色疗法。
5、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科室、病区医师应熟练掌握本专业疾病中医药治疗的综合技术,能根据本专科、病区治疗病种的需要制定包括中医药特色治疗技术、工程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并实际应用。
6、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和病区综合治疗室的护士应当根本了解中医药综合治疗技术操作的根底知识并掌握相关护理措施,能够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效劳和健康指导。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一、科室设置(一)作为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
(二)设立中医病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数的5%。
具备一定规模的医院,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独立病区。
(三)设立中医门诊,三级医院门诊开设中医专业不少于3个,二级医院不少于2个。
二、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0.4名中医类别医师和0.4名护士。
(二)三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专业10年以上。
二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
(三)主管中医病房的护士长应当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技能岗位培训,能够指导护士开展辨证施护和运用中医护理技术。
三、医疗用房(一)门诊诊室的面积应满足开展业务的需求。
三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90平方米,二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或不低于医院临床科室平均每床建筑面积;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或不低于医院临床科室每床平均净使用面积。
四、设备配备(一)基本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脉枕、针灸器具、火罐、电冰箱、计算机等。
(二)根据专科业务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专科诊疗设备。
五、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规范,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临床科室及专科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临床科室参照本《基本标准》执行。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的通知发表者:张善东8685人已访问国中医药发〔200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局各直属单位: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标准
附1:中医科建设基本标准按标准建设一级中医科,设立不少于3个二级中医专科诊室,配齐常用诊疗设备。
根据需要设置中医诊室、针灸室、推拿室、理疗室、康复室、养生保健室等中医科二级临床科室。
布局、设施、风格等符合国家社区中医药相关规定。
有特色专科的可设中医病房。
相关中医科室必须设置标牌,配齐常用中医药诊疗设备,张贴中医挂图或中医药相关宣传图片,建好中医药业务台帐。
附2:中药房建设基本标准1、中药房与中药库房分设,标志醒目。
药品排列整齐,室内干净整洁,地面硬化,房屋通风、干燥、避光,并具备防尘、防潮、防虫鼠、防火、防盗等“五防”措施,室温保持在25-30度之间,相对湿度小于等于70%。
(1分)2、中药房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
配有中药饮片柜(药斗)、调剂台、药戥、电子秤、小型粉碎机、小型切片机、小型炒药机、消毒锅、标准筛、空调、温湿度表等,适应工作需要。
(1.5分)3、中药饮片达到250种以上,中成药达到60种以上,且药品质量好,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1分)4、中药库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配有药架、药桶、空调、温湿度表等,能满足工作需要。
药品堆放距地面20公分以上。
(1.5分)5、中药煎药室面积大于8平方米,配有药架,操作台、中药煎药及包装设备、药桶、冷藏柜等设备,为群众提供中药代煎服务。
有中药代煎服务记录。
(1.5分)6、中药调剂人员达到中专以上学历,或具有丰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中药人员。
中药煎药人员经过系统培训,按要求提供煎药服务。
(1.5分)7、中药房、药库、煎药室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可行,煎药室操作流程合理。
人员职责明确。
相应制度、流程、职责张贴上墙。
(1分)8、中药房各项台帐健全,标识与位置准确无误,无差错、无串斗现象发生。
(1分)注:本建设标准总分10分,中药房达标分为8分。
专业范本可能没有涵盖全面,最好找专业人士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医疗质量及标准综合医院中医设置标准
体负责煎药室的业务指导、质量监督及组织管理工作。 第九条煎药人员应当经过中药煎药关联知识和技能培训且考核合格 后方可从事中药煎药工作。 煎药工作人员需有计划地接受关联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岗位培训。 第十条煎药人员应当每年至少体检壹次。传染病、皮肤病等患者和乙 肝病毒携带者、体表有伤口未愈合者不得从事煎药工作。 第十壹条煎药人员应当注意个人卫生。煎药前要进行手的清洁,工作 时应当穿戴专用的工作服且保持工作服清洁。
二○○九年三月十六日 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壹、医院(含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下同)中药房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中药饮片调剂、中成药调剂和中药饮片
煎煮等服务。 中药品种、数量应当和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常用中药饮片 品种应于 400 种左右。 二、部门设置 (壹)中药房由药剂部门统壹管理,可分中药饮片调剂组、中成药调 剂组、库房采购组。 (二)至少设有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库房、中成 药调剂室、周转库、中药煎药室,有条件的医院可按照有关标准要求 设置中药制剂室。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 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的通知 国中医药发〔2009〕4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卫生局,局各直属单位: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 定了《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于执行 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本标准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药汁仍应当和方中其它药料所煎得的药汁混匀后,再行分装。某些特 殊药物可根据药性特点具体确定煎(炖)药时间(用水适量)。 (四)溶化药(烊化)应当于其它药煎至预定量且去渣后,将其置于 药液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待需溶化的药溶解即可。 (五)包煎药应当装入包煎袋闭合后,再和其他药物同煎。包煎袋材 质应符合药用要求(对人体无害)且有滤过功能。 (六)煎汤代水药应当将该类药物先煎 15-25 分钟后,去渣、过滤、 取汁,再和方中其它药料同煎。 (七)对于久煎、冲服、泡服等有其他特殊煎煮要求的药物,应当按 相应的规范操作。 先煎药、后下药、另煎或另炖药、包煎药、煎汤代水药于煎煮前均应 当先行浸泡,浸泡时间壹般不少于 30 分钟。 第十六条药料应当充分煎透,做到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 煎药时应当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煎干或煮焦者禁止药用。 第十七条内服药和外用药应当使用不同的标识区分。 第十八条煎煮好的药液应当装入经过清洗和消毒且符合盛放食品要 求的容器内,严防污染。 第十九条使用煎药机煎煮中药,煎药机的煎药功能应当符合本规范的 关联要求。应当于常压状态煎煮药物,煎药温度壹般不超过 100℃。 煎出的药液量应当和方剂的剂量相符,分装剂量应当均匀。 第二十条包装药液的材料应当符合药品包装材料国家标准。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国中医药发〔2009〕6号)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
一、科室设置
(一)作为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
(二)设立中医病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数的5%。
具备一定规模的医院,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独立病区.
(三)设立中医门诊,三级医院门诊开设中医专业不少于3个,二级医院不少于2个。
二、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4名中医类别医师和0.4名护士。
(二)三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专业10年以上.二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
(三)主管中医病房的护士长应当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技能岗位培训,能够指导护士开展辨证施护和运用中医护理技术。
三、医疗用房
(一)门诊诊室的面积应满足开展业务的需求。
三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90平方米,二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或不低于医院临床科室平均每床建筑面积;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或不低于
医院临床科室每床平均净使用面积。
四、设备配备
(一)基本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脉枕、针灸器具、火罐、电冰箱、计算机等。
(二)根据专科业务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专科诊疗设备。
五、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规范,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临床科室及专科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临床科室参照本《基本标准》执行.。
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标准.pdf
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标准.pdf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一、科室设置(一)作为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
(二)设立中医病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数的5%。
具备一定规模的医院,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独立病区。
(三)设立中医门诊,三级医院门诊开设中医专业不少于3个,二级医院不少于2个。
二、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名中医类别医师和名护士。
(二)三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专业10年以上。
二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
(三)主管中医病房的护士长应当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技能岗位培训,能够指导护士开展辨证施护和运用中医护理技术。
三、医疗用房(一)门诊诊室的面积应满足开展业务的需求。
三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90平方米,二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或不低于医院临床科室平均每床建筑面积;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或不低于医院临床科室每床平均净使用面积。
四、设备配备(一)基本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脉枕、针灸器具、火罐、电冰箱、计算机等。
(二)根据专科业务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专科诊疗设备。
五、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规范,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临床科室及专科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临床科室参照本《基本标准》执行。
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一、医院(含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下同)中药房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中药饮片调剂、中成药调剂和中药饮片煎煮等服务。
中药品种、数量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常用中药饮片品种应在400种左右。
二、部门设置(一)中药房由药剂部门统一管理,可分中药饮片调剂组、中成药调剂组、库房采购组。
(二)至少设有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周转库、中药煎药室,有条件的医院可按照有关标准要求设置中药制剂室。
中医科建设标准
中医科建设标准一、科室设置1.中医科应具备独立的门诊、急诊和住院部,设有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等。
2.科室布局合理,标识清晰,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二、人员配备1.中医科应配备具有中医执业资格的医师,并根据临床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2.中医科应配备相应的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和康复工作。
3.中医科应设立质量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科室的质量安全管理。
三、诊疗技术1.中医科应具备基本的中医诊疗技术,如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
2.中医科应开展常见病的中医诊疗工作,如感冒、咳嗽、胃炎、腹泻等。
3.中医科应开展相应的中医康复工作,如中医理疗、中医传统运动等。
四、医院管理1.中医科应建立健全的科室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2.中医科应建立患者病历管理制度,确保病历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中医科应建立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中药管理1.中医科应建立中药材采购、验收、储存、配方等管理制度,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2.中医科应配备相应的中药加工设备,如煎药机、粉碎机等,确保中药剂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中医科应建立中药配方和煎药规范,确保中药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六、人才培养1.中医科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更新,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中医科应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中医诊疗技术和研究成果。
3.中医科应与其它医疗机构合作,进行人才交流和互访学习,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七、文化宣传1.中医科应注重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宣传,弘扬中医养生和康复的理念和方法。
2.中医科应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向患者和社会公众传播中医养生和康复的知识和方法。
3.中医科应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科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
一、科室设置
(一)作为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
(二)设立中医病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数的5%。
具备一定规模的医院,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独立病区。
(三)设立中医门诊,三级医院门诊开设中医专业不少于3个,二级医院不少于2个。
二、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4名中医类别医师和0.4名护士。
(二)三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专业10年以上。
二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
(三)主管中医病房的护士长应当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技能岗位培训,能够指导护士开展辨证施护和运用中医护理技术。
三、医疗用房
(一)门诊诊室的面积应满足开展业务的需求。
三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90平方米,二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或不低于医院临床科室平均每床建筑面积;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或不低于医院临床科室每床平均净使用面积。
四、设备配备
(一)基本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脉枕、针灸器具、火罐、电冰箱、计算机等。
(二)根据专科业务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专科诊疗设备。
五、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规范,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临床科室及专科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临床科室参照本《基本标准》执行。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有关精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地要将中医临床科室的设置纳入综合医院考核评价内容,切实加以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本标准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凡与本标准不一致的规定一律以本标准为准。
二○○九年三月十六日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一、科室设置(一)作为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
(二)设立中医病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数的5%。
具备一定规模的医院,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独立病区。
(三)设立中医门诊,三级医院门诊开设中医专业不少于3个,二级医院不少于2个。
二、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0.4名中医类别医师和0.4名护士。
(二)三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专业10年以上。
二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
(三)主管中医病房的护士长应当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技能岗位培训,能够指导护士开展辨证施护和运用中医护理技术。
三、医疗用房(一)门诊诊室的面积应满足开展业务的需求。
三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90平方米,二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或不低于医院临床科室平均每床建筑面积;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或不低于医院临床科室每床平均净使用面积。
四、设备配备(一)基本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脉枕、针灸器具、火罐、电冰箱、计算机等。
(二)根据专科业务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专科诊疗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被等应当避免对煎药造成污染。
第四条 煎药室的房屋和面积应当根据本医疗机构的规模和煎药量合理配置。
工作
区和生活区应当分开,工作区内应当设有储藏(药)、准备、煎煮、清洗等功能区域。
第五条 煎药室应当宽敞、明亮,地面、墙面、屋顶应当平整、洁净、无污染、易
清洁,应当有有效的通风、除尘、防积水以及消防等设施,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它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
一、科室设置
(一)作为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
(二)设立中医病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数的
5%。具备一定规模的医院,
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独立病区。
(三)设立中医门诊,三级医院门诊开设中医专业不少于
3 个,二级医院不少于 2
个。
二、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名中医类别医师和名护士。
除尘、防积水以及消防等设施。
五、设备(器具)
中药房的设备(器具)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
(一)中药储存设备(器具)
药架、除湿机、通风设备、冷藏柜或冷库。
(二)中药饮片调剂设备(器具) 药斗(架)、调剂台、称量用具(药戥、电子秤等)、粉碎用具(铜缸或小型粉碎 机)、冷藏柜、新风除尘设备(可根据实际情况选配)、贵重药品柜、毒麻药品柜。 (三)中成药调剂设备(器具) 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贵重药品柜、冷藏柜。 (四)中药煎煮设备(器具) 煎药用具(煎药机或煎药锅)、包装机(与煎药机相匹配)、饮片浸泡用具、冷藏 柜、储物柜。 (五)临方炮制设备(器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配) 小型切片机、小型炒药机、小型煅炉烘干机、消毒锅、标准筛。 六、规章制度 (一)制定人员岗位责任制、药品采购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在职教育培训制度等 各项规章制度。 (二)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规范,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中药技术操作规程和管理规 范,并成册可用。 七、民族医医院中药房(民族药房)参照本《基本标准》执行。
再行分装。
某些特殊药物可根据药性特点具体确定煎(炖)药时间(用水适量)。
(四)溶化药(烊化)应当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并去渣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微火
煎药,同时不断搅拌,待需溶化的药溶解即可。
(五)包煎药应当装入包煎袋闭合后,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包煎袋材质应符合药用
要求(对人体无害)并有滤过功能。
(六)煎汤代水药应当将该类药物先煎 15-25 分钟后,去渣、过滤、取汁,再与方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 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同时废止。
第二十九条 本规范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1997 年印发的《中
第四章
煎药操作方法
第十二条 煎药应当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待煎药物应当先行浸泡, 浸
泡时间一般不少于 30 分钟。
煎煮开始时的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 2-5 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
的应当酌量加水。
第十三条 每剂药一般煎煮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再分装。
煎煮时间应当根据方剂的功能主治和药物的功效确定。
片鉴别经验的人员或具有丰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老药工。
中药饮片调剂复核人员应具有主
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煎药室负责人应为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
资格的人员, 煎药人员须为中药学专业人员或经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
有条件的医院应
有临床药学人员。
四、房屋
(一)中药房的面积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
临床科室参照本《基本标准》执行。
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一、医院(含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下同)中药房应当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提供中药饮片调剂、中成药调剂和中药饮片煎煮等服务。
中药品种、数量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常用中药饮片品种应在
400
种左右。
二、部门设置
(一)中药房由药剂部门统一管理,可分中药饮片调剂组、中成药调剂组、库房采
三、医疗用房
(一) 门诊诊室的面积应满足开展业务的需求。 三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 90 平方
米,二级医院净使用面积不少于 60 平方米。
(二) 病房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 40 平方米, 或不低于医院临床科室平均每床建筑面
积;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 6 平方米,或不低于医院临床科室每床平均净使用面积。
四、设备配备
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规范化、 制度化建设, 保证中药煎药质量, 根 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开展中药煎药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二章
设施与设备要求
第三条 中药煎药室(以下称煎药室)应当远离各种污染源,周围的地面、路面、
设施应当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
第六条 煎药室应当配备完善的煎药设备设施, 并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储药设施、 冷
藏设施以及量杯(筒)、过滤装置、计时器、贮药容器、药瓶架等。
第七条 煎药工作台面应当平整、洁净。
煎药容器应当以陶瓷、 不锈钢、 铜等材料制作的器皿为宜, 禁用铁制等易腐蚀器皿。
储药容器应当做到防尘、防霉、防虫、防鼠、防污染。用前应当严格消毒,用后应
(二) 中药饮片调剂室的面积三级医院不低于 100 平方米, 二级医院不低于 80 平方
米;中成药调剂室的面积三级医院不低于 60 平方米,二级医院不低于 40 平方米。
(三)中药房应当远离各种污染源。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调剂室、中药煎药室
应当宽敞、明亮,地面、墙面、 屋顶应当平整、 洁净、 无污染、 易清洁,应当有有效的通风、
(二)三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专业 10 年以上。二级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主
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
6 年以上。
(三)主管中医病房的护士长应当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技能岗位培训,能够指导
护士开展辨证施护和运用中医护理技术。
购组。
(二)至少设有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周
转库、中药煎药室,有条件的医院可按照有关标准要求设置中药制剂室。
三、人员
(一)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至少达到
20%,中医医院中药专
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至少达到
60%。三级医院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中药人员
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煮 20-3
0 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煮沸后再煎煮
15-20 分钟;滋补药物先用
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约 40— 60 分钟。药剂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当比第一煎的时间略
缩短。
煎药过程中要搅拌药料 2-3 次。搅拌药料的用具应当以陶瓷、不锈钢、铜等材料制
作的棍棒为宜,搅拌完一药料后应当清洗再搅拌下一药料。
第二十三条 煎药人员在领药、煎药、装药、送药、发药时应当认真核对处方(或 煎药凭证)有关内容,建立收发记录,内容真实、记录完整。
每方(剂)煎药应当有一份反映煎药各个环节的操作记录。记录应保持整洁,内容 真实、数据完整。
第二十四条 急煎药物应在 2 小时内完成,要建立中药急煎制度并规范急煎记录。 第二十五条 煎药设备设施、 容器使用前应确保清洁, 要有清洁规程和每日清洁记 录。用于清扫、清洗和消毒的设备、用具应放置在专用场所妥善保管。 煎药室应当定期消毒。洗涤剂、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符合《食品工具、设备用 洗涤卫生标准》 ()和《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消毒剂卫生标准》 ()等有关卫生标准和要 求,不得对设备和药物产生腐蚀和污染。 第二十六条 传染病病人的盛药器具原则上应当使用一次性用品, 用后按照医疗废 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不具备上述条件的, 对重复使用的盛药器具应当加强管理, 固定专人使 用,且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第二十七条 加强煎药的质量控制、 监测工作。 药剂科负责人应当定期 (每季度至 少一次) 对煎药工作质量进行评估、 检查, 征求医护人员和住院病人意见, 并建立质量控制、 监测档案。
中其它药料同煎。
(七)对于久煎、冲服、泡服等有其他特殊煎煮要求的药物,应当按相应的规范操
作。
先煎药、后下药、另煎或另炖药、包煎药、煎汤代水药在煎煮前均应当先行浸泡,
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 30 分钟。
第十六条 药料应当充分煎透,做到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
煎药时应当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煎干或煮焦者禁止药用。
第十四条 煎药量应当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儿童每剂一般煎至
100-300 毫
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 400-600 毫升,一般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或遵医嘱。
第十五条 凡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特殊要求的中药
饮片,应当按照要求或医嘱操作。
(一)先煎药应当煮沸 10-15 分钟后,再投入其它药料同煎(已先行浸泡)。
(二)后下药应当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
5-10 分钟。
(三)另煎药应当切成小薄片,煎煮约 2 小时,取汁;另炖药应当切成薄片,放入
有盖容器内加入冷水(一般为药量的 10 倍左右)隔水炖 2-3 小时,取汁。此类药物的原处
方如系复方, 则所煎 (炖)得的药汁还应当与方中其它药料所煎得的药汁混匀后,
当八条 煎药室应当由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经验的中药师具体负责煎药 室的业务指导、质量监督及组织管理工作。
第九条 煎药人员应当经过中药煎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 中药煎药工作。
煎药工作人员需有计划地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岗位培训。 第十条 煎药人员应当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传染病、 皮肤病等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 者、体表有伤口未愈合者不得从事煎药工作。 第十一条 煎药人员应当注意个人卫生。 煎药前要进行手的清洁, 工作时应当穿戴 专用的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