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精)

合集下载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总指南)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总指南)

附件1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一、总那么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妇科标准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与其妇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妇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妇科应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妇科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妇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妇科的标准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

二、根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妇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保障妇科疾病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应开设妇科门诊。

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应设立妇科专病门诊,并开设病房与提供妇科急诊效劳。

第八条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含中医特色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

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妇科应设置门诊手术室、专业B超室、阴道镜室。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与妇科手术室相关规定。

中医医院妇科病房应设置检查室、治疗室、手术室,并符合相关规定。

有条件的可以设置中医特色治疗室〔如音疗、导引、熏蒸、足浴、理疗等〕。

第九条中医医院妇科应根据医疗需要与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妇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根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备超声中药导入治疗仪、针刺手法治疗仪、艾灸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熏蒸〔洗〕设备、超声雾化熏洗仪、电磁治疗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超声诊断仪、宫腔镜、腹腔镜、阴道镜;有条件的三级中医医院应配备超高频电波刀等。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汇总版(含消化科修订版)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汇总版(含消化科修订版)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汇总版(含消化科修订版)引言本文档旨在为中医医院的科室建设与管理提供指南,特别是关于消化科的修订版内容。

本指南依据中医医院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编写,旨在帮助中医医院规范科室的运作,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中医药治疗。

1. 科室建设1.1 科室设置- 概述各科室的作用和职责,确保科室间的协作和协调。

- 根据医院规模、人力和资源情况,合理设置科室数量和科室规模。

- 科室设备的采购和配置要符合中医医院对于中医诊疗的特殊需求。

1.2 人员配置- 根据科室规模和病人量,合理配置医生、护士和其他辅助人员。

- 为科室人员提供持续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机会,提高医疗水平和综合能力。

- 建立科室内部的工作流程和协作机制,促进团队合作。

2. 科室管理2.1 科室流程和制度- 确定科室的工作流程和规范操作程序,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 建立科室内部的会议制度和沟通机制,定期进行团队讨论和交流。

- 设立健全的科室文档管理系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2 质量管理与评估- 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制度,监测和评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 进行科室内部的评估和反馈,定期进行质量改进和提升。

- 科室应积极参与医院的质量管理活动,提供相关数据和意见,推动医院整体质量的提升。

2.3 技术研发与创新- 鼓励科室医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提升科研水平和学术声誉。

- 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中医医院的治疗效果和服务质量。

- 倡导在科室内部建立研究型团队,共同探索中医医疗的发展和创新。

3. 消化科修订版内容3.1 消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概述消化科的常见疾病种类和诊断要点,包括消化不良、胃痛、胃食管逆流、胃溃疡等。

- 提供中医药治疗消化疾病的一般方法和具体处方参考。

3.2 中医药辅助治疗- 探讨中医药在消化科的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如针灸、中药汤剂等。

- 提供中医药辅助治疗的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总指南)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总指南)

附件1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一、总那么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妇科标准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与其妇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妇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妇科应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妇科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妇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妇科的标准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

二、根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妇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保障妇科疾病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应开设妇科门诊。

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应设立妇科专病门诊,并开设病房与提供妇科急诊效劳。

第八条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含中医特色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

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妇科应设置门诊手术室、专业B超室、阴道镜室。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与妇科手术室相关规定。

中医医院妇科病房应设置检查室、治疗室、手术室,并符合相关规定。

有条件的可以设置中医特色治疗室〔如音疗、导引、熏蒸、足浴、理疗等〕。

第九条中医医院妇科应根据医疗需要与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妇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根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备超声中药导入治疗仪、针刺手法治疗仪、艾灸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熏蒸〔洗〕设备、超声雾化熏洗仪、电磁治疗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超声诊断仪、宫腔镜、腹腔镜、阴道镜;有条件的三级中医医院应配备超高频电波刀等。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总指南)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总指南)

附件1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妇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妇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妇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妇科应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妇科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妇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妇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妇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保障妇科疾病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应开设妇科门诊。

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应设立妇科专病门诊,并开设病房及提供妇科急诊服务。

第八条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含中医特色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

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妇科应设置门诊手术室、专业B超室、阴道镜室。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及妇科手术室相关规定。

中医医院妇科病房应设置检查室、治疗室、手术室,并符合相关规定。

有条件的可以设置中医特色治疗室(如音疗、导引、熏蒸、足浴、理疗等)。

第九条中医医院妇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妇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备超声中药导入治疗仪、针刺手法治疗仪、艾灸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熏蒸(洗)设备、超声雾化熏洗仪、电磁治疗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超声诊断仪、宫腔镜、腹腔镜、阴道镜;有条件的三级中医医院应配备超高频电波刀等。

国家卫健委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国家卫健委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国家卫健委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前言肿瘤科建设与管理对于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水平和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中医医院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

《中医医院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

附件1中医医院皮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皮肤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皮肤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皮肤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皮肤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皮肤科应当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皮肤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医院皮肤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当加强对皮肤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特色优势的保持和发展,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皮肤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保障皮肤病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皮肤科应当开设独立的专业门诊,有条件的可以开设病房,有急症处理能力的可以开设急诊。

第八条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应当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医医院皮肤科病房应当设置治疗室和患者淋浴室,有条件的应当设置药浴室、熏蒸室,应当通风良好,绝缘防雾,铺设防滑地砖。

开展中药临方调配的,应具备外用中药临方调配的条件。

第九条中医医院皮肤科应当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皮肤科设备设施配置,应当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达到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要求(见附件1)。

设置药浴室的,应当配备煎药设备、浴盆、水温调节与定时装置、应急呼叫装置、消毒设备等。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皮肤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肝病科等5个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肝病科等5个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肝病科等5个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2.02.16•【文号】国中医药医政发[2012]5号•【施行日期】2012.02.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医疗安全与血液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肝病科等5个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为加强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我局组织制定了中医医院肝病科等5个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指南》电子版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府网站下载()工作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我局医政司联系。

二○一二年二月十六日中医医院肝病科等5个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目录中医医院肝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中医医院外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中医医院感染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中医医院肝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肝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肝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肝病科管理者加强肝病科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肝病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肝病科应在肝病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肝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肝病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肝病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断提高临床疗效,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肿瘤科规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肿瘤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肿瘤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在肿瘤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肿瘤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医院肿瘤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当加强对肿瘤科的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特色优势的保持和发展,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肿瘤诊疗工作的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开设专业门诊,三级中医医院应当开设病房(原则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总床位数的3%),二级中医医院有条件的可以开设病房。

第八条中医医院肿瘤科门诊应当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安全防护及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第九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肿瘤科设备设施配置,应当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达到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见附件1)要求。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情况,制定中医特色治疗(如外治及非药物治疗)等肿瘤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及其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第十二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应占70%以上,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类别的执业医师。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总指南)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总指南)

附件1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治理指南(试行)一、总则第—条为指导和强化中医医院妇科标准化建设和科学治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治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妇科治理者强化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治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治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妇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治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妇科应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妇科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治理部门应强化对中医医院妇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强化对妇科的标准化建设和治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证诊治质量和诊治平安。

.二、根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妇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园地、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保证妇科疾病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应开设妇科门诊。

.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应设立妇科专病门诊,并开设病房及提供妇科急诊效劳。

.第八条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医治室〔含中医特色医治室〕,各地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利,爱护患者隐私。

.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妇科应设置门诊手术室、专业B超室、阴道镜室。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治理要求及妇科手术室相关规定。

.中医医院妇科病房应设置检查室、医治室、手术室,并符合相关规定。

.有条件的可以设置中医特色医治室〔如音疗、导引、熏蒸、足浴、理疗等〕。

.第九条中医医院妇科应依据诊治需要及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妇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根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备超声中药导入医治仪、针刺手法医治仪、艾灸医治仪、经络导平医治仪、熏蒸〔洗〕设备、超声雾化熏洗仪、电磁医治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超声诊断仪、宫腔镜、腹腔镜、阴道镜;有条件的三级中医医院应配备超高频电波刀等。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精讲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精讲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健康的重视,中医药在我国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同时在癌症治疗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医医院肿瘤科的建设和管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医院肿瘤科的建设和管理指南,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建设指南建设目标中医医院肿瘤科的建设目标是:在符合现代临床医学和中医药学标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综合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建设内容中医医院肿瘤科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人才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需要有一支具备丰富临床经验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的专业人才队伍。

包括中医肿瘤专家、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临床护理人员和医学技术人员。

2.临床研究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加强科研力量,开展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制订治疗准则和规范,开展临床实验和相关技术研究,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3.诊疗设备中医医院肿瘤科的建设需要配备符合临床需要的先进诊疗设备,如中频磁场治疗仪、激光疗法设备、导引针、经络仪等。

4.医疗环境中医医院肿瘤科的医疗环境需要注重患者的治疗体验和医疗安全。

建议采用智能化医疗管理系统,方便医生和患者的互动,并加强医疗垃圾管理和消毒工作。

5.药材资源中医药在治疗肿瘤疾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医医院肿瘤科需要保证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建立和完善药材公共资源数据库,为临床提供优质药材。

配置指南中医医院肿瘤科的配置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装备中医医院肿瘤科需要配备先进的技术装备,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仪、中频磁场治疗仪、电疗治疗仪和生物反馈治疗仪等。

2.护理设施中医医院肿瘤科需要配备先进的护理设施,包括滴注针床、口腔清洁器、输液泵、床位挂瓶架、床边呼吸机等。

3.医疗设施中医医院肿瘤科需要配备先进的医疗设施,包括MRI、CT、B超和超声心动图等。

管理指南中医医院肿瘤科的管理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制度中医医院肿瘤科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患者治疗记录和病历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医疗设施维护管理制度等。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汇总版(含治未病科修订版)汇编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汇总版(含治未病科修订版)汇编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目录1、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等11个科室指南(试行)的通知1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2)中医医院儿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0)中医医院皮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7)中医医院眼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25)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32)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39)中医医院骨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46)中医医院肛肠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54)中医医院针灸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62)中医医院推拿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70)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78)2、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肺病科等10个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 (86)中医医院肺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87)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95)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10)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18)中医医院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26)中医医院分泌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34)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42)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49)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57)3、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肝病科等5个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 (165)中医医院肝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66)中医医院外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74)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82)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90)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98)4、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的通知 (206)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207)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214)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218)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等11个科室指南(试行)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为加强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我局组织制定了《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11个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肿瘤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肿瘤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肿瘤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在肿瘤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肿瘤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医院肿瘤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当加强对肿瘤科的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特色优势的保持和发展,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肿瘤诊疗工作的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开设专业门诊,三级中医医院应当开设病房(原则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总床位数的3%),二级中医医院有条件的可以开设病房。

第八条中医医院肿瘤科门诊应当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安全防护及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第九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肿瘤科设备设施配置,应当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达到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见附件1)要求。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情况,制定中医特色治疗(如外治及非药物治疗)等肿瘤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其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第十二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应占70%以上,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类别的执业医师。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与加强中医医院肿瘤科规范化建设与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肿瘤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得参考与依据、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肿瘤科参照本指南建设与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在肿瘤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与技术开展肿瘤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继承与创新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医院肿瘤科得指导与监督,中医医院应当加强对肿瘤科得建设与管理,保证中医特色优势得保持与发展,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得场所、设施、设备、药品与技术力量,以保障肿瘤诊疗工作得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开设专业门诊,三级中医医院应当开设病房(原则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总床位数得3%),二级中医医院有条件得可以开设病房。

第八条中医医院肿瘤科门诊应当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

建筑格局与设施应当符合安全防护及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第九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得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肿瘤科设备设施配置,应当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达到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见附件1)要求。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情况,制定中医特色治疗(如外治及非药物治疗)等肿瘤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其相应得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第十二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应占70%以上,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她类别得执业医师。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汇总版(含治未病科修订版)汇编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汇总版(含治未病科修订版)汇编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目录1、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等 11个科室指南(试行)的通知 1 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 2 中医医院儿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 10 中医医院皮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 17 中医医院眼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 24 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 31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 109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 117 中医医院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 125 中医医院分泌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 133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 141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中医医院骨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中医医院肛肠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中医医院针灸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中医医院推拿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2、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肺病科等 知 ...........................................................中医医院肺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38 45 53 61 69 7710 个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85 86 94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48)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55)3、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肝病科等5 个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 163 中医医院肝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64)中医医院外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72)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79)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87)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195)4、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的通知 (203)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204)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211)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215)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等11个科室指南(试行)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44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为加强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我局组织制定了《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11个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中医医院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中医药传承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在满足患者需求和促进中医学术研究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因此,科室建设与管理对于中医医院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此,制定一份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以规范科室的运营和管理,并提高中医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一、科室建设1.根据中医药特色和患者需求,确定科室设置。

根据中医药学科门类和临床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科室规划。

常见科室包括针灸推拿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等。

2.人才引进。

为了提高中医医院的整体服务实力,应引进一批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过硬的中医医师,并建立明确的人才引进机制。

3.装修和设备配备。

根据科室的功能和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科室的装修,并配备先进的诊疗设备和医疗仪器,提高科室的临床诊疗能力。

二、科室管理1.制定科室管理制度。

科室应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科室工作制度、岗位职责等,明确科室内各成员的工作职责和权限。

2.人员管理。

合理配置科室人员,制定科室人员招聘、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科室医师队伍的稳定性和整体实力。

3.临床工作流程管理。

制定科室的临床工作流程,合理分配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患者顺利就诊、科室内部协调一致。

4.质量管理。

建立科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规范临床操作、标准化医疗流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等,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5.学术研究与教育培训。

鼓励科室医师参与学术研究和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医师的专业素质和学术水平,同时促进整个科室的学术氛围。

三、科室合作与交流1.积极参加院内和院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与其他科室进行合作和交流,提高医师的学术知识和技术水平。

2.科室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形成科室间的良好互动机制,加强合作,共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科室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如开展学术讲座、举办医学研讨会等,提高科室内部和外部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四、科室发展与创新1.科室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提高临床操作效率,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病院肿瘤科扶植与治理指南(收罗看法稿)一.总则第一条为指点和增强中医病院肿瘤科规范化扶植和科学治理,凸起中医特点,进步临床疗效,总结中医病院肿瘤科扶植与治理经验,参照有关司法律例,制订本指南.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点中医病院及其肿瘤科治理者增强科室中医特点扶植与治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治理部离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根据.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病院肿瘤科参照本指南扶植和治理.第四条中医病院肿瘤科应该在肿瘤根本诊疗技巧基本上,以中医理论为指点,运用药物和技巧开展肿瘤诊疗工作,重视凸起中医特点,充分施展中医优势,继续和创新成长中医特点诊疗技巧,不竭进步中医诊疗程度.第五条各级中医药治理部分应该增强对中医病院肿瘤科的指点和监视,中医病院应该增强对肿瘤科的扶植和治理,包管中医特点优势的保持和成长,不竭进步临床诊疗程度,包管医疗质量和安然.二.根本前提第六条中医病院肿瘤科应该具备与病院级别.科室功效相顺应的场合.举措措施.装备.药品和技巧力气,以包管肿瘤诊疗工作的开展.第七条中医病院肿瘤科应该开设专业门诊,三级中医病院应该开设病房(原则上床位数不低于病院总床位数的3%),二级中医病院有前提的可以开设病房.第八条中医病院肿瘤科门诊应该设置候诊区.诊室.检讨室.治疗室,各区域计划合理,就诊流程便捷,呵护患者隐私.建筑格式和举措措施应该相符安然防护及病院沾染治理请求.第九条中医病院肿瘤科应该根据医疗须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合类别与数目的专业技巧人员.第十条中医病院肿瘤科装备举措措施设置装备摆设,应该与病院级别.科室功效相顺应,达到中医病院医疗装备设置装备摆设尺度(见附件1)请求.第十一条中医病院肿瘤科应该树立健全并严厉履行各项规章轨制.岗亭职责.诊疗规范与技巧操纵规程,包管医疗质量及医疗安然.根据本科室情形,制订中医特点治疗(如外治及非药物治疗)等肿瘤科经常运用诊疗技巧操纵规范及其响应的治理轨制.三.人员部队第十二条中医病院肿瘤科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应占70%以上,并根据工作须要配备其他类此外执业医师.第十三条中医病院肿瘤科医师部队,高等.中级.初级专业技巧职务任职资历的人员比例应该合理.应该力图人才梯队扶植合理,年纪组成根本平衡.第十四条中医病院肿瘤科大夫均应接收过规范化中医肿瘤专科练习,控制中医肿瘤学和肿瘤学的根本理论.基本常识和根本操纵技巧.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闇练控制本科室罕有病种(病证)的诊断尺度,控制本科重要病种诊疗计划(规范)和根本诊疗技巧,熟习经常运用中药方子,控制经常运用中药方子200首(见附件2),控制肿瘤科经常运用诊疗技巧的操纵.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该在达到住院医师根本请求基本上,对某些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程度,对临床罕有的疑难病证形成体系的中医诊疗思绪,积聚相当的诊疗经验,并能指点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中医类别副主任及以上医师应该在达到主治医师根本请求基本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硕的实践经验,具备对疑难肿瘤的诊断和运用中医办法处理的才能,具备对本科室重要诊疗计划做出最终决议计划的才能.第十五条中医病院肿瘤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后,在肿瘤科上级医师指点下,重点培训罕有肿瘤的诊断尺度.根本诊疗办法.经常运用诊疗技巧的操纵和本科重要病种的诊疗计划(规范).中医类别主治医师重要经由过程介入进修班.跟师进修.进修等方法,重点培训疑难肿瘤的中医诊疗技巧办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新技巧新办法等,明白小我专业成长偏向,熟习中医肿瘤学新进展.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重要经由过程介入高等研修班.学术交换.跟师进修等方法,重点培训疑难肿瘤的中医诊疗技巧办法,控制中医肿瘤学新进展.第十六条科主任应该由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担任,并具有从事肿瘤专业5年以上工作阅历及必定的行政治理才能.二级中医病院科主任应该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巧职务任职资历,三级中医病院科主任应具备副高等以上专业技巧职务任职资历.第十七条中医病院肿瘤科执业医师人数在12人以上的,可树立学术带头人轨制.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威望,应该在肿瘤专业范畴有必定学术地位,具有正高等专业技巧职务任职资历,从事中医肿瘤专业临床工作20年以上.学术带头人负责本科室中医特点的传承和创新,负责组织研讨肯定本科室成长偏向与成长计划,组织制订与实行重点项目.第十八条中医病院肿瘤科的学术继续人应该从事中医肿瘤科专业5年以上,二级中医病院应具有中级以上.三级中医病院应具有副高等以上专业技巧职务任职资历.第十九条中医病院肿瘤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续,采纳师带徒.名医课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法,整顿.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学术继续人造就应充分运用本科室.本院以及当地区的资本,经由过程跟师进修.进修.学术交换等方法,侧重进行中医理论素养.老专家经验传承.中医肿瘤学新进展等方面的进修.第二十条中医病院肿瘤科护理人员应全体系统接收中医常识与技巧培训,西病院校毕业的护士三年内里医常识与技巧培训时光许多于100学时.第二十一条中医病院肿瘤科护士应熟习中医药治疗罕有肿瘤的根本常识,控制罕有肿瘤的根本护理常识和办法,控制肿瘤科中医护理通例和特点护理技巧操纵规程,供给具有中医药特点的肿瘤康复指点.第二十二条中医病院肿瘤科护士长是肿瘤科护理质量的第一义务人,二级中医病院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巧职务任职资历.具有3年以上肿瘤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中医病院应由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巧职务任职资历.具有5年以上肿瘤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第二十三条中医病院肿瘤科勉励运用中医药办法,促进中医诊疗程度的进步.应该树立绩效考察轨制,将辨证论治优秀率.中成药辨证运用率.中医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急重症中医介入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察指标体系,以完美鼓励机制和职称提升轨制.四.办事技巧第二十四条中医病院肿瘤科应该重视继续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巧,在包管医疗安然和患者好处的前提下,积极摸索中医诊疗新技巧.第二十五条中医病院肿瘤科应该具备罕有.多发肿瘤诊治的才能,二级中病院应能开展肺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等罕有肿瘤的诊疗.三级中医病院应该在二级中医病院办事才能基本上,开展疑难和危重肿瘤的诊疗工作.第二十六条中医病院肿瘤科应该具备罕有肿瘤病诊疗技巧及装备的基本上,施展中医诊疗特点(中药内服.外治.打针,针灸,康复摄生等);特殊是在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响,延伸生计期,进步生涯质量和削减术后复发转移等方面充分施展中医药优势.第二十七条中医病院肿瘤科应该制订罕有肿瘤及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计划,并按期对实行情形进行剖析.总结及评估,以安然.有用.便利.经济为焦点,不竭优化诊疗计划.第二十八条中医病院肿瘤科应该根据成长偏向和扶植计划,重视引进接收新的诊疗技巧,并以临床为基本.疗效为焦点,在中医理论.技巧办法.药物制剂等方面积极摸索,大胆创新.五.情形形象第二十九条中医病院肿瘤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现实情形,在情形形象扶植上重视表现中医药文化.第三十条中医病院肿瘤科情形形象扶植的重点应包含门诊走廊和候诊区.病房走廊.诊疗室等区域.第三十一条中医病院肿瘤科的情形形象扶植,应经由过程内部装潢,重点传播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理念,宣扬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常识,介绍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办法及专家专长,彰显中医药特殊是本科室防治肿瘤的特点和优势,营造优越的中医药文化气氛,具体内容应根据病种的变更而实时调剂.第三十二条中医病院肿瘤科的内部装潢,根据不合的区域.内容,可以采取有关名医名言警语的书画作品.中医肿瘤科汗青人物和本科室名医泥像或照片.张贴画.橱窗展柜.什物.触摸屏.视频收集.宣扬折页等多种门路与办法.六.附则第三十三条肿瘤科开展临床教授教养和科研工作,按拍照干请求进行治理.第三十四条中西医联合病院.中医专科病院.分解病院.肿瘤病院中医临床科室亦可参照本指南进行扶植和治理.第三十五条平易近族医病院肿瘤科扶植与治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行制订.第三十六条本指南由国度中医药治理局负责说明.第三十七条本指南自宣布之日起施行.附件1中医病院肿瘤科装备配备目次钴60放射治疗机.超声聚焦刀.氩氦刀.射频肿瘤治疗仪.微波热疗仪附件2中医病院肿瘤科经常运用方子中药目次1.四正人汤(《宁靖惠平易近和剂局方》)2.六正人汤(《校注妇人良方》)3.补中益气汤(《脾胃论》)4.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5.肾气丸(《金匮要略》)6.人参养荣汤(《宁靖惠平易近和剂局方》)7.半夏泻心汤(《伤寒论》)8.二陈汤(《宁靖惠平易近和剂局方》)9.真武汤(《伤寒论》)10.旋覆代赭汤(《伤寒论》)11.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12.八珍汤(《正体类要》)13.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14.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15.十枣汤(《伤寒论》)16.小青龙汤(《伤寒论》)17.小建中汤(《伤寒论》)18.小承气汤(《伤寒论》)19.小半夏汤(《金匮要略》)20.大青龙汤(《伤寒论》)21.大承气汤(《伤寒论》》22.大补元煎(《景岳全书》)23.大补阴丸(《丹溪心法》)24.大建中汤(《金匮要略》25.三仁汤(《温病条辨》)26.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27.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28.茵陈蒿汤(《伤寒论》29.无比山药丸(《宁靖惠平易近和剂局方》)30.四逆散(《伤寒论》)31.四物汤(《宁靖惠平易近和剂局方》)32.四神丸(《证治淮绳》)33.一贯煎(《柳洲医话》)34.丁喷鼻散(《古今医统》)35.小蓟饮子(《济生方》)36.川芎茶调散(《宁靖惠平易近和剂局方》)37.乌头桂枝汤(《金匮要略》)38.乌梅丸(《伤寒论》)39.晒台乌药散(《医学创造》)40.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41.木喷鼻顺气丸(《沈氏尊生书》)42.木喷鼻槟榔丸(《医方集解》)43.五磨饮子(《医方集解》)44.五苓散(《伤寒论》)45.五皮饮(《中藏经》46.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47.止嗽散(《医学心悟》)48.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49.六一散(《伤寒标本意天良法类萃》)50.化积丸(《类证治裁》)51.化肝煎(《景岳全书》)52.丹栀逍遥散(《宁靖惠平易近和剂局方》》53.玉女煎(《景岳全书》)54.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55.龙胆泻肝丸(《兰室秘藏》)56.石韦散(《证治汇补》)57.左金丸(《丹溪心法》)58.左归丸(《景岳全书》)59.右归丸(《景岳全书》)60.平胃散(《宁靖惠平易近和剂局方》)61.四妙丸(《成便利读》)62.掉笑散((宁靖惠平易近和剂局方))63.生脉散(《备急令媛要方》64.代抵当汤(《证治绳尺》)65.白头翁汤(《伤寒论》)66.白虎汤(《伤寒论))67.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68.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69.归脾汤(《济生方》)70.加味桔梗汤(《医学心悟》)71.圣愈汤(《医宗金鉴》)72.芍药甘草汤(《伤寒论》73.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74.地黄饮子(《宣明论方》)75.当归龙荟丸(《宣明论方》)76.当归补血汤(《表里伤辨惑论》)77.当归四逆汤(《伤寒论》)78.如金解毒散(《景岳全书》)79.华盖散(《宁靖惠平易近和剂局方》)80.竹叶石膏汤(《伤寒论》)81.竹茹汤(《本领方》)82.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83.导痰汤(《校注妇人良方》)84.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85.交泰丸(《韩氏医通》)86.补肺汤(《水类钤方》)87.补肝汤(《医宗金鉴》)88.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89.麦门冬汤(《金匮要略》)90.苏子降气汤(《宁靖惠平易近和剂局方》)91.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92.苇茎汤(《备急令媛要方》)93.杏苏散(《温病条辨》)94.吴茱萸汤(《伤寒论》)95.连理汤(《张氏医通》)96.沉喷鼻散(《金匮翼》)97.良附丸(《良方集腋》)98.何人饮(《景岳全书》)99.启膈散(《医学心悟》)100.附子理中汤(《宁靖惠平易近和剂局方》)101.附子粳米汤(《金匮要略》)102.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103.泻心汤(《金匮要略》)104.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105.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106.定喘汤(《摄生众妙方》)107.参苏饮(《宁靖惠平易近和剂局方》)108.参附汤(《妇人良方》)109.参苓白术散(《宁靖惠平易近和剂局方》)110.喷鼻砂六正人汤(《古今名医方论》)111.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112.炙甘草汤(《伤寒论》)113.柴胡清骨散(《医宗金鉴》)114.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115.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116.驻车丸(《备急令媛要方》)117.实脾饮(《济生方》)118.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119.枳实导滞丸(《表里伤辨惑论》)120.栀子柏皮汤(《伤寒论》)121.栀子清肝汤(《类证治裁》)122.荆防败毒散(《外科理例》)123.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124.胃苓汤(《丹溪心法》)125.厚朴麻黄汤(《金匮要略》)126.喷鼻苏饮(《宁靖惠平易近和剂局方》)127.保和丸(《丹溪心法》)128.保真汤(《十药神书》)129.保元汤(《博爱心鉴》)130.独活寄生汤(《备急令媛要方》)131.济川煎(《景岳全书》)132.济生肾气丸(《济生方》)133.养心汤(《证治绳尺》)134.桑杏汤(《温病条辨》)135.桑菊饮(《温病条辨》)136.桑白皮汤(《景岳全书》)137.真人养脏汤(《宁靖惠平易近和剂局方》)138.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139.桃仁承气汤(《伤寒论》)140.桃仁红花煎(《素庵医案》)141.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142.桔梗杏仁煎(《景岳全书》)143.柴枳半夏汤(《医学入门》)144.润肠丸(《沈氏尊生书》)145.涤痰汤(《济生方》)146.凉膈散(《宁靖惠平易近和剂局方》)147.益胃汤(《温病条辨》)148.调胃承气汤(《伤寒论》)149.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150.逍遥散(《宁靖惠平易近和剂局方》)151.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152.清营汤(《温病条辨》)153.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154.清燥汤(《脾胃论》)155.清燥救肺汤(《医门司法》)156.清金化痰汤(《统旨方》)157.清肺饮(《证治汇补》158.清骨散(《证治绳尺》)159.理中汤(《伤寒论》)160.黄连温胆汤(《备急令媛要方》)161.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162.黄芪鳖甲散(《卫生宝鉴》)163.银翘散(《温病条辨》)164.麻黄汤(《伤寒论》)165.麻杏石甘汤(《伤寒论》)166.麻子仁丸(《伤寒论》)167.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168.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169.温胆汤(《备急令媛要方》)170.温脾汤(《备急令媛要方》)171.越婢汤(《金匮要略》)172.越鞠丸(《丹溪心法》)173.葛根芩连汤(《伤寒论》)174.葛根汤(《伤寒论》)175.痛泻要方(《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176.暖肝煎(《景岳全书》)177.酸枣仁汤(《金匮要略》)178.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179.增液汤(《温病条辨》)180.薏苡仁汤(《类证治裁》)181.橘皮汤(《令媛要方》)182.藿喷鼻正气散(《宁靖惠平易近和剂局方》)183.犀黄丸(《外科证治全生集》)184.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185.大黄蛰虫丸(《金匮要略》)186.鳖甲煎丸(《金匮要略》)187.沉喷鼻化气丸(《证治绳尺》)188.阿魏丸(《博济方》)189.消瘕汤(《辨证录》)190.加味枳术丸(《医略六书》)191.消积丸(《圣济总录》)192.白豆蔻散(《奇效良方》)193.橘核丸(《医学心悟》)194.消瘿散(《证治绳尺》)195.昆布丸(《宁靖圣惠方》)196.海藻玉壶汤(《外科正宗》)197.息贲汤(《三因极-病证方论》)198.半夏汤(《圣济总录》)199.牛蒡子散(《宁靖圣惠方》)200.大黄茯苓丸(《产科启蒙》)。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总指南)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总指南)

附件1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妇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妇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妇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妇科应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妇科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妇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妇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妇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保障妇科疾病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应开设妇科门诊。

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应设立妇科专病门诊,并开设病房及提供妇科急诊服务。

第八条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含中医特色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

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妇科应设置门诊手术室、专业B超室、阴道镜室。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及妇科手术室相关规定。

中医医院妇科病房应设置检查室、治疗室、手术室,并符合相关规定.有条件的可以设置中医特色治疗室(如音疗、导引、熏蒸、足浴、理疗等).第九条中医医院妇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妇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备超声中药导入治疗仪、针刺手法治疗仪、艾灸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熏蒸(洗)设备、超声雾化熏洗仪、电磁治疗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超声诊断仪、宫腔镜、腹腔镜、阴道镜;有条件的三级中医医院应配备超高频电波刀等。

6.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精)

6.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精)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肿瘤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 突出中医特色, 提高临床疗效, 总结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经验, 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肿瘤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 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肿瘤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在肿瘤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肿瘤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肿瘤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肿瘤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肿瘤诊疗工作的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开设专业门诊, 三级中医医院应开设病房(原则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总床位数的 3% ,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可以开设病房。

第八条中医医院肿瘤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安全防护及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第九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 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肿瘤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备中药离子导入仪、电针治疗仪、微波热疗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可配备射频治疗仪、介入治疗设备、体腔热灌注治疗仪等设备。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 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情况,制定中医特色治疗(如外治及非药物治疗等肿瘤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相关管理制度。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总指南)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总指南)

附件1之马矢奏春创作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妇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妇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分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妇科依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妇科应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妇科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分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妇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妇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包管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包管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妇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合、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包管妇科疾病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应开设妇科门诊。

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应设立妇科专病门诊,并开设病房及提供妇科急诊服务。

第八条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含中医特色治疗室),各区域规划合理,就诊流程便捷,呵护患者隐私。

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妇科应设置门诊手术室、专业B超室、阴道镜室。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及妇科手术室相关规定。

中医医院妇科病房应设置检查室、治疗室、手术室,并符合相关规定。

有条件的可以设置中医特色治疗室(如音疗、导引、熏蒸、足浴、理疗等)。

第九条中医医院妇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工作量,合理配备分歧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妇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备超声中药导入治疗仪、针刺手法治疗仪、艾灸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熏蒸(洗)设备、超声雾化熏洗仪、电磁治疗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超声诊断仪、宫腔镜、腹腔镜、阴道镜;有条件的三级中医医院应配备超高频电波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肿瘤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 突出中医特色, 提高临床疗效, 总结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经验, 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肿瘤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 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肿瘤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在肿瘤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肿瘤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肿瘤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肿瘤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肿瘤诊疗工作的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开设专业门诊, 三级中医医院应开设病房(原则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总床位数的 3% ,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可以开设病房。

第八条中医医院肿瘤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安全防护及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第九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 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肿瘤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备中药离子导入仪、电针治疗仪、微波热疗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可配备射频治疗仪、介入治疗设备、体腔热灌注治疗仪等设备。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 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情况,制定中医特色治疗(如外治及非药物治疗等肿瘤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相关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第十二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应不低于 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类别的执业医师。

第十三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具备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 , 年龄构成基本均衡。

对于科室的优势病种和主要病种,均有连续的人才梯队。

第十四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医生应接受过规范化中医肿瘤专科训练,掌握中医肿瘤学和肿瘤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种(病证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主要病种诊疗方案(规范、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熟悉 300首方剂,重点掌握 100首常用方剂(见附件 ,掌握肿瘤科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 对部分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 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证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诊疗经验,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

中医类别副主任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 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具备对疑难肿瘤的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的能力, 具备对本科室重要诊疗方案 (规范、指南做出最终决策的能力。

第十五条中医医院肿瘤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后,在肿瘤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常见肿瘤的诊断标准、基本诊疗方法、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和本科主要病种的诊疗方案 (规范、指南。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学习班、跟师学习、进修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肿瘤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新技术新方法等,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熟悉中医肿瘤学新进展。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术交流、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肿瘤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掌握中医肿瘤学新进展。

第十六条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应由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其他类别执业医师担任, 并具有从事肿瘤专业 5年以上工作经历及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

二级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十七条中医医院肿瘤科执业医师人数在 12人以上的,可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 应在肿瘤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肿瘤专业临床工作 20年以上。

学术带头人负责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负责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发展方向与发展规划, 组织制定与实施重点项目。

第十八条中医医院肿瘤科的学术继承人应具有从事中医肿瘤科专业 5年以上工作经历, 二级中医医院肿瘤科学术继承人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级中医医院肿瘤科学术继承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素养、老专家经验传承、中医肿瘤学新进展等方面的学习。

第十九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第二十条中医医院肿瘤科护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 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三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 100学时。

第二十一条中医医院肿瘤科护士应熟悉中医药治疗常见肿瘤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肿瘤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肿瘤科中医护理常规和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能为病人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肿瘤康复和健康指导。

第二十二条中医医院肿瘤科护士长是肿瘤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二级中医医院肿瘤科护士长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 3年以上肿瘤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中医医院肿瘤科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 5年以上肿瘤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第二十三条中医医院肿瘤科鼓励应用中医药方法, 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

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急重症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四、服务技术第二十四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 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 积极探索中医诊疗新技术。

第二十五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具备常见、多发肿瘤诊治的能力,二级中医院应能开展肺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等常见肿瘤的诊疗。

三级中医医院应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础上,开展疑难和危重肿瘤的诊疗工作。

第二十六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在开展常见肿瘤病诊疗技术基础上,开展中药内服、外治、注射,针灸,穴位埋线,康复养生等中医诊疗特色技术,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术后复发转移。

第二十七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制定常见肿瘤及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规范、指南 ,诊疗方案应包括规范的中西医病名、诊断、治疗、难点分析、疗效评价等。

难点指临床上需要解决的有针对性的实际问题,通过中医治疗方法的改进有解决的可能。

要定期对诊疗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目的,不断优化诊疗方案(规范、指南。

第二十八条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上级医师正确指导下级医师进行中医药诊治工作。

使用中医药治疗的,辨证准确、理法方药一致。

手术病例能正确配合使用中医药治疗。

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中医诊治急危重症、疑难病的水平。

第二十九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根据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 注重引进吸收新的诊疗技术, 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 在中医理论、技术方法、药物研发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五、环境形象第三十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 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文化。

第三十一条中医医院肿瘤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应包括门诊走廊和候诊区、病房走廊、诊疗室等区域。

第三十二条中医医院肿瘤科的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饰,重点传播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理念,宣传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知识, 介绍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方法及专家特长, 彰显中医药特别是本科室防治肿瘤的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具体内容应依据病种的变化而及时调整。

第三十三条中医医院肿瘤科的内部装饰,根据不同的区域、内容,可以采用有关名医名言警句的书画作品、中医肿瘤科历史人物和本科室名医塑像或照片、张贴画、橱窗展柜、实物、触摸屏、视频网络、宣传折页等多种途径与方法。

六、附则第三十四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第三十五条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肿瘤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亦可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六条民族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相关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行制定。

第三十七条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中医医院肿瘤科常用方剂中药目录1.麻黄汤(《伤寒论》2.桂枝汤(《伤寒论》3.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4.小青龙汤(《伤寒论》5.止嗽散(《医学心悟》6.银翘散(《温病条辨》7.桑菊饮(《温病条辨》8.苓桂术甘汤 (《金匮要略》9.败毒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0. 大承气汤(《伤寒论》 11. 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 12. 麻子仁丸 (《伤寒论》 13. 济川煎(《景岳全书》 14. 小柴胡汤 (《伤寒论》 15.真武汤 (《伤寒论》 16.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17.四逆散(《伤寒论》 18.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9. 痛泻要方 (《丹溪心法》 20.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21.白虎汤 (《伤寒论》 22.实脾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 23.清营汤 (《温病条辨》 24.犀角地黄汤 (《小品方》录自《外台秘要》 25.二陈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6.凉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7. 普济消毒饮 (《东垣试效方》 28. 导赤散 (《小儿药证直诀》 29. 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 30. 泻白散 (《小儿药证直诀》 31. 清胃散 (《脾胃论》 32. 玉女煎 (《景岳全书》 33.温胆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4.芍药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35.白头翁汤 (《伤寒论》 36.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 37.理中丸(《伤寒论》 38.小建中汤(《伤寒论》 39. 吴茱萸汤 (《伤寒论》 40. 四逆汤 (《伤寒论》 41.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42.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 43.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4.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5. 补中益气汤 (《内外伤辨惑论》 46. 生脉散(《医学启源》 47.玉屏风散(《医方类聚》 48.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49. 归脾汤 (《正体类要》 50. 当归补血汤 (《内外伤辨惑论》 51. 炙甘草汤 (《伤寒论》 52. 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决》 53. 清气化痰丸 (《医方考》 54. 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55.一贯煎 (《续名医类案》 56.肾气丸 (《金匮要略》 57.三子养亲汤 (《皆效方》录自《杂病广要》 58.地黄饮子 (《圣济总录》 59.天王补心丹 (《校注妇人良方》 60.半夏白术天麻汤 (《医学心悟》 61.朱砂安神丸 (《内外伤辨惑论》 62. 桂枝茯苓丸 (《金匮要略》 63. 柴胡疏肝散 (《景岳全书》 64. 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65.真人养脏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6. 四神丸 (《内科摘要》67. 葶苈大枣泻肺汤 (《金匮要略》 68. 保和丸 (《丹溪心法》 69.乌梅丸(《伤寒论》 70.健脾丸 (《证治准绳》 71.枳实消痞丸 (《兰室秘藏》 72.越鞠丸 (《丹溪心法》 73.枳实薤白桂枝汤 (《金匮要略》 74.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75. 苏子降气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6. 定喘汤 (《摄生众妙方》 77.小半夏汤 (《金匮要略》 78.旋覆代赭汤 (《伤寒论》 79.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80.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81.小蓟饮子 (《济生方》录自《玉机微义》 82.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3.五苓散(《伤寒论》 84.三仁汤(《温病条辨》 85.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86.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新义》 87.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 89.杏苏散( 《温病条辨》 88.大定风珠( 《温病条辨》 90.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2.麦门冬汤(《伤寒论》91.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93.增液汤(《温病条辨》 94.养阴 96.平胃清肺汤(《重楼玉钥》 95.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散( 《简要济众方》 97.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8.海 99.鳖甲煎丸(《金匮要略》) 100.犀藻玉壶汤(《外科正宗》)黄丸(《外科证治全生集》)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