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探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探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探析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成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形式,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进行探析。

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所教的知识。

而在现代教育理念下,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自主解读文本、自主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阅读理解环节,可以提供多种不同题材和难度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互相学习和帮助的过程。

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互相修改和评价,互相学习和提高,这样可以使学生们从多个角度审视自己的作文,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借鉴他人的优点,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只有通过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与自主学习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与自主学习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与自主学习性一、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思维很重要,因为在数学的教学中,老师充当的是一个引导者,是一个“导演”,要明确学生在这个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做好教学的计划,创造各种不同类型的情景和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性,是引导式教育,而不是侧重于传统的单纯“传授授业”.利用学生已经具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能力.比如,在几何图形的学习过程中会涉及点、线、圆的内容,就可以从现实已有的案例出发,去讲解相关的内容;可以举例一些拱桥讲解半径的问题,利用亭子的地基讲解多边形的问题,同时,为了让学生对立体图形有更加直观的认识,笔者还给学生发了六支铅笔,让他们自己在课堂上搭出各类图形.即是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脱离课本,但是也不能局限于教材,多从生活实际去讲解数学知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化解数学学习的枯燥性,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除此之外,笔者还经常在课堂开始时,讲述一些和教学相关的有趣的小故事,开展各类小游戏,或者通过提出一个讨论性较强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教学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性.二、鼓励学生探索问题,具有问题意识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认知活动都是在学生的头脑中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意识,即要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具有问题意识.由于每名学生智力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对事物的认知情况不尽相同,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差异情况,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堂成功的数学课,教师在课堂中除了应当尽量教材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的数学知识不仅是能应付考试的,还能用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外,还必须是离不开师生的有效交流的.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记忆数学方法,并进行灵活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如何去学习当前的知识,学会如何有效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比如,在课堂学习中,如果学生在课堂中已经掌握了教师讲授的课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让学生相互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够充分地交流,并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反思,进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能力.三、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的培养是学好每一门学科的开始,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学习会在教学中事半功倍;而集体的智慧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与自主学习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其所学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不需要别人的敦促,自己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积极主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自己始终是日常学习的主人。

浅谈新课程下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浅谈新课程下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浅谈新课程下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的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以弘扬学生主体性为宗旨,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为核心,主体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理论依据。

每个学生都具有发现的潜能,由他们自己某种程度上通过组织和整理,进而重复人类数学发现的活动是可能的。

数学课程应当推动这种潜能的开发,使学生通过提供足够的资源、空间和时间,有重复人类数学发现活动过程的机会。

以下就学生主体性与自主学习的主要表现做如下阐述:一、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就是让学生想学、乐学。

在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传授知识建立在对学生片面认识的基础上,而学生只作为接受的主体,没有形成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的培养,达到认知掌握目标、技能达成目标、心理发展目标。

因此,从教师方面,培养健全学生人格的发展和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究和具体动手操作的题材,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

尊重自己已有的经验,将丰富的现实情景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解题策略,促进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

从学生方面,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它走出强迫性学习的沼泽地,使学生的求知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实现,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受到成功的欢乐与幸福,从而变信心不足为充满信心,从而想学、乐学,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独立性相对于依赖性,在新课程理念中,学生的学习从应依赖走向独立。

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独立性,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

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认为学生的“独立性”有这么四层意思:第一是: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

教案编写中的学习者主体性与自主性培养

教案编写中的学习者主体性与自主性培养

教案编写中的学习者主体性与自主性培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使他们成为具有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

教案编写作为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规划和组织,需要注重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性与自主性。

本文将探讨教案编写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性与自主性。

一、了解学习者的特点与需求编写教案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习者的特点与需求。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特长,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参与。

二、设立开放性的学习目标教案编写中,应当设立开放性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参与目标的制定过程。

学生通过参与制定学习目标,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期望,进而激发学习动力。

同时,开放性的学习目标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和自主选择的机会。

三、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教案编写应当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精神。

例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提供学习资源和支持教案编写中,教师应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

学习资源可以包括课堂教材、参考书籍、多媒体资料等;学习支持可以包括学习指导、学习辅导和问题解答等。

通过提供学习资源和支持,教师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鼓励学生自主评价与反思教案编写中,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评价与反思。

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记录学习日志、进行同伴评价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六、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教案编写中,教师应当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一、引言近年来,教育界对于学生的培养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自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本文旨在总结我个人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帮助他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并探讨在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办法。

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和策略1. 提倡学生参与决策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我意识到我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决策权。

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参与一些重要决策,如教学内容的选择、学习方式的确定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感受到他们的意见和选择的重要性,进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2. 设计个性化学习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根据学生的兴趣、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

通过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表现出更高的投入和积极性。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进行自我评价,这有助于他们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为了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我努力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这些资源和工具可以包括书籍、电子资料、学习平台等。

通过这些资源和工具的提供,我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领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办法在促进学生主体性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包括学生对于主动学习的抵触心理和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潜在兴趣,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

通过生动、趣味性的教学设计和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

2. 教授学习方法和技巧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通过教授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和指导学习过程的策略,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试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

试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

试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以中学生物学教学为例福清第二中学祝志安《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生物课程应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亲身实践、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要实现这一课程理念,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

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自主学习过程中又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本文试从生物学课堂教学角度谈谈一些认识。

一、关于主体性和自主学习的含义马克思的认识论认为:主体性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具有特定的内涵。

它是在主客体关系中相对于客体而言的,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区别于活动客体的特性。

也就是说主体性通过活动对于客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是人的自为性、可为性与作为性的统一。

主体性教育,体现在生物学课堂教学当中,就是以学生为主体。

从认识论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主动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是认识的客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谓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因此,“自主学习”昭示着学习主体自己的事情,体现着“主体”所具有的“能动”品质;学习是“自主”的学习,“自主”是学习的本质,“自主性”是学习的本质属性。

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三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自主学习越来越引起学科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视。

有人甚至主张培养自主学习者是教育的根本目标(Water House,1990)。

二、学生主体性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1.现状摘录案例1:初中七年级的《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节教学,授课教师在45分钟内,面无表情,语调平淡,以缓慢的语速“背诵”全文,既不展示图片,也不进行提问。

浅谈初中语文主体性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主体性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主体性教学策略初中语文主体性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并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对初中语文主体性教学策略进行浅谈。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组织小组活动、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古诗》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朗读和体验古诗的意境,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古诗。

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并能独立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自己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学习和探索。

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学习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倡导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和发现,主动探索和建构知识的过程。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实践活动、小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

在教学《写景》时,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观察和描述具体景物,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发现,深刻理解和把握写景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指导,鼓励他们多进行反思和总结,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挖掘他们的潜能和价值。

教育的学习主体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教育的学习主体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45. 教育的学习主体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育的学习主体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而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力是指学生独立进行学习的能力,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育的过程中,学习主体的角色尤为重要,他们是信息的接收者和加工者,是知识的主动追求者。

这篇文章将探讨教育中学习主体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主体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

他们负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主体在学习中应该具备一定的学习意愿和学习动力,通过自主的学习行为,掌握知识和技能。

他们应该主动接触新的学习资源,包括书籍、互联网、教师和同学的意见等,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要培养学习主体的能力,教育者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和乐趣。

除了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此外,教育者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学习。

例如,教育者可以教给学生阅读和提问的方法,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涉及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分配学习时间,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进行自我调整。

他们还需要培养自己的信息获取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并学会有效地获取和加工信息。

此外,自主学习还要求学生拥有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及时发现自己的学习不足,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了教师的指导,学生自己的努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问题,并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他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并及时总结经验。

此外,学生还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有计划地完成作业和复习,有效利用时间,避免拖延。

浅谈语文教学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浅谈语文教学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浅谈语文教学的主体性与主动性结合(网友来稿)《新课程标准》确定了“人文教育”的目标,它倡导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成长起来。

以往的教学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实施以教师为中心的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地位都得不到体现。

而只有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发展呢?一、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⒈语文教学必须营造主体发展的环境。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愉悦心境形成、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消除“尊严式”或“真理式”的师者形象,打破陈规,让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辩争。

教育者不仅仅视学生为接受启蒙的对象,还应视他们为“人”,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主体”。

不管这个学生是“绝顶聪明”还是“非常不济”。

我们在教学中总是怕学生答得不好或答得不全。

殊不知,正因为我们过于追求知识的终极结果,往往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思维探索过程。

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肯定,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事实上,语文教学有其本质的特点:对事物的感悟因人而异,对文章的分析受生活的影响。

而且,一个人的思维只要存在合理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而不必像理科的习题那样追求答案的唯一性。

因此,我们在教学上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认识,并且鼓励学生的自我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营造学生主体发展的环境,就是要营造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全体发展的环境。

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提倡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

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在教学设计、教材选择、环境设置等方面都要努力创造让学生全体参与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参与研究、讨论。

教育者要有这个意识,并且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使这个意识得到充分落实。

营造学生主体发展的环境,同时也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

教育者要承认学生发展存在个性差异。

中学学科教育中的学生主体性与自主学习培养

中学学科教育中的学生主体性与自主学习培养

中学学科教育中的学生主体性与自主学习培养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学生主体性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中学学科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也在逐渐注重学生主体性与自主学习的培养。

本文将从学科教育的意义、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以及中学学科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等角度展开论述。

一、学科教育的意义学科教育作为中学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科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特定的学科领域中建立起知识体系,使他们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学科教育,学生能够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主动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在面对新问题和挑战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解决。

三、中学学科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1. 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中学学科教育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教育资源方面,学校可以建设丰富的图书馆、实验室等,提供各类教育软件和网络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学习环境方面,学校可以创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是影响他们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

中学学科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来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

学校可以组织学习方法的培训和讲座,教导学生如何高效地阅读、记忆和总结学科知识。

同时,学校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对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

对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主体地位指的是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和权威人物的角色,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

而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和互动,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和积极的参与者。

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动性和自主学习:学生主体地位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

学生需要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主阅读、探索、实践等方式深入学习和理解知识。

合作与互动: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互动。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形式与同学们交流和合作,共同探索问题、分享观点和经验,促进彼此的学习和成长。

个性化学习: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路径。

教师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兴趣。

反思和评价: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反思和自我评价。

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

同时,学生还可以参与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在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中,还可以进一步探讨以下方面:兴趣驱动学习: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兴趣来驱动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与学生相关的学习内容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自主问题解决能力: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他们需要能够主动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案,通过独立思考和实践来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馈和调整学习策略: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馈和调整。

学生需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思,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探索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责任与自律意识: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责任与自律意识。

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纪律。

教案中的学习者主体性与自主性培养

教案中的学习者主体性与自主性培养

教案中的学习者主体性与自主性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培养是教师们一直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

学习者主体性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和主动参与性,而自主性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中自我调控、自我管理和自主决策的能力。

这两个方面的培养对于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成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者主体性的培养学习者主体性的培养是指激发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培养他们主动掌握学习内容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性: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创设丰富的学习资源等手段,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

这样的环境可以激发学习者发现问题、主动思考和独立探究的欲望。

2.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时,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

3.引导学习者自觉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问题解决等方式,引导学习者自觉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习者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价值和成就。

二、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是指培养学习者在学习中主动管理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1.培养学习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可以帮助学习者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并引导他们自主进行学习任务的安排和时间的管理。

同时,教师还可以教授学习者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让他们能够自主地选择和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2.鼓励学习者独立思考和探索: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和课堂活动的设计,鼓励学习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这样可以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学习档案等方式,提供给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机会。

论初中数学新课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论初中数学新课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论初中数学新课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的主体性教学即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乐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我们教师要积极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和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创建和谐、互爱的师生关系。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可见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论是对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还是学生自身来说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学习是一个持久而辛苦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总是充满乐趣的,也有很多枯燥乏味的时候。

在这种时候,学生若是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攻克难关的决心,他们就很容易灰心丧气、逃避困难,这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是极不利的。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领路人的作用。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这就是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当好领路人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我要学”的意识。

这样,我们就能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学习的效果自然也事半功倍。

二、在初中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1. 教师要重视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著名学者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因此,我们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课前,我们要认真备课,设计一个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求知欲、引起学习兴趣的课前导入。

一个优秀的课前导入能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必然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我们在讲解初二数学第十九章直角三角形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直角形状的事物呢?这就会引发学生们思考,调动课堂的气氛。

教学中的学习者自主性与自主学习

教学中的学习者自主性与自主学习

教学中的学习者自主性与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者的自主性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自主掌控能力,包括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学习资源的获取以及学习进度的调整等。

而自主学习则指的是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主导和承担自己的学习任务,积极融入学习过程并不断提升自身学习能力的过程。

一、学习者自主性的重要性学习者自主性对于教学的有效性和学习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首先,学习者的自主性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当学习者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他们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其次,学习者的自主性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

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科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学习者的自主性可以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不断地调整学习计划和策略,同时也需要主动寻求帮助和反馈,这种主动性可以提高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为了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选择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习者提供一定的选择权,让他们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

通过给予学习者选择的机会,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主性。

2. 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教师可以引导学习者了解和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并在实际学习中进行指导和辅导,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

例如,教师可以教授学习者如何进行学习目标的设定和学习计划的制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以及如何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3. 鼓励学习者的合作与交流。

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促进对自主学习的理解和实践。

教师可以组织学习者之间的小组合作,让学习者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分享学习心得,同时也可以互相鼓励和支持。

4.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2024年主体性教学方法初探学习心得体会(2篇)

2024年主体性教学方法初探学习心得体会(2篇)

2024年主体性教学方法初探学习心得体会2024年主体性教学方法初探学习心得体会——提升学生参与度与自主性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与变革,主体性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逐渐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主体性教学方法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主体性教学方法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然而,在主体性教学方法下,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我的学习中,经常组织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活动,让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形成了有趣且有效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们对学习充满了热情和动力。

其次,主体性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强调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记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了限制。

然而,在主体性教学方法下,学生将面对更多的学习选择和自主决策,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策划学习方案,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和表达。

例如,在我的学习中,我经常使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技巧,不断拓展自己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过程,我不仅提高了学习成绩,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主体性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竞争,学生之间缺乏合作与交流的机会。

然而,在主体性教学方法下,学生将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等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例如,在我的学习中,我经常与同学一起进行小组讨论、课堂演示等活动,通过合作与交流,我们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习效果和成果。

通过这样的合作与交流过程,我不仅增强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总之,2024年的主体性教学方法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主体教学提高自主学习

学生主体教学提高自主学习

学生主体教学提高自主学习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更新,学生主体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推崇。

与传统的教师主导教学相比,学生主体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探讨学生主体教学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并提出一些实施学生主体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一、学生主体教学的概念和特点学生主体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它要求教师从教育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转变为学习者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学生主体教学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主体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 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学生主体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机会。

3. 合作学习。

学生主体教学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作,通过小组活动和团队项目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真实情境教学。

学生主体教学追求将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通过真实情境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学生主体教学对自主学习的作用学生主体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会,可以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主体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使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主体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通过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主体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真实情境教学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和创造力,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主体教学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被赋予了传授知识的重任,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并消化所学内容。

然而,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和教学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学生主体性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将使学生成为更积极主动、独立思考并自主学习的个体。

因此,本文将探讨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以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首先,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

教师应首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自己寻找答案。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渐渐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

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资源和工具,以便他们自主学习。

这些资源可以是书籍、网络资源或其他学习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外进行深入学习。

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研讨会或参观实地考察等,以便学生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并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需要有足够的自由度,这样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项目任务或课外作业等方式,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进行学习。

同时,教师还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惑或错误,而教师的角色就是指导他们克服困难并纠正错误。

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犯错,在学生犯错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解答,帮助他们理解和改正错误,并从中得到启示。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是一项关乎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供适当的资源和工具,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并通过组织合作学习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作者: ————————————————————————————————日期:ﻩ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哈尔滨市建工小学魏强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我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进一步的看法,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以及转变教师角色和转变方式等等,在这些新的课程理念的关照下,新课程要求确立新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以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地发展。

在这里我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有五点看法。

一、教师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远程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教育的封闭状态,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

由于教育环境的变化,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源泉。

如果教师仅仅充当知识输出出者的角色,就会禁锢学生的头脑、遮蔽学生的视野、妨碍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发现问题,并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答案的过程中,使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向更高阶段、更深层次发展。

在医学遗传学绪论课的教学中,笔者先向学生讲述了人类转基因技术特别是克隆技术的最新进展,使学生对此有了初步认识并产生了逍厚兴趣;之后,让学生自拟题目独立完成一篇关于转基因技术或克隆技术应用前景的小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勇于破旧立新。

学生利用图书馆、电脑网络等校外资源收集材料,并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了论文,然后分组宣读,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

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留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疑问,于是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后续学习打好了基础。

教师精讲点拨,既做知识的输出者,又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就一定会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自主能力迅速提高。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讲授小学数学应用题时,老师可以让每名学生随意编题、计算并讲解。

在编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应用题有进一步的认识,可以将一些弄不懂的知识一一解决,并通过编出既有难度、又条件充分、设计合理的习题,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扎实。

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人。

这样做,一是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学生的口才和应变能力;二是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习内容,使新旧知识衔接紧密;三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钻研精神。

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抓住学习的重点、难点,就为适应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突出个性化教育,实施因材施教信息社会是一个以人的个性化为基础的人才是多方面、多类型的。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总是试图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去塑造“千人一面”的“两脚书橱”,显然这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知识水平和学习进度实施因材施教,以促使学生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优化发展。

在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学会发现、学会提问、学会讨论、学会验证。

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整和自我评价。

学生学会了自我调整和自我评价,就能及时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并调整学习内容、方法和进度,使学习更符合个体的特征。

另外,教师要帮助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系统进行辅助性学习,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期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手段,把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结合起来,实现以自我学习为主的二次学习。

四、主体的形式与自主学习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上两个相互对应的概念。

主体指认识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指进入主体认识领域和实践领域的对象,即客观存在的事物。

因为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且是有意识、有思维的社会存在物,具有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所以只有人能够充当客观世界的主体。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人的主体可划分为集群主体、个人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态。

在人类早期,个人是很渺小的,彼此相互依存,人只能以群体方式发挥主体性,从而形成集群主体。

随着个人不断走向独立才形成个人主体,作为最具统一性的类主体则只能形成在这一切之后。

就人类所处的时代而言,集群主体的意识已基本上属于过去的历史,现在是强调个人主体和类主体的时代。

在我国,个人作为主体的特性曾经被禁锢,得不到自由的发展,这正是我国社会长期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因此,当前我们的迫切任务是解放个人,培植具有充分活力的个人主体,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类主体。

就两者关系而言,个人主体是基础,类主体是方向。

从历史角度来说,个人主体的发展是越不过的历史阶段,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所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

”人类的本性是以无限丰富的个性为内容的普遍人性,它必须以个人的独立性为前提,只能是独立个人发展的结果。

从教育角度来说,我们所强调的个人主体性是与社会同向的个人主体性(即“建设的主体性”),而不是与社会反向的个人主体性(即“破坏的主体性”)。

我们所进行的主体性教育(自主学习),就其近期目的而言,旨在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和弘扬学生的主体人格,从而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就其远期目的而言,旨在高扬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进取意识和创造精神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人,从而积极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就类主体而言,其表现形态和实现形式也有不同的层次。

相对于学生个人而言,还有学生群体,当一个群体发展为一个真正的集体时,它有共同的目的、共同的活动、自觉的舆论和民主、团结的人际关系,它像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个人(个人主体),形成了所谓集团主体或联合主体。

这样,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自主学习就不仅包括个体的独立学习,也包括小组(集体)的合作学习。

独立和合作是时代精神的象征,是主体性实现的两种基本形式。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说,它们是开发儿童潜能的两种最基本途径:(1)独立学习是个体智力的自身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为了激起和发展学生的才能,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他们的独立性来组织活动。

”(2)合作学习是群体智慧的互补。

智慧常常是在相互交流、撞击中产生,在相互启发、补充中完善的。

五、主体性与自主学习主体性是相对于客体性而言的。

所谓主体性,是指主体的特征,是指主体区别于客体并使主体之所以成为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的特殊本质。

学生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能动性能动性是相对于受动性而言的。

能动性指人对自己发展的自觉意识和能动作用,“它赋予人在一定条件下主宰自己命运的可能,人不仅是先天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人也是自我选择的产物。

”从哲学角度来说,人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体。

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方面,它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他主学习则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受动性方面,依靠外在强制是其主要特征。

能动性在人的具体活动中的表现形式是自觉(自律)与主动(积极)。

从这个角度说,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它走出了强迫性学习的沼泽地。

能动性是主体性最基本的特性,是体现人的主体性的根本点。

能动性受人的内在需要的驱使,是在需要的引发下产生的。

需要是原动力,它引发人的期待欲望、选择倾向和占有要求,推动主体去探寻和发现新的问题。

能动性不是人的先天本性,能动性本身需要培养。

培养能动性最根本的途径是激发学生的需要,特别是高层次的需要。

从社会层面来说,能动性即责任感,正是由于我们对学生能动性的尊重和培养,在“指导——自主学习”的试验班上,学生的学习才出现了最积极最有意义的变化,即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独立性独立性是相对于依赖性而言的。

从个体发展角度来说,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

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性方面,他主学习则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依赖性方面。

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

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认为学生的“独立性”有四层意义:(1)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

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知识。

(2)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教师要想使水这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当做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做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他们的实际情况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3)每个学生(有特殊原因的除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

总之,独立性是客观存在的、学生普遍具有的一种根本特性。

这种特性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经常地顽强地表现出来。

“指导——自主学习”教改试验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正确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独立性的特点,“指导——自主学习”教改试验确立了“先学后教”的原则,先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以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值得强调的是,在教师教的过程中,也仍然要十分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总之,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三)独特性独特性是指学生主体有不同于其他主体的特点。

它首先来自先天素质的差异性。

同时,由于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每个人所处环境千差万别,个人选择也各不相同,便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个性。

学生的学习在客观上存在个体差异性。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不同,即不同的学生学习的起点不同。

学生的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学习内容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

传统教学藐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在同样的学习条件下,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

这种“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致使很多学生的学习不是从自己现有的基础出发,结果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有些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

为了尊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异步化,我们的“指导——自主学习”试验创造并提供了各种条件:(1)让每个学生按自己的学习速度和方式进行超前学习;(2)让每个学生拥有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学习资料和查阅参考书的自主权;(3)使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需要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4)允许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超大纲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