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15 机械设计_轴答案

合集下载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习题解答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闭环控制系统的主反馈取自【】A.给定输入端B.干扰输入端C.控制器输出端D.系统输出端2.不同属性的物理系统可以有形式相同的【】A.数学模型B.被控对象C.被控参量D.结构参数3.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其中H(s)是反馈传递函数,则系统的误差信号为【】A.Xi(s)-H(s)X0(s)B.Xi(s)-X0(s)C.Xor(s)-X0(s)D.Xor(s)-H(s)X0(s)3-1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其中H(s)是反馈传递函数,则系统的偏差信号为【】A.Xi(s)-H(s)X0(s)B.Xi(s)-X0(s)C.Xor(s)-X0(s)D.Xor(s)-H(s)X0(s)4.微分环节使系统【】A.输出提前B.输出滞后C.输出大于输入D.输出小于输入5.当输入量发生突变时,惯性环节的输出量不能突变,只能按【】A.正弦曲线变化B.指数曲线变化C.斜坡曲线变化D.加速度曲线变化7.闭环系统前向传递函数是【】A.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B.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C.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D.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8.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脉冲响应为【】 A.T t e --1 B.T t Te T t -+- C.T t e T-1 D.T t Te T -+ 8-1.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单位阶跃响应为【】 A.T t e --1 B.T t Te T t -+- C.T t e T-1 D.T t Te T -+ 8-2.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单位斜坡响应为【】 A.T t e --1 B.T t Te T t -+- C.T t e T-1 D.T t Te T -+ 8-3.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单位阶跃响应的稳态误差为【】A.0B.TC.1TD.T t Te T -+ 8-4.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单位斜坡响应的稳态误差为【】A.0B.TC.1TD.T t Te T -+ 9.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稳态响应为【】A.零B.常数C.单调上升曲线D.等幅衰减曲线10.干扰作用下,偏离原来平衡状态的稳定系统在干扰作用消失后【】A.将发散离开原来的平衡状态B.将衰减收敛回原来的平衡状态C.将在原平衡状态处等幅振荡D.将在偏离平衡状态处永远振荡11.单位脉冲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是【】A.1/sB.1C. 21sD.1+1/s12.线性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是系统对输入【】A.阶跃信号的稳态响应B.脉冲信号的稳态响应C.斜坡信号的稳态响应D.正弦信号的稳态响应13.积分环节的输出比输入滞后【】A.090-B.090C.0180-D.018014.奈魁斯特围线中所包围系统开环传递函数)(s G 的极点数为3个,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数为2个,则映射到)(s G 复平面上的奈魁斯特曲线将【】A.逆时针围绕点(0,j0)1圈B.顺时针围绕点(0,j0)1圈C.逆时针围绕点(-1,j0)1圈D.顺时针围绕点(-1,j0)1圈15.最小相位系统稳定的条件是【】A.γ>0和g L <0B.γ<0和g K >1C.γ>0和)(g L ω<0D.γ<0和)(g L ω>016.若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为T ,则将使系统的相位【】A.滞后1tan ()T ω-B.滞后1tan ω--C.超前1tan ()T ω-D.超前1tan ω--17.控制系统的误差是【】A.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之差B.给定输入与实际输出之差C.瞬态输出与稳态输出之差D.扰动输入与实际输出之差18.若闭环系统的特征式与开环传递函数的关系为)()(1)(s H s G s F +=,则【】 A.)(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闭环零点 B.)(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C.)(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D.)(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1.D2.A3.A4.A5.B6.A7.C8.C9.B 10.B 11.B 12.D 13.B14.C 15.C 16.A 17.A 18.C19.要使自动调速系统实现无静差,则在扰动量作用点的前向通路中应含有【】A.微分环节B.积分环节C.惯性环节D.比例环节20.积分器的作用是直到输入信号消失为止,其输出量将【】A.直线上升B.垂直上升C.指数线上升D.保持水平线不变21.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调节过程是以偏差消除【】A.偏差的过程B.输入量的过程C.干扰量的过程D.稳态量的过程22.系统输入输出关系为i o o o x x x x cos =++,则该系统为【】 A.线性系统 B.非线性系统 C.线性时变系统 D.线性定常系统23.线性定常二阶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是【】A.振荡衰减关系B.比例线性关系C.指数上升关系D.等幅振荡关系24. 微分环节可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并能【】A.增加其固有频率B.减小其固有频率C.增加其阻尼D.减小其阻尼25.用终值定理可求得)8)(5(4)(++=s s s s F 的原函数f(s)的稳态值为【】A.∞ B.4 C.0.1D.026.可以用叠加原理的系统是【】A.开环控制系统B.闭环控制系统C.离散控制系统D.线性控制系统27.惯性环节含有贮能元件数为【】A.2B.1C.0D.不确定28.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在t =0处的斜率越大,系统的【】A.响应速度越快B.响应速度越慢C.响应速度不变D.响应速度趋于零29.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稳态响应为【】A.零B.常数C.单调上升曲线D.等幅衰减曲线30.欠阻尼二阶系统的输出信号振幅的衰减速度取决于【】A.n ξωB.ξωC.g ξωD.c ξω31.单位加速度信号的拉氏变换为【】A. 1B.s 1C.21sD.31s32.线性系统的输入信号为t t x i ωsin )(=,则其输出信号响应频率为【】A.ωB.n ωC.ωjD.n j ω33.微分环节的输出比输入超前【】A.090-B.090C.0180-D.018034.若闭环系统的特征式与开环传递函数的关系为)()(1)(s H s G s F +=,则【】A.)(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开环零点B.)(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C.)(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D.)(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35.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11.0()14.0()(2++=s s s K s G 不用计算或作图,凭思考就能判断该闭环系统的稳定状况是【】A.稳定B.不稳定C.稳定边界D.取决于K 的大小36.为了保证系统有足够的稳定裕量,在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时应使穿越频率附近)(ωL 的斜率为【】A.-40 dB/decB.-20 dB/decC.+40 dB/decD.+20 dB/dec37.线性定常系统的偏差信号就是误差信号的条件为【】A.反馈传递函数H(s)=1B.反馈信号B(s)=1C.开环传递函数G(s) H(s)=1D.前向传递函数G(s)=138.降低系统的增益将使系统的【】A.稳定性变差B.稳态精度变差C.超调量增大D.稳态精度变好39.含有扰动顺馈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可以显著减小【】A.超调量B.开环增益C.扰动误差D.累计误差40.PID调节器的微分部分可以【】A.改善系统的稳定性B.调节系统的增益C.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D.减小系统的阻尼比41.一般情况下开环控制系统是【】A.不稳定系统B.稳定系统C.时域系统D.频域系统42.求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条件是【】A.稳定条件B.稳态条件C.零初始条件D.瞬态条件43.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则其闭环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与【】A.反馈传递函数相同B.闭环传递函数相同C.开环传递函数相同D.误差传递函数相同44.微分环节是高通滤波器,将使系统【】A.增大干扰误差B.减小干扰误差C.增大阶跃输入误差D.减小阶跃输入误差45.控制框图的等效变换原则是变换前后的【】A.输入量和反馈量保持不变B.输出量和反馈量保持不变C.输入量和干扰量保持不变D.输入量和输出量保持不变46.对于一个确定的系统,它的输入输出传递函数是【】A.唯一的B.不唯一的C.决定于输入信号的形式D.决定于具体的分析方法47.衡量惯性环节惯性大小的参数是【】A.固有频率B.阻尼比C.时间常数D.增益系数48.三个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关系为T2<T1<T3,则【】A.T2系统响应快于T3系统B.T1系统响应快于T2系统C.T2系统响应慢于T1系统D.三个系统响应速度相等49.闭环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是【】A.相位裕量B.输入信号频率C.最大超调量D.系统带宽50.输入阶跃信号稳定的系统在输入脉冲信号时【】A .将变成不稳定系统 B.其稳定性变好 C.其稳定性不变 D.其稳定性变差51.二阶欠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A.单调上升曲线B.等幅振荡曲线C.衰减振荡曲线D.指数上升曲线52.单位斜坡信号的拉氏变换为【】A.1B.s 1C.21sD.31s53.线性控制系统【】A.一定是稳定系统B.是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C.是稳态误差为零的系统D.是不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54.延迟环节Ts e s G -=)(的幅频特性为【】A.)(ωA =1B.)(ωA =0C.)(ωA <1D.)(ωA >155.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开环极坐标曲线逆时针围绕点(-1,j0)的圈数等于落在S 平面右半平面的【】A.闭环极点数B.闭环零点数C.开环极点数D.开环零点数56.频率响应是系统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A.脉冲响应B.阶跃响应C.瞬态响应D.稳态响应57.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的左侧的系统为【】A.非最小相位系统B.最小相位系统C.无差系统D.有差系统58.零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A.0B.∞C.常数D. )()(lim 0s H s G s → 59.降低系统的增益将使系统的【】A.稳定性变差B.快速性变差C.超调量增大D.稳态精度变好60.把系统从一个稳态过渡到新的稳态的偏差称为系统的【】A.静态误差B.稳态误差C.动态误差D.累计误差61.闭环控制系统除具有开环控制系统所有的环节外,还必须有【】A.给定环节B.比较环节C.放大环节D.执行环节62.同一系统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可有不同的【】A.稳定性B.传递函数C.谐波函数D.脉冲函数63.以同等精度元件组成的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其精度比较为【】A.开环高B.闭环高C.相差不多D.一样高64.积分环节的积分时间常数为T ,其脉冲响应为【】A.1B.1/TC.TD.1+1/T65.串联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为各串联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的【】A.叠加B.相乘C.相除D.相减66.非线性系统的最主要特性是【】A.能应用叠加原理B.不能应用叠加原理C.能线性化D.不能线性化67.理想微分环节的输出量正比于【】A.反馈量的微分B.输入量的微分C.反馈量D.输入量68.若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和固有频率分别为ξ和n ω,则其共轭复数极点的实部为【】A.n ξωB.n ξω-C.d ξω-D.d ξω69.控制系统的时域稳态响应是时间【】A.等于零的初值B.趋于零的终值C.变化的过程值D.趋于无穷大时的终值70.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T 越小,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A.稳定性越好B.稳定性越差C.稳态性越好D.稳态性越差71.二阶临界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A.单调上升曲线B.等幅振荡曲线C.衰减振荡曲线D.指数上升曲线72.线性系统的输入信号为t A t x i ωsin )(=,则其稳态输出响应相位【】A.等于输入信号相位B.一般为输入信号频率ω的函数C.大于输入信号相位D.小于输入信号相位73.延迟环节Ts e s G -=)(的相频特性为【】A.T ωω?1tan )(--=B.T ωω?1tan )(-=C. T ωω?=)(D. T ωω?-=)(74.Ⅱ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在虚轴上从右侧环绕其极点的无穷小圆弧线所对应的开环极坐标曲线是半径为无穷大,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A.π2的圆弧线B.πv 的圆弧线C.-π2的圆弧线D.π的圆弧线75.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过零时,对应的相频特性【】A. 180)(-<="">B. 180)(->c ω?C. 180)(>c ω? 180)(<="">76.对于二阶系统,加大增益将使系统的【】A.稳态性变差B.稳定性变差C.瞬态性变差D.快速性变差77.Ⅰ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A.0B.∞C.常数D. )()(lim 0s H s G s → 78.控制系统含有的积分个数多,开环放大倍数大,则系统的【】A.稳态性能愈好B.动态性能愈好C.稳定性愈好D.稳态性能愈差79.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主要取决于系统中的【】A.微分和比例环节B.惯性和比例环节C.比例和积分环节D.比例和延时环节80.比例积分微分(PID)校正对应【】A.相位不变 B .相位超前校正 C .相位滞后校正 D .相位滞后超前校正81.闭环控制系统必须通过【】A.输入量前馈参与控制B.干扰量前馈参与控制C.输出量反馈到输入端参与控制D.输出量局部反馈参与控制82.不同属性的物理系统可以有形式相同的【】A.传递函数B.反函数C.正弦函数D.余弦函数83.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有影响的系统为【】A.开环系统B.闭环系统C.局部反馈系统D.稳定系统84.比例环节能立即地响应【】A.输出量的变化B.输入量的变化C.误差量的变化D.反馈量的变化85.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是【】A.定常系统B.非定常系统C.线性系统D.非线性系统86.弹簧-质量-阻尼系统的阻尼力与两相对运动构件的【】A.相对位移成正比B.相对速度成正比C.相对加速度成正比D.相对作用力成正比87.当系统极点落在复平面S的虚轴上时,其系统【】A.阻尼比为0B.阻尼比大于0C.阻尼比小于1大于0D.阻尼比小于088.控制系统的最大超调量【】A.只与阻尼比有关B.只与固有频率有关C.与阻尼比和固有频率都有关D.与阻尼比和固有频率都无关89.过阻尼的二阶系统与临界阻尼的二阶系统比较,其响应速度【】A.过阻尼的小于临界阻尼的B.过阻尼的大于临界阻尼的C.过阻尼的等于临界阻尼的D.过阻尼的反比于临界阻尼的90.二阶过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A.单调衰减曲线B.等幅振荡曲线C.衰减振荡曲线D.指数上升曲线91.一阶系统在时间为T 时刻的单位阶跃响应为【】A. 1B. 0.98C. 0.95D. 0.63292.线性系统的输出信号完全能复现输入信号时,其幅频特性【】A.)(ωA ≥1B.)(ωA <1C. 0<)(ωA <1D.)(ωA ≤093.Ⅱ型系统是定义于包含有两个积分环节的【】A.开环传递函数的系统B.闭环传递函数的系统C.偏差传递函数的系统D.扰动传递函数的系统94.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是开环极坐标曲线与【】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C.Bode 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D.Bode 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94-1.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与【】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C.Bode 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D.Bode 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95.系统的穿越频率越大,则其【】A.响应越快B.响应越慢C.稳定性越好D.稳定性越差96. 最小相位系统传递函数的【】A.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的右侧B.零点在复平面的右侧而极点在左侧C.零点在复平面的左侧而极点在右侧D.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的左侧。

机械设计基础_课后答案(1-18章)[1]

机械设计基础_课后答案(1-18章)[1]

机械设计基础_课后答案(1-18章)[1]⽬录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 (1)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3)第3章平⾯机构的结构分析 (12)第4章平⾯连杆机构 (16)第5章凸轮机构 (36)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 (46)第7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48)第8章带传动 (60)第9章链传动 (73)第10章齿轮传动 (80)第11章蜗杆传动 (112)第12章齿轮系 (124)第13章机械传动设计 (131)第14章轴和轴毂连接 (133)第15章轴承 (138)第16章其他常⽤零、部件 (152)第17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156)第18章机械设计CAD简介 (163)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1.1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个阶段:1.产品规划主要⼯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2.⽅案设计在满⾜设计任务书中设计具体要求的前提下,由设计⼈员构思出多种可⾏⽅案并进⾏分析⽐较,从中优选出⼀种功能满⾜要求、⼯作性能可靠、结构设计可靠、结构设计可⾏、成本低廉的⽅案。

3.技术设计完成总体设计、部件设计、零件设计等。

4.制造及试验制造出样机、试⽤、修改、鉴定。

1.2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种?答:断裂,过量变形,表⾯失效,破坏正常⼯作条件引起的失效等⼏种。

1.3什么叫⼯作能⼒?计算准则是如何得出的?答:⼯作能⼒为指零件在⼀定的⼯作条件下抵抗可能出现的失效的能⼒。

对于载荷⽽⾔称为承载能⼒。

根据不同的失效原因建⽴起来的⼯作能⼒判定条件。

1.4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可使零件、部件的种类减少,简化⽣产管理过程,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产周期。

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2.1按摩擦副表⾯间的润滑状态,摩擦可分为哪⼏类?各有何特点?答:摩擦副可分为四类:⼲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

⼲摩擦的特点是两物体间⽆任何润滑剂和保护膜,摩擦系数及摩擦阻⼒最⼤,磨损最严重,在接触区内出现了粘着和梨刨现象。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原理复习资料全解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原理复习资料全解

该题为一个3K型的周转轮系,H为行星架,1,3,4为中 心轮,2、2为行星轮。
i1H3
n1 nH n3 nH
z3 z1
i1H4
n1 nH n4 nH
z2 Z4 z1 Z 2
解:(1). 1,2,3,4为行星轮系,4,5和机架 为定轴轮系。
i143

n1 n4 0 n4
z2 z3 z1 z 2
60 20
3
i14 1 i143 4
i45

n4 n5

z5 z4

40 1
40
i15 i14i45 4 40 160
2.若实际中心距a=122mm,要实现无侧隙啮合并保证标准顶隙,该对齿轮 应采用何种传动类型?说明确定过程。
3.当a=122mm时,若改为平行轴外啮合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齿轮的模 数、压力角、齿数不变),则这对斜齿轮的螺旋角β为多大?
解:1.(1) a=m/2(z1+z2)=4/2(23+37)=120(mm) (2) rb2=m/2 z2 cos=4/237 cos20=69.537(mm) ra2= r2+ha*m=4/237+14=78(mm) r2= r2 =4/237=74(mm) S2= m /2 =6.283(mm) , p2=m=12.566(mm)
B. 0 0.5 C. 1
D. 1
6.双摇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 )大于其余两杆的
长度之和。
A.一定 B.不一定 C.一定不
7.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是( )的比值。
A. 理论啮合线段与齿距 B.实际啮合线段与齿距

最全《机械设计基础》答案完整版.doc

最全《机械设计基础》答案完整版.doc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答案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 —1自由度为:F =3n _(2P L +P H _P') _F' =3 7 -(2 9 1-0) -1二21-19 -1=1或:F =3n -2P L -P H=3 6 -2 8 -1-11-6自由度为F =3n _(2P L P H _P') _F' =3 9-(2 12 1 -0) -1 =1或:F =3n -2P L - F H=3 8-2 11-1=24-22 -1=11 —10自由度为:F =3n _(2P L +P H _P') _F' =3 10-(2 14 12 -2) -1 = 30 -28 -1=1或:F =3n-2P L - P H=3 9-2 12-1 2=27-24 -2=11 — 11F =3n -2P L -P H=3 4 -2 4 -2=21 — 13:求出题1-13图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和构件R4 p 3 P34 R3 1、3的角速度比。

1 - 14:求出题1-14图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

设 •= =10rad/s ,求构件3的速度v 3 。

v 3 =v P13 =叫 P 14P 3 =10^200 = 2000mm/s1- 15:题1-15图所示为摩擦行星传动机构,设行星轮2与构件1、4保持纯滚动接触,试用瞬心法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比「1/「2。

构件1、2的瞬心为P 12P 24、P 14分别为构件2与构件1相对于机架的绝对瞬心⑷ 1 沃 P 14p 2 =切2 “ !~24 P 12 4-13 P3PP1 3创|P 24p 2| 2r 2 ⑷ 2 IR 4P 12I r i=10 AC tan BCA 916.565mm/s :2.9rad / s转中心的距离l AC =15mm , I AB = 90mm ,^10rad /s ,求『-00和『-1800时,从动件角速度-'2的数值和方向。

机械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华北理工

机械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华北理工

机械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华北理工一、填空题1、构成高副的两构件通过点线接触,构成低副的两构件通过面接触。

2、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最小传动角出现在展开与重合共线的两位置之一处。

3、外啮合斜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模数、压力角4、凸轮机构的推杆在运动过程中,如果速度有有限值突变,将引起刚性冲击;如果加速度有有限值突变,将引起柔性冲击。

5、一个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36o,则行程速比系数等于1.5。

6、周转轮系根据自由度不同可分为差动轮系和行星轮系,其自由度分别为2和1。

7、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0。

8、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是:1满足杆长定理2最短杆为连架杆9、无急回运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0,行程速比系数等于1。

10、速度瞬心是互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两构件上相对速度为零的重合点,也就是两构件在该瞬时具有相同绝对速度的重合点。

11、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条件是力平衡、力矩平衡12、平行轴齿轮传动中,外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反,内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同。

13、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滚子中心的轨迹称为凸轮的理论廓线;与滚子相包络的凸轮廓线称为实际廓线。

14、斜齿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相比较,斜齿轮的重合度大于直齿轮,斜齿标准齿轮不根切的最小齿数小于直齿轮。

15、渐开线上任意点的法线必与基圆相切,直线齿廓的基圆半径为无穷。

16、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运动副都是低副;连杆是不直接与机架相联的构件。

17、对不通过运动副直接相联的两构件间的瞬心位置,可借助三心定理来确定,即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共有3个瞬心,它们位于同一直线上。

18、平面中的一个独立构件共有3个自由度,若与另一构件构成一个低副将带入2个约束,保留1自由度。

19、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20、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线切于基圆。

二、选择题1、当机构的的原动件数目大于其自由度数时,该机构将(C)。

A、有确定的运动;B、没有确定的运动;C、最薄弱环节发生损坏2、某机构中有6个构件,则该机构的.全部瞬心数目为(D)。

《机械设计》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A一、选择填空1. 当被联接件之一的厚度较大,且零件需要经常拆卸的场合,应采用 c 。

(a)普通螺栓联接;(b)螺钉联接;(c)双头螺柱联接;(d) 紧定螺钉联接。

2. 用公式[]p d l h T σ'=41验算平键联接的挤压强度时,许用挤压应力[p]应按 d 的材料确定。

(a)键;(b) 轴;(c) 轮毂;(d) 键、轴、轮毂中的弱者。

3.齿轮传动中,轮齿的齿面点蚀通常首先发生在 c 表面。

(a) 齿顶顶部;(b) 靠近节线的齿顶;(c) 靠近节线的齿根;(d) 齿根根部。

4. 以Z 表示齿轮的齿数,在查取齿形系数Y Fa 时,斜齿轮按Z V = f 查取;锥齿轮按Z V = 查取。

(a) Z/cos ;(b) Z/cos 2;(c) Z/cos 3;(d ) Z/cos ;(e)Z/cos 2;(f)Z/cos 3。

5.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强度计算一般按 c 的当量园柱齿轮传动进行。

(a) 大端;(b) 距大端0.4b 处;(c) 齿宽中点处;(d) 小端。

6. 两轴交错角为900的阿基米德蜗杆传动,在 b 上蜗杆与蜗轮的啮合相当于渐开线齿轮与齿条的啮合。

( a) 法面;(b) 端面;(c) 中间平面;(d) 蜗杆轴的横截面。

二、填空1. 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中,齿形系数Y Fa 主要与齿轮的 齿廓形状 和 齿数 有关。

2. 角接触轴承的接触角α是指 滚动体与外圈滚道接触点处的法线 和 半径方面 之间的夹角。

3. 受剪螺栓用公式 []p R dh F σ≤进行挤压强度验算时,取 []p σ的最小值 作计算对象。

4. 普通平键联接工作时,键的 侧面 为工作面,键的 上下表面 为非工作面。

5. V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打滑,磨损,疲劳断裂 。

6. 闭式蜗杆传动的功率损耗包括传动啮合效率、 轴承磨擦损耗 和 浸入油池中的零件搅油时的溅油损耗 三项。

7. 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与固定方法中能用于较大轴向力的有 轴端挡圈定位、 圆螺母定位 (任填两项)。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习题解答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闭环控制系统的主反馈取自【】A.给定输入端B.干扰输入端C.控制器输出端D.系统输出端2.不同属性的物理系统可以有形式相同的【】A.数学模型B.被控对象C.被控参量D.结构参数3.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其中H(s)是反馈传递函数,则系统的误差信号为【】A.Xi(s)-H(s)X0(s)B.Xi(s)-X0(s)C.Xor(s)-X0(s)D.Xor(s)-H(s)X0(s)3-1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其中H(s)是反馈传递函数,则系统的偏差信号为【】A.Xi(s)-H(s)X0(s)B.Xi(s)-X0(s)C.Xor(s)-X0(s)D.Xor(s)-H(s)X0(s)4.微分环节使系统【】A.输出提前B.输出滞后C.输出大于输入D.输出小于输入5.当输入量发生突变时,惯性环节的输出量不能突变,只能按【】A.正弦曲线变化B.指数曲线变化C.斜坡曲线变化D.加速度曲线变化7.闭环系统前向传递函数是【】A.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B.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C.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D.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8.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脉冲响应为【 】 A.T t e --1 B.T t Te T t -+- C.T t e T-1 D.T t Te T -+ 8-1.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单位阶跃响应为【 】 A.T t e --1 B.T t Te T t -+- C.T t e T-1 D.T t Te T -+ 8-2.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单位斜坡响应为【 】 A.T t e --1 B.T t Te T t -+- C.T t e T-1 D.T t Te T -+ 8-3.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单位阶跃响应的稳态误差为【 】A.0B.TC.1TD.T t Te T -+ 8-4.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单位斜坡响应的稳态误差为【 】A.0B.TC.1TD.T t Te T -+ 9.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稳态响应为【 】A.零B.常数C.单调上升曲线D.等幅衰减曲线10.干扰作用下,偏离原来平衡状态的稳定系统在干扰作用消失后【 】A.将发散离开原来的平衡状态B.将衰减收敛回原来的平衡状态C.将在原平衡状态处等幅振荡D.将在偏离平衡状态处永远振荡11.单位脉冲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是【 】A.1/sB.1C. 21sD.1+1/s12.线性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是系统对输入【 】A.阶跃信号的稳态响应B.脉冲信号的稳态响应C.斜坡信号的稳态响应D.正弦信号的稳态响应13.积分环节的输出比输入滞后【 】A.090-B.090C.0180-D.018014.奈魁斯特围线中所包围系统开环传递函数)(s G 的极点数为3个,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数为2个,则映射到)(s G 复平面上的奈魁斯特曲线将【 】A.逆时针围绕点(0,j0)1圈B.顺时针围绕点(0,j0)1圈C.逆时针围绕点(-1,j0)1圈D.顺时针围绕点(-1,j0)1圈15.最小相位系统稳定的条件是【 】A.γ>0和g L <0B.γ<0和g K >1C.γ>0和)(g L ω<0D.γ<0和)(g L ω>016.若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为T ,则将使系统的相位【 】A.滞后1tan ()T ω-B.滞后1tan ω--C.超前1tan ()T ω-D.超前1tan ω--17.控制系统的误差是【 】A.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之差B.给定输入与实际输出之差C.瞬态输出与稳态输出之差D.扰动输入与实际输出之差18.若闭环系统的特征式与开环传递函数的关系为)()(1)(s H s G s F +=,则【】 A.)(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闭环零点 B.)(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C.)(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D.)(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1.D2.A3.A4.A5.B6.A7.C8.C9.B 10.B 11.B 12.D 13.B14.C 15.C 16.A 17.A 18.C19.要使自动调速系统实现无静差,则在扰动量作用点的前向通路中应含有【 】A.微分环节B.积分环节C.惯性环节D.比例环节20.积分器的作用是直到输入信号消失为止,其输出量将【 】A.直线上升B.垂直上升C.指数线上升D.保持水平线不变21.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调节过程是以偏差消除【 】A.偏差的过程B.输入量的过程C.干扰量的过程D.稳态量的过程22.系统输入输出关系为i o o o x x x x cos =++,则该系统为【 】 A.线性系统 B.非线性系统 C.线性时变系统 D.线性定常系统23.线性定常二阶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是【 】A.振荡衰减关系B.比例线性关系C.指数上升关系D.等幅振荡关系24. 微分环节可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并能【 】A.增加其固有频率B.减小其固有频率C.增加其阻尼D.减小其阻尼25.用终值定理可求得)8)(5(4)(++=s s s s F 的原函数f(s)的稳态值为【 】 A.∞ B.4 C.0.1 D.026.可以用叠加原理的系统是【 】A.开环控制系统B.闭环控制系统C.离散控制系统D.线性控制系统27.惯性环节含有贮能元件数为【 】A.2B.1C.0D.不确定28.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在t =0处的斜率越大,系统的【 】A.响应速度越快B.响应速度越慢C.响应速度不变D.响应速度趋于零29.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稳态响应为【 】A.零B.常数C.单调上升曲线D.等幅衰减曲线30.欠阻尼二阶系统的输出信号振幅的衰减速度取决于【 】A.n ξωB.ξωC.g ξωD.c ξω31.单位加速度信号的拉氏变换为【 】A. 1B.s 1C.21sD.31s32.线性系统的输入信号为t t x i ωsin )(=,则其输出信号响应频率为【 】A.ωB.n ωC.ωjD.n j ω33.微分环节的输出比输入超前【 】A.090-B.090C.0180-D.018034.若闭环系统的特征式与开环传递函数的关系为)()(1)(s H s G s F +=,则【 】A.)(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开环零点B.)(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C.)(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D.)(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35.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11.0()14.0()(2++=s s s K s G 不用计算或作图,凭思考就能判断该闭环系统的稳定状况是【 】A.稳定B.不稳定C.稳定边界D.取决于K 的大小36.为了保证系统有足够的稳定裕量,在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时应使穿越频率附近)(ωL 的斜率为【 】A.-40 dB/decB.-20 dB/decC.+40 dB/decD.+20 dB/dec37.线性定常系统的偏差信号就是误差信号的条件为【 】A.反馈传递函数H(s)=1B.反馈信号B(s)=1C.开环传递函数G(s) H(s)=1D.前向传递函数G(s)=138.降低系统的增益将使系统的【】A.稳定性变差B.稳态精度变差C.超调量增大D.稳态精度变好39.含有扰动顺馈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可以显著减小【】A.超调量B.开环增益C.扰动误差D.累计误差40.PID调节器的微分部分可以【】A.改善系统的稳定性B.调节系统的增益C.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D.减小系统的阻尼比41.一般情况下开环控制系统是【】A.不稳定系统B.稳定系统C.时域系统D.频域系统42.求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条件是【】A.稳定条件B.稳态条件C.零初始条件D.瞬态条件43.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则其闭环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与【】A.反馈传递函数相同B.闭环传递函数相同C.开环传递函数相同D.误差传递函数相同44.微分环节是高通滤波器,将使系统【】A.增大干扰误差B.减小干扰误差C.增大阶跃输入误差D.减小阶跃输入误差45.控制框图的等效变换原则是变换前后的【】A.输入量和反馈量保持不变B.输出量和反馈量保持不变C.输入量和干扰量保持不变D.输入量和输出量保持不变46.对于一个确定的系统,它的输入输出传递函数是【 】A.唯一的B.不唯一的C.决定于输入信号的形式D.决定于具体的分析方法47.衡量惯性环节惯性大小的参数是【 】A.固有频率B.阻尼比C.时间常数D.增益系数48.三个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关系为T2<T1<T3,则【 】A.T2系统响应快于T3系统B.T1系统响应快于T2系统C.T2系统响应慢于T1系统D.三个系统响应速度相等49.闭环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是【 】A.相位裕量B.输入信号频率C.最大超调量D.系统带宽50.输入阶跃信号稳定的系统在输入脉冲信号时【 】A .将变成不稳定系统 B.其稳定性变好 C.其稳定性不变 D.其稳定性变差51.二阶欠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A.单调上升曲线B.等幅振荡曲线C.衰减振荡曲线D.指数上升曲线52.单位斜坡信号的拉氏变换为【 】A.1B.s 1C.21sD.31s53.线性控制系统【 】A.一定是稳定系统B.是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C.是稳态误差为零的系统D.是不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54.延迟环节Ts e s G -=)(的幅频特性为【 】A.)(ωA =1B.)(ωA =0C.)(ωA <1D.)(ωA >155.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开环极坐标曲线逆时针围绕点(-1,j0)的圈数等于落在S 平面右半平面的【 】A.闭环极点数B.闭环零点数C.开环极点数D.开环零点数56.频率响应是系统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 】A.脉冲响应B.阶跃响应C.瞬态响应D.稳态响应57.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的左侧的系统为【 】A.非最小相位系统B.最小相位系统C.无差系统D.有差系统58.零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A.0B.∞C.常数D. )()(lim 0s H s G s → 59.降低系统的增益将使系统的【 】A.稳定性变差B.快速性变差C.超调量增大D.稳态精度变好60.把系统从一个稳态过渡到新的稳态的偏差称为系统的【 】A.静态误差B.稳态误差C.动态误差D.累计误差61.闭环控制系统除具有开环控制系统所有的环节外,还必须有【 】A.给定环节B.比较环节C.放大环节D.执行环节62.同一系统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可有不同的【 】A.稳定性B.传递函数C.谐波函数D.脉冲函数63.以同等精度元件组成的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其精度比较为【 】A.开环高B.闭环高C.相差不多D.一样高64.积分环节的积分时间常数为T ,其脉冲响应为【 】A.1B.1/TC.TD.1+1/T65.串联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为各串联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的【 】A.叠加B.相乘C.相除D.相减66.非线性系统的最主要特性是【 】A.能应用叠加原理B.不能应用叠加原理C.能线性化D.不能线性化67.理想微分环节的输出量正比于【 】A.反馈量的微分B.输入量的微分C.反馈量D.输入量68.若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和固有频率分别为ξ和n ω,则其共轭复数极点的实部为【 】A.n ξωB.n ξω-C.d ξω-D.d ξω69.控制系统的时域稳态响应是时间【 】A.等于零的初值B.趋于零的终值C.变化的过程值D.趋于无穷大时的终值70.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T 越小,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 】A.稳定性越好B.稳定性越差C.稳态性越好D.稳态性越差71.二阶临界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A.单调上升曲线B.等幅振荡曲线C.衰减振荡曲线D.指数上升曲线72.线性系统的输入信号为t A t x i ωsin )(=,则其稳态输出响应相位【 】A.等于输入信号相位B.一般为输入信号频率ω的函数C.大于输入信号相位D.小于输入信号相位73.延迟环节Ts e s G -=)(的相频特性为【 】A.T ωωϕ1tan )(--=B.T ωωϕ1tan )(-=C. T ωωϕ=)(D. T ωωϕ-=)(74.Ⅱ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在虚轴上从右侧环绕其极点的无穷小圆弧线所对应的开环极坐标曲线是半径为无穷大,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A.π2的圆弧线B.πv 的圆弧线C.-π2的圆弧线D.π的圆弧线75.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过零时,对应的相频特性【 】A. 180)(-<c ωϕB. 180)(->c ωϕC. 180)(>c ωϕ 180)(<c ωϕ76.对于二阶系统,加大增益将使系统的【 】A.稳态性变差B.稳定性变差C.瞬态性变差D.快速性变差77.Ⅰ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A.0B.∞C.常数D. )()(lim 0s H s G s → 78.控制系统含有的积分个数多,开环放大倍数大,则系统的【 】A.稳态性能愈好B.动态性能愈好C.稳定性愈好D.稳态性能愈差79.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主要取决于系统中的【 】A.微分和比例环节B.惯性和比例环节C.比例和积分环节D.比例和延时环节80.比例积分微分(PID)校正对应【 】A.相位不变 B .相位超前校正 C .相位滞后校正 D .相位滞后超前校正81.闭环控制系统必须通过【 】A.输入量前馈参与控制B.干扰量前馈参与控制C.输出量反馈到输入端参与控制D.输出量局部反馈参与控制82.不同属性的物理系统可以有形式相同的【】A.传递函数B.反函数C.正弦函数D.余弦函数83.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有影响的系统为【】A.开环系统B.闭环系统C.局部反馈系统D.稳定系统84.比例环节能立即地响应【】A.输出量的变化B.输入量的变化C.误差量的变化D.反馈量的变化85.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是【】A.定常系统B.非定常系统C.线性系统D.非线性系统86.弹簧-质量-阻尼系统的阻尼力与两相对运动构件的【】A.相对位移成正比B.相对速度成正比C.相对加速度成正比D.相对作用力成正比87.当系统极点落在复平面S的虚轴上时,其系统【】A.阻尼比为0B.阻尼比大于0C.阻尼比小于1大于0D.阻尼比小于088.控制系统的最大超调量【】A.只与阻尼比有关B.只与固有频率有关C.与阻尼比和固有频率都有关D.与阻尼比和固有频率都无关89.过阻尼的二阶系统与临界阻尼的二阶系统比较,其响应速度【】A.过阻尼的小于临界阻尼的B.过阻尼的大于临界阻尼的C.过阻尼的等于临界阻尼的D.过阻尼的反比于临界阻尼的90.二阶过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A.单调衰减曲线B.等幅振荡曲线C.衰减振荡曲线D.指数上升曲线91.一阶系统在时间为T 时刻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A. 1B. 0.98C. 0.95D. 0.63292.线性系统的输出信号完全能复现输入信号时,其幅频特性【 】A.)(ωA ≥1B.)(ωA <1C. 0<)(ωA <1D.)(ωA ≤093.Ⅱ型系统是定义于包含有两个积分环节的【 】A.开环传递函数的系统B.闭环传递函数的系统C.偏差传递函数的系统D.扰动传递函数的系统94.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是开环极坐标曲线与【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C.Bode 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D.Bode 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94-1.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与【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C.Bode 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D.Bode 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95.系统的穿越频率越大,则其【 】A.响应越快B.响应越慢C.稳定性越好D.稳定性越差96. 最小相位系统传递函数的【 】A.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的右侧B.零点在复平面的右侧而极点在左侧C.零点在复平面的左侧而极点在右侧D.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的左侧97.Ⅰ型系统能够跟踪斜坡信号,但存在稳态误差,其稳态误差系数等于【 】A.0B.开环放大系数C.∞D.时间常数98.把系统扰动作用后又重新平衡的偏差称为系统的【 】A.静态误差B.稳态误差C.动态误差D.累计误差 99.0型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A.0B.∞C.常数D. )()(lim 0s H s G s → 100.PID 调节器的比例部分主要调节系统的【 】A.增益B.固有频率C.阻尼比D.相频特性101.随动系统要求系统的输出信号能跟随【 】A.反馈信号的变化B.干扰信号的变化C.输入信号的变化D.模拟信号的变化102.传递函数的量纲是【 】A.取决于输入与反馈信号的量纲B.取决于输出与输入信号的量纲C.取决于干扰与给定输入信号的量纲D.取决于系统的零点和极点配置 103.对于抗干扰能力强系统有【 】A.开环系统B.闭环系统C.线性系统D.非线性系统104.积分调节器的输出量取决于【 】A.干扰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B.输入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C.反馈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D.误差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105.理想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 A.Ts+11 B.s 1 C.s D.1+Ts 105.一阶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A.Ts+11 B.s 1 C.s D.1+Ts 106.实际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阶次【 】A.小于分子阶次B.等于分子阶次C.大于等于分子阶次D.大于或小于分子阶次107.当系统极点落在复平面S 的负实轴上时,其系统【 】A.阻尼比为0B.阻尼比大于0C.阻尼比大于或等于1D.阻尼比小于0 108.欠阻尼二阶系统的输出信号的衰减振荡角频率为【 】A.无阻尼固有频率B.有阻尼固有频率C.幅值穿越频率D.相位穿越频率109.反映系统动态精度的指标是【 】A.超调量B.调整时间C.上升时间D.振荡次数110.典型二阶系统在欠阻尼时的阶跃响应为【 】A.等幅振荡曲线B.衰减振荡曲线C.发散振幅曲线D.单调上升曲线 111.一阶系统时间常数为T ,在单位阶跃响应误差范围要求为±0.05时,其调整时间为【 】A.TB.2TC.3TD.4T112.比例环节的输出能不滞后地立即响应输入信号,其相频特性为【 】A.00)(=ωϕB.0180)(-=ωϕC.090)(-=ωϕD.090)(=ωϕ 113.实际的物理系统)(s G 的极点映射到)(s G 复平面上为【 】A.坐标原点B.极点C.零点D.无穷远点114.系统的相位穿越频率是开环极坐标曲线与【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C.Bode 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D.Bode 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 114-1.系统的相位穿越频率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与【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C.Bode 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D.Bode 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 115.比例微分环节(时间常数为T )使系统的相位【 】A.滞后1tan T ω-B.滞后1tan ω-C.超前1tan T ω-D.超前1tan ω-116.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相位裕量愈大,则系统的稳定性愈好,且【 】A.上升时间愈短B.振荡次数愈多C.最大超调量愈小D.最大超调量愈大117.Ⅱ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零,其静态位置误差系数等于【 】A.0B.开环放大系数C.∞D.时间常数118.PID 调节器的积分部分消除系统的【 】A.瞬态误差B.干扰误差C.累计误差D.稳态误差119.Ⅰ型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A.0B.∞C.常数D. )()(lim 0s H s G s → 120.比例微分校正将使系统的【 】A.抗干扰能力下降B.抗干扰能力增加C.稳态精度增加D.稳态精度减小120-1.比例微分校正将使系统的【 】A.稳定性变好B.稳态性变好C.抗干扰能力增强D.阻尼比减小 121.若反馈信号与原系统输入信号的方向相反则为【 】A.局部反馈B.主反馈C.正反馈D.负反馈122.实际物理系统微分方程中输入输出及其各阶导数项的系数由表征系统固有特性【】A.结构参数组成B.输入参数组成C.干扰参数组成D.输出参数组成123.对于一般控制系统来说【】A.开环不振荡B.闭环不振荡C.开环一定振荡D.闭环一定振荡124.积分环节输出量随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地增加,增长斜率为【】A.TB.1/TC.1+1/TD.1/T2125.传递函数只与系统【】A.自身内部结构参数有关B.输入信号有关C.输出信号有关D.干扰信号有关126.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A.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B.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C.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D.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127.当系统极点落在复平面S的Ⅱ或Ⅲ象限内时,其系统【】A.阻尼比为0B.阻尼比大于0C.阻尼比大于0而小于1D.阻尼比小于0128.欠阻尼二阶系统是【】A.稳定系统 B. 不稳定系统 C.非最小相位系统 D.Ⅱ型系统129.二阶无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A.单调上升曲线B.等幅振荡曲线C.衰减振荡曲线D.指数上升曲线130.二阶系统总是【 】A.开环系统B.闭环系统C.稳定系统D.非线性系统131.一阶系统时间常数为T ,在单位阶跃响应误差范围要求为±0.02时,其调整时间为【 】A.TB.2TC.3TD.4T132.积分环节Tss G 1)(=的幅值穿越频率为【 】 A.T 1 B.-T 1 C. 20T 1lg D. -20T1lg 132-1.微分环节()G s Ts =的幅值穿越频率为【 】 A.T 1 B.-T 1 C. 20T 1lg D. -20T1lg 132-2.积分环节21()G s Ts =的幅值穿越频率为【 】 A.T 1 B.-T 1 C. D. 133.实际的物理系统)(s G 的零点映射到)(s G 复平面上为【 】A.坐标原点B.极点C.零点D.无穷远点134.判定系统稳定性的穿越概念就是开环极坐标曲线穿过实轴上【 】A.(-∞,0)的区间B.(-∞,0]的区间C.(-∞,-1)的区间D.(-∞,-1]的区间135.控制系统抗扰动的稳态精度是随其前向通道中【 】A.微分个数增加,开环增益增大而愈高B.微分个数减少,开环增益减小而愈高C.积分个数增加,开环增益增大而愈高D.积分个数减少,开环增益减小而愈高136.若系统无开环右极点且其开环极座标曲线只穿越实轴上区间(-1,+∞),则该闭环系统一定【 】A.稳定B.临界稳定C. 不稳定D.不一定稳定 137.比例环节的输出能不滞后地立即响应输入信号,其相频特性为【 】A.00)(=ωϕB.0180)(-=ωϕC.090)(-=ωϕD.090)(=ωϕ 138.控制系统的跟随误差与前向通道【 】A.积分个数和开环增益有关B.微分个数和开环增益有关C.积分个数和阻尼比有关D.微分个数和阻尼比有关139.Ⅰ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A.0B.∞C.常数D.)()(lim 0s H s G s → 140.Ⅱ型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稳态误差为零,其静态位置误差系数等于【 】A.0B.开环放大系数C. ∞D.时间常数141.实际物理系统的微分方程中输入输出及其各阶导数项的系数由表征系统固有特性【 】A.特征参数组成B.输入参数组成C.干扰参数组成D.输出参数组成 142.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的控制系统是【 】A.开环控制系统B.闭环控制系统C.反馈控制系统D.非线性控制系统143.传递函数代表了系统的固有特性,只与系统本身的【 】A. 实际输入量B.实际输出量C.期望输出量D.内部结构,参数 144.惯性环节不能立即复现【 】A.反馈信号B.输入信号C.输出信号D.偏差信号145.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s G ,则单位反馈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 A.)(1)(s G s G + B.)()(1)()(s H s G s H s G + C.)()(1)(s H s G s G + D.)()(1)(s H s G s H + 146.线性定常系统输出响应的等幅振荡频率为n ω,则系统存在的极点有【 】A.n j ω±1B.n j ω±C.n j ω±-1D.1-147.开环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B.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C.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D.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147-1.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 】A.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B.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C.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D.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148.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稳态响应为【 】A.零B.常数C.等幅振荡曲线D.等幅衰减曲线 149.一阶系统是【 】A.最小相位系统B.非最小相位系统C.Ⅱ型系统D.不稳定系统 150.单位阶跃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是【 】A.1/sB.1C.21sD.1+1/s151.一阶系统的响应曲线开始时刻的斜率为【 】A.TB.TC.T 1 D.T 1 152.惯性环节11)(+=Ts s G 的转折频率越大其【 】 A.输出响应越慢 B.输出响应越快C.输出响应精度越高D.输出响应精度越低153.对于零型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在复平面上【 】A.始于虚轴上某点,终于坐标原点B.始于实轴上某点,终于实轴上另一点C.始于坐标原点,终于虚轴上某点D.始于虚轴上某点,终于虚轴上另一点 153-1.对于Ⅰ型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在复平面上【 】A.始于(0)180G j =∞∠-的点,终于坐标原点B.始于(0)90G j =∞∠-的点,终于坐标原点C.始于(0)180G j =∞∠-的点,终于实轴上任意点D.始于(0)90G j =∞∠-的点,终于虚轴上任意点154.相位裕量是当系统的开环幅频特性等于1时,相应的相频特性离【 】A.负实轴的距离B.正实轴的距离C.负虚轴的距离D.正虚轴的距离155.对于二阶系统,加大增益将使系统的【 】A.动态响应变慢B.稳定性变好C.稳态误差增加D.稳定性变差155-1.对于二阶系统,加大增益将使系统的【 】A.动态响应变慢B.稳态误差减小C.稳态误差增加D.稳定性变好 156.惯性环节使系统的输出【 】A.幅值增大B.幅值减小C.相位超前D.相位滞后156-1.惯性环节使系统的输出随输入信号频率增加而其【】A.幅值增大B.幅值减小C.相位超前D.相位滞后157.无差系统是指【】A.干扰误差为零的系统B.稳态误差为零的系统C.动态误差为零的系统D.累计误差为零的系统158.Ⅱ型系统跟踪加速度信号的稳态误差为【】A.0B.常数C.∞D.时间常数159.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组成是【】A.跟随误差和扰动误差B.跟随误差和瞬态误差C.输入误差和静态误差D.扰动误差和累计误差160.Ⅰ型系统的速度静差系数等于【】A.0B.开环放大系数C.∞D.时间常数161.线性定常系统输入信号导数的时间响应等于该输入信号时间响应的【】A. 傅氏变换 B.拉氏变换 C.积分 D.导数162.线性定常系统输入信号积分的时间响应等于该输入信号时间响应的【】A.傅氏变换 B.拉氏变换 C.积分 D.导数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D2.A3.A4.A5.B6.A7.C8.C9.B 10.B 11.B 12.D 13.B 14.C 15.C 16.A 17.A 18.C 19.B 20.A 21.A 22.B 23.B 24.C 25.C 26.D 27.B 28.A 29.B 30.A 31.D 32.A 33.B 34.C 35.A 36.B 37.A 38.B 39.C 40.A 41.B 42.C 43.C 44.A 45.D 46.A 47.C 48.A 49.C50.C 51.C 52.C 53.B 54.A 55.C 56.D 57.B 58.C 59.B 60.B 61.B62.B 63.B 64.B 65.A 66.B 67.B 68.B 69.D 70.C 71.A 72.B 73.D74.A 75.B 76.B 77.A 78.A 79.C 80.D 81.C 82.A 83.B 84.B 85.C86.B 87.A 88.A 89.A 90.D 91.D 92.A 93.A 94.B 95.A 96.D 97.B98.B 99.B 100.A 101.C 102.B 103.B 104.B 105.C 106.C 107.C 108.B 109.A 110.B 111.C 112.A 113.D 114.A 115.C 116.C 117.C 118.D 119.C 120.A 121.D 122.A 123.A 124.B 125.A 126.C 127.C 128.A 129.B 130.C 131.D 132.A 133.A 134.D 135.C 136.A 137.A 138.A 139.A 140.C 141.A 142.A 143.D 144.B 145.A 146.B 147.A 148.B 149.A 150.A 151.C 152.B 153.B 154.A 155.D 156.D 157.B 158.B 159.A 160.B第二部分 填空题1.积分环节的特点是它的输出量为输入量对 的积累。

华北理工大学13 机械设计_滚动轴承答案

华北理工大学13 机械设计_滚动轴承答案
2、什么是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什么是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
【答】
一组轴承中,10%的轴承发生点蚀破坏,90%的轴承不发生点蚀破坏前的转数(以106为单位)或工作小时数称为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以L10表示。
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就是使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恰好为106转时,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值,用字母C表示。
N307/P4 6207/P2 30207 51307/P6
【答】
各轴承的内径均为35 mm;
6207/P2为深沟球轴承,公差等级最高;允许的极限转速最高;
N307/P4为圆柱滚子轴承,承受径向载荷能力最高;
30207为圆锥滚子轴承;
51307/P6为双列推力球轴承,不能承受径向载荷。
5、欲对一批同型号滚动轴承做寿命试验。若同时投入50个轴承进行试验,按其基本额定动载荷值加载,试验机主轴转速为 r/min。若预计该批轴承为正品,则试验进行8小时20分时,应约有几个轴承已失效。
【解】
1)确定轴承型号
根据题目要求,可以选用的轴承型号为7xx07AC,在此选用7207AC轴承,其基本参数为:
基本额定动载荷 kN
基本额定静载荷 kN题7图
Fa/Fr≤e
Fa/Fr>e
派生轴向力Fd
判断系数e
X
Y
X
Y
0.68
1
0
0.41
0.87
2)计算派生轴向力
N; N
3)计算两个轴承的轴向力
如图,由于
【解】
8小时20分时转动的转数为
此寿命刚好为 ,且轴承在基本额定载荷下试验,所以其失效率应为10%,应约有 个轴承已失效。
6、某深沟球轴承需在径向载荷 N作用下,以 r/min的转速工作3800 h。试求此轴承应有的基本额定动载荷 。

机械设计作业集答案 (2)

机械设计作业集答案 (2)

机械设计作业集答案问题一:公差链与公差协调1.1 公差链的定义与作用公差链是指在产品设计、制造和检验过程中,涉及到公差传递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组合。

在产品设计中,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需要对各个零部件的尺寸和位置进行控制,而公差链就是用来描述和分析这些零部件之间的公差传递关系的。

公差链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 通过公差链的分析,可以确定产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公差带的分布范围,从而帮助设计人员确定合适的公差方案。

- 公差链可以帮助设计人员识别公差源,即造成产品公差的主要因素,便于进行优化和改进。

- 公差链的分析结果还可以为制造和检验过程提供参考,有助于指导生产和检测工艺。

1.2 公差协调的原则公差协调是指在机械设计中,通过合理选择和分配零部件的公差,以确保产品在设计要求下能够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满足性能和质量的要求。

公差协调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1 公差合理分配原则公差合理分配原则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零部件的功能、重要性和制造难度等因素来合理分配公差。

一般来说,对于功能重要且制造难度大的零部件,公差分配应较严格;而对于功能次要且制造难度小的零部件,公差分配可以相对宽松。

1.2.2 公差传递原则公差传递原则是指在公差协调中,要注意零部件之间公差的传递关系。

公差传递关系可以通过公差链的分析得到。

在公差传递时,要尽量减小公差的传递倍数,避免公差的累加误差。

1.2.3 公差统计原则公差统计原则是指在选择和应用公差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公差值。

一般来说,对于要求产品性能和质量较高的情况,应采用较为严格的统计方法和较小的公差值,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要求。

1.3 公差链的计算方法公差链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3.1 最坏情况法最坏情况法是指在公差链的计算中,假设各个零部件的公差都取其最大值,然后计算出整个系统的公差范围。

这种方法计算简单直观,但可能会导致公差范围过大。

机械设计作业集第15章答案

机械设计作业集第15章答案

班 级成 绩姓 名任课教师学 号批改日期第十五章 轴一、选择题15—1按所受载荷的性质分类,车床的主轴是 A ,自行车的前轴是 B ,连接汽车变速箱与后桥,以传递动力的轴是 C 。

A 转动心轴B 固定心轴C 传动轴D 转轴 15—2 为了提高轴的刚度,措施 B 是无效的。

A 加大阶梯轴个部分直径B 碳钢改为合金钢C 改变轴承之间的距离D 改变轴上零件位置15—3 轴上安装有过盈联接零件时,应力集中将发生在 B 。

A 轮毂中间部位B 沿轮毂两端部位C 距离轮毂端部为1/3轮毂长度处 15—4 轴直径计算公式3nPC d ≥, C 。

A 只考虑了轴的弯曲疲劳强度 B 考虑了弯曲、扭转应力的合成 C 只考虑了扭转应力D 考虑了轴的扭转刚度15—5 轴的强度计算公式22)(T M M e α+=中,α是 C 。

A 弯矩化为当量转矩的转化系数B 转矩转化成当量弯矩的转化系数C 考虑弯曲应力和扭转切应力的循环性质不同的校正系数D 强度理论的要求 15—6 轴的安全系数校核计算,应按 D 计算。

A 弯矩最大的一个截面B 弯矩和扭矩都是最大的一个截面C 应力集中最大的一个截面D 设计者认为可能不安全的一个或几个截面 15—7 轴的安全系数校核计算中,在确定许用安全系数S 时,不必考虑 A 。

A 轴的应力集中B 材料质地是否均匀C 载荷计算的精确度D 轴的重要性 15—8 对轴上零件作轴向固定,当双向轴向力都很大时,宜采用 C 。

A 过盈配合B 用紧定螺钉固定的挡圈C 轴肩—套筒D 轴肩—弹性挡圈 15—9 对轴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可以提高轴的 C 。

A 静强度B 刚度C 疲劳强度D 耐冲击性能 15—10 如阶梯轴的过渡圆角半径为r ,轴肩高度为h,上面安装一个齿轮,齿轮孔倒角为C 45°,则要求 A 。

A r<C<hB r=C=hC r>C>hD C<r<h 15—11在下列轴上轴向定位零件中, B 定位方式不产生应力集中。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习题解答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闭环控制系统的主反馈取自【】A.给定输入端B.干扰输入端C.控制器输出端D.系统输出端2.不同属性的物理系统可以有形式相同的【】A.数学模型B.被控对象C.被控参量D.结构参数3.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其中H(s)是反馈传递函数,则系统的误差信号为【】A.Xi(s)-H(s)X0(s)B.Xi(s)-X0(s)C.Xor(s)-X0(s)D.Xor(s)-H(s)X0(s)3-1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其中H(s)是反馈传递函数,则系统的偏差信号为【】A.Xi(s)-H(s)X0(s)B.Xi(s)-X0(s)C.Xor(s)-X0(s)D.Xor(s)-H(s)X0(s)4.微分环节使系统【】A.输出提前B.输出滞后C.输出大于输入D.输出小于输入5.当输入量发生突变时,惯性环节的输出量不能突变,只能按【】A.正弦曲线变化B.指数曲线变化C.斜坡曲线变化D.加速度曲线变化7.闭环系统前向传递函数是【】A.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B.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C.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D.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8.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脉冲响应为【 】 A.T t e --1 B.T t Te T t -+- C.T t e T-1 D.T t Te T -+ 8-1.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单位阶跃响应为【 】 A.T t e --1 B.T t Te T t -+- C.T t e T-1 D.T t Te T -+ 8-2.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单位斜坡响应为【 】 A.T t e --1 B.T t Te T t -+- C.T t e T-1 D.T t Te T -+ 8-3.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单位阶跃响应的稳态误差为【 】A.0B.TC.1TD.T t Te T -+ 8-4.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单位斜坡响应的稳态误差为【 】A.0B.TC.1TD.T t Te T -+ 9.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稳态响应为【 】A.零B.常数C.单调上升曲线D.等幅衰减曲线10.干扰作用下,偏离原来平衡状态的稳定系统在干扰作用消失后【 】A.将发散离开原来的平衡状态B.将衰减收敛回原来的平衡状态C.将在原平衡状态处等幅振荡D.将在偏离平衡状态处永远振荡11.单位脉冲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是【 】A.1/sB.1C. 21sD.1+1/s12.线性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是系统对输入【 】A.阶跃信号的稳态响应B.脉冲信号的稳态响应C.斜坡信号的稳态响应D.正弦信号的稳态响应13.积分环节的输出比输入滞后【 】A.090-B.090C.0180-D.018014.奈魁斯特围线中所包围系统开环传递函数)(s G 的极点数为3个,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数为2个,则映射到)(s G 复平面上的奈魁斯特曲线将【 】A.逆时针围绕点(0,j0)1圈B.顺时针围绕点(0,j0)1圈C.逆时针围绕点(-1,j0)1圈D.顺时针围绕点(-1,j0)1圈15.最小相位系统稳定的条件是【 】A.γ>0和g L <0B.γ<0和g K >1C.γ>0和)(g L ω<0D.γ<0和)(g L ω>016.若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为T ,则将使系统的相位【 】A.滞后1tan ()T ω-B.滞后1tan ω--C.超前1tan ()T ω-D.超前1tan ω--17.控制系统的误差是【 】A.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之差B.给定输入与实际输出之差C.瞬态输出与稳态输出之差D.扰动输入与实际输出之差18.若闭环系统的特征式与开环传递函数的关系为)()(1)(s H s G s F +=,则【】 A.)(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闭环零点 B.)(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C.)(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D.)(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1.D2.A3.A4.A5.B6.A7.C8.C9.B 10.B 11.B 12.D 13.B14.C 15.C 16.A 17.A 18.C19.要使自动调速系统实现无静差,则在扰动量作用点的前向通路中应含有【 】A.微分环节B.积分环节C.惯性环节D.比例环节20.积分器的作用是直到输入信号消失为止,其输出量将【 】A.直线上升B.垂直上升C.指数线上升D.保持水平线不变21.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调节过程是以偏差消除【 】A.偏差的过程B.输入量的过程C.干扰量的过程D.稳态量的过程22.系统输入输出关系为i o o o x x x x cos =++,则该系统为【 】 A.线性系统 B.非线性系统 C.线性时变系统 D.线性定常系统23.线性定常二阶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是【 】A.振荡衰减关系B.比例线性关系C.指数上升关系D.等幅振荡关系24. 微分环节可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并能【 】A.增加其固有频率B.减小其固有频率C.增加其阻尼D.减小其阻尼25.用终值定理可求得)8)(5(4)(++=s s s s F 的原函数f(s)的稳态值为【 】 A.∞ B.4 C.0.1 D.026.可以用叠加原理的系统是【 】A.开环控制系统B.闭环控制系统C.离散控制系统D.线性控制系统27.惯性环节含有贮能元件数为【 】A.2B.1C.0D.不确定28.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在t =0处的斜率越大,系统的【 】A.响应速度越快B.响应速度越慢C.响应速度不变D.响应速度趋于零29.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稳态响应为【 】A.零B.常数C.单调上升曲线D.等幅衰减曲线30.欠阻尼二阶系统的输出信号振幅的衰减速度取决于【 】A.n ξωB.ξωC.g ξωD.c ξω31.单位加速度信号的拉氏变换为【 】A. 1B.s 1C.21sD.31s32.线性系统的输入信号为t t x i ωsin )(=,则其输出信号响应频率为【 】A.ωB.n ωC.ωjD.n j ω33.微分环节的输出比输入超前【 】A.090-B.090C.0180-D.018034.若闭环系统的特征式与开环传递函数的关系为)()(1)(s H s G s F +=,则【 】A.)(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开环零点B.)(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C.)(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D.)(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35.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11.0()14.0()(2++=s s s K s G 不用计算或作图,凭思考就能判断该闭环系统的稳定状况是【 】A.稳定B.不稳定C.稳定边界D.取决于K 的大小36.为了保证系统有足够的稳定裕量,在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时应使穿越频率附近)(ωL 的斜率为【 】A.-40 dB/decB.-20 dB/decC.+40 dB/decD.+20 dB/dec37.线性定常系统的偏差信号就是误差信号的条件为【 】A.反馈传递函数H(s)=1B.反馈信号B(s)=1C.开环传递函数G(s) H(s)=1D.前向传递函数G(s)=138.降低系统的增益将使系统的【】A.稳定性变差B.稳态精度变差C.超调量增大D.稳态精度变好39.含有扰动顺馈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可以显著减小【】A.超调量B.开环增益C.扰动误差D.累计误差40.PID调节器的微分部分可以【】A.改善系统的稳定性B.调节系统的增益C.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D.减小系统的阻尼比41.一般情况下开环控制系统是【】A.不稳定系统B.稳定系统C.时域系统D.频域系统42.求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条件是【】A.稳定条件B.稳态条件C.零初始条件D.瞬态条件43.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则其闭环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与【】A.反馈传递函数相同B.闭环传递函数相同C.开环传递函数相同D.误差传递函数相同44.微分环节是高通滤波器,将使系统【】A.增大干扰误差B.减小干扰误差C.增大阶跃输入误差D.减小阶跃输入误差45.控制框图的等效变换原则是变换前后的【】A.输入量和反馈量保持不变B.输出量和反馈量保持不变C.输入量和干扰量保持不变D.输入量和输出量保持不变46.对于一个确定的系统,它的输入输出传递函数是【 】A.唯一的B.不唯一的C.决定于输入信号的形式D.决定于具体的分析方法47.衡量惯性环节惯性大小的参数是【 】A.固有频率B.阻尼比C.时间常数D.增益系数48.三个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关系为T2<T1<T3,则【 】A.T2系统响应快于T3系统B.T1系统响应快于T2系统C.T2系统响应慢于T1系统D.三个系统响应速度相等49.闭环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是【 】A.相位裕量B.输入信号频率C.最大超调量D.系统带宽50.输入阶跃信号稳定的系统在输入脉冲信号时【 】A .将变成不稳定系统 B.其稳定性变好 C.其稳定性不变 D.其稳定性变差51.二阶欠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A.单调上升曲线B.等幅振荡曲线C.衰减振荡曲线D.指数上升曲线52.单位斜坡信号的拉氏变换为【 】A.1B.s 1C.21sD.31s53.线性控制系统【 】A.一定是稳定系统B.是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C.是稳态误差为零的系统D.是不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54.延迟环节Ts e s G -=)(的幅频特性为【 】A.)(ωA =1B.)(ωA =0C.)(ωA <1D.)(ωA >155.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开环极坐标曲线逆时针围绕点(-1,j0)的圈数等于落在S 平面右半平面的【 】A.闭环极点数B.闭环零点数C.开环极点数D.开环零点数56.频率响应是系统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 】A.脉冲响应B.阶跃响应C.瞬态响应D.稳态响应57.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的左侧的系统为【 】A.非最小相位系统B.最小相位系统C.无差系统D.有差系统58.零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A.0B.∞C.常数D. )()(lim 0s H s G s → 59.降低系统的增益将使系统的【 】A.稳定性变差B.快速性变差C.超调量增大D.稳态精度变好60.把系统从一个稳态过渡到新的稳态的偏差称为系统的【 】A.静态误差B.稳态误差C.动态误差D.累计误差61.闭环控制系统除具有开环控制系统所有的环节外,还必须有【 】A.给定环节B.比较环节C.放大环节D.执行环节62.同一系统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可有不同的【 】A.稳定性B.传递函数C.谐波函数D.脉冲函数63.以同等精度元件组成的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其精度比较为【 】A.开环高B.闭环高C.相差不多D.一样高64.积分环节的积分时间常数为T ,其脉冲响应为【 】A.1B.1/TC.TD.1+1/T65.串联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为各串联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的【 】A.叠加B.相乘C.相除D.相减66.非线性系统的最主要特性是【 】A.能应用叠加原理B.不能应用叠加原理C.能线性化D.不能线性化67.理想微分环节的输出量正比于【 】A.反馈量的微分B.输入量的微分C.反馈量D.输入量68.若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和固有频率分别为ξ和n ω,则其共轭复数极点的实部为【 】A.n ξωB.n ξω-C.d ξω-D.d ξω69.控制系统的时域稳态响应是时间【 】A.等于零的初值B.趋于零的终值C.变化的过程值D.趋于无穷大时的终值70.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T 越小,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 】A.稳定性越好B.稳定性越差C.稳态性越好D.稳态性越差71.二阶临界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A.单调上升曲线B.等幅振荡曲线C.衰减振荡曲线D.指数上升曲线72.线性系统的输入信号为t A t x i ωsin )(=,则其稳态输出响应相位【 】A.等于输入信号相位B.一般为输入信号频率ω的函数C.大于输入信号相位D.小于输入信号相位73.延迟环节Ts e s G -=)(的相频特性为【 】A.T ωωϕ1tan )(--=B.T ωωϕ1tan )(-=C. T ωωϕ=)(D. T ωωϕ-=)(74.Ⅱ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在虚轴上从右侧环绕其极点的无穷小圆弧线所对应的开环极坐标曲线是半径为无穷大,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A.π2的圆弧线B.πv 的圆弧线C.-π2的圆弧线D.π的圆弧线75.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过零时,对应的相频特性【 】A. 180)(-<c ωϕB. 180)(->c ωϕC. 180)(>c ωϕ 180)(<c ωϕ76.对于二阶系统,加大增益将使系统的【 】A.稳态性变差B.稳定性变差C.瞬态性变差D.快速性变差77.Ⅰ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A.0B.∞C.常数D. )()(lim 0s H s G s → 78.控制系统含有的积分个数多,开环放大倍数大,则系统的【 】A.稳态性能愈好B.动态性能愈好C.稳定性愈好D.稳态性能愈差79.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主要取决于系统中的【 】A.微分和比例环节B.惯性和比例环节C.比例和积分环节D.比例和延时环节80.比例积分微分(PID)校正对应【 】A.相位不变 B .相位超前校正 C .相位滞后校正 D .相位滞后超前校正81.闭环控制系统必须通过【 】A.输入量前馈参与控制B.干扰量前馈参与控制C.输出量反馈到输入端参与控制D.输出量局部反馈参与控制82.不同属性的物理系统可以有形式相同的【】A.传递函数B.反函数C.正弦函数D.余弦函数83.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有影响的系统为【】A.开环系统B.闭环系统C.局部反馈系统D.稳定系统84.比例环节能立即地响应【】A.输出量的变化B.输入量的变化C.误差量的变化D.反馈量的变化85.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是【】A.定常系统B.非定常系统C.线性系统D.非线性系统86.弹簧-质量-阻尼系统的阻尼力与两相对运动构件的【】A.相对位移成正比B.相对速度成正比C.相对加速度成正比D.相对作用力成正比87.当系统极点落在复平面S的虚轴上时,其系统【】A.阻尼比为0B.阻尼比大于0C.阻尼比小于1大于0D.阻尼比小于088.控制系统的最大超调量【】A.只与阻尼比有关B.只与固有频率有关C.与阻尼比和固有频率都有关D.与阻尼比和固有频率都无关89.过阻尼的二阶系统与临界阻尼的二阶系统比较,其响应速度【】A.过阻尼的小于临界阻尼的B.过阻尼的大于临界阻尼的C.过阻尼的等于临界阻尼的D.过阻尼的反比于临界阻尼的90.二阶过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A.单调衰减曲线B.等幅振荡曲线C.衰减振荡曲线D.指数上升曲线91.一阶系统在时间为T 时刻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A. 1B. 0.98C. 0.95D. 0.63292.线性系统的输出信号完全能复现输入信号时,其幅频特性【 】A.)(ωA ≥1B.)(ωA <1C. 0<)(ωA <1D.)(ωA ≤093.Ⅱ型系统是定义于包含有两个积分环节的【 】A.开环传递函数的系统B.闭环传递函数的系统C.偏差传递函数的系统D.扰动传递函数的系统94.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是开环极坐标曲线与【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C.Bode 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D.Bode 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94-1.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与【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C.Bode 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D.Bode 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95.系统的穿越频率越大,则其【 】A.响应越快B.响应越慢C.稳定性越好D.稳定性越差96. 最小相位系统传递函数的【 】A.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的右侧B.零点在复平面的右侧而极点在左侧C.零点在复平面的左侧而极点在右侧D.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的左侧97.Ⅰ型系统能够跟踪斜坡信号,但存在稳态误差,其稳态误差系数等于【 】A.0B.开环放大系数C.∞D.时间常数98.把系统扰动作用后又重新平衡的偏差称为系统的【 】A.静态误差B.稳态误差C.动态误差D.累计误差 99.0型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A.0B.∞C.常数D. )()(lim 0s H s G s → 100.PID 调节器的比例部分主要调节系统的【 】A.增益B.固有频率C.阻尼比D.相频特性101.随动系统要求系统的输出信号能跟随【 】A.反馈信号的变化B.干扰信号的变化C.输入信号的变化D.模拟信号的变化102.传递函数的量纲是【 】A.取决于输入与反馈信号的量纲B.取决于输出与输入信号的量纲C.取决于干扰与给定输入信号的量纲D.取决于系统的零点和极点配置 103.对于抗干扰能力强系统有【 】A.开环系统B.闭环系统C.线性系统D.非线性系统104.积分调节器的输出量取决于【 】A.干扰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B.输入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C.反馈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D.误差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105.理想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 A.Ts+11 B.s 1 C.s D.1+Ts 105.一阶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A.Ts+11 B.s 1 C.s D.1+Ts 106.实际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阶次【 】A.小于分子阶次B.等于分子阶次C.大于等于分子阶次D.大于或小于分子阶次107.当系统极点落在复平面S 的负实轴上时,其系统【 】A.阻尼比为0B.阻尼比大于0C.阻尼比大于或等于1D.阻尼比小于0 108.欠阻尼二阶系统的输出信号的衰减振荡角频率为【 】A.无阻尼固有频率B.有阻尼固有频率C.幅值穿越频率D.相位穿越频率109.反映系统动态精度的指标是【 】A.超调量B.调整时间C.上升时间D.振荡次数110.典型二阶系统在欠阻尼时的阶跃响应为【 】A.等幅振荡曲线B.衰减振荡曲线C.发散振幅曲线D.单调上升曲线 111.一阶系统时间常数为T ,在单位阶跃响应误差范围要求为±0.05时,其调整时间为【 】A.TB.2TC.3TD.4T112.比例环节的输出能不滞后地立即响应输入信号,其相频特性为【 】A.00)(=ωϕB.0180)(-=ωϕC.090)(-=ωϕD.090)(=ωϕ 113.实际的物理系统)(s G 的极点映射到)(s G 复平面上为【 】A.坐标原点B.极点C.零点D.无穷远点114.系统的相位穿越频率是开环极坐标曲线与【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C.Bode 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D.Bode 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 114-1.系统的相位穿越频率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与【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C.Bode 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D.Bode 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 115.比例微分环节(时间常数为T )使系统的相位【 】A.滞后1tan T ω-B.滞后1tan ω-C.超前1tan T ω-D.超前1tan ω-116.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相位裕量愈大,则系统的稳定性愈好,且【 】A.上升时间愈短B.振荡次数愈多C.最大超调量愈小D.最大超调量愈大117.Ⅱ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零,其静态位置误差系数等于【 】A.0B.开环放大系数C.∞D.时间常数118.PID 调节器的积分部分消除系统的【 】A.瞬态误差B.干扰误差C.累计误差D.稳态误差119.Ⅰ型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A.0B.∞C.常数D. )()(lim 0s H s G s → 120.比例微分校正将使系统的【 】A.抗干扰能力下降B.抗干扰能力增加C.稳态精度增加D.稳态精度减小120-1.比例微分校正将使系统的【 】A.稳定性变好B.稳态性变好C.抗干扰能力增强D.阻尼比减小 121.若反馈信号与原系统输入信号的方向相反则为【 】A.局部反馈B.主反馈C.正反馈D.负反馈122.实际物理系统微分方程中输入输出及其各阶导数项的系数由表征系统固有特性【】A.结构参数组成B.输入参数组成C.干扰参数组成D.输出参数组成123.对于一般控制系统来说【】A.开环不振荡B.闭环不振荡C.开环一定振荡D.闭环一定振荡124.积分环节输出量随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地增加,增长斜率为【】A.TB.1/TC.1+1/TD.1/T2125.传递函数只与系统【】A.自身内部结构参数有关B.输入信号有关C.输出信号有关D.干扰信号有关126.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A.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B.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C.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D.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127.当系统极点落在复平面S的Ⅱ或Ⅲ象限内时,其系统【】A.阻尼比为0B.阻尼比大于0C.阻尼比大于0而小于1D.阻尼比小于0128.欠阻尼二阶系统是【】A.稳定系统 B. 不稳定系统 C.非最小相位系统 D.Ⅱ型系统129.二阶无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A.单调上升曲线B.等幅振荡曲线C.衰减振荡曲线D.指数上升曲线130.二阶系统总是【 】A.开环系统B.闭环系统C.稳定系统D.非线性系统131.一阶系统时间常数为T ,在单位阶跃响应误差范围要求为±0.02时,其调整时间为【 】A.TB.2TC.3TD.4T132.积分环节Tss G 1)(=的幅值穿越频率为【 】 A.T 1 B.-T 1 C. 20T 1lg D. -20T1lg 132-1.微分环节()G s Ts =的幅值穿越频率为【 】 A.T 1 B.-T 1 C. 20T 1lg D. -20T1lg 132-2.积分环节21()G s Ts =的幅值穿越频率为【 】 A.T 1 B.-T 1 C. D. 133.实际的物理系统)(s G 的零点映射到)(s G 复平面上为【 】A.坐标原点B.极点C.零点D.无穷远点134.判定系统稳定性的穿越概念就是开环极坐标曲线穿过实轴上【 】A.(-∞,0)的区间B.(-∞,0]的区间C.(-∞,-1)的区间D.(-∞,-1]的区间135.控制系统抗扰动的稳态精度是随其前向通道中【 】A.微分个数增加,开环增益增大而愈高B.微分个数减少,开环增益减小而愈高C.积分个数增加,开环增益增大而愈高D.积分个数减少,开环增益减小而愈高136.若系统无开环右极点且其开环极座标曲线只穿越实轴上区间(-1,+∞),则该闭环系统一定【 】A.稳定B.临界稳定C. 不稳定D.不一定稳定 137.比例环节的输出能不滞后地立即响应输入信号,其相频特性为【 】A.00)(=ωϕB.0180)(-=ωϕC.090)(-=ωϕD.090)(=ωϕ 138.控制系统的跟随误差与前向通道【 】A.积分个数和开环增益有关B.微分个数和开环增益有关C.积分个数和阻尼比有关D.微分个数和阻尼比有关139.Ⅰ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A.0B.∞C.常数D.)()(lim 0s H s G s → 140.Ⅱ型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稳态误差为零,其静态位置误差系数等于【 】A.0B.开环放大系数C. ∞D.时间常数141.实际物理系统的微分方程中输入输出及其各阶导数项的系数由表征系统固有特性【 】A.特征参数组成B.输入参数组成C.干扰参数组成D.输出参数组成 142.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的控制系统是【 】A.开环控制系统B.闭环控制系统C.反馈控制系统D.非线性控制系统143.传递函数代表了系统的固有特性,只与系统本身的【 】A. 实际输入量B.实际输出量C.期望输出量D.内部结构,参数 144.惯性环节不能立即复现【 】A.反馈信号B.输入信号C.输出信号D.偏差信号145.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s G ,则单位反馈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 A.)(1)(s G s G + B.)()(1)()(s H s G s H s G + C.)()(1)(s H s G s G + D.)()(1)(s H s G s H + 146.线性定常系统输出响应的等幅振荡频率为n ω,则系统存在的极点有【 】A.n j ω±1B.n j ω±C.n j ω±-1D.1-147.开环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B.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C.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D.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147-1.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 】A.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B.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C.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D.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148.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稳态响应为【 】A.零B.常数C.等幅振荡曲线D.等幅衰减曲线 149.一阶系统是【 】A.最小相位系统B.非最小相位系统C.Ⅱ型系统D.不稳定系统 150.单位阶跃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是【 】A.1/sB.1C.21sD.1+1/s151.一阶系统的响应曲线开始时刻的斜率为【 】A.TB.TC.T 1 D.T 1 152.惯性环节11)(+=Ts s G 的转折频率越大其【 】 A.输出响应越慢 B.输出响应越快C.输出响应精度越高D.输出响应精度越低153.对于零型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在复平面上【 】A.始于虚轴上某点,终于坐标原点B.始于实轴上某点,终于实轴上另一点C.始于坐标原点,终于虚轴上某点D.始于虚轴上某点,终于虚轴上另一点 153-1.对于Ⅰ型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在复平面上【 】A.始于(0)180G j =∞∠-的点,终于坐标原点B.始于(0)90G j =∞∠-的点,终于坐标原点C.始于(0)180G j =∞∠-的点,终于实轴上任意点D.始于(0)90G j =∞∠-的点,终于虚轴上任意点154.相位裕量是当系统的开环幅频特性等于1时,相应的相频特性离【 】A.负实轴的距离B.正实轴的距离C.负虚轴的距离D.正虚轴的距离155.对于二阶系统,加大增益将使系统的【 】A.动态响应变慢B.稳定性变好C.稳态误差增加D.稳定性变差155-1.对于二阶系统,加大增益将使系统的【 】A.动态响应变慢B.稳态误差减小C.稳态误差增加D.稳定性变好 156.惯性环节使系统的输出【 】A.幅值增大B.幅值减小C.相位超前D.相位滞后156-1.惯性环节使系统的输出随输入信号频率增加而其【】A.幅值增大B.幅值减小C.相位超前D.相位滞后157.无差系统是指【】A.干扰误差为零的系统B.稳态误差为零的系统C.动态误差为零的系统D.累计误差为零的系统158.Ⅱ型系统跟踪加速度信号的稳态误差为【】A.0B.常数C.∞D.时间常数159.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组成是【】A.跟随误差和扰动误差B.跟随误差和瞬态误差C.输入误差和静态误差D.扰动误差和累计误差160.Ⅰ型系统的速度静差系数等于【】A.0B.开环放大系数C.∞D.时间常数161.线性定常系统输入信号导数的时间响应等于该输入信号时间响应的【】A. 傅氏变换 B.拉氏变换 C.积分 D.导数162.线性定常系统输入信号积分的时间响应等于该输入信号时间响应的【】A.傅氏变换 B.拉氏变换 C.积分 D.导数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D2.A3.A4.A5.B6.A7.C8.C9.B 10.B 11.B 12.D 13.B 14.C 15.C 16.A 17.A 18.C 19.B 20.A 21.A 22.B 23.B 24.C 25.C 26.D 27.B 28.A 29.B 30.A 31.D 32.A 33.B 34.C 35.A 36.B 37.A 38.B 39.C 40.A 41.B 42.C 43.C 44.A 45.D 46.A 47.C 48.A 49.C50.C 51.C 52.C 53.B 54.A 55.C 56.D 57.B 58.C 59.B 60.B 61.B62.B 63.B 64.B 65.A 66.B 67.B 68.B 69.D 70.C 71.A 72.B 73.D74.A 75.B 76.B 77.A 78.A 79.C 80.D 81.C 82.A 83.B 84.B 85.C86.B 87.A 88.A 89.A 90.D 91.D 92.A 93.A 94.B 95.A 96.D 97.B98.B 99.B 100.A 101.C 102.B 103.B 104.B 105.C 106.C 107.C 108.B 109.A 110.B 111.C 112.A 113.D 114.A 115.C 116.C 117.C 118.D 119.C 120.A 121.D 122.A 123.A 124.B 125.A 126.C 127.C 128.A 129.B 130.C 131.D 132.A 133.A 134.D 135.C 136.A 137.A 138.A 139.A 140.C 141.A 142.A 143.D 144.B 145.A 146.B 147.A 148.B 149.A 150.A 151.C 152.B 153.B 154.A 155.D 156.D 157.B 158.B 159.A 160.B第二部分 填空题1.积分环节的特点是它的输出量为输入量对 的积累。

机械设计方向试题及答案

机械设计方向试题及答案

机械设计方向试题及答案第一篇:机械设计方向试题及答案机械设计方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如图所示的齿轮—凸轮轴系中,轴4称为()A.零件B.机构C.构件D.部件2.平面运动副所提供的约束为()A.1B.2C.1或2D.3 3.若两构件组成低副,则其接触形式为()A.面接触B.点或线接触C.点或面接触D.线或面接触 4.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A.机构的自由度数目等于主动件数目B.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大于主动件数目C.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小于主动件数目D.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大于等于主动件数目5.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为了获得曲柄摇杆机构,其机架应取()A.最短杆B.最短杆的相邻杆C.最短杆的相对杆D.任何一杆6.在凸轮机构的从动件选用等速运动规律时,其从动件的运动()A.将产生刚性冲击B.将产生柔性冲击C.没有冲击D.既有刚性冲击又有柔性冲击 7.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带的()A.疲劳拉断和打滑B.磨损和胶合C.胶合和打滑D.磨损和疲劳点蚀8.带传动中弹性滑动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带的初拉力达不到规定值B.带与带轮的摩擦系数过小C.带的弹性变形D.带型选择不当9.()是带传动中所固有的物理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A.弹性滑动B.打滑C.松驰D.疲劳破坏 10.渐开线齿轮的齿廓曲线形状取决于()A.分度圆B.齿顶圆C.齿根圆D.基圆 11.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A.齿面胶合B.轮齿疲劳折断C.齿面磨粒磨损D.轮齿过载折断 12.、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准则针对的齿轮失效形式是()A.齿面点蚀B.齿面胶合C.齿面磨损D.轮齿折断 13.为了实现两根相交轴之间的传动,可以采用()A.蜗杆传动B.斜齿圆柱齿轮传动C.直齿锥齿轮传动D.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14.齿轮传动中,轮齿齿面的疲劳点蚀经常发生在()A.齿根部分B.靠近节线处的齿根部分C.齿顶部分D.靠近节线处的齿顶部分 15.一对正确啮合的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均为标准值。

机械设计作业集(答案)

机械设计作业集(答案)

机械设计作业集(答案)第五章螺纹一、简答题1.相同公称直径的细牙螺纹和粗牙螺纹有何区别?答普通三角螺纹的牙型角为60 º,又分为粗牙螺纹和细牙螺纹,粗牙螺纹用于—般连接,细牙螺纹在相同公称直径时,螺距小、螺纹深度浅、导程和升角也小,自锁性能好,适合用于薄壁零件和微调装置。

细牙螺纹的自锁性能好,抗振动防松的能力强,但由于螺纹牙深度浅,承受较大拉力的能力比粗牙螺纹差。

2.螺栓、双头螺柱、紧定螺钉连接在应用上有何不同?答(1)普通螺栓连接:被连接件不太厚,螺杆带钉头,通孔不带螺纹,螺杆穿过通孔与螺母配合使用。

装配后孔与杆间有间隙,并在工作中不许消失,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可多个装拆,应用较广。

(2)精密螺栓(铰制孔螺栓)连接:装配间无间隙,主要承受横向载荷,也可作定位用,采用基孔制配合铰制扎螺栓连接。

(3)双头螺柱连接:螺杆两端无钉头,但均有螺纹,装配时一端旋入被连接件,另一端配以螺母,适于常拆卸而被连接件之一较厚时。

装拆时只需拆螺母,而不将双头螺栓从被连接件中拧出。

(4)螺钉连接:适于被连接件之一较厚(上带螺纹孔)、不需经常装拆、受载较小的情况。

一端有螺钉头、不需螺母。

(5)紧定螺钉连接:拧入后,利用杆末端顶住另一零件表面或旋入零件相应的缺口中以固定零件的相对位置。

可传递不大的轴向力或扭矩。

3.为什么多数螺纹连接都要求拧紧?预紧的目的是什么?答绝大多数螺纹连接在装配前都必须拧紧,使连接在承受工作载荷之前,预先受到力的作用。

这个预先加的作蝴用力称为顶紧JJ力。

预紧的目的在于增强连接的紧密性和可靠性,以防止被连接件在受力后出现松动、缝隙或发生滑移。

4.连接用螺纹已经满足自锁条件,为什么在很多连接中还要采取防松措施?答; 对于一般单线螺纹,螺旋升角小于螺旋副的当量摩擦角,本身能满足自锁条件,但是在冲击、振动或变载荷作用下,螺旋副摩擦力可能减小或瞬时消失,多次反复作用后,就可能松脱。

另外,在温度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反复的热胀冷缩,也会造成松脱。

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在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在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专业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产品设计241261246 动画229240233 环境设计245261252 绘画221256233 视觉传达设计230261243 汇总221261247 专业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58615572 电子信息工程 556558557 工程管理 559562560 工商管理 56158757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56566559 临床医学560599570 麻醉学557563560 冶金工程556558557 预防医学556581565 汇总556615565 专业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63566565 电子信息工程562582570 工程管理556563559 工商管理55656956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65570567 临床医学564577568 麻醉学556563559 冶金工程557562559 预防医学556563560 中医学561561561 汇总556582563 专业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工商管理556572561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在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河北提前批(艺术文)专业分数河北提前批(贫困专项生)专业分数河北地方农村专项计划专业分数河北本一批文史类专业分数金融学554567557英语554560555中医学553596561汇总553596559专业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55158955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68578570 电子科学与技术557584561 电子信息工程556574560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551586557 工程管理554563557 工商管理561569564 工业工程552569555 工业设计552567556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54587574 建筑学553577558 金融学563576566 金属材料工程551576556 口腔医学553589574 临床医学562598578 麻醉学563590568 能源与动力工程553574557 石油工程551593558 通信工程560581563 土木工程557569561 冶金工程552569557 英语558577562 预防医学555571560 中医学562568564 自动化558581562 汇总551598562 专业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法学543546544 翻译540545541 公共事业管理542543542河北本一批理工类专业分数河北本二批文史类专业分数国际经济与贸易543549545 会计学546554548 劳动与社会保障542544542 日语540543542 社会工作54055054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44548545 应用心理学540549542 针灸推拿学539545540 汇总539554544河北本二批理工类专业分数专业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安全工程532540534 包装工程532545535 材料化学531541533 采矿工程530549534 测绘工程534547536 测控技术与仪器538553542 地理信息科学530541533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542554545 法学539542541 翻译534549537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535546538 公共事业管理536540538 国际经济与贸易542551544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536550540 海洋技术531540533 护理学530551534 化学532546535 化学工程与工艺533545537 环境工程534549537 会计学54555854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44558548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536549540 交通工程536555540 交通运输538543540 经济统计学540547542 康复治疗学530549533 矿物加工工程530543532 劳动与社会保障537540538 日语533558539 社会工作535537535 生物技术531542533 数学类534550538网络工程539547541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530550534 物流工程53754954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41551544 药学类533547536 医学检验技术535554539 医学实验技术533535534 医学影像学541557545 应用化学533547536 应用统计学534540537 应用物理学531553534 应用心理学542551547 针灸推拿学533548538 中西医临床医学539554543 中药学535557541 资源勘查工程530545533 汇总530558537 专业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02578526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98532497 汇总498578513 专业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化学工程与工艺4925445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05540517 金属材料工程495531502冶金工程495536499 汇总492544505 科类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文史491514500理工484514491汇总484514494专业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工商企业管理411 453426 会计电算化413 516 446 汇总411 516437 专业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专科理工类专业分数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二批)专业分数工程教育实验班(本科二批)专业分数少数民族预科班(本科二批)专业分数专科文史类专业分数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221 397 328材料工程技术205 503 327电气自动化技术224 519 330 工程测量技术205 421 305 工程造价213 470 329工商企业管理214 480 319工业分析与检验253 429 354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8 484 330计算机应用技术223 482 329建筑工程管理269 461 342建筑工程技术228 458 327金属矿开采技术324 324 324 会计电算化218 474 333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219 486 313选矿技术232 232 232冶金技术220 368 320应用化工技术253 476 334 汇总205 519 328。

2015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真题加解析(完整版)

2015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真题加解析(完整版)

2015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真题完整版一.判断题〔1'×10〕.1.工序是工艺规程的基本单元.2.连接两个执行机构之间的传动链均为内传动链.3.γ的增大会使刀具的前刀面摩擦增大.4.粗加工阶段主要是完成次要表面的加工.5.用等公差法来分配封闭环的公差,没有考虑到各个零件的加工难度,尺寸的大小.6.滚动轴承作为主轴轴承的情况,对于工件回转类机床,起作用的是轴承内圈外滚道的圆度误差.7.过定位和欠定位都是绝对不允许的.8.积屑瘤是在中等速度下产生,因此精加工常用高速度加工.9.v K的值越小越好.10.刀具后角可以为负值.二.单选题〔2'×20〕.1.哪个选项不是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A .本工序的公差 B.前一工序遗留的a HC.前一工序的公差D.前一工序的粗糙度2.减少磨削烧伤的方法.〔〕A.工件的旋转速度增加B.减少砂轮的粗糙度C.增加砂轮的硬度D.增大砂轮的粒度3.影响冷作硬化的因素.〔〕A.刃口圆弧半径增大,对表面挤压增大,冷作硬化程度减小B.刃口圆弧半径增大,对表面挤压减小,冷作硬化程度减小C.刃口圆弧半径增大,对表面挤压增大,冷作硬化程度增大D.刃口圆弧半径增大,对表面挤压减小,冷作硬化程度增大4.影响切削力的因素从大到小〔 〕A.v f p --aB.f v a p -- C v a f p -- D.p a v --f5.铸铁,青铜等工件应选什么毛坯.〔 〕A.锻件B.铸件C.型材D.焊接件6.减少误差复映的方式有哪种.〔 〕A.多次走刀B.降低刀具的刚度C.降低接触刚度D.降低工件的刚度7.夹紧力的确定中哪项正确.〔 〕A.装配精度B.夹紧机构C.安全系数D.方向,作用点,大小8. 变形系数ε=〔 〕 A.ch c a a B.ch c l l C.c c l a D.chch l a 9.自然热电偶测量出的是哪里的温度.〔 〕A.平均切削温度B.温度场C.刀具某点温度D.工件某点温度10.安装的定义是什么.〔 〕A.一个工序在零件的几次装夹下完成.B.工件在机床上所占有的一个位置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C.将工件固定在既定的位置上,保证机械加工的正常运行.D.工件在机床应准确的占有合适的位置.11.从带状切屑到单元切屑的过渡条件是什么.〔〕A.切削塑性材料时,由较小的进给速度和较大的前角转为较大的进给速度和较小的前角〔或为负前角〕.B.切削塑性材料时,由较小的进给速度和较小的前角〔或为负前角〕转为较大的进给速度和较大的前角.C.切削塑性材料时,由较大的进给速度和较大的前角转为较小的进给速度和较小的前角〔或为负前角〕.D.切削塑性材料时,由较大的进给速度和较小的前角〔或为负前角〕转为较小的进给速度和较大的前角.12.与切削温度关系比较大的刀具角度有.〔〕A.前角和后角B.前角和主偏角C.后角和后偏角D.前角和刃倾角13.使工件在切削中产生振动的力是什么.〔〕A.切削力B.进给力C.背向力D.轴向力14.在粗加工铸铁时,选用:〔〕A.YG3B.YG8C.YT5D.YT3015.钻削时,传出热量占比最大的是什么.〔〕A.工件B.切屑C.热对流D.空气16.前刀面磨损的条件是什么.〔〕A.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速度和切削厚度较大.B.切削铸铁和以较小的切削厚度切削塑性材料时.C.刀刃的前后刀面上压应力和剪应力很大,工件外表面形成很高的应力梯度.D.由于加工硬化作用,靠近刀尖部分副切削刃打滑.17.车间内某一工序的生产率限制了整个车间的生产率提高时,该工序的耐用度要选的〔〕A.大B.小C.大小均可18.下列的几种刀具材料,那种容易破损〔〕A.金刚石B.陶瓷刀具C.硬质合金刀具D.立方氮化硼19.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速度高,切削厚度大会产生哪类磨损?〔〕A.月牙洼磨损B.后刀面磨损C.边界磨损D.硬质点磨损20.粗加工时怎样选择后角?〔〕A.较大后角B.较小后角C.大小均可三.多选题.〔少选得1分,多选不得分,3'×10〕.1.进行内孔车削加工时,如果刀尖低于工件旋转中心,则会产生:〔〕A.刀具工作前角大于标注前角B.刀具工作前角小于标注前角C.刀具工作后角大于标注后角D.刀具工作后角小于标注后角2.高速钢刀具的主要磨损原因是:〔〕A.扩散磨损B.机械磨损C.粘结磨损D.热电磨损3.加工什么材料易发生边界磨损:〔〕A.钢件B.铸件C.锻件D.焊接件4.氧化铝陶瓷的磨损形式有:〔〕A.扩散磨损B.粘结磨损C.机械磨损D.化学磨损5.加工基准按用途包括哪些:〔〕A.定位B.校对C.测量D.检验6.属于机床的几何误差的是:〔〕A.主轴的径向跳动B.主轴的轴向跳动C.导轨的直线度误差D.传动链误差7.通过结构设计上的措施减少机床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有:〔〕A.热对称结构设计B.使关键件的热变形在误差不敏感方向移动C.合理安排支撑位置D.对发热大的热源采取足够的冷却措施E.扩散关键件的温升8.减少工件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的措施有:〔〕A.在切削区域施加充分冷却液,降低切削速度B.提高切削速度和进给量C.工件在精加工前有充分的时间间隔D.刀具和砂轮经常刃磨和修正E.采用弹簧后顶尖或者启动后顶尖9.哪些是通过减少表面残留面积高度来减少表面粗糙度:〔〕A.减小主偏角B.减小副偏角C.减少进给量D.提高切削速度E.增大前角 D.增加背吃刀量10.进给量与背吃刀量对切削力的影响,表现与原因有:〔〕A.二者增大时切削力都会增大,只是影响程度不同B.进给量增大会使变形系数减小,其影响要比背吃刀量小些C.背吃刀量增大会改善散热条件,其影响要比进给量小些D.进给量增大会使摩擦系数减小,其影响要比背吃刀量小些四.刀具材料选择〔1'×5〕1.齿轮刀具2.粗车40r C3.精车调制刚轴4.复印机硅铝合金光鼓精车5.精加工淬硬钢轴五.分析材料题〔16'〕1.高锰钢有如下特点:(1)高锰钢极易产生加工硬化;(2)高锰钢的导热系数很小;(3)高锰钢具有很强的韧性.问题:请根据上述材料,(1)选择合理的加工高锰钢的刀具材料;(2)合理的刀具几何参数;(3)合理的切削用量.2.如下图所示:(1)画出误差的图形;(2)写出计算误差的公式;(3)分析是由于机床的那种误差引起的.六.在两台相同的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小轴的外圆,要求保证直径Φ11mm 02.0±,第一台加工1000件,其直径尺寸按正态分布,平均值x =11.005mm,均方差1σ=0.004mm.第二台加工500件,其尺寸也按正态分布,且x =11.015mm,2σ=0.0025mm.试求:(1)在同一图上画出两台机床加工的两批工件的尺寸分布图,并指出哪台机床的精度高.(2)计算并比较两台机床的废品率,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办法.七.如图所示为阶梯轴工件装夹方案,其中mm d 5.0180-=φ,mm 50d 3.02-=φ,2e=0.02mm,90=α,mm L 2001=,mm L 1002=.本工序为最后工序,在立式铣床上加工一平面,要求mm L 503=,02.048h -=mm.(1)通过分析和计算指出该方案的欠妥之处,并说明该方案能否满足工序要求;(2)分析该工件采用V 形块定位的可能性;(3)设计可行的装夹方案,分析定位误差,简要说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八如图所示,以工件底面1为定位基准,镗孔2,然后以同样的定位基准,镗孔3.设计尺寸25+0.05+0.4mm,不是直接获得,试分析: (1)加工后,如果=1A 600+0.2,=2A 35-0.20是否能得到保证?(2)如果在加工时确定1A 的尺寸为600+0.2,2A 为何值时才能保证尺寸25mm,上下偏差分别为+0.4,+0.05的精度.2015年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答案解析一.判断题.1.正确.贾振元书115P 原话.2.错误.内传动链是有准确传动比要求的连接一个执行机构和另一个执行机构的之间的传动链.3.错误.前角增大时,剪切角ϕ也随之增大,金属塑性变形减小,变形系数ε减小,沿前刀面的摩擦力也减小.4.错误.粗加工阶段的目的主要是高效率的去除各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并为半精加工提供基准.5.正确.等公差值分配封闭环的公差的方法很简单,但没有考虑到各个零件〔组成环〕加工的难易,尺寸的大小,显然是不够合理的,但用的广泛.6.错误.对工件回转类机床,起重要作用的是轴承内圈外滚道的圆度误差,对刀具回转类机床,起重要作用的轴承外圈内滚道的圆度误差.7.错误.欠定位时,工件的位置精度将无法保证,这是不允许出现的情况.定位元件过多,而使工件的一个自由度同时被两个以上的定位元件限制,超定位是可以被允许的.8.正确.切削速度低时,使切削温度降低,粘结现象不易发生,高速切削时,切削温度高于积屑瘤存在的相应温度.精加工时,积屑瘤凸出刀刃部分使加工表面切得非常粗糙,因此在精加工时,必须设法避免或减小积屑瘤.9.错误.陈日曜金属切削原理原话,v k越大,切削加工性越好;v k越小,切削加工性越差.10.错误.后角表示主后刀面的倾斜程度,一般为正值.二.单选题.1.A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有:〔1〕前一工序的公差a T〔2〕前一工序所遗留的表面粗糙度值yaR和表面缺陷层深度a H〔3〕前一工序所形成的工件空间误差aρ〔4〕本工序的安装误差bε2.A. 减少磨削烧伤的方式有:〔1〕增加进给量,可以降低表面层温度,因而可以减少烧伤现象.〔2〕增加工件速度虽然提高了最表层温度,但是可以减少烧伤层厚度.〔3〕选用较软的砂轮,可以减少烧伤.砂轮的硬度的太高,用钝的砂粒不能与时脱落.〔4〕实用冷却润滑液,给工件降低温度.3.C. 313P 贾振元书中原话,刃口圆弧半径增大,对表面层的挤压作用加大,使冷硬增加.4.A. 金属切削原理小册子中例3.18详解.5.B. 124P 贾振元书中原话,材料如铸铁和青铜的零件应选择铸件毛坯.6.A. 减少误差复映的途径即减少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1〕多次走刀〔2〕合理的结构设计〔3〕提高刀具和工件的耐用度〔4〕提高接触刚度〔5〕减少载荷与其变化.7.D. 225P 贾振元书中原话,所需夹紧力的确定应考虑夹紧力的三要素:方向,作用点和大小.8.B. 84P 贾振元书中原话,切屑厚度与切削层厚度之比称为厚度变形系数c ch a a =a ξ;而切削层长度与切屑长度之比称长度变形系数chc l l =l ξ. 9.A. 84P 陈日曜金属切削原理书中原话,自然热电偶法测出来的是刀具与工件接触面上切削温度的平均值.10.A. 116P 贾振元书中原话,一个工序有时在零件的几次装夹下完成,这时在零件每装夹一次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称为一次安装.11.A. 带状切屑:切削塑性材料,进给量较小,切削速度较高,刀具前角较大时,生成此类切屑.单元切屑:切削塑性材料,前角较小〔或为负前角〕,切削速度较低,进给量较大时易产生单元屑.12.B. 增大前角,切削力下降,产生的切削热量减少,切削温度降低.但是前角过大时,由于刀具楔角变小,而散热体积减小,由刀具传出的热量减少,使切削温度反而上升.而主偏角减小时,刀尖角r 增大,使刀尖强度提高,刀尖散热体积增大.13.C. 56P陈日曜金属切削原理书中原话,y F----切深抗力,背向力,径向力,吃刀力,它是处于基面内并与工件轴线垂直的力,用来确定与工件加工精度有关的工件挠度,计算机床零件和车刀强度.它也是使工件在切削过程中产生振动的力.14.B. YG8适用于铸铁,有色金属与其合金与非金属材料连续加工,不平整断面和间断切削时的粗车,粗刨,粗铣,一般孔和深孔的钻孔,扩孔.15.B. 钻削时,传出热量占比按大小依次是钻屑,工件,刀具,空气.16.A. 97P陈日曜金属切削原理书中原话,切削塑性材料时,如果切削速度和切削厚度较大,由于切屑与前刀面完全是新鲜表面相互接触和摩擦,化学活性很高,反应很强烈,接触面又有很高的压力和温度,接触面积中又有80%以上是实际接触,空气或切削液深入比较困难,因此在前刀面上形成月牙洼磨损.17.B. 118P贾振元书中原话,当某一零件是整个机器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时,有时会选最高的生产率方案,此时虽然专用设备有一些闲置,从局部来看或许并不是最经济的,但从全局看却是经济的.最高生产率对应低耐用度.18.B. 据统计,硬质合金刀具约有50—60%的损坏是脆性破损,陶瓷刀具的破损比例更高.19.A. 同16题答案.20.B. 粗加工时,切削厚度很大,前刀面上的磨损量加大,这时后角取小些可以增强切削刃以与改善散热条件.三.多选题.1.BC 76P贾振元书中原话,车刀车削外圆时,在正交平面内,刀具工作前角增大,工作后角减小.内控镗削时,对工作角度的影响和外圆车削是相反的.2.BC. 103P陈日曜金属切削原理书中原话,对于耐热性较低的高速钢刀具,根据不同的切削条件,其磨损的主要原因是硬质点磨损和粘结磨损.而硬质合金刀具主要是粘结磨损的扩散磨损.加工钢,铁件时,氧化铝陶瓷刀具主要是伴随着微小崩刃的机械磨损和粘结磨损.3.BC. 98P陈日曜金属切削原理书中原话,加工锻件,铸件等外皮粗糙的工件,也容易发生边界磨损.4.BC. 答案同第2题.5.ABCD.128P贾振元书中原话,加工基准的用于包括:定位,校对,测量,检验.6.ABCD.机床的几何误差包括:〔1〕主轴的几何偏心,即主轴的回转误差〔主轴的径向,轴向跳动,摆动〕〔2〕导轨误差〔3〕传动链误差.7.ABCDE287P贾振元书中原话,结构设计措施:〔1〕热对称结构设计〔2〕使关键件的热变形的误差不敏感方向移动〔3〕合理安排支撑位置,使热位移有效部分缩短〔4〕对发热大的热源采用足够的冷却措施〔5〕均衡关键件的温升.8.ABCDE.287P贾振元书中原话:〔1〕〔2〕〔3〕〔4〕〔5〕.9.ABC.305P 贾振元书中原话,表面粗糙度的推导公式:r r k c k c R *+=tan tan f a 和rf R 8a =,所以减小主偏角,减小副偏角和减小进给量都可以减少表面粗糙度.10.ABD.24P 金属切削原理小册子例3.17,例3.18详解.四.刀具材料选择.(1)高速钢(2)YT5(3)YT30(4)金刚石(5)立方氮化硼五,材料分析题.1.由分析可知,该刀具应选择YW1.高锰钢容易发生加工硬化,所以选择较大前角,前角越大,切削层金属的塑性变形越小,硬化层深度越小.又因为高锰钢的导热系数小,所以选择较小后角,较小的主偏角,后角和主偏角取小一点,可以增强切削刃以与改善散热条件.刃倾角主要影响主切削刃的强度和切屑流出的方向,一般选择正的刃倾角.选用小的进给量,切削速度大到一定程度可以恰好使硬化层深度最小,背吃刀量对硬化程度影响不大,又因为高锰钢具有很强的韧性,所以应取小一点.2.〔1〕锥形(2)刀具进给方向与主轴的回转轴线不平行;刀具磨损;误差复映.六.当时考试的时候,##理工大学的试卷上此题的关键数字没有打印上去,除了##地区,全国所有报考大工的考生试卷均没有得到改正,为了公平起见,此题作废.工艺学小册子上有一道题与之类似,44P 例题3.10可以参考一下.七.〔1〕原装夹方案存在以下不足:1.欠定位,3L 无法保证.2.3273.0Th h ≥=)定位(δ,所以不能用大端定位. 3.工件较长,加工部位刚度太弱.4.夹紧力作用于定位支承之外,会使工件翻覆.(2)若采用V 型块在小端定位,消除工件4个不定自由度,可避免大端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但此时定位误差当α=90°或120°时均大于3Th ,故不宜采用V 型块定位. (3)设计方案如图所示:1.在工件小端设计一支承钉0)(3=L 定位δ 2.小端采用长直角支承板定位0)(=h 定位δ3.夹紧力作用在直角支承板上,尽量靠近切削部位,以提高夹紧的可靠性.4.在大端增设辅助支承,提高定位的稳定性.八.根据加工过程可得工艺尺寸链如图所示:其中0A 为封闭环.(1)因为封闭环公差:4.02.02.035.0210=+=+≤=TA TA TA ,所以保证不了尺寸25+0.02+0.4mm.<2>当尺寸链中的组成环1A =600+0.2mm,封闭环0A =25+0.05+0.04mm,可通过尺寸链求得2A =35-0.2—0.05mm.。

15轴的练习题答案

15轴的练习题答案

第十五章轴一、判断1. 只承受弯矩,而不承受扭矩的轴称为心轴。

( T )2. 轴的计算弯矩最大处为危险剖面,应按此剖面进行强度计算。

( F )3. 实心轴与空心轴强度相同时,空心轴的重量比实心轴轻,困此机械设计中广泛使用了空心轴。

( F )4. 按许用切(扭剪)应力计算,因为只考虑了转矩未考虑弯矩,所以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传动轴不适用于转轴。

( F )5. 按许用切(扭剪)应力计算方法计算轴的直径不适用于心轴。

( T )6. 轴的设计的主要问题为强度,刚度和振动稳定性。

此外还应考虑轴的结构设计问题。

( T )7. 若阶梯轴过渡圆角的半径为r,轴上与之相配零件的倒角为C⨯45︒,轴肩高为h,则要求:h>C>r。

( T )8. 有一由碳钢制造的轴刚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改用合金钢或进行表面强化以提高刚度,而不必改变轴的尺寸和形状。

( F )二、选择1.转轴承受____C____;心轴承受______B_____;传动轴承受______A_______。

A.扭矩B.弯矩C.扭矩和弯矩2. 如图,B为轴上零件宽度,L为相配的轴段长度,一般情况下,为了轴向固定应使___________C__________A.B<LB.B=LC.B>LD.B与L之间无要求3. 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方法,当轴向力很大时,应选用______B_________。

A.弹性挡圈B.轴肩C.用紧定螺钉锁紧的挡圈D.过盈配合4. 阶梯轴过渡圆角半径为r的轴肩高度为h,上面装一个齿轮,齿轮毂孔边缘有一倒角尺寸为C⨯45︒,则设计应要求_____B______。

A.r=h=CB.r<C<hC.r>C>hD.C<r<h5. 为提高轴的刚度,采取_____C_____方法,效果不大,不宜采用。

A.增大轴径B.改变支承间跨度C.用合金钢代替普通钢D.用滚子轴承代替球轴承6. 如下图所示两轴,由同样材料制成,受相同的弯矩和扭矩,若两轴的最小直径d相同,则其疲劳强度_____C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选择两端的轴承和外伸端的联轴器;
2)完成轴的全部结构设计;
3)根据弯扭合成校核轴的强度;
4单级减速器简图
5、图5是某减速器输出轴的结构图,试指出其设计错误,并画出改正图。
【答】
该轴结构设计中的主要错误有:
①——轴上零件左侧无法轴向固定;②——键槽过长;③——轴承端盖与轴应有间隙,并且要有密封装置;④——角接触轴承应正装;⑤——套筒外径应小于轴承内圈外径尺寸;⑥——轴段长度应小于齿轮轮毂宽度;⑦——轴承内圈无法定位;⑧——角接触轴承应成对使用(此设计中应正装);⑨——轴承端盖两处均应加轴承间隙调整垫片;⑩——装轴承处的轴段外径应区别开来,以保证加工精度。
刚度不足时只能采取增大轴径,改变轴外形等措施。
4、为什么要进行轴的静强度校核计算?校核计算时为什么不考虑应力集中等因素的影响?
【答】
静强度校核的目的在于评定轴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这对那些瞬时载荷很大或应力循环不对称较为严重时的轴是很必要的。
校核计算时不考虑应力集中等因素的影响,因为应力集中不影响静应力的大小,只影响轴的疲劳强度。
正确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6、有一台离心式水泵,由电动机驱动,传递的功率 kW,轴的转速 r/min,轴的材料为45钢,试按强度要求计算轴所需的最小直径。
【解】
轴的材料为 号钢,查表15-3, 得
取 。
7、设计某搅拌机用的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的低速轴(题7图)。已知:电动机额定功率 kW,转速 r/min,低速轴转速 r/min,大齿轮节圆直径 mm,宽度 mm,轮齿螺旋角 ,法向压力角 。要求:
轴的常用轴向定位方式有:轴肩、套筒、轴端挡圈、轴承端盖和圆螺母等。
3、若轴的强度不足或刚度不足时,可分别采取哪些措施?
【答】
轴的强度不足时,可采取:增大轴的直径;改变材料类型;增大过渡圆角半径;对轴的表面进行热处理和表面硬化加工处理;提高表面加工质量;用开卸载槽等方法降低过盈配合处的应力集中程度;改进轴的结构形状等措施。

1、何谓传动轴、心轴和转轴?自行车的前轴、中轴和后轴各属于什么轴?
【答】
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称为转轴。只承受弯矩而不承受扭矩的轴称为心轴。只承受扭矩而不承受弯矩(或弯矩很小)的轴称为传动轴。
自行车的前轴和后轴属于心轴,中轴属于转轴。
2、轴的常用周向和轴向定位方式有哪些?
【答】
轴的常用周向定位方式有:键、花键、销、紧定螺钉以及过盈配合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