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差错事故的分类及判定标准
护理不良事件差错、事故的分类及评定标准(参考)
![护理不良事件差错、事故的分类及评定标准(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91d1936c240c844768eaee71.png)
护理不良事件差错、事故的分类及评定标准(参考)护理不良事件,是护理管理者最常见的困扰。
我们应平台粉丝要求,给大家分享一篇相关护理事故、护理差错的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一、差错、事故的分类及评定标准根据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分为两类: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为责任差错、事故;由于设备条件或技术水平所限而造成的为技术差错、事故。
差错和事故的区分主要根据其性质、后果的轻重不同而确定。
(一)事故凡在护理工作中,由于不负责任,不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作风粗暴或业务不熟悉而给病人带来严重痛苦,造成残废或死亡等不良后果者。
(护理事故为护理工作的红线,一旦踩线,即予辞退,并按医院个案追究规定承担事故的经济损失和法律上的刑事责任)。
1、事故等级分类一级事故: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者。
二级事故:促使病人死亡或造成残废者。
三级事故:造成轻度残废或严重痛苦者。
2、责任事故范围(1)对急、危重病人住院,借故推诿,片面强调条件(含制度)拒收入院,失去抢救时机,导致病情恶化或死亡者。
(2)擅离职守、工作失职、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3)护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任。
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细致,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以致失去抢救机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4)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而打错针,发错药,输错血液;护理不周到,发生严重烫伤或Ⅲ度褥疮,昏迷躁动病人或无陪伴的小儿坠床,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5)对疑难问题,不请示汇报、主观臆断,擅自盲目处理,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6)延误供应抢救物资、药品,供应未灭菌的器械、敷料、药品,或因无菌操作不严而发生感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7)不掌握医疗原则,滥用麻醉药品,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8)手术室护士点错纱布、器械,因而遗留在体腔或伤口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9)查对不严,抱错婴儿,引起医疗纠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者。
(10)助产工作中,不认真观察产程进展,违反技术操作规程或婴儿娩至厕所、地上、床上等,造成会阴Ⅲ度撕裂或损伤主要器官,造成功能障碍或产妇、婴儿死亡者。
护理不良事件定性标准及处理
![护理不良事件定性标准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aa625786f242336c1fb95e3a.png)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定性标准及处理程序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期间发生的,如用药错误、输液外渗、操作错误、标本错误、患者坠床、跌倒、管路滑脱、压疮、烫伤、分娩意外、仪器设备、患者行为、其他等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包括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缺陷。
一、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0级: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
Ⅰ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Ⅱ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
Ⅲ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Ⅳ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Ⅴ级:永久性功能丧失。
Ⅵ级:死亡。
二、护理不良事件定性标准(一)、护理缺陷:在临床工作中,虽然有某一环节的错误,但被发现后得到及时纠正,未发生在病人身上(如错医嘱,但未执行)的现象,称为护理缺点。
1、评定标准(1)除外护理事故、护理差错评定标准。
(2)参照护理缺点的概念评定。
(二)、护理差错: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工作粗疏,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等原因,给病人造成精神及肉体的痛苦,或影响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和构成事故者。
1、差错分类:一般护理差错: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责任或技术原因发生的错误,未对病人造成影响,或对病人有轻度影响,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严重护理差错: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给病人造成一定的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和构成事故者。
2、评定标准一般护理差错(1)错服、漏服重要药物或处理医嘱错误而有影响病人治疗者而无严重后果者。
(2)因护理不当,发生占体表面积<3cm2的灼伤,或护理不到位发生婴儿臀部轻度糜烂者,在短期内治愈者。
(3)抱错婴儿,在医院内纠正的,未引起纠纷者。
(4)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对病情有一定影响者;手术病人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延误手术时间。
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0252b38c281e53a5802ff9f.png)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⒔护士长每日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发现问 题及时处理。如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 按规定时限及时处理或上报科室领导及护 理部。 ⒕护理差错处理以预防为主,变事后处 理为事前防范,护理部定期对工作隐患、 差错、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 范措施,不断%因素是药物治疗,而且与违章操作,不 执行常规制度有直接关系。 △护理差错与医疗差错有很强的不可分性。有些护理差 错本身也是医疗差错,存在着随机变量因素,认识这一 规律性,我们就可以用概率进行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 防范措施。 △护理差错的发生,受工作程序各个环节因素的影响,受 整体质量状况的影响,护理差错常常表现为环节质量失控。 △ 在一般的护理差错中,潜在着较多的危险因素,同是 打错针、发错药,有的可以是一般缺点,有的可能给病 人带来严重后果。
二、护理事故及差错的处理原则
⒈及时报告:凡发生护理事故,当事人或 者知情者应立即向科室领导或护士长报告, 护士长向护理部报告,护理部向医院领导 逐级迅速报告。发生严重差错立即逐级上 报,不得超过24h。对主动报告、查处严 肃、改进明显的科室或者当事人,适当鼓 励;对隐瞒不报的,应严肃处理。
⒉及时补救:对护理事故及差错采取积极有 效的补救措施,将问题及时对患者造成的不 良后果降到最低限度。如输错血或输错液体 时立即停止输入,并立即报告医师及时抢救、 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处理。 ⒊调查分析:发生护理事故及差错时,护理 部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到场了解情况,核对事 实,同时指导科室确定差错的性质及等级, 找出原因,进行分析,上报书写材料。
护理不良事件定性标准及处理程序
![护理不良事件定性标准及处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d08b9e42ddccda38376bafce.png)
护理不良事件定性标准及处理程序护理不良事件定性标准及处理程序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包括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缺点。
一、护理事故(一)定义: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造成病人死亡、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及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二)分类:分一、二、三、四级1、一级护理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2、二级护理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3、三级护理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4、四级护理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三)评定标准1、护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任,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细致,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以致失去抢救机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2、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而打错针、发错药、输错血、输错液体;护理不周到,发生严重烫伤或Ⅲ期褥疮,昏迷躁动病人或无陪伴的小儿坠床,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3、对疑难问题,不请示汇报、主观臆断、擅自盲目处理,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4、抢救器械、药品供应延误,供应过期的或灭菌不合格的药品器械、敷料,或未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而发生感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5、器械护士未严格清点手术敷料、器械,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6、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
(四)处理程序1、护理部、科、病区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对发生的护理事故进行登记。
2、凡发生护理事故,应当立即向病区护士长及科主任报告,护士长应立即向科、护理部报告,护理部应立即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主管院长汇报,同时做好患者解释工作。
3、指定专人妥善保管相关的原始资料及物品,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因输液、输血、注射、服药等引起的不良后果,医患双方应当场封存保留现场实物,以备检验。
护理差错和护理缺陷如何分类
![护理差错和护理缺陷如何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db1fbe4195f312b3169a5da.png)
(5) 因工作失职,误发放未灭菌或 灭菌不合格物品造成重大影响者。
(6) 护士缺乏慎独意识,涂改病历, 弄虚作假造成重大影响者。
(7) 将新生儿腕带挂错,或母乳喂 养时错抱新生儿,虽经发现并予纠正, 但造成重大影响者。
6、 差错、事故发生后,护理部或科室要根据其性 质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出现差错事故的原 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并制订整改措施。根据差 错事故的情节及对患者的影响程度,确定差错、事 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7、 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护理差错、事故检 测报告制度,一旦发生事故与纠纷,应及时报告、 及时检查、及时采取可能减轻不良后果和不良影响 的应急措施,不得隐瞒、掩盖和拖延。
2、 在工作中,如果发生一般差错,当事人或知情人应及时向护士长报告, 并由护士长在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本上做好登记,每月上报护理部。
3、 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一旦发生或发现护理事故及可能引起医疗事 故或纠纷的医疗过失行为时,,当事人或知情人应立即向科主任、护 士长报告,护士长向护理部主任报告;护理部要即刻逐级上报发生事 故的经过、原因、后果等并协同医院进行事故调查。如果发生严重差 错应逐级上报。
一、 护理事故及判定标准
护理事故的定义、分析均按卫生部颁布的《医疗 事故处理条例及分级标准》执行。在护理活动中, 有下列护理行为之一者即为事故。
1、 护理人员工作失职,如交接班不认真,观察 病情不严密,不按时巡视病房等,未能及时发现 病情变化而丧失抢救时机,造成患者死亡及严重 的人身损害者。
严重差错有哪些?
指在护理活动中,由于护理人员自身 原因或者技术原因给患者造成严重不 良后果,但尚未构成护理事故者。凡 具有下列行为之一应视为严重差错
护理缺陷差错事故评定标准
![护理缺陷差错事故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074434ef8c75fbfc67db20d.png)
护理缺陷、差错、事故评定标准一、护理缺陷1、错做或漏做医嘱,经查对后发现杜绝。
2、错误地执行医嘱,经查对后发现(口服药在1小时内补发),未影响病人。
3、各种检查标签粘贴错误,及时发现杜绝。
4、理疗、雾化、膀胱冲洗等护理操作未在本班内完成或未进行交班。
5、发热病人已做处理、但体温未绘制在体温单上。
6、因护理操作不当或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药物的浪费。
7、各种原因造成病人吸氧不通畅,又未及时发现者。
8、抢救物品、药品用后未及时清理或交班。
9、皮试结果未在医嘱单上体现。
10、对长期卧床需做预防压疮护理的病人本班内未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11、各种特殊检查前未向病人交待相关的注意事项,发现后杜绝,未影响病人检查。
12、为患者测体温,超过半小时忘记收回体温表,未引起不良后果者。
13、术前准备不及时或完善,及时补救未影响手术按时进行者。
二、一般护理差错1、做皮试未看反应重复皮试者。
2、错做或漏做治疗1次;限时药给药时间提前或推后2小时以上者;错抄、漏抄常规性医嘱(含整理医嘱)已执行,造成治疗错误,但未引起不良后果者。
3、然后病员或高热病员漏划1℃以上体温者,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4、因护理不当而引起病人烫伤,面积在3cm²以内,深度为Ⅱ度以下者;压疮面积在3cm²以内。
5、术前准备不充分或备皮时轻度损伤皮肤而推迟手术时间者。
6、输血前未做相关检查、又未查对出来而造成病人未输血者。
7、因护理人员管理不善,致使在急诊抢救工作中,发生器材及一次性耗材缺少或因定期检查未落实导致运行障碍,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8、产后纱布遗留阴道内,24小时内发现取出,未发生不良后果者。
9、消毒器械过期发出,被使用单位及时发现者。
10、已灭菌器械使用时发现有污物或血渍,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11、未构成大差错的其他护理方面的错误。
三、护理大差错1、错用、漏用毒、麻、限制类药品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2、易过敏药物,错注入或未按规定作过敏试验即用药,未产生严重后果者。
护理差错事故的分类及判定标准
![护理差错事故的分类及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42215ad3b3567ec112d8a5f.png)
护理过失事故的分类及判定标准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下,因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规章和护理标准等造成护理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
护理缺陷与护理过失事故判定标准不尽相同,护理缺陷包含内容比较广,包括事故、过失及未构成过失的缺点。
一、护理事故及判定标准护理事故的定义、分析均按卫生部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分级标准》执行。
在护理活动中,有以下护理行为之一者即为事故。
1、护理人职工作失职,如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严密,不按时巡视病房等,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丧失抢救时机,造成患者死亡及严重的人身损害者。
2、护理人员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如不认真执行医嘱及查对制度,输错血、打错针、发错药;护理不周发生严重烫伤、Ⅲ度褥疮;对昏迷、躁动患者或小儿未采取安全措施致使患者坠床、结扎止血带未及时解除造成组织坏死、肢体残疾等;构成上述事件,造成患者严重不良后果或人身损害者。
3、手术室器械护士或巡回护士,清点纱布、器械有误以致使纱布或器械等异物滞留在患者体内或软组织内。
4、护理人员在对急、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抢救药品及物品准备有误,延误抢救时机造成患者死亡或严重人身损害者。
5、发放未消毒或过期的手术包等物品,造成严重感染者。
6、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体外表积成人大于2%,儿童大于二、护理过失的分类及判定标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分级标准》中取消了医疗过失的概念并划归为四级医疗事故,但在护理工作中事故仅为极少数,护理过失仍为常见。
因此,抓好护理过失的防范,才能有效的防止护理事故的发生。
根据过失程度可分为严重过失和一般过失两大类。
1、严重过失指在护理活动中,由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或者技术原因给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但尚未构成护理事故者。
凡具有以下行为之一应视为严重过失。
(1)护理人员未认真执行医嘱及查对制度,错用、漏用“毒、麻、限、剧”药及特殊治疗用药〔如抗肿瘤药物、特殊心血管药物、抢救用药、麻醉药、胰岛素等〕或上述药物发生投药、给药浓度、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等错误,给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或重大影响者。
护理差错概念、护理差错标准、上报管理制度及高危因素防范要点
![护理差错概念、护理差错标准、上报管理制度及高危因素防范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14f7e4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64.png)
护理差错概念、护理差错标准、上报管理制度及高危因素防范要点护理差错凡在护理工作过程中由于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办事发生差错,对病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称为差错(事故与差错的区别主要时后果的差异,凡事故产生均造成不良后果)。
护理差错标准1. 错抄、漏抄医嘱,影响病人治疗者。
2. 多服、漏服药(包括未服药到口),按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超过2小时者。
3. 做药物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错做或漏做滴眼药、滴鼻药,冷热敷等临床处置者。
4. 发生Ⅱ度褥疮、Ⅱ度烫伤,经短期治疗痊愈,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5. 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对病情有一定影响者;手术病人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拖延手术时间者。
6. 各种检查、手术遗漏皮肤准备或备皮划破多处,影响手术及检查者。
7. 医嘱不及时,以致影响治疗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8. 巡视病人不到位,病人出现坠床或跌倒,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8. 损坏血液、脑脊液、胸水、腹水等重要标本,或未按要求留取,未及时送检,未经查对采错标本或送错标本,以致影响检查结果者。
9. 对于手术器械、敷料等准备不全,以致延误手术时间,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手术标本丢失或未及时送检,增加病人痛苦,影响诊断者。
10. 供应室发错器械包或包内遗漏主要器械,影响检查、治疗者;发放无菌已过期的器械或器械清洗、灭菌不彻底,培养有细菌生长,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护理差错上报管理制度1、病房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由护士长或指定专人负责,各科室备有差错事故登记本,认真作好登记报告工作。
2. 发生事故差错时,责任者要立即向护士长报告差错事故的发生经过、原因和结果。
护士长在24小时内口头或电话报告护理部,重大事故要立即报告护理部、科主任,并同时提交书面材料,护理部核实后,及时报院部。
3. 发生差错后,应立即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以减少和消除由于差错造成的不良后果。
发生严重差错事故,应努力将差错事故造成对病人的损害降至最低限度,并指定熟悉全面情况的专人负责与家属做好思想工作。
护理差错事故处理制度
![护理差错事故处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a0c1e4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b.png)
护理差错事故处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处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范围内护理差错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鉴定和预防等工作。
第三条护理差错事故处理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本院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四条护理差错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当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护理差错的定义及分类第五条护理差错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枝大叶、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发生的错误,对患者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延长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痛苦,但不构成医疗事故的护理行为。
第六条护理差错分为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
一般差错是指对患者造成一定影响,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差错;严重差错是指对患者造成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的差错。
三、护理差错事故的报告第七条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当事人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护理部及分管护理院长报告。
第八条护理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调查了解情况,并在24小时内向院领导报告。
第九条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抢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四、护理差错事故的调查第十条护理差错事故调查应由护理部组织,必要时可邀请相关部门和专家参加。
第十一条调查组应全面收集事故相关信息,客观、公正、深入地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后果。
第十二条调查组应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充分了解事故发生的过程和原因。
五、护理差错事故的处理第十三条护理差错事故处理应根据事故的性质、情节和后果,给予相应的处理。
第十四条当事人对差错事故负有责任的,应根据事故性质和后果,给予警告、罚款、停职、降级等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对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科室,应根据事故性质和后果,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扣发奖金等。
不良事件定性标准
![不良事件定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16e4038915f804d2b16c1b9.png)
护理不良事件定性标准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包括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缺点。
一、护理事故(一)定义: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造成病人死亡、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及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二)分类:分一、二、三、四级1、一级护理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2、二级护理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3、三级护理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4、四级护理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二、护理差错(一)定义: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工作粗疏,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等原因,给病人造成精神及肉体的痛苦,或影响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和构成事故者。
(二)分类:一般护理差错和严重护理差错1、一般护理差错:凡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照规章制度或技术操作规程或因技术过失而发生差错,对病人产生直接、间接影响,但未对病人造成明显不良后果者。
2、严重护理差错:凡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照规章制度或技术操作规程等原因发生差错而至对病人产生一定不良后果,如影响治疗效果,造成病人痛苦,延长住院时间者均属严重差错。
三、护理缺点(陷)(一)定义:在护理工作中,因粗心大意,不按照规章制度或技术操作规程等原因发生误差,但被发现后得到及时纠正,未发生在病人身上,无任何不良后果(如错医嘱,但未执行)的现象,称为护理缺点。
太和镇医院护理部修订日期:2014-7-1。
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0252b38c281e53a5802ff9f.png)
培养“慎独”素质修养防范差错事 故
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 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 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 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 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 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慎独是一种情操; 慎独是一种修养; 慎独是一种自律; 慎独是一种坦荡。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⒔护士长每日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发现问 题及时处理。如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 按规定时限及时处理或上报科室领导及护 理部。 ⒕护理差错处理以预防为主,变事后处 理为事前防范,护理部定期对工作隐患、 差错、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 范措施,不断持续改进。
护理差错的特点
△护理差错的80%因素是药物治疗,而且与违章操作,不 执行常规制度有直接关系。 △护理差错与医疗差错有很强的不可分性。有些护理差 错本身也是医疗差错,存在着随机变量因素,认识这一 规律性,我们就可以用概率进行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 防范措施。 △护理差错的发生,受工作程序各个环节因素的影响,受 整体质量状况的影响,护理差错常常表现为环节质量失控。 △ 在一般的护理差错中,潜在着较多的危险因素,同是 打错针、发错药,有的可以是一般缺点,有的可能给病 人带来严重后果。
⒋按规定处理:对护理事故及差错,应根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以 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按护理差错的判定 标准评定处理,既考虑到造成的影响及后果, 又要注意保护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对护理差 错性质和等级的判定,当事人与科室领导或护 士长意见不一致的,由护理部定性;科室意见 与护理部意见有分歧时,由医院医疗事故技术 鉴定委员会或小组定性。护理事故的鉴定由医 学会组织专家鉴定。
护理差错事故的分类及评定标准
![护理差错事故的分类及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de10d4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a.png)
护理差错事故的分类及评定标准根据事故的原因分为责任差错事故和技术差错事故。
1.事故等级分类
一级事故: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直接造成长者死亡。
二级事故:导致他人死亡或造成残疾。
三级事故:造成人员轻度残疾或严重痛苦。
2.责任事故范围
护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任,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细致、病情发现不及时,以至于失去抢救的机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而打错针、发错药、护理不周到,发生严重烫伤或Ⅲ度褥疮、昏迷躁动长者或坠床,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对疑难问题不请示汇报,主观臆断盲目处理,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3、技术事故范围
凡是因设备条件所限或技术水平低或经验不足而导致上述不良后果者。
4、一般护理差错内容
(1)违反各项护理工作的操作规程,质量未达到标准要求,增加长者痛苦,但尚未造成不良后果。
(2)各种护理记录不准确,未影响诊断治疗者。
(3)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发错药,未发生任何反应,无不良后果。
(4)重度护理长者无护理计划。
(5)无菌技术操作不熟练,造成长者轻度感染。
5.严重差错所涉及内容
(1)执行查对制度不认真,发错药,给病人增加痛苦。
(2)护理措施未落实,发生非难免性I 度压疮。
(3)实施热敷时造成二度烫伤,面积不超过体表 0.2%。
(4)违反无菌技术操作,造成长者严重感染。
(5)遗失检查标本影响诊断治疗。
(6)护理不当发生坠床、窒息、晕倒造成不良后果。
交接班不认真而延误诊治、护理,造成不良后果。
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0252b38c281e53a5802ff9f.png)
⒔护士长每日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发现问 题及时处理。如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 按规定时限及时处理或上报科室领导及护 理部。 ⒕护理差错处理以预防为主,变事后处 理为事前防范,护理部定期对工作隐患、 差错、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 范措施,不断持续改进。
护理差错的特点
△护理差错的80%因素是药物治疗,而且与违章操作,不 执行常规制度有直接关系。 △护理差错与医疗差错有很强的不可分性。有些护理差 错本身也是医疗差错,存在着随机变量因素,认识这一 规律性,我们就可以用概率进行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 防范措施。 △护理差错的发生,受工作程序各个环节因素的影响,受 整体质量状况的影响,护理差错常常表现为环节质量失控。 △ 在一般的护理差错中,潜在着较多的危险因素,同是 打错针、发错药,有的可以是一般缺点,有的可能给病 人带来严重后果。
培养“慎独”素质修养防范差错事 故
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 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 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 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 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 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慎独是一种情操; 慎独是一种修养; 慎独是一种自律; 慎独是一种坦荡。
三、护理差错事故防范的基本措施
⒈健全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学习, 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各科室有护理工作和 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护理人员人人知晓、 熟悉掌握。 ⒉制订防范、处理护理投诉、纠纷、护理 差错及事故的预案。 ⒊护理部有“三基”训练计划并组织实施、 定期考核;不断更新护士专业知识、提高 专业技术水平。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护理事故差错分类评定标准【最新版】
![护理事故差错分类评定标准【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f0fb59d0d233d4b04e6930.png)
护理事故差错分类评定标准1.事故:凡在护理工作中,由于不负责任,不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作风粗暴或业务不熟悉而给病人带来严重痛苦,造成残废或死亡等不良后果者。
(1)事故等级分类:一级事故: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者。
二级事故:促使病人死亡或造成残废者。
三级事故:造成轻度残废或严重痛苦者(2)责任事故范围:1)护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任。
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细致,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以致失去抢救机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2)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而打错针,发错药,输错血液;护理不周到,发生严重烫伤或Ⅲ度褥疮,昏迷躁动病人或无陪伴的小儿坠床,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3)对疑难问题,不请示汇报、主观臆断,擅自盲目处理,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4)延误供应抢救物资、药品,供应未灭菌的器械、敷料、药品,或因无菌操作不严而发生感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5)不掌握医疗原则,滥用麻醉药品,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6)手术室护士点错纱布、器械,因而遗留在体腔或伤口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3)技术事故范围:凡确因设备条件所限或技术水平低或经验不足而导致上述不良后果者。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差错: 凡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差错,对病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称为差错。
如:(1)错抄、漏抄医嘱,而影响病人治疗者。
(2)错服、多服、漏服药(包括未服药到口),按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超过2小时者。
(3)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
错做或漏做滴眼药、滴鼻药,冷、热敷等临床处置者。
(4)发生Ⅱ度褥疮、Ⅱ度烫伤,经短期治疗痊愈,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5)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对病情有一定影响者;手术病人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拖延手术时间者。
(6)各种检查、手术因漏做皮肤准备或备皮划破多处,而影响手术及检查者。
(7)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以致影响治疗而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33bd2a76a20029bc642daf.png)
护理不良事件定性标准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包括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缺点。
一、护理事故(一)定义: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造成病人死亡、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及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二)分类:分一、二、三、四级1、一级护理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2、二级护理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3、三级护理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4、四级护理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三)评定标准1、护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任,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细致,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以致失去抢救机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2、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而打错针、发错药、输错血、输错液体;护理不周到,发生严重烫伤或Ⅲ期褥疮,昏迷躁动病人或无陪伴的小儿坠床,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3、对疑难问题,不请示汇报、主观臆断、擅自盲目处理,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4、抢救器械、药品供应延误,供应过期的或灭菌不合格的药品器械、敷料,或未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而发生感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5、器械护士未严格清点手术敷料、器械,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6、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
二、护理差错(一)定义: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工作粗疏,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等原因,给病人造成精神及肉体的痛苦,或影响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和构成事故者。
(二)分类:一般护理差错和严重护理差错 1、一般护理差错: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责任或技术原因发生的错误,未对病人造成影响,或对病人有轻度影响,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2、严重护理差错: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给病人造成一定的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和构成事故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差错事故的分类及判定标准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下,因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规章和护理规范等造成护理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
护理缺陷与护理差错事故判定标准不尽相同,护理缺陷包含内容比较广,包括事故、差错及未构成差错的缺点。
一、护理事故及判定标准
护理事故的定义、分析均按卫生部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分级标准》执行。
在护理活动中,有下列护理行为之一者即为事故。
1、护理人员工作失职,如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严密,不
按时巡视病房等,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丧失抢救时机,
造成患者死亡及严重的人身损害者。
2、护理人员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如不认真执行医嘱及查对制度,
输错血、打错针、发错药;护理不周发生严重烫伤、Ⅲ度褥
疮;对昏迷、躁动患者或小儿未采取安全措施致使患者坠床、
结扎止血带未及时解除造成组织坏死、肢体残疾等;构成上
述事件,造成患者严重不良后果或人身损害者。
3、手术室器械护士或巡回护士,清点纱布、器械有误以致使纱
布或器械等异物滞留在患者体内或软组织内。
4、护理人员在对急、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抢救药品及物
品准备有误,延误抢救时机造成患者死亡或严重人身损害者。
5、发放未消毒或过期的手术包等物品,造成严重感染者。
6、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体表面积成人大于2%,儿童大于
二、护理差错的分类及判定标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分级标准》中取消了医疗差错的概念并划归为四级医疗事故,但在护理工作中事故仅为极少数,护理差错仍为常见。
因此,抓好护理差错的防范,才能有效的防止护理事故的发生。
根据差错程度可分为严重差错和一般差错两大类。
1、严重差错指在护理活动中,由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或者技
术原因给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但尚未构成护理事故者。
凡具有下列行为之一应视为严重差错。
(1)护理人员未认真执行医嘱及查对制度,错用、漏用“毒、麻、限、剧”药及特殊治疗用药(如抗肿瘤药物、特殊心血管药
物、抢救用药、麻醉药、胰岛素等)或上述药物发生投药、
给药浓度、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等错误,给患者
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或重大影响者。
(2)护理人员违反操作规程。
如使用过敏性药物时,错用或未按规定做过敏试验或原有药物过敏史者给予投药;错抱婴儿但
及时发现,采集胸水、腹水、血液、体液等标本时,由于采
错标本、贴错标签、错加抗凝血药需重新采集或损坏、遗失
活检组织送检标本等,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或重大影响者。
(3)因护理不当,如造成Ⅱ度压疮,浅Ⅱ度以下烫伤或婴儿臀部糜烂,手术时体位不当造成患者皮肤压伤及功能障碍者,卧
床患者因护理不当发生坠床等,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或重大影
(4)在输液过程中,因护理不周所致刺激性或浓度较大的药品漏于皮下,引起局部坏死者,体表面积成人小于2%,儿童小
于5%者。
(5)因工作失职,误发放未灭菌或灭菌不合格物品造成重大影响者。
(6)护士缺乏慎独意识,涂改病历,弄虚作假造成重大影响者。
(7)将新生儿腕带挂错,或母乳喂养时错抱新生儿,虽经发现并予纠正,但造成重大影响者。
2、一般差错指在护理活动中,由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或技术
原因发生差错,但未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或轻度影响者。
例
如具有下列护理行为之一者应视为一般差错。
(1)由于交接班不清,使一般治疗中断或者遗漏者。
(2)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进行一般性药物治疗时打错针、发错药、做错治疗,对患者未造成不良影响者。
(3)临床护理(包括基础、重症、专科护理等)未达到标准要求,单位造成不良后果者。
(4)各种护理记录不符合有关规定要求,项目填写不齐全,但未造成不良影响者。
(5)标本留置不及时,但未影响诊断者。
(6)各种引流管不畅未及时发现,处理或护理不当致引流管脱落而需重新插管,但无不良后果者。
(7)因管理不善致使抢救药品、物品未达完好状态,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8)因护理不周发生婴儿臀部轻度糜烂者。
三、护理缺点
在护理活动中,虽然有某一环节的错误,但被发现后得到及时纠正,且未给患者造成任何不良影响者。
例如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发错维生素类药物、营养类药物等未造成不良影响者;未认真落实护理安全制度,护士给患儿执行治疗后未立即放置床档,及时发现未造成不良影响等。
护理差错事故的管理对患者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护理管理者必须将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护理差错事故的工作列入管理工作的议事日程中,以减少差错及杜绝事故的发生。
1、各科室建立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护士长及时登记发生差
错或事故的日期、责任者、事件经过、原因分析、差错性质、
后果防范措施、处理意见等。
2、在工作中,如果发生一般差错,当事人或知情人应及时向护士
长报告,并由护士长在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本上做好登记,每月
上报护理部。
3、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一旦发生或发现护理事故及可能引起医疗
事故或纠纷的医疗过失行为时,,当事人或知情人应立即向科主
任、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向护理部主任报告;护理部要即刻逐
级上报发生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等并协同医院进行事故调
查。
如果发生严重差错应逐级上报。
4、对发生事故及严重差错的科室应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以减少
或消除由于事故差错造成的不良影响,并按规定详细填写差错
事故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5、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有关药品、
物品等均应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分级标准》有关规定妥善
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
6、差错、事故发生后,护理部或科室要根据其性质组织护理人员
进行讨论,分析出现差错事故的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并
制订整改措施。
根据差错事故的情节及对患者的影响程度,确
定差错、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7、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护理差错、事故检测报告制度,一
旦发生事故与纠纷,应及时报告、及时检查、及时采取可能减
轻不良后果和不良影响的应急措施,不得隐瞒、掩盖和拖延。
8、护理部及科室要在月统计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召开差错、事
故分析会,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并提出防
范措施。
护理部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院护理人员缺陷研讨会,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以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