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治水“组合拳”-打造美丽水乡示范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大治水“组合拳”-打造美丽水乡示范区
生态园:
六大治水“组合拳” 打造美丽水乡示范区
2013-10-25
古榕、戏台,倒影在水面,诗意盎然,一派水乡风情。
三垟湿地独特的景观,素有“浙南威尼斯”之美誉。
陆续开放的五福园、福滋园、西入口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苏巧将摄
泛舟湿地、移步换景,人们沉醉在水乡风情中。苏巧将摄
湿地内,亭亭玉立的荷花吸引了众多摄友竞相拍摄。刘伟摄
本报记者郑海华陈翔
“垟漂海面,云游水中”,她是刘宋谢灵运诗词中的“蕙薄兰渚”,是南明唐荆川歌赋里的“橘蒲芳洲”。
三月来了,水鸟云集、直至深秋;四月来了,蝶儿翻飞、蛙声一片;七月来了,逗罢蜻蜓、再赏荷花;五月摘杨梅、八月采菱角……由纵横交错的138条河道与161个岛屿组成的三垟湿地,沉淀积累了温州水乡数百年朴野的生活乐趣与深厚的水乡文化的风雅,更是温州大都市城市发展框架的“绿心”和山水智城的三大亮点区块之一。
水是三垟湿地的灵魂和根本。温州生态园管委会党委书记、主任金叶斌介绍说,立足生态园水源丰沛的生态资源,生态园已出台了《温州生态园建设“美丽浙南水乡”实施方案》,提出以“建设美丽三垟湿地,打造山水智城客厅”主目标,以治水为突破口,全面制定治水工作实施规划,明确实施方案,合理安排项目,有序推进治水综合措施。
方案是治水总纲,生态园将大力实施“污水垃圾治理工程、产业优化提升工程、农业面源防治工程、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两岸生态建设工程、水乡文化提升工程”等六大工程,加强两岸污染源监管,系统推进水环境整治,打造全市治水工作启动区块和示范区域。
城市绿心因水而生
科学治水打造示范
秋日午后,秋高气爽,泛舟三垟湿地,绿水环绕,岸边渔人点点,悠闲垂钓;湖心翠绿片片,满是橘林,青果已挂满枝头,恰是一副张璁笔下的“橘
蒲”“桃源”美景。
面对这独特的水网湿地景观,温州生态园管委会资源环保局局长夏克新也是一脸的骄傲,三垟湿地是目前我国沿海最大的城市“绿心”,总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就占了总面积的30%,素有“浙南威尼斯”之美誉。
但夏克新并不讳言,眼前的悠悠碧水,感观上虽好过城市的黑臭河、垃圾河,但也不容乐观。由于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影响,外围水域污染源的侵入,湿地水域内氨氮、总磷大多超标,部分水域水质还属于五类或劣五类,治水任务仍任重道远。
“三垟湿地因水而生,要‘建设美丽三垟湿地,打造山水智城客厅’,治水是突破口,且要把三垟湿地治水工作作为全市治水工作示范工程,使生态园治水工作努力走在全市前列,打造全市治水工作示范区。”金叶斌部署掷地有声。
治水动员令下,各项工作推进。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求突破,五年见成效,八年基本建成”的总体要求,科学制定近、中、远期规划和目标任务,并于日前出台了总体实施方案,合理安排项目,有序推进治水综合措施。
根据实施方案,近期要深入实施治水六大工程,全面开展“美丽浙南水乡”建设。
2015年:完成三垟湿地治水工作试点区域建设,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美丽水乡建设示范区域。
2020年: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建成美丽浙南水乡,重塑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江南水乡风光。
水里岸上综合整治
六大工程系统治水
水的问题,表现在河里,根子在岸上,因此唯有水里岸上综合治理才有成效。
夏克新介绍,生态园治水从源头污水,岸上治“根”先入手,全面推进三垟、茶山街道和大学城范围内的截污纳管建设。据介绍,三垟湿地内的9个村,除沙河、丹东村部分纳管外,其他村庄的生活污水就地生态化处理后排入湿地。今年生态园结合城中村改造和基础建设,在今年年底前要完成三垟街道黄屿、吕家岸村的主管网与市级污水管网对接,改造黄屿工业区污水管网,在2015年底全部纳入城市污水管网;三垟湿地内9个村则结合旧村搬迁开展情况,积极做好污水收集处理。今年底将完成上垟村、沙河村、丹东村与市政污水管网的连接,其余6个村则通过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系统,在现有基础上再建设一批生活污水生态净化池,2014年完成9座,2015年完成7座,确保湿地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达100%。
针对工业企业,则按照“淘汰一批、转型一批、升级一批”的思路,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整治提升。
2013年,全面排查取缔沿河15米内尚未纳管的涉水企业及辖区工业区内非法涉水企业(含家庭作坊)。
明年,引导、启动湿地内59家无纺布企业整合外迁工作,全面完成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产能附加值低的涉水落后企业和生产线的淘汰关停。2015年,湿地内无纺布企业整合外迁工作要全部完成。
在淘汰关停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的工业企业同时,生态园还将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推进辖区黄屿工业区、茶山工业区企业“退二进三”和转型升级,要在2014年全面启动。
此外,针对三垟湿地内大量的瓯柑、黄菱种植,以及部分畜禽养殖的农业面源污染,方案也给出相应的对策。据生态园管委会农林渔业水利局副局长洪寿海介绍,对湿地内现有存栏畜禽养殖,将按照政策坚决予以搬迁取缔。此外对于瓯柑的种植和黄菱的养殖等产生的面源污染,生态园将通过引导鼓励规模种养殖,并通过技术提升,倡导推行绿色农业。
岸上污染源的拦截是治水之根本,而河道综合治理以及两岸生态景观建设,则是锦上添花。
洪寿海介绍,三垟湿地河网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她属于温瑞塘河水系的一部分,且共有25个口与外围链接,因此除受其内部污染源影响外,还受周边外围区域的严重影响。生态园于2009年就尝试启动了外源拦污工程,即在三垟湿地河网与外围水域的联通段,采用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生态浮岛水生植物修复技术、污染源拦截系统等技术开展生态拦污工程,从而降解上游污
水中污染物,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水质与水体生态相对稳定的区域,便于采用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进行生态修复。
夏克新说,经过两年多地反复试验,水质监测数据显示,实施了外源拦污“坝”的连接口,水中的氨氮和总磷内外相差20%左右。目前,生态园已完成5段河道入口的生态拦污工程,另外5段河道入口的生态拦污工程正在施工。预计今年年底,要全部完成余下15段外围入口的生态拦污工程,拦截河段总长约3000米,水域面积约11万平方米。
外围有拦污“坝”把守,内里则将全面开展清淤疏浚、河道清障打卡、生态修复,以及两岸的生态驳岸修复,以及通过“三改一拆”对湿地内人口的“内疏外聚”,加上对三垟湿地水乡文化的挖掘、提升,三、五年后,一幅幅绝美水乡图,将在“城市客厅”渐次铺开。
设立组织强化责任
确保资金重视监管
金叶斌说,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的重要措施,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行业,既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建设任务,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以赴加以推进。
治水规划绘就,保障措施也随之相应出台。
日前,生态园治水方案中明确提出建立温州生态园建设“美丽浙南水乡”工作领导小组,由管委会党委书记、主任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农林渔业水利局,负责承担辖区内“美丽浙南水乡”保护、整治、建设、管理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检查、监督和考核工作。
此外,六大治水工程22个子项目,清晰列表,责任落实到相应的责任单位,并要求各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各执法部门也将使出铁面执法、铁腕治污招数:一是加强排水许可证管理,关停、规范一批“低、小、散”餐饮业,加大污水处理监督,严控污水直排入河。二是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坚持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并加强农业面源和泥浆入河执法管理。
兵马未动,粮草要先行。系列治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生态园除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外,还将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支持开展结对帮扶,引导企业和社会热心人士通过投资、捐助等形式,参与水环境治理,保障项目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