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初中化学】-教材解读

合集下载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化学课标解读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化学课标解读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化学课标解读_
化学课标中指出,化学的定义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课程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初中阶段化学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主题。

高中阶段化学必修包括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化学与社会发展五大主题;选修有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六个模块。

在历年笔试试题中这些主题和模块基本都是综合考察大家,选修也主要涉及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这几个方面。

课标中指出,化学课程的学习旨在促进全体学生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
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

这五个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一方面对于备考化学教学论的题目有所帮助,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备考化学学科的笔试和面试也指明了方向。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在备考过程中,重点突出实验的重要性。

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时候,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物质性质的认识,用化学基本观念(如元素观、微粒观、转化观等)和化学的基本方法(分类、比较等)来备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备考概念原理知识的时候,不要孤立开来,而是将概念原理知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融为一体,体现出概念原理的认识功能,另一方面也要理清知识间的发展脉络和层次关系,以此扫清楚关键点和障碍点。

初中化学教师招聘教案

初中化学教师招聘教案

初中化学教师招聘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组成,掌握氢元素和氧元素在水的化学式中的比例关系。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水的电解过程,了解水分子的分解和重新组合。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水的组成,氢元素和氧元素在水的化学式中的比例关系。

【难点】水的电解过程,水分子的分解和重新组合。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吗?2. 学生回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 教师引导:那么氢元素和氧元素在水的化学式中的比例关系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水的组成》。

环节二:新课讲授1. 教师活动:通过PPT展示水的电解实验的步骤和结果。

2. 学生活动:观察PPT中的实验步骤和结果,了解水的电解过程。

3. 教师引导:水的电解实验中,水分子的分解和重新组合过程是怎样的呢?环节三:实验操作1. 教师活动: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带领学生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2. 学生活动: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3. 教师引导: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水的电解过程,理解水分子的分解和重新组合。

环节四:课堂练习1. 教师活动:出示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回答。

2.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3. 教师引导: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环节五:总结拓展1. 教师活动: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水的组成和电解过程的重要性。

2. 学生活动: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3. 教师引导: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水的组成和电解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水的组成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水的组成,了解氢元素和氧元素在水的化学式中的比例关系,并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水的电解过程,理解水分子的分解和重新组合。

初中化学教材解读(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材解读(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材解读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教材解读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化学教材作为化学教育的载体,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其探究精神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初中化学教材的结构、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解读,为广大师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初中化学教材的结构与内容初中化学教材一般分为上、下两册,每册包含10-12个单元。

教材结构清晰,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合理安排各知识点。

每个单元包含若干课时,涵盖理论学习、实验操作、实践活动等环节。

(1)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变化等基本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原理,如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结构等。

(2)常见元素与化合物:介绍初中阶段常见的元素、化合物及其性质和用途,如碳、氢、氧、氮、铁、铜等。

(3)实验操作与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仪器使用、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数据处理等技能。

(4)化学计算:教授学生基本的化学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化学与生活:联系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启发式教学:教师应以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2.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化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验教学:充分利用实验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获得成功。

5.整合性教学: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形成性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观察、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2.终结性评价:在学习单元结束后,进行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总结性评价,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初中化学教师招聘备考确定教案

初中化学教师招聘备考确定教案

初中化学教师招聘备考确定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相关实验方法。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的实验方法和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和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化学实验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化学反应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二、讲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5分钟)
1. 介绍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 分类讲解化学反应的种类,如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3. 通过实例讲解化学反应的基本过程和反应方程式
三、展示化学反应实验(20分钟)
1. 展示几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实验,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过程
2. 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反应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和总结反应规律
四、讨论与互动(10分钟)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总结,讨论化学反应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五、小结(5分钟)
通过本课学习,总结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
1. 学生完成实验记录本
2. 学生参与讨论与互动的积极性和表现
3.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初中化学公招说课教案模板

初中化学公招说课教案模板

一、说教材(一)教材名称及版本《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二)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内容处于《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在第一课时学习了酸碱指示剂、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浓硫酸的腐蚀性等内容,本堂课主要学习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从而总结出酸的化学性质。

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酸的性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材内容分析1. 酸与指示剂作用: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了解酸与指示剂作用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

3. 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了解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包括酸与指示剂作用、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酸与指示剂作用、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原理。

2. 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难点1. 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原理。

2. 实验探究过程中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复习酸碱指示剂、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浓硫酸的腐蚀性。

2. 提出问题:酸的性质具有相似性,那么酸的性质本质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实验探究来解答这个问题。

(二)新课讲授1. 酸与指示剂作用: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酸与指示剂作用的原理。

2. 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的原理。

教师招聘初中化学科目教案

教师招聘初中化学科目教案

教师招聘初中化学科目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4. 提高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化学基本概念的介绍和理解
2. 化学实验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3. 学生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
2. 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料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问题导入,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学习: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示范实验
3.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 分析讨论: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化学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5. 总结提高: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化学知识点
教学反思和评估:
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综合能力教学延伸活动:
1. 组织化学实验小组,让学生自主设计和进行小型实验
2. 开展化学科普知识讲座,增加学生对化学科学的了解
教学反馈:
通过课堂观察、作业考查、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教材内容解析

初中化学教材内容解析

初中化学教材内容解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

作为初中学科,化学教材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基础的科学素养,了解和掌握物质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转化规律。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教材内容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学科特点和核心知识。

1. 物质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在初中化学教材中,首先介绍了物质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物质是构成一切可见和不可见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构成的纯物质,而化合物则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原子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

通过学习物质的基本概念,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物质的性质又可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状、硬度等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获取的特征,而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在参与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的变化和特性。

通过学习物质的性质,学生不仅能够观察和描述物质的特征,还能够认识到物质是可变的,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2. 分子与离子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分子与离子是重要的概念之一。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它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分子可以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构成的,也可以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构成的。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形成于物质在溶液中或通过化学反应失去或获得电子时。

学习分子与离子的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通过认识到物质的组成单位是分子或离子,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物质的性质来源于其微观结构的特征。

3.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性元素周期表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将元素有序排列的表格。

它以化学元素的符号和一些相关信息来展示元素的特征和规律。

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学生可以了解元素的分类和特性,包括元素周期性、元素族和元素周期等概念。

元素周期性是指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周期性地变化。

这对于学生理解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非常重要。

4. 化学反应与反应类型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化学反应和反应类型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中学化学教师招聘教材教法与教案

中学化学教师招聘教材教法与教案

中学化学教师招聘教材教法与教案命题热点聚焦本章主要考查考生学习新理论、把握新课标、运用新教法、处理新教材的水平及能力。

着重考查考生对教材的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的实际教学情况等。

试题中,简单题约占30%,中难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20%。

第一讲化学教学的目标与原则一、化学教学的目标1.了解化学知识与技能,并学习这些知识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3.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人类社会的责任感。

4.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

二、化学教学的原则(一)自主性原则现代教学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知识结论和学习过程同样重要。

保证学生有效自主的学习活动,其要点是要保证化学教学过程为师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双边活动过程,让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统一起来,改变由教师一味主宰课堂教学的情况。

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主,即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教师的责任是创设问题情景,提供学习材料和背景,激发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议论、尝试、总结、验证等等。

一句话,不要让学生完全被动地去接受,而是要主动地去寻求,不要让学生完全地被告知,而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理解、去把握。

(二)探究性原则教学过程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能力。

在学习的阶段,知识的把握是有限的,而能力的提高是学生持续发展的根本。

过去,一般认为能力包括记忆、理解、运用等,而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学生的能力还包括动手实践能力、创造和发散思维能力、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能力等等。

所以探究性原则在化学教学中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

(四)实践性原则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因此,注重化学教学的实践性,加强化学知识的应用性,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初中化学公招说课教案

初中化学公招说课教案

初中化学公招说课教案
一、教案背景:
本堂课是初中化学的一节课,主题是“常见化合物的性质”。

本节课将通过实验与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

能够根据给定条件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合作进行实验,并能够使用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有哪些?它们有哪些特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内容呈现:通过展示实验装置和物质,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操作步骤,让学生预测实验结果。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 实验讨论:带领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实验结果,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化合物的性质。

5.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扩展学生对化合物性质的理解。

6. 拓展应用:通过案例分析或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7.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
1. 教学效果评价:观察学生实验操作和讨论表现,评定学生对化合物性质的理解程度。

2. 教学反馈:根据学生表现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并指导学生改进。

3. 教学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以上是初中化学公开说课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师招聘初中化学教案

教师招聘初中化学教案

教师招聘初中化学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知识概述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化学中常见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
3.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化学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准备:化学教材、实验仪器、课件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化学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教学(30分钟)
2.1 化学的基本概念
- 原子和元素的概念
-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 常见的化合物及其性质
2.2 化学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
- 熟悉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范
- 学习常见实验操作技巧,如称量、加热、溶解等
3. 拓展(10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4. 练习(15分钟)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化学知识的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化学的奥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化学的浓厚热情。

初中化学教材解读

初中化学教材解读

初中化学教材解读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教材解读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化学教材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载体,对于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技能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教材进行解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

二、初中化学教材特点1.层次清晰,由浅入深:初中化学教材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贴近生活,注重应用: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强调实验,培养观察能力:教材重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化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注重思维训练,提高分析问题能力:教材通过各种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图文并茂,增强学习兴趣:教材采用生动的图片、图表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初中化学教材内容解读1.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教材从最基本的物质概念入手,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为学生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2.原子和分子:教材通过讲解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变化,使学生掌握物质微观结构的基本知识。

3.化学反应:教材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4.溶液:教材讲解溶液的定义、组成和性质,以及溶液的制备方法,使学生了解溶液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5.常见元素和化合物:教材介绍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知识体系。

6.化学实验:教材提供一系列化学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7.化学安全与环保:教材讲解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建议1.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教案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教案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教案教材分析
教材名称:《初中化学》
教材内容概述:
《初中化学》是一套针对初中学生编写的化学教材,涵盖了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方
法和应用技术等内容。

教材以生活实例和学生身边的化学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实际
问题出发,探索化学知识的奥秘。

教材内容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的
兴趣和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结构:
《初中化学》共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中心概念展开讲解,涵盖了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方法等内容。

每个单元包括
重点知识点、相关实验、思考题以及综合练习等板块,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教学特点:
1. 实践性强: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
化学知识;
2. 生动有趣: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结合生活实例和趣味性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案例教学:教材中引入大量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
的解决问题能力;
4. 知识扩展:教材不仅注重基本知识的掌握,还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理解知识点背后的原
理和应用。

总结:
《初中化学》作为一套初中化学教材,具有丰富的内容、生动的表现形式和体现实践性的
教学特点。

通过该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招聘面试初中化学《元素》说课稿

教师招聘面试初中化学《元素》说课稿

教师招聘面试初中化学《元素》说课稿开场白: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元素》,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元素》是新人教版教材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本节课分为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个部分。

本节课是化学的“工具性”课程,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是以后学习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和工具。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本节课是对前面知识的一个延伸和后续,而且是学习以后离子,化学式和化合价的重要基础。

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过渡:这是对教材的认识,下面说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

二、说学情对于初中九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已经初步形成,在课堂上不喜欢老师的单纯灌输讲解,希望老师创建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创造性和才能。

本节课中我多数设置讨论、看图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密切的元素;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元素的名称和符号;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元素概念的建构,学会从一类事物中抽象出共同特征,从而获取概念的能力;2.通过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认识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元素符号的学习,初步形成“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化学思维方式。

过渡:下面我再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含义;能用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难点】对元素概念的理解和元素符号的含义。

过渡: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下面谈一下我的教学方法。

宁夏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1

宁夏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1

宁夏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1014-02-17 13:03:56 来源:宁夏中公教育欢迎来到宁夏教师招聘网,中公宁夏教师考试网是中国教师第一门户网站,提供宁夏历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教师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

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

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

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3)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2)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教案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教案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规律;3. 能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规律;3. 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2. 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设置。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化学教科书;2. 教具:实验仪器、氧化还原反应示意图。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堂课的内容,谈谈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特征;2. 通过示意图展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示例,引导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3.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设置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分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操作;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规律;3. 教师指导学生写出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

四、讨论(10分钟)1. 学生讨论并分享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2.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相关实例。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2.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提出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2. 提醒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整理和提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和化学方程式的设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生动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
厂的具体生产过程,比如活性炭是怎样吸附有颜色的物质及有气味的物质的。基于这 一点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或者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
3.水净化要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是:除去不溶性杂质、除去可溶性杂质、除去有毒 物质和病原微生物。自来水厂净化过程为:
先从取水口取水,在水中加入絮凝剂,然后进人反应沉淀池沉淀。在沉淀池中进行 沉淀后,再转人过滤池,过滤能把一些不溶性杂质除掉。因为水中除含有不溶性杂质 外,还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把除掉不溶性杂质的水送人活性炭吸附池,活性炭可以 吸附一些可溶性杂质,除去颜色、异味。从活性炭吸附池中出来的水已经相当澄清了, 这时就可以进人清水池,最后再进人配水泵。在进人配水泵之前要对水进行投药消毒, 这样就可以送到千家万户,供人们使用了。
2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教材从纯水、自然界的水及 自来水的不同引人水的净化问 题,来,并 将认识水的角度从社会转人化 学学科。
说明纯水、自然界的水、自 来水之间的区别,说明自然界中 的水存在杂事:不溶性杂质、可 溶性杂质、细菌等。
4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实验 4-1】 静置一段时间,加过明矾 的浑浊水样比未加的要澄清, 说明明矾具有一定的净水能 力。
【实验 4-2】【讨论】 1. 对 于 过 滤 操 作 的 训 练 及其方法掌握,采取学生课前 合作预习、课堂实际操作、学 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教学方 法。过滤中应注意“一贴二低 三靠”。“一贴”是指滤纸用 水润湿,紧贴漏斗内壁,不留 气泡,以防过滤速度慢;“二 低”是指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 边缘,防止液体从漏斗外流 出,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 缘,防止液体未经过滤而从滤 纸和漏斗的间隙流下,使滤液 浑浊;“三靠”是指倾倒液体 的烧杯尖嘴要紧靠玻璃棒的 中部,防止待滤液体流到漏斗 外,玻璃棒下端要轻靠三层滤 纸处,防止滤纸破损,漏斗下 端的尖嘴要紧靠下面烧杯的 内壁,防止滤液溅出,也能加 快流速。 2. 生 活 中 漏 斗 的 代 用 品 可以用各种饮料瓶自制,滤纸 可以用脱脂棉代替。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
从本课题重点讲解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水中不溶性杂质的去除;有毒 物与微生物的去除;(2)水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可分为两个课时进行设计,第 1 课 时为水中不溶性杂质的去除以及有毒物与微生物的去除,第 2 课时为水中可溶性杂质 的去除。
1.本课题中的过滤和蒸馏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同时本节课对软硬水有了初步的介绍,学生需要知道如何将硬水软化,同时突出了化学在生产和生活 方面的重要应用。
水的净化
一、课标要求
课标中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要求如下: (1)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3)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 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4)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 义。 (5)科学探究: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 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初步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指导】 ①本课题主要介绍了两种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实验方法:过滤、蒸馏; ②需要学生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如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③在介绍为蒸馏法之后,可以添加讨论采用改法淡化海水以供应工业用水的可行 性。
1.引出水的净化处理:生活 所需。
2.明矾可以通过吸附使杂质 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除去 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肉眼不可见 的)。
注意:水中较大的不可溶性 杂质可以通过过滤的方式除去。
【讨论】取水→(加絮凝剂) 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 消毒→送水。
【教学建议】 1.可以通过生活化或趣味化的问题引人课题。例如,“混有泥沙和菜叶的污水和纯 净的水有什么区别?”“假山喷泉用的水一般是‘中水’,‘中水’和纯水有什么不 同?”纯水无色、无臭、清澈透明,而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 由于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因此常呈浑浊。如何净化河水、井水、湖水等含 有杂质的天然水以供我们饮用呢? 2.学生知道天然水是混合物,水中有不溶性杂质和细菌,但不太清楚水中有可溶性 杂质;对于饮用水的来源有一定了解,知道生活用水来自自来水厂,但不了解自来水
水的净化 ..................................................... 1 金属的化学性质 ..............................................10 溶液的形成 .................................................. 17 常见的酸和碱 ................................................25 生活中常见的盐 ..............................................38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46
二、内容解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 2 的内容。 教材从纯水、自然界的水及自来水的不同引入水的净化问题,以自来水厂水净化 过程为例将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联系起来,并将认识水的 角度从社会转入化学学科。 从内容上看,本课题主要是分离混合物的一些化学实验操作方法的介绍,其间也 穿插着纯水、软水、硬水等概念知识。在编排上,教材从纯水与自然界的水在视觉上的 差别引出沉淀、过滤、吸附等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以视觉上无差异的硬水与 软水为例说明澄清透明的水中仍可能含有杂质,进而借硬水软化方法介绍引出含可溶 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一一蒸馏。在逐一学习上述水净化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对自然界 的水、纯水、硬水、软水等有关水的认识也不断深化,逐步清晰。 2.本节内容分析
2.本节课涉及到了很多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对初期接触这些复杂实验操作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 难。因此设置本节课难点过滤、蒸馏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重点】:①沉淀,过滤,吸附等常用的净水方法;②过滤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③软水、硬水 的概念,硬水的危害和硬水软化的方法。
【难点】①过滤实验的操作;②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