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心脏体格检查评分表

合集下载

临床医师心脏体格检查技能评分表

临床医师心脏体格检查技能评分表

临床医师心脏体格检查技能评分表15-心脏体格检查编号: 评 委: 年 月 日项目 项目分 内容及评分标准满分 得分 面试101、自我介绍;2、谈谈来我院参加全科专业规培的感想、今后的自我要求 10 准备5物品准备:听诊器、手表、记号笔、尺子1 洗手,核对病人、自我介绍,解释操作目的并取得同意2 关门窗、清场、必要时拉帘子保护隐私 1 体位(医者立于患者右侧),充分暴露胸部1望诊7胸廓外形视线与胸部同水平开始视诊,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2分),然后正俯视整个前胸,观察并指出心尖搏动位置与范围(3分),有无负性心尖搏动(2分)。

8触诊20心尖搏动,抬举性搏动5 震颤:依次用手掌尺侧感受10 心包摩擦感:胸骨左缘3-4肋间,收缩期、前倾位、呼气末 5 叩诊38叩诊手法、顺序正确10 左侧心浊音界:心尖搏动外2-3cm 处开始叩诊(3分),由外向内至浊音出现(3分),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3分)。

标记、测量(3分)12右侧心浊音界:先叩出肝上界(2分),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至浊音止(2分),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2分)。

6 正确描述叩诊心浊音界范围 10 听诊15心脏瓣膜听诊:顺序5 内容:心率、心律、心音、心音改变、额外心音、心脏杂音6 心包摩擦音:胸骨左缘3-4肋间,收缩期、前倾位、呼气末 4 人文关怀5操作轻柔、注意患者感受1 操作过程中无过多改变患者体位,造成过多不适2 操作完毕后复原患者衣物、被褥1 告知患者相应体格检查结果及可能的下一步治疗方案1总分100得分。

心脏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8
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在 第几肋间(3分);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正常 或弥散(3分)。
6
叙述心前区异常搏动二个主要搏动名称,并能指出其部位: 胸骨左缘3〜4肋间搏动(2分);剑突下搏动(2分);心 底异常搏动(2分)。
6
心脏叩诊
叩诊手法、姿势正确:以左手中指第一、二指节为叩诊板, 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1.5分),或被检查者取坐位, 板指与肋间垂直(1.5分),当被检杳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 平行(2分)。
2
心 脏 触 诊
触诊手法正确: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站在其右侧(2.5分), 先用右手掌开始检查,触诊压力适当(2.5分)
5
触诊顺序正确:从心前区开始(2分),逐渐触诊肺动脉瓣区 (1分)、主动脉瓣区(1分)、第二主动脉办区(1分)及三 尖瓣区(1分)。
6
在心尖搏动区触诊,确认心尖搏动最强点:能够正确指出心 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3分);能够正确指出在锁骨中线 内、外(3分)。
5
心脏叩诊顺序正确: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而 内(3分),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逐个肋间向 上,直至第二肋间(3分);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2分), 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 肋间(2分)。
10
叩出实际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叩诊手法同前, 自左侧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叩诊(2分),由外 向内轻叩,由轻变浊时作出标记(1分),再逐一肋间向上叩 诊,直至第二肋间(1分),右侧同上。方法正确(2分);结 果基本正确(2分)。
5
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心率(1分)、心律(1分)、正常
8
精品文档

心脏查体考核评价表

心脏查体考核评价表

(3)听诊顺序:(正确,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5
分) 提问与上述检查相关问题 2 个(每题 2 分)。 总分
4分 100 分
(8 分)
(3)异常心尖搏动常见疾病。(5 分) 心脏叩诊:
27 分
(1)叩诊手法:以左手中指第一、二指节为叩诊板指,平置于拟叩诊的部位,患者坐位:板指与肋间
垂直;患者平卧:板指与肋间平行(5 分)
叩诊顺序:先左界后右界、先下后上、由外向内。(4 分)
(2)叩心脏左界:心尖搏动最强点外 2~3 厘米处开始,由外向内叩诊,当叩诊音由清音变浊音时用笔
(1)先把听诊器体件放在心尖搏动最强部位听诊,然后再听其他部位。(3 分)心脏瓣膜听诊区的部
位(2 分)
(2)心率(1 分钟) (正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规整,心律不齐,早搏,房颤),心音、(强
度、心音分裂、额外心音),杂音(如有,应辩别最响部位、时期、性质、传导强度及与体位、呼吸及
运动的关系),心包摩擦音(20 分)
底部异常搏动 )(5 分)
(3)说出正常人心尖搏动的位置及范围。(2 分) 心脏触诊:
23 分
(1)检查者用右手掌、手掌尺侧(触诊瓣膜区时用示指、中指并拢触诊)。(5 分)触诊顺序:从心前区
开始,逐渐触诊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第二主动脉瓣区及三尖瓣区(5 分)
(2)心尖搏动位置、范围,是否弥散,有无心前区异常搏动、震颤及心包摩擦感(触胸骨左缘 4 肋间)。
作一标记,逐一向上肋间叩诊,直到第 2 肋间。(8 分)
(3)叩心脏右界:从锁中线先叩肝肺相对浊音界,于肝肺相对浊音界上一肋间开始由外向内自下而上
叩至第 2 肋间(每一肋间作标记),(8 分)

体格检查(一般项目、心脏)-评分表

体格检查(一般项目、心脏)-评分表
(一般项目、心脏)
项目考察点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检查者准备向患者自我介绍,洗手。 检查前 物品准备 血压计,体温计,表,听诊器,尺,记号笔。 患者准备 交待操作目的、流程及注意事项,摆好患者体位,暴露检查部位。 心脏视诊 切线方观察心前区,心尖搏动及异常搏动。 心脏触诊 两步法触诊心尖搏动。 用手掌触诊心尖区及心底部震颤。 叩诊心脏左界。 叩诊心脏右界。 听诊二尖瓣区。 听诊肺动瓣区。 体检项目 心脏听诊 听诊主动瓣区。 听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听诊三尖瓣区。 测体温(左腋下10分钟)。 生命体征 触诊桡动脉(右手30秒种)。 计数呼吸频率(30秒钟)。 测右上肢血压(右上肢2次)。 发育营养 观察发育、营养。 面容 观察面容、意识。 标准操作 分数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心脏叩诊
操作手法 检查方法选择恰当,手法正确规范,检查熟练。 体检质量 检查时间 体检项目的时间安排合理。 检查顺序 检查按照顺序进行,无重复、颠倒、遗漏。 体检结果 正确描述体检结果。 检查后 检查后处 告知患者检查结果和注意事项,辅助患者起身整理衣物。 理 着装干净整洁,准备用物周全,操作后安置患者合理,操作熟练,程序 职业态度 流利,态度认真积极。 医患沟通 与患者交流顺利,谋求病人配合,关心体贴病人。 人文关怀 操作前良好沟通,操作动作轻柔、准确,关注患者的感受和反应。

体格检查(心脏血管)评分表

体格检查(心脏血管)评分表
3.3物品复原整理,整理患者衣服
5
【评分点】
时间把握得当,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2’)
物品基本复原(2’)
整理患者衣服,表示感谢(1’)
监考教师:
满分
得分
备注
100
2、桡动脉触诊(脉律、脉率、动脉弹性等)(4’);
3、周围血管征(8’);
总体评价
3.1操作熟练、无漏项
11
【评分点】
操作熟练(2’)、稳重,手法准确(5’)操
4
【评分点】
操作时态度认真严谨(1’),沟通时有礼貌(1’),操作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反应(2’)
体格检查(心脏血管)评分表
项目
具体内容
标准分
实得分
备注
操作前准备
1.1物品准备,与患者的沟通
6
【评分点】
准备和检查物品是否齐全完好(2’)[物品检查过程中漏项不给分]
核对患者的姓名(1’)[未核对不给分]
自我介绍[姓名、职务] (1’)
解释体格检查的目的(1’),安抚、取得病人同意配合(1’)
操作过程
4、听诊二尖瓣区(频率、节律、心音、杂音、额外心音、摩擦音)(12’);听诊肺动脉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3’);听诊主动脉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3’);听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心音、杂音、摩擦音)听诊三尖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3’)。
2.3背部肺脏和胸膜检查
14
【评分点】
1、充分暴露腕部(2’);
2.1当受检者在场时洗手,正确暴露胸部
2
【评分点】
操作者手清洁(1’)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暴露胸部(1’)
2.2心脏检查
58
【评分点】
1、充分暴露胸部(2’);、观察心尖、心前区搏动,心前区外形(6’);(切线方向观察)(3’)

医学《体格检查(心脏)》技术评分标准表

医学《体格检查(心脏)》技术评分标准表
(3)能提到触诊可触及震颤、心包摩擦感(6分)。
20
3、心脏叩诊
(1)叩诊手法、姿势、力量正确(6分);
(2)会叩心浊音界,能回答并叩出主考官提出的某肋间心浊音界(6分);
(3)锁骨中线测量方法正确(6分)。
20
4、心脏听诊
(1)能正确指出心脏瓣膜各听诊区(8分);
(2)听诊顺序正确(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8分);
科室姓名编号
得分评委签字
体格检查(心脏)
项目
内容要求
分值
扣分
扣分原因
心脏
1、心脏视诊
(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5分);
(2)能讲出心脏视诊主要三个内容,并能指出其部位(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15分)。202 Nhomakorabea心脏触诊
(1)触诊手法正确(6分);
(2)能在心尖搏动区及心前区正确进行触诊(8分);
(3)能讲出心脏听诊主要内容(6分)。
20
提问
20

心脏体格检查1

心脏体格检查1
5
5
5
30
25
质量评估Biblioteka 10分1、态度严肃认真、爱伤观念强(减少暴露、翻动)
2、操作熟练、检查器具摆放整齐、不乱丢污物
3、胸骨角确定标志正确,各部分检查顺序:胸廓、胸壁、肺部;视、触、叩、听
4
2
4
考官签名:
4、叩诊心浊音界:
顺序:先左后右、从外向内、由下而上
方法: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轻叩、右侧肝上界上一肋间开始稍重至第二肋间
标记:左右相对浊音界
测量结果正确
5、心脏听诊:
五个听诊区(二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主动脉瓣二区、三尖瓣)位置正确
逆时针方向
听诊内容全面(频率、节律、心音、杂音、摩擦音)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表(100分)
姓名编号:得分:
内容
评分标准
标准分
扣分
准备工作
20分
1、器具齐备,六步洗手法洗手
2、站在病人右侧,问候,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3、被检查者体位、姿势正确
10
5
5
心脏
70分
1、观察心前区及心尖搏动:(切线方向)
2、触诊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异常搏动和震颤)两步法
3、触诊心包摩擦感:胸骨左缘3、4肋间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表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表
25
4.听诊顺序:自心尖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每听诊区至少听30秒以上
10
5
心脏听诊
1.听诊方法:一般采用间接听诊法
5
2.听诊内容:心率、心律、正常心音、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等(考官随机抽考出现的临床意义)。
5
3.心脏瓣膜的听诊部位。心尖区即二尖瓣区,心尖搏动最强点(5分);肺动脉瓣区,即胸骨左缘第2肋间(5分);主动脉瓣区,即胸骨右缘第2肋间(5分);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即胸骨左缘第3肋间(5分);三尖瓣区,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5分)。
5
2.心脏左界叩诊: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由外向内叩诊至清音变浊音,并作标记,然后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5
3.心脏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于肝上界上一肋间由外向内叩诊至清音变浊音,并作标记,然后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5
4.测量:用直尺测定锁骨中线到前正中线距离,一般为8-10厘米。测定左右心浊音界各标记点距离前正中线垂直距离。
5
3.视诊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
5
心脏触诊
1.心尖搏动:检查者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然后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食指、中指及环指指腹并拢置于心尖搏动最明显的部位。触诊到心尖搏动应注意其位置、范围、强度、速率和节律(指点不正确不能得分)。
5
2.震颤:检查者用右手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和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诊,了解相应部位有无不同时期的震颤(考官随机抽考震 Nhomakorabea的临床意义)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编号:姓名:得分:

心内科常用分级评分

心内科常用分级评分

.GRACE 评分Scr 单位换算:1mg/dl=88.4mmol/LKillp 分级 得分 收缩压(mmHg ) 得分 心率(次/min ) 得分 I 0 <80 58 <50 0 II 20 80-99 53 50-69 3 III 39 100-119 43 70-89 9 IV 59 120-139 34 90-109 15 140-159 24 110-149 24 160-199 10 150-199 38 >200 0 >200 46危险因素分值 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功能不全1 高血压 1 年龄≥75岁2 糖尿病 1 中风/TIA/血栓史2 血管病变 1 年龄65~74岁 1 性别(女性)1 总分值9年龄(岁) 得分 Scr (mg/dl ) 得分 危险因素得分 <30 0 0-0.39 1 院前心跳骤停 39 30-39 8 0.4-0.79 4 ST 段下移 28 40-49 25 0.8-1.19 7 心肌酶升高 14 50-59 41 1.2-1.59 10 60-69 58 1.6-1.99 13 70-79 75 2.0-3.99 21 >8091>4.028CHA 2DS 2-VASc 评分.当评分>=3分时,患者服用抗凝药物应当非常小心谨慎。

当房颤患者的CHA 2DS 2-VASc 评分大于2分,且HAS-BLED 评分大于2分,仍应给予抗凝治疗。

分 类需 采 取 的 措 施INR >3.0但≤5.0(无出血并发症)适当降低华法林剂量或停服一次,1~2日后复查INR 。

当INR 回复到目标值以内后调整华法林剂量并重新开始治疗。

INR >5.0但<9.0(无出血并发症)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 1(1.0~2.5mg ),6~12小时后复查INR 。

INR <3后重新以小剂量华法林开始治疗。

INR ≥9.0(无出血并发症) 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 1(.5mg ),6~12小时后复查INR 。

心脏、胸肺、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胸肺、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10
自心尖区(1分)开始→肺动脉瓣区(1分)→主动脉瓣区(1分)→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1分)→三尖瓣区(1分)。每听诊区至少听30秒以上(3分),听诊时间太短应适当扣分。
8
听诊内容:心率(1分)、心律(1分)、正常心音(1分)、心音改变(正常、异常)(2分)、心脏杂音(正常、异常)(4分)、心包摩擦音(2分)等。
2
考生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1分),然后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食指、中指及环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3分),也可用单一手指指腹触诊.
4
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2分),在锁骨中线内或外(2分)。(正常人心尖搏动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面0.5—1cm)(指点不正确不能得分)。
4
心脏震颤触诊(5分):考生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
5
心包摩擦感触诊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诊(4分),能说出使触诊满意的条件:被检查者胸前倾位(2分)、收缩期(2分)、呼气末(2分).
10
心脏叩诊
考生以左手中指的第一、二指节作为叩诊扳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击的部位,扳指与肋间平行(3分),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扳指)第二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3分),叩击时应以腕关节与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立即抬起(3分),在同一部位叩诊可连续2-3下(3分)。
8
正常胸、桶状胸、扁平胸、鸡胸、肋间隙增宽、肋间隙窄、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正常呼吸频率、呼吸过速、呼吸过缓、呼吸深度变化;潮式呼吸、间停呼吸、抑制呼吸、叹息样呼吸。上述各项提到各得1分,未提及不得分.
16
肺和胸膜的触诊
前胸廓扩张度的检查:考生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手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2分)。嘱被检查者做深呼吸运动(1分),观察比较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以此对比被检查者呼吸时两侧胸廓扩张度(1分)。

心脏检查评分表

心脏检查评分表
1.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2分)。
3.正常人心尖搏动在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1.0)cm;能够正确描述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及是否正常(4分),具体搏动范围指划给考官看(2分)。
4.正常人心尖搏动范围直径为2.0~2.5cm。
心脏触诊
考生与被检查者位置正确;被检查者仰卧,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2分)。
2.由外向内至浊音出现(2分)。
3.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2分)。
1.心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3分)。
2.然后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至浊音止(3分)。
3.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3分)。
心脏听诊
听诊顺序:
自心尖区(2分)开始肺动脉瓣区2分)→主动脉瓣区→(2分)→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2分)→三尖瓣区(2分)。每听诊区至少听30秒以上(3分),听诊时间太短应适当扣分。
24分
1.考生用右手全掌开始检查,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1分)。2.然后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食指、中指及环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3分),也可用单一手指指腹触诊。
1.心尖搏动最强点第几肋间(2分)。
2.在锁骨中线内或外(2分)。
3.正常人心尖搏动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cm)(指点不正确不得分)。
2.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扳指)第二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线(3分)。
3.叩击时应以腕关节与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立即抬起(3分)。
4.在同一部位叩诊可连续2~3次(2分)。
26分
1.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2分)。
4.心脏震颤触诊(5分)。考生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颤动感。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是一套用于评估心脏疾病或异常的工具,它通过观察患者的体征、听诊心脏的声音和触诊心脏的位置和脉搏强度等来判断心脏功能的健康程度。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的参考内容。

1. 观察患者
观察患者的外表,包括脸色是否苍白、有无水肿、呼吸是否困难等。

2. 体征检查
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率等基本生命体征。

正常的血压范围是120/80毫米汞柱,正常的心率范围是每分钟60至100次,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是每分钟12至20次。

3. 触诊心脏位置
通过触诊胸部,确定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心脏正常情况下位于胸骨中线左侧的第五肋间空隙,其距离前胸骨尖约2-3厘米。

4. 脉搏检查
检查患者的脉搏强度和节律。

正常的脉搏强度应该是有力而有规律的。

5. 听诊心脏声音
使用听诊器仔细听诊患者的心脏四个区域(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和三尖瓣区),观察有无异常心脏音。

正常的心脏声包括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而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可
能是心脏疾病的征兆。

6. 川韵反射
在患者卧床的情况下,轻轻敲击其胸骨左缘的第三或第四肋软骨周围,观察腿部或颈部的反应。

川韵反射强烈暗示心脏衰竭。

以上是一份常见的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的参考内容,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听触诊等操作,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初步评估的工具,确诊心脏疾病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

此外,由于各个医院和医生可能会有些差异,实际的评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100分)序号:项目评分标准分值得分查体前准备1.器具准备。

2.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侯,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10心脏视诊: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心尖搏动(位置、搏动范围)、心前区异常搏动。

(必要时下蹲,视线与胸廓同高,以更好地观察)10触诊:心尖搏动(先用右手手掌置于心前区,确定需触诊的部位和范围,然后用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触诊);触诊心前区异常搏动(包括剑突下搏动)和震颤。

(用右手小鱼际触诊,确定具体位置和时期)。

10触诊心包摩擦感。

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用手掌触诊。

5叩诊心浊音界:先叩左界,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由外向内,当由清音变浊音时,翻转板指作标记,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

(如果心尖搏动不清楚,需由左腋前线开始,由外向内叩诊)。

叩右界,则沿右锁骨中线,自上而下,叩出肝上界(清音变浊音),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

用直尺测量左右心浊音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间的距离。

25听诊:先将听诊器体件置心尖搏动最强的部位,听诊心率、心律、心音(强度改变、心音分裂、额外心音)、杂音(听诊1分钟)。

然后依次在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听诊。

20听诊心包摩擦音,在胸骨左缘3、4肋间听诊。

5查体后处理协助患者整理衣物。

5操作后洗手。

(可口述)5注意爱伤观念,保护病人隐私。

5总分(得分合计):考官签名:年月日。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侧第2肋间(1分);三尖瓣区,即胸骨左缘第4肋间(1分);肺动脉瓣区和主动脉瓣区之间的区域,即胸骨右缘第2-3肋间(1分),共计5个叩诊区域。

在叩诊过程中,考生应注意听觉和触觉的结合,以确定浊音的出现和消失(2分),并能正确描述各个叩诊区域的浊音性质(3分),如清音、浅浊音、浊音、过渡音等(1分/个)。

总分:60分评分标准心脏检查在心脏检查中,考生应注意仪容整洁并向患者告知检查内容。

被检查者应处于仰卧位或坐位,并正确暴露胸心脏视诊部,上至颈以下,下至中上腹,两侧至腋中线。

考生应站在被检查者右侧,视线与胸部同水平开始视诊,仔细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然后正俯视整个前胸,观察心尖搏动位置与范围。

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在第几肋间,在锁骨中线内侧还是外侧,以及正确描述心尖搏动范围及是否正常。

被检查者应仰卧,考生应正确站在被检查者右侧。

考生应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然后用手掌尺侧或单一手指指腹触诊。

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在锁骨中线内或外。

考生应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

心包摩擦感触诊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诊,能说出使触诊满意的条件。

在叩诊过程中,考生应注意听觉和触觉的结合,以确定浊音的出现和消失,并能正确描述各个叩诊区域的浊音性质,如清音、浅浊音、浊音、过渡音等。

共计5个叩诊区域。

最终总分为60分。

心脏听诊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从心尖区开始,依次到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和三尖瓣区。

每个听诊区至少需要听30秒以上。

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音改变(正常或异常)、心脏杂音(正常或异常)和心包摩擦音等。

在缘第2肋间和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即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以听到心脏的正常心音。

而在三尖瓣区(即胸骨左侧心尖区)可以听到心脏杂音。

听诊时应该注意区分正常和异常的心音和杂音。

心脏检查考核评分表

心脏检查考核评分表
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健康评估实验室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表
学生姓名 学号 心 项 目 (1分) 专业 脏 检 查 扣 分 原因 班级
1.观察心尖、心前区搏动、切线方式观察
2.触诊心尖搏动(两步法)
(1分)
3.触诊心前区
(1分)
4.叩诊左侧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相对浊音界
(2分)
5.叩诊右侧心脏相对浊音界
(2分)
6.听诊二尖瓣区(频率、节律、心音、杂音、摩擦音) (1分)
7.听诊肺动脉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0.5分)
8.听诊主动脉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0.5分)
9.听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0.5分)
10.听诊三尖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主考教师: 得分:
(0.5分) 日期: 年 月 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每项1分
正确叙述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及位置。
2
每项2分
触诊
7
①检查者右手全掌开始触诊。②然后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③触诊时手掌按压力度适当。④确认心尖搏动(用两指或单一中指指腹)
2
每项0.5分
指出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在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0.5~1.0cm处(左室肥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①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②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③主动脉瓣区: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⑤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剑突下偏左或右)。
5
每项1分
听诊顺序,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主次法也可)
3
错一项扣1分
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在模型人上听诊)
心率(正常心率1例)
2
心律(房颤等1例)
2
正常心音或心音改变(奔马律异常1例)
2
杂音(二尖瓣狭窄杂音1例)
2
整体印象
3
手法娴熟及按望触叩听顺序进行
3
总计
50
注:①考生主动报告检查结果,特别是视诊、触诊、听诊的结果。
考评组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②分清出现时期(收缩期、舒张期还是连续性的)③检查顺序心尖→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剑突下偏左(逆时针法)
3
每项1分
叩诊(心浊音界)
14
①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②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消瘦者例外),③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表
姓名:得分:
项目
项目
总分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仪表和态度
2
①工作衣、帽穿戴整齐,②对病人态度和蔼,做必要的交流。
2
每项1分
检查前准备
3
①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检查者站在被检者右侧。②解开衣服,充分暴露前胸部。
2
每项1分
备齐用品(携带听诊器)
1
心脏检查
视诊
5
①其视线自上向下,必要时与胸部同水平视诊。②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与凹陷。②观察心尖搏动范围。③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
3
每项1分
①先叩左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②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③逐个肋间向上,④直至第2肋间。
4
每项1分
口述右界叩诊,①先叩出肝上界,②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③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3
每项1分
叩出实际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心浊音界位置。
4
超过2厘米扣2分
听诊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