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理论

合集下载

最新催眠的理论和应用主题讲座课件

最新催眠的理论和应用主题讲座课件
适用于:大部分牙医工作,小手术。
第五级 正向幻觉
开始产生梦游症,个案完全无痛觉,不会感觉 到疼痛或触碰,正向幻觉出现(可以看见或听见不 存在的事件或声音)。
深度放松—睁开眼睛,但依然在深度催眠中,当 你张开眼睛,会看到前面墙壁上有一面钟。我要你 形容下钟的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适用于:年龄回溯。
第六级 负向幻觉
• α波,8~12Hz,心不在焉、白日梦、幻想、安静 闭眼;身体松弛、打开心窗,愿意坦然接受暗示
• θ波,4~8Hz,浅睡、睡意朦胧;潜意识 • δ波,小于4Hz,深度睡眠
8-12HZ >14HZ 4-8HZ 0.4-4HZ
4
催眠中的脑电活动
• β波,13~35Hz,有意识的思考、注意力集中于外 部世界,解决实际问题。
结合在一起;
• 6 再做一次深呼吸,与这个自信愉快的感觉再一次结合在 一起;
• 7 再做一次深呼吸,与这个自信愉快的感觉再一次结合在 一起。
• 注:每天最少做3个循环。
面对压力或者心情烦闷时,只要做一 次深呼吸,你就能打开自信与愉快的心锚, 让你放松且有智慧的完成每一件事情!
万能的手
• 1 引导个案进入催眠状态; • 2 指令:我要你用心感觉我双手触碰你的感觉…,你会感
• 再次咨询
事前沟通、催眠、结束后谈话
break

• 眼皮胶黏


• 手臂强直


• 数字障碍

• 痛觉阻断


• 正向幻觉

• 负向幻觉
第一级 眼皮胶粘
催眠状态轻微,被催眠者感觉不到被催眠,感觉 完全清醒,简单的肌肉控制(眼皮强直)。
放松——暗示(眼皮粘在一起,无法睁开) 适用于:减肥、戒烟(大概四个咨询疗程)。

催眠术-理论基础

催眠术-理论基础

催眠术-理论基础催眠术-理论基础催眠术为了探讨催眠术的奥秘,许多人曾进行专门研究,但至今还无确切的科学依据说明人类催眠现象发生的种种规律,在催眠状态下一些特殊功能是如何产生的?有人认为是心理暗示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是神经生理的影响,或是生物的返祖现象,但是没有哪一种说法能完满地解释催眠术的内在机制。

近几十年来则倾向于综合性模式的理论,即心理、神经生理等解释模式。

不过,任何一种单一的理论都难以使人信服,现就近代几种理论分述如下。

心理学理论:这是一种纯心理学的观点,不强调与催眠有关的生理方面的变化或神经方面的变化,仅强调心理因素,是用心理分析的理论来解释催眠及其作用。

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他认为诱发催眠状态并起到治疗作用的是心理暗示,能否被催眠的关键在于受术者接受暗示的能力。

他把受术者看作是扮演角色,受术者暗示性很高便易于进入催眠状态所表现的角色,能全盘地吸取暗示并通过催眠状态下的潜意识而起作用,从而调整心理动力平衡的失调状态,达到治疗目的。

但是这种纯心理学的观点不能解释心理暗示通过什么途径产生催眠状态。

也不能解释神经、生理的许多变化或者动力平衡调整的机理。

这种单纯心理学观点使人感到费解。

生物学理论:它是从生物返祖现象的观点出发,把催眠状态中的感应关系、顺从关系看作是人类原始性服从的一早期形式,是一种幼稚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方式,是精神功能回归到原始阶段的重现,表现宿赖、服从和模仿性的特点,就象海绵一样地吸取暗示并反应在精神活动的各方面。

因此认为,催眠现象是一种原始性本能的返祖现象,是一种生物退化性的表现。

这种理论只是从表面现象来推理,并没有真正说明返祖现象的实质和找出更多的客观依据,也没有实验证实其正确性。

生理学理论:这是以巴甫洛夫为代表的条件反射的理论,把重点放在脑的生理机制上。

这种理论认为催眠是一种一般化的条件作用,把引入催眠状态的刺激语看成是一种条件刺激。

巴甫洛夫发现,给关在实验室,的狗一种单调重复的刺激,狗也会渐渐入睡或出现四肢僵直。

催眠ppt课件

催眠ppt课件
02
心理生理学理论认为催眠可以影 响个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 系统等生理系统,从而改变个体 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
03
催眠的实施过程
催眠前准备
环境布置
选择安静、舒适、私密的场地, 确保室内光线柔和,避免强光直
射。
受术者准备
确保受术者身体舒适,消除紧张情 绪,让其对催眠过程有基本了解。
催眠师准备
催眠不是睡眠,而是一种特殊的意识 状态,与清醒状态和睡眠状态不同。
催眠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04
催眠起源于18世纪的麦斯麦 术,当时被用于治疗精神疾病

19世纪,英国医生布雷德研 究并推广了催眠术,并提出了 “被动的集中注意力”的概念

20世纪初,弗洛伊德等心理 学家开始将催眠应用于心理治
疗领域。
催眠PPT课件
目 录
• 催眠简介 • 催眠的理论基础 • 催眠的实施过程 • 催眠的技巧与策略 • 催眠的注意事项与伦理规范 • 案例分享与实战演练
01
催眠简介
催眠的定义
催眠是一种心理状态,处于催眠状态 的人会表现出高度的专注和放松,对 催眠师的指令表现出高度的服从。
催眠可以用于解决心理问题、缓解疼 痛、提高记忆力和创造力等方面。
催眠可以帮助演员进入角色, 提高表演效果。
02
催眠的理论基础
暗示理论
暗示理论认为催眠是通过暗示来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在催眠状态下 ,个体接受暗示并对其产生反应,从而改变其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
暗示理论认为催眠暗示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的,可以通过语言、动作、音乐、情景 等多种方式传递。
自我催眠理论
催眠师需保持专注、冷静,调整自 己的状态,确保能够掌控整个催眠 过程。

催眠的原理及讲解

催眠的原理及讲解

催眠的原理及讲解
催眠是一种用于改变一个人意识状态的技术。

它可以帮助人们进入一种放松和专注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人们更容易接受建议和改变行为。

以下是催眠的原理及讲解:
1. 专注与深度放松:催眠通过帮助人们进入一种放松和专注的状态来起作用。

这个状态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沉思或专注注意力的状态,与正常清醒和睡眠之间存在一种中间状态。

2. 改变意识状态:在催眠状态下,人们的意识状态发生了改变。

他们变得更加敏感,并更加容易接受和响应建议。

3. 建议的接受性增强:在催眠状态下,人们更容易接受建议。

这些建议可以通过语言、肢体动作或其他形式传达。

例如,一个人在催眠状态下可以被告知他们将感到放松、自信或快乐,并且他们很可能体验到这些感觉。

4. 打开潜意识:催眠使人们更容易访问和影响他们的潜意识。

潜意识是我们大脑中存储的一切经验、信念和欲望的集合。

通过催眠,人们可以在潜意识层面上接受新的信念和行为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催眠本身并不具有神奇的力量,也不可能让一个人失去自我控制或违背自己的价值观。

相反,催眠是一种与被催眠者合作的过程,需要他们的自
愿合作和参与。

总而言之,催眠通过帮助人们进入放松和专注的状态,增强他们对建议的接受性,并打开他们的潜意识,从而帮助他们达到心理治疗和个人发展的目标。

五种心理学理论,告诉你人为什么会被催眠?

五种心理学理论,告诉你人为什么会被催眠?

五种心理学理论,告诉你人为什么会被催眠?何谓“催眠”呢?就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所引起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

其特点是被催眠者的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

强调一点,我们不会彻底丧失自主意识,若指令和我们的原则、道德、价值观发生巨大冲突时,催眠往往会失效,被催眠者在情绪激烈中会转醒。

催眠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暗示效应”——我们的无意识对某些事情或命令进行不自主的相信或服从,这被认为是催眠的基础。

所以不是任何人都会被催眠,一般了解催眠机制,或者暗示性较差,催眠感受性低的人是很难被催眠的。

年龄在7岁到成人之间的人催眠感受性较强,进入中年和年长之后就很难进行催眠了。

一、生理学理论——巴浦洛夫学说巴浦洛夫认为,催眠是觉醒和睡眠之间的过渡状态。

催眠是部分的不完全的睡眠,或称局部睡眠。

当大脑两个半球的皮层没有阻碍的进入完全抑制状态时,我们就会处于普通睡眠阶段。

但如果在催眠状态下,与言语暗示内容相关的皮层细胞群,从大脑皮层普遍抑制的背景下解脱出来,而形成一个孤立的,局部的兴奋区。

这个兴奋区和催眠师保持单线联系,除了这个区域间接和外界联系外,被催眠者的意识和外界都是隔绝的。

试想一下,当一个暴力者在没有制约的情况下会产生多么大的破坏力。

同时,缺乏抑制的兴奋区也是这样。

于是催眠师暗示刺激引起的兴奋反应就具有了巨大的,几乎不可遏制的力量。

被催眠者在这种力量下,对暗示做出各种反应。

神奇的催眠现象就发生了。

二、操作理论——信息加工巴勃用信息加工原理对催眠现象进行了解释。

根据信息输入——输出理论,被催眠者在催眠状态下做出的催眠行为(输出反应)与被催眠者原有的状态(输入情况)有着重要的关系。

这些输入变量有:个体特征,对催眠的态度,对他人所指出的活动的期望和任务激励,催眠师的语词音调,暗示的手法等。

这些变量作为输入条件都会影响输出反应,表现出故意忍耐疼痛,选择性遗忘,幻听幻视等反应。

催眠理论背后深层假设

催眠理论背后深层假设

催眠理论背后深层假设(1)一切催眠的实质是自我催眠;(2)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3)催眠是一个沟通意念的体验过程;(4)人人都可进入催眠状态:催眠感受性通学习和体验是可以不断提高的;(5)心身一体,相互协调;在潜意识状态下,身心一体表现的淋漓尽致……(6)催眠能够在很多情境下被体验:简单描述-下催眠的特征,,我们会据此发现它在很多情境中都发生过。

它常在文化过渡仪式(cultural transition rituals)中发生。

例如,最近我结婚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体验到的就很像催眠。

某些运动员和艺术家们都曾说起过这种体验,他们放任自己的感觉,置身于这种“心畅”中。

那些深深被音乐或舞蹈节奏吸引的人们也体验过类似的感觉。

我们还可以在那些沉浸在书中的读者,以及被电视节目紧紧吸引着的孩子们身上发现它,他们根本听不到我们的呼唤。

我们在做白日梦的学生、极度抑郁的客户、回忆过去的老人身上也都能观察到它。

简而言之,催眠现象可在很多情境下发生。

(7)多种方式可导致催眠发生它们包括:有节律的和重复的运动(跳舞、跑动、摇动、呼吸锻炼等);吟唱(沉思、祈祷、集体仪式、集会或运动会时的赞美诗、抑郁时不停的自言自语等);注意力集中(于颂歌、催眠师的声音、图像、意念、电视等);肌肉紧张性平衡(通过放松过程、按摩、酒精或安定类药物、韵律活动等)。

这些彼此相连的方法都倾向于减少不连续的、无节律的有意识的活动,形成更加统一的体验模式。

由于肌肉紧张的转变,自我他人之间强烈的界限感消散了,使得生物节律同步化、心理过程单一化。

(8)催眠状态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催眠经验不能与人的正常功能模式相分离。

正如我们将在下一章进行广泛讨论的那样,它们既不怪异,也不是人为的。

它们与我们每个人通常体验到的过程非常相似,就如同阅读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坠入爱河、做白日梦。

通常情况下,催眠状态的不同之处是出于特定的目的,经验性的参与被加以强化,并且被延长一段时间。

催眠理论基础

催眠理论基础

催眠理论基础催眠术是运用暗示等手段让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能够产生神奇效应的一种法术。

催眠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

其特点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

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并做出反应。

催眠的深度因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师的威信与技巧等的差异而不同。

催眠时暗示所产生的效应可延续到催眠后的觉醒活动中。

以一定程序的诱导使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就称为催眠术。

采用特殊的的行为技术并结合言语暗示,使正常的人进入一种暂时的,类似睡眠的状态,催眠状态也可由药物诱发,分为自我催眠与他人眠,自我催眠由自我暗示引起;他人催眠在催眠师的影响和暗示下引起,可以使病人唤起被压抑和遗忘的事情,说出病历,病情,内心冲突和紧张。

催眠还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既催眠疗法)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冲突、失眠以及其它的身心疾病。

在中国,可以说“催眠”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

古代的“祝由术”,宗教中的一些仪式,如“跳大神”等都含有催眠的成分,只不过当时多是用来行骗的,或是一种迷信活动。

在欧美,很早就有人倾力研究催眠。

记录较早的是18世纪在巴黎有一位喜欢心理治疗的奥地利医生名叫麦斯麦尔的“催眠”,他能够通过一套复杂的方法,应用“动物磁力”治疗病人,其中包括能使病人躺在手臂上面。

并用神秘的动物磁气说来解释催眠机理,按现代理解那就是一种暗示力。

据传法国政府准备出很多钱购买他的治疗方法,但他都不肯,这可能是由于他自己也不清楚。

后来,一位苏格兰医生布雷德对该现象发生了兴趣,能够给手术病人引起麻醉,于19世纪提出“催眠”—一词,并对催眠现象作了科学的解释,认为是治疗者的所引起的一种被动的、类睡眠状态,并借用希腊文“hypnos”(即睡眠的意思)一词改为“hypnosis”(催眠),使得催眠术有了广泛的传播,至今一直沿用这一术语。

催眠基础课程课件

催眠基础课程课件

进行处理,并告知客户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关法律法规与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催眠师职业资格认证标准》
规定了催眠师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考试要求、认证流程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规定了催眠作为心理治疗方法的相关要求和限制,以确保患者的权益得到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规定了催眠师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应遵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要求。
心理状态与催眠
心理状态与催眠的关系
心理状态的调节
心理状态是影响催眠效果的重要因素 之一,不同的心理状态对催眠的敏锐 度不同。
催眠师通过特定的引导语和技能调节 受试者的心理状态,以提高其进入催 眠状态的速度和深度。
心理状态的类型
心理状态可分为放松、专注、想象和 睡眠等类型,每种状态对催眠的敏锐 度不同。
解除催眠
渐进唤醒
通过渐进式地唤醒受试者的身体和意识,使其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指令唤醒
向受试者发出指令,使其立刻从催眠状态中醒来。
CHAPTER 04
催眠的心理学原理
心理防备与暗示
心理防备
催眠能够降低个体的心理 防备,使得个体更容易接 受暗示和引导。
暗示性
暗示是催眠的核心,通过 暗示来影响个体的思维、 情感和行为。
人的意识与催眠
人的意识与催眠的关系
人的意识是影响催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意识状态对催 眠的敏锐度不同。
意识的层次
人的意识可分为苏醒、梦境、睡眠和深层意识等层次,每个层次对 催眠的敏锐度不同。
意识的调节
催眠师通过特定的引导语和技能调节受试者的意识状态,以提高其 进入催眠状态的速度和深度。
CHAPTER 03
催眠技能与实践

催眠论

催眠论

(一)什么是催眠催眠(hypnosm)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最早提出于18世纪,在巴黎有一位喜欢浮夸的奥地利医生名叫麦斯麦尔(FranzAntonMesmer)的宣称,他能够通过一套复杂的方法,应用“动物磁力”治疗病人,其中包括能使病人躺在手臂上面。

按现代理解那大概就是—一种暗示力。

据传法国政府准备出很多钱购买他的治疗方法,但他都不肯,这可能是由于他自己也不清楚,最后他被当做骗子驱除出城。

不过,虽然这个现象从此公开地不再得到信任,但一些实际工作者却仍追随他的路线,麦斯麦尔的名字也继续流传。

后来,一位苏格兰医生布雷德(James‘Braid)对该现象发生了兴趣,于19世纪提出“催眠”—一词,并且宣称它能够给手术病人引起麻醉从而使它得到传播。

遗憾的是不久更为有效和可靠的麻醉剂出了,使催眠术的发展再次受到影响。

从此以后,催眠就一方面被—些人利用作为行骗手段,同时也有另一些人对之进行科学研究。

(二)催眠诱导与受暗示性催眠诱导(hypnoticinduction)是以产生高度受暗示性(suggestibility)为特征的一个系统程序。

它会引起人们被动的放松,反应性降低,注意范围变得狭窄和幻觉增强。

诱导催眠的技术有多种,通常是催眠者不断反复地用轻声告诉被试他感到了疲倦、发困和朦胧欲睡,并且清楚地描述应该发生的身体感觉,如你的两臂在下坠,脚在发热,眼皮变得沉重,抬不起来了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被试就逐渐地接受影响进入了催眠状态。

大量研究结果指出人们对催眠的受暗示性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

有1/10的人对催眠诱导根本没有反应,在另—一极端最容易接受催眠的人也只有1/10.每个人对催眠的反应性是一种稳定的可测量的特质,可以通过各种特定的量表进行测查,其中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希尔加德(ErnestHilgard,1965)的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Stanfordhyp—noticsu~eptibilitvscale,SHSS)被公认最为有效c至于受暗示性的实质,过去人们曾认为那属于一种人格特质,与易受吸引和表象清晰有关,但研究表明二者的相关很低。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催眠生理学理论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催眠生理学理论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催眠生理学理论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催眠生理学理论”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催眠生理学理论巴甫洛夫学派从生理学角度对催眠的实质所作的解释。

认为,催眠是局限性睡眠。

若在大脑两半球皮层中发展着的抑制过程没有遇到任何障碍,就产生普通的睡眠;若抑制过程只笼罩在大脑两半球部分皮层,就产生局部性睡眠,通常称为催眠。

他曾对一只狗进行了条件反射性训练,使这只狗一听到特殊的喇叭声就醒来,并摄取食物,而其他的各种刺激,即使相当强烈,也不能使狗从睡眠状态中醒来。

实际上,喇叭声是进食的信号,这只狗在睡着的时候,皮层中喇叭声和进食的联系始终是醒着的。

巴甫洛夫把这个觉醒部分称为“警觉点”。

同样,被催眠者在催眠时也存在这种“警觉点”,并通过这个“警觉点”与催眠师保持单线联系。

除这个“警觉点”以外,被催眠者的意识与周围世界是隔绝的。

这就是催眠师与被催眠者保持“感应”关系的生理学基础。

对于催眠状态下暗示性增高的现象,他认为,在催眠状态下,与言语暗示内容相关的皮层细胞群在大脑皮层普遍抑制的背景上解脱抑制而兴奋起来,形成局部的、孤立的觉醒区。

由于其余区域的广泛抑制,觉醒区也就缺乏竞争,于是,作为刺激的暗示具有了巨大的、几乎不可遏制的力量。

通过研究,还提出了“睡眠时相”的概念。

他发现,大脑皮层从兴奋到抑制之间存在着许多中间阶段。

在觉醒期间,即皮层兴奋时,大脑两半球皮质的反应能力是正常的,反应量与刺激的强度相适应,强的刺激引起强的反应,弱的刺激引起弱的反应,此时是“觉醒相”;当入睡时,皮层开始从觉醒过渡到睡眠,在这种状态下,强或弱的刺激引起的反应是同量的,这就是“均等相”;当皮层进入较深的抑制状态时,就可以看到一种反常的现象,即弱的刺激引起强的反应,而强的刺激反而引起弱的反应,甚至完全不起作用,这就是“反常相”。

有时,还会出现“超常相”,即在觉醒状态下不能使皮层细胞作出反应的阴性刺激,却诱出了反应。

关于催眠理论的理解

关于催眠理论的理解

关于催眠理论的理解关于催眠的理论很多,比如巴甫洛夫理论、大脑功能分裂论、新离解性学说、精神分析、角色扮演、遵从和信任、输入输出等,本文想谈谈对主要的几个理论的理解。

1、巴甫洛夫理论2、大脑功能分裂论Janet 和 Prince 认为催眠是由于下意识脱离了意识的控制并独立活动而造成的。

当一个人被催眠而处于恍惚状态时,大脑皮质的这些高级中枢通向运动中枢的通路在神经元的突触部位受到阻抑,神经冲动无法传递,于是这些高级中枢失去作用,由外界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不经过各高级中枢,而通过下意识传向运动中枢,支配了人的行动。

大脑功能分裂论的理论认为催眠有如下特征。

第一,下意识接替意识。

当一个人进入催眠状态时,下意识接替了意识的职责,意识完全不起作用,于是人的行为便表现为完全另外一种样子。

不少人认为,人格的分裂比如双重或多重人格,就是由于脑功能分裂引起来的。

第二,行为发生分裂与脑功能分裂问题。

持脑功能分裂说的人通过观察发现,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的行为会出现不连贯、不统一这种分裂现象,从而断定其大脑活动处于分裂状态。

其实,被催眠者大脑活动并未分裂,至少没有完全分裂,以下两点可以证明。

首先,从记忆方面来说,被催眠的人大脑活动并未完全分裂。

当一个被催眠者从深度恍惚状态(梦游状态)下醒来时,有时可能回忆起深度催眠中所发生的少数最醒目的情节。

这说明清醒和催眠这两种意识状态有连续性,并不是大脑功能完全分裂,否则他何以能回忆起来呢?其次,从思维方面来说,被催眠的人并不是完全不能思考。

持脑功能分裂说的人认为,当被催眠者处于深度恍惚状态时,他们的行为完全受催眠者所指使,失去了判断和思考的能力,他们的行为受下意识的支配,完全脱离了意识的控制,主意识和下意识是分裂的(分裂这个词的原文是dissociation,意思是使分裂、使游离出来)。

从被催眠者的表现来看,他们的行为虽受催眠者的指使,但是这种指使是有限度的,并不是对催眠者言听计从,毫无思考、判断能力。

催眠疗法的原理与应用

催眠疗法的原理与应用

催眠疗法的原理与应用一、引言催眠疗法,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近年来在心理学、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催眠的神秘性和有效性,使其被许多人视为解决一系列问题的潜在手段。

从减轻焦虑、缓解疼痛到改善睡眠质量,催眠疗法展现出了独特的价值。

本文将深入探讨催眠疗法的原理及其多种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神秘而迷人的领域。

二、催眠的定义与历史催眠最早是由奥地利医生弗朗茨·安东·梅斯梅尔(Franz Anton Mesmer)提出的,其理论基于“动物磁力”的概念,而这一理论虽未获得科学认可,但却揭开了催眠研究的序幕。

19世纪,英国医生詹姆斯·布雷德(James Braid)首次使用“催眠”这一术语,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催眠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随后的发展中,多个心理学家对催眠进行了不断探索,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利用催眠来帮助患者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

三、催眠的原理1. 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催眠疗法的核心在于对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关系的理解。

在清醒状态下,人们通常都处于一个高度自主的意识状态。

而在催眠状态下,个体会进入一种放松和专注的状态,意识水平降低,使潜意识得以更为明显地显现。

这种状态允许个体更加开放地接受建议,同时也更容易回忆起被压抑或遗忘的记忆。

2. 吸引与集中注意力通过特定的方法,如语言引导、冥想或呼吸控制,治疗师可以帮助受试者迅速进入催眠状态。

在此过程中,个体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周围环境的干扰减少。

这种集中注意力的状态能够使个体更加深入地探索内心世界,并对外部建议呈现更高的敏感性和可接受性。

3. 放松反应人们在施加催眠时,通常会经历显著的放松反应。

这种放松不仅限于精神上的放松,身体也会表现出相应反应,例如心率减慢、肌肉松弛等。

放松反应能够促进身心健康,使个体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和焦虑,对治疗具有一定帮助。

4. 建立暗示在催眠过程中,治疗师可以通过暗示来引导个体进行特定感受或行为。

催眠操作理论

催眠操作理论

催眠操作理论■催眠成功二要件1、充分练习催眠程序,训练暗示语气和语调,并多观摩名家催眠。

只有确实熟练了,临场才不会犹豫或惊慌。

2、一定要具有“催眠必可成功”的决心,而且不仅初次试验有此信心,以后任何一次催眠都要有此信心,不达目的决不终止。

■催眠成功四要素1、安静的环境2、平和的心态3、积极的态度4、舒适的体位■进入催眠状态后的体会1、良好的情绪(宁静、平和的心态)2、天人合一的体验3、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美好体验4、时空联系的改变5、现实和理想的升华■催眠诱导的结果放松身体和精神;注意力集中;减少对外界环境的注意;更强的内在感觉注意。

◆请记住:进入催眠状态时,你的身体也许会感到轻浮,或者感觉到沉重,你也许感到像是在做梦,你的眼睑在乱跳,你的身体变得更冰凉或暖和,所有这些可能的反应都是完全正常的。

■暗示的原则◆始终坚持说有意义的话。

使用正面、积极、建设性的话语。

◆多用积极暗示。

“醒后即使看到酒也不想喝,身体就健康”(积极暗示)“醒后一闻到酒味就恶心呕吐”(消极暗示)“你的记忆力越来越好!”(积极暗示)“你的记忆力不错”(消极暗示)◆暗示要适合被催眠者的接受程度,要使用被催眠者能理解的话语。

◆暗示的语气要果断、有权威,不模棱两可或模糊软弱。

在催眠刚开始时,语气要温柔,但到关键点时,一定要有权威,严厉而果断。

◆暗示要注重现在。

要说“现在立刻就不痛了”“醒后立刻不再口吃”不要说“将要解除”“明天以后就消失”◆暗示要反复实施。

被催眠者如有疲惫,应用暗示消除其疲惫,继续治疗暗示。

◆将目标量化。

如,我将每天坚持减肥,直到我的体重减为70公斤。

◆暗示要清楚、简单,且在目前状态下是能做到的。

◆利用视觉,并使用诸如“震憾的、闪闪发光的、强大的、容光焕发的、钟情的、令人兴奋的、愉快的、漂亮的等”形容词来描述情绪。

越形象生动、越戏剧化,视觉建议就越有成效。

◆宽容的暗示比专横的命令更易于被接受。

◆每次只进行一个项目。

◆你要达到一个目标的决心越大,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催眠的基本原理讲解

催眠的基本原理讲解

催眠的基本原理讲解
催眠是一种精神状态,通过特定的技巧和方法使人处于放松、专注和易受影响的状态。

催眠的基本原理涉及到人的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外部建议的敏感度。

下面是催眠的基本原理的讲解:
1. 专注和放松:催眠的首要目标是使人放松和专注。

通过深呼吸、放松肌肉和专注于特定的声音、图像或想象力等方法,可以使大脑进入一种放松的状态,同时过滤其他干扰和想法。

2. 意识分析和潜意识启动:催眠过程中,人们的意识往往得以分解和转向潜意识。

潜意识是我们不自觉的思维、记忆和情感的储存库。

在催眠状态下,潜意识的影响力增强,人们更容易接受和回忆潜在的记忆和想法。

3. 建议的敏感度增强:催眠状态下,人们对于建议更为敏感。

催眠师通过无意识层面上的言语、旋律或图像,并结合催眠者的需求,给予积极的建议或指令,以引导其行为和想法。

4. 自我意识减弱:在催眠状态下,人们对自己和外界的觉察减少,自我意识降低。

这种减弱的自我意识有助于放松和接受催眠师的建议,但同时也需要催眠者的信任和配合。

5. 焦虑和抵抗减少:由于催眠状态下对于建议的敏感度增强,焦虑和抵抗也相
应减少。

人们更容易接受积极的建议并放开对自我限制的抵抗,从而加强对于改变、治疗或提高个人表现的积极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催眠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个体对催眠的敏感程度因人而异。

此外,催眠并不具备超能力或超自然的效果,它仅仅是一种精神状态的转变,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达到放松和疗愈的目的。

催眠理论研究

催眠理论研究

(一)催眠生理学这是以巴甫洛夫为代表的条件反射的理论,把重点放在脑的生理机制上。

一、催眠是一种条件反射催眠是一种条件反射。

这种学说受到许多当代研究者的支持。

巴甫洛夫在研究催眠抑制的时候就不止一次地提到过催眠时相的问题。

人类的催眠时相,当然比动物复杂得多。

撒透尔(Sailer,1944)曾指出:“催眠基本上与条件反射有关,有些人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建立“迷睡”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可以给予在唤醒后去执行的行为的口头嘱咐——所谓“催眠后暗示”。

巴甫洛夫研究所在人的催眠状态时高级神经活动研究中发现,通过催眠中的语言暗示,可以系统地改变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即消除一种反射可以同时发生另一种反射的消除);也可以单独地消除一种反射;并且脑电活动也有相应变化。

二、催眠是一种神经生理学表现催眠是由于大脑皮层的生理学改变引起的。

艾斯塔脖罗克认为,催眠是由于神经突触脱离,而神经冲动直接进入少量的通道中去而引起的。

催眠对中枢神经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的交通关系,尤其是丘脑下部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

海登贝(Heldenbaln,1906)认为,催眠是脑的神经节细胞的抑制。

沃柏格(Wolberg,1948)认为,抑制扩散到皮层的高级部位可以解释部分催眠现象。

杨(Young,1941)主张催眠是一种神经功能抑制而另一些处于兴奋。

麦独孤(Medougal,1926)则提出,催眠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能量转移到血管运动系统。

科比与莫格林(Kubie,Mergolin,1944)主张催眠是由于中枢有一个兴奋灶而为其他抑制区所包围着。

艾斯塔勃罗克(Estabrooks,1943)认为催眠是由于突触脱离,而神经冲动直接进入少量的一通道中去。

巴甫洛夫认为,催眠是由于重复单调的刺激使大脑的抑制扩散所致。

巴塔莱特(Bartlett,1968)假设催眠的作用机制是新皮层与皮层下区的整合增加,皮层下区较正常有更大程度的激活。

罗伯茨(Roberts,1960,1963)强调催眠的引起是由于脑干网状结构及特异地感觉、错觉及协调的神经通路之间的阻断。

催眠疗法(理论介绍)

催眠疗法(理论介绍)

催眠疗法(理论介绍)催眠与冥想----暗示与心理治疗用心理暗示治病—揭开催眠术的神秘面纱提起催眠术,不少人会感到神秘莫测,其实,这主要是人们对这种现象不甚了解,加上有些人将催眠术吹得神乎其神的关系。

其实,催眠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

当一个人全神贯注于某一活动时,由于精神的高度集中,以致对外周环境的事物一无所知。

这种销魂状态就属于催眠的一种形式。

当然,作为起治疗作用的催眠术并不是像母亲为婴儿催眠那样使被催眠者入睡,而是使他们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

这样,被催眠者与催眠师之间仍然保持着联系,使被催眠者按照催眠师的指令去做,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催眠的过程中,催眠师用语言不断地对被催眠者进行暗示。

如果被催眠者与催眠师密切合作,相信这些暗示性语言,转而就会用这些语言暗示自己,变成自我暗示,从而慢慢地就进入了催眠状态。

因此,从本质上说,所有的催眠都是建立在自我暗示的基础上,均属于自我催眠。

催眠术自古以来就被用于治疗疾病、减轻疼痛。

人类社会先有巫后有医。

巫师经常运用催眠术的技巧来消除人们对疾病的恐惧和彷徨所产生的焦虑,并增强安全感。

十八世纪维也纳医生麦斯默创造了一种轰动欧洲的“磁气”疗法,让磁铁里的“磁气”流过病人身体而治愈了许许多多病人。

后来才知道,这根本不是磁气的作用,而是暗示所起的作用。

同样,某些气功也是通过这种心理作用而达到治病的效果的。

大凡练功者在练功之前对气功必然有所相信,相信此种功法的效力。

这其实是自我暗示的第一步。

练功之时,练功者在气功师反复不断的言语暗示下,心里也不断地默念“要进入状态”,也就是不断地给自己施加暗示,有意地使自己进入气功状态,于是乎或快或慢地进入了催眠状态,产生了飘飘然的感觉。

在这种催眠状态下,暗示性更高了,产生了“我的病好多了”或者“我的病完全好了”的信念。

那种盼望治愈的愿望,此时此刻似乎变成了现实,收功之后自然感到格外的轻松舒适。

在这种催眠状态下,不少病人将平时憋闷在心里、没有机会和条件发泄的情绪,通过喊叫哭闹或狂奔乱跳,得以尽情地抒发排遣。

催眠的基础知识

催眠的基础知识

催眠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催眠的概念:对人或动物刺激视觉,听觉或触觉来引起睡眠状态,对人还可以用言语的暗示引起。

这种睡眠状态跟普通睡眠不同,大脑皮层上至引起不完全的抑制。

催眠术(hypnotism,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睡神Hypnos的名字)是运用暗示等手段让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并能够产生神奇效应的一种法术。

催眠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

其特点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

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并做出反应。

催眠的深度因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师的威信与技巧等的差异而不同。

催眠包括催眠药物和催眠术。

正常使用催眠药物有利身体健康。

催眠药物能避免失眠对人体的严重危害,治疗失眠病,提高睡眠质量。

官方允许药店合法销售许多副作用较小的催眠药物,这些催眠药物不属于精神药品。

催眠治疗咨询范围:1,神经症:抑郁症,酒瘾症,烟瘾症,强迫症,焦虑症,紧张症,恐惧症,口吃症,怯场症,自卑症,厌食症,固执症,恐病症,厌学症,疑病症,网瘾症,神经官能症,妄自菲薄症,自我完美症,自毁自贱症,神经衰弱症,脾气暴躁症,过度压力症,惶恐不安症,自信缺乏症,书写痉挛症,过度食欲症,食欲缺乏症,情感挫折症,失恋痛苦症,亲子代沟症,择业茫然症,精神紧张症,离休综合症,抑郁自闭症,社交恐怖症,产后忧郁症2,生理障碍:过度自慰症,阳痿早泄症,异常性心理,性心理障碍,急慢性胃炎,洁癖,胃痛,神经性哮喘,神经性尿频,遗尿,性欲缺乏症,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梦精遗精,麻痹性癔病,舞蹈症,癫痫,面神经麻痹,神经性心脏病,月经闭止,痛经,经血过多。

3,儿童行为障碍:包括咬指甲,拔头发,遗尿,口吃等儿童不良行为,儿童退缩行为,儿童多动症。

4,神经系统某些疾患:包括面神经麻痹,偏头痛,神经病,失眠,先天性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更年期综合症神经衰弱。

心理咨询催眠的原理

心理咨询催眠的原理

心理咨询催眠的原理心理咨询催眠是一种通过引导患者进入放松状态,从而促使其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建立联系,以达到治疗心理问题的方法。

催眠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其原理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知识。

本文将从催眠的定义、作用机制、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心理咨询催眠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首先,催眠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它可以通过引导患者进入一种深度放松和集中注意力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患者的意识会变得更加敏感,同时潜意识也更容易受到影响。

催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改变患者的意识状态,使其更加容易接受治疗师的建议和引导,从而达到改变患者心理问题的目的。

其次,催眠的实践方法主要包括诱导、深化和建议三个阶段。

在诱导阶段,治疗师会通过一些特定的技巧和语言,引导患者进入放松状态;在深化阶段,治疗师会进一步加强患者的放松状态,使其进入更深层次的催眠状态;在建议阶段,治疗师会向患者提出一些特定的建议,以促使其改变不良的心理行为模式或者消除心理问题。

此外,催眠的原理还涉及到一些神经科学知识。

研究表明,催眠状态下大脑的活动模式会发生改变,特别是在大脑皮层和下丘脑等部位。

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患者对治疗师的建议更加敏感,从而更容易接受和执行。

同时,催眠还可能通过影响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活动,调节其身心状态,达到治疗心理问题的效果。

综上所述,心理咨询催眠是一种通过引导患者进入放松状态,从而促使其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建立联系,以达到治疗心理问题的方法。

催眠的原理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知识,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改变患者的意识状态,使其更加容易接受治疗师的建议和引导。

催眠的实践方法主要包括诱导、深化和建议三个阶段,而其作用可能通过影响大脑活动和自主神经系统活动来实现。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为心理咨询催眠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为心理问题的治疗提供更多可能性。

【催眠原理】催眠的理论

【催眠原理】催眠的理论

【催眠原理】催眠的理论
1.部分退化(partialregression)理论
催眠使受试者的思维退化到孩子气的阶段,失去对正常觉醒的控制,并落入一种更原
始的思维方式。

因此,他冲动行事,产生幻想和幻觉。

2.角色扮演(roleplaying)理论
据信,在催眠师的诱导下,受试者在过度合作中扮演了另一个角色。

受试者对角色和
情境因素的期望使他们以高度合作的态度做出一些行为。

但许多学者坚持认为,催眠是另
一种意识状态,而不是角色扮演,因为即使是最合作的受试者也不会同意在没有麻醉剂的
情况下进行手术。

3.意识分离(dissociationinconsciousness)理论
根据实验观察,希尔加德认为催眠将受试者的心理过程同时分成两个(或更多)分路。

第一种转移是主体所经历的意识活动,这种活动在本质上可能是扭曲的;第二种转移是意
识活动,很难被主体察觉和掩盖,但其本质是相对真实的。

希尔加德称之为“隐藏的观察者”。

意识分离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正常体验。

例如,长距离开车的人会对路上的情
况做出一些反应,但他们记不起来了。

这是因为意识显然被分为两部分:开车和个人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多重理论(multiple-aspect theory)以萧尔(Shor.R.E.)为首的一些学者认为,催眠状态的出现并非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重因素综合的结果。他们认为,在催眠时既有意识的变更,也有角色的扮演,还受个体的想象性、联想性、吸引性、创造性及皮层功能等的影响。在这诸多因素作用下,被催眠者会进入催眠状态,并根据催眠师的暗示而产生一系列催眠反应。
9.新分离理论(neodissociation theory)新分离理论的倡导者是希尔加德(E.R.Hilgard)。该理论实际上是对分离理论的修正。希尔加德指出,每个人都有一系列的认知系统,它们按照级别排列着。尽管我们的自我控制系统主宰着我们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的行动,但也有一些心理过程在这些正常的自我控制系统之外。新分离理论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1)人类正常行为和意识控制机构并非高度一致地结合在一起,它们就像松散的格式塔一样,在行为系统之间存在着不一致,在感觉、思维和行为之间也存在着不一致;(2)意识流在一个以上的通道中流出,并且意识流可以同时从一个以上的通道中流出;(3)有些行为很少需要意识的注意,是自动化的,而另一些事情却需要意识的积极参与;(4)许多意识过程的发生无论在性质和顺序方面,都不依靠正常的自我控制,如夜梦、白日梦以及幻想等。希尔加德认为,一些催眠现象,如催眠后遗忘、催眠性自动书写、年龄倒退、对抗性运动项目、痛觉丧失、幻觉等,都是意识分离的强有力的证明。希尔加德的分离理论还强调了各个分离结构并非完全独立,所有的分离只是程度上的问题。
6.分离理论(dissociation theory)分离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让内(Janet)。让内接受巴黎学派的催眠是人为产生的精神病和神经症的主张,认为可被催眠的人都有精神病理基础。他指出,正常人的活动受意志支配;而人的整个意识和人格由许多分离的部分组成。正常的人依靠一种强有力的综合心力将各个分离的部分联系在一起,如果人的综合心力太弱,无力统一整个分离的部分,那就会出现人格和精神的分离。这种分离状况将从他的行为中表现出来。催眠就是用人为的方法使人的综合心力衰弱到不能以意志控制冲动的观念,使观念脱离完整的、正常的人格,因而出现精神病症样的现象。
11.非状态理论(nonstate theories)沙宾等人所持的非状态理论认为,催眠是一种角色规定形式,而不是意识变更所致。被催眠者完全相信由催眠师暗示所引起的意向性体验。催眠感受性高的被试能深入到他们的角色中,戏剧性地表演规定的角色,以致不能区分他们自身和他们的表演。通过研究,沙宾等人提出,动机是完成催眠暗示,即作出催眠反应的主要因素;良好的想象力是催眠敏感性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10.状态理论(state theories)状态理论派认为,催眠时,被催眠者的意识状态发生了变化,以意识的变更状态替代了正常的意识状态。这一观点可从深度催眠被试的反应中得到证明。例如,在催眠状态下,被试对催眠暗示的反应具有自动化的、无须努力的性质,他们的行为就像暂时由催眠师控制一样。
7.输入-输出理论(操作理论)(input-output theory)输入-输出理论是巴勃运用信息加工原理对催眠现象的解释。根据输入-输出理论,巴勃认为,被催眠的人在催眠状态下所出现的催眠行为(输出反应)与被试原有的状况(输入状况)有着重要的关系。这些输入变量包括被试的个体特征、对催眠的态度、对他人所指定的活动的期望和任务激励,催眠师暗示的语词和音调、暗示的方式方法等,都作为输入条件影响着输出反应(催眠反应),表现出故意耐受疼痛、选择性遗忘、幻视幻听等现象。因而,催眠实际上是一种情境-行为反应。
2.睡眠理论(Sleep theory)睡眠理论是某些学者对催眠现象的早期理解。该理论认为,催眠是睡眠的一种形式,其依据是催眠与睡眠在外表上有着相似之处。睡眠理论强调了催眠状态的产生是因为某种感觉上的单调刺激影响了大脑的睡眠中枢兴奋所致。
3.角色理论(role theory)沙宾(T.R.Sarbin)在1950年阐述了他的催眠的角色理论。沙宾及其追随者们认为,催眠现象的出现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在催眠过程中,角色是由催眠师的指示或暗示导演的,根据这些指示或暗示,被催眠者知道该如何扮演这个角色,该如何去行动。沙宾强调,被催眠者并不是有意装扮某种角色去蒙骗别人,而是渐渐地进入角色,全神贯注于某一狭隘的意识领域以致失去现实的自我意识。被试若想在扮演被催眠者这一角色方面获得成功,主要基于以下五个因素:
(1) 角色期望,即他对自己处于被催眠情境下的角色的期望;
(2) 角色知觉,即对催眠师要求体验的角色行为的理解;
(3) 角色扮演技能,如丰富的想象力;
(4) 自我角色一致,即自己的一些行为方式、思想方法与被催眠者的角色相吻合;
(5) 对角色要求的敏感性,即对催眠这一事实的认识,能对催眠师的暗示作出反应。
5.生理性理论(physiology theory)巴甫洛夫学派从生理学角度,以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为基础对催眠的实质作了解释。巴氏从实验中发现,单调、长期和重复的刺激可以导致睡眠。对人而言,不仅是单调的物理刺激,还有言语也能成为引起睡眠的刺激。巴甫洛夫指出,催眠是觉醒和睡眠之间的过渡状态。抑制过程是普通睡眠的基础,同样也是睡眠的条件。他认为,催眠与睡眠并无本质的区别,催眠是部分的、不完全的睡眠,或称局部性睡眠,他提出,“如果在大脑两半球皮层中发展着的抑制过程没有遇到任何障碍的话,那么,人就可以获得普通的睡眠,也就是完全性睡眠;如果抑制过程只笼罩在大脑两半球部分皮层的话,人就可以进入局部性睡眠,通常称为催眠。”
催眠理论
1.动物磁流学说(animal magnetism)18世纪末由奥地利医生麦斯麦提出的动物磁流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种磁流,在正常状况下,它维持着动态平衡。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人体内磁流不畅,其活动失去了平衡。于是,麦斯麦指出,只有运用磁疗法,才能使人体的磁流恢复正常运行。麦斯麦还认为,催眠师(当时还未使用催眠术和催眠师等术语)的体内存在着较强的磁流,当催眠师在对病人施行催眠术(那时称为麦斯麦术)时,催眠师的磁流可通过一些导体,如磁屑、铁棒等传递给患者,也可通过催眠师用手抚摸患者的病痛部位,直接以其自身强健的磁流来纠正病人体内磁流的非正常状态,以达到磁流能平衡运作,病情消除,健康恢复。
沙宾指出,被试不同பைடு நூலகம்度的易催眠力是上述这些变量的函数。
4.病理状态理论(pathological state theories)该理论由沙可特(J.Charcot)提出。他认为,催眠状态实际上是人为诱发的一种精神病态,是癔症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正常人格的表现;能被催眠者都是精神病或神经症患者。依据催眠的病理状态理论,沙可特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催眠现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催眠状态,即完全性催眠。在这种状态下,被催眠者的表现形式类似于癔症的大发作的样子,可出现强直、昏睡和梦游三种状况。另一类是小催眠状态,属于不完全性催眠,也就是平时所谈的中、轻度催眠状态。当被催眠者处于小催眠时,会表现出癔症小发作的样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