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催眠理论
1.动物磁流学说(animal magnetism)18世纪末由奥地利医生麦斯麦提出的动物磁流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种磁流,在正常状况下,它维持着动态平衡。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人体内磁流不畅,其活动失去了平衡。于是,麦斯麦指出,只有运用磁疗法,才能使人体的磁流恢复正常运行。麦斯麦还认为,催眠师(当时还未使用催眠术和催眠师等术语)的体内存在着较强的磁流,当催眠师在对病人施行催眠术(那时称为麦斯麦术)时,催眠师的磁流可通过一些导体,如磁屑、铁棒等传递给患者,也可通过催眠师用手抚摸患者的病痛部位,直接以其自身强健的磁流来纠正病人体内磁流的非正常状态,以达到磁流能平衡运作,病情消除,健康恢复。
2.睡眠理论(Sleep theory)睡眠理论是某些学者对催眠现象的早期理解。该理论认为,催眠是睡眠的一种形式,其依据是催眠与睡眠在外表上有着相似之处。睡眠理论强调了催眠状态的产生是因为某种感觉上的单调刺激影响了大脑的睡眠中枢兴奋所致。
3.角色理论(role theory)沙宾(T.R.Sarbin)在1950年阐述了他的催眠的角色理论。沙宾及其追随者们认为,催眠现象的出现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在催眠过程中,角色是由催眠师的指示或暗示导演的,根据这些指示或暗示,被催眠者知道该如何扮演这个角色,该如何去行动。沙宾强调,被催眠者并不是有意装扮某种角色去蒙骗别人,而是渐渐地进入角色,全神贯注于某一狭隘的意识领域以致失去现实的自我意识。被试若想在扮演被催眠者这一角色方面获得成功,主要基于以下五个因素:
(1) 角色期望,即他对自己处于被催眠情境下的角色的期望;
(2) 角色知觉,即对催眠师要求体验的角色行为的理解;
(3) 角色扮演技能,如丰富的想象力;
(4) 自我角色一致,即自己的一些行为方式、思想方法与被催眠者的角色相吻合;
(5) 对角色要求的敏感性,即对催眠这一事实的认识,能对催眠师的暗示作出反应。
沙宾指出,被试不同程度的易催眠力是上述这些变量的函数。
4.病理状态理论(pathological state theories)该理论由沙可特(J.Charcot)提出。他认为,催眠状态实际上是人为诱发的一种精神病态,是癔症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正常人格的表现;能被催眠者都是精神病或神经症患者。依据催眠的病理状态理论,沙可特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催眠现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催眠状态,即完全性催眠。在这种状态下,被催眠者的表现形式类似于癔症的大发作的样子,可出现强直、昏睡和梦游三种
状况。另一类是小催眠状态,属于不完全性催眠,也就是平时所谈的中、轻度催眠状态。当被催眠者处于小催眠时,会表现出癔症小发作的样子。
5.生理性理论(physiology theory)巴甫洛夫学派从生理学角度,以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为基础对催眠的实质作了解释。巴氏从实验中发现,单调、长期和重复的刺激可以导致睡眠。对人而言,不仅是单调的物理刺激,还有言语也能成为引起睡眠的刺激。巴甫洛夫指出,催眠是觉醒和睡眠之间的过渡状态。抑制过程是普通睡眠的基础,同样也是睡眠的条件。他认为,催眠与睡眠并无本质的区别,催眠是部分的、不完全的睡眠,或称局部性睡眠,他提出,“如果在大脑两半球皮层中发展着的抑制过程没有遇到任何障碍的话,那么,人就可以获得普通的睡眠,也就是完全性睡眠;如果抑制过程只笼罩在大脑两半球部分皮层的话,人就可以进入局部性睡眠,通常称为催眠。”
6.分离理论(dissociation theory)分离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让内(Janet)。让内接受巴黎学派的催眠是人为产生的精神病和神经症的主张,认为可被催眠的人都有精神病理基础。他指出,正常人的活动受意志支配;而人的整个意识和人格由许多分离的部分组成。正常的人依靠一种强有力的综合心力将各个分离的部分联系在一起,如果人的综合心力太弱,无力统一整个分离的部分,那就会出现人格和精神的分离。这种分离状况将从他的行为中表现出来。催眠就是用人为的方法使人的综合心力衰弱到不能以意志控制冲动的观念,使观念脱离完整的、正常的人格,因而出现精神病症样的现象。
7.输入-输出理论(操作理论)(input-output theory)输入-输出理论是巴勃运用信息加工原理对催眠现象的解释。根据输入-输出理论,巴勃认为,被催眠的人在催眠状态下所出现的催眠行为(输出反应)与被试原有的状况(输入状况)有着重要的关系。这些输入变量包括被试的个体特征、对催眠的态度、对他人所指定的活动的期望和任务激励,催眠师暗示的语词和音调、暗示的方式方法等,都作为输入条件影响着输出反应(催眠反应),表现出故意耐受疼痛、选择性遗忘、幻视幻听等现象。因而,催眠实际上是一种情境-行为反应。
8.多重理论(multiple-aspect theory)以萧尔(Shor.R.E.)为首的一些学者认为,催眠状态的出现并非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重因素综合的结果。他们认为,在催眠时既有意识的变更,也有角色的扮演,还受个体的想象性、联想性、吸引性、创造性及皮层功能等的影响。在这诸多因素作用下,被催眠者会进入催
眠状态,并根据催眠师的暗示而产生一系列催眠反应。
9.新分离理论(neodissociation theory)新分离理论的倡导者是希尔加德(E.R.Hilgard)。该理论实际上是对分离理论的修正。希尔加德指出,每个人都有一系列的认知系统,它们按照级别排列着。尽管我们的自我控制系统主宰着我们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的行动,但也有一些心理过程在这些正常的自我控制系统之外。新分离理论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1)人类正常行为和意识控制机构并非高度一致地结合在一起,它们就像松散的格式塔一样,在行为系统之间存在着不一致,在感觉、思维和行为之间也存在着不一致;(2)意识流在一个以上的通道中流出,并且意识流可以同时从一个以上的通道中流出;(3)有些行为很少需要意识的注意,是自动化的,而另一些事情却需要意识的积极参与;(4)许多意识过程的发生无论在性质和顺序方面,都不依靠正常的自我控制,如夜梦、白日梦以及幻想等。希尔加德认为,一些催眠现象,如催眠后遗忘、催眠性自动书写、年龄倒退、对抗性运动项目、痛觉丧失、幻觉等,都是意识分离的强有力的证明。希尔加德的分离理论还强调了各个分离结构并非完全独立,所有的分离只是程度上的问题。
10.状态理论(state theories)状态理论派认为,催眠时,被催眠者的意识状态发生了变化,以意识的变更状态替代了正常的意识状态。这一观点可从深度催眠被试的反应中得到证明。例如,在催眠状态下,被试对催眠暗示的反应具有自动化的、无须努力的性质,他们的行为就像暂时由催眠师控制一样。
11.非状态理论(nonstate theories)沙宾等人所持的非状态理论认为,催眠是一种角色规定形式,而不是意识变更所致。被催眠者完全相信由催眠师暗示所引起的意向性体验。催眠感受性高的被试能深入到他们的角色中,戏剧性地表演规定的角色,以致不能区分他们自身和他们的表演。通过研究,沙宾等人提出,动机是完成催眠暗示,即作出催眠反应的主要因素;良好的想象力是催眠敏感性的另一个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