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基础感觉器官88页PPT
解剖生理基础感觉器官精品PPT课件
![解剖生理基础感觉器官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9005b96c85ec3a86c2c553.png)
2.色觉障碍 色盲是对全部颜色或部分颜色缺乏分辨能力,故可分为全 色盲或部分色盲。全色盲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部 分色盲是缺乏对某种颜色的辨别能力,又可分为红色盲、绿 色盲和蓝色盲。 色弱是指对某些颜色的分辨能力差,常常与视神经的功能 状态和机体的健康状况相关。
• 行波理论:即振动最先发生在靠近前庭窗处的基底膜, 随后以行波的方式沿基底膜向蜗顶部传播。
• 声波频率不同,行波传播距离和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也 不同。高频声波传播近,最大振幅位于蜗底部;低频声 波传播远,最大振幅位于蜗顶部。
二、内耳的位置觉和运动觉功能
• 位置觉和运动觉功能又称前庭功能,是通过前庭器官来 完成的。
5.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与角膜共同形 成眼的折光装置。
(一)姿势反射
• 当进行直线或旋转变速运动时,可刺激位置觉感受器, 反射性地改变颈部和四肢肌紧张的强度。
• 其意义在于维持机体一定的姿势和保持身体平衡。
(二)自主神经反应
• 当前庭器官受到过强或过久的刺激,常可引起一系列的自 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反应。
(三)眼震颤
• 躯体旋转运动引起眼球发生特殊的往返运动。临床上可通 过检查眼震颤以判断前庭器官功能状态。
3.玻璃体 无色透明 飞蚊症—玻璃体混浊
•眼 睑 •结 膜 •泪 器 • 眼球外肌
二、眼副器
(一)眼睑
• 上、下睑、睑裂、内眦 、外眦、睫毛、睫毛腺
• 由浅至深可分5层: 1.皮肤 2.皮下组织 3.肌层—眼轮匝肌 4.睑板、睑板腺 5.睑结膜
2024版《生理学》感觉器官生理ppt课件
![2024版《生理学》感觉器官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9edd2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1.png)
《生理学》感觉器官生理ppt课件•感觉器官概述•视觉器官生理目录•听觉器官生理•前庭器官生理•嗅觉和味觉器官生理•皮肤感觉器官生理•总结与展望01感觉器官概述感觉器官定义与分类定义感觉器官是指接收外界刺激并转化为神经脉冲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分类根据接收刺激的性质不同,感觉器官可分为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味觉器官和触觉器官等。
感觉器官能够接收外界的各种刺激,如光、声、味、嗅、触等。
接收刺激转换信息调节机体反应将接收到的刺激转化为神经脉冲,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处理。
通过感觉器官的反馈作用,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和行为反应。
030201感觉器官生理功能感觉器官与神经系统关系传入神经通路感觉器官通过传入神经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连,将接收到的刺激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识别。
传出神经通路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传出神经对感觉器官进行调控,如瞳孔大小、听觉敏感度等。
感觉与运动的整合感觉器官与运动系统密切相关,共同实现机体的感知和运动功能。
例如,视觉信息可指导眼球运动,触觉信息可调节肌肉张力等。
02视觉器官生理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三层,包含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和视网膜等结构。
眼球壁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具有折光作用。
折光系统包括前房、后房和玻璃体腔等,充满房水和玻璃体。
眼内腔和内容物眼球结构与功能视束视交叉后的视神经纤维在两侧大脑半球内延伸,形成视束。
视神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汇集成视神经,传递视觉信息。
视交叉视神经在视交叉处交换神经纤维,形成视交叉后的视束。
外侧膝状体视束在大脑脚处形成外侧膝状体,换神经元后形成视放射。
视放射外侧膝状体换元后形成的视放射,投射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
视觉传导通路视觉现象与原理•明暗视觉:视网膜上的两种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分别负责暗视觉和明视觉。
视杆细胞对暗光敏感,主要负责夜间和低光环境下的视觉;视锥细胞对强光敏感,主要负责白天和彩色视觉。
感觉器官的功能生理学ppt课件
![感觉器官的功能生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8cb35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6.png)
2024/1/27
15
听觉现象与适应性调节
听觉现象
包括音调、响度、音色等感知特性。音调取决于声音的频率,响度取决于声音的振幅,音色则与声音 的波形和频谱结构有关。
适应性调节
听觉系统具有适应性调节能力,可以在不同声音环境下保持稳定的听觉感知。例如,在嘈杂环境中, 听觉系统可以通过提高信噪比、选择性注意等方式来优化听觉效果。此外,听觉系统还可以通过学习 和记忆等认知过程来提高对特定声音的识别能力。
13
外耳、中耳和内耳结构特点
外耳
内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功能是收集 声音并导向鼓膜。
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等结构,是 听觉和平衡觉的感受器所在部位,其 中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将声音转 换为神经信号。
中耳
由鼓膜、听小骨、鼓室和咽鼓管等结 构组成,主要功能是传导声音,将外 耳收集的声音通过鼓膜和听小骨链传 导至内耳。
术的创新与发展。
2024/1/27
30
当前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
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
感觉障碍与疾病研究
随着生物学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感 觉器官功能生理学的研究将更加深入细胞 与分子层面,揭示更为精细的感觉机制。
未来研究将更加关注感觉障碍与疾病的关 系,探索感觉器官功能异常对生活质量的 影响,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11
视觉现象与适应性调节
2024/1/27
视觉现象
包括明适应、暗适应、色觉等现象, 这些现象是视觉系统在特定环境下产 生的适应性反应。
适应性调节
视觉系统具有强大的适应性调节能力 ,如瞳孔大小的调节、晶状体曲率的 调节等,以应对不同光线条件下的视 觉需求。
12
03 听觉系统功能生理学
生理学感觉器官的功能ppt课件
![生理学感觉器官的功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eabb7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5.png)
异构酶
(暗处,耗能)
全反型视黄醛+视蛋
白
醇脱氢酶
全反型视黄醇(VitA)
2.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
无光照 cGMP含量高 cGMP依赖性Na+通道开放 外段膜Na+持续内流 (内段膜Na+泵泵出Na+)
暗电流 突触末梢兴奋性递质
光照
视紫红质分解变构
+
激活盘膜上的转导蛋白(G蛋白)
+
磷酸二酯酶
意义 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不致因光 量过强而受到损害,也不会因光线过弱而影 响视觉。
过程
强光
视网膜感光细胞
视神经
中脑的顶盖前区
动眼神经缩瞳核(双侧)
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纤维
瞳孔括约肌收缩 瞳孔缩小
3.双眼会聚
当双眼注视一 个由远移近的物体 时,两眼视轴向鼻 侧会聚的现象。
是由于两眼球 内直肌反射性收缩 所致。
意义:两眼同时看一近物时,物像仍可落在两眼视网 膜的对称点上,避免复视。
(四)眼的折光能力异常
正视眼:通过调节,可以分别看清远、近不 同的物体。
非正视眼:若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球的 形态异常,使平行光线不能聚焦于 安静未调节的视网膜上。 包括:近视眼、远视眼和散光眼。
1.近视(myopia)
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或折光系 统的折光能力过强(屈光性近视)→远处物体发出 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因而在视网膜上 形成模糊的图像。
2.色盲与色弱: ①色盲
指一种对全部颜色或某些颜色缺乏分 辨能力的色觉障碍。
②色弱 指对某些颜色的分辨能力比正常人稍差。
三、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
(一)视敏度(visual acuity)
《生理学感觉器官》课件
![《生理学感觉器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58ed9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3.png)
《生理学感觉器官》ppt课件
目录
• 感觉器官概述 • 视觉器官-眼睛 • 听觉器官-耳朵 • 嗅觉器官-鼻子 • 味觉器官-舌头 • 触觉器官-皮肤
01
感觉器官概述
感觉器官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感觉器官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 的媒介,负责接收和传递外界刺 激,如触觉、视觉、听觉等。
功能
感觉器官将接收到的刺激转化为 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 处理,从而产生相应的感觉和反 应。
等刺激。
嗅觉细胞
位于鼻腔粘膜上,能够 感知气味分子,并将其
转化为神经信号。
鼻子的功能作用
01
02
03
04
嗅觉
通过嗅觉细胞感知气味,有助 于识别环境中的气味和化学物
质。
呼吸
通过鼻腔吸入氧气,呼出二氧 化碳,维持生命活动。
温度调节
通过鼻腔粘膜感知温度,有助 于调节体温。
清洁过滤
通过中鼻甲过滤空气中的灰尘 和细菌,保持鼻腔清洁。
光信号转换为神经信号
光线在视网膜上被转换为神经信号。
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
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纤维传递到大脑,经过处理形成视觉感知。
03
听觉器官-耳朵
耳朵的结构组成
01
02
03
外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 作用是收集声音。
中耳
包括鼓膜、听骨和鼓室, 主要作用是传递声音。
内耳
包括耳蜗和前庭器官,主 要作用是感受声音和平衡 。
眼睛的功能作用
视觉感知
眼睛能够接收光线信息,并将其 转换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进 行处理,使我们能够感知视觉世
界。
调节焦距
眼睛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调节 焦距,使我们能看清不同距离的物 体。
《感觉器官》ppt课件
![《感觉器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683a3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e.png)
04
嗅觉器官-鼻子
鼻腔结构与功能
鼻腔结构
包括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外鼻 有鼻翼、鼻尖和鼻梁等结构,鼻腔内 部有鼻毛、鼻黏膜等结构,鼻窦位于 鼻腔周围,共有四对。
鼻腔功能
具有呼吸、嗅觉、共鸣、过滤、加温 加湿等功能,其中鼻黏膜上的嗅觉受 体对嗅觉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嗅觉形成过程
气味分子进入鼻腔
气味分子随着呼吸进入鼻 腔,与鼻黏膜上的嗅觉受 体结合。
听觉机制
耳蜗内的毛细胞对声音频率具有选择性,不同频率的声音引起不同部位的毛细 胞兴奋,从而产生不同的神经冲动,经听觉传导通路传递至大脑皮层进行识别。
常见耳部疾病及预防
常见耳部疾病
包括中耳炎、外耳道炎、耳聋、耳鸣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听 力下降、耳部疼痛、流脓等症状。
预防措施
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噪音环境中,及时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避免用力擤鼻涕等。此外,定期进行听 力检查也是预防耳部疾病的重要措施。
舌乳头与味蕾
舌面上分布有味蕾,主要位于舌尖、 舌缘和舌背,对味觉有重要作用。
舌的结构
舌主要由横纹肌、舌黏膜和舌下血管 神经等组成。
味觉形成过程
溶解于唾液中的化学 物质刺激味蕾。
味觉受体细胞将识别 结果转化为神经信号, 传递给大脑进行味觉 感知。
味蕾中的味觉受体细 胞对化学物质进行识 别。
常见舌部疾病及预防
作用
触觉感受器能够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识别,使我们能够感知到物体的形状、大小、硬度、 温度等属性。
常见皮肤问题及其护理方法
常见皮肤问题
皮肤干燥、瘙痒、痤疮、湿疹、银屑病等。
VS
护理方法
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和护 肤品;避免过度清洁和去角质,以免破坏 皮肤屏障;注意保湿和防晒;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吸烟和饮酒等 不良习惯;及时就医治疗皮肤疾病。
感觉器官ppt课件(共62张PPT)
![感觉器官ppt课件(共6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860d2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7.png)
视锥细胞集中在视网膜的中央凹——明视; 近似球形,位于眶内,前----睑裂与外界相通;
(2〕睫状体:切面上呈三角形,整体呈环形,分睫状突 特殊感受器----位于头面部,感受声、光、嗅、味觉,他们还有非神经性的附属结构。
视紫红质在光照时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与此同时,可看到视杆细胞出现感受器电位,再引起其他视网膜细胞的活动。
紧贴 在色素细胞层的内面。有感觉物质,光刺激
时, 引起化学变化和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双极细胞层:双极神经元,连接视细胞和节细胞。 将感光细胞的神经冲动传导至最内层的神经节 细胞。
节细胞层:多极神经元,节细胞轴突汇合为视神 经,汇合处为视神经盘,又称盲点,在盲点颞 侧3.5mm处呈黄色为黄斑,其中央有一凹陷, 为中央凹,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
3、内膜〔视网膜) 视网膜盲部:贴附于虹膜和睫状体内 面——无感光机能
视网膜视部:贴脉络膜的内面,可见视 神经盘和黄斑〔如图)。
视网膜
色素上皮层
视觉细胞层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神经细胞层 双极细胞层
节细 胞层
色素上皮层 由单层细胞组成,内含色素颗粒,细胞
的突起能伸入到视觉细胞的周围。 神经细胞层 视觉细胞层:由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组成,
辨别某种颜色能力较弱称色弱。 分别对三原色的光刺激产生光化学反应,细胞兴奋,或使某一种细胞占优势兴奋,将光信息转变为神经冲动,传入视觉中枢引起不同的颜色
感由觉睫。 状体(分泌3产〕生→脉后房络→瞳孔膜→前:房→后虹膜2角/膜3角,→巩膜由静脉血窦 管+色素C,具有营养和遮光 的作用。 但能辨别颜色,且对物体表面的细节和境界都能看得清楚,有很高的分辨力。
生理学感觉器官PPT课件
![生理学感觉器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a3bb65ad02de80d5d8401b.png)
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前后凸
弹性↓→老花眼
折光能力↑ 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晶状体调节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 度用近点(能看清物体的最近的距离)表示。 近点越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
不同年龄的调节能力
2.瞳孔调节 正常人的瞳孔直径变动在1.5~8.0mm之间。
⑴瞳孔近反射: 当视近物时,•除发生晶状体的调节外,还反射
矫正:配戴适宜凸透镜。
3.散光眼:角膜或晶状体(常发生在角膜)的 表面不呈正球面,曲率半径不同,入眼的光 线在各个点不能同时聚焦于一个平面上,造 成在视网膜上的物像不清晰或变形, 视物 不清或视物变形。
矫正:配戴适当的柱面镜,•在曲率半径 过大的方向上增加折光能力。
1801年Thomas Young 描述散光(astigmatism)。
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一)外耳的功能
1.耳廓: ①利于集音; ②判断声源:依据声波到达两耳的强弱和时
间差判断声源。 2.外耳道: ①传音的通路; ②增加声强:与4倍于外耳道长的声波长(正
常语言交流的波长)发生共振,从而增加声强。
(二)中耳的功能
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鼓室和咽鼓 管等结构组成。
二、视网膜的感光功能
(一)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视网膜的厚 度为0.1-0.5mm 有四层细胞: 色素细胞层、 感光细胞层、 双极细胞层 和神经节细 胞层。
SUCCESS
THANK YOU
2019/4/25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两种感光细胞的结构、功能比较
项目
视锥细胞
结分 布
构 联系方式 特 征 感光色素
注:正常时:气导的传音效应>骨导; 传音性耳聋(鼓膜或中耳病变)时:骨导>气 导; 感音性耳聋(耳蜗病变)时:气导和骨导同时 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