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水不断生成,又不断回流入静脉,保持动
态平衡,称为房水循环。
房水的作用: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Leabharlann Baidu,
维持一定的眼压。
房水循环障碍→眼压可升高→青光眼。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二、眼的感光换能系统
物体的光线 → 折光系统 → 视网膜物像 → 感光
换能→神经纤维的电活动。
(一)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1.视网膜中感光细胞的分布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四节 耳的听觉功能
人耳的适宜刺激是空气振动的疏密波。
听阈、最大可听阈、听域。
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耳廓:采音、帮助判断声源方向。
外耳道:传音、增压。
鼓膜:增压强。
听骨链:增压强、减振幅。
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振动 的压强增大,振幅减小。
咽鼓管:使鼓室内压与外界大气压平衡。
当某一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时,可按一定
的比例使三种视锥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 →中枢
→产生某一种颜色的主观感觉。
2.色盲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三、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
1.视敏度
眼对物体细小结构的分辨能力,称为视敏度,
又称视力或视锐度。
视力通常用视角的倒数来表示。
视角是指从物体的两端点各引直线到眼节点的 夹角。 受试者能分辨的视角越小,其视力越好。 检查视力的方法有多种。
释放的引起疼痛的物质,称为内源性致痛物质。
K+、H+、5-HT、缓激肽、前列腺素、P物质。 致痛物质能激活伤害感受器,或使其阈值↓。 细胞间隙中致痛物质的浓度达到一定值→Aδ 和C类纤维终末产生动作电位→皮层→痛觉。
伤害性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产生跨膜内向电
流→膜去极化→传入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四)眼的折光能力异常
3.散光
角膜表面在不同方向上的曲率半径不同,平
行光线经角膜进入眼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
点而是形成焦线,造成视物不清或物像变形。
散光可用柱面镜矫正。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五)房水和眼压
房水经睫状突上皮产生后由后房经瞳孔进入
前房,流过房角的小梁网,经许氏管进入静脉。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二、内耳(耳蜗)的功能
(一)耳蜗的结构要点
(二)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1.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
声波振动→听骨链→卵圆窗膜→前庭阶外淋
巴→蜗管内淋巴→基底膜振动(以行波的方式从底
部传向蜗顶)。
高频声波的最大振幅在蜗底;
低频声波的最大振幅在蜗顶。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亮处时迅速分解。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三、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
3.视野
用单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
空间范围,称为视野。 白色>黄蓝色>红色>绿色。 4.视后像和融合现象 视后像,融合现象,临界融合频率。
中枢疲劳时,临界融合频率下降。
5.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单眼视觉,双眼视觉,复视,立体视觉
可算出视网膜上物像的大小。 正常人的视力有一个限度。人眼所能看清的最 小视网膜像的大小为5μm,相当于视网膜中央凹处 一个视锥细胞的平均直径。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三)眼的调节
当看远物 (6m以外 )时,眼不需要作任何调节
即可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人眼不作任何调节时所能看清的物体的最远
第三节 眼的视觉功能
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感光系统:感光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
人眼的适宜刺激:380~760nm电磁波。 视觉产生的基本过程:外界物体 →折光系统→
视网膜→换能→电信号→视神经→视觉中枢。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一)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征
① 四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 ② 四个折射面的屈光度不同;
联系方式不同。
3.动物的种系不同,其感光功能不同。
4.视杆细胞只有一种视色素,故无色觉。视
锥细胞有三种视色素,故有色觉。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1.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是视紫红质。
视紫红质在光照时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全反型
视黄醛,在暗处又由视蛋白和 11- 顺型视黄醛合成
(三)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1.耳蜗内电位
蜗管内淋巴电位比鼓阶外淋巴电位高80mV
血管纹的边缘细胞使蜗管内淋巴积聚K+
毛细胞静息电位-80mV
毛细胞底部膜内外电位差80mV
毛细胞顶部膜内外电位差160mV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三、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
2.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视锥细胞的视色素合成增加→视觉阈值的第一
次下降;视杆细胞中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加 →视觉阈
值的第二次下降。
明适应(light adaptation)
视杆细胞在暗处蓄积了大量的视紫红质,进入
感觉阈值:强度阈值、时间阈值、面积阈值、
感觉辨别阈。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transducer function)。
感受器电位、发生器电位均属于局部电位。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三)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1.不同性质感觉的引起决定于:
① 刺激的性质不同; ② 被刺激的感受器的种类不同; ③ 传入冲动所到达的大脑皮质的部位不同; 2.在同一感觉系统或感觉类型范围内,对刺
瞳孔的大小由于入射光量的强弱而变化,称
为瞳孔对光反射。
3.双眼会聚
当双眼注视一个由远移近的物体时,双眼视
轴向鼻侧会聚的现象,称为双眼会聚。使物像落
在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上。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四)眼的折光能力异常
正视眼、非正视眼(屈光不正)
1.近视
眼球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
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屈光性近视)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张 兆 强
第一节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感受器
感觉器官
感受器的分类:
1.根据分布部位分
2.根据所接受的刺激性质的不同分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激的量或强度的编码:
① 单一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不同;
② 参与电信息传输的神经纤维的数目不同。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感受器的适应(adaptation)
快适应感受器:皮肤触觉感受器。
慢适应感受器:肌梭、颈动脉窦和关节囊
感受器适应现象的机制:
感受器的适应可发生在感觉信息转换的不同 阶段:感受器的换能过程、离子通道的状态、感 受器细胞与感觉神经纤维之间的突触传递特性。 环层小体的环层结构与快适应有关。
视紫红质。视黄醛的消耗需要VitA来补充。
VitA摄入不足,可致夜盲症。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2.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
无光照时,视杆细胞内 cGMP 浓度高 → Na+ 通
道开放→Na+内流→内向电流(暗电流,从膜外看,
暗电流从内段流向外段 )→视杆细胞处于去极化状
② C类无髓鞘纤维,0.5~2m/s→慢痛
快痛:感觉敏锐、定位明确、痛发生快、消
失快,一般不伴有明显的情绪反应。
慢痛:感觉模糊、定位不精确、痛发生慢、
消失慢,常伴有明显的情绪反应。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2.致痛物质
能引起疼痛的化学物质,统称为致痛物质。
机体组织损伤或发生炎症时,由受损伤细胞
在中央凹的中央只有视锥细胞,且在该处视
锥细胞的密度最高;中央凹以外的周边部分则主
要是视杆细胞。
生理盲点。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一)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2.感光细胞的结构:外段、内段、终足。
感光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
( 1 ) 视杆细胞:外段长,膜盘多,视紫红质
多,对光反应慢,有利于光反应的总和。
远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
近视眼的近点和远点都移近
近视眼可用凹透镜加以矫正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四)眼的折光能力异常
2.远视
眼球前后径过短(轴性远视)
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太弱(屈光性远视)
来自远物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
看远物时眼就需进行调节
远视眼的近点比正视眼远
远视眼可用凸透镜加以矫正
泵出→视杆细胞超极化(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影
响终足处的递质释放→双极细胞电位变化→神经节
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视神经→视中枢。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四)视锥系统的换能和颜色视觉
光照→视锥色素分解→→→视锥细胞超极化。
1.三原色学说
视网膜上存在三种不同的视锥细胞,分别含有
对红、绿、蓝三种光敏感的视色素。
③ 6米外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清晰。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二)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
简化眼。 简化眼前后径:20mm;折射率:1.333;曲率
半 径 : 5mm ; 节 点 (nodal point) 在 球 形 界 面 后
5mm;第二焦点正好相当于视网膜的位置。
利用简化眼,根据物体的大小和与眼的距离,
态 ( 静息电位只有 -30 ~ -40mV)→ 末端释放兴奋性
递质谷氨酸。
视杆细胞内段膜上的 Na+泵持续活动 → 细胞内 低Na+浓度→视杆细胞处于持续的去极化状态。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2.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
光照 → 视紫红质分解 → cGMP 浓度降低 → Na+
通道关闭→Na+内流减少,而内段Na+泵继续将Na+
强→物像前移而成像于视网膜上。
眼作最大限度调节后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 离,称为近点(near point)。 近点越近,晶状体的弹性越好,眼的调节能 力越强。随年龄增长,近点逐渐变远。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2.瞳孔的调节
眼视近物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称为瞳孔近反射(或称瞳孔调节反射)。
① 机械型:只对强的机械刺激起反应,对针
尖刺激特别敏感。
② 机械温度型:对机械刺激产生中等程度的
反应,对40~50℃的温度发生反应。 ③ 多觉型:数量多,分布广。能对机械、热、 化学等多种刺激起反应。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四、痛觉
伤害性感受器是游离神经末梢。
痛觉传入纤维有两类:
① Aδ有髓鞘纤维,5~30m/s→快痛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二节 躯体感觉
本体感觉、触-压觉、温度觉
四、痛觉
痛觉是体内外的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时所
引起的一种主观感觉。
1.伤害性感受器的特征与分类
(1)伤害性感受器的特征
① 无特定的适宜刺激。 ② 不易出现适应。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四、痛觉
(2)伤害性感受器的分类
2.毛细胞兴奋与感受器电位
螺旋器上有毛细胞,其顶端有纤毛。
静纤毛相对静止时,有少量机械门控通道开
放并伴有少量的内向离子流。
静纤毛弯向动纤毛→机械门控通道开放增加
→阳离子内流增加→毛细胞去极化。
静纤毛背向动纤毛弯曲→通道关闭→内向离
子流停止而出现外向离子流→毛细胞超极化。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1.气传导:
(1)主要途径: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
听骨链振动→卵圆窗膜振动→耳蜗。 (2)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鼓室空气振 动→圆窗→耳蜗。 2.骨传导:声波引起颅骨振动→颞骨骨质中
的耳蜗内淋巴振动。
传音性耳聋:气传导受阻,但骨传导正常。
感音性耳聋:气传导和骨传导均受阻。
距离称为远点。
当看近物 (6m以内 )时,眼需要进行调节才能 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象。 眼的调节有三种方式:晶状体的调节 ;瞳孔的 调节;双眼会聚。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三)眼的调节
1.晶状体的调节
眼视近物时,反射性引起睫状肌收缩 → 悬韧
带松弛 → 晶状体变凸 ( 以前凸为主 )→ 折光能力增
视锥系统:昼光觉、明视觉 由视锥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组成。 对光的敏感度较差,司昼光觉和色觉。 对物体细节的分辨能力高。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视网膜中存在两种感光换能系统的证据:
1.两种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中的分布不同。
2.两种感光细胞与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
有汇聚现象,使视杆系统对光的敏感度高。
(2)视锥细胞:三种视色素,三种视锥细胞。
有单线联系,使视锥系统的分辨能力高。
生 理 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视杆系统:晚光觉、暗视觉
由视杆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组成。
对光的敏感度较高,司暗视觉,无色觉。
对物体细节的分辨能力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