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5 信息分类图
供水行业管理信息分类编码与图式标准

供水行业管理信息分类编码与图式标准Classification Codes and Drawing Standards f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f Water Supply(试行稿)2003-11-01发布2003-11-01试行上海市水务局发布目次1范围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3术语 (4)4信息分类、编码原则和方法………………………………… … ..64.1信息分类 (6)4.1.1信息分类原则 (6)4.1.2信息分类方法 (6)4.2信息编码4.2.1信息编码原则 (6)4.2.2信息编码对象 (7)4.2.3信息编码目的 (7)4.2.4信息编码方式 (7)4.2.5分类码 (7)4.2.6标识码 (7)5分类编码表 (8)6标识码6.1行政区划代码表 (9)6.2要素实体代码 (10)7供水制图符号 (10)7.1一般规定 (10)7.1.1 范围 (10)7.1.2 协调 (10)7.1.3 图例尺寸 (10)7.1.4 图例定位点和定位线 (10)7.2其他规定和说明 (10)7.3给水制图图例 (11)8 属性信息设计标准 (13)前言供水行业分类编码与图式标准化是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的一项基础工作。
为推进供水信息标准化工作,上海市给水管理处按照市水务局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求,主持完成本分类与编码。
根据国家标准《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1-2000)等编写本标准。
本标准是按照供水行业管理需求制订,同时充分考虑了上海市各区县供水管理部门、各供水企业等供水管理要求及市水务局信息统计要求。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供水行业管理术语:------供水行业管理信息分类标准体系:------供水行业专业制图符号标准:------供水行业管理属性信息设计标准: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图3-5 信息分类图

图3-5信息分类图
管理信息层次分类
项目概况
业务性信息
管理型信息
项目概况项目投资总额项目承包单位概况其他决策层信息项目年度进度计划项目年度财务计划项目年度材料计划
项目施工总体方案
三大目标控制计划项目其他管理层信息分部(项)工程作业计划
分部(项)工程施工方案分部(项)工程成本控制措施分部(项)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分部(项)工程质量检测数据分部(项)工程作业计划分部(项)工程材料消耗计划项目总工期分部(项)工程材料实际消耗
其他实施层信息。
第5章医学图像分类

要实现这样的功能,在网络输出层神经元之间建立侧方向的反馈联接。左下图 是带有侧反馈的一维网络结构,右下图是带有侧反馈的二维网络结构。
侧反馈的大小和类型(激活或抑制)体现在联接侧反馈的权系数上。权系数是 网络格点中神经元之间几何距离的函数。
如何确定这些权系数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呢?让我们效仿生物系统的神经元 的相互作用关系。
仍用 x表示输入向量:
x x1, x2,, xp T
对应输出层神经元j的权向量 wj 可以写作:
wj wj1, wj2,, wjp T j 1,2,, N
获胜单元的确定权向量 wj 与输入向量 x 匹配最佳的输出神经元。前面已经介绍, 有两种方法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第5章 医学图像分类
医学图像分类(Classification)与分割(Segmentation) 二者具有相近含义,有时很难严格区分。
本书把它们作为两个独立的章节介绍是考虑到 “分割”一词更强调几何形态方面的操作,而分类往 往还给出明确的解剖标识。
因此,第4章的内容偏重在图像几何形态处理的算 子和算法,第5章则介绍一些面向医学应用的实用算法。 在以下的叙述中,我们并不刻意对“分割”与“分类” 加以区分,因为大多数文献对二者也是经常混用的。 只是在强调解剖标识时才使用“分类”一词。
表5.1 五种组织在各分类图中所占像素数与总像素数的百分比
Background
参考分类
40.62%
T1-T2分类
40.86%
Pd-T1分类
44.86%
Pd-T2分类
51.34%
Pd-T1-T2分类
44.20%
加权Pd-T1-T2分类 42.70%
C.S.F Graymatter Whitematter 3.51% 27.96% 22.18% 1.52% 31.22% 20.55% 18.78% 12.00% 18.53% 1.73% 17.52% 27.19% 1.87% 27.53% 20.64% 1.69% 28.17% 21.69%
《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报告

武汉工商学院****:**学号:********班级:14数据处理实验班****:**2017年 4月 27日目录1.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与应用概述 (1)1.1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与应用现状 (1)1.2本系统使用的技术概述 (1)2. 软件体系结构分析 (3)2.1软件体系结构风格 (3)2.2“4+1”视图角度分析系统 (3)2.3用例图 (5)2.4类图 (6)2.5构件图 (9)2.6从技术角度分析实现的功能 (10)2.7从系统角度分析实现的功能 (10)3. 系统测试 (13)3.1登录注册测试 (13)3.2后台管理测试 (14)3.3前台用户操作测试 (16)总结 (18)参考文献 (19)1.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与应用概述1.1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与应用现状体系结构是以构件、构件之间的关系、构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内容的某一系统的基本组织结构,以及指导上述内容设计与演化的原理。
比较上述各种体系结构的定义,可以发现,尽管各种定义都从不同的角度关注软件体系结构,研究对象各有侧重,但其核心内容都是软件系统的结构。
并且都涵盖了一些实体:构件、构件之间的交互关系、构件和连接件构成的拓扑结构、设计原理与指导方针。
同时,这些实体应该满足一定的限制,遵循一定的设计规则,能够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演化。
以这些实体为基础,软件休系结构能够从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反映组成系统的构件、构件之间的交互,以及构件与构件交互所形成的拓扑结构。
而且,软件体系结构应能为体系系统开发中的重要设计决策,提供不同角度的视图,便于不同角色人员之间的交流。
软件在进化过程中,对系统的需求会不断发生变化,对于常用的软件体系结构,往往需同步对系统构架进行修改;而正交软件体系结构中,由于线索的正交性,每一个需求变动仅影响某一条线索,而不会涉及到其他线索。
这样,就把软件需求的变动局部化了,产生的影响也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具有易于构建、便于开发与维护等优势。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下分六类)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依总论复分表分.)[TP-9]自动化技术经济(宜入F407.67.)TP1 自动化基础理论(总论自动学与远动学入此.)TP11 自动化系统理论(人机系统、联机系统理论入此. 人工智能理论入TP18;系统理论入N94.)TP13 自动控制理论(控制论在自动化中的应用入此. 控制论的数学理论入O231;工程控制论入TB114.2.)TP14 自动信息理论( 信息理论在自动化中的应用入此. 总论信息论的著作入G201;信息论的数学理论入O236;数学信号处理入TN911.72.)TP15 自动模拟理论(自动仿真理论)(模拟理论在自动化中的应用入此. 模拟理论入N032;数学模拟入O242.1;系统仿真入TP391.9.) TP17 开关电路理论(自动继电线路原理入此.)TP18 人工智能理论(智能模拟理论、智能控制理论入此. 智能语言、智能程序设计入TP31有关各类;智能机器人入TP242.6.)TP181 自动推理、机器学习TP182 专家系统、知识工程TP183 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 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机入TP389.1.)TP2 自动化技术及设备TP20 一般性问题TP202 设计、性能分析与综合TP202+.1 可靠性、稳定性、寿命TP202+.2 精确性、误差TP202+.3 灵敏度TP202+.4 随机过程、随机信号TP202+.5 过渡过程TP202+.7 最佳化、自适应性(最佳化控制系统入TP273+.1;最优化数学理论入O224.)TP203 结构、构造TP204 材料TP205 制造、装配、改装TP206 调整、测试TP206+.1 试验、测试技术与方法TP206+.3 故障预测、诊断与排除TP207 检修、维护TP21/27 各种自动化元件、部件、装置、系统(可依TP20分.例:自动化系统故障的排除为TP270.6+3.)TP21 自动化元件、部件(放大器入TN722;稳定器入TM44;继电器入TM58;控制器入TM571;伺服电机入TM383.4;显示器入TN873;显示理论与技术入TN27;大规模集成电路入TN47.)TP211 一般自动化元件、部件TP211+.1 无触点元件、部件TP211+.2 机械元件、部件TP211+.3 流体元件、部件 (参见TP61).TP211+.31 液压元件、部件TP211+.32 气压元件、部件TP211+.4 机电元件、部件TP211+.5 电子元件、部件TP211+.51 半导体元件、部件TP211+.53 磁性元件、部件TP211+.6 光电元件、部件TP211+.7 射线元件、部件TP212/217 各种自动化器件、自动化仪表(资料分类,有必要按上述观点区分时,可用组配方法组合.例:射线发送器为TP212:TP211+ .7;液压调节器的制造为TP214.05:TP211+.31.)TP212 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总论传感技术、灵敏元件、接收元件、测量元件及多功能传感器的著作入此. 遥感传感器入TP732.)TP212.1 物理传感器TP212.11 温度传感器TP212.12 机械量传感器TP212.13 磁性传感器TP212.14 光传感器TP212.2 化学传感器TP212.3 生物传感器、医学传感器TP212.6 智能化传感器TP212.9 传感器的应用(总论入此. 专论入有关各类.)TP213 分配器、配电器TP214 调节器、调节阀TP214+.1 线性调节器TP214+.2 非线性调节器TP214+.3 比例调节器(有差调节器)TP214+.4 积分调节器(无差调节器)TP214+.5 比例积分调节器TP214+.6 比例微分调节器TP214+.7 程序调节器TP214+.8 最佳调节器TP214+.9 极值调节器TP215 传动装置(执行机构) (参见TH132.)TP216 自动检测仪器、仪表 (智能仪表入此.) TP216+.1 自动测量仪表TP216+.2 自动记录和指示仪表TP216+.3 自动分析器TP216+.4 计算仪器(产品个数计算器入此. 参见TP32.)TP217 校正元件、校正装置TP217+.1 无源校正元件TP217+.2 交流校正元件TP217+.3 有源校正元件TP23 自动化装置与设备(总论入此;自动机入此. 专论入有关各类;自动机理论入TP301.1.)TP24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工程学入此. 机器人语言入TP31.) TP241 机械手TP241.2 工业机械手TP241.3 专用机械手(办公用、服务行业用、家庭用机械手入此.) TP242 机器人(电子机器人入此.)TP242.2 工业机器人TP242.3 专用机器人 (见TP241.3注.)TP242.6 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理论入TP18;机器人语言与编程入TP31有关各类;智能电子玩具入TS958.2+8.)TP242.6+1 机器人触觉TP242.6+2 机器人视觉TP242.6+3 机器人听觉TP242.6+4 机器人嗅觉TP249 应用 (总论入此.)TP27 自动化系统TP271 一般自动化系统TP271+.1 无触点系统TP271+.2 机械系统TP271+.3 流体系统TP271+.31 液压系统(液压射流自动控制系统入此.)TP271+.32 气压系统(气压射流自动控制系统入此.)TP271+.4 机电系统TP271+.5 电子系统TP271+.61 连续线性系统(单环(回路)系统、多环回路系统、多参数系统、分布参数系统等入此.)TP271+.62 连续非线性系统TP271+.6 连续系统TP271+.7 变参数系统TP271+.71 线性变参数系统TP271+.72 非线性变参数系统TP271+.73 断续变参数系统TP271+.74 随机变参数系统TP271+.8 不连续(离散、断续)系统TP271+.81 采样(脉冲)系统TP271+.82 数字和程序系统TP271+.83 继电器系统(双位、多位系统等入此.)TP271+.9 反馈系统TP272/278 各种自动化系统(资料分类,如有必要按上述观点区分时,可用组配方法组合.例:液压自动控制系统的调整为TP273.06:TP271+.31.)TP272 自动调节、自动调节系统(多关联与多回路自动调节系统入此.)TP273 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入此. 控制机入TP391.8;教学机入TP391.6. 参见TM921.5.)TP273+.1 最佳控制、最佳控制系统TP273+.2 自适应(自整定)控制、自适应控制(自整定)系统TP273+.21 特性自适应控制系统TP273+.22 学习控制系统、自行组织系统(参见O234.)TP273+.23 极值系统(自寻最佳系统)TP273+.24 自整定系统TP273+.3 复合控制、复合控制系统TP273+.4 模糊控制、模糊控制系统TP273+.5 计算机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智能控制、智能控制系统入此.)TP274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自动检测及其系统入此.)TP274+.1 自动记录和指示系统TP274+.2 数据收集和处理系统(数据处理装置入此.)TP274+.3 自动分类与质量检查系统TP274+.4 集中检测与巡回检测系统TP274+.5 采用各种新技术的自动检测系统TP274+.51 放射线检测及其设备TP274+.52 红外线检测及其设备TP274+.53 超声波检测及其设备TP275 自动随动、自动随动系统(自动随动装置入此. 参见TM921.54.)TP276 自动拖动、自动拖动系统(自动拖动装置入此. 参见TM921.)TP277 监视、报警、故障诊断系统TP278 自动生产作业线(生产过程自动化、自动化车间、自动化工厂等入此.)TP29 自动化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总论入此. 专论入有关各类. 办公室自动化入C931.4.)TP3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TP3-05 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计算机文化、计算机心理学等入此.)TP30 一般性问题TP301 理论、方法(计算机原理入此. 开关理论入TP17.)TP301.1 自动机理论(自动机入TP23.)TP301.2 形式语言理论 (形式语义理论入此.)TP301.4 可计算性理论TP301.5 计算复杂性理论TP301.6 算法理论(计算机数学等入此. <3版类名:计算方法、算法理论>)TP302 设计与性能分析TP302.1 总体设计、系统设计TP302.2 逻辑设计 TP302.4 制图TP302.7 性能分析、功能分析(可靠性、灵敏度等分析入此.)TP302.8 容错技术TP303 总体结构、系统结构(总论计算机硬件及其外部设备的著作入此. 专论各部件的著作入TP32/38有关各类. <3版类名:结构、构造>)TP303+.1 元件TP303+.2 插件、机架TP303+.3 电源系统(供电形式、保护系统、UPS等入此.)TP304 材料 TP305 制造、装配、改装(计算机的大密度装配技术入此.)TP305+.1 微小型化工艺TP305+.2 防潮、防霉、防腐工艺TP306 调整、测试、校验TP306+.2 调整、测试方法TP306+.3 故障诊断与排除TP307 检修、维护TP308 机房(机房设施、计算机中心设施、计算机环境等入此.)TP309 安全保密TP309.1 计算机设备安全TP309.2 数据安全TP309.3 数据备份与恢复TP309.5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TP309.7 加密与解密TP31 计算机软件TP311 程序设计、软件工程TP311.1 程序设计(程序正确性理论入此. <3版类名:理论方法>) TP311.11 程序设计方法TP311.12 数据结构TP311.13 数据库理论与系统TP311.131 数据库理论(各种数据库语言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入以下有关各类.)TP311.132 数据库系统:按类型分(总论数据库系统入此. 各种具体数据库系统入TP311.138. 专用数据库见TP392注.)TP311.132.1 层次数据库TP311.132.2 网状数据库TP311.132.3 关系数据库TP311.132.4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TP311.133.1 分布式数据库TP311.133.2 并行数据库TP311.134.1 模糊数据库TP311.134.3 多媒体数据库TP311.135.1 文献型数据库TP311.135.3 事实型数据库TP311.135.4 超文本数据库TP311.138 数据库系统:按系统名称分(依数据库系统名称的前两个英文字母区分,并按字母序列排.若系统名称的前两个字母相同,则再取第三个,以此类推.例:dBASE数据库为TP311.138DB.)TP311.5 软件工程TP311.51 程序设计自动化TP311.52 软件开发TP311.53 软件维护(时间钟研究、纠错性维护、扩展性维护、适应性维护等入此)TP311.54 软件移植TP311.56 软件工具、工具软件(计算机测试、压缩与解压、加密与解密、PCTOOLS、杀病毒等软件入此.)TP312 程序语言、算法语言(依语言名称的前两位英文字母区分,并按字母序列排,若程序语言名称的前两位字母相同时,则取第三位字母,以此类推,例:ALGOL语言为TP312AL,JAVA语言为TP312JA,TP312AL排在TP312JA之前.)TP313 汇编程序 (汇编语言入此.)TP314 编译程序、解释程序TP315 管理程序、管理系统TP316 操作系统TP316.1/.5 操作系统:按类型分(总论入此, 具体某一操作系统入TP316.6/.8.) TP316.1 分时操作系统TP316.2 实时操作系统TP316.3 批处理TP316.4 分布式操作系统、并行式操作系统TP316.5 多媒体操作系统TP316.6/.8 操作系统:按名称分(各种操作系统均包括汉化版.)TP316.6 DOS操作系统(MS-DOS、PC-DOS、IBM-DOS等入此;总论单机操作系统入此.)TP316.7 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 NT 入TP316.86.)TP316.8 网络操作系统TP316.81 Unix操作系统(兼论XENIX操作系统入此.)TP316.82 XENIX操作系统TP316.83 NOVELL操作系统TP316.84 OS/2操作系统TP316.86 Windows NT操作系统TP316.89 其他TP316.9 中文操作系统(CCDOS、SPDOS、UCDOS等入此. 兼论汉字信息处理入TP391.12.)TP317 程序包(应用软件)(通用应用软件,如购买计算机时随机带来的软件包等入此.)TP317.1 办公自动化系统(总论入此,如总论OFFICE系统的著作入此. 专论入有关各类.如专论OFFICE系统中字处理WORD 的著作入TP317.2;专论WORD使用入TP391.12. 参见C931.4.)TP317.2 文字处理软件(WPS、WORD、中文之星等软件的开发、研制入此. 软件的使用入TP391.12.)TP317.3 表处理软件(CCED、EXCEL等软件的开发、研制入此. 软件的使用入TP391.13.)TP317.4 图像处理软件(图形处理软件、动画制作软件入此.例:PowerPoint. 软件的使用入TP391.41.)TP319 专用应用软件(总论入此. 专论入有关各类.如愿集中于此,可用组配编号法.例:企业经济管理程序为TP319:F27. <3版类名:各种专用程序> )TP32 一般计算器和计算机(解算装置入此.) TP321 非电子计算机TP321+.1 求积仪、曲线仪TP321+.2 积分器TP321+.21 机械积分器TP321+.22 液压积分器TP321+.23 气压积分器TP321+.24 电气、机电积分器TP321+.3 手动计算机TP321+.5 电动计算机TP322 分析计算机(穿孔卡片计算机)电子式分析计算机入此.)TP322+.1 穿孔机TP322+.2 验孔机TP322+.3 分类机TP322+.5 制表机TP323 电子计算器TP323+.1 台式计算器TP323+.2 袖珍计算器TP33/38 各种电子计算机(可仿TP30分.例: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电源系统为TP330.3+3.)TP33 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计算机各种部件的总论性著作入以下各类;某一种计算机硬件的著作入有关各类.)TP331 基本电路TP331.1 逻辑电路TP331.1+1 集成化逻辑电路TP331.1+3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逻辑电路TP331.2 数字电路(开关电路、门电路、放大整形电路等入此.) TP332 运算器和控制器(CPU) (参见TP342.)TP332.1 逻辑部件TP332.1+1 寄存器(移位寄存器等入此.)TP332.1+2 计数器TP332.2 运算器TP332.2+1 加、减法器TP332.2+2 乘、除法器TP332.3 控制器、控制台(监视电路、微程序设计技术入此. 参见TM571.)TP333 存贮器(信息存贮技术入此. 参见TP343.)TP333.1 内存贮器(主存贮器)总论TP333.2 外存贮器(辅助存贮器)总论TP333.3 磁存贮器及其驱动器(磁存贮器的制造入TQ58. <3版类名:磁存贮器>)TP333.3+1 磁芯存贮器TP333.3+11 单孔磁芯存贮器TP333.3+12 多孔磁芯存贮器(磁通变换器、双轴磁芯存贮器等入此.TP333.3+2 磁薄膜存贮器)TP333.3+ 21 平面磁薄膜存贮器TP333.3+ 3 磁泡存贮器TP333.3+ 4 磁鼓存贮器TP333.3+ 5 磁盘存贮器 (包括软盘、硬盘.) TP333.3+ 6 磁带存贮器TP333.3+ 7 电磁继电器存贮器TP333.4 光存贮器及其驱动器(光盘服务器(光盘塔)、光盘刻录器入此. <3版类名:光存贮器> )TP333.4+ 1 磁光存贮器TP333.4+ 2 全息存贮器TP333.4+ 3 激光存贮器TP333.5 半导体集成电路存贮器TP333.5+1 双极性型半导体存贮器TP333.5+2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存贮器TP333.5+3 电荷耦合型存贮器TP333.6 超导体存贮器TP333.7 只读(ROM)存贮器(<3版类名:固定(只读)存贮器>)TP333.8 随机存取存贮器(<3版类名:随机存贮器>)TP333.93 交换器TP333.95 延迟线存贮器TP333.95+1 水银柱延迟线存贮器TP333.95+3 石英晶体延迟线存贮器TP333.95+5 磁滞伸缩延迟线存贮器TP333.96 虚拟存贮器TP334 外部设备(参见TP334. )TP334.1/.4 各种外部设备(<以下TP334.1/.4为新的体系,原资料分类改入以下类目>)TP334.1 终端设备(显示器入此. 参见TN873.) TP334.2 输入设备 (鼠标入此.)TP334.2+1 图形输入设备 (光笔入此.)TP334.2+2 图像输入设备 (自动扫描仪入此.)TP334.2+3 文字与数字输入设备(键盘、纸带阅读机、卡片阅读机、光学文字阅读机、光学标记阅读机等入此.)TP334.2+4 语音输入设备TP334.3 输出设备(兼有输入、输出功能的设备、计算机绘图仪等入此. 打印装置入TP334.8. 资料分类时,可仿TP334.2分(输入设备改为输出设备).)TP334.4 输入输出控制器[TP334.5]外存储器 ( 宜入TP333.2.)TP334.7 接口装置、插件(网卡、声卡、电影卡、电视卡等入此.) TP334.8 打印装置(网络打印机等入此.)TP334.8+1 针式打印机(卡片打印机入此.)TP334.8+2 热敏打印机TP334.8+3 喷墨打印机TP334.8+4 激光打印机TP334.8+8 各种用途打印机 (票据打印机入此.) TP334.9 其他TP335 信息转换及其设备(信息转换技术入此. 编码器入TN762;译码器入TN764.)TP335+.1 模拟-数字转换设备TP335+.2 文字-代码转换设备TP335+.3 图形-代码转换设备TP335+.4 数字-模拟转换设备TP336 总线、通道TP337 仿真器TP338 各种电子数字计算机(以下涉及多种分类标准的计算机,入最后编列的类.例:分布式小型计算机入TP338.8.)[TP338.1]微型计算机 (宜入TP36.)TP338.2 小型计算机TP338.3 中型计算机TP338.4 大型、巨型计算机TP338.6 并行计算机TP338.7 陈列式计算机TP338.8 分布式计算机TP34 电子模拟计算(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 TP342 运算放大器和控制器(参见TP332.)TP342+.1 运算放大器TP342+.2 运算器TP342+.21 加、减法器TP342+.22 乘、除法器TP342+.23 平方器、开方器TP342+.25 积分器、微分器TP342+.3 控制器(参见TM571.)TP343 存贮器(参见TP333.)TP344 输入器、输出器(参见TP334.)TP346 函数发生器TP347 延时器TP348 各种电子模拟计算机TP348+.1 微分分析器与增量计算机(数字微分分析器入TP352+.1.)TP348+.2 直流电子模拟计算机TP348+.3 交流电子模拟计算机TP35 混合电子计算机TP352 数字-模拟计算机TP352+.1 数字微分分析器TP353 模拟-数字计算机TP36 微型计算机(仿TP331/337分,必要时再仿TP30分.例:微型计算机存贮器性能分析入TP363.027. 微机软件入TP31有关各类;微机的应用入TP39有关各类.)TP368 各种微型计算机TP368.1 微处理机 (单片微型计算机入此.)TP368.2 单板微型计算机TP368.3 个人计算机(家用电脑入此.)TP368.32 笔记本计算机TP368.33 超微型计算机(手表式计算机入此.)TP368.5 服务器、工作站TP368.6 网络计算机(NC)TP37 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计算机(总论入此.)TP38 其他计算机TP381 激光计算机TP382 射流计算机TP383 超导计算机TP384 分子计算机TP387 第五代计算机(智能型计算机、超智能计算机、人工智能模拟、通用推理机、数据流计算机等入此. 人工智能理论入TP18;智能机器人入TP242.6.)TP389.1 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机(人工神经网络入TP183.)TP39 计算机的应用TP391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总论图像处理入TN911.73.)TP391.1 文字信息处理[TP391.11]汉字信息编码 (宜入H127.)TP391.12 汉字处理系统 (参见TP317.2.)TP391.13 表格处理系统 (参见TP317.3.)TP391.14 文字录入技术(中英文打字、汉字输入法等入此.)TP391.2 翻译机 (机器翻译及其理论入H085.)TP391.3 检索机(机器检索、机器检索速度等入此. 利用计算机进行情报检索的著作入G354.4.)TP391.4 模式识别与装置(自动读版装置入此. 模式识别理论入O235. 参见TN919.8.)TP391.41 图像识别及其装置(计算机图形学入此;计算机绘图、三维动画制作、图形识别及其装置等入此. 计算机辅助图入TP391.72. <3版类名:形象识别及其装置>)[TP391.42]声音识别及其装置 (宜入TN912.34.) TP391.43 文字识别及其装置TP391.44 光模式识别及其装置(总论条形码的著作入此. 专论条形码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入有关各类.)TP391.5 诊断机(机器诊断入R446.)TP391.6 教学机、学习机(机器教学入G433.)TP391.7 机器辅助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入G434.)TP391.72 机器辅助设计(CAD)、辅助制图(总论入此. <3版类名:机器辅助设计、自动设计(CAD)>)TP391.73 机器辅助技术制造(CAM) (总论入此.)TP391.75 机器辅助计算(CAC) (总论入此.)TP391.76 机器辅助测试(CAT) (总论入此)TP391.77 机器辅助分析(CAA) TP391.8 控制机 (计算机控制入TP273.)TP391.9 计算机仿真(总论仿真技术、系统仿真、虚拟现实等入此. 自动仿真理论入TP15. <3版类名:仿真机>)TP392 各种专用数据库(总论入此. 各种专用数据库入有关各类.如愿集中于此,可用组配编号法.例: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数据库为TP392:Z838.)TP393 计算机网络(总论联机网络系统入此. 总论通信网的著作入TN915.)TP393.0 一般性问题TP393.01 计算机网络理论(虚拟网理论、网络仿真理论等入此. 参见TM711.)TP393.02 计算机网络结构与设计(网络分析、网络拓扑等入此.)TP393.03 网络互连技术[TP393.04]通信规程、通信协议(宜入TN915.04.)[TP393.05]网络设备(宜入TN915.05.)TP393.06 计算机网络测试、运行TP393.07 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管理软件入此.)TP393.08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火墙技术、网络安全软件入此.)TP393.09 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序(网络语言入TP312.)TP393.092 网络浏览器(网址资源、WWW、Netscape、主页制作等入此.) TP393.093 文件传送程序(FTP)TP393.094 远程登录(Telnet)(公告牌(BBS)等入此.)TP393.098 电子邮件(E-mail)TP393.1/.4 各种计算机网(可仿TP393.0分.例:仿真局域网为TP393.101.)TP393.1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Novell网入此.) TP393.11 以太网 (高速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入此.)TP393.12 令牌网(令牌环网、令牌总线网入此.)TP393.13 DQDB网(分布队列双总线网络)TP393.14 FDDI网(高速光纤环网)(分布式光纤接口入此. 参见TN915.63.)TP393.15 ATM局域网(总论ATM(异步传输模式)网入TN915.2.) [TP393.17]无线局域网 (宜入TN925.93.)TP393.18 校园网、企业网(Intranet)TP393.2 广域网(WAN)(<3版类名:远程网络>) {TP393.3} 洲际网络 (<停用:4版改入TP393.4>)TP393.4 国际互联网(因特网Internet入此.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入TN915. <3版类名:全球网络> ) TP399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总论入此. 在其他科学中的应用入有关各类.如愿集中于此,可采用组配编号法.例:商业售货计算机为TP399:F716. )TP6 射流技术(流控技术)(气动技术入此.)TP60 一般性问题TP601 理论、研究(射流发射原理入此. 参见O358.)TP602 设计及性能分析TP602+.1 静态特性(附壁性、切换性、增益、零点压力等入此.) TP602+.2 动态特性(切换灵敏度、频率特性等入此.)TP603 结构、构造TP604 材料TP605 制造、装配TP606 调整、测试TP606+.1 静态测试TP606+.2 动态测试TP607 检修、维护TP61/67 各种射流装置(可仿TP60分.例:射流元件性能分析为TP610.2.)TP61 射流元件(参见TP211+.3)TP61+1 有源射流元件TP61+2 无源射流元件TP61+3 数字射流元件(逻辑元件)TP61+3.1 附壁式射流元件TP61+3.2 紊流式射流元件(紊流放大器)(管状射流元件、板状射流元件等入此.)TP61+3.3 动量交换式元件TP61+4 比例射流元件(模拟元件)TP61+4.1 对冲元件(模拟转换元件入此.)TP61+4.3 涡流元件TP61+5 液压式射流元件TP62 射流附件TP62+1 升压器TP62+2 转换器TP62+3 延时器TP62+4 抽负器TP63 检测发信装置TP64 执行机构TP65 动力源TP65+1 气源净化系统TP65+2 气源附件TP65+2.1 过滤器TP65+2.2 减压阀TP65+2.3 定值器TP66 射流控制线路TP67 射流自动控制系统(总论入此. 流体自动控制系统(液压、气压射流自动控制)入TP271+.3.)TP69 射流技术的应用(总论入此. 在各方面的应用入有关各类.) TP7 遥感技术TP70 一般性问题TP701 理论TP702 设计和性能分析TP703 结构TP704 材料TP705 制造、装配TP706 调整、测试TP707 检修、维护TP72/75 各种遥感及装置(可仿TP70分.例:红外遥感传感器的装配入TP732.205.)TP72 遥感方式TP721 依传感器接受信号的来源分TP721.1 被动式遥感TP721.2 主动式遥感TP722 依探测的波长范围分TP722.3 紫外遥感TP722.4 可见光遥感TP722.5 红外遥感TP722.6 微波遥感TP73 探测仪器及系统TP731 多光谱扫描仪TP732 遥感传感器 (参见TP212.)TP732.1 微波遥感传感器TP732.2 红外遥感传感器TP733 反束光导管摄像机TP75 遥感图像的解译、识别与处理TP751 图像处理方法TP751.1 数字处理TP751.2 光学处理TP752 图像处理设备TP752.1 数字处理设备TP752.2 光学处理设备TP753 图像解释、判读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总论入此. 在其他科学中的应用入有关各类. 如愿集中于此.可采用组配编号法.例:气象遥感为TP79:P407.)TP8 远动技术TP80 一般性问题TP801 理论、研究 (远动学入此.)TP802 设计和性能分析TP802+.1 可靠性、稳定性、寿命TP802+.2 精确性、误差TP802+.3 灵敏度TP802+.4 远动信号、信号发射、接收及转换TP802+.5 作用距离TP802+.6 干扰(噪声)、抗干扰TP802+.7 最佳化、自适应性TP802+.8 信道划分TP803 结构TP804 材料TP805 制造、装配TP806 调整、测试TP806+.1 试验、测试技术与方法TP806+.3 故障预测、诊断与排除TP807 检修、维护TP81/87 各种远动装置及系统(可仿TP80分.例:远距离测量系统的检修为TP873.07.)[TP81]远动元件、部件(宜入TP21.) TP83 远动化装置TP84 远程信道TP84+1 有线信道 (电力线载波入此.)TP84+2 无线电中继信道TP87 远动化系统(总论远距离调节、控制和测量系统入此.) TP871 远距离调节、远距离调节系统TP872 远距离控制和信号、远距离控制和信号系统TP872+.1 近作用的遥控系统TP872+.2 断续遥控系统TP872+.21 频率制TP872+.22 时间制TP872+.3 连续遥控系统TP872+.31 频率制TP872+.32 时间制TP872+.33 脉码制TP873 远距离测量、远距离测量系统TP873+.1 单路遥测系统TP873+.11 频率制TP873+.12 时间制TP873+.13 脉码制 TP873+.14 增量制TP873+.2 多路遥测系统TP873+.21 频率划分制TP873+.22 时间划分制TP873+.23 脉码划分制TP89 远动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总论入此. 专论入有关各类.)。
1.中国电信综合办公(网络版)单位管理员手册V1.1

中国电信综合办公(网络版)单位管理员使用手册中国电信综合办公(网络版)单位管理员手册中国电信政企客户事业部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2013年5月重要提示:1、平台登录地址:PC端:。
2、登录账号及密码:管理员账号:业务开通后由营业厅提供,admin@省份首字母缩写+企业编码(企业编码为bnet账号)手机用户账号:天翼手机号码。
初始化密码为:123456,首次登录时将强制修改。
3、客服支撑方式:电话支持:4009-920-820;在线QQ:4009-920-820。
4、服务时间:电话支撑:7×24小时(每周);在线支撑:5×8小时(每周,周六、周日休息)。
目录1、业务介绍 (1)2、用户权限 (1)3、单位管理 (2)用户管理 (2)角色管理 (4)职位管理 (5)部门管理 (6)流程配置 (11)模板管理 (9)签章管理 (12)群组管理 (12)单位常用网址 (17)单位设置中心 (18)4、文档管理 (21)单位文档 (21)收文登记 (22)5、信息管理 (2024)6、会议管理 (2126)7、应用管理 (2127)图表目录图3- 1用户管理界面 (2)图3- 2 用户查看 (2)图3- 3消息炸弹界面 (3)图3- 4消息炸弹操作 (3)图3- 5消息炸弹发送 (7)图3- 6角色管理 (4)图3- 7新增角色 (8)图3- 8删除角色 (5)图3- 9职位列表 (5)图3- 10新增职位 (5)图3- 11部门列表 (6)图3- 12新增部门 (6)图3- 13删除部门 (7)图3- 14流程列表 (7)图3- 15添加流程 (7)图3- 16流程设计 (12)图3- 17节点属性 (8)图3- 18表单权限 (9)图3- 19设置参与者 (9)图3- 20表单列表 (10)图3- 21新建表单 (11)图3- 22表单制作 (11)图3- 23添加表单元素 (11)图3- 24新增签章 (12)图3- 25删除签章 (12)图3- 26群组列表 (13)图3- 27添加群组 (13)图3- 28单位常用网址列表 (13)图3- 29新增单位常用网址 (14)图3- 30删除单位常用网址 (14)图3- 31工作流设置 (15)图3- 32系统设置 (15)图3- 33待办提醒设置 (15)图3- 34生日祝福短信 (20)图3- 35添加日程委托代理人与委托人 (20)图3- 36选择日程代理人 (20)图4- 1单位文档界面 (17)图4- 2单位文档权限设定 (17)图4- 3单位文档权限设定 (18)图4- 4收文登记 (18)图4- 5录入收文登记内容 (18)图4- 6收文主送或抄送单位选择 (19)图4- 7添加收文附件 (19)图4- 8设置公文督办人 (19)图4- 9公文暂存待办 (20)图4- 10收文提交办理 (20)图5- 1公共信息类型列表 (25)图5- 2信息分类新建 (25)图5- 3信息分类删除 (21)图6- 1会议室管理 (22)图6- 2新增会议室 (27)图6- 3删除会议室 (27)图7- 1电话会议管理 (28)图7- 2用户账号管理 (28)图7- 3单位配置 (28)1、业务介绍综合办公(网络版)业务是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基于中国电信的宽带互联网、3G移动通信网络以及集中部署的移动办公业务平台,为政企客户提供的在PC机和智能手机等终端使用的融合型办公服务,可满足客户随时随地进行信息共享、交流沟通和协同办公需求。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报告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目录实习一 (3)一、实习任务: (3)二、实习目标以及用时: (3)三、教学方式: (3)四、使用器材: (3)五、具体实习过程 (4)1. 运用ENVI软件观察影像中不同地物的光谱曲线 (4)2 武汉市TM影像解译实习 (6)3. 运用ERDAS软件提取影像中的植被指数 (10)实习二 (12)一.实习任务: (12)二、实习目标: (12)三、教学方式: (12)四、使用器材: (12)五、具体实习过程 (12)1.ERDAS视窗的基本操作 (12)2. 多项式几何纠正 (14)实习三 (20)一、实习任务: (20)二、实习目标: (20)三、教学方式: (20)四、使用器材: (21)五、具体实习内容 (21)1.影像融合 (21)2. 遥感图像分类(监督分类或者非监督分类) (22)实习体会 (27)实习一一、实习任务:熟悉各种典型地物的光谱曲线;对遥感影像进行判读,建立典型地物的解译标志;运用Erdas软件的空间建模功能提取TM影像中的水体。
二、实习目标以及用时:1 熟悉遥感软件的光谱读取与显示功能2 熟悉人工判读的程序;3 掌握人工判读的工具;4 影像处理之工具使用;5 掌握解译标志的建立过程,并能对影像中的地物进行解译标志的建立6 运用遥感软件提取影像中的植被指数7 运用Erdas软件的空间建模功能提取TM影像中的水体三、教学方式:由老师说明方法并举例,由同学实际执行判读,并完成实习报告。
四、使用器材:1.ENVI系統2.遥感影像3 ERDAS软件系统五、具体实习过程1. 运用ENVI软件观察影像中不同地物的光谱曲线A.提取单个像素的光谱曲线(Z Profiles)1)选择FILE->OPEN打开遥感影像。
出现Available band list对话框图1-1 Available band list对话框2)依据图1中的设置,选择RGB三个通道的数据,并且点击Load RGB,在#1中显示影像。
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中图法分类号目前,我国各大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数字化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都要求学术论文按《中图法》标注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图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
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类目名称如下:中图分类法查询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F 经济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TN 工业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 化学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就是用于标示文献正文内容类型的代码。
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每篇文章或资料均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论文作者在撰写公开发表的论文或投稿时,都应根据“规范”所设的5 种内容分类文献标识码,确定自己论文的分类项,并在中图分类号项后标注文献标识码。
5 种文献标识码所指代的文献内容的基本类型如下:A ——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 ——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 ——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 ——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 ——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文章编号一、为便于期刊文章的检索、查询、全文信息索取和远程传送以及著作权管理,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可标识一个数字化的文章编号;其中A、B、C三类文章必须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