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铸天下:秦对华夏的实质统一

合集下载

中国秦朝统一天下的历史意义

中国秦朝统一天下的历史意义

中国秦朝统一天下的历史意义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全国统一的王朝,此次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国秦朝统一天下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了政权稳定在秦朝之前,战国时期各诸侯争霸不休,长期处于割据混乱的状态。

由于分裂局面,政权不稳定,国家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而秦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混乱局面,实现了政权的稳定。

统一后,秦王朝通过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将各地实行统一的行政、法律和货币制度,确立了统一的政治秩序,为中国历史上的后续王朝铺平了道路。

二、奠定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基础秦朝不仅统一了各个诸侯国,还积极进行扩张与征服,逐步将华北、黄河流域地区整合进统一的国家版图之中。

通过一系列的军事战争和外交手段,秦朝不断削弱并吞并其他国家,最终使得中国的版图较为完整。

这种地理上的统一给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后来的汉朝以及其他王朝的统一统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三、推进社会变革,促进了国力提升秦朝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变革,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后续阶段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实施了重要的制度和政策,例如建立统一的官制衙门体系、实行井田制、货币统一等。

这些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国家实力的提升,为中国历史上后续王朝的兴起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四、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秦朝统一天下的历史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统一国家和领土上。

秦朝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通过推行的一系列政策,确立了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社会制度。

这种制度模式,被后来的汉朝继承和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几百年。

秦朝也对统一文字的推行产生了重要作用,统一了文字书写系统,推动了汉字的发展和演变,为中国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基础。

总之,中国秦朝统一天下的历史意义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终结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基础,还推动了社会变革,促进了国力提升。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重点难点】重点: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秦始皇陵,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

1956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把秦始皇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2002年秦始皇陵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让我们一起步入今天的历史课堂,认识秦始皇,领略他为实现并巩固中国统一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新课探究一、秦灭六国1.【图片研读】2.【问题探究一】图一、图二与图三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答案提示:长平之战中,白起指挥秦军打赢了战国时期最大规模的歼灭战,为日后秦统一中国扫清了道路;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问题探究二】结合图三说出秦灭六国的顺序。

并分析秦统一全国的意义。

答案提示:顺序: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1.【史料研读】材料一“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其议帝号。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2.【问题探究一】综上两则材料所述,秦朝建立后,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答案提示:秦朝创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说课课件(共27张PPT)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说课课件(共27张PPT)

疆域 制度 政策 经济 文化
继承
发展
统一与兴衰
历史趋势: 统一 人民群众与兴衰 平民政治
04 评价与反馈
用平板交互软件实时监测学生学习情况 用动画软件绘制秦汉疆域变迁动图 写一篇《连结东西的丝绸之路》的小论文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 国家的建立
CONTENTS
目 录
1 课标和内容 2 学生和目标 3 思路和方法 4 评价和反馈
01 课标和内容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
主题 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
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
两汉衰亡的原因。
统一与兴衰 教学内容
秦的统一和巩固统一的 措施,秦的暴政和秦末农 民起义;两汉的统治;汉 朝的制度和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发展;汉朝的社会矛 盾和农民起义
02 学生与目标
学生情况
可能的困难
1.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高度整合和理解 相关知识;目标
—— 《史记》
第三课 纵横开阖大汉风
读地图,感受国家发展 读史料,感受历史智慧 读人物,感受家国情怀
统一
推恩令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 少则易使之易,国小则亡邪心。
——《治安策》
饮马瀚海, 封狼居胥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第四课 继承发展看东汉
版图和制度的继承发展 经济和文化的继承发展
1、了解秦统一的过程;知道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了解汉朝的建立;汉朝对秦制度的继承与发展;体会 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加深对统一 观念的认同。
2、了解秦的暴政以及秦末农民起义的概况;了解 汉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概况;深刻认识秦的灭亡 与汉的崩溃的原因。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 的重要作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探讨——以中国古代史教学为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探讨——以中国古代史教学为例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年第10期 9
教学研讨
凝聚作用。文化认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于民族政权而言,关乎其合 法性和正统性。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如何妥善处理 与汉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政治上控制中原地区后,在文化心理上与中原汉族 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隔阂,为了巩固政权,往往选择 以儒家文化为内核的中华文化认同,以此来统整内 部的民族关系,这是促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 深层动因。孝文帝具有深厚的汉文化修养,在其影 响与治理下,洛阳成为文化气息浓郁的新都,北魏 不仅是地理上的正统,也成为文化上的正统。辽宋 夏金元时期,契丹、党项、女真都用本民族文字翻 译《史记》《资治通鉴》等文化巨著,这不仅是民 族政权治国理政的需要,也反映了对中原文化的高 度认同。民族政权从政治、文化、民族、心理等多 方面认同、尊崇中原正统王朝,这不仅有利于取得 华夏正统标识、巩固统治,更利于民族之间的交往、 交流、交融,进而拓展、丰厚了中华文化的意涵, 对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实践逻 辑意义和历史逻辑意义。
——《资治通鉴》 设问:孝文帝以什么方式培育拓跋鲜卑的族源 认同?这有何高明之处?(参考答案:借助拓跋传 统,并以诏书的方式追溯黄帝为先祖;改汉姓。有 利于取得族人的理解,减少改革阻力;有利于建构 政权的正统性。) 意图:族源认同是迁都洛阳,以及改籍贯、易 服饰、说汉语等移风易俗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从而 引导学生认识到,孝文帝改革体现了同源共祖的族 源认同,以及大一统的国家认同,进而促进了推崇 儒学的文化认同。 材料:“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 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 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

秦统一天下的原因

秦统一天下的原因

秦统一天下的原因?关于秦灭六国,贾谊的《过秦论》中有这样的描述:“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从上面这段话可以看出,秦能扫灭六国,得志于天下,主要是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秦人坚忍尚武的性格。

人的性格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同样民族的性格决定了国家的走势。

但民族的性格也不是与生俱来,天生就有的,而是逐步形成不断发展的。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民族亦是如此,秦人在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在其与戎狄的不断战斗中,铸就了尚武不屈的民族性格。

兵强于心而不强于力,秦人强于性格而非体魄。

在艰苦的战国众多鏖战中,秦军能够在并不占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多次通过持久战最终胜出,秦人强悍坚忍的性格均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理论、资源、实践: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三重路径

理论、资源、实践: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三重路径

理论、资源、实践: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三重路径发布时间:2022-09-07T04:05:21.668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4月总第411期作者:杨婧[导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

中华民族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49摘要:中小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应承担起树立青少年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文化观的主要责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遵循中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逻辑,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地方特色和历史资源,构建常态化的实践教学机制,做好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工作,激发中小学生爱国爱党的凝聚力和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小学教育民族团结一、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

中华民族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历史关口,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聚集地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增强其对中华文化的向心力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

铸牢中华民族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感,增强明辨是非荣辱的能力,广大教育宣传工作者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凸显了中华儿女共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价值追求,是推动各民族人民紧紧抱在一起的情感支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的精神坐标,也是巩固民族团结力量的心理自觉,更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价值引领。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同步练习: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解析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同步练习: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解析版)

第一单元第2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据清人顾栋高考证:“鲁在春秋实兼有九国之地,齐在春秋兼并十国之地,晋所灭十八国……楚在春秋吞并诸国凡四十有二,宋在春秋兼并六国之地。

”这种现象对中国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是() A.使中国实际上处于分裂的状态B.加速了中国的封建化进程C.加速了国家向统一的方向发展D.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解析:依据材料分析,春秋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减少,统一的趋向日益明显,由此可知C项正确;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制度逐步瓦解的时期,而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逐渐形成的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加速封建化进程,由以上分析可知,B、D两项错误;中国处于分裂状态仅是对当时社会状态的描述,不属于对中国发展进程产生的推动作用。

答案:C2.(2016·北京夏季会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者是()A.大禹B.成汤C.周武王D.秦王嬴政解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

故选D项。

答案:D3.(2016·广州学业水平测试)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A.分封制度B.世袭制C.宗法制度D.皇帝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

A、B、C三项在西周时已实行,秦统一后创立了皇帝制度。

答案:D4.(2016·江苏学业水平模拟)《史记》中“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形容的是什么制度的特点()A.三公九卿制B.皇帝制度C.分封制D.郡县制解析:材料“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都反映了皇权至上和专制独裁,这一制度是指皇帝制度。

答案:B5.(2016·湖南学业水平测试)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用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

第4讲 西汉和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4讲  西汉和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
消极:容易任人唯亲; 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 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2.经济:
改革币制 盐铁官营
五铢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推行均输平准 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抑制工商业者 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盐铁官营
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加强于:汉武帝时期 此后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盐铁专卖。 作用:其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
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经济发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促进了封建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④价值观念:推广儒学的价值观念及“大一统”的政治理论,冲破学派、地域、民族的
藩篱,增强了国家统一意识与凝聚力。
⑤民族交融:境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出现相互交融、共同创造新文
A. 土地兼并程度 B. 经济发展水平 C. 人口自然增长 D. 移民流入数量
【答案】D
——真题研析 价值引领
【考点】汉初的社会需要休养生息
(2023.广东卷.2)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
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
故无为者乃有为也。”陆贾的上述思想
3.王莽改制
措施不切实际,激化社会矛盾。
4.结果:
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 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政权被推翻。
2.“光武中兴”
统一 刘秀平定割据势力,
实现全国统一
加强皇权, 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政治
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裁并郡县, 裁减官员, 节省开支
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赞美中华历史悠久的优美句子

赞美中华历史悠久的优美句子

赞美中华历史悠久的优美句子1. 赞美“祖国历史悠久”的句子有哪些1、祖国,山清水秀。

祖国,历史悠久。

祖国九死一生。

祖国这条巨龙仍在腾跃,在翻飞,在盘旋,在升华。

我爱我的祖国。

2、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美丽富饶,蕴藏丰富;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祖国位居其中。

3. 我们的祖国像一条巨龙,屹立在世界东方,她正日益强大、蒸蒸日上,我为她骄傲、为她自豪!4. 我们的祖国,她依然用坚毅刚强、慷慨无私的母亲般的宽广胸怀,哺育、呵护着自己的儿女,使炎黄子孙繁衍不息,兴旺发达。

5.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经过大自然千百万年的雕琢,构成了一幅景色旖旎、绚丽多彩的画卷。

黄河,世世代代流淌着母亲的乳汁;长江,岁岁年年奔涌着智慧的巨浪。

昂首屹立于世界之巅的珠穆玛峰,不正是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气势和坚忍不拔的象征吗6. 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里,有大批的英雄豪杰,正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与泪水,才为我们创造了这样好的生活条件,我们的祖国才如此的富强,因此,我们要时刻对自己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为祖国而骄傲!”7. 她孕育了悠久的五千年历史文化,孕育了数以千计的炎黄子孙。

我们敬仰她,爱她,她是一副壮丽的风景画,她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就是我们共同的母亲——中国!祖国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才能变成现在我们幸福的家园。

8. 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9. 我的祖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北京的万里长城。

颐和园。

圆明园。

故宫。

等等,而秦兵马俑,更是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秦兵马俑位于我国西安,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历史文物。

先秦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阶逻辑——兼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

先秦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阶逻辑——兼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

先秦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阶逻辑*——兼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宋清员【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演绎中逐步形成,其发展历程大致经由族群共同体与地域共同体、血缘共同体与文化共同体及政治共同体等五环节三阶段复合而成。

秦汉以来,这五种共同体基本上和合为一,延续至今。

在南北分裂时段,强势地域共同体会打破中央性、统一性,成为地方政权或地方割据势力。

部分族群共同体会入主中原,成立全国性少数族群主导的政权。

然而,基于心悦诚服的文化认同与基于分配正义的政治认同,始终是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一体性的坚强基点,是我们当今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的历史根基与思想根基。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地域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作者】宋清员,国际关系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北京,10009。

【中图分类号】D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22)01-0130-0009“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把这看作‘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1]26,厚重的历史资源与价值认同,为当下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基础。

回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绎理路与基本内涵,无疑能为当下更好地建设、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借鉴。

具体言之,自夏商周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历经族群共同体、地域共同体、血缘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等五环节。

其中,对中华一统疆域的继续巩固,对儒家文明礼仪的心理认同与基于分配正义的政策合理性,三者一道汇融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内涵。

一、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三个阶段夏商周时段,乃中华文明基因的型塑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亦滥觞于此。

从思想层面言之,夏商周三代被视为理想政治与圣人辈出的时代,逐渐被神化、圣化,成为标持时人当下政治、臧否善恶兴衰的参照系。

从政治实践层面言之,则三代禅让政治,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王朝周期律,亦在夏商周三代之间及西周、东周的兴衰嬗变中反复上演,进而在春秋五霸争雄、战国列强环伺的征程中,最终统一于秦。

天下一家: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天下一家: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25李修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天下一家: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统一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

中华文明何以具有统一性?如何理解这种统一性?需要深入中华文明与中国文化的内部,来思考这些问题。

一、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需要统一中华文明以农耕生产方式为基础,主要围绕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发展而来。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出现了定居的耕种农业[1]。

农业生产仰赖天时地利,有相对固定的节律,正所谓春耕、夏长、秋收、冬藏。

正常状态下,人们的活动范围极为有限,他们定居村落之中,围绕附近的土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并不远的固定集市进行商品贸易,因此不必像商业文明那样,需要通过长途跋涉、投机冒险来满足生活所需。

为了保障生活无虞,中国人所渴求者:一是风调雨顺,二是国泰民安。

前者是针对自然的,希望阳光普照,雨水充足,有个好年景,作物有好收成。

不过,由于洪涝、干旱、蝗灾等自然灾害屡见不鲜,中国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发展出认识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知识与智慧。

诸如天文地理、二十四节气以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谣谚等种种关乎自然的知识,以及祈求雨水、禳除灾荒的仪式,兴修水利的技术,还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与观念,皆产生于人与自然相摩相荡的过程之中。

后者是针对社会的,希望天下太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

因为维持生计的土地与作物皆无法移动,所以中国人安土重迁,有浓重的乡土观念。

一旦烽烟四起,百姓最为遭殃,为了[1] 许倬云:《中国文化的精神》,九州出版社2018年版,第19页。

26艺术学研究 2023年第6期活命,只能流离失所,离开养育自己的土地,投奔前路渺茫的他乡。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争战,魏晋六朝时期的南北对立,宋、辽、金、西夏的并峙,以及其他改朝换代时期的混乱,皆对社会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破坏。

如汉献帝时期,“遇董卓称乱,大焚宫庙,劫御西迁,是以兴平、建安之际,海内荒残,人户所存,十无一二”[1],类似情形在中国历史上屡有发生。

2_押新高考卷02题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原卷版)

2_押新高考卷02题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原卷版)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一、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意义(一)军事层面的统一,奠定疆域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代指极南的地区),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二)制度层面的统一,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1)称号的由来: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2)特点:①皇帝独尊;①皇权至上(核心);①皇位世袭(家天下);3)制约因素:①以丞相为首的官僚集团;②修史传统;③儒家的民本思想;2.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1)特点:①以皇权为中心;①家天下;①分权明确,体系较完备,互不统属,相互牵制;①家国同构,家国一体;①官僚政治;2)参政方式:朝议制度(大臣讨论,皇帝裁决)3.地方官制:郡县制特点:①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①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加强中央集权;①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三)思想层面的统一,法家思想为指导思想(四)经济文化层面的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认同观念的形成1.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2.制定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

(五)统一的意义1.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国家版图);2.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政治制度);3.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认同观念的形成。

(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4.废除列国间重重关隘及限制,“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

(大一统观念)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西汉的强盛(一)政治强化:1.颁行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削弱地方,加强中央;1)配套措施:①左官律: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视歧视。

②附益法: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

③酎金夺爵:元鼎五年,武帝为祭祀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不足或成色不足为借口,废列侯106人。

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NO 1,2022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唐 伟(中共临沧市委党校、临沧市社会主义学校,云南临沧677000)摘 要: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是最深层次的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前提在于文化的认同。

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遵循;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好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血脉;要正确认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增强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念。

关键词: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实路径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22)01-0053-07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本动力,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从根本上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前提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前提,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障。

在文化认同的前提下,各民族通过平等的文化交流,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补充,从根本上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这是解决民族团结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命题,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是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在此基础上,繁荣和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__先秦秦汉时期第2讲秦汉统一多民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__先秦秦汉时期第2讲秦汉统一多民

2.巩固中央集权和统一的措施
主要措施 最早确立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 政治 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__郡__县__制__在全国推广,其主要官 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 民众和治安
统一车轨,修___驰__道___、直道 经济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 文化 统一文字;整顿社会风俗等
【探究】 (1)据史料一,概括秦人统一六国的原因。
[提示] 民风诚朴;招民耕种,发展生产;奉行法家,奖励耕战。
(2)结合史料二,说明“秦人统一”对“中华民族”形成的影响。
[提示] 秦统一六国,促进了多民族共处,有利于民族交融;秦统一货币、度 量衡、文字等措施,促进了统一社会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的认同。
5.两汉的文化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 史 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 学 裁。
《汉书》,东汉___班__固___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赋: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文 乐府诗:乐府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_民__歌__修_改__而成的 学 诗称为乐府诗,其中很多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1.知识图示——从封邦建国体制到中央集权体制
2.生活情境——古代社会生活中的避讳文化 春节在农历纪年中是一月初一。一月古时又叫“政月”。秦统一六 国以后,为了避皇帝嬴政的名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 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 思考:中国古代的这种避讳文化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提示:皇位独尊,皇权至上。
9.学术情境——太学清议的启示 清议是东汉时期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时论。东汉自中叶以后,外戚 专权,宦官祸乱,西羌侵扰,政治社会上都表现为动荡和不安。群聚 京师的太学生目睹社会的黑暗,遂逐渐转移其视线于实际问题,于是 时常议论朝政、品评人物,这就是所谓太学清议。 思考:东汉太学生的清议运动体现了怎样的家国情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

一轮复习分期和线索一、中国史、世界史分期中国古代史(约170万年前~前2070——1840)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世界上古史(前3千纪——5世纪)西欧中古史(5世纪——15世纪)世界近代史(15世纪——20世纪初)世界现代史(20世纪初——至今)二、主题: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国史:(中国古代史)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和宋元时期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前期)(中国近代史)中华文明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1840——1912)中华文明的曲折与探索——民国时期(1912——1949)(中国现代史)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新中国时期(1949——今)核心线索:(中国古代史)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近代史)侵略与反抗(国家出路的探索)(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世界史:古代文明的滥觞与发展——古代的世界工业革命的开启与扩展——近代的世界现代文明的创新与调整——现代的世界核心线索:(世界古代史)世界各区域文明多元发展(世界近代史)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现代史)世界文明多元化(多样化)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时期: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2、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和宋元时期(1)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2)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魏晋南北朝与隋唐(3)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统一:宋元时期(960——1368)3、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1368——1840)第一阶段: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约170万年前——前221)时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总体特征: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时期——我国从原始公有制到私有制产生(新石器时代),阶级和早期国家(夏商周)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了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制度的社会转型(春秋战国)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社会:石器时代(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原始社会阶段特征:(1)经济: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2)政治:由部落向政治实体转化,出现权力的萌芽(3)文化: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起源(一)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以前)——打制石器1、特征:①以打制石器为主②渔猎、采集、群居生活③学会用火2、人类遗址: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二)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前2070)——磨制石器1、特征:①以磨制石器为主②原始农业定居生活③制陶和缫丝2、文化遗存:(1)新石器时代中期(约7000-5000年前)①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彩陶、粟)②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③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养蚕缫丝、水稻)(2)新石器时代晚期(约5000年前)①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黑陶)②辽河上游:红山文化③长江下游:良渚文化(3)分布特点:分布广泛,奠定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知识链接】选择性必修2 第一课“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一)采集渔猎时期(旧石器时代30万年前——1万年前)1、生产:①工具为木、骨、旧石器等(打制石器)②获取食物方式:采集、渔猎2、生活:迁徙生活、学会用火3、社会关系:女性地位高、无私产、平等(二)农业的产生:农业革命1、含义:约1万年前(新石器时期),人类由采集渔猎时代过渡到定居农业时代2、根本原因:工具改进(打磨石器)→生产力水平提高3、农业起源的特点:多元性(西亚、东亚、中美洲)4、农业革命的意义/影响:(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2)促进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定居和聚落;社会分工—手工业、商业产生;宗教文化)(3)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历法、数学——农业发展的需要)(4)引发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力(根本原因)→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三)文明的标志(早期国家起源的标志):阶级产生、城市出现、国家形成、文字的形成等(国家是文明诞生的标志)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原生性(自身孕育)、连续性、多元一体(多元——分布广泛,各具特色;一体——相互交流走向融合,逐渐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四)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工具改进生产力进步→原始农业产生与发展→产品出现剩余→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国家逐渐产生二、中华文明的形成——早期国家的统治:夏、商、西周(奴隶社会)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的阶段特征:1、政治:神权色彩、血缘政治(贵族政治)、尚未集权(统治者未高度集权、中央对地方未高度集权)2、经济:农业——井田制下土地国有,集体劳作手工业——青铜时代(商、周)商业——工商食官确立(官府垄断手工业和商业)3、文化:夏商神鬼文化(重鬼神)→西周礼乐文化(重人事的人文色彩)汉字逐渐形成(一)政治1、从部落到国家:部落联盟——三皇时代:神话传说色彩浓厚五帝时代:①炎黄部落联盟②禅让制(故事传说是研究中国远古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传说可以窥见中国从部落向国家转变的大致情况。

秦统一中国的意义是什么

秦统一中国的意义是什么

秦统一中国的意义是什么完毕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场面,创始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场面;秦是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心集权国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秦统一中国的意义1、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来灭六国统一了中国,完毕了诸侯长完毕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场面,创始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场面;秦是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心集权国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秦统一中国的意义1、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来灭六国统一了中国,完毕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场面,符合宽敞人民的愿望。

2、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稳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沟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他通过统一战斗,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心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

他顺应历史潮流统一了中国,实行了稳固统一的措施,对人民和社会的开展是有利的;但是秦朝的赋税和徭役繁重,刑罚残酷,给当时的人民带来极大的苦痛。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
D.儒家思想一统天下
当堂训练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将广阔的国土划分 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员。”材料
中的“新皇帝”在地方上实行( B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4.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代十二字砖,砖上刻有“海内皆臣,岁 登成熟,道无饥人,践此万岁”的字样。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
学习任务三
巩固统一的措施
问题三:“道路宽窄不一”,交通不便 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 开凿灵渠
作用: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学习任务三
巩固统一的措施
问题四:“边疆危机”
军事上: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 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作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扩大了秦朝疆域的范围。
烦恼三:“地方怎么管”
官员产生
分封制
世袭产生
郡县制
皇帝任免
中央与 诸侯国拥兵自 郡县由中央政 地方 重,威胁中央 府直接管辖
意义: 郡县制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开创了 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学习任务二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总揽大权,至高无上
皇帝制
太尉 军事
丞相 行政
思考:假如你是秦朝的大臣,你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学习任务三
巩固统一的措施
问题一:“文字不一”
小篆
作用: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 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 人们能够顺畅沟通,有利 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学习任务三
巩固统一的措施
问题二:“货币、度量衡不通”

魏秦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问答式背诵提纲-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问答式背诵提纲-七年级历史上册

2024新版教材七年级上册(问答式复习提纲)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程标准:知道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的更替,了解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知识点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中国早期国家的出现)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所处于社会阶段?①夏朝;禹;约公元前2070 年都城:阳城②奴隶社会2.夏朝制度有怎样的变革?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

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3.夏朝建立了那些国家机构?中心区域在哪里?国家机构: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中心区域:中心区域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4.反映夏王朝文明进程的是什么遗址?该遗址反映了什么?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5.夏朝的末代君主是谁?夏桀知识点二、商朝的统治(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1.商朝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时间?商朝强盛的原因有哪些?商朝多次迁都的原因是什么,直到什么事件后才相对稳定下来?①汤;公元前1600 年②任用贤才,发展农、工、商业③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

商王盘庚迁都——殷(甲骨文发现于殷墟)2.商朝的统治措施有哪些?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控制。

3.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谁?商纣王知识点三、西周的兴衰(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1.西周建立时间,建立者?定都?(公元前841年)发生在谁统治时期?西周最后一个国王是谁?西周何时被哪一民族所灭?①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牧野之战;②周厉王;③周幽王(烽火戏诸侯);④公元前771 年犬戎。

2.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是什么?实行的目的?分封的依据、对象?内容?实质?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有何弊端?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依据: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3)分封对象:宗亲和功臣,(4)内容:①周王授予诸侯的权力:建立诸侯国;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再分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文摘题目:再铸天下:秦对华夏的实质统一作者:王伟书报刊名:《世界军事》2015年六月下,第10~13页公元前221年,随着秦军开进临淄(齐国都城),泰国历时15年的灭国之战正式宣告结束。

自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开始,在历经7代君主135年的时间里,秦国共经历765场大战,全胜58场,斩首150万,拔城147座。

但对华夏一统而言,这还仅仅是一切的开始,此时的中国如同一堆矿石一般,等待着被熔铸为一体……皇权之下的平民时代天下初定后,首先要制定帝国的礼制。

为此,秦王设立“博士”一职,由学者担任。

理论上说,博士官负责掌管全国古今史事及书籍典章,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个群体也被赋予了在朝堂上参政议政的权力。

后世皇家的礼制、服饰、称谓等,基本都是由这些博士们制定的。

秦王对礼制方案的修改只有两处。

其一,君主的称谓,博士们提出的“泰皇”由于过于缥缈,最终未被采纳,取而代之的便是“皇帝”。

其二,废除了“谥号”制度,这一条只在秦一朝存在过,故秦朝君王只有“始皇”“二世”“三世”这样的称谓。

细想下来,这第二条其实非常合理。

所谓“身后名”,在现实中不只是“舆论监督”,同时也是一种羁绊。

君王所谋划的往往是大局、长策,如果过分看重自己死后就必须马上作出的那个评价,很可能就会出现慕虚名而不避实祸的问题。

其次,这种“盖棺定论”的模式,等于让著史者垄断了对过去君王做出评价的权力,所谓“與论”监督,可谁又来监督“舆论”?从历史记载看,这两条修改并未遇到什么阻碍。

真正让帝国朝堂争论不休的,是未来的国体——采取分封制(即“封建”制)还是郡县制。

将《吕氏春秋》奉为圭臬的丞相王绾与众多博士力主效法周武王,让皇帝将天下分封给自己的皇子,而皇帝本人与众多职业官僚,则坚持要在全天下推行已在秦国故地施行了130多年的郡县制。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先把话题宕开一笔。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绝大多数又可以归结为“利”的问题。

传统教科书中的说法,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可回顾整个春秋战国的历史,我们却发现,国君与贵族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

“封建”制下,国君需要贵族领主来维系地方的正常运转,与此同时,贵族阶层又是架空君权、垄断资源、分散国力的根源所在。

战国时代各国所有的变法,都是旨在强化君权、削弱贵族。

严格说来,“统”与“治”是两个概念,君权是最小的“统”阶层,贵族、官僚、士人基本可归为“治”阶层,再往下,是数量庞大的平民阶层。

从利害关系上讲,与君权关系最为密切的并非处于中级的“治”阶层,而是平民,后者是整个帝国正常运转的根本所在。

对君王来讲,家国一体,故国破即家亡。

平民阶层利益受损一旦超过临界点,国家自然就会走向灭亡。

历朝历代,亡国之君,惨;亡国之民,更惨;可亡国之臣,却未必,相反不少人可以借此牟利。

《三国演义》舌战群儒一节中诸葛亮对孙权和张昭关系的论述,便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封建”制与郡县制之争,其根源恰恰于此。

郡县制意味着国家机构将实现中央集权下的“扁平化”,中央政府-郡-县(基层则一直延伸到乡-亭-里),只此一套,再无其他。

而“封建”制则意味着国家机构必然会叠床架屋、重复建设,不只有中央下辖的机构,还要有各级封建领主的机构。

对平民而言,两者的负担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但对士人而言,“封建”制显然是求之不得,国家机器叠床架屋,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低的“就业门槛”,即便是鸡鸣狗盗之徒,也会有封主为了博个“君子”的名头,收你做门客。

而从天下大势而言,一旦实施“封建”制,秦帝国至多不过是夏、商、周三代的加强版而已,华夏大地再次陷入无休止的战乱不过是时间问题,对于已实施商君法130多年的秦帝国而言。

这显然是大倒退。

如此浅显的道理,如王绾等一干“饱学之士”如果都看不清楚,是让人难以想象的。

可如果从一个“利”字人手,一切便顺理成章了。

最终,“封建派”在这场国体之争中败下阵来,秦帝国被划分为36郡(后随疆域扩张增至48郡)。

新的郡划分时,刻意打破了原来东方六国的区域建制,以使潜在的地方大族、豪强再难独占某一地理优势。

同时,始皇帝下令,六国大族富户必须尽数迁移至关中地区居住。

这一安排,其实是以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让各个地方势力脱离自己的根基,处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监管之下,尽最大可能防止六国遗族复辟。

至此,以郡县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体制,便注入到了中国的政治基因当中,后世“封建”制虽有所反复,但大趋势是无法改变的。

封主们的权限越来越小,最终从“实封”变成了有名无实的“虚封”。

文明之战六国统一,并不代表着战火彻底熄灭。

长期以来,主要居于北方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始终是华夏族的大患。

诸侯国之间的战事,是邦国利益之战,而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则是文明之战,打输了不光要亡国,还要灭种。

春秋时代,齐桓公正是借助“尊王攘夷”,才在诸侯国中建立了霸主权威。

至战国时代,秦、赵、燕三大战国成为华夏文明与北方蛮族之同的战略屏障。

诸侯国之间虽征伐不断,但鲜有勾结外虏的事件发生。

战国末期,燕、赵两国最终都在与秦军的决战中宣告亡国,而没有逃到北地勾结匈奴。

所谓战国之风,并非是几个贵族公子在那自娱自乐,而是为人、为政、为国,皆行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皆以大义为先。

公元前215年,腾出手的秦帝国终于决定要收拾北方的匈奴。

经历了15年的统一战争,此时的秦军,战斗力已达到巅峰状态。

这年秋季,匈奴头曼单于趁秦西北部空虚,再次大举南下劫掠。

草原民族的战争,多发动于秋季,春季牛羊需要交配,夏季需要生养,冬季则马匹牲畜过于赢弱,而秋季既无后顾之忧,马匹也正处于最佳状态,此时中原人刚刚开始秋收,也是最富裕最值得劫掠之时。

始皇帝命蒙恬率30万精锐部队向北开拔,如此大规模的调兵,意味着这一次帝国不仅仅是为了简单应付,而是要一次性解决问题。

公元前214年春,这场文明之间的战争正式展开。

对比后世汉武帝时代卫青、霍去病所指挥的汉匈战争,史书对这场战争的记载要少得多,因为秦军赢得毫无悬念。

秦军的官兵们掌握着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还有着不逊于蛮族的悍勇。

史书记载,秦军在战场上常常是“捐甲、免胄”(即不穿戴铠甲和头盔)、“死不旋踵”。

而《史记》中对秦军战法的描述则是:以战车开路,箭矢如蝗,步骑大军随后掩杀,整个就是冷兵器版的步坦协同冲锋。

只有战马和弯刀的匈奴骑兵,面对这样一支技术、战法、意志都占绝对优势的军队,自然难以抗衡。

此战之后,匈奴遭受重创,头曼单于率残部退出阴山和贺兰山,北撤700余里,一直逃到了阴山以北的漠南一带。

在这之后,直到秦朝灭亡之前,帝国北部再无边患。

《盐铁论伐功》中记载:“蒙公为秦击走匈奴,若鸷鸟之追群雀。

匈奴势慑,不敢南面而望十余年。

”对比秦朝,作为继承者的西汉王朝在面对匈奴时就要吃力得多。

武帝时代,汉匈之间连续打了20多年,中央财政难以为继,导致盐铁会议之后中央集权开始被削弱。

除了匈奴在楚汉战争时期势力大大扩张之外(控制疆域是秦朝时期的3倍),最重要的因素依旧是实力使然。

汉承秦制,但终归是进三退二。

函谷关以西依旧延续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以东则存在大量的封国,一直到汉武帝时代,六国遗族依旧保留有大量特权。

对比秦朝的举国一法,西汉的这种模式内耗显然要大得多,自然无法像秦朝那样集中发力,一次性解决问题。

在北击匈奴胜利之后,秦朝迅速在河套地区设立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部),同时向北部边疆移民3万户,通过移民实边,巩固北境。

此外,秦朝开始征发徭役,将秦、赵、燕三国此前所筑长城重新修缮并连成一体。

从技术角度说,长城并非是一个被动挨打的“乌龟壳”。

在关键区域,长城都设有突出部,可用作出击时的依托。

与长城体系配套的,便是著名的秦直道。

其由关中腹地出发,几乎笔直地直通九原郡,逢山开山,逢沟填沟,几乎没有任何迂回,路面被反复夯实,现存的秦直道遗址,直到现在都难以长出草来。

如此一来,秦军主力就可以驻守在关中腹地,一旦有边患,则可快速到达战区,无须在边疆地区长期驻扎大规模边防军。

长远来说,这笔账绝对合算。

而长城加秦直道,则完全可以视作秦朝版的NMD系统。

在蒙恬大军北上九原的同时,另一支精锐秦军由赵佗统领南下现在的闽粤地区,最终一直推进到中南半岛。

北方秦军是文明的保卫者,南方这一支远征军则更像是文明的传播者。

南下的秦军并非简单的征服者,他们带去的是秦朝的法制和先进生产技术。

《汉书高祖本纪》记载:“粤人之俗,好相攻击。

前时秦徙中县(中原)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

会天下诛秦,南海尉(赵)佗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

中原人以故不耗减,粤人相攻击之俗益止,俱赖其力。

”这一点很好理解,商鞅制定的秦法,最初就是为了克制秦人身上的蛮荒陋习,把这套制度放到南方百越氏族身上,自然也能起到差不多的效果。

汉文帝时,赵佗归附汉朝,这最后一支秦军交给长安的,已经不是一片蛮荒之地,而是经过初步文明改造的开化之地。

重铸华夏“骨骼”秦朝建立伊始,整个华夏大地都变成一个繁忙的大工地(在后面的文章里我们会谈到,这其实也是秦帝国的一个悲壮之处),缺乏规划的六国水利工程被重新整合。

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水利工程往往以邻为壑,故以造堤筑坝为主。

六国统一之后,秦朝开始全局规划,疏浚河道,开挖运河、水渠,建立遍布天下的水网工程。

在兴修水利的同时,六国时代遗留的郡县间官道被重新以统一标准修缮改造,并最终与由关中延伸出来的官道连接组网,为配合新的道路标准,车的轮距也相应有了统一标准,是为“车同轨”。

此外,秦朝还修建了类似于现在高速公路的秦驰道,由函谷关东出,分别连接燕齐、吴越、南海。

史书对秦驰道的记载写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

为驰道之丽至于此,使其后世曾不得邪径而托足焉。

”“五十步”约合现在69.3米,要知道,“辽宁”舰的飞行甲板宽度也不过75米而已,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即便放在今天,也绝非一件小事。

官道与漕运河道一起,组成了帝国的血管和神经系统。

各地的公文、货物,作为赋税的粮食布匹,在官道上日夜穿梭,信息流和物流的通畅,给国家统一提供了物质保障,使得地方势力封土自建的难度急剧增大。

李斯以战国时代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画简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是为“书同文”。

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关进云阳的监狱,在坐牢的10年间,他对当时字体演变中已出现的一种变化(后世称为“隶变”)进行总结。

此举受到始皇帝的赏识,遂将他释放,还提升为御史,命其“定书”,制定出一种新字体,这便是“隶书”。

“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效率。

统一的文字,使得各地的交流消除了障碍,官员即便远离故土任职,也不会因无法沟通被地方势力架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