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共23张PPT)
品读感悟
你们了解了这些孩子的 什么特点?
天真、勤劳、好学、可 爱、爱劳动……
品读感悟
作者是怎样描写农家生活的? 作者抓住农家生活的片段,运用通俗的语言,如 “耘田、绩麻、村庄、儿女、 童孙、耕织、种瓜” 等词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平白、浑厚、自然的语言勾 画出质朴的乡村生活的画面,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力 息。
( 青海 ) ( 雪山 ) ( 玉门关 ) ( 黄沙 ) 2.给下列生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海 忄___( 悔恨 ) _亻__( 侮辱 ) 破 _土__( 土坡 ) _氵__( 波浪 )
做一做
课堂练习
3.解释加点的词语。 (1)孤城遥望玉门关 玉门关:古_关__名__,__故__址__在__今__甘__肃_ 省敦煌西北。 (2)不破楼兰终不还 还:____回__家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词语
参军行
指青海湖。今青海省西宁市西。
古名鲜水或仙海,北魏时始名青
王昌龄
海。唐朝和吐蕃经常在这一带产
使雪山晦暗无光。
青海长云暗雪山,
生战争。
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北。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指西域地区的各族政权。
不破楼兰终不还。
理解诗意
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 淡,一座孤单的城镇遥望着玉门关。 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铁铠甲,不攻 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乡。
9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唐代诗歌的一些代表作品,如李白、杜甫 的诗歌,山水田园诗派的王维的诗。山水田园诗的静美让人向往, 而这种和平XXX生活背后的保证是在边关塞外,无数将士在浴血奋 战。在初、盛唐时期,除了山水田园诗派,还有一个重要的诗派, 那就是表现这种生活的——边塞诗派。
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第1课时_教学PPT(共15张PPT)
小结学法
(1)综合诗意,释诗题。 (2)理解字词,明诗意。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
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古诗的意思。 (3)联系背景,悟诗情。 (4)朗读感悟,多积累。
学古诗
诗人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这天,在望湖楼喝 醉了以后写了这首诗。“六月二十七日”交代写 作时间,“望湖楼”交代写作地点。
[唐]孟浩然
傍晚,诗人把船停靠在烟雾迷漫
zhǔ
的小洲旁,看到了空旷的原野,天空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比树还要低。江水清澈,月亮倒映在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水里,离自己很近。
第一二句告知我们诗人在 做什么,第三四句是写了诗人 看到的江边月夜美景。
一个“愁”字写出 了诗人的仕途不顺,以 及旅途的孤单寂寞。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①诗人苏轼的风格是豪迈的。从这一场疾风骤雨中能感受到。 ②诗人善用比喻。从“黑云翻墨、白雨跳珠、水如天”这些词可以看出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便像 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纭跳进船舱。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 散云飞。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镜。
学古诗
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从中体会到 诗人怎样的写作风格?
பைடு நூலகம்
作者简介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书 法家、画家。诗的题材广泛,清新豪健,善用 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词的艺术风格多 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 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
•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 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他与杜甫合称为“大李 杜”,存世诗文千余篇,代 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 等。
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
天门中断楚江开,开,一分为二。东流而去的江水, 碧水东流至此回。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相峙而立
两岸青山相对出,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 孤帆一片日边来。 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读:读通古诗。 解: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意。 想:想象古诗的画面。 悟:朗读并感悟作者的情感。
望天门山
[唐]李白
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光
粼粼。雨天时,西湖云雾迷蒙,群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若隐若现,此时的青山仿佛处于 山色空蒙雨亦奇。仙境。
西湖就像西施一样,无论是淡
欲把西湖比西子,雅装饰,还是盛装打扮,不管是晴
淡妆浓抹总相宜。Leabharlann 雨,都神韵独特。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潋滟晴方好, 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 ,
总相宜。
课后作业
1.背诵《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 2.默写《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东流至此回。 两岸 相对出, 一片 来。
苏轼,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人, 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 人。他是宋代文学最高成 就的代表,唐宋八大家之 一,代表作有《东坡乐府》 等。
mǒ(淡抹浓妆) 抹
mā(抹布)
读:读通古诗。 解: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意。 想:想象古诗的画面。 悟:朗读并感悟作者的情感。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登鹳雀楼》、《将进酒》、《静夜思》三首古诗;2.理解古诗的意义与韵律;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1.教授古诗的意义和韵律;2.帮助学生了解古诗中的情感表达;3.培养学生善于感受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难点1.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2.学生朗读古诗时的发音和节奏。
教学方法1.朗读法;2.视听法;3.探究法。
教学准备1.电脑及投影仪;2.PPT课件;3.打印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制作PPT课件,展示《登鹳雀楼》、《将进酒》、《静夜思》三首古诗;2.谈论古诗的经典意义,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演示环节1.老师现场朗读古诗,并分段解释古诗的意义;2.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帮助学生掌握古诗的韵律和发音。
探究环节1.分组讨论古诗的情感表达;2.学生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理解;3.整合分组讨论的成果,分享给大家。
练习环节1.按照小组分配,学生进行分组朗读;2.让学生反复练习,提高朗读效果;3.让学生自由朗读,展示自己的朗读技巧。
总结环节1.总结古诗的经典意义;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下一次探究做出思考。
课后作业1.家长与孩子一起探究三首古诗的意义和韵律;2.学生每天朗读和背诵一首古诗;3.写一篇关于古诗的体会。
教学反思通过这样一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古诗有了全新的体会,不仅能够掌握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们的感性认识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同时,教师也应该在上课之前提前准备教学材料,制作PPT,做好多样化的教学准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更主动地投入其中,从而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第1课时课件(共15张PPT)
想象 奇特
朗读展示
3、5、8 组代表展示 4、6、9组1号点评
Hale Waihona Puke 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后两句诗,通过银河感受黄河的雄 伟气势吧!
如今 直上 银河去, 同到 牵牛 织女家。
思考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出黄河气势雄伟的? 直接描写,写出长度、曲折、大浪淘沙等。 由现实联想到神话故事。
小组研习三
悟诗情
读读《浪淘沙》(其一),说说你从哪里体会到
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3号抢答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朗读展示
2、4、7组代表展示 3、5、8组1号点评
抓住关键数字,从画面和声音联想开去,我 们就能读出黄河的雄伟气势来,一起来读一读吧!
九曲 黄河 万里沙, 浪淘 风簸 自天涯。
诗人由眼前气势雄伟的黄河想到了什么?朗读古 诗,圈画出对应的词语吧!2号抢答
六年级语文上册
18《古诗词三首》
浪淘沙(其一)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齐读)
1.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 2.培养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预习展示 作者简介
2号抢答
刘禹锡 (772—842) 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曾任监察御史。唐朝中晚期著名诗人, 有“诗豪”之称。其代表作品有《陋 室铭》《乌衣巷》《石头城》《蜀先 主庙》《西塞山怀古》。
过关
每组6号展示
《浪淘沙》其一诗人是 唐 朝 刘禹锡 ,这 首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 黄河 雄伟气势, 并运用 牛郎织女 的典故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
势。
组组评比 1号汇报小组得分
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我会写
4组1号讲授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三年级 语文
读准字音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yì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m抹ŏ总相宜yí。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mó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三年级
语文
5
读准字音
mŏ 浓妆淡抹
mā 抹桌子 抹
mò 抹墙
mó 折磨 磨 mò 磨面
三年级 语文
写好汉字
独体字结构:未 半包围结构:磨、遥 上下结构:楚、至、盘 左右结构:断、帆、银、饮、初、镜、孤
一尺一拳一寸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 楚江 ,
碧水 至此 。
两岸青山
,
孤帆一片
。
三年级 语文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
,
碧水
。
两岸青山
,
孤帆一片
。
三年级 语文
古诗默写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年级 语文
跟着李白游览祖国山河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三年级 语文
3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共33张PPT)
拓展阅读
1.文中甲、乙、丙三处横线上应引用的句子各是那一句? __甲__:__“___绿__叶__对__根___的__情__意__”____乙__:__“__少__小___离__家__老__大__回___,__乡__音__无___改__鬓__毛__衰__”___丙__:__“__美___不__美__,__家___ _乡___水__;__亲__不__亲___,__故__乡__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对自己出生地的依恋方面来说,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可用文中的原词、原句回答) __动__物__只___是__一__种__本__能___,__而__人__对___故__乡__的__热__土___是__一__种__深___切__而__执__著__的___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自然段画“~~~”线的句子的“斯”是什么意思? ___“__斯__”___是__“__这__里__”___的__意__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自然段中说:“故乡只能停留在回忆中,在现实生活中将永远寻觅。”为什么? _因___为__白__云__苍___狗__、__世__事__沧___桑__,__还__由___于__中__年__之__后___衡__量__外__部___世__界__的__尺__度___不__同__、__心__境___也_____________ _变___了__。__因__此___,__故__乡__只__能___停__留__在__回___忆__中__,__驻__守___在__梦__境__了___,__在__现__实__生___活__中__将__用___难__寻__觅__。_________
三上《古诗三首》优质教案(第一课时)
(2)课件出示正确停顿。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3)学生自由练读。
全班齐读。
(4)学生展示交流自己圈画的描写秋天的景物。
预设:
4.再读古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教师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再次朗读古诗,试着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想象画面,和小组成员交流。
(1)解诗题。
①引导学生借助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赠”的意思是“赠送”。
②结合注释了解“刘景文”是诗人的好朋友。
③明确“赠刘景文”就是赠送给刘景文的诗。
(2)交流“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①引导学生借助“擎”的注释,联系生活,理解“擎雨盖”的意思。
②课件出示荷花凋谢、荷叶枯败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荷尽”是指荷花凋谢、荷叶枯败,“已无擎雨盖”与“荷尽”意思相。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读懂题目 结合注释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元〕同“原”,本来。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元〕同“原”,本来。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元〕同“原”,本来。 〔九州〕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全国。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临安〕在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 〔邸〕旅店。
资料袋
林升,南宋诗人。字云友, 又名梦屏。温州横阳亲仁乡荪 湖里林坳人,是一位擅长诗文 的士人。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年写的 一组诗,共315首。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示儿》 《题临安邸》 《己亥杂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读懂题目 结合注释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读懂题目 结合注释 了解背景
资料袋
北宋末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朝 的军队节节败退。当时的汴京(今天的开封) 被攻陷,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从此山河 破碎,人民流离失所,无数的家庭妻离子散, 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乃翁〕你们的父亲。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不要少写一点
不要少写一点
左上部分的横撇 和右上部分的捺
要写舒展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共21张PPT)
第一课时
很多诗人都爱描写 山川美景
第一课时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 首描写黄河的古诗
第一课时
浪淘沙(其一)
第一课时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
代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史。唐朝 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晚年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代表作品有《陋 室铭》《乌衣巷》《石头城》等。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采用 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 ,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 ,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 气势。
这首诗通俗易懂,常见诸儿童读物。刘禹锡写 诗常借物抒情言志,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星宿名称 ,和高高在上、距己遥远的朝中之位类似。刘禹锡 本在高处任职,由于谗言遭到贬谪下放的不公待遇 ,但诗人为苍生造福的社会理想永不改变。刘禹锡 期望回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有一番作为, 纵然是恶浪频袭也不改入世的初衷。
表现出
逆、流直而冲上九霄的豪迈气势。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两句 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砂砾,它们随同黄 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 天涯一直来到这里。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 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情。我 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 点的事物或人们。
由此可见,诗人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是 多么让人欣羡!这首诗用夸张等写作手法抒发了诗 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气势大起大落,给人一种磅礴 壮阔的雄浑之美,一不留心就会落后于诗人的思路 。
谢谢大家
资料链接
起初是《汉书》中称“汉使穷河源”,就是说 张骞曾经到达过黄河的源头;此后,晋代张华的 《博物志》中记载了一个传说,称有人乘着小筏来 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还曾与牛郎织女会面;后来 这两种记载混合,说是黄河和天河相通,张骞追溯 黄河的源头时曾经抵达银河,甚至见到了牛郎织女。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导语】《四时⽥园杂兴》是诗⼈退居家乡后写的⼀组⼤型的⽥家诗,《稚⼦弄冰》这⾸诗写冬天孩⼦们的⼀场嬉戏,《村晚》是⼀⾸描写农村晚景的诗。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第1课《古诗三⾸》课⽂原⽂ 四时⽥园杂兴(其三⼗⼀) [宋]范成⼤ 昼出耘⽥夜绩⿇, 村庄⼉⼥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
注释 _________ ①[耘⽥]在⽥间锄草。
②[绩⿇]把⿇搓成线。
③[解]理解,懂得。
④[供]从事。
⑤[傍]靠近。
⑥[阴]树荫。
[译⽂]⽩天去⽥⾥锄草,夜晚在家中搓⿇线,村中男男⼥⼥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孩⼦虽然不会耕⽥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
稚⼦弄冰 [宋]杨万⾥ 稚⼦⾦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 _________ ①[稚⼦]幼⼩的孩⼦。
②[⾦盐脱晓冰]早晨从⾦属盆⾥把冰取出来。
③[钮]⼀种⾦属打击乐器。
④[磐}⼀种⽤⽟或⽯制成的打击乐器。
⑤[玻璃]⼀种天然⽟⽯,也叫⽔⽟,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译⽂]清晨,满脸稚⽓的⼩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彩线穿起来当做⼀种打击乐器。
提在⼿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于那穿林⽽过的响声时,忽然听到了另⼀种声⾳——冰块落地,发出了⽔⽟破碎的声⾳。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满陂, ⼭衔落⽇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背, 短笛⽆腔信⼝吹。
注释 _________ ①[陂]池岸。
②[满]⽔中的波纹。
③[腔]曲调。
④[信⼝]随⼝。
[译⽂]⽔草长满了池塘,池⽔漫上了塘岸,⼭像是衔着落⽇似的倒映在波光荡漾的⽔⾯上。
牧童回村,横坐在⽜背上,⼿拿短笛,悠闲地随⼝乱吹,谁也听不出是什么曲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第1课《古诗三⾸》知识点 我会写: 昼:昼夜⽩昼极昼昼夜不息 耘:耘⽥耕耘春耕夏耘 桑:桑树蚕桑桑叶沧桑沧海桑⽥ 晓:拂晓破晓报晓知晓揭晓 多⾳字: 解:jiě解释 jiè押解 xiè浑⾝解数 供:gòng供品 gōng提供 形近字: 昼(昼夜)尽(尽头)耘(耕耘)耕(耕地) 晓(报晓)浇(浇⽔) 问题归纳: 1、三⾸诗中的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第⼀⾸诗中的孩⼦勤劳、天真;第⼆⾸诗中的孩⼦天真可爱,⾃得其乐;第三⾸诗中的⼉童悠闲⾃在、⽆忧⽆虑。
1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课件(共21张PPT)
初夏在田 间除草
把麻搓成线
繁
昼出/耘田/夜绩麻,
忙
村庄/儿女/各当家。
村庄中的成年男女
从事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靠近 你仿佛看到了村庄里怎样的劳动画面?
稚子弄冰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zhēnɡ
彩丝穿取当银钲。 qìnɡ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杨万里(1127-1206),字廷
你从诗中哪些关键词感受到这些孩子的活泼好玩?
脱冰——穿冰——敲冰——冰碎了
稚子弄冰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同桌合作:一人读一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 面?
舟过安仁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说一说,这两首诗中的儿童在玩什么?
课后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发挥想象,把诗的 内容改写成小短文。
1.以诗歌内容为基础,发挥想象,丰富 画面,语言生动。
2.不要逐句翻译原文,要抓住重点,想 象儿童的神态、动作、心理等。
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 人,南宋诗人,中兴四大家之一。其 诗题材丰富,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与日常生活,诗风独具特色,世称 “诚斋体”。
著有《诚斋集》等。
金盆:铜制的盆。供注水盥洗之用。 银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玉磬: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稚子弄冰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古诗三首 祖父的园子 月是故乡明 梅花魂
17.古诗三首【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 (共24张PPT) 图文
“像我这样庸俗的人
从不喜欢装深沉
怎么偶尔听到老歌时
忽然也晃了神” 我们本就是这世界上的凡夫俗子,会吃 喝拉撒 ,会犯 错,会 动感情 ,会难 过。所 以,不 管我们 赢得了 多少掌 声,受 到了多 少尊重 ,夜晚 褪去光 环的时 候,我 们都是 一个嘴 巴两只 眼睛的 凡人。
我喜欢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听悲伤的旋律 ,然后 不言不 语的坐 在公交 车上看 风景, 因为是 一闪而 过,就 像是所 有不愉 快一样 全部一 闪而过 ,然后 在下个 路口重 新开始 。迷茫 的时候 ,我听 《远方 》,我 写多愁 善感的 文字。 难过的 时候, 我喜欢 独处, 一言不 发的感 受空气 里心跳 的声音 ,偶尔 也会黯 然神伤 。放空 的时候 ,我听 老歌, 老情歌 ,每一 次听都 会感叹 岁月带 给我们 的获得 和失去 ,会让 人陷入 一种虚 无的境 地,会 怀念当 时听那 首歌时 的情景 ,只不 过时过 境迁, 再也没 有当年 的时光 了。
主要作品:《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 词》《乌衣巷》等。
写作背景
《浪淘沙(其一)》是刘禹锡这首诗写于夔州,是民歌体的政治抒怀 诗,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 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 曲折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突写得出神入化,与李白的 《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句有异曲同工 之妙。后两句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 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 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1古诗三首第1课时(课件)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春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板书
《绝句》
春天的美景
清风拂面 泥土潮湿 水暖沙温
花草芬芳 燕子翻飞 鸳鸯酣睡
热爱之情
读一读
róng yuān yāng
写一写
融 燕鸳鸯
想一想
《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春季
说一说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诗歌呈 现的画面吗?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 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机组合 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 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 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 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 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 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慵懒可爱。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把握诗歌描绘的画面, 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一背
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大家 一定会背好多首吧,谁能背一背呢?
读一读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以五 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今天我 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五言绝句《绝句》。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欣赏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诗、宋词、元曲 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明星闪烁在中华儿女的心中。你最 喜欢哪首,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古诗三首
fú rónɡ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 雨 连 江 夜 入 吴,
平 明 送 客 楚 山 孤。
luò
洛 阳 亲 友 如 相 问,
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此诗原题共两首,第二 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 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壶。
冰望清着玉朋洁友、远坚去持的操背守影的,信王念昌。 龄决绝地转身,再也没有回 头,难道是他不想回家吗?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一 片 冰 心 在 玉 壶。
关于王昌龄你 都知道哪些?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 西西安)人。唐代诗人。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与王之涣、 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著名诗人均有交往。
文学成就: 其诗缜密而思清,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五古 和绝句,尤以七绝成就最高,人称“七绝圣手”。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长信宫词》 《闺怨》等。
名言佳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明诗意
寒 雨 连 江 夜 入 吴, 平 明 送 客 楚 山 孤。
当你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的时候,你 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想一想
《芙蓉楼送辛渐》写作背景
此除诗作秋于雨天自宝元然年的(74寒2年意),之王外昌龄,当还时为有江什宁么丞。令辛作渐是者王 感昌龄到的寒朋友意,与这孤次拟独由的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第1课时-优课件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涯。
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美好 浪漫 诗意 奇丽 ......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写作背景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 镇割据,宦官专权。贞元二十一年(公 元805年),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永贞革 新而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虽回京,不久 后又被贬为夔州、和州刺史,被贬时间 长达20余年。不少学者认为这首诗是诗 人在夔州被贬时期所作。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 唐教坊曲名,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白居易把它改创为 诗题,后又用为词牌
浪淘风簸自天涯。 。
如今直上银河去,➢ 共九首,此为其一。
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人介绍
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 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出 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后 复用,官至礼部尚书。其诗通 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 治内容。《竹枝词》、《柳枝 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 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 面之作。著有《刘梦得文集》。 刘禹锡性格豪迈,他的很多诗 也写得有豪气,故被白居易称 为“诗豪”。
写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藩镇割据、宦 官专权。
宪宗当政后,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 表》,险些丢了性命。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 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 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 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六上第18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共17张PPT)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首诗作者借黄河雄浑美丽的景象,抒发 自己豪迈的气势和奋发的精神。同时让我们感受到祖国 河山的美丽,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这首诗。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黄河黄》
走进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 中唐诗人。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后复用,至礼部尚书。 《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 健,笔锋锋利。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所作《杨柳枝词》 《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 生 活力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 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至今广为传唱。
字词梳理
结构: 左右 部首: 氵 组词: 天涯 造句: 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写指点:“氵”部首不宜过大,右部注意笔画的舒展。
我会写
理解词语
形容黄河形容黄河水 转变很多。九,在古 代表示多数。
九曲黄
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 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 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 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品读感悟
讨论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诗人见到源远流长的黄河心中大为感叹,展开了丰富的 想象:第一句由上而下,顺黄河奔流之势著墨;第二句 以 “直上”为转折,把人们的视线从“奔流到海不复 回”的顺视中拉回,从地下引到天上,从现实世界进入 神话世界——如果顺着那条黄河上去,可能会去到银河, 能去到牛织女的家吧!
品读感悟
这首诗前两句描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其 三 十 一
)
文章结构
时间:初夏 地点:农家田园
大人:昼耘田、夜绩麻 人物活动
小孩:学种瓜
主题归纳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以朴实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乡 村农人耘田、绩麻以及儿童学着大 人的样子种瓜的情景,展现了农家 夏忙时热闹的劳动场面,抒发了对 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字词学习
zhòu
yún
gòng
zhì
昼夜 耕耘 供品 稚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qìng
beī
玉磬 陂塘
涟漪 yī
昼耘 桑 晓
造句 1.大厅里灯火辉煌,照耀得犹如白昼。 2.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不要想着不劳而获。 3.我家后院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桑树 。 4.我们于拂晓前登上山顶,观看海上日出。
昼
耘桑
晓
__ji_ě__解释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孩子还不懂得种 田织布之事,但也在桑 树荫下学着大人种瓜。 供:从事。 傍:靠近
请你鉴赏一下!
诗的后两句生动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 所能及的劳动的情形,一个“学”字让天真 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流露出诗人对热 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喜爱和赞扬之情。
田
时 田 园 杂 兴
1 古诗三首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是成长中 不可缺少的环节。你知道古代的孩 子们是怎样玩耍的吗?走进古诗, 去了解一下吧。
作者简介
范成大 (1126—1193) 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 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南宋文学家。其诗题 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著有《石湖集》《吴船录》《吴郡志》等。
公鸡报晓时,他总会起床给心爱的绿植浇水。
四
时 田 园 杂 兴
( 其 三 十 一
【宋】 范 成
)大
课文解读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白天在田间锄草, 夜晚在家中搓麻,村庄 男男女女都在忙着干各 自的事情。
请你鉴赏一下!
这首诗描写农村初夏时节生活中的一 个场景。诗的前两句用昼和夜对比,生动 地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 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解 __ji_è__押解
供
__x_iè__浑身解数
__g_òn_g__ 供品 __g_ōn_g__ 提供
他使出浑身解(xiè)数向官府解(jiě)释冤情,但还是 被判押解(jiè)京城。
这家商店向人们提供(gōng)清明节所需的供(gòng)品
。
昼(昼夜) 耘(耕耘) 晓(报晓) 尽(尽头) 耕(耕地) 浇(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