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造性人格是根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培养创造性人格

绵竹中学实验学校向帝东

要给“创造力”、“创造性”下定义是很困难的。在不少关于创造心理学、创造教育的著述中,常常是将“创造力”、“创造性”、“创造活动”混用的。这在理论上不合逻辑,容易造成思想混乱,在指导实际工作上容易出现偏差。有的中小学在创造教育中重复80年代中期的做法,注重思维的创造技法培养,忽视创造性人格因素的培养,这可能与认识上的误导有夫。这里我无意对这几个概念作界定,只是想强调培养创造性人格或培养人格的创造性是根本。“创造力”是人格创造性的智慧表现,包含有智力因索,而思维又是智力因素中的核心成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创造力”是“智力品质”,更不能将其归结为“思维品质”。

实证研究业已表明“创造力”与“智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创造力除智力因素外还含有认知风格、价值、目的、信念、策略等诸多非智力因素。至于“创造性”的内涵似更为丰富,含有更多的非智力因素。如台湾学者郭有遹所言:创造是“智情意前所未有的表现”。我认为创造是人“自由自觉活动”,“创造性”、“创造力”是人的“类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是人发挥创造才能的深层的、内在因素或内在根据。“创造性”与当下所说的“创新精神”是一致的,包含着创造意识、创造热情和创造意志等多种成分,表现有丰富的内容,诸如开拓进取精神,求真精神,探索精神,挑战精神,冒险精神,负责精神,献身精神,坚韧精神等等。创造性或创造精神是创造性人格的本质方面,在创造活动中具有动力作用,导向作用以及对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各要素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所以培养创造性人格是根本。

创造性人格特征,国外已有很多研究。例如吉尔福特的研究认为创造性人格特点有8个方面。再如麦金农对包括作家、艺术家、建筑师、科学家共400人的研究表明,占总体半数以上的人都具有7个方面的品质,即智力、独创性、坦率、直觉性、理论的和美学的兴趣,掌握自己命运的感觉。不同领域内创造者的人格特点又有所不同。国内学者王极盛研究了学部委员们的创造人格特征,把创造性人格中非智力因素分为情绪、兴趣、意志、性格四类52种,经数量分析认为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发挥创造性作用大的非智力因素中前5位是事业心、进取心、兴趣、勤奋、求知欲;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对创造活动作用大的前5位是事业心、进取心、求知欲、勤奋、意志。所以,培养创造性人格应包括形成、发展人格结构中那些积极的有利于创造才能发挥的素质;还应包括防止、克服消极的、妨碍发挥创造才能的不良素质。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要改变不妥当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这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不便展开。这里只提出要改变两个观点。一是认为有的人无创造性。这是不妥当的。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皆有之,只不过有“真创造”和“类创造”<对个体而言>之别。还有一种说法,有一本“创造心理学”说1950年以后才肯定每个人有创造性。这也是不确切的。30年代陶行知先生创办育才学校就已开展了创造教育,40年代初发表《创造宣言》更进一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认为只有坚信“人人都是创造之人”才会更有信心去做好创造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