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方法
浅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幼儿创造力常常被称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创造力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关键。
幼儿时期是孩子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培养幼儿创造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创造力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
一、幼儿创造力的概念与特征创造力是指个体通过发现新事物、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创造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思考。
幼儿创造力的关键是能够独立思考。
幼儿应该具备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能够自主提出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
2.想象力与创造力。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
幼儿容易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3.探索与发现。
幼儿时期是一个主动学习、探索和发现的关键时期。
通过提供多样性的学习环境和活动,鼓励幼儿进行不同的探索和发现,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二、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性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增强问题解决能力。
创造力培养可以让幼儿学会思考,培养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对幼儿的学习成绩有所帮助,还可以培养他们面对挑战时的应变能力。
2.培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幼儿创造力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对学习和探索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对于幼儿的长期发展和学习动力至关重要。
3.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性。
创造力培养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自信心的培养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1.提供多样性的学习环境。
幼儿的学习环境应该丰富多样,可以包括有趣的玩具、书本、艺术品等。
这样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并提供他们进行自由探索和想象的机会。
2.鼓励自主学习和探索。
幼儿应该被鼓励自主学习和探索世界。
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度,让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和内容。
3.提供艺术和创造性活动。
培养创造力的技巧
培养创造力的技巧
1. 保持好奇心
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
不断探索、发现新事物、挑战自己
的认知极限,都能激发创造力的源泉。
2. 多元化学习
多元化学习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拓展自己的
视野,让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融合,从中汲取灵感。
3. 创造性思维训练
通过各种创造性思维训练,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可以锻炼自己的创造力,激发出更多创新的想法。
4. 接受失败
接受失败是培养创造力不可或缺的环节。
从失败中学习,找到失败的原因,不
断改进和进步,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5. 创造空间
创造一个适合自己思考和创作的空间,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造
性工作当中。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和提升创造力,不断挖掘潜能,实现更多的创新和
突破。
让我们共同努力,释放自己的创造力吧!。
创新人格自我培养的途径
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能力之一。
培养创新人格需要不断的自我反省和积极的学习实践。
以下是一些培养创新人格的途径:
1. 开放思维:培养开放的思维方式,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勇于挑战传统观念和固有思维模式。
与人交流时,主动聆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积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2. 多元知识:广泛涉猎各种领域的知识,包括科学、艺术、哲学、经济等。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融合和创新,激发新的灵感和想法。
3. 勇于冒险:培养创新需要敢于冒险和承担失败的能力。
不怕失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并积极尝试新的方法和做法。
4. 鼓励好奇心: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停地提问和追求答案。
探索未知领域,不断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边界。
5. 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新人格的核心。
通过解决问题、产生新的想法和创造性的思考来培养创造能力。
可以参加创业活动、参与艺术创作、阅读创新类书籍等来激发创造性思维。
6. 团队合作:创新往往需要团队协作。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和实现创新的目标。
7. 持续学习:创新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参加培训、研讨会、读书等活动,积累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总之,培养创新人格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和坚持。
通过以上途径的实践和自我反省,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出具备创新思维、勇于探索、敢于冒险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创新人格。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方法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方法方成杰(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0电信2班)摘要:所谓创造性人格,简而言之,就是由个体内在的创造能力与创造动力构成的较为稳固、持久的组织系统。
造性人格,如高尚的理想和信念·坚强的意志,能够在一个人的成才过程中起导向作用。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不是随意的,而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任何创造性活动的成功与否都受个体个性的极大制约,个体具有创造性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具有创造的个性。
个体的个性和特点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
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教育一般有三种方式:压制型、溺爱型和民主型。
关键词:创造性人格,早期教育,教育原则,创造氛围,人格培养。
1 什么是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格”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提出和使用的一个概念。
所谓创造性人格,简而言之,就是由个体内在的创造能力与创造动力构成的较为稳固、持久的组织系统,这一组织系统是由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多种因素有机组合或整合所形成的复合体。
同时也是主体在后天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对促进人的成才和促进创造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优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和。
2 创造性人格的作用创造性人格对个人的成才,对创造活动的成功和创造成果的产生能起导向作用、内在动力作用、长期坚持最终成功的作用。
2.1导向作用创造性人格,如高尚的理想和信念·坚强的意志,能够在一个人的成才过程中起导向作用。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1881-1936)的成才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1902年他被选派到日本东京留学,攻读医学。
由于他当时初步树立了主革命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当他看了一部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后,深受刺激,深感医治人们的精神比医治人们的肉体疾病更重要,因为如果思想不觉悟,体格再健壮也无济于事。
他认为,能改变人的精神状态的只有文艺。
于是,他弃医改学文学。
后来他成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是每个家庭和学校都应该关注的重要任务。
创造力是孩子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业和职业道路上取得成功。
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1.给孩子一个创造性的环境提供一个鼓励创造力的家庭和学校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提供各种可以激发孩子创造力的玩具和素材,例如积木、艺术用品和科学实验套装。
在学校中,教师可以设置各种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活动,例如艺术课、科学实验和文学阅读。
2.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和探索答案培养创造力的过程中,鼓励孩子提出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提问,孩子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并开始探索可能的答案。
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并尽力帮助他们找到答案,无论是通过阅读书籍、进行实验还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
3.提供自由时间给孩子提供自由时间,让他们自由玩耍和探索,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
太多的课外活动和课程可能会限制孩子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因此,家长和学校应该确保孩子有足够的自由时间,来自主决定他们想要做什么,并在自己的兴趣领域中进行探索。
4.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兴趣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是重要的,因为他们在兴趣领域中的热情可以大大增强他们的创造力。
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兴趣,并提供支持和资源,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创造性能力。
5.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培养创造力要求孩子保持开放和敢于尝试新事物。
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孩子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尝试新的活动和经历。
这可以包括参加新的课程、加入社区组织、参与志愿者活动等。
通过尝试新事物,孩子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拓宽他们的视野。
6.提供正面的支持和反馈给予孩子正面的支持和反馈是培养他们创造力的重要环节。
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孩子,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就,并提供积极的反馈。
正面的支持和反馈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7.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一环。
创造力的心理学解析
创造力的心理学解析创造力是人类独特的心理能力之一,它能够推动我们思考、创新和解决问题。
理解创造力的心理学原理对于拓展自身创造力潜力以及培养他人的创造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深入探讨创造力的本质、影响因素以及培养方法。
一、创造力的定义与特征创造力是指个体在某一领域中能够独创性地产生新颖、有价值的想法、观念、解决方案或作品。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独创性:创造力强的个体能够提出别人未想到的新颖观点或创意,超越常规思维的限制。
2. 价值性:创造力作品应具备一定的实用性、美观性或观赏性,能够为社会、个人带来一定的价值。
3. 可行性:创造力产物应具备可实施性,即能够被实际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二、创造力的心理机制1. 问题意识:创造力的第一步是对问题的敏感,能够积极地察觉和认识到待解决的问题。
2. 非传统思维:与常规思维相对应,创造性思维更注重跳出传统框架,打破固有思维方式的限制。
3. 连结运营:创造力体现在能够将不同的概念、观点或知识进行巧妙地连接和组合,打造新的思维框架。
4. 情感激发: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能够激发个体的创造力,使其更加敏锐和灵感迸发。
5. 自我效能:创造力需要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自信,相信自己具备解决问题、创造新颖想法的能力。
三、创造力的影响因素1. 知识与经验:扎实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经验是创造力的基础,它们为创作者提供了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考的素材。
2. 环境与文化:创造力的发展与所处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密切相关。
开放的、激发创新的环境能够促进创造力的发挥。
3. 个体特质:有些人天生具备更强的创造力倾向,如开放性人格、冒险精神和好奇心等特质。
4. 刺激与挑战:面临新的刺激和挑战,能够激发个体的创造力,提高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造力的培养方法1. 激发兴趣:培养创造力的第一步是激发兴趣,让个体对某个领域保持高度的好奇心和热情。
2. 广泛阅读:通过大量阅读和学习吸收各种知识和观点,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思维模式。
自我创造性人格及其培养
独立性强的人善于独立行事 , 不盲从 , 他们对似 乎已经定论 的事情还要进行批判性思考 , 还要问个为什么。 正是因为不受他 人所左 右 , 在作出结论时 , 是十分审慎的。但 由于创造性 强的人 对独立与 自治有强烈的需要 , 有时常表现为对他人 的不服从 , 不 尊重 , 行为不合群 , 甚至触犯 规范。
一
要鼓励学生 好问 、 好说 、 敢做 、 敢为 , 并要允许 自己说 错 、 做错, 许随时改 变 自己的说法 和做法, 允 否定 自己认为 “ ” 是 的事
一
情。
二 要认清创造 自我的 目的 、 水平 , 保持 身心健康 , 意识集 把
中在 创 造 目标 上 。
、
具 有 浓 厚 的 认 知 兴趣
二 、 情 丰 富 。 有 幽 默 感 感 富
只有 当你是个感情丰富 的人 ,你才会去关 注你身边 的事 和 人, 当你去关注 的时候 , 你才会发现其 中可 能有的可以创造或是 加 以改善 的地方 ,这样才可 以锻炼和培养创造 力。而富有幽默 感 , 是 一 个 乐 观 的人 , 观 的人 就 善 于 从 不 同 的 方 面 去 考 虑 问 就 乐
我觉得如果一 个人对任何 事物都具有浓 厚 的认 知兴趣 , 也 就是说特别有好奇心 ,那么你就会有 想去了解和学习 的冲动和 欲望 , 在这种欲望 和冲动 的引 导下 , 你就会 千方百计 的去学 习, 那 么你就具有 了一种或是几种新 的知识 , 这样 日积月 累, 的各 你 方 面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 ,慢慢的他就变成 了一 个知识 渊博 的 人 。一 旦有 了丰富的知识 , 创造性就会得 以充分 的发展 。
作 者简介: 王先树 , ,9 4年 2月生。 男 17 大学本科学历 . 中教一级 , 苏省宿迁市人 , 江 立志 于研究地理课 堂教学 。
中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分析
中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分析1. 引言1.1 现状分析部分学校的美术教育课程设计过于功利化,过分注重技巧和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往往缺乏对艺术的热情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美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一些学校在师资和教学设施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欠缺,导致学生无法获得高质量的美术教育。
社会对于美术教育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很多人认为美术只是一门副修课,而非重要的学科之一。
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在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需要对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中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通过深入分析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格特点的塑造和提升,找出培养创造性人格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也旨在引起社会对中学美术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加强对学生创造性人格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美术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为提升中学生创造性人格水平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美术教育在中学阶段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创造性人格是当前社会所需的重要素质之一,具有独立性、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等特征,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影响。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在学生思维、情感和表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美术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为未来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贡献打下良好基础。
深入研究中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意义重大,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正文2.1 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影响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的创造力
如何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创造力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并在各个方面展现出卓越的才能。
那么,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呢?1. 提供创造性的环境孩子的创造力需要在一个积极、刺激和支持的环境中才能得以发展。
家庭和学校都可以为孩子提供这样的环境。
在家庭中,可以给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材料,鼓励他们进行自由创作。
在学校中,可以开设一些创造性的课程和活动,例如艺术、音乐和科学实验等,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
2. 鼓励探索和好奇心探索和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源泉。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去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的好奇心。
可以带孩子去动物园、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方,让他们与世界接触,发现新事物。
同时,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玩耍和探索,不要过度约束他们的行动。
3. 提供开放的思维训练创造力需要开放的思维方式来支撑。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开放的思维习惯,例如鼓励他们多思考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多角度思考和思维跳跃等。
此外,可以通过看电影、阅读书籍和参与讨论等方式,扩大孩子的思维领域和知识面,培养他们对不同事物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密切相关。
家长和教育者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意识和能力。
可以让孩子参与一些团队项目,培养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注意让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寻找他们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实践。
5. 鼓励自由创作孩子的自由创作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鼓励孩子进行自由的绘画、写作、手工制作等活动,让他们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同时,要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不要对他们的创作进行过多的干预和评判,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
总之,提高孩子的创造力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通过提供创造性的环境、鼓励探索和好奇心、提供开放的思维训练、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以及鼓励自由创作,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拓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为他们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
浅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教育学》告诉我们,创造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密切相关。
个性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社会学家说:长期服从的人根本不会创造,只有“奴性”。
这已是教育理论上被多次论证的问题。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定位,具体做法是:一、关注学生的情感1.关注学生的情感,就要尊重、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的实验结果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记忆等认知技能就会受到压抑阻碍。
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关注学生的进步,满腔热忱地培植他们正当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期待他们成才,并甘当他们“登高望远”的阶梯,才有助于创造。
2.珍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在教学中,要还学生说“不”的权利,鼓励学生说“不”,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提尖锐的问题。
既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不妨让政治课堂呈现一种海纳百川的新气象。
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独创性。
3.让微笑常驻课堂,使学生情绪高涨教育是心灵碰撞的艺术,需要有良好的情感氛围,学生在积极情绪状态的效率比在消极时提高30%到45%,让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关键就是教师的微笑。
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过:“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
”教师发自内心的微笑能给学生亲切、和善、友好的感觉,从而唤起学生创造的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指个人急于自我评价所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
自尊心是自我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使人积极向上,以追求实现更高的社会期望。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尊心主要在于教师要采取民主的教学模式。
天津著名特级教师李签惠在课堂上提倡七个允诺:错了允许重答;答的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争论到炽热化时允许学生自由抢答话茬发表意见,不必举手等待老师的批准。
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及培养研究ppt课件
❖ 个体的性别角色类型,以男性分量表和女性分量表 得分的高低,将人的性别角色划分为四种类型:
1.男性化,即男性分量表得分高,女性分量表得分低 2.女性化,即男性分量表得分低,女性分量表得分高 3.双性化,即男性分量表和女性分量表得分都高; 4.未分化,即男性分量表得分和女性分量表得分都低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1.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
采用钱铭怡等人编制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 (CSRI),该量表由男性正性量表、女性正性量表 、男性负性量表、女性负性量表、中性干扰量表5 个分量表组成。每个分量表各20项,共100项。用 中位数分类法将被试分为4个性别类型:双性化类 型(男性、女性分量表均高于中位数)、男性化类 型(男性分量表高于中位数)、女性化类型(女性分 量表高于中位数)、未分化类型(男性、女性分量 表均低于中位数)。
精品课件
开放性人格:
❖定义:为了自身的缘故,对经验的前摄( proactive)寻求对的理解,以及对陌生情 景的容忍和探索。开放性的人偏爱抽象思 维,兴趣广泛。
❖黄希庭先生对开放性的定义:指明智的、 富于想象的、独立思考的。
❖开放性维度得分高的人兴趣广泛、有想象 力、明智有独创性、有洞察力、好奇、世 故、聪明、有艺术性、机灵而诙谐、能随 机应变、有逻辑、文明而优雅的。
LOGO
精品课件
选题背景
1.时代发展需求: 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
2.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创造力水平亟 待提高
3.当代高校人才培养政策和 要求所趋
精品课件
研究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大学生的性 别角色与开放性人格、创造性人格特点, 运用现代统计技术——结构方程模型探索 三者间的关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为创造 性人才培养和性别角色教育提供相应的理 论支持以及尝试探索出恰当有效的技术手 段。
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如下: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敢想、敢问,通过想和问,一点一点激发创新兴趣。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一些创造性思维,应给与充分肯定,并鼓励他们在学习上要刻苦钻研,勇于创新。
3、为学生构建新平台,为学生构建新平台,让他们在操作中,演示、实验中掌握内容,学到新知识,并以此增加他们自主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4、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讨论可以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大胆求新,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
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方能取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至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
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将介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包括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和培养创造性的课程。
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包括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创造性个性的塑造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包括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创造性的课程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包括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学校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
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是情感和意志活动的过程。
论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塑造
论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塑造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则是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
一个国家创新人才的数量是其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反映,对该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离不开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创新的动力系统,是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体现在创新活动中的个体心理特征,它虽然不对创新活动起直接的决定作用,但它为个体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心理状态和动力支持。
一、创新人格的内涵“人格”作为一个学科研究的对象性范畴,已被引入许多学科,成为跨学科的范畴。
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泛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表现和形成的思想自我,是一个人长期行为所表现和形成的稳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动机、兴趣、理想、信念、气质、性格、意志力、观察力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从而使一个人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个体。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人格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创新素质中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的素质方面,在智力因素相近的情况下,人格因素往往成为创造力的关键因素。
德育视野下的“人格”主要是指道德人格,它是“个体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作为人的全部尊严、价值、品格和行为范式的总和,是由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1]。
创新人格是指人的诸多人格特征中,能使人长久地保持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个性品质。
它主要包括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激情、严谨求真的学术态度、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力、敢于标新立异、不为环境所拘、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良好心态、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富有批判精神、完善和超越自我、坚韧不拔的性格等个体特征。
好奇心、自信心、探索欲、热情、想象力、求新求异、质疑能力和意志力是其核心品质。
创新人格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动力系统和方向性保证,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个人心理层面的积淀,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动力源,是实现创新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心理特征。
创造性人才
社会类术语
01 构成要素
03 时代作用
目录
02 人格特征 04 培养途径
创造性人才,是指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具有发明创造能力的人们。能力人人皆有,但在征服自然和改 造社会过程中,各人能力发挥作用的大小、水平的高低却是有差别的。只有那些具有思维的敏锐和创新性,能在 自然和社会发展中的难题和新问题面前,充分发挥其才能,以新颖独特的创造,去解决问题的人,才称得上创造 性人才。
第三,改革考试制度,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考试手段应注重考核学生 捕获、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既要考学生的基本知识,更要考他们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也按一定比例计入总分,以激励学生开发自身的潜能, 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
人格特征
创造性人才在许多人格特征上都具有一致性,体现在:
(1)坚定的创造动机。创造活动开始于新动机,创新动机越强烈,创造活动越有可能成功,社会价值也越 大。
(2)充分的自信心。对于创造性人才而言,自信是发挥其创造潜能的重要条件。
(3)高度的独立性。是指敢于坦然地对事物和关系大胆置疑,依靠自己思想去决定,不盲从,不轻附众议, 不受习惯势力的限制和约束,并且不屈从于权威意见。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人才从事的是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这些复杂的脑力劳动不同于农业经济时代 和工业经济时代的脑力劳动,它是以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对象和产业为工作和劳动根本点的,劳动的水平代表着 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和工作水平。
知识经济时代的复杂劳动的特点,
一是创造性人才的劳动能够解决难度更大、范围更广、涉及许多学科和矛盾问题。
二是创造性人才的劳动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和创造力,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创造更高的社会生产力。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
准备 的资料是 为学 生表演藏族 的《 踢踏舞》 , 在舞 蹈跳完 之际 热情 的学生不 由 自主的跑到我面前 , 为我敬献哈达 , 教室里掌 声四起 , 并应学生 的邀请我们师生共同演唱 了《 青藏高原》 , 学 生的热情更加 高涨 , 于是我们载歌 载舞地唱起 了《 多 么快乐 , 多么幸福 》 。 下课 了, 同学们久 久不愿离开教室 , 意犹未尽。第 二节课 我们从 复习歌 曲入手 ,从学生讲解 的资料中我也 了解 到许 多藏族人 的风俗习惯 。通过观看 V C D光盘 , 我们获得 了 更多的关于西藏的风土人情 ,知道 了西藏的第二大城市—— 日 喀则 , 欣 赏了韩红演唱 的 《 家乡》 , 那悠扬 的曲调 , 动听 的歌 声, 仿佛使我们身临其境 , 感受到那里 的地 域风情。在学会歌 曲《 我的家在 日 喀则》 这首歌 之后 , 我们还欣赏 了《 在北京 的金 山上》 等 歌曲, 我还拿来曾经跳藏族舞 的照片 、 服饰 给学生看 , 并让学生试穿 , 学生非 常兴奋 , 学 习热情 高涨 。 课下 , 我无 意中 发现 黑板上 写着一 行字 : “ 布达拉宫 在西藏 ,我 爱美丽 的西 藏” 。通 过本课使我感悟到 : 让学生收集整理各种信息也 是对 他们 能力的培养 , 这种师 生互动 , 共 同收集资 料 、 共 同参 与的
教学方式 , 取得很 好的效果 。 ( 二) 通过小 组合 作进行音乐创作 。 培养学生的求异 思维 能力
一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 , 课 堂上有 三种学习情境 , 分别是合 作、 竞争 和个人学 习 , 其 中最佳 的是合作学 习 , 学 生在合 作 中 交流, 交流 中合作 , 这个过程正是很好 的学 习过程 。通过这种 交流 与合作 ,可 以培养学生具有合作 的意识 ,与人 共处的能 力, 从而激发起学生创作的火花。在进行音乐创作活动 中 , 要 把不 同程度 、 不 同能 力的学生 编成 小组 , 这样可 以取 长补短 , 互相启发 , 便于交流 , 便 于团结协作 。如学 习《 找春天 》 这首歌 时 ,可以运用简单 的材料模拟 自然界 的声 响与运用音乐材料 编创 音乐相结合 的情境 。 教师准备 了一些物品 : 纸、 塑料袋 、 空 矿泉水瓶 、 米、 细沙 、 水、 杯子 、 彩色皱纹纸 、 剪刀 ……学生根据 需要 . 选择运用这些 物品作为声源 , 教室想起 了鸟鸣 、 风声 、 雨 声、 小 溪流水等声 音 。学生揉 搓塑料 、 纸、 吹矿 泉水瓶 口表现
论青年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 究! O / o 6 中国壹年研 厂——一 520
维普资讯
}_ }L I r
! !
剑 \■ ’ l
质 。坚韧 性是指 以坚强毅力 ,顽强精神 面对 困难 ,持 之 以恒地 向预定 目标前进的品质 。 自制力是指一个人
践 的独立性 。我们知道 ,青年大学生 已具 备以 自我为 思维 主体对 外部世界 的审视 ,养成 了独立思考 的内倾 型思维 ,与幼 儿和少 年时期那种依赖父母 、成人或社
前 大学教育往往重视知识传授 即智力 因素的培 养 ,而 忽视 非智力 因素。 我们在培养创新型人才 的教育 中 , 对 青年学生创造性人 格的培养是 当前大学教育不应忽视
的问 题 。
青年学生创造性人格 的核 心特 质
心理学 中的人格是一个 内涵广泛 的体 系 ,所谓人
格 ,是具有社 会意义的各种特性 的统一体 ,各种 特性
其称为创造性人格的核心特质 。
一
出和使用的一个概念 ,它是指个体 内在的创造 能力与
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要做好"四个善待"
果 具 有 积 极 的心 态 、 能 乐 观 地 面 对 人 生 , 乐 观 地 接 受 挑 战 和 应 付 挫 折 , 么 他 就 已 那
经 获 取 成 功 一 半 。当然 包 括 ‘ 进 生 ” 后 。事
个性 的潜 在 的 反 映 。对 此 , 师 应 运 用 教 教 育 机 智和 艺术 予 以 珍惜 和 善 待 , 励 他 们 鼓 自 由 自在 地 发 展 个 性 。切 不 可 随 意扼 杀 其 创 造 才 能 。对 有
待 这 些 学 生 的 正 确 态 度 是 , 持“ 格 + 坚 合
培 养 学 生 创 造 性 人 格 。 实 , 是 爱 , 是 其 严 松
害 , 不 注 意 引 导 , 易 销 蚀 他 们 的 创 造 若 也
的个 性 多诙谐 , 常常 有不拘 小节 、 荡小 放
潜能 , 使其成 为 比较 呆板 、 乏创造 力 的 缺
人 。 凶此 , 待 好 学 生 应 该 坚 持严 慈 相 济 对 的 原 则 , 理 好 爱 与宠 的关 系 , 任 意 强 处 不 化 他 们 的“ 众 ”“ 上 ” 心 理 , 励 他 从 、唯 的 鼓 们 大 胆 质 疑 ,学 会 多 角 度 观 察 分 析 问题 , 养 成 多 思 维 起 点 , 思 维 结 果 , 求 多 种 多 寻 新答 案 的 习 惯 , 护 他 们 的 创 造 个 性 。 并 保 使他 们 清 醒认 识到 , 世 纪 的 竞 争 是 人 才 2 l 创 造 力 的 竞 争 , 乏 创 造 力 的 好 学 生 难 于 缺 在 竞 争 中 立 丁 不 败 之 地 , 至 有 可 能被 时 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方法方成杰(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0电信2班)摘要:所谓创造性人格,简而言之,就是由个体内在的创造能力与创造动力构成的较为稳固、持久的组织系统。
造性人格,如高尚的理想和信念·坚强的意志,能够在一个人的成才过程中起导向作用。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不是随意的,而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任何创造性活动的成功与否都受个体个性的极大制约,个体具有创造性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具有创造的个性。
个体的个性和特点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
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教育一般有三种方式:压制型、溺爱型和民主型。
关键词:创造性人格,早期教育,教育原则,创造氛围,人格培养。
1 什么是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格”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提出和使用的一个概念。
所谓创造性人格,简而言之,就是由个体内在的创造能力与创造动力构成的较为稳固、持久的组织系统,这一组织系统是由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多种因素有机组合或整合所形成的复合体。
同时也是主体在后天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对促进人的成才和促进创造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优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和。
2 创造性人格的作用创造性人格对个人的成才,对创造活动的成功和创造成果的产生能起导向作用、内在动力作用、长期坚持最终成功的作用。
2.1导向作用创造性人格,如高尚的理想和信念·坚强的意志,能够在一个人的成才过程中起导向作用。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1881-1936)的成才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1902年他被选派到日本东京留学,攻读医学。
由于他当时初步树立了主革命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当他看了一部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后,深受刺激,深感医治人们的精神比医治人们的肉体疾病更重要,因为如果思想不觉悟,体格再健壮也无济于事。
他认为,能改变人的精神状态的只有文艺。
于是,他弃医改学文学。
后来他成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
可见,爱国主义精神这样的创造性人格,对鲁迅的成才和文学创造活动起了导向作用。
2.2 内在动力作用某些创造人格的素质能对创造者的创造历程起到内在动力作用。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上海灯泡厂在生产钨钍电极。
该厂的技术员王菊珍深知钨钍电极中的钍元素具有放射性,会损害该厂工人和使用焊枪(其中有钨钍)的电焊工人的健康,轻者白血球大量减少,重者致癌。
出于对需要接触钨让电极的成千上万工人的爱心,使他们不再受放射性之害,她决心研制非放射电极,也就是寻找非放射材料来代替钨钍电极中的放射性元素钍。
王菊珍经过十多年艰辛努力,经历多次失败,终于发明并研制成功非放射的钨铈电极,广泛应用于焊接、切割、喷漆、熔炼、激光技术方面,为我国的经济和国防建设立下了新功。
该技术于1987年获得美国专利,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产品远销近10个国家,获利税近千万元。
2.3长期坚持,最终成功的作用在科学和艺术史上,有一类重大成果,需要创造者数十年的奋斗才能够获得。
在这一类长时间的创造过程中,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创造性人格.对于创造活动起到了促使它最终成功的作用。
李时珍(1518-1593)从35岁起动手编写《本草纲目》,走访了河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很多地方,收集药物标本,收集民间验方,花了整整27年的时间,历尽千辛万苦,参考了八百多种书籍,记载了药物1892种,附了1160幅药物形态图,记载了11096个医方,到他61岁终于完成了这部共52卷190万字的“东方医学巨典”。
3 培养创造性人格的原则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不是随意的,而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综合已有的大量的研究,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应该遵循如下五条原则:早期教育原则,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原则,自我教育和终生教育结合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和社会性原则。
3.1早期教育的原则发展心理学的许多研究表明,早期的智力开发、情感培养和意志训练等将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如果忽视或耽误了早期教育,将会给人格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也会影响到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早期教育可以追溯到婴儿期的抚养、幼儿期和青少年期的教育,甚至胎教。
不同阶段的早期教育侧重点也不一样,例如,新精神分析学派特别强调早期的情感教育,而社会认知的培养和人生观的确定则主要是青年期的教育重点。
3.2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的原则教育的统一性原则认为,人们在教育思想上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充分地认识到教育与学习是一项广泛的社会活动,不仅是教师这类专业教育人员的言行举止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家庭中的父母以及社会上的各类人和事,都可能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大量的研究材料表明,教师、家长、亲友以及社会人物的人格水平都会影响一代人的成长。
另外,除了现实社会之外,历史上所记载的人和事、媒体、文学艺术作品等也会给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带来影响。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必须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起来。
如果三种教育的标准不统一,则会使受教育者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心理冲突并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3.3自我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原则人格教育说到底是一种终生的自我教育。
教育的效益是以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为前提的,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不断地建构个体健全的人格结构。
教育成败的关键是如何能将他控转化为自控。
一个过早中断了学习,放松了对自己要求的人就不大可能建立起健全的人格结构。
人格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受教育者自尊、自爱、自重和自我完善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因为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会根据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生存系统中要素的改变进行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态度更新这些心理的自我调节与控制,更好地为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民族的昌盛而奋斗。
因此,实行人格教育必须坚持自我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原则,创造性人格特点的培养也必须坚持自我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原4 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格4.1尊重和鼓励个体的个性和特点任何创造性活动的成功与否都受个体个性的极大制约,个体具有创造性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具有创造的个性。
个体的个性和特点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
具有高创造性的个体往往具有鲜明突出的个性特点,而这些个性特点在传统的教育中通常是不被重视,甚至是不受欢迎的。
但是,任何一项创造活动都是对已有观念、方法、理论的突破与创新。
因此,家庭教育中的父母和课堂教学中教师都应鼓励个体摆脱“标准答案”的束缚,积极思考并大胆质疑,鼓励他们怀疑、反驳甚至否定前人的理论,要给他们发挥自己特点的机会。
只有这样,个体才会敢于质疑,乐于求异。
有利于发展个体的创造性特点。
4.2 正确运用评价机制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同样,儿童也非常重视父母对其的评价。
因此,父母及教师应慎用评价手段,使自己的评价有利于个体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坚持以正评价为主。
正评价即正面的表扬、鼓励等评价方式,负评价则是指批评、指责等评价方式。
正评价作为一种信息反馈,对个体的心理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当个体各方面表现较好,达到父母和教师的要求时,正评价并不困难。
困难的是,当个体遭遇挫折、失败,出现错误时,父母和教师还能否进行及时的鼓励,此时的正评价最能给个体鼓舞,使他们恢复自信。
父母和教师应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适度的评价。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一个“期望值”,若父母和教师的评价等于“期望值”,则效果一般;若评价小于“期望值”,则效果差;若评价略大于期望值,效果最好,能使其发挥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
所以,父母和教师既不要吝啬对个体的表扬鼓励,也要避免“过度的表扬”,使评价能恰如其分,真正有效地激励他们,形成恰当的自我认识。
4.3 营造创造氛围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教育一般有三种方式:压制型、溺爱型和民主型。
压制型和溺爱型不能调动孩子自主性,易使孩子依赖、顺从、无主见、创造水平低。
民主型的家庭教育,可激活孩子的创造动机,让儿童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其中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人格。
因此,在家庭中创造民主气氛是十分重要的。
特别是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父母的权威自古就受到颂扬,父母要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人格就应该民主地对待孩子,只有这样儿童才会积极地和父母交流,父母才能发现孩子创造思想的闪现并加以挖掘和培养,才能使孩子成为独特而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人。
营造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格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这就对教师这一角色提出了要求。
学校是以教师为主轴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人格品质的场所。
教师应将教育教学活动本身就视为创造性活动。
要想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勇于创新。
其意义在于,首先,教师将教育教学活动视为创造性活动,正是认清了教育的本质,立足于教育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活力所在,这样的教育才可能达到培养新时代创造型人才的目标。
其次,教师是学生进行认知活动的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品质对学生有重要影响。
勇于和善于创新的教师将以最具号召力的榜样,带动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参考文献:[1] 游敏惠大学生创造力培养与开发人民邮电出版社,第一版(2004年1月1日)[2] 刘文创造性人格与儿童气质研究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年02月)[3] 编委会大学生创造教育与创造力开发及高级思维能力培养守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