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特征描述类(答案版)
答题模板:地形特征和地貌特征

地分成因地貌特点图示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地形,称风蚀蘑菇。
它是由于近地面的风沙流的含沙量较大,对岩石下部侵蚀较强而形成的。
如果风蚀蘑菇顶部岩石的重心和基部岩石不一致,则上部岩石很容易坠落下来。
坠落下来的大石块如在地上不稳定,当刮大风时,则能随之摇摆,称为摇摆石或风动石。
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或土体,在风长期吹蚀下,形成一些孤立的石(土)柱,称为风蚀柱。
雅丹(风蚀垄槽):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称为雅丹。
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区域,有些雅丹地形的沟深度可达十余米,长度由数十米到数百米不等,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
在垅脊顶部常有白色盐壳,又称白龙堆。
风蚀洼地与风蚀谷: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吹蚀以后,形成宽广而轮廓不太明显的风蚀洼地。
它们多呈椭圆形,成行分布,并沿主风向伸展。
单纯由风蚀形成的洼地,规模较小,一般直径只有几十米,深度仅1m 左右。
一些大型风蚀洼地,是在流水侵蚀基础上再经风蚀改造而成,深度可达10m 左右。
荒漠区有时一次暴雨能把地面侵蚀成很多沟谷,风就沿着沟谷吹蚀,沟谷进一步扩大,成为风蚀谷。
风蚀谷无一定形状和走向,宽窄不均,蜿蜒曲折,有时为狭长的沟壕,有时又为宽广的谷地。
在陡峭的谷壁下部,常堆积着崩塌的岩屑堆,谷壁上有时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窝。
风蚀残丘:经长期风蚀后,风蚀谷不断扩大,原始地面不断缩小,最后残留下来的小块原始地面称为风蚀残丘。
它的外形各不相同,以桌状平顶较多,亦有成尖峰状的,高度一般在10~30m 不等。
在较软弱的水平岩层地区,经风力长期吹蚀,塑造成一些顶平壁陡的残丘,远远望去,好似废毁的千年城堡,谓之风蚀城堡。
中国西北荒漠地区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新疆东部十三间房一带和三堡、哈密一线以南的第三纪地层有许多风蚀城堡。
当然,风成地貌并不局限于干早区,在半干早区和大陆性冰川边缘,甚至在植被稀少的某些砂质海岸、湖岸和河岸,也都可形成风成地貌。
高考地理题型

题型一特征描述类设问形式: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
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
思维建模要准确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必须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建立解答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并用规范而专业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
具体答题思路是: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要注意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并且做到简洁、准确地描述。
如果你想了解最新高考动态,敬请关注“高考直通车认证空间”腾讯微博@gaokaoge、微信号80796072,每日为您推送最新高考资讯。
关注有惊喜,凡关注的考生5月20日赠送一套电子版押题密卷。
模板典例1.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河流、湖泊)、植被(自然带)2.地形特征:①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②地势——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区域极值(地势最高、低值);③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3.地表环境特征:①气候(湿、热、冷、干)②植被状况③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④河流发育程度4.气候特征:①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②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③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5.河流水文特征:①年径流量;②汛期;③含沙量;④结冰期(凌汛);⑤流速。
6.河流水系特征:①流向与长度②流域面积③支流多少及形态④河网形态、密度⑤河道深浅、弯曲、宽窄⑥落差或峡谷分布7.农业生产特征:①农业地域类型②农作物种类及分布③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④生产水平(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专门化水平商品率)8.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9.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半球位置④相对位置。
202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

202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1地形特征描述类答题模板☝真题体验1.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描述图中区域的地形特征。
解答示例:【答案】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东北(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南)高,东北(北)低。
巩固训练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
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
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6分)参考答案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
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
2气候特征描述类答题模板☝真题体验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图Ⅰ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Ⅱ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图Ⅰ图Ⅱ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解答示例:【答案】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 1 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富(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
巩固训练读罗马和旧金山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比较罗马、旧金山两城市气候的不同点并说明气候不同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答案】气温:夏季罗马比旧金山高得多,冬季罗马比旧金山略低,气温年较差罗马大于旧金山;年降水量:罗马比旧金山多。
因为旧金山位于太平洋沿岸,三面环水,气温受海洋影响大,沿海有寒流经过,冬温夏凉,年降水较少。
罗马位于地中海沿岸,由于地中海被陆地环抱,面积有限,其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小,气温年较差较大,罗马纬度较高,受西风控制时间较长,年降水较多。
【解析】比较气候差异应从气温高低及其变化、年较差大小,降水量的多少及其变化,气温和降水量的协调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罗马和旧金山的地理位置,在调用所学知识的前提下,结合模板说明气候特征差异,并分析成因。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含答案)

AHA12GAGGAGAGGAFFFFAFAF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一、点状地理事物(1)点的数量、疏密:①均匀一致;②分布不均:何处密集(多)何处稀疏(少)。
(空间基本特征)(2)点的位置:在线形事物(沿河流、河谷、海岸线、边境线、交通线)上分布;在面状事物(地形区、行政区等)上分布。
(成因影响)(3)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如规模、等级)(4)点的动态变化1.目前全球共有30余个国家拥有核电站,总数为400余座,拥有核电站最多的国家是美国。
读图概括世界核电站分布特点世界运行核电站分布图2.右图中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
请归纳出三点。
3.右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4.读图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
二、线状地理事物(1)描述一条线的分布情况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
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①总体变化趋势:由某方向往某方向逐渐变大(变小);②数值分布: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范围,极值(最大值、最小值);③疏密状况:疏密分布位置。
1.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2.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3.右图为1969年~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
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4.左图为某地等温线分布图。
简述130度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
AHA12GAGGAGAGGAFFFFAFAF三、面状地理事物(1)分布范围、方位(2)延伸方向(3)形状(条带、团块状等)(4)面积大小与变化1.描述右图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
据右图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
3.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地质地貌 主观题答题模板(附精选选择题100题含答案)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地质地貌 主观题答题模板第一部分 模板精编一 地理特征描述类二 地形特征描述类1.描述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地势特征:等高值数值分布或河流流向→地势起伏大或小 ; × 高× 低 ;山河相间分布。
2.地形特征描述基本方法:三 地貌成因类1. 利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2.利用地质作用中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分析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角度分析;②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逆向思维:并不是所有的外流河都能够形成典型的三角洲。
例:非洲的刚果河最终注入大西洋,但却没有形成典型的三角洲。
这是为什么呢?①刚果河入海的泥沙量较少。
在刚果河流域中,大多数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较高,流域输送到河流的泥沙量较少;该流域中的刚果盆地所占流域面积比重大,刚果盆地大部分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水土流微,而且境内多数河段落差小、水流速度较慢,利于河流泥沙就地沉积,从而,可输送到下游入海口的泥沙量很少。
②入海口附近,地势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
综上所述,刚果河入海口未能形成典型的三角洲。
●河流冲积扇的形成条件①造山运动:导致母岩区剥蚀作用的增强和河流能量的提高,碎屑物质的大量搬运造成了大型冲积扇的形成。
②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提供形成冲积扇的碎屑物质。
③坡度的突变:因其突然变缓,使得山区河流流速骤减,使碎屑物质沿山麓大量沉积。
④长期相对沉降的构造条件;有利于冲积扇的保存。
●沙丘形成过程(丹娘沙丘)①每年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
②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
③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
④受江边山地阻挡,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知识点补充地形的影响●地形对气候的影响1.对气温:(1)地势: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高考冲刺】2020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特征描述类(综合题)详解

2020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特征描述类(综合题)1.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南非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地理位置独特,且海运发达。
南非的农业和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
下图分别为南非地形地势、耕地和降水量分布。
(1)概述南非的地理位置特点。
(2)归纳南非耕地的分布特征。
【答案】(1)位于南半球中低纬,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邻海,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道。
(2)南非耕地分布不平衡;集中分布在东部、东南部和西南部;多分布于地形平坦的平原和高原上;多分布于降水相对丰富的地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位置特征,南非的耕地分布等。
(1)地理位置的描述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位置等。
结合图示进行分析,南非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海陆位置来看,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邻海;交通位置来看: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道。
(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根据南非的耕地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判断: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和东北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耕地少。
结合南非地形图判断:耕地分布区沿海平原地势低平,东北部高原地势平坦;根据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判断:东北部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上,适合耕作;而西部地区降水少,荒漠化严重,不适合耕作。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在筹划建设的中—老—泰高速铁路是中国与老挝、泰国跨境合作重要交通项目。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我国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也是中—老—泰铁路的起点;老挝、泰国则位于中南半岛上。
简要分析该铁路线沿线的地形特征。
(6 分)【答案】地势北高南低,且由北向南地势降幅较大;(2 分)北部为山区,山高谷深,高差悬殊;(2 分)南部为平原,地势平坦。
(2 分)【解析】本题需要联系我国西南地区横断山区和中南半岛地形特征进行分析。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里南共和国(简称苏里南)国土面积为16.4万平方千米。
平时,人们衣着、服饰比较简约,下午2时后的大街上人员稀少,社交活动一般安排在晚上。
自然地理答题实用模板

自然地理答题模板1、简述地形特征:地形特征:①地表形态特征:如地形以平原;或以山地丘陵为主等。
②地势高低起伏:如地势西高东低等简述云贵高原地形特征:喀斯特地形广布,地形崎岖,多山间坝子;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
2、分析或比较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1)气候特征:①气候类型②该气候类型的气温季节分布特点,如:夏季高温冬季低温(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特点;气温的年、日较差大小(表现海洋性和大陆性特点)③该气候类型的年降水量大小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如全年多雨;夏秋多雨,冬春少雨。
降水集中的时间和长短等(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主要影响该地的气温状况,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主要考虑影响降水情况季风:夏季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季风,来自陆,寒冷干燥,降水稀少地形地势:对气温的影响是每上升1000米气温降低6℃,同时考虑阳坡和阴坡对气温的影响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海陆分布:临海迎风岸,年、日较差小,海洋性较强,降水较多临海离风岸或陆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小,年、日较差大,大陆性较强,降水较少洋流影响: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降水较多,如遇迎风岸,降水丰富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降水较少,如遇离风岸,降水稀少3、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开发利用水文特征:(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为例)流量:流量受流域年降水量的影响,流域年降水量大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受流域地区降水季节变化的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流量季节变化也大汛期:受流域雨季的长短和雨量大小影响含沙量:受流域植被覆盖率的大小影响,还要受流域地形条件影响结冰期:受流域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影响,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凌汛:如果河流流向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该河段在初冬结冰时或初春融冰时有凌讯现象。
河流的开发条件:(水力资源、河航运等)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①流域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水量充足,河流流量大。
答题模板01 地理位置特征评价类-中(会)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

备战2023中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答题模板1 地理位置特征评价类【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1)仔细阅读图文材料,准确获取答题所需要的信息。
(2)细审题干,明确“问什么”,即要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同时在描述时应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3)回答问题时,应全面,注意回答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
(4)回答问题时,力争做到答案的专业向,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地理术语。
【命题角度】1.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2.地理位置特征的影响(优势和劣势)【模块构建】1.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在相对位置描述上,还有与接壤的国家、省区等,隔海相望的国家等,位于某地(山脉、河流、城市等)的方位等,经济位置,交通位置等。
2.地理位置特征的影响(1)海陆位置→降水差异、农业类型、海洋运输、对外交往(2)经度位置→经度广,时间差异大,东西距离最长(3)纬度位置→所处温度带及纬度地区→热量差异→多种或单一农业经营所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经典例题】【例一】(2022·陕西·中考真题)以下是《日本》一课的教学片段,请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初识日本(2)根据日本位置示意图,学生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25°N-45°N,属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
●海陆位置:日本是________洋西北部的岛国。
●相对位置:与中国等隔海相望。
【思维流程】读取图中经纬度范围,海陆位置→综合分析由图可知,日本大部分位于25°N-45°N,属于五带当中的北温带。
日本东临太平洋,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尝试解答】北温带太平洋【例二】(2022·湖北襄阳·中考真题)【地球家园同关注】读半球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8)看图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_________。
(答一方面)【思维流程】读取图中经纬度范围,海陆位置→综合分析【套用模板】答题要点要点获取依据及生成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大,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尝试解答】纬度跨度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兼备等【例三】(2022·湖北·随州市教学研究室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综合题设问模式系列(一)地理特征描述类一、设问形式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
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图中沙尘暴多发区地表环境“特点”,“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或地形区“分布状况”,“简述”图中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河流的“主要特征”等。
二.答题模板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的基本思路如下: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特征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区域内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区域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成因等)↓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简洁、准确描述三、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应注意以下两点:1.要正确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就要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即从哪些方面去分析:(1)地形特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名称及分布。
(2)地势特征:地势起伏状况(如西北高、东南低),地势高低(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
(3)地表环境特征: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
(4)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汛期(长短、次数)、结冰期、凌汛、含沙量、水能蕴藏量等。
(5)河流的水系特征:发源地、流向与注入海洋,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对称与否)及河网形状,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的省区、重要城市、主要地形区。
(6)气候特征:气温(季节变化、积温、生长期) ——热量条件,降水(季节变化、干湿变化)——水分条件,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
(7)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及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
(8)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9)区域特征: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环境特征(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
(10)等值线特征:等值线数值高低、延伸方向、弯曲趋势、疏密变化等。
2.描述语言的组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主要是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2)描述的全面性,即描述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3)描述的专业性,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学科术语而不能口语化等。
例题1(2010·上海高考)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
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
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
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1)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位于热带,东濒红海,非洲东北部。
(2)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势特征,并根据地势判断该国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
中部高,东、西部相对较低;东南地势低气温高,中部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西北部地势下降气温随之升高。
例题2描述 M 城气候特征。
(7分)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例题3依据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划分,概述该国南端的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征。
(4分)甲地为地中海型农业;农作物以小麦、大麦等冬季谷物为主;规模相对较小;或以抗旱耐热的经济作物为主,如葡萄、油橄榄等(任答一点即可)例题4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10分)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图文材料考查了新加坡的气候特征、水资源利用等问题。
解题时要根据图文材料先进行区域定位,再结合新加坡的地理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例题5.(2010·重庆高考)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
根据图和下表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
并指出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
主要气候特征:①纬度位置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热量丰富(年均温较高);②地处我国西南部;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③东部高原地形;光照充足,气温年较差小;④西部地势高底悬殊;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
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种类繁多。
(2)简述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①原材料丰富;②土地、劳动力成本低;③民族传统方药(药方、偏方)丰富(制药历史悠久,医药经验丰富);④靠近国际国内市场;⑤优惠的政策。
例题6 例题7描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点。
(左)描述图示时刻台湾岛北部天气特征。
(右)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受热带气旋影响,吹偏南风,风力强劲,降水强度大,湿度较高,气压较低。
例题8A国孔子学院(堂)拟在图10所示区域的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8分)①流量较大,流速较快;②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③含沙量小;④无结冰期(8分)例题9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8分)①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②有春汛和夏汛,③有结冰期,④含沙量较小。
例题10读“我国某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所示河流段的水系特征。
(8分)①流向自西向东;②支流多,南北对称分布;③流域面积较大;④流经平原地区的河道弯曲明显例题11试述该河流的水系特征?流向自西向东;上游:支流多,南北对称分布;中下游:支流较少,河道弯曲.例题12分析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24分)水文特征及其成因:①流量小。
(2分)原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受重重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河流流量小。
(2分)②水位季节变化大,日变化大。
(2分)原因:以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气温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大。
(2分)③汛期在夏季。
(2分)原因: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
④有结冰期。
(2分)原因:最冷月月均温小于0℃,有结冰期。
(2分)水系特征及其成因:①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流程短。
(2分)原因:河流多发源于天山,上游支流多,下游多流经荒漠地区,河水下渗,蒸发旺盛。
(2分)②流域面积小。
(2分)原因: 河流水量小,支流少,流程短。
(2分)例题13试述图中甲乙两地的农业生产的特征。
甲地: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和水稻。
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化水平较高,商品率高。
乙地:属于季风水田农业,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和棉花。
机械化、专业化水平较低,小农经营,商品率低。
例题14读“法国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根据水系图,判断法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6分)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高西低) (2分) ,西部为河谷、平原(2分) ,东部为高原、山地(2分) 。
例题15(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年降水量大多在150~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
例题16(1)说明图示区域东部地区地势特征及判断理由。
地势大体东北高,西南低(北高南低)。
理由:河流由东北向西南注入海洋。
(2)比较图中a、b两河的水文特征。
相同点:a、b两河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两河所处纬度较低,都没有结冰期。
不同点:a河流量小,含沙量大;b河流量大,上游水能蕴藏量大。
(3)简述a河源地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a河源地所在地形区为青藏高原。
地形:平均海拔4 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气候: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地域差异大。
水文特征:以冰川融水为主,是许多大河发源地,多冰川湖泊。
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垂直分异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