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政治框架图:近代史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完整版)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年代重要事件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签订;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1846-1850年两广自然灾害1851年1月洪秀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颁布《天朝天亩制度》、天平军北伐1856年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9月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1857-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1858年1、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知识框架
年 辛 亥 革 命
甲 午 战 争
新 文 化 年 运 年 动 五 四 运 动
1919
1842
1840
1898
1901
1915
1936
1860
1895
1905
1926
1949
1900
1911
1921
1937
1948
1927
1931
1934—1936
1938
1946
1947
1940
1945
年 中 国 共 产 党 诞 生
中国近代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北 伐 战 争 时 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近代化探索
土地革命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年 鸦 片 战 争
年 《 南 京 条 约 》
洋 务 运 年 动 年
1894
年 《 马 关 条 约 》
年 戊 戌 变 法
年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年 《 辛 丑 条 约 》
年 废 科 举
年 北 伐 战 争
年 南 昌 起 义 井 冈 山 革 命 根 据 地 创 建
年 九 一 八 事 变
·
年 西 安 事 变
年 七 七 事 变
年 台 儿 庄 战 役
年 百 团 挺 进 大 别 山
年 三 大 战 役
年 渡 江 战 役 新 中 国 成 立
年 红 军 长 征
2016年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要点
2016年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要点各位2016考生,刚刚踏上漫漫备考路,在考研政治的五门科目中,近代史纲要是知识点最杂的一门,希望考生们能提早备考,攻克各个琐碎的知识点。
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取得理想佳绩!第一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必要前提、最终目的第二章,阶级局限性、伟大的革命潜力、不能负担起反帝反封建的领导重任、软弱性、改良行不通、必须用革命手段第三章,****封建帝制、未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始第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群众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指导思想、明确的奋斗目标、全新的革命方法、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合作的政治基础、右倾错误、无产阶级领导权第五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左”倾错误、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第六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减租减息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党的建设、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毛泽东思想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共七大第七章,解放区土改、实现“耕者有其田”、“五四指示”和《中国土地法大纲》、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三大法宝第八章,****三座大山、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社和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人民当家做主、社会性质和矛盾变化第九章,《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第十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界发展、新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图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图(1840——1949)教学目标:一、知识概念:(1)了解中国近代史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基本事实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实和探索道路。
二、方法与能力:以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和情景再现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相互影响的认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中国近代的过程,培养学生多种历史史观认识中国近代化教学要点:1、教学重点:侵略与反侵略的史实、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
2、教学难点: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三、教学过程: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2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陷入侵略与反抗 1林则徐虎门销烟2左宗棠收复新疆反抗 3邓世昌命捐黄海4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5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1840——1919)学技术: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戊戌变法救亡图存近代化的探索学制度辛亥革命三民主义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开始:五四运动彻底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焕然一新1、国民革命时期 1、黄埔军校 (第一次合作)(1924-1927) 2、北伐战争1、南昌起义2、土地革命时期 2、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1937) 3、井冈山会师(第一次分裂 4、长征(遵义会议生死攸关转折点)十年内战) 1、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193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1919——1949) 3、抗日战争时期事变的和平解决(1937-1945) 3、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1937)(第二次合作) ①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4 抗战②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③主动出击最大规模百团大战1、重庆谈判:《双十协定》2、内战爆发:1946 进攻中原解放区3、揭开进攻序幕:挺进大别山4、解放战争时期①辽沈战役解放东北(1945-1949) 4主力决战②淮海战役奠定解放长(第二次分裂江以南各省的基础三年内战) ③平津战役解放华北5胜利: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政权垮台讲课小结:本课的内容比较多,课程较紧,在讲述的过程应该找到重点来讲,其他的内容点即止即可。
考研政治历史时间轴事件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事件、文件、运动总结(以时间轴)1840.6-1842.8,鸦片战争,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1841年,林则徐编成《四洲志》,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41.5,三元里人民在广州北郊抗击英国侵略军,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的武装斗争。
1843年,魏源变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提出。
1843.7.10,中英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4.7,中美签订《望厦条约》1844.10,中法签订《黄埔条约》19世纪40-50年代中国工人阶级开始出现于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
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
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农民政权的建立。
1853年,颁布了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内容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这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通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所以这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1856年9月,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1859年,《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洋务运动。
1862年,太平天国运动,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国侵略者。
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1867年美军入侵台湾,高山族人民奋起反抗,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高山族人民奋起反抗。
19世纪70年代之后,出现早期的维新思想。
代表人: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
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以及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商战”“设立议院”“君民共主”制度。
19世纪70至80年代,“边疆危机”。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掀起了瓜分中国的高潮。
中国近代历史知识结构图(挖空)
中国近代历史知识结构图姓名:班别::1840—1842年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
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
割地:割给英国赔款:万银元开口岸:、、、、获特权:鸦片战争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设社会的影响:②是中国的开端。
侵占中国平方公里的土地1894—1895年主要人物与事迹:战役,致远舰管带结果:1895年中国失败,被迫签订《割地: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
主要内容: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开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侵略势力深入内地)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
(割三地、赔两亿、开口岸、设工厂)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时间:1900—1901年(二十世纪初)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瓜分中国八国:英、美、俄、日、德、法、意、奥攻入北京(二次入侵首都)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主要内容:赔款:清政府赔款白银两,以海关等税收担保;内容特权: 1、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
2、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
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②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年离开了开始长征;突破四道封锁线;突破乌江天险、占领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飞夺;爬雪山、过草地;到达;会师等。
19371937121945和平解放,关键人物傅作义)。
考研政治框架图(整理可打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唯物论、辩证法)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论)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历史唯物论)五、资产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本质论)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发展论)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八、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时空是运动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绝对性和相对性——时空无限性社会的物质性——从实践出发理解世界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壹贰叁两大现象生产方式历 史 唯 物 论社会基本结构社会存在结构——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社会意识结构——社会心理 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 非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意义——“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现实的人人的属性人的价值以人为本肆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章节结构和逻辑体系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五、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二、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十三、国际战略和外交策略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科学体系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体系主要内容科学体系、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形成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形成和发展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内涵及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和旗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社会主义的改造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基本内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才是硬道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柒捌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段 理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的全面性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人民民主专政玖壹拾建 设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文 化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祖 国 完 全 统 一 的 构 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原则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建设巩固的国防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作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中 国 近 现 代 史 纲 要章节结构和逻辑体系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七、为新中国而奋斗八、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发展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则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鸦片战争前的世界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军事侵略 政治控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经济掠夺文化渗透资本——帝国主 义对中国的侵 近代中国成为半殖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和中国半殖民地略及近代中国 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封建社会的特点社会的演变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反抗外来侵略的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斗争历程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抵御外来侵略、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争取民族独 立的斗争反侵略斗争的失败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民族意识的觉醒反对外 国侵略的斗 争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的失败农民斗争的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意义和局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对国家洋务派的形成出洋务运动的兴起路地主阶级统治洋务新政的兴办的集团“自救”早活动的兴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期洋务运动的历史探作用及其失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索戊戌维新运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动的兴起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维新运动的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进行和夭折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教训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辛亥革命爆发清末“新政”及其破产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举起近代民族民主资产阶级革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革命的旗帜命派的活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三民主义学说三民主义学说辛和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亥各地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武昌起义和各地响应命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北洋军阀的统北洋军阀的统治治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开与五四运动天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辟地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马克思主义大传播与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历史特点事共产党诞生变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发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式与国民革命的兴起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国民革命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从局部抗战到全国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的兴起性抗战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中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与大华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民族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及抗日文化工作的抗全国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日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争击退国民党的反共摩擦,巩固和壮大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延安整风运动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基本经验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与国内形势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为创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建国民党政府处在新全民的包围中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中国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危机和第二条战线的开辟而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奋人民共和国: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反蒋爱国民主运动人民的历史性选择历史性的战略决战斗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人民政协的召开与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共同纲领》的全面祖国大陆的初步统一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巩固会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主命任务的胜利完成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义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初步开展本制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及其过渡性度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全面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确立开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提出社良好的开局会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主建“大跃进”及其纠正设在探索中的严重曲折“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探索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中曲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折发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探索中国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改革开放的起步改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开建设新局面的展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现代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建设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设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界发展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夺取新胜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十大成就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深刻的历史启示思 想 道 德 修 养 和 法 律 基 础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四、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五、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六、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好七、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八、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做忠诚的爱国者增强国防观念以振兴中华为己任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道德的历史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世界观与人生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价值观与人生价值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016历史学考研大纲详解:中国近代史
F o r p e s o n a u s e o n y s t u d y a n d r e s a r c h;n o t f r c o m me r c a u s e2016历史学考研大纲详解:中国近代史一、中国近现代史题型分析及复习重点本科目共考查4种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史料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
2007—2010年第四大题题型为简答题,2011年后第四大题题型变为论述题。
在题型上,2007-2015年中国近现代史部分试题大部分上都出现在选择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论述题)中,只有2007、2012年出现过两道史料分析题,这两道题的涉及到了清末的科举变革和早期维新思想等内容。
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中国近代史上(即1840年—1949年),对于晚清民国的几次重要运动,像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问题以及太平天国运动要好好掌握。
二、中国近现代史考点解析第一部分列强的对华侵略(1)两次鸦片战争的北京、过程、后果要好好把握。
有可能在这部分内容出非常细节的选择题和名词解释。
(2)掌握《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特点,以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3)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重要战役要记住。
(4)中国边疆危机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内容。
(5)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在诸多矛盾中,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情况要熟悉。
第二部分清统治的衰落(1)太平天国当时具体采取了哪些制度,像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评价要熟记,有可能出现论述题。
注意《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影响以及与天朝田亩制度的比较。
(2)义和团运动要注意和太平天国的农民战争作比较,它的影响要知道并掌握。
(3)“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4)义和团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
(5)清廷政局的变化。
(6)湘淮军势力的崛起。
第三部分近代化的启动(1)关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背景、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主要著作和主要观点都要掌握。
考研政治知识整体框架图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绪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物质世界和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辨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马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克思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基认识的本质及规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本辩证唯物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原义认识论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真理问题本身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理真理与价值真理的检验标准(真理检验标准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概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唯物史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政经与科社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马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私有制思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主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义政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治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经济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学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原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历史进程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学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社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会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主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第二篇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邓小平理论内容和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三个问题总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认识论前提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毛泽东思想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中三个核心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国情基础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克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主建设中国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义社会主义理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布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祖国统一和外交政策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第三篇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结构框架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1840-1919)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洋务运动的兴衰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辛亥革命的失败北洋军阀的统治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国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近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现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代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史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纲要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从五四运动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抗日民族根据地的建设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全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之中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从新民主主主义向社会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主义过渡的开始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过渡的道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1949-2009)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大跃进”及其纠正建设的成就,探索中的严重挫折“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探索的成果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改革开放与现代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四篇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框架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教育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实现理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理想信念的实现思想基础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重要条件思根本途径道科学内涵德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法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律基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内容社会主义思想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代精神的内涵和内容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核心:改革创新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做忠诚的爱国者增强国防观念振兴中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含义和关系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人生目的的作用人生观教育人生态度的意义和端正人生态度反对三种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价值的含义评价人生价值的尺度和普遍标准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评价人生价值的方法:四个统一价值观教育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社会条件个人条件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实践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道德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意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主要内容态度道德总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意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建设的关系道德教育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重点:诚信道德建设恪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含义、特点个人品德功能和作用举措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特点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举措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三大领域的道德规范基本要求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爱情的本质家庭美德恋爱中的道德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和本质法律精神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社会主义法律运行社会主义法律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自由平等观念法治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掌握国家安全法律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法律修养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三大法律制度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近现代史各章图表
陆 荣 廷 陆 荣 廷 唐继尧
第一节
二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8
苏俄四四搜嗖嗖四
无声息文化运动
新 新 文 动运 化 文 新 文 化 化 运 动 运 动
第一节
四 五 四 运 动: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的 开 端 — 10
新、旧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异 同
类 别 性 相同点 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无 产 阶级 马克思主义 社 会 主 义 有彻底的革命纲领 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资 产 阶 级 三 民 主 义 资 本 主 义 无彻底的革命纲领 不敢发动人民群众
慈禧
张之洞 李鸿章 林则徐 魏 源
地主 阶级
洋务派 革新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制夷”
农民阶级
资产 阶级 维新派 革命派
洪秀全 武装斗争, 反帝反封建
康有为 通过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孙中山 通过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毛泽东 通过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
第一节
一
太 平 天 国 农 民 战 争(小结)—1
太原失陷后,八路军 在敌后先后开辟晋察 冀、晋西北、晋冀豫、 山东和大青山等抗日 根据地。在华北,一 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 战争结束,一共产党 为主体的游击战争上 升到主要地位。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 7
二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3、内战全面爆发时,中共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
48 87 153 288
29.8万 4 1万
敌军全面进攻, 妄图“速战速决” 敌军对陕北、山东重点进攻
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结构框架
第三篇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结构框架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1840-1919)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洋务运动的兴衰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辛亥革命的失败北洋军阀的统治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国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近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现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代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史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纲要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从五四运动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抗日民族根据地的建设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全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之中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从新民主主主义向社会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主义过渡的开始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过渡的道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1949-2009)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大跃进”及其纠正建设的成就,探索中的严重挫折“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探索的成果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改革开放与现代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四篇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框架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教育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实现理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理想信念的实现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重要条件思根本途径道科学内涵德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法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律基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内容社会主义思想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代精神的内涵和内容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核心:改革创新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做忠诚的爱国者增强国防观念振兴中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含义和关系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人生目的的作用人生观教育人生态度的意义和端正人生态度反对三种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价值的含义评价人生价值的尺度和普遍标准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评价人生价值的方法:四个统一价值观教育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社会条件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实践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道德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意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主要内容态度道德总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意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建设的关系道德教育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重点:诚信道德建设恪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含义、特点个人品德功能和作用举措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特点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举措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三大领域的道德规范基本要求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家庭美德恋爱中的道德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和本质法律精神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社会主义法律运行社会主义法律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自由平等观念法治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掌握国家安全法律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法律修养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三大法律制度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近代史纲要复习大纲图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宗族家长制。
)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鸦片战争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前的中国乾隆朝后期, 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购膨胀,各级官吏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清王朝 2. 经济上,史无前例的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需要寻找新出路的民不由强盛转向衰落断增加.地租剥削、賦税征收、苛捐杂税、徭役摊派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的中国和世界的主要表现: 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读书人动辄以片言只语获罪,整个社会万马齐暗,一片死寂;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军纪荡然,不堪一击;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鸦片战争西方资本制度的确立: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发生上)前的世界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①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1.军事侵略②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领土(1842,8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③勒索巨额赔款④在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1894,11日军:旅顺大屠杀惨案;1900俄国:黑龙江:江东六十四屯惨案)⑤还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文物和古迹,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1860英法联军-北京-放火烧“万园之园”)外国列强 2.政治控制: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把持中国海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纲要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三点)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孙中山:振兴中华的口号
民族意识普遍觉醒:甲午中日战争后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3~1864年)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1860~1895年)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1894~1911年)
太平天国运动:
爆发的原因:对农民残酷的剥削与压迫
政权的建议: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天京
4.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
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1945年,中共中央对时局的宣言中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1945年,重庆谈判,10.10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确定和平建国的方针。
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内战爆发
抗战相持阶段是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阶段。
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相持阶段的三大口号: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个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
争取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绅士。地方实力派)
孤立顽固势力(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第一次:1927~1928,左倾盲动错误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图(1840-1927)精编课件
近政 代治 化思
想
师夷长技 以自强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早期 康梁 民主科学 新三民义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教
洋务学堂 维新学堂
黄埔军校
育
派留学生 废八股98 废科举1905
所
近代经济形式及其变化
占
比
A
重
B
C
D
1840 60
80
1900 14 18 20 27 时间
上图中四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1927年四种经济 形式发展变化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世资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阶段 自由资本主义 1870 帝国主义阶段
基本线索二:中国人民抗争和探索
阶段 划分
抗争 探索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864
--20c初 --1919五四
开始阶段 完全形成 深化阶段
农 太平天国 义和团
级 田亩资政 扶清灭洋
地 新思想 洋务运动
资
戊戌辛亥 新文化
级
立宪共和 民主科学
无
新~时期 -----1927 大革命
国民革命 新三民义 五四、中 共、工运
基本线索三:近代化
阶段 划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864
--20c初 --1919五四
开始阶段 完全形成 深化阶段
新~时期 -------1927 大革命
经 洋务企业 济 民资义产生 初步发展 进一步发展
1、判断A曲线属于哪一种经济形式?其变化特征如何? 为什么?
2、B曲线属于何种经济形式呢?19世纪90年代破产的原因?
3、C曲线属于何种经济形式?说明理由。
4、D曲线属于哪种经济形式?1914—1918年间比重迅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第六章
日本发动灭亡中 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 性抗战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的兴起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中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与大
华
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
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2016 年考研政治知识点框架图:近代史 占分比重:约 14%
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屈辱史
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
旧民主主
义革命时
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
国
期
终结
1840-1919
近
现
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代
奋斗史
史
新民主主
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纲
义革命时 期
七、为新中国而奋斗
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3
第三章
辛亥革命爆发 的历史条件
举起近代 民族民主 革命的旗帜
资产阶级革 命派的活动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
和骨干力量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
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略 政治控制 经济掠夺 文化渗透
近代中国成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和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两对主要矛盾 和两大历史任务
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义
基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初步开展
本
制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及其过渡性
度
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的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全
面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确
立
开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7
第九章
社 会 主 建 设 在 探 索 中 曲 折 发 展
三民主义学说
三民主义学说
辛
和关于革命与
改良的辩论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亥
各地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革
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的覆灭和中华
武昌起义和各地响应
命
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辛亥革命的
胜利与失败
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胜利的历
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北洋军阀的统 治和反对北洋 军阀的斗争
北洋军阀的统治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十大成就
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深刻的历史启示
8
1919-1949
要
八、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发展史
现代化建 设时期 1949 至今
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发展 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的 中国和世界
反
对
资本——帝国主
外
义对中国的侵
略及近代中国
国
社会的演变
侵
略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斗
争
抵御外来侵略、 争取民族独 立的斗争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的失败
农民斗争的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意义和局限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对
国
家
洋务派的形成
出
洋务运动的兴起
路
地主阶级统治
洋务新政的兴办
的
集团“自救”
早
活动的兴衰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期
洋务运动的历史
探
作用及其失败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索
维新运动的 进行和夭折
戊戌维新运 动的兴起
戊戌维新运动 的意义及教训
民
族
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及抗日文化工作
的
抗
全国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日
战
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
争
击退国民党的反共摩擦,巩固和壮大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争的中流砥柱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延安整风运动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基本经验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中的地位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改革开放的起步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界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度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夺取新胜利
第五章
中 国 革 命 的 新 道 路
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 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
国民党全国政权的建立及其独裁统治 中间党派的活动及其政治主张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 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和人民军队的创建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中国革命在探 索中曲折前进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红军三 大主力部队胜利完成长征
各民主党派的反蒋爱国民主运动
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历史性的战略决战
斗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人民政协的召开与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
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社
《共同纲领》的全面
祖国大陆的初步统一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巩固
会
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
主
命任务的胜利完成
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第十章
改 革 开 放 与 现 代 化 建 设 新 时 期
良好的开局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提出 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大跃进”及其纠正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功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探索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
反抗外来侵略的 斗争历程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 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民族意识的觉醒
2
第二章
农民群众斗争 风暴的起落
太平天国 农民战争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6
第七章
从争取和平民主 到进行自卫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与国内形势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为
创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建
国民党政府处在
新
全民的包围中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中
国
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危机和第二条战线的开辟
而
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
奋
人民共和国:中国
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4
第四章
开 天 辟 地 的 大 事 变
新文化运动 与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 传播与中国 共产党诞生
国共合作与 国民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历史特点 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发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式与国民革命的兴起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