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数学故事 投篮高手
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好嘞,那我给你讲一讲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高斯那可是个数学小天才。
他小时候家里穷,上的学校也不咋地。
有一回啊,老师想休息会儿,就给学生们出了一道超级难的数学题,想让他们算上老半天。
这题是啥呢?就是把1到100这一百个数字加起来。
其他小朋友那是愁眉苦脸的,开始吭哧吭哧地一个数一个数地加。
可小高斯不这样,他眼睛滴溜溜一转,就想出了个超妙的办法。
他发现啊,1加100等于101,2加99也等于101,3加98还是等于101,这样两两组合,从1到100总共能凑成50对这样相加等于101的组合。
那答案不就是101乘以50嘛,很快他就得出了5050这个答案。
老师一开始还不信呢,觉得这小屁孩咋这么快就做出来了。
等小高斯把他的思路一讲,老师那是惊为天人啊,就知道这孩子将来肯定不得了,果然后来高斯成了伟大的数学家。
再给你讲个阿基米德的小时候的事儿。
阿基米德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对啥都好奇,尤其是那些几何图形啥的。
有一次啊,他去公共浴室洗澡。
当他一屁股坐到澡盆里的时候,水就“哗啦”一下溢出来了。
这要是换了别人,可能就觉得是个小事儿,可阿基米德那小脑袋瓜就开始疯狂运转了。
他突然意识到,溢出来的水的体积就等于他身体浸入水里那部分的体积。
他兴奋得不得了啊,衣服都没穿就从浴室跑出去了,大喊着“我发现了,我发现了”。
就这么个小插曲,让他发现了浮力原理呢。
你看,这些数学家小时候就这么机灵古怪,还充满了好奇心,难怪长大了能有那么大的成就呢。
数学趣味小故事数学故事(19个)
数学趣味小故事数学故事(19个) 今天,我们要来讲一个关于数学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小明的小男孩。
小明非常喜欢数学,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在数学题上。
他觉得数学就像一个大游戏,每次解决一个难题,都像是赢得了一场胜利。
小明决定要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数学竞赛,他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脱颖而出。
比赛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小明早早地来到了比赛现场,看到了很多和他一样热爱数学的人。
大家都在紧张地准备着,有的人在背公式,有的人在做题目。
小明也拿出了自己的试卷,开始认真地做题。
第一道题目是关于几何的。
题目说:“有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宽的两倍,如果把它的长缩短到原来的一半,那么它的面积就会减少一半。
请问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小明想了一下,然后用笔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图。
他发现,把长缩短到原来的一半之后,长方形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
因为正方形的面积是长和宽相等的时候的平方,所以只要找到一个数,使得这个数的平方等于原来长方形的面积除以2,就可以知道这个数就是长方形的宽。
第二道题目是关于代数的。
题目说:“已知两个数的和是10,它们的差是4。
请问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小明觉得这道题目有点难度,但他还是努力地想了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把两个数分别用x和y表示,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列出了一个方程组:x + y = 10 和 x y = 4。
他用消元法解这个方程组,最后得出了x=7和y=3这两个答案。
第三道题目是关于概率的。
题目说:“在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和3个绿球,你随机从袋子里摸出一个球。
请问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小明觉得这道题目很简单,因为红球明显比绿球多嘛!所以他很快就算出了摸到红球的概率是5/8。
就这样,小明一道接一道地做题,每解决一个难题,他都会感到一阵成就感。
当他拿到成绩单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取得了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他高兴得跳了起来,觉得自己就像是站在了世界的巅峰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其实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
16个趣味数学故事让你的孩子爱上数学
16个趣味数学故事——让你的孩子爱上数学数学在人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息息相关。
若能良好的使用数学,则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捷。
进入数学的礼堂,让一个一个字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与方便。
其实计算,就是这么简单。
01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
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
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
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
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02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
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
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
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03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
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
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
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
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
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
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04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 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故事7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故事7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特别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大事进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叙述。
以下是我整理的学校四班级数学小故事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四班级数学小故事1高斯是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高斯是一个农夫的儿子,幼年时,他在数学方面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华。
3岁能订正父亲计算中的错误;10岁便独立发觉了算术级数的求和公式;11岁发觉了二项式定理。
少年高斯的聪颖早慧,得到了很出名望的布瑞克公爵的垂青与资助,使他得以不断深造。
19岁的高斯在进高校不久,就创造了只用圆规和直尺作出正17边形的方法,解决了两千年来悬而未决的几何难题。
1801年,他发表的《算术讨论》,阐述了数论和高等代数的某些问题。
他对超几何级数、复变函数、统计数学、椭圆函数论都有重大贡献。
作为一个物理学家,他与威廉.韦伯合作讨论电磁学,并创造了电极。
为了进行试验,高斯还创造了双线磁力计,这是他对电磁学问题讨论的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成果。
高斯30岁时担当了德国闻名高等学府天文台台长,并始终在天文台工作到逝世。
他平生还喜爱文学和语言学,懂得十几门外语。
他一生共发表323篇(种)著作,提出了404项科学创见,完成了4项重要创造。
高斯去世后,人们在他诞生的城市竖起了他的雕像。
为了纪念他发觉做出17边形的方法,雕像的底座修成17边形。
世人公认他是一位和牛顿、阿基米德、欧拉齐名的数学家。
学校四班级数学小故事2由于喜爱数学,所以愿意学数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险阻也情愿去克服;克服困难所得来的胜利体验又增加了学习数学的爱好和自信,所以更喜爱学数学了!一个很简洁的正循环摆在我们面前,学好数学,提高同学爱好和自信是关键。
怎样提高呢?我们来看看校信通数学名师们的阅历吧!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们发觉许多同学不喜爱学习的理由都是――不喜爱老师。
投球的故事
投球的故事
肥城市王庄镇尚庄小学六年级二班鲍程程
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看电视,电视上正在播放一场蓝球比赛。
红蓝双方正在做投篮练习。
看了一会儿,爸爸突然对我说:“安琪,我来考你一个数学问题,看看你会不会?”我张口就说:“好的,没问题。
”爸爸想了一下,说到:“假设红队一分钟投进8个球,蓝队一分钟投进6个球,他们一起投了8分钟之后,蓝队提高命中率一分钟投进10个球,红队由于体力不支,减少投球个数,一分钟只投进6个球,问多少分钟后红队和蓝队投进的个数相同?”我想了一会儿没做出来,过了好长时间还是没想出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实在想不出来,只得不好意思地说:“没了草稿本,我做不出来。
”我知道,就算我有草稿本也未必做得出来。
这个时候,妈妈对我说:“原来红队一分钟比蓝队多投进2个,一共投了8分钟,也就是8×2=16(个);后来蓝队反超每分钟比红队多投4个,那么16个球要投几分钟呢?16÷4=4(分钟),要4分钟才能追上。
”我说:“原来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爸爸笑着说“简单嘛?这说明你考虑的思路有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去发现事物,找出它们的规律,那你就会觉得生活中的数学比课堂上讲有意思多了。
”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确实是无处不在,生活中、学习中到处都有。
从此,我就更加喜欢数学了!。
数学名人小故事.doc
数学名人小故事数学名人小故事1高斯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小学时计算1+2+3++100的值。
当时高斯上小学,老师在班上出了这样一道题,叫大家算。
那个老师以为至少要20分钟以后才会有答案,正想休息一下,谁知屁股还没坐稳高斯就说算出来了。
老师很惊讶,问他怎么算的,他就说先算1+100=101,2+99=101,这样一共有50个101,因此结果是5050。
还有一个故事,是高斯19岁的时候,本来他打算学法律的,结果不经意间解决了一个20xx年的数学难题,那就是只用直尺和圆规17等分圆周。
高斯还证明了当且仅当N=2^(2^n)+1时,能够用尺规N等分圆周。
从此高斯对数学的兴趣大增,并走上了数学研究的道路,成了一名伟大的数学家。
数学名人小故事2今天,我读了一本数学家的故事里面介绍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的父亲和祖父都爱好数学,他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很多书。
他特别爱研究数学和天文历法,经常观察太阳和星球的情况。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很喜欢他。
派他去做官,但是他对做官不敢兴趣,还是专心的研究数学,这种精神多值得我们学写呀!他还创制出了一部新的历法——大明历。
他为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了一本缀术。
在当时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可见祖冲之是多么伟大。
我要学习祖冲之这种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研究精神。
数学名人小故事3韦达(1540-1603),法国数学家。
年青时学习法律当过律师,后从事政治活动,当过议会议员,在西班牙的战争中曾为政府破译敌军密码。
韦达还致力于数学研究,第一个有意识地和系统地使用字母来表示已知数、未知数及其乘幂,带来了代数理论研究的'重大进步。
韦达讨论了方程根的多种有理变换,发现了方程根与分数的关系,韦达在欧洲被尊称为“代数学之父”。
1579年,韦达出版《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同时还发现,这是π的第一个分析表达式。
四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精选25篇)
四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精选25篇)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四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四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篇1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
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这就是你见识少了。
”“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
”“1”信心十足地说。
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1,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
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
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
“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500字左右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超级厉害的数学家的故事,他叫高斯。
高斯小时候就特别聪明。
有一次,他的老师给全班同学出了一道难题,让大家从1 加到100 算出总和。
同学们都开始埋头苦算,在纸上不停地写啊写。
可是小高斯没有像大家那样着急,他静静地坐在那里想了一会儿。
突然,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个数字。
老师看到他这么快就写好了,觉得他肯定是瞎写的。
但是当老师看了高斯的答案,惊讶得嘴巴都合不拢啦!原来高斯算对啦!高斯是这样算的,他把 1 到100 这100 个数,首尾两两相加,1 加100 等于101,2 加99 也等于101,就这样一直加下去,一共有50 组101,所以总和就是5050。
小朋友们,你们说高斯是不是很聪明呀?后来,高斯长大了,他还是那么爱思考,解决了好多好多数学难题。
他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鼓励着更多的小朋友喜欢数学,努力学习。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讲高斯的故事。
高斯上学的时候,他的数学成绩总是特别好。
有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特别难的数学题,其他同学都愁眉苦脸的,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
可是高斯看了看题目,脑子就开始飞快地转起来。
他一会儿皱皱眉头,一会儿又眼睛一亮。
没过多久,高斯就举起手说:“老师,我算出来啦!”老师都不敢相信,走过去看了看他的答案,完全正确!从那以后,老师对高斯更加关注了,经常给他出一些更难的题目,高斯每次都能很快地解答出来。
高斯还喜欢自己研究数学问题。
有一次,他在家里看书,看到一个数学定理,他觉得不太对,就自己开始琢磨。
他在纸上画呀算呀,一直到天黑都没有停下来。
最后,他终于发现了这个定理的错误,还想出了更好的办法。
小朋友们,高斯是不是很厉害呀?《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继续说高斯的故事。
高斯长大以后,成为了一名非常著名的数学家。
有很多人都来找他请教数学问题。
有一次,一个工厂的老板来找高斯,说他们的生产线上遇到了一个难题,怎么都算不出来。
数学小故事四年级下册50字
数学小故事四年级下册50字数学小故事四年级下册50字篇一:在一个遥远的外星球上,小星星和小多多在玩耍。
他们玩一个数学游戏,需要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才能找到宝藏。
他们学会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最终成功找到了宝藏。
他们明白了,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成为真正的数学大师。
数学小故事四年级下册50字篇二:有一个小朋友叫小明,他非常喜欢数学。
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把一张纸对折一次,就会分成两半;再对折一次,就会分成四片,以此类推……数学真的好神奇呀。
数学小故事四年级下册50字篇三:有个小朋友叫小明,他特别喜欢数学。
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每天早上,他跑步时,他发现每次跑完步,他的脉搏都会增加10次。
他想,这会不会是一个数学规律呢?于是,他开始每天记录自己的脉搏次数,并尝试找出规律。
经过几天的观察,他发现每次跑步后,他的脉搏确实增加了10次。
然后,他又想,如果这个规律是真的,那他跑步前后的脉搏次数应该是一样的。
但是,当他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妈妈时,妈妈告诉他,人的脉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年龄、身体状况等等。
听了妈妈的话,小明明白了,虽然他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他去探索和学习。
数学小故事四年级下册50字篇四:一位农夫请了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来,想用最少的篱笆围出大的面积。
工程师用篱笆围出一个圆,宣称这是优设计。
物理学家将篱笆拉开成一条长长的直线,假设篱笆有无限长,认为围起半个地球总够大了。
数学小故事四年级下册50字篇五: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年轻时与几个学友进京考试.他们到达试院时为时已晚.考官说:"我出一联,你们若对得上,我就让你们进考场."考官的上联是: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学子,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
数学小故事四年级下册50字篇六: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公布了,小明的数学才考了90分,每次他的成绩可都是班上名列前茅。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5篇)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5篇)故事一:小明的数学难题小明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数学,但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难题。
有一天,小明遇到了一道数学题,他不知道该如何解答。
他决定向他的数学老师寻求帮助。
数学老师看到小明的困惑,微笑着说:“小明,别担心,我们可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明确题目的要求。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数学知识来找到答案。
”小明点了点头,数学老师开始引导他分析题目。
他们一起列出了已知条件,然后通过逻辑推理和计算,找到了答案。
小明感到非常开心,他感谢数学老师的帮助,并决定以后遇到难题时,先尝试自己解决,如果还是无法解答,再向老师寻求帮助。
故事二:小华的数学竞赛小华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数学,并且在学校里表现出色。
有一天,学校举行了一场数学竞赛,小华非常兴奋地报名参加了。
在竞赛中,小华遇到了一些难题,但他并不害怕。
他冷静地分析题目,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一步一步地解答了这些问题。
最终,小华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他感到非常自豪和开心,因为他知道这是他努力的结果。
故事三:小红的数学游戏小红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她非常喜欢数学,并且经常和朋友们一起玩数学游戏。
有一天,小红想出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她决定邀请她的朋友们一起玩。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每个人轮流说出一个数字,然后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计算,得到一个结果。
每个人都要尽量猜出其他人会说出什么数字,以及最终的答案是多少。
小红和她的朋友们玩得非常开心,他们互相挑战,互相学习。
通过这个游戏,他们不仅提高了数学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逻辑思维能力。
故事四:小刚的数学探险小刚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数学,并且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心。
有一天,小刚决定进行一次数学探险,他想要探索数学的奥秘。
小刚选择了一个数学问题,然后开始寻找答案。
他阅读了相关的数学书籍,观看了数学教学视频,还向数学老师请教。
在探险的过程中,小刚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他从不放弃。
他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思考,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趣味数学小故事
趣味数学小故事【篇一:蒲丰试验】一天, 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 做了一次试验。
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 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 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 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
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 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 2210÷704≈3。
142。
蒲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
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 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 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
”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验”。
【篇二:数学魔术家】1981年的一个夏日, 在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
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 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
当天, 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 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
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 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
运算结果, 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
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 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 再进行计算, 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
这一奇闻, 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 沙贡塔娜被称为“数学魔术家”。
【篇三:点错的小数点】学习数学不仅解题思路要正确, 具体解题过程也不能出错, 差之毫厘, 往往失之千里。
美国芝加哥一个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太太, 在医院施行一次小手术后回家。
两星期后, 她接到医院寄来的一张帐单, 款数是63440美元。
她看到偌大的数字, 不禁大惊失色, 骇得心脏病猝发, 倒地身亡。
后来, 有人向医院一核对, 原来是电脑把小数点的位置放错了, 实际上只需要付63。
44美元。
点错一个小数点, 竟要了一条人命。
正如牛顿所说:"在数学中, 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
【篇四:数学家的遗嘱】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的遗嘱, 当时他的妻子正怀着他们的第一胎小孩。
“如果我亲爱的妻子帮我生个儿子, 我的儿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 我的妻子将得三分之一;如果是生女的, 我的妻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 我的女儿将得三分之一。
数学名家小故事
《数学名家小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讲几个数学名家的小故事。
先来说说高斯。
高斯小时候可聪明啦!有一次,老师让同学们算从 1 加到100 的和,别的同学都在慢慢地加,高斯很快就算出来了。
原来他发现了一个小窍门,把 1 和100 相加,2 和99 相加,这样依次相加,很快就得出了答案5050 。
再讲讲陈景润。
他特别爱思考数学问题。
有一次走路的时候,他还在想数学,不小心撞到了一棵树上,他还跟树说“对不起”呢。
还有祖冲之,他算出了圆周率在 3.1415926 和 3.1415927 之间,这可不容易呀!
这些数学家是不是很厉害?
《数学名家小故事》
小朋友们,我再来讲几个好玩的故事。
阿基米德有一次在洗澡的时候,发现水溢出浴缸的现象,突然想到了测量物体体积的办法,高兴得连衣服都没穿就跑出去大喊“我发现了”。
牛顿有一天在苹果树下休息,一个苹果掉下来砸到了他的头,他就开始思考为什么苹果会往下掉,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
还有华罗庚,他家里很穷,但是特别喜欢数学,经常在昏暗的灯光下学习,最后成为了很有名的数学家。
小朋友们,要向他们学习哟!
《数学名家小故事》小朋友们,我还有故事讲给你们听。
欧几里得写了一本很重要的数学书叫《几何原本》。
刘徽想出了用“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
泰勒斯通过测量金字塔的影子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这些数学家都很了不起,他们的故事是不是很有趣?。
投篮很准的数学老师作文三年级
投篮很准的数学老师作文三年级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位特别的老师,他就是我们的数学老师。
他呀,可不仅仅是数学教得好,还有一项让人惊叹不已的技能——投篮超准!记得那是一次体育课,我们正在操场上自由活动。
突然,数学老师穿着他那标志性的格子衬衫和西裤,迈着大步走了过来。
同学们都很好奇,数学老师怎么来操场了呢?只见老师径直走到了篮球架下,笑着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我来给你们露一手投篮。
”大家一听,都兴奋地围了过去。
老师拿起篮球,在手里拍了几下,然后摆好了姿势。
他的眼神专注地盯着篮筐,好像在计算着什么。
接着,他轻轻一跃,将球投了出去。
球在空中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唰”的一声,准确无误地落入了篮筐!同学们都惊呆了,纷纷发出惊叹声:“哇,太厉害了!”“老师好棒啊!”老师得意地笑了笑,说:“这不算什么,看我再来一个。
”这一次,老师稍微退后了几步,然后再次起跳投篮。
球又一次稳稳地落入了篮筐,而且还是空心入网!这下同学们彻底沸腾了,大家都欢呼起来。
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心里暗暗想:老师的投篮技术也太好了吧,简直比体育老师还厉害呢!老师似乎还没尽兴,他又连续投了几个球,每一个都进了。
同学们都被他的神技折服了,纷纷跑过去向他请教投篮的技巧。
老师耐心地给大家讲解着,还亲自示范动作。
我也凑过去认真地听着,心想说不定我也能学会这厉害的投篮技术呢。
从那以后,数学老师投篮很准的事情就在学校里传开了。
每次提起我们的数学老师,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他的投篮技术。
而老师呢,也总是笑着说:“哈哈,这只是我的一个小爱好啦。
”这位投篮很准的数学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还让我们看到了他多才多艺的一面。
他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我永远也忘不了他在操场上投篮的那帅气模样,那将成为我学生时代一段美好的回忆。
现在,每当我经过操场,看到篮球架,我就会想起我们的数学老师,想起他那超准的投篮,心里就会涌起一股温暖和敬意。
真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看到老师再次展示他的投篮神技啊!。
脑力投篮故事
脑力投篮故事有一次,老师给我们出了个脑力题目——在限定时间内把球从三分线外扔进筐里。
同学们听后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过了好长时间也没人能解答出来。
最后还是班上一位聪明的男生站起身来对大家说道:“让我试试吧!”老师见状便问他:“你准备怎么做?”那位男孩胸有成竹地回答到:“很简单呀,只要把球放在离自己近的地方就可以啦。
”于是老师又继续追问:“如果有两个人呢?”那名男孩回答道:“当然是谁先拿到球谁就用脚踢向另一个队员喽!”老师点头称赞道:“真不错!但是光靠这些肯定会被其它队友抢走的,所以必须得再加几条规则才行……”原来是这样的,看来这种游戏确实挺难玩儿啊!为此,许多人绞尽脑汁,终于找到了一个既公平、合理,又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办法——用手指代替球。
接下来该轮到我了,我满怀信心地举起右手,高声喊道:“请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参赛!”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因为我们组本来就少一个人,现在连第二个人也跑去比赛了,岂不是更缺人吗?正在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之际,突然发现旁边桌子上坐着一个小胖墩,眼睛滴溜乱转,一副鬼精灵模样。
嘿嘿,管他呢,反正他也不懂,何况我们也不知道究竟应该由哪个同学参加比赛,干脆随机抽取算了。
“不行!”同桌刘博宇立刻否决掉了这个提案。
“凭什么呀?”我疑惑地问。
“哼,别忘了咱俩是死党,这事儿绝对不能告诉你。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似的拍了拍额头。
“哎呦,快去叫姚嘉琪帮忙吧!”“嗯。
”我冲他笑了笑,赶紧飞奔到隔壁班级。
一路上,我思考着该采取什么策略使比赛顺利进行,忽然,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马上掏出纸笔写了张纸条递给她:“嗨,姚嘉琪,快来帮帮忙呗!”大家都想:投篮而已,至于搞得这么复杂吗?结果全部报名,共十五人,每人都带着一颗充满期待与渴望的心情来到操场上。
首先宣布比赛规则:将15个皮球摆成3×3的阵型,每个人依次抛球入框,若球未进或者进入的数量等于或超过4个即判失败;中途若有球滚出界外,重新开始比赛。
数学应用题小明的篮球训练
数学应用题小明的篮球训练小明是一名篮球爱好者,他每天都在学校的篮球场上投篮练习。
为了提高自己的命中率,小明不仅依靠经验和感觉,还学习了一些数学知识,并尝试将其应用到篮球训练中。
下面是他的一次训练实例。
首先,小明选择了投篮距离为3分线处。
他通过观察球场,得知3分线到篮筐的距离为7.24米。
他想要知道自己的投篮命中率,于是他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应用题。
假设小明在训练中投掷了100次篮球,其中命中了80次。
那么他的命中率应该是多少呢?命中率可以用一个比例来表示,即命中次数与投篮次数之比。
在小明的例子中,命中率为80/100=0.8。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个数字,小明决定将其转化为百分数。
他将0.8乘以100,得到80%。
所以小明的命中率为80%。
接下来,小明想要进一步分析自己在不同投篮位置上的命中率。
他观察到篮球场上有三个不同的投篮位置: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
他分别在这三个位置上进行了投篮训练,每个位置投掷了100次篮球,并记录了命中次数。
在近距离投篮训练中,小明命中了90次。
在中距离投篮训练中,他命中了70次。
在远距离投篮训练中,他命中了60次。
小明想要比较这三个位置上的命中率,以确定自己在哪个位置上表现最好。
同样地,小明可以通过计算命中率来比较这三个位置。
近距离命中率为90%,中距离命中率为70%,远距离命中率为60%。
通过比较这些数字,小明得出结论:他在近距离投篮时表现最好,命中率最高。
然而,小明并不满足于仅凭命中率来评价自己的表现。
他希望更进一步地分析自己在篮球训练中的优缺点。
于是他将眼光投向了出手角度。
小明观察到,在投篮时,他的手臂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对命中率有影响。
如果夹角太小或太大,篮球很可能会打偏。
为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出手角度,小明决定进行一系列实验。
他先从一个固定的角度出手,然后逐渐增加或减小夹角,并记录下每个角度对应的命中次数。
通过绘制一个曲线图,小明可以清楚地看到命中次数和夹角的关系。
让学生成为“投篮高手”--提高计算准确性
让学生成为“投篮高手”--提高计算准确性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学科成绩考核时,过失性失分比例较大者(无论是分值还是人数)莫过于计算不正确。
从小学的多位数相乘到初中的实数运算,乃至高中的代数运算,能在中考中“压轴”题解答完整而基础题计算出错者屡见不鲜。
不少数学王国的“天之骄子”为此而感到后悔,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也不无叹息。
感慨之余,冷静反思,部分家长、教师一味的责怪其“粗心”、“不仔细”,要么惩罚重做几遍。
我认为这些做法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同时还有可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其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
而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对逐步减少学生的计算出错有很大帮助。
一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案例一 (2008年河北省中考题)如图所示的两架天平保持平衡,且每块巧克力的质量相等,每个果冻的质量也相等,则一块巧克力的质量是 g.分析:天平保持平衡时,两盘物品的质量相等.由此可看出:①3块巧克力的质量等于2个果冻的质量;②1块巧克力的质量与1个果冻的质量的和等于50g.若设1块巧克力的质量为g,则1个果冻的质量为(50- )g,根据①即可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而解决问题.点评: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这在读题目时指导学生画图,弄清题目的条件与问题的内涵。
根据应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指导学生画出示意图,通过直观途径,观察数量关系,理解题意,发现解题思路,从而正确地解题。
1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渗透技巧、化繁为简初中数学在计算时除要求学生会用有关公式法则外,还应掌握有关定理、性质的逆用,渗透一些必要的技巧。
2培养学生认真检查验算的习惯经常听到一些考生反映试题做完而得分率不高,而自己检查又找不出问题。
这是因为思维定势的影响,总是使人跳不出先入为主的框框,哪怕是一个最简单而又很明显的错误要自己查出也很困难。
投球.docx
投球
昨天,我和叔叔在玩一个投球的游戏。
看看谁投的多。
我先来投,我站在10米左右的位子。
开始投球了,我投了一球,球进了,第二个轮到我叔叔了,叔叔投了一球,也进了去了。
我第二次投,却没投进,叔叔好像没有一球不投进,我说:“我站在6米左右,叔叔站在10米左右,我又投了一球,进了。
叔叔投了一球没进,现在我和叔叔打了个平手,我高兴极了,我又投了一球又进了。
叔叔投了5次只进了3球,因为叔叔比我站的地方要远4米左右,所以我进球数量比叔叔要多。
我和叔叔玩地很开心。
吴钟阳。
投篮高手
教案主题名称数理逻辑类课程名称投篮高手教师廖秋燕课时(分钟)1小时课程目标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篮球的简单规则。
2、对对称有初步的意识。
3、学会辨认颜色联系数字。
4、学会简单的10以内的加减法。
能力目标: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力、想象力。
附加目标:激发孩子团队竞赛意识。
教学准备幼儿投篮的视频、篮球场的图片 9090乐高积木套装、9076管道组合、9071大底板套装、计分工具教学步骤注意事项联系(15分钟)一、观看视频。
然后提问:1、刚才小朋友在做一项什么运动?2、平时这项运动的基本规则:分两队进行对抗赛,想办法投球到对方的球框中,投中最多为胜利。
二、打篮球是在球场上进行的。
那接下来我们一起共同来搭建一个球场。
1、首先我们先观察篮球场由哪些部分组成的?由一个大大长方形的平面,平面四周由线围起来,中间还有一条线把它分成相等的两半这条线的中心还有一个圆形。
接着球场两端线上还有半圆形的三分线,加一个圆形还有中间罚球线。
记住两端是对称的。
最后我们球场两边线上有球框架,球框。
1.了解篮球的基本规则。
重点强调投球投中得分,为待会的数学练习做铺垫。
2.训练孩子的观察力。
3.认识对称的含义。
以中间线为对称轴,球场两半都是对称的。
建构(20分钟)提问:谁愿意搭大球场,给它加上四周边框?再来给球场画线呢?再邀请两个孩子完成篮球框架的搭建引导孩子互锁结构完成。
最后邀请两人做计分牌。
分工的时候要清楚,最后组合时候老师要引导怎么组装。
1、分组合作搭建,训练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
2、在分组工作时,老师给每队分发他们所需的材料。
3、搭建大球场时候两块大底板合并时候用互锁结构把中间直线连接。
需要到两人配合。
反思(5分钟)孩子搭建后通过观察回答下列问题?怎么才能搭出一样的两边球场?1、对对称的认识。
延续(10分钟)球场搭好了。
接下来我们分两队进行投球比赛吧,刚才我们说到一共有1、2、3得分,一分是什么颜色、2分是什么颜色、3分呢?待会我们就来看看哪一组分数最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篮高手
虽然老师一再强调,写错字的竹简要用刀削一削再写,一直到不能再用了,才能扔进竹篮里,而且绝对禁止在座位上乱投竹简团,要走到竹篮前再扔。
可班上的同学个个好动得象猴子一样,都把扔竹简看成是难得的挑战,于是扔竹简投篮居然也成了班级里风行一时的课间游戏。
孔老师是个有办法的老师,他一看禁令不太管用,马上就换了个办法,宣布说:“既然你们这么喜欢投篮的话,干脆明天上午,在山墙边的空地上举行投篮活动,大家玩个痛快。
”同学们一听,一致鼓掌,子路、宰予还有我这几个平时的投篮好手更是跃跃欲试。
孔老师看我们反应热烈,借机提出了他的交换条件:“除了专门的投篮比赛,平时不能再隔得远远地往竹篮里乱扔东西了。
”大伙儿纷纷表示:“没问题!”
冉有心灵手巧,孔老师让他负责准备场地和器材。
第二天我们一看,他把竹篮子挂在了墙上,还在前面的地上画了一条石灰线,线上放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皮球。
冉有解释说:“竹篮子挂在墙上,看得清楚。
前面的这条线离竹篮5.8米,就叫做投篮线,这样大家公平。
另外,扔竹简太不方便,我用猪皮缝了一个球,大家就用球来投篮吧。
”同学们一试,果然非常得心应手,不由得连声称赞冉有能干。
子路先出手,他接连投了10个球,中了6个。
我接过他手中的球,投了4个,可惜只中了2个。
冉有把我们的成绩都写在黑板上,还计算出了投中率。
第一次投球数投中数投中率
子路 10 6 60%
子卢 4 2 50%
大家一看,纷纷说:“子路真是厉害呀。
”我一听就不服气了,才投了4个而已,怎么能说明问题呢?于是我提出来再来一次,子路也同意了。
哪知道这一次,他更厉害了,投了20个球,中了18个,我暗暗一算,他的投中率达到了90%!不由得心里有些慌张。
轮到我上场了,大家的目光聚焦在我的身上,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我凝神静气,刷刷刷刷,也连投了20个,却只中了17个,正好少一个!冉有正要计算这一轮的投中率,我大叫:“不行,刚才那次,子路比我多投了好几个,这次我也要再投5个!”
冉有看看子路,子路大概是对自己的成绩很有把握吧,点点头示意可以。
我再次投出5个球,这次如有神助,居然全部命中!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掌声,我得意洋洋地举手绕场一周。
这时,冉有写出了第二次的成绩。
第二次投球数投中数投中率
子路 20 18 90%
子卢 25 22 88%
我一看,居然还是比子路低,心情一下子降到了谷底,同学们也议论纷纷。
孔老师刚才一直不作声,这时他站起来,说:“子卢两次确实都是输给子路的,不过我们还可以算一算看,两次合起来,谁的投中率更高些。
”有的同学在叫:“那还有什么好算的,两次都是输的,合起来肯定也是输的。
”其他同学听了都不住点头。
孔老师只是微微一笑,在黑板上写开了:
总计投球数投中数投中率
子路 30 24 80%
子卢 29 24 83%
同学们爆出一声惊叹,怎么回事?合起来居然是赢了!我和子路更是瞠目结舌。
孔老师放下粉笔,说:“直觉有的时候,是不一定对的,你们以后遇到这类情况,要多想想算算。
今天倒是冉有设计的这个游戏很不错,用球投篮,干脆就叫‘篮球’吧,还真是蛮好玩的,
看来即使是千年之后,这种游戏仍然会有许多人喜欢的。
”我也觉得,孔老师的预言一定会成真。
知识链接:百分数之类的比率是不能象简单的数字一样相加求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