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行路难》

合集下载

《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

《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

写作 背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写作背景:
“行路难”是古代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 《乐府题解》云:“《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 及离别悲伤之意。”李白此作的题旨也相类, 但全诗却悲而不伤,自有豪气英风在。这首诗 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 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 人内心的强烈苦闷、债郁和不平;同时,又表 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 力量。
今 安 在 ?
多 岐 路 ,
行 路 难 !
行 路 难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有何效果? 一语重出,反复咏叹,节奏急切,适应诗 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 的视野。 赏析:但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 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这样 的痛苦交织在诗人心中,他终于发出行路 难的感叹。反复咏叹,节奏短促,声调低 抑,唱出可无穷的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傍晚。
相伴。 辨识。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想要辨识却不知道怎样表达。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在东篱下采菊,无意间抬头看见了美 丽的南山. • 傍晚时分南山蒸腾着美丽的山气,飞 鸟相伴飞回家. • 其中有高远的意境,想要辨识却不知 怎样表达
饮酒
——陶渊明
陶渊明个人档案
陶渊明,365-427,字 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 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著 名诗人。
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爱好: “好读书” “嗜酒” 喜爱的花卉: “晋陶渊明独爱菊” 理想生活: 世外桃源

《行路难三首》原文及翻译

《行路难三首》原文及翻译

《行路难三首》原文及翻译导读:一、《行路难三首》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簪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二、《行路难三首》原文翻译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大道虽宽广如青天,唯独没有我的出路。

我不愿意追随长安城中的富家子弟,去搞斗鸡走狗一类的赌博游戏。

像冯谖那样弹剑作歌发牢骚,在权贵之门卑躬屈节,那不合我心意。

韩信发迹之前被淮阴市井之徒讥笑,贾谊才能超群遭汉朝公卿妒忌。

君不见古时燕昭王重用郭隗,拥篲折节、谦恭下士,毫不嫌疑猜忌。

剧辛和乐毅感激知遇的恩情,竭忠尽智,以自己的才能为君主效力。

而今燕昭王之白骨已隐于荒草之中,还有谁能像他那样重用贤士呢?世路艰难,我只得归去啦!不要学许由用颍水洗耳,不要学伯夷和叔齐隐居收养采薇而食。

在世上活着贵在韬光养晦,为什么要隐居清高自比云月?我看自古以来的贤达之人,功绩告成之后不自行隐退都死于非命。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饮酒》《行路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饮酒》《行路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诗五首》《饮酒》《行路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五言古诗、歌行体古诗(以七言为主)和绝句三类诗歌体裁,体会它们的区别。

2.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背诵五首诗歌。

能力目标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趣。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3.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赏诗歌,通过比较诗歌在形式、写法、抒情等方面的异同,加深对诗的理解。

4.品评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1.理解《饮酒》中“心远地自偏”。

2.探讨《行路难》(其一)的主旨。

3.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1.朗读法。

这两首诗歌,都是抒情名作,极富艺术感染力。

陶诗中的率性自然、李诗中浪漫的济世情怀,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悉心体会。

教师宜以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2.联想想象法。

这两首诗语言优美凝练,内涵丰富,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教师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

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其余由学生自主讨论研习,真正体现鉴赏的主体性。

4.比较鉴赏法。

两首诗,一课时,容量大,时间紧。

为提高课堂效率,避免肢解诗歌、断章取义,教师宜从整体出发,通过比较,求同存异,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电子白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师生共同学习《饮酒》和《行路难》。

朗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探讨诗歌主旨,积累名句,并且比较《饮酒》与《行路难》,把握两诗的不同点。

背诵三首诗。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

古诗五首《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 (9)

古诗五首《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 (9)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看到 农民劳作的情景,想到自己的舒适生 活,作者不禁感到万分惭愧,内心不 能平静。这种无法平静的心情,惭愧 的心理正是作者对农民生活同情和关 心的反映。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 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 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诗词五首
静施工作室
全班同学大声朗读课文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 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 泪。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饮酒》 组诗之五,创作于作者归 隐之初,表现自己在欣赏 自然景物中所领会到的一 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 享受。本片刻画的就是诗 人在领略到情趣时自我陶 醉的情态。 饮酒 陶渊明
怎样理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 怎样理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 情。”这两句诗?
坐着看垂钓的人,白白有羡慕鱼 儿的感情。意思是:看着别人钓 鱼,我却不能得到高人的引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从送别酒宴上的情绪,写到 自己的彷徨和失意,又因想到姜太公和 伊尹的传说,终于从困惑中解脱,相信 终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 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本片可以 帮助我们较好地理解诗人苦闷彷徨、抑 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勇往直前的起伏 变化的思想历程。

李白喝酒最著名的十首诗

李白喝酒最著名的十首诗

李白喝酒最著名的十首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的一生是诗歌创作的一生,更是饮酒的一生。

李白写了大量的关于饮酒的诗词,每一首都有其特色。

这里精选出十首,以飨读者。

1、情意最深的饮酒:《金陵酒肆留别》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金陵酒肆留别2、最无心思的饮酒:《行路难其一》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最酣畅淋漓的饮酒:《将进酒》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黄河之水天上来4、最不计后果的饮酒:《客中行》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5、最为惬意的饮酒:《山中与幽人对酌》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6、最得意忘形的饮酒:《南陵别儿童入京》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黄鸡啄黍秋正肥7、最理直气壮的饮酒:《月下独酌其二》月下独酌其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古诗五首《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 (12)

古诗五首《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 (12)
言古诗,共二 十首,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创作的, 大都表达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 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的 一篇。
走进录音棚(解决读的问题): 诗歌的朗读很讲究,那么, 该怎么去读这首诗呢?请你来 试一试。

陶渊明

结庐\ 人境,而无\车马\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 能尔,心远\ 自偏。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 南山。 山气\日夕\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飞鸟\相与\ 此中\ 真意,欲辨\ 忘言。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考一考) 相关连接(考一考)
一、背诵默写: 1、诗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作者 恬淡高远心境的诗句是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2、诗歌中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歌咏人 生的渴望的诗句是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1、 对陶渊明的《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诗歌表现了诗人不慕功名利禄的高尚节操以及在 自然景物中寻找乐趣的恬适心情。 B、本诗平淡自然而诗意隽永,情与景相应成趣。 C、本诗的主旨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D、诗中的“菊”、“山”、“气”、“日”、“鸟” 这些极富诗 情画意的景物都点出了“真意”的所在。
温县赵堡镇一中 陈永平
饮 酒
[晋] 陶渊明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你能够展示你找到的 有关陶渊明的生平及其 《饮酒》方面的资料吗? 饮酒》

《饮酒》《行路难》教学反思8则

《饮酒》《行路难》教学反思8则

范例一《饮酒》教学反思首先,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念。

语文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从语文课的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味一种人文精神的关怀。

教师用美的艺术形象和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审美情操,使学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

然后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认识能力、观察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其次,教学一篇文章要选好突破口或者切入点。

我觉得《饮酒》以陶渊明为什么能成为士大夫的一座精神堡垒作突破口,有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而且也贯穿着一种人文精神。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积极主动探求未知,课堂会诗意盎然的。

这次教学《饮酒》也使我认识到:要让学生入境学习,教师必须首先入境。

这方面我觉得做得还不够。

另外,学生对陶渊明的介绍有些流于形式,这也与教师指导不够有关。

如果能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事迹来解读陶渊明,使诗人形象铭刻学生心中,知人论世,就可以很好的把握诗歌形象极其诗中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范例二《饮酒》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反思:1、老师上起来很轻松,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团结的力量,竞争的意识。

2、这班学生素质高,发言积极。

3、之所以没有讲完,我想前面的内容浪费时间太长了,在作者简介方面,学生能直接回答,不需要讨论,这是之一,之二呢?我暂时还没答案。

4、品诗是本节课的重点,悟诗是难点,没有突出出来,有些失败。

备课还不充分吧!5、因为有考试这根弦,所以有些面面俱到。

范例三《饮酒》教学反思我们是从吟唱《归园田居》开始的,算是一种复习,也算是一番导入。

学生通过吟唱再次感悟陶渊明的情怀,在吟唱道“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时候努力的吟唱出是人的骄傲与坚定。

这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饮酒》。

在整节课上,学生一遍遍的诵读,一遍遍的吟唱,逐渐将诗歌所要表现的情感很好的传达出来。

这节课上最后一个男孩子的吟诵将本节课的气氛带到了高潮,他始终闭着眼睛,不由自主的摇头晃脑,声音的长短变化,高低变化都表现得非常好。

古诗五首《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 (6)

古诗五首《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 (6)

1.解释下列加大字。 1.解释下列加大字。 解释下列加大字 (1)悠然见南山
随 堂 练 习
(2)山气日夕佳 (3)飞鸟相与还 (4)欲辩已忘言
答案 1、……的样子 、……的样子 2、气象、景色 、气象、 3、一起 、 4、辨别、说明 、辨别、
——= ——=H.Y=——
这首诗在艺术上是情、景、理三者的 这首诗在艺术上是情、 浑然融合。诗人写景时, 浑然融合。诗人写景时,却带有一个 哲理,又与那鸟的切合, 哲理,又与那鸟的切合,让全文带有 诗意特点。 诗意特点。
诗 词 分 析
诗词翻译
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交 往的喧闹。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 往的喧闹。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因 为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 为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所以自然觉得住 的地方偏僻安静起来。 的地方偏僻安静起来。在东边的篱笆下采 摘菊花,无意中看见郁郁葱葱的庐山, 摘菊花,无意中看见郁郁葱葱的庐山,境 与意和有悠然自得的兴趣。傍晚山色秀丽, 与意和有悠然自得的兴趣。傍晚山色秀丽, 飞鸟结伴而来。 飞鸟结伴而来。此时此地的隐居生活有真 正的意趣,想辩说出来, 正的意趣,想辩说出来,却忘记该怎样用 言语表达。 言语表达。
1、请同学们想一想,本诗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想是什 请同学们想一想, 么?
课 文 分 析
答: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说明了“心 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说明了“ 远地自偏”的道理, 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 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2、本文分析。 本文分析。
作 者 介 绍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 ),字元亮 字渊明,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 潜,字渊明,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 散文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 散文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出生于一个沦落的仕宦家庭。 出生于一个沦落的仕宦家庭。二十九岁 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 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后 又出任彭泽令。 来,又出任彭泽令。郡里派督邮到县里 县使叫他束带迎接。他说: 来,县使叫他束带迎接。他说:“我不 愿为五斗米折腰。 就离职还乡。 愿为五斗米折腰。”就离职还乡。这时 41岁 以后再没做官。死时63 63岁 他41岁。以后再没做官。死时63岁。他 的作品现存的有诗120首散文六篇, 120首散文六篇 的作品现存的有诗120首散文六篇,辞 赋3篇。

30、诗五首(之)《饮酒》、《行路难(其一)》.doc

30、诗五首(之)《饮酒》、《行路难(其一)》.doc

30、诗五首(之)《饮酒(其五)》、《行路难(其一)》主讲人:石桥中学陈登金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诗歌特色。

2、理解诗歌内容及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意境及语言。

4、积累文言字词。

5、掌握诗歌朗读技巧,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教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设计:《饮酒(其五)》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争名夺利,有的人为了使自己在官场中爬得更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击他人,残害亲人,如秦桧、武则天之流。

当然也有少数人厌恶官场,辞官不做,却愿意远居田园,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如陶渊明、袁宏道,这一类人我们一般称之为隐士。

(陶渊明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二、题解、简介作者、背景。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饮酒》。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

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三、教师范读全诗,学生齐读,了解大意明确:师:这首诗结合脚注,还有没有不能解好的字词了?<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

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完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叙事—对比——引出疑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议论--设问——心境高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联想—实虚——物我合一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描写—景物——返朴归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行路难》赏析

《饮酒》《行路难》赏析

[赏析]陶渊明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

只是到了他这一代,这个家族已经衰落了。

他也断断续续做了一阵官,无奈靠山不硬,脾气却分外高傲,玩不来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终于回家乡当隐士去了。

《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

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

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

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

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

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

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

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

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

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

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

“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

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

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

30.古诗五首《饮酒》《行路难》

30.古诗五首《饮酒》《行路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抒发感慨:信心不失 追求不断 终有一天能实现 自己宏大的理想。
诗人的感情
欢乐 宴 苦闷 停
奋发 感 希望 想
失望 实
联系诗人的生平,说说这首诗的主旨。
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既反映了诗 人仕途失意、理想不能实现的彷徨苦闷、 抑郁不平,又表现了诗人倔强、自信、 执著地追求理想的乐观精神。
品读理解
欢乐的宴饮 诗人的“哀”到 金樽清酒斗十千, 底是什么? 玉盘珍羞直万钱。 又是什么原因让 反差 他这样?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苦闷茫然
以乐景写哀情更显情之哀
的仕途遇到了挫折, 在日月旁经过后被 济世安民的理想无 商汤重用。 法实现。 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 实,表达了自己也能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 在想象中拥有了一线希望。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 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 孤苦的处境。李白这组 《行路难》,共有三首 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 遇的情怀,这里选的是 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 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 怀有希望。
初读,整体感知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zhù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zūn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qí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 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吃,拔 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 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 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 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日月旁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 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 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九下册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

九下册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
暗用典故,表示相信终有一天将 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 达理想彼岸。最后两句充满对未 来的憧憬,是鼓舞人心的名句。
《游山西村》朗读
陆游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 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 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 《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 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 多的诗人。
闲来垂钓向往有姜太公般的机遇, 又想象是伊尹梦见驾船经过太阳的旁 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又多, 如今的道路又在哪里? 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 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 理想彼岸。
写作背景
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
高志大,很想干一番大事业。公元
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 供奉,可是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猪,这里指猪肉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敲门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 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 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 疑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 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 村庄出现在眼前。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古 诗 三 首
《 饮
酒 》
《 行路难 》
《游山西村》
学习目标
1.欣赏三首古诗所反映的诗人
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2.欣赏、积累名句
《饮酒》朗诵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 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 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 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 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 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 《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 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人教版八年级下《诗五首》课后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诗五首》课后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诗五首》课后题及答案一、陶渊明的《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然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而李白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

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和主旨,把握两位诗人各自抒发的思想感情。

《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是他的“酒后真言”。

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

唯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采菊东篱”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雾飞鸟的真趣。

《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诗篇。

面对美酒佳肴,他与陶渊明正好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高呼“行路难”,因为他辅佐明君、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忿忿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不同,除了他们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

陶渊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不能施展;李白身处大唐盛世,社会相对稳定,士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为国为民有所作为,故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

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这两首诗在形式和写法上的异同,加深对诗的理解。

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是:都不拘固定的格式,篇无定句,诗句多少依所要表达的内容而定;都以写气候景物开篇,都将景物描写与叙事融为一体;都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怀。

不同之处在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七字句为主,间有九字句和二字句,句式杂错;叙事故事性强;抒情强烈而深沉。

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七字句,句式整齐;叙事点到为止;抒情含蓄而典雅。

三、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中你联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饮酒行路难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饮酒行路难
饮酒 行路难
课前预习:基础知识链接
• 1. 中国古代诗歌从诗歌的情势可分为: •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
辞、乐府诗(乐府机关所采集或编制的用来 入乐的诗歌)。注意“歌”、“歌行”、 “引”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饮酒 是五言古诗;行路难是乐府诗 •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 ③词 • ④曲
诵读诗歌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摒弃世俗
悠然闲适
心远
采菊见山 日夕飞鸟
结庐人境
品味美
——根据诗内容作一幅画 菊 一 样 高 洁 的 品 行
饮 酒陶
渊 明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 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 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 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 的XXX最为闲雅有致。
欲读其文,先知其人
• 陶渊明(365~427), 名
潜,字元亮,谥号靖节,人称 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
晋文学家。首创山水田园派, 并将其推向高峰。后世称 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 隐逸之宗”。
酒பைடு நூலகம்一 般 洒 脱 的 人 生
李白醉酒
饮中八仙歌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醉酒
品味诗文
停杯投箸 茫然愤激
行路难
垂钓碧溪 乘舟梦日
冰塞川 雪满山
长帆远航 自信执着
诵读华章.点亮人生
希望我们的人生像陶公一样多一份心 灵的XXX少一份浮躁,多一份质朴少 一份浮华;像李白一样多一份执着, 多一份自信, 多一份志向的坚守,多 一份扬帆远航的气魄,多一份不怕艰 巨的信心……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诗词是的语⾔艺术。

诗词常常⽤最精练的语⾔来展⽰世界的万千⽓象,形象⽽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路难(其⼀) 唐·李⽩ ⾦樽清酒⽃⼗千,⽟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拔剑四顾⼼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雪满⼭。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梦⽇边。

⾏路难!⾏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楚⽔凄凉地,⼆⼗三年弃置⾝。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

今⽇听君歌⼀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调歌头(明⽉⼏时有) 宋代·苏轼 丙⾠中秋,欢饮达旦,⼤醉,作此篇,兼怀⼦由。

明⽉⼏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恐琼楼⽟宇,⾼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长久,千⾥共婵娟。

教案 【教学⽬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诗词,把握诗歌内容。

2.品味富有表现⼒的语⾔,体会诗歌意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化的思想感情,提⾼⽂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标】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诗词,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标】 培养热爱祖国古代⽂化的思想感情,提⾼⽂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路难(其⼀)》 【情境导⼊】 同学们,说起唐诗,不得不提到李⽩。

余光中在《寻李⽩》中这样赞叹他:“酒⼊豪肠,七分酿成了⽉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绣⼝⼀吐就半个盛唐。

”杜甫曾在《饮中⼋仙歌》中这样描述李⽩:“李⽩⽃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呼来不上船,⾃称⾂是酒中仙。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的名篇《⾏路难(其⼀)》,⼀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扉。

【新课解读】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诵本⾸诗。

古诗五首《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 (4)

古诗五首《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 (4)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说理、抒情、 说理、抒情、写景 交融一体
陶诗有两类题材: 陶诗有两类题材: 一类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 活的情景, 活的情景,寄寓了对官场与世俗社会 的厌倦, 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 迎的志趣。 迎的志趣。 另一类题材的诗, 咏荆轲》 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 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 等篇, 精卫衔微木》 《读山海经 精卫衔微木》等篇,寄 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 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
主要作品
《归去来辞》 归去来辞》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 《饮酒》 饮酒》
他以田园生活 为题材进行诗 歌创作, 歌创作,是田 园诗派的开创 者。诗风平淡 自然, 自然,极受后 人推崇, 人推崇,影响 深远。 深远。
田园诗表现了诗人 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 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 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 对淳朴田园生活的热爱, 对淳朴田园生活的热爱, 对劳动的认识 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 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陶 古
( 选 自 钟 嵘பைடு நூலகம்《 诗 品 》 )
渊 明 ——
今 隐 逸 诗 人 之 宗 也 。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 ,365 一说名潜,字渊明, 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 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 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 浔阳柴桑人。 浔阳柴桑人。曾祖陶侃曾 任东晋大司马,父曾任太 任东晋大司马, 守一类官职。 守一类官职。渊明八岁丧 家道衰落,日渐贫困。 父,家道衰落,日渐贫困。 曾几度出仕,任过祭酒、 曾几度出仕,任过祭酒、 参军一类小官。 参军一类小官。四十一岁 时弃官归隐,从此躬耕田 时弃官归隐, 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诗五首》《饮酒》《行路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五言古诗、歌行体古诗(以七言为主)和绝句三类诗歌体裁,体会它们的区别。

2.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背诵五首诗歌。

能力目标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趣。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3.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赏诗歌,通过比较诗歌在形式、写法、抒情等方面的异同,加深对诗的理解。

4.品评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1.理解《饮酒》中“心远地自偏”。

2.探讨《行路难》(其一)的主旨。

3.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1.朗读法。

这两首诗歌,都是抒情名作,极富艺术感染力。

陶诗中的率性自然、李诗中浪漫的济世情怀,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悉心体会。

教师宜以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2.联想想象法。

这两首诗语言优美凝练,内涵丰富,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教师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

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其余由学生自主讨论研习,真正体现鉴赏的主体性。

4.比较鉴赏法。

两首诗,一课时,容量大,时间紧。

为提高课堂效率,避免肢解诗歌、断章取义,教师宜从整体出发,通过比较,求同存异,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电子白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师生共同学习《饮酒》和《行路难》。

朗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探讨诗歌主旨,积累名句,并且比较《饮酒》与《行路难》,把握两诗的不同点。

背诵三首诗。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

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

二、师生共同学习《饮酒》1.教师示范朗读。

学生初步感知诗歌。

2.学生大声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及韵律。

教师作朗读提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全诗应读得舒缓、悠然。

3.学生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教师补充注释。

(多媒体显示)①《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②人境:指朴素的田园;车马喧:指奔竞于仕宦之途的喧嚣。

③尔:作如此、如是讲,概指前面两句。

④菊:陶渊明爱菊、咏菊,寄托着高洁的情致。

东篱:东边的篱笆,后多象征远离尘俗。

⑤真,指人的自然本性,萧统《陶渊明传》言其“任真自得”,陶在田园中保全了一份质性自然的“真我”。

真意,即真趣。

学生仔细读诗,整体把握诗意。

(2)说诗,学生概述诗意。

选两位同学概括诗意。

明确:《饮酒》通过写诗人隐居南山闲适、恬淡的生活,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从哲理的高度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

一、二句写自己在人世间结庐而居,却无车马喧闹的烦恼。

三、四句自问自答,正是因为心境高远,心情闲适,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即心静境自静。

后六句为第二层次,写诗人从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哲理的启迪。

诗人采菊,南山归鸟,尽显自然和谐之美。

九、十句深刻地指出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意”,只能用心体味,却难以言传。

4.品诗,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师提示:这是一首酒后抒怀的作品,诗人描绘了饮酒赋诗自娱自乐的隐士生活,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对画面作创造性描述。

学生思考并积极发言。

明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抒写了“处士胸中别有春,田园寄托写天真”的淡泊情怀,而且生动地塑造了诗人飘逸潇洒的自我形象,我们仿佛看到徘徊东篱的诗人沐浴着秋菊的馨香,在不经意间似乎看见那莽莽苍苍的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南山的优美景致。

南山浮荡着山岚和暮霭,沐浴着夕阳的余辉,禽鸟结伴飞回自家之巢,鸟声啁啾,给山的幽静增添了活力和动感,生机盎然,也暗示着诗人回归田园的怡然自得。

全诗融景、情、理为一体,意境深远含蓄。

5.品评名句,积累名句。

教师提示:这首诗中“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被视为名句而流传千古,请你谈谈对这些诗句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生1:“心远地自偏”说出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可以影响人,但人也可作用于环境,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

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处闹市若幽谷。

生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语言简洁,明白如话,但意境清新、纯真。

诗人归隐田居后,闲来在园子里种植菊花,精心侍弄,等到菊花盛开,诗人便可欣赏、采摘了,抬头随意一望,空旷幽静的南山即在眼前。

“菊花”是诗人高洁、不与世俗相争的品质的象征,“悠然”更是传神地表达了诗人那种闲适、恬淡的心境。

生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句诗颇富哲理,很有些为而不为的意味,深刻指出了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意”,它只能体会却难以言传。

后来多用于表达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与“得意而忘言”“此时无声胜有声”相似。

6.学生齐读诗歌并尝试背诵。

三、研读《行路难》1.选两位同学介绍李白。

教师补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风豪放、清新、飘逸,享有“诗仙”之美称。

杜甫有诗赞曰:“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其诗作大家熟知的有《静夜思》《秋浦歌》《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等。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语),可见其影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是李白人格的写照。

写作背景简介:“行路难”是乐府古题。

李白以此为题的诗有三首,大约写于天宝三年(744)。

其时,作者应召入长安已两年,未能受到重用,“济苍生”“安社稷”的愿望无法实现,愤而写了这组诗。

这首诗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2.指导朗读。

(1)教师朗读全诗,学生循声低和。

教师提示朗读节奏: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朗读节奏有两种划分方法:音节划分、意义划分。

七言古诗的节奏一般有”“二二三”式或“二三二”式,这首诗七字句均为“二二三”式。

(2)教师领读两遍,学生自由练读,注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3.研习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教师补充注释:①茫然:迷惘的样子。

②歧路:岔路。

《淮南子·说林》里说,战国时杨朱见到歧路便哭起来。

今安在: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呢?(2)学生用第三人称代词复述诗意。

指名两位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评点。

成果展示:金杯里盛着上等酒,这种酒一斗就值十千钱;玉盘里盛的精美菜肴更是昂贵,这菜一盘就值一万钱。

李白对着这样珍贵的杯盘和酒菜,却停住了杯子,放下了筷子,一口也吃不下去。

他拔出剑来向四周看看,心里茫茫然,不知如何是好。

他心里说:“我要渡过黄河,河上却冰块堵塞。

我要爬上太行山,却遇上漫天大雪。

”闲来无事,他只好像吕尚一样,坐在溪边垂钓,一会儿又像伊尹一样,梦见自己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他不禁连连叹息:“行路难!行路难!”又愤慨地责问上苍:“都说人生的道路很广阔,我现的路在哪儿呢?”他无路可走,但并不悲观失望,反以言明志。

“施展壮志雄心的机会,将来总会有的。

到了那时候,我要挂起高耸入云的风帆,乘长风破万里浪,一直驶过大海。

”他坚信自己的理想将来总会实现的。

教师稍作概括:《行路难》前四句以金樽玉盘的酒宴,消除不了诗人心头的郁抑不平来写诗人内心的苦闷、寂寞和惆怅。

五、六句以“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交待了诗人惆怅的原因。

七、八句写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想隐退闲居,可又幻想随时能受君命,实现“安黎元”“济苍生”的宏愿。

“行路难……今安在?”是诗人理想抱负不能实现而发生的悲愤的慨叹和痛苦的呼号。

最后两句展示了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相信未来是非常光明的。

(3)深层探讨,理解诗歌主旨。

明确:这首诗借乐府古题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郁愤和相信理想、相信未来的勃发情志。

李白少有大志,“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

他24岁离开蜀地,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

所以这首诗既有激愤之语,也有慨然之志。

4.品评名句,积累名句。

学生讨论,探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深层含意。

明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诗人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的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宗悫(què)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两句诗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为我们后来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源泉,充分展示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个性精神。

5.学生齐读诗歌,深切体会诗人的情感,并尝试背诵。

四、比较鉴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

提问:陶渊明的《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然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而李白的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

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教师可提示学生宜从写作背景及主旨的角度思考辨析。

学生明确:《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表达了他对田园的热爱和生活在田园的安乐、惬意之情,也可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

唯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岚雾霭飞鸟的真趣。

《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怀才不遇之感的诗篇,忿忿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不同,除了他们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

陶渊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却不能施展,只能远离尘俗,保全“真我”;李白身处恢宏开朗的大唐盛世,士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施展才华成就功业,所以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