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家庭作业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11 短文二篇作业

八年级语文上册11 短文二篇作业
返回
3.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山川之• 美
实是欲界之• 仙都
B.自康乐以• 来
意将隧入以• 攻其后
C.清• 流见底
回清倒影

D.沉鳞竞跃

与物无竞

【点拨】A.之:都是助词,相当于“的”。B.以:助词,和时间词连
用,表示时间/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C.清:形容
C.“但少闲• 人• 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既是作者 自嘲,表达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又颇有
自许意味,指有闲情逸致,能够欣赏月色美景的
人。

D.“蛇行而出”中的“蛇”的意思是像蛇那样,写出 了船窗的弯曲环绕。 【答案】D
返回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返回
比较阅读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43页第10-12题。 10. 下列对加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欣然起行”中的“欣然”的意思是高兴的样子,
••
抒发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B.“怀民亦未寝”中的“亦”是也的意思,说明张怀

民与作者的处境相同,情怀一致,体现出被贬之人
的抑郁寡欢之情。
5. 文学常识填空。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陶__弘__景___,字通明,自号
__华__阳__隐__居___,有“山中宰相”之称。
返回
6. 理解性默写。 丰富的表现手法,让古诗文绽放无穷魅力。《答谢
中书书》中写竹木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丽多彩 的 景 象 的 句 子 是 “_两__岸__石__壁__ , _五__色__交__辉_____ 。 _青__林__翠__竹___,四时俱备”。《夜雨寄北》中李商隐触 景生情,虚实结合,展开想象的翅膀表现夫妻的恩爱 之情的句子是“_何__当__共__剪__西__窗__烛_,却__话__巴__山__夜__雨__时_”。

2016八年级语文上学期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家庭作业

2016八年级语文上学期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家庭作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016八年级语文上学期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家庭作业
阿西莫夫一生着述近500本,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

接下来和小编一起练习八年级语文上学期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家庭作业。

 2016八年级语文上学期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家庭作业
 一、基础巩固
 1.给下列词语中的画线字注音。

 遗骸()褶皱()鸟臀目()
 两栖()追溯()衍射()
 地壳()蟾蜍()()
 考查目的:课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识记。

 答案:hái;zhě;tún;qī;sù;yǎn;qiào;chán;chú。

 解析:略。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骨骼流逝携带
 B.繁盛彗星潮夕
 C.覆盖劫难措施
 D.陨石致密不解之谜
 考查目的:形近字、易错字的辨析。

 答案:B
 解析:B选项中“潮汐”的“汐”字应该有三点水,因为“潮汐”指的是因为天体引力而形成的水位定时涨落,这两个字都应该有三点水。

根据“潮”字和整个词的词义也可以推断出“汐”字的写法。

此题提醒学生,在词语记忆时常常需立志当早,存高远。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家庭作业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家庭作业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家庭作业
②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
③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④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
⑤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
排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对“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用设问句来强调人间不能没有光和热。

B.这是全文的中心,说明要使光和热永驻人间,就必须百折不挠地追求,斗争。

C.正是由于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整个人间才不至于黑暗一团。

D.这句话在文中没有实在意义,可删掉。

(5)对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的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是为了引起人们的遐思,产生探索月球的兴趣。

B.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她的精神是值得称颂的。

C.作者虽然用的是疑问的语气,但在姮娥的身上,寄托了作者自己的人格理想。

D.姮娥和飞蛾、夸父是相似的,都是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都是作者赞颂的对象。

(6)在《月》中,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文中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短文两篇家庭作业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成绩。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家庭作业题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家庭作业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立志当早,存高远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家庭作业题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练习桃花源记家庭作业题。

 一.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未果,寻病终()
 (3)阡陌交通()(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无论魏晋()(6)处处志之()
 (7)屋舍俨然()(8)阡陌交通()
 (9)便要还家()(10)乃不知有汉()
 (11)不足为外人道也()(12)渔人甚异之()
 (13)悉如外人()(14)桑竹之属()
 (15)怡然自乐()(16)不足为外人道也()
 (17)欣然规往()(18)豁然开朗()
 (19)咸来问讯()(20)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二.判断。

 1.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异:认为……奇特非凡)B.无论魏晋(无论:不要说)
 C.处处志之(志:记住)D.寻病终(寻:不久)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穷其林其人端视容寂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犹鱼之有水也
 C.不复出焉万钟于我何加焉
 D.乃不知有汉乃重修岳阳楼。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1.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1.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1.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含答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1.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欣然起行康肃忿然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反溯流逆上矣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晓雾(xiǎo)沉鳞(lín)夕日欲颓(tuī)B.石壁(bì)猿鸟(yuán)与其奇者(yǔ)C.欣然(xīn)相与(yǔ)五色交辉(huī)D.积水(jī)竹柏(bǎi)解衣欲睡(jiè)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孩子无不希望得到父母的褒奖,这对其自尊心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B.今年判阅语文微写作的老师要求必须读过《红楼梦》《老人与海》等原著。

C.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开放日16日举行,来自多个省市的近千名考生和家长冒雨前来。

D.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世界级文豪对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写在贬职期间,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B.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争相跳跃)C.月夜入户(窗户)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置身其中)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但少闲人(只是)二、现代文阅读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各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同步作业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同步作业试题及答案

《短文两篇》习题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答谢中书书》(总分100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解释下列划线词语:(4分*6=24分)1、五色交辉:__________________2、四时俱备:_________________3、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__4、夕日欲颓:_________ ________5、沉鳞竞跃:_________________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二、翻译句子(8分*4=32分)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4、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简答:1、“书”的意思是(2分)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3分)___________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5分)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5分*2=10分)(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答:__________(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______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0分)5、本文分_____层(2分),写出各层大意(12分)《记承天寺夜游》(总分100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解释下列词:(4分*8=32分)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闲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3=24分)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初二语文课后练《短文二篇》一、基础知识积累1.解释词语(1)《答谢中书书》五色交辉交辉:晓雾将歇歇:夕日欲颓颓:沉鳞竞跃沉鳞:与其奇者与:(2)《记承天寺夜游》念无与为乐者念:相与步于中庭相与:中庭:积水空明空明:盖竹柏影也盖: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耳:2.翻译句子(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默写(1)《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月光清澈透明、竹柏倒影清丽淡雅的句子是:__ ,____________。

4.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下列问题(1)“猿鸟乱鸣"中“乱”字用得极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2)文章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简要概括“山川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3)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5.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下列问题(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对其中“闲人”的理解。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

《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6. 下列对《记承天寺夜游》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这篇随笔性的小品文叙事简洁,写景如绘,将抒情寓于叙事与写景之中,传达了复杂而微妙的心境。

B. 本文真实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念无与为乐者"体现了他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C. 文中首句的“欣然”一词,使作者见到张怀民后的喜悦、兴奋之情跃然纸上。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家庭作业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家庭作业

八上第五单元家庭作业编辑:李林峰一、《桃花源记》1、译句: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

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3.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_______;(2)_______;(3)_______。

)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5.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6.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8.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答:9.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B.悉如外人(熟悉)C.便要还家(邀请)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10.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1.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第 27 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课文导读】这两篇短文,《答谢中书书》是作者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语言精练而生动。

阅读本文要由景入情,去体验作者与自然相融洽的生命愉悦,领会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态趣。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文章仅84 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含蓄深沉,精美传神。

【学习重点】1.能正确流畅的美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从优美的语言中欣赏文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并想象课文景象。

3.背诵全文,并积累优美的写景词句。

【学法指导】这两篇山水游记应该运用诵读学习法。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景色优美,语言精美,描写生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月夜静谧,语言朴素,诗情画意。

在朗读时,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在诵读中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意境,获得美的享受。

这两篇短文作者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

在学习中可对比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画面,品味不同的语言风格,体会不同的思想感情。

同时要结合自己脑海中对这类美景的积累,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这些景物的感受,从中也学一点山水游记的写法。

【训练提升】一、基础巩固1. 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夕日欲颓(t ú)B..沉鳞竞跃(j ìng)C. 藻荇交横(xìng)D. 何处无松柏(bǎi)...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词语,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水之韵,既风姿绰约,妩媚动人,又刚烈pi āo h àn(),不惧一切;既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又落拓不羁,极具个性;既沉稳含蓄,静若处女,又气宇xu ān áng(),满腔豪情;既婉约如诗,豪放如词,严厉起来又如一篇气势恢宏的战斗檄文,,3.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 《短文二篇》同步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 《短文二篇》同步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含解析)11 短文二篇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盖竹柏影也盖以诱敌B.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夕日欲颓( )(2)沉鳞竞跃( )(3)念无与为乐者( )(4)庭下如积水空明(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每至晴初霜旦B.横柯上蔽C.互相轩邈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4.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B.自康乐以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当涉猎,见往事耳D.实是欲界之仙都孔子云:何陋之有?5. 根据提示默写课文中的句子。

(1)《答谢中书书》中展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

(2)《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月光澄澈的句子是“ ”。

(3)《记承天寺夜游》的主旨句是“ ”。

6. 填空。

(1)《三峡》一文中,用四字句分别描写了山、水的特点——“略无阙处”“隐天蔽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等,与《答谢中书书》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2)《答谢中书书》一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地体现清高的句子是“ ,”。

(3)《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答谢中书书》的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宋思想家,有《陶隐居集》。

B. 《答谢中书书》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即书信,书信在古代又叫“尺牍”“札翰”等,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C. 《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他们三人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D.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常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表达的感情或见解。

八年级《短文两篇》练习题

八年级《短文两篇》练习题

《陋室铭》训练题(何燕)译文:山不在于高低,有了神仙就可以名声远播。

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显得有灵气。

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的品德高尚(就不会感到简陋了)。

青苔的痕迹蔓上台阶,苍翠碧绿;绿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

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闲时)可以用来(可以:可以用来。

)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管弦乐演奏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劳累。

(我的陋室真比得上)当年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过:“(既有君子住在里头)又有什么简陋呢”?注解题目:选自《全唐文》。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在:在于,动词。

(2)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3)灵:形容词作动词,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4)斯是陋室:斯:指示代词,这。

是: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

(5)惟:只。

(6)惟吾德馨:只是我(住在屋中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德馨:品德高尚。

馨,香气,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

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说明来拜访刘禹锡的人少。

草色入帘青,庭草不除,反映了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心态,渲染了恬静的气氛。

(8)鸿儒:即大儒,此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9)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10)调(tiáo)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1)金经:古代用泥金书写而成的佛经,泛指佛经。

(12)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4)乱耳:使耳朵扰乱(使动用法)。

乱:使……扰乱(15)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16)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

劳: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短文两篇》课后同步作业(答案)

《短文两篇》课后同步作业(答案)

《短文两篇》课后同步作业答案1.(4分)予/ 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8分)(1)能散布很远的香气德行美好(2)③鲜为人知、屡见不鲜、寡廉鲜耻(任意写出一个即可,意思对即可)(3)C(4)A3.(2分)“涟”是三点水旁,意思是“水波”;“莲”是草字头,意思是莲花(1分)。

这句话的意思是“经过清水的洗涤,但不显得妖艳”(1分),所以这里应该用“涟”。

4.(8分)(1)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2分)(2)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2分)(3)(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

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香气远闻更加清芬。

洁净地挺立。

(4分)5.(2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分)莲,花之君子者也。

(1分)6.(6分)示例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述了陋室清幽宁静的自然环境(1分),可见作者的心境是淡泊宁静的(1分),体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1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以看出莲花不会被污浊的环境浸染,不因环境的美好艳丽(1分),体现了君子的洁身自好,不媚俗,坚守道德(1分),从而体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示例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的是陋室主人交往的人物不俗(1分),衬托了陋室主人的不凡(1分),体现了作者的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1分)。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以看出莲香气四溢,洁净挺立(1分),体现了君子美德广布,卓尔不群(1分),从而体现了作者的品德高尚,洁身自好(1分)。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短文两篇同步练习(2)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短文两篇同步练习(2)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短文两篇同步练习(2)想要学好语文,一定要多做同步练习,以下所介绍的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短文两篇同步练习(2)主要是针对每一单元学过的知识来巩固自己所学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课外拓展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

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

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

③菡萏:未开的荷花。

④异馥:异香。

⑤芙渠:荷花。

1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⑴不蔓不枝( ) ⑵陶后鲜有闻(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14、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溪深而鱼肥C.乃记之而去D.面山而居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八年级语文(上)家庭作业第五单元课外文言文

八年级语文(上)家庭作业第五单元课外文言文

八年级家庭作业第五单元课外文言文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

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①者也。

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②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③。

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

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

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④志,与道污隆⑤,孰能如此乎!(节选自《陶渊明集序》)有人说陶公的诗篇篇都有酒字,我认为他本意并不在酒,而是以酒为线索.他的文章与一般的不一样,辞藻精简,跌宕生姿,远超非凡.文章爱恨分明,敢说敢写,并无太多拘束.其意境或恬静婉约如小桥流水,或气势磅礴直干云霄.谈时事则有针对性且值得人深思;论抱负则远大而真切.加上陶公为人不变的志向,不懈的努力,安于道义,苦守节操,不以躬耕为耻,不以穷困为意,如果不是圣贤,没有不渝的志向,怎么能出污泥而不染呢?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

室内面积仅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住。

因为是一间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灰尘与泥土常从屋顶上漏下来,特别是下雨时,雨水往下直灌;每次移动桌子,看来看去没有可安置的地方。

又加上屋门朝北开,不能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一过中午,太阳偏了,屋里就暗了下来。

我稍微给它加以修补,使上面不再漏雨、落灰。

室前新开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照,屋子里才明亮起来。

在庭前我又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

借来的图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庭前、阶下却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

初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家庭作业题

初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家庭作业题

初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家庭作业题《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文章共分为两个小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练习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家庭作业题。

初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家庭作业题【夯实基础】1、给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遗骸( ) 两栖( ) 追溯( ) 陨石( )2、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说明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汇聚(集合;综合) 应急(应对)B、致密(招引,使达到) 排斥(除去;排除)C、扩散(使范畴、规模等扩大) 熔化(使固体受热变形)D、追溯(逆流而上) 测试(测量)【课文明白得】3、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①、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一般的沙子要重得多。

( )②、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觉了一些化石骨骼。

( )③、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④、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 )4、判定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划“×”①、《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地球是造成恐龙灭绝的缘故。

( )②、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觉,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 )③、恐龙化石之因此遍布于世界各地,是因为恐龙四处迁移。

( )④、《被压扁的沙子》和《恐龙无处不有》两篇文章都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觉确信会对其他领域产生阻碍”的道理。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家庭作业题到那个地点就终止了,期望能关心大伙儿提高学习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家庭作业短文是中国汉语词语,指报纸或期刊上的一段短的新闻报道或特写或篇幅短的文章。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练习短文两篇家庭作业。

2019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家庭作业
(1)给下列句中加粗字注上拼音,或按拼音写出汉字。

①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 )谷。

②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 )灰。

③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hào( )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
④但是为什么还有héng é( )奔月的传说呢?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仆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侵在油中,飞蛾是直得赞美的。

错字: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②但寒冷的、寂莫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错字: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③园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篮空。

错字: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3)给下面一段话重新排序。

①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

②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
③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④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
⑤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
排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对“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用设问句来强调人间不能没有光和热。

B.这是全文的中心,说明要使光和热永驻人间,就必须百折不挠地追求,斗争。

C.正是由于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整个人间才不至于黑暗一团。

D.这句话在文中没有实在意义,可删掉。

(5)对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的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是为了引起人们的遐思,产生探索月球的兴趣。

B.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她的精神是值得称颂的。

C.作者虽然用的是疑问的语气,但在姮娥的身上,寄托了作者自己的人格理想。

D.姮娥和飞蛾、夸父是相似的,都是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都是作者赞颂的对象。

(6)在《月》中,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文中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短文两篇家庭作业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