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内外尿流动力学和尿失禁研究的部分进展

合集下载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尿流动力学检查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尿流动力学检查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6;36(3):35~37Acta A ca demiae Medicinae Jiang xi35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尿流动力学检查李国荣 葛 根 孙锡林 习小庆 黄国华(第二附属医院泌外科 南昌 330006)【提要】分析3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

膀胱测压发现3例(10%)存在不稳定性膀胱;最大尿道关闭压分布如下:<2.66k Pa5例,2.67~6.65k Pa19例,> 6.65k Pa6例;功能性尿道长度:<20mm8例,20~30mm20例,>30mm2例;所有病人的压力传递比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本文讨论了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意义。

关键词:尿失禁 压力 尿动力学 中图号:R696.1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在西方国家为常见病,其诊断比较容易。

尿流动力学的广泛运用及深入研究,为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在我国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相对较少,开展尿流动力学检查的起步也较晚,因此尚缺乏这方面的资料。

本文分析3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为开展尿流动力学检查提供参考资料。

1 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人检查时间从1994年1月至1996年3月,年龄39~65岁,平均61.5岁。

均有明显的压力性尿失禁病史,经临床检查被认为需要手术治疗,其术前行尿流动力学检查。

尿流计为Dantec尿流计,病人采取仰卧位。

所有病人均测尿流率、膀胱测压及尿道测压。

膀胱测压为灌注法,尿道测压为持续灌注法。

尿道测压进行静态及动态尿道测压。

本文主要分析膀胱测压及尿道测压。

膀胱测压主要检查是否存在不稳定性膀胱,其定义为膀胱测压时逼尿肌不抑制性收缩并超过1.96k Pa[1]。

静态尿道测压分析最大尿道关闭压和功能性尿道长度,最大尿道关闭压为最大尿道压减去膀胱压,功能性尿道长度为后尿道内高于膀胱内压的一段尿道长度。

动态尿道测压为在一系列咳嗽情况下行尿道测压,动态尿道测压从压力图上判断是否存在压力传递不足。

2024年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2024年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contents•压力性尿失禁概述•压力性尿失禁的评估目录•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并发症与风险•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与展望01压力性尿失禁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是指在体力活动、咳嗽、打喷嚏或大笑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漏出的现象。

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尿道括约肌功能减退或盆底肌功能减弱,导致尿道关闭不全,在腹压增加时,尿液无法被有效控制而漏出。

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

影响因素肥胖、妊娠、分娩、盆腔手术等因素均可增加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

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在腹压增加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漏出,可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

长期漏尿可导致会阴部潮湿、瘙痒、异味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诊断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尿常规、尿流动力学检查等)来明确诊断。

此外,还需评估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

02压力性尿失禁的评估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或妇科疾病。

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腹部、盆腔和神经系统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通过尿常规检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等情况。

尿常规检查尿培养影像学检查对于疑似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尿培养以明确病原体。

如超声、CT 或MRI 等,可帮助了解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肿瘤等病变。

030201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尿流率测定膀胱压力测定尿道压力分布测定漏尿点压测定尿动力学检查与评估01020304通过尿流率测定,了解患者排尿的流畅程度和尿量。

通过膀胱压力测定,了解患者膀胱的储尿功能和排尿功能。

通过尿道压力分布测定,了解患者尿道括约肌的功能状态。

通过漏尿点压测定,了解患者尿道关闭压和膀胱颈的开放情况。

临床治疗脑卒中尿失禁的研究进展

临床治疗脑卒中尿失禁的研究进展

临床治疗脑卒中尿失禁的研究进展摘要】尿失禁是脑卒中恢复期常见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导致死亡率增加。

近年来,针灸治疗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脑卒中后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尿失禁的预防、治疗。

另外越来越多研究证实逼尿肌内注射肉毒素A能有效改善抗胆碱能药难治性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尿失禁次数,但易并发尿潴留及尿路感染,故本文通过总结现行的研究成果分析脑卒中后尿失禁的适宜临床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脑卒中;尿失禁;尿动力学;电针疗法;灸法;肉毒素A【中图分类号】R74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002-03【Abstract】Urinary incontinence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s and sequelae in recovery after stroke,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lead to increased mortality. In recent year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kinds of complications after stroke, especially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Also more and more research confirmed that injection of botulinum toxin A in detruso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bout anticholinergic drug refractory urinary incontinence ,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but easy to urinary retention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Therefore, by summarizing the current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ropriateclinical treatmen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after stroke.【Key words】Stroke; Urinary incontinence; Urinary dynamics; Electroacupuncture; Moxibustion; Botulinum toxin A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尿失禁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开发动态_李敏

尿失禁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开发动态_李敏
近年来国外致力于盐酸奥昔布宁的新 剂型开 发。奥昔布宁缓释剂已于 1998 年上市[ 5] ; Watson 公 司开发上市的 Oxytrol( 奥昔布宁经皮吸收体系) 是一 种薄而柔软的贴剂, 贴于腹部或臀部, 每周仅需用药 两次, 安全、方便[ 6] 。还有单一异 构体( S )- 奥昔 布 宁, 目前正进行 期临床研究[ 7] 。 1 2 托特罗定
目前, 尿失禁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各 国医药界的热点, 各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新药不断出 现。本文就已上市和处于研发中的尿失禁治疗药物 的不同类别以及各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作 一综述。
1 抗胆碱能药物
膀胱逼尿肌收缩主要通过激动 M 受体介导, M 受体阻断剂可阻断乙酰胆碱与 M 受体结合, 抑制逼 尿肌的不自主收缩, 降低膀胱兴奋性, 有效地治疗急 迫性尿失禁和膀胱过度活动症。 1 1 盐酸奥昔布宁
1 6 KRP-197
2 1 NS- 8
KRP- 197 是由日本 Kyorin 与 Ono 制药公司联合 开发的毒蕈碱 M3受体拮抗剂, 可选择性作用于膀胱 逼尿肌, 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较小, 该药用于治疗尿 频和尿失禁正处于 期临床研究阶段[ 15] 。 1 7 构效关系
分析盐酸 奥昔布 宁、托特罗定、达非那新 以及 KRP- 197 等抗胆碱能药物的结构可以发现, 绝大多数 抗胆碱能药物具有可分为 A、B、C、D 四部分的母核 ( 如图 1 所示) : A 部分咪唑环被烷基取代可显著影响 抗胆碱活性和受体选择性; B 部分为连接部分, 一般 为两个碳时抗胆碱活性最好, 碳链增长则活性降低; C 部分为酰胺或 H 原子时, 抗胆碱活性以及 M3受体选 择性均较好, N- 单取代、N, N- 双取代或成酯则抗胆碱 活性降低甚至无抗胆碱活性。D 部分苯环上一般无 取代, 如有烷基或杂环取代则活性下降, 其中一个苯 环也可被六元环所取代, 如奥昔布宁[ 16] 。

尿失禁症状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尿失禁症状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单 , 与传 统 心 理学 理 论 对 量 表
稳 定性 的要 求不 一致 。 2 . 2 国际 尿 失 禁 咨 询 问 卷 简 表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n -
s u l t a t i o n o n I n c o n t i n e n c e Qu e s t i o n n a i r e — s h o r t f o r m,

1 0 7 ・
尿 失 禁 症 状 评 估 工 具 的研 究 进 展
沈丽 琼 , 金 晓 燕 , 王攀峰 , 李葆 华。
R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u r i n a r y i n c o n t i n e n c e s y mp t o m a s s e s s me n t t o o l s Sh e n Li q i o n g,J i n Xi a o y a n, n g Pa n f e n g,Li Ba o h u a
以及 目前 的研 究进 展 , 并 进 行 了对 比 , 旨在 为尿 失 禁 相 关 研 究 以及 临床 选择 评 估 工 具提 供 参 考 。 关键 词: 尿失禁 ; 尿 失 禁症 状 ; 评估工具 ; 综述 文 献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7 2 . 9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D OI : l O . 3 8 7 0 / j . i s s n . 1 0 0 1 — 4 1 5 2 . 2 0 1 7 . 0 1 . 1 0 7
主要用 于评 估女 性 尿失禁 的发生 频 率 、 导致 尿 失 禁 的
原 因 以及对 生 活质 量 的影 响 。该 简 表 包 括 3个 计 分 题, 归于 1 个 维度 , 分 别评 价尿 失 禁 的频 率 、 严 重 程度 和 对生 活 质 量 的 影 响 , 分别计 为 0 ~ 5分 、 0 ~6 分、 O ~1 O分 , 总分 0 ~2 1分 , 1个 非计 分 题 , 量表 C r o n — b a c h S a系 数 0 . 9 2 _ 】 。 2 0 0 9年 , Kl o v n i n g等口 将 I C I Q和 I S I 同时用 于 女性尿 失禁 的评 估 , 通过 便 利抽 样及 网络应答 调 查 1 8 1 2名成 年 女 性 , 结果 3 4 3名 女 性存 在 尿失 禁症 状 , 研究 发 现 I C I Q与 I S I 高度 相 关 ;

国内外尿流动力学和尿失禁研究的部分进展

国内外尿流动力学和尿失禁研究的部分进展

• 方法学包括试验性刺激和永久性植入两 个阶段:
刺激器植入术在全麻下进行,将InterStim装置植入 体内,包括永久电极插入S3骶神经孔,髂嵴下后方 上臀部植入电刺激器、连接电极和刺激器。 在试验阶段将一针经皮穿入S3骶神经孔,将一根测 试电极插入骶神经孔、并与外部刺激器相连接,记 录排尿日记5天,比较刺激前、后的排尿日记,如 果主、客观指标明显改善,可 以考虑永久性植入电刺激器。
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
筛选性检查(病史、体检、 实验室、泌尿外科特殊检查) 无病因
可疑或伴有其它病变
选择性检查(病原菌、细胞学、 影像学、内腔镜、尿动力学) 无阳性发现
有阳性发现 继发性OAB
特发性OAB
继发于BOO
继发于神经病变
继发于局部病变
伴有其它病变
OAB诊断步骤
伴逼尿肌收缩受损 伴压力性尿失禁
二线治疗 辣椒素 电调节 手术
OAB治疗策略
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感谢您的聆听! !
欢迎批评指导!!
2019 ppt资料 23
谢 谢
• 中部尿道概念是TVT(Tension-free Vaginal Tape)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理论基础,主要 结构基础是:
中部尿道的血管丛丰富 耻骨尿道韧带及泌尿生殖膈等支持结构位于中部 尿道 耻骨尾骨肌群在中部尿道插入阴道壁
• 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在国外已获得较广 泛经验,主要的临床结果为:
2、Mclntosh等报道一种阴茎袖套法测量膀胱腔 内压的方法,他们通过膨胀的阴茎袖套压迫尿 道、进而阻断尿流、测量等容膀胱腔内压。结 果证实袖套压迫阻断尿流前后的逼尿肌压力具 有很高的相关性;在与侵入性方法测得的膀胱 腔内压与袖套内压或尿道压的相关性分析中, 得出一个高度的直线相关关系,说明膀胱腔内 压和尿道腔内压之间有一个接近的关系,进而 证实测试期间尿道腔保持开放的假说。

尿动力学在诊断女性尿失禁中的运用探讨

尿动力学在诊断女性尿失禁中的运用探讨

尿动力学在诊断女性尿失禁中的运用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尿动力学在诊断女性尿失禁中的运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女性尿失禁患者80例,在诊断过程中应用尿动力学诊断,观察患者的诊断效果。

结果:三组患者在PQmax指标以及Qmax指标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对于ALPP指标来说,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以及充溢性尿失禁患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对于MCC指标以及BC指标来说,三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对于MCC指标以及BC指标三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女性尿失禁患者应用尿动力学诊断检查,能够诊断出患者的尿道功能障碍类型,鉴别患者的尿失禁病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尿动力学;诊断;女性尿失禁;运用效果现阶段,女性尿失禁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

目前,随着医学上尿动力学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女性尿失禁的诊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1]。

为了探讨尿动力学在诊断女性尿失禁中的运用效果,本文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女性尿失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女性尿失禁患者80例,所有患者都女性尿失禁的诊断标准,其中属于急迫性尿失禁(UUI)的患者有30例,年龄在24-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1±2.9)岁;属于压力性尿失禁(USI)的患者有30例,年龄在36-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1±2.2)岁;属于充溢性尿失禁(OUI)的患者有20例,年龄在32-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1±2.4)岁。

三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且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对于本研究都知情同意,并已经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经医院有关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

尿动力学检查在排尿困难和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及意义

尿动力学检查在排尿困难和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及意义

尿动力学检查在排尿困难和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及意义发表时间:2013-02-20T10:10:15.5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0期供稿作者:岳忠[导读] 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诊断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岳忠 (太谷县人民医院山西太谷 030800)【摘要】目的探讨尿动力血检查在诊断排尿困难和尿失禁的病因及临床意义。

方法对本组190例排尿困难、尿失禁患者进行全面尿动力学检查,根据结果作出诊断及相应的治疗措施。

结果 180例排尿困难者,其中男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占170例,皆有出口梗阻(BOO)其中小前列腺患者占30例几乎全表现为膀胱颈硬化症,(大多表现为平均尿流率低于12ml/s,Sch?fer图示在Ⅲ区以上,提示有梗阻,大多数有不同程度残余尿和逼尿肌不稳定(DI),有10例为严重低顺应性膀胱,20例为完全性尿潴留表现为逼尿肌无力、高顺应性膀胱和大量残余尿);女性膀胱颈硬化症10例,均为出口梗阻和残余尿存在。

10例尿失禁患者,男性前列腺患者7例,其中1例为完全性尿失禁,6例为充盈性尿失禁,表现为高顺应性膀胱和残余尿存在;女性3例均为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逼尿肌不稳定和低顺应膀胱。

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应作为排尿困难,尤其是准备前列腺手术和女性膀胱颈硬化症手术治疗的患者常规检查项目,这对明确诊断,指导手术及药物治疗有重要意义,同时对防范医疗纠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尿动力学排尿困难尿失禁前列腺增生症膀胱颈硬化症手术【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0-0074-02 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我们对190例排尿困难和尿失禁患者进行了全面的尿动力学检查,其中大多为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占170例;女性前列腺病10例;尿失禁10例。

对小前列腺患者和女性前列腺病患者我们还结合经尿道膀胱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这对指导临床手术和药物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临床泌尿病学进展

临床泌尿病学进展

临床泌尿病学是研究泌尿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 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涵盖了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泌尿系统的各个器官及其相关疾 病,如肾炎、肾结石、尿路感染、前列腺疾病等。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01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临床泌尿病学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基础理论研究
、诊疗技术创新、新药研发等方面。同时,我国泌尿外科医生队伍不断
肾上腺肿瘤分类、评估及手术技巧
肿瘤分类
肾上腺肿瘤可分为功能性肿瘤和非功能性肿瘤。功能性肿瘤包括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 固酮增多症等,非功能性肿瘤则无激素分泌功能。
评估
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和激素水平检测等手段,对肾上腺肿瘤进行评估 ,确定肿瘤的大小、位置、性质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复杂性尿路结石微创治疗技术
复杂性尿路结石的定义
复杂性尿路结石是指结石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位置特殊 或伴有尿路狭窄等复杂情况的结石。这类结石的治疗难度较 大,需要采用微创治疗技术。
微创治疗技术
针对复杂性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技术包括经皮肾镜碎石术、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腹腔镜取石术等。这些技术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复杂性尿路结石的首 选治疗方法。
临床泌尿病学进展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24-01-18
目录
• 绪论 • 泌尿系统感染与炎症性疾病 • 尿石症与泌尿系结石 •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
目录
• 肾脏肿瘤与肾上腺疾病 • 排尿功能障碍与神经源性膀胱 • 总结与展望
01
绪论
临床泌尿病学定义与范围
01
临床泌尿病学定义
02
临床泌尿病学范围
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

前列腺增生症的尿流动力学研究进展(精)

前列腺增生症的尿流动力学研究进展(精)

前列腺增生症的尿流动力学研究进展尿流动力学是近30年来泌尿外科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尿流动力学是利用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原理研究从肾乳头排到肾盏肾盂的尿液经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尿道排出体外的动态过程。

在前列腺增生症(BPH)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疗效的判定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中,尿流动力学是十分重要的手段。

1 指导诊断及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一方面是由增生腺体造成的机械性梗阻,另一方面是由前列腺平滑肌收缩导致的功能性梗阻。

BPH排尿时膀胱出口处漏斗部形成不全,前列腺部尿道管径变小。

正常情况下,尿道阻力是有规律的分布于尿道中,主要由尿道壁的磨擦产生,而BPH中尿道阻力主要是由膀胱颈部及前列腺部尿道管径变小所致〔1〕。

尿流率测定应用于临床既方便又可靠,便于推广。

Hald等〔2〕提出成年男性若最大尿流率为10~15ml/s,即为梗阻可疑,而尿流率小于10ml/s 者,即肯定有梗阻。

杨荣〔3〕对42例BPH患者行尿流率测定,结果99%的患者最大尿流率低于15ml/s。

尿流率大小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长尿流率逐渐下降,每10年尿流率下降2ml/s〔4,5〕。

为提高尿流率在临床诊断中的精确性,Sircky〔6〕对正常人进行了不同排尿量时尿流率测定,计算出不同排尿量时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正常值及标准差,绘制成尿流率-容量曲线,如果患者的尿流率测量值比相同排尿量的尿流率正常值低2个标准差,则认为有梗阻存在。

家庭尿流率测定的运用使排尿困难早期诊断成为可能〔7〕。

Golomb 等〔8〕对32例BPH患者及16例正常人连续测定24~72h尿流率,观察了BPH 及正常人昼夜排尿的生理变化规律,为更加准确诊断BPH提供了一个客观指标。

随着尿流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如残余尿量测定及B超测定前列腺大小等均可对BPH进行客观评价。

通过尿流动力学多方面的研究,“前列腺病态”的判定有四个条件:①前列腺部尿道梗阻症状;②逼尿肌收缩功能受损;③逼尿肌不稳定;④尿急感〔9〕,它们可以单独存在亦可多项及全部存在。

电针治疗老年急迫性尿失禁临床研究

电针治疗老年急迫性尿失禁临床研究

电针治疗老年急迫性尿失禁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对电针治疗老年急迫性尿失禁进行系统临床和尿流动力学评价。

结果:电针组近期治愈率35.0%,有效率45.0%,远期治愈率36.4%,有效率40.9%,疗效与病程长短无关;对照组分别为2.5%和35.0%,远期总有效率仅33.3%;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两组各项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根据国际尿控学会标准,急迫性尿失禁指伴有强烈尿意的不自主性漏尿,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患者虽知尿意,但控制排尿困难。

(2)尿流动力学检查示(根据国际尿控学会标准和瑞典Mag nusFall拟定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学评价标准[2,3]):a.无抑制性逼尿肌收缩/逼尿肌反射亢进,b.不稳定逼尿肌(a和b为运动急迫性尿失禁),c.感觉急迫性尿失禁:逼尿肌稳定,膀胱充盈期间不存在逼尿肌自发或诱发性收缩。

2 治疗方法2.1 电针组(治疗组)取穴:肾俞、次 、会阳、三阴交。

肾俞、三阴交,常规刺法;次 ,3~4寸毫针向下斜刺入骶后孔中;会阳,3寸毫针直刺2.5寸。

得气后,分别连结HANS电极于双侧次 、会阳,频率15Hz,疏密波形,渐增大电流至不能耐受为度,持续电针20分钟。

电针治疗每天1次,周六、周日休息,半月一疗程。

若未愈,则继续下1疗程,但最多观察治疗2疗程。

2.2 药物配合膀胱训练组(对照组)药物:普鲁苯辛15mg,tid,p.o;后因停药而改为654 210mg,tid,p.o;有青光眼、高血压、心绞痛者,改用心痛定,10mg,tid,p.o。

膀胱训练:向病人解释膀胱训练治疗尿失禁的合理性,早8时~晚8时期间,让病人每隔1.5h排尿1次,待无尿失禁后,再延长至2小时1次,直至每4h排尿1次。

为不影响患者睡眠,夜间不需训练[4]。

疗程同电针组。

3 疗效观察3.1 评价方法(1)临床症状评分:参考美国老年学会制定的失禁程度量表[5]而定。

尿失禁的护理研究进展

尿失禁的护理研究进展

尿失禁的护理研究进展尿失禁多见于昏迷、颅脑外伤, 脊柱损伤、中毒、骨盆骨折及各种大手术后等病人,是危急重症、昏迷及瘫痪患者常见并发症。

随着我国人口进入老化社会,老人尿失禁问题也随之突显。

据文献报道,尿失禁在老年人中发生率高达30%左右,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危害很大[1-3],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由于尿液对患者局部皮肢反复刺激,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并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寻找一种简单、便捷、有效的护理尿失禁的措施,成为当前护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难题。

现将尿失禁的护理研究综述如下:1 尿失禁概述1.1尿失禁定义:尿失禁是指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失去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病理状态。

1.2尿失禁病因:尿失禁病因十分复杂,各种原因引起排尿与控尿的生理过程发生变化,包括膀胱括约肌和盆底的正常运动,神经体液对膀胱括约肌及盆底横纹肌运动功能的调节,任何一个环节使排尿与控尿功能发生障碍都可导致尿失禁。

常见于:(1),先天性泌尿器官畸形。

(2)神经性疾患,如脑疾患、脊髓疾患、精神病、糖尿病。

(3)泌尿系统本身各种疾患及手术。

(4)膀胱邻近器官的压迫、外伤或手术。

1.3尿失禁的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会阴部、底尾部皮炎及压疮。

2 尿失禁的护理目前对尿失禁的分类未完全统一,可分为潴留性、反射性、急迫性、压力性等类别。

本文就临床最常见的潴留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的护理分别作出综述。

2.1潴留性尿失禁的护理尿潴留尿失禁是由于尿路有病理障碍或神经性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大量尿液积蓄在膀胱中而不能排出或排出不畅。

患者的膀胱呈膨胀状态。

因此,此类患者的护理重点是设法排尿。

2.1.1热敷法:热敷耻骨上膀胱区及会阴,尿潴留时间较短者常有很好的疗效;或用听流水声诱导排尿;也可采用热水浴,如在热水中有排尿感,可在水中试排,不要坚持出浴排尿,防止失去自行排尿的机会。

2.1.2按摩法:先用中指在中极穴作快速轻柔点按,此穴有调理膀胱、输通水道的功能[4]。

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尿失禁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尿失禁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尿失禁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女性尿失禁在临床上应用尿动力学检查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女性尿失禁患者(观察组),与此同时选取健康妇女36例(对照组),对比两组尿动力学的参数水平。

结果:观察组Qmax、Qave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Pdet,Qmax)、MUCP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参数组比较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根据腹压漏尿点压(ALPP)分型后,真性压力尿失禁治疗有效率94.12%;急性尿失禁治疗有效率92.31%;混合型尿失禁治疗有效率83.33%;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1.67%。

结论:尿动力学的检查能为临床治疗尿失禁患者能分析准确的尿失禁类型、提供治疗的方向以及提高治疗的效果,故该种检查方法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尿动力学;尿失禁;应用分析[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female 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urodynamic examination in clinical effects.Methods:from 2015 in our hospital 36 cases of female urinary incontinence patients(observation group)at the same time,selected 36 cases of healthy women(control group),the paramete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urinary dynamics the observation group Qmax,Qav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Pdet,Qmax),MUC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wo groups of parameters were compa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according to the abdominal leak point pressure(ALPP)after typing,genuin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treatment The efficiency of 94.12%;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of acute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92.31%;the effective rate of mixed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83.33%;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up to 91.67%.conclusion:urodynamic examination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urinary incontinence can accurately analyze urinary incontinence type,provide the direction of treatment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o this method is worth checking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keyword]Urodynamics;urinary incontinence;application analysis中老年妇女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是尿失禁,发生该病常常因为大笑、咳嗽、喷嚏等忽然增加腹压活动下,尿道会不由自主的流出尿液的症状[1]。

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不同尿失禁中的应用

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不同尿失禁中的应用

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不同尿失禁中的应用作者:孙文玉等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8期摘要:女性尿失禁可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型尿失禁。

不同尿失禁的治疗方法不同。

尿动力学检查在不同女性尿失禁中参数不同,可用于女性尿失禁的鉴别,为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型尿失禁;尿动力学检查女性尿失禁是一个随着盆底学的发展逐渐被医生和患者重视的疾病。

尿动力学检查是根据流体力学及电生理学的原理,通过仪器来评价上尿路及下尿路功能的一种有创检查方法,通过尿动力学检查可区分尿失禁的类型。

据统计临床诊断为真性压力性尿失禁,经尿动力学检查50%以上是不准确的。

文建国、张艳等发现尿动力学检查是评估TVT-O(tension-free vaginal tape-obturator)手术疗效的有效手段[1] 。

下泌尿道的功能包括储尿、控尿和排尿,主要由膀胱、尿道及相关的肌肉、神经来完成,同时还受大脑的支配,机制复杂,其中任何一个水平出现功能异常均会导致排尿异常。

当女性主诉有尿失禁时,通过简单的临床和辅助检查,可以做出初步的诊断,并进行初始治疗,如果出现复杂的情况,或者经过初步治疗患者的情况无改善,或需进行手术治疗,就需要进行目的明确的特殊检查。

尿动力学检查通过对尿动力学参数的分析,结合患者病史可以进一步明确尿失禁的类型及病因,在治疗及指导手术和术后评估方面有重要意义。

1尿动力学检测的指标充盈性膀胱测压评价膀胱功能:患者应在意识清醒状态下,未服用对膀胱功能造成影响的药物。

膀胱顺应性:数值高低可反应逼尿肌的功能。

顺应性的计算方法是将充盈膀胱过程中膀胱容量变化量除以相应的逼尿肌压力改变的差值,单位为ml/cmH2O。

最大膀胱容量(Maximum cystometric capacity):患者感到不能再憋尿时,必须排尿的体积。

排出尿量加残余尿量即为最大功能膀胱容量。

在膀胱测压期间,应当区分功能性和膀胱测压的膀胱容量。

女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检查报告解读

女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检查报告解读

女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检查报告解读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 ICS)将其定义为“任何尿液不自主地流出”,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威胁成年女性身心健康的5种主要慢性疾病之一。

其全球各地发病率在5%~69%不等,我国女性尿失禁发生率达30.9%,给患者造成长期的身心折磨与沉重的经济负担。

尿动力学检查(Urodynamic)是直观、量化反映下尿路功能较为理想的方法。

根据尿动力结果,临床医师可以在充分理解下尿路功能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预测疗效。

因此,对尿动力学检查报告的正确解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女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检查项目及报告做一简要介绍。

1尿动力学检查常用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尿动力学检查可以监测储尿期膀胱内压力、腹内压力、逼尿肌压力及排尿期尿道压力来评估膀胱及尿道功能。

现参考《尿动力学检查操作指南(2010版)》简要介绍储尿期及排尿期的尿动力学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1.1 储尿期尿动力检查指标充盈期膀胱压力容积测定用于评估受检者储尿期膀胱的功能容量、感觉功能、顺应性、稳定性等。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膀胱压(vesical pressure, Pves)、腹压值(abdominal pressure,Pabd)、逼尿肌压(detrusor pressure, Pdet)、初尿意容量(first desire to void, FD)、正常尿意容量(normaldesire to void, ND)、急迫尿意容量(urgency desire to void, UD)、膀胱最大容量(maximum cystometric capacity, MCC)、顺应性(mL/cmH2O)。

1.1.1 膀胱感觉在充盈期需要观察膀胱内压力及腹压的变化情况,还需要主观评估患者的膀胱感觉,随着膀胱容量的增加,膀胱感觉逐次出现FD, ND和UD,FD正常值范围是(225±75)mL, MCC正常值范围是(500±100)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GUP标准化报告只强调尿动力学技术规范的 一些最基本方面:
➢ 测定、质量控制和文档记录; ➢ 主要包括正确的尿动力学测定、设备设置和校准、信号测
试和可靠性控制、信号模式的辨别以及赝像更正等内容, ➢ 数据分析问题仅在与数据质量判断相关时才进行讨论。 ➢ 规范的尿动力学测定由三个主要的部分构成:
1、Nishimoto等报道一种模拟排尿方式和结果积分 的方法进行非侵入性压力-流率测定,他们通过尿 道内压力丢失(计算所得)和尿流率来制定一个 压力-流率图,并通过对尿道摩擦阻力(R)和功 率(P)的分级来对压力-流率结果进行积分。R 与P积分相加为总积分(TS),TS的正常值为0和 1,大于1为异常。
以考虑永久性植入电刺激器。
多中心的SNS临床研究表明:
• 在SNS术后6个月,77%随机接受SNS植入术的急迫性 尿失禁患者已完全没有重度漏尿的发生,与之相比未 植入的对照组仅为8%;
• 在这组患者中,临床效果持续达18个月,此时植入组 52%患者达到完全干燥、24%者尿失禁得到大于50%的 改善。
• Deflux注射不需要特殊的注射枪,使用时在膀胱镜下 采用普通注射器指压下即可方便注射。
• Deflux主要以透明质酸为载体,由右旋糖苷包裹中心 微球体来支撑输尿管。透明质酸降解后中心微球体停 留在原位3-4年或更长时间,并可改善括约肌的功能。
• SNS的可能机理为调节神经兴奋和抑制系统之间的失衡。 • SNS的绝对适应症目前包括三类:
(1)难治性的急迫性尿失禁; (2)难治性的尿频尿急综合症; (3)非梗阻性的慢性尿潴留。 • 也有临床数据表明骶神经刺激在多发性硬化 症、骶柱裂等神经源性疾患中有较好疗效。
• 方法学包括试验性刺激和永久性植入两 个阶段:
1. 仔细和正确选择测定项目和参数; 2. 具有质量控制和完整文档的精确测定; 3. 结果的准确分析和严谨报告。
• GUP正是从这些方面来进行阐述。
❖ 详细参阅:Neurourology & Urodynamics, 21:261-274, 2002.
(二)非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
非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是未来尿动力学发展的方向之一, 以下介绍最近这方面的进展:
✓ 刺激器植入术在全麻下进行,将InterStim装置植入 体内,包括永久电极插入S3骶神经孔,髂嵴下后方 上臀部植入电刺激器、连接电极和刺激器。
✓ 在试验阶段将一针经皮穿入S3骶神经孔,将一根测 试电极插入骶神经孔、并与外部刺激器相连接,记 录排尿日记5天,比较刺激前、后的排尿日记,如 果主、客观指标明显改善,可
国内外尿流动力学和尿失禁研 究的部分进展
一、关于尿动力学测定技术
(一)ICS尿动力学技术规范正式发表
❖ 国际尿控协会(ICS)最近颁布了《尿动力学技术规范(Good Urodynamic Practice, GUP)》,
❖ 该规范由ICS-GUP标准化委员会具体起草制定,该委员会由W. Schaefer(德国), P.H. Abrams(英国), L.M. Liao(中国), A. Mattiasson(瑞典)F. Pesce(意大利), A. Spangberg(瑞典), A.M. Sterling(美国), N. Zinner(美国), P. Van Kerrebroeck(荷 兰)等组成,
适应症是那些对 常规治疗无效的
难治性排尿功能 障碍者。
(二)DEFLUX注射治疗输尿管返 流和压力性尿失禁
• 用于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和输尿管返流的填充剂不断 改进,从Telfon、硅胶及动物蛋白到近年使用的微 球体。新近问世的Deflux就是一种获美国FBA认可 的微球体体内种植物,其为美国市场上腔内方法治 疗输尿管返流的第一种产品,它是一种最新纯天然 非动物来源提取物,可生物降解、使用安全,避免 了非生物降解合成物(如Telfon、硅胶)及动物蛋 白(如牛胶原蛋白)的缺点。
2、Mclntosh等报道一种阴茎袖套法测量膀胱腔 内压的方法,他们通过膨胀的阴茎袖套压迫尿 道、进而阻断尿流、测量等容膀胱腔内压。结 果证实袖套压迫阻断尿流前后的逼尿肌压力具 有很高的相关性;在与侵入性方法测得的膀胱 腔内压与袖套内压或尿道压的相关性分析中, 得出一个高度的直线相关关系,说明膀胱腔内 压和尿道腔内压之间有一个接近的关系,进而 证实测试期间尿道腔保持开放的假说。
• 同样,与未植入的对照组相比,在SNS术后6个月难治 性尿频尿急症患者的平均每日排尿次数显著下降,植 入组显著下降率为56%而对照组仅为4%;
• 慢性尿潴留患者的残余尿量也显著降低, 植入组无残余尿率为69%而对照组仅为9%。
• 由此可见,骶神 经调节是一项令
人兴奋的、临床 可行并可获得的
)骶神经刺激和神经调节治疗排尿功能障碍
• 近年来在欧美开展较多的骶神经刺激(Sacral nerve stimulation, SNS)和神经调节(Neuromodulation)为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处 理提供了一种新途径,美国FDA已批准应用SNS治疗急迫性尿失 禁、尿急尿频综合症和慢性尿潴留。国内这方面的工作也有了良 好的开端。
❖ GUP为尿动力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急需的、重要的国际标准, ❖ 该规范将发表于ICS官方杂志《神经泌尿学和尿动力学》(Werner
Schäfer, Paul Abrams, Limin Liao, et al. Good urodynamic practices (GUP): Uroflowmetry, filling cystometry, and pressure-flow studies. Neurourology & Urodynamics, 21:261-274, 2002.)。
3、Pel等报道一种改良的阴茎套型导管非侵入性 测量膀胱压力的方法。既往阴茎套方法受膀胱 容量的影响,需要反复测定;改良方法将阴茎 套在压力测定开始前预先充盈,使得研究者同 时测定出膀胱容积的依赖性、以及括约肌收缩 和逼尿肌抑制的发生。阴茎套内的最大压力和 最大尿流率相结合,可以对膀胱出口梗阻进行 非侵入性分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