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益胃汤名医医案

合集下载

经典药方--升阳益胃汤

经典药方--升阳益胃汤

当我们容易感到头部和脸部出油时,这通常是体内湿气重的表现,今天分享一种经典药方--升阳益胃汤。

这个药方在现代已经有了中成药,名字叫做益肾化湿颗粒。

升阳益胃汤的配方如下:黄芪30克、白术5克、人参15克、半夏15克、茯苓5克、防风9克、白芍9克、独活9克、羌活9克、陈皮6克、泽泻5克、柴胡5克、炙甘草15克、黄连1.5克。

首先,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个方子的工作原理。

在《脾胃论》中明确指出,湿气的根源在于脾胃的虚弱。

当脾胃功能不足时,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与湿气相关的症状。

这是因为脾胃主管四肢的运动和消化功能,当脾胃功能衰退时,人体会感到四肢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甚至大便也可能变得黏腻或稀溏。

为了改善这些症状,升阳益胃汤采用了多种策略。

首先,通过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来补益脾胃之气,增强脾胃的功能。

同时,加入黄芪来加大补气的力度,使脾胃得到更好的滋养。

然而,仅仅补益脾胃是不够的,因为湿气会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

因此,升阳益胃汤还包含了二陈汤的成分(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以及泽泻,这些成分具有燥湿化痰的作用,能够帮助消除体内的湿气。

此外,湿气还具有黏滞的性质,容易阻碍气血的流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升阳益胃汤中加入了防风药(防风、柴胡),这些风药具有疏散风邪的作用,可以帮助祛除湿气,使气血流通更加顺畅。

同时,升阳益胃汤还注重调理肝胆的功能。

黄连可以清热燥湿,疏肝解郁;白芍则可以养血柔肝,调和气血。

这些成分共同作用,使肝胆功能得到恢复,进一步促进湿气的排出。

最后,升阳益胃汤中还加入了独活和羌活,这两味药可以祛风湿、通经络,对于湿气引起的关节疼痛和肌肉疼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总结起来,升阳益胃汤通过补益脾胃、燥湿化痰、疏散风邪、调理肝胆和祛风湿等多种方式,全面调理人体内部环境,使湿气得以排出,从而改善头面出油等一系列湿气相关的症状。

在现代社会,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升阳益胃汤已经有了中成药的形式,名字叫做益肾化湿颗粒。

升阳益胃汤恢复胃气经典案例

升阳益胃汤恢复胃气经典案例

升阳益胃汤恢复胃气经典案例辽宁中医学院彭静山教授医案一则:王××,男,13岁。

1978年9月20日初诊,由患者母亲代述,患儿40天前,在学校操场玩耍,忽遭同学戏以拳击其脑,因而受到惊吓,从此拒绝进食。

已经过几家医院做理化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虽经中西医各种方法治疗,仍然粒米不进,40天来仅靠糖水维持生命。

彭教授听后表示一定要见到患儿方可诊治,此后患儿家人将患儿抬至彭教授处。

患儿卧床,双眼闭合,形容消瘦,体温甚低,四末发凉,不能说话。

脉来沉细,右手关脉尤为明显。

腹部检查时,看见其腹部凹陷,腹皮无反射,直肠亦无燥便。

辨证:四末寒澈,形容消瘦,病属脾胃阳虚。

右关脉沉细,是其征候。

腹部下陷,胃肠功能减退,乃胃阳虚证。

治法应当挽救后天之本,补益升提脾胃清阳之气,恢复脾运化和向全身输送水谷精微之气的功能。

投以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所著《内外伤辨惑论》一书中的升阳益胃汤。

处方:党参15g,防风5g,羌活5g,独活5g,柴胡9g,白芍12g,生姜3片,大枣7枚。

水煎服,每天应服多次,每隔4小时服半茶杯。

二诊:四肢渐温,眼球能动。

脉右关渐较有神。

服药10剂痊愈,且较病前食量增加,身体健壮。

分析此例病案,患儿拒绝进食因受惊吓而起,《内经》有云“惊则气乱”。

又云:“邪之所在,皆为不足。

”故推测患儿平素极有可能存在胃气不足之证,惊吓气机紊乱后,脾胃受累。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为周身营养的根源。

金元四大家之李东垣特别注重养护脾胃。

胃阳虚则不思饮食,面色无华,形容消瘦,右关沉细,四末寒澈。

盖胃主纳谷,阳虚则失其功能,而成拒食症。

升阳益胃之法所以奏效也。

但此方用量较原方用量颇重,尤其炙甘草用至15g之多。

虽用东垣原方,但用量颇不相同,原方中甘草只有3g,人参3g,半夏3g。

而此处用量重,但服法采用少量多次分服,此服法对脾胃虚,尤其孩童甚为适宜。

医案传真——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肾病、糖尿病

医案传真——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肾病、糖尿病

医案传真——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肾病、糖尿病
今天早上刚上班,一位老太太一进门就眉开眼笑的说,这次可找对医生了,吃了这几天药身上轻松了,心情也好了,这么多年来都没有这么舒服过。

这位患者近七十岁了,患有慢性肾病,糖尿病多年,每天要服用很多种药物,但身体还是症状很多,双腿肿得厉害,一年来反复住院,药物不敢间断,病情也不见好转,求遍名医吃了很多药也没有丝毫好转,最近身体问题更加严重,总是感觉头闷头沉,颈肩背酸疼不适,浑身觉得困乏无力,心情抑郁,心烦容易发火,当时患者脉象虚大,舌淡胖苔白,观察患者浮肿貌,而且患者患病日久,身体脾胃虚弱,湿气瘀滞中焦,阻遏一身阳气,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郁久生热,所以身体觉得困倦乏力不轻快,我经常说一个人觉得最疲劳最不舒服往往是身体风气较重的时候,当时处方升阳益胃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大补元气,同时以补为升,健运脾胃从而使阳气生发,羌活、独活、防风、柴胡等风药同用,祛风同时升举清阳之气,黄连、半夏、陈皮、泽泻清降浊阴,浊阴降而清阳自升,所以用升阳益胃汤运脾除湿,祛风升阳,一补一升,升中有降,使脾运得健,清阳得升,对于体质较差脾胃虚弱的人或者久病年龄比较大的人有很好的疗效。

这位患者在服用一个疗程后,身体觉得轻快多了,颈肩背疼痛的症状缓解了,双腿也不那么肿胀了,心情都变得很好,于是继续服药治疗。

服药一月后,患者检查各项指标都有所好转。

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汤

黄耆60克半夏(汤洗,脉涩者用)人参(去芦)甘草(炙)各30克独活防风白芍药羌活各15克橘皮12克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柴胡泽泻(不淋勿用)白术各9克黄连3克治脾胃虚弱,湿热滞留中焦,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肿,口苦舌干,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小便颊数;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者每服9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

方中人参、黄耆、白术、甘草补益脾胃之气;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温;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升阳,清热除湿之功。

百科:黄芪(30克)半夏(15克)人参(15克)炙甘草(15克)独活(9克)防风(9克)白芍药(9克)羌活(9克)橘皮(6克)茯苓(5克)柴胡(5克)泽泻(5克)白术(5克)黄连(克)一.治脾胃虚弱、怠惰嗜卧。

二..时值秋燥令行,湿热方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心不思食,食不知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

三.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乃阳气不升也。

归经:足太阴阳明药也方义:1.六君子:助阳益胃,补脾胃之上药也。

加黄耆,以补肺而固;芍药,以敛阴而调荣;羌活、独活、防风、柴胡,以除湿痛而升清阳;茯苓、泽泻,以泻湿热而降浊阴。

少佐黄连,以退阴火。

⒉补中有散,发中有收,使气足阳升,则正旺而邪服矣。

方解:升阳益胃汤重用黄芪,并配伍人参、白术、甘草补气养胃;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湿;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白芍养血和营。

适用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湿郁生热之证。

胃气不降病证名,又称胃失和降。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气通降功能受阻则病。

症见不思饮食,胃脘胀满作痛,嗳气吞酸,呃逆呕吐等。

多由饮食所伤、胃火冲逆或痰浊中阻所致。

治宜宽中消导,和胃理气。

用生赭石细末一两,生怀山药、炒怀山药各七钱,全当归三钱,生鸡内金二钱,浓朴、柴胡各一钱。

连服此药八剂,大便日行一次,满闷大减,饮食加多。

升阳益胃汤-临床医案

升阳益胃汤-临床医案

升阳益胃汤-临床医案展开全文升阳益胃汤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李东垣所制订的方剂,该方由六君子汤加羌独活、防风、柴胡、黄芪、白芍、黄连、泽泻、茯苓组成,全方有补有通,升降相得,清温并施。

笔者在临床凡遇具有脾胃消化功能障碍者,只要其病机相同,不论其病位在肝、肺、肾、膀胱、冲任等部之疾病,均以本方辨证治疗,皆可收到良效,足见异病同治之妙。

兹介绍验案五则如下。

1.急性肺炎罗××,女,57岁。

发热,咳嗽,咯铁锈色痰液半月,X光摄片诊断为“右下肺炎”。

经西药抗菌素治疗后体温渐降,咳嗽亦减,但感神疲乏力,口苦纳呆,大便稀溏夹带血丝粘液,舌苔淡黄,脉濡数。

肺部听诊:右下肺闻及湿罗音,大便常规:稀黄粘夹带红色便,红血球(+),脓细胞0~2,不消化食物(+)。

此系肺炎外感热病未瘥,肺经郁热移于大肠,灼伤肠络则血下溢也,加之热病后肺阴耗伤,子令母虚,脾气亦损,中气下陷,升降无权,姑拟升阳益胃汤去羌独活,党参易沙参15g,加血余炭12g,槐花炭15g。

7剂后腹痛便血即止,咳嗽咯血亦减,体温正常。

二诊去血余炭、槐花炭,加麦冬10g,枇杷叶10g,随证加减调治月余,肺部听诊,罗音消失。

摄片:肺部炎症吸收,诸症俱瘥。

按:急性肺炎继发便血,诚乃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移热于大肠,今以肠胃症状突出,盖肺病及脾,子令母虚,而致脾气下陷,升降失衡,故以培土生金加血余炭、槐花炭而症获转机。

2.急性黄疸性肝炎刘××,男,24岁。

因急性黄疸性肝炎住院治疗,20多天后,出现胃部胀痛不适,进食少,黄疸消退,肝功正常,但大便由黄变黑,隐血试验(++++)。

辨证乃肝炎后肝旺脾虚,湿热不清,木旺侮土,热伤肠络而下血。

拟用升阳益胃汤去羌独活,加青木香6g,乌贼骨20g,大贝母10g,重用白芍20g,甘草6g。

7剂后,黑便转黄,胃胀痛消失,原方加砂仁6g,郁金6g,调治月余告愈。

按:急性黄疸性肝炎后上消化道出血乃木旺侮土,湿热不清之明证,故方中重用芍药、甘草,加木香、乌贼骨、贝母意在敛肝养胃护膜,使湿热得化,脾气渐复,符合肝病实脾的理论原则。

升阳益胃汤名医医案

升阳益胃汤名医医案

升阳益胃汤名医医案刘渡舟教授应用小半夏加茯苓汤经验小半夏加茯苓汤源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笔者有机会随我国著名经方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侍诊多年,见刘老以小半夏加茯苓汤原方治疗多种疾患而获出奇之效,使我们对小半夏加茯苓汤本身及仲景关于痰饮水气的理论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胃脘部疾患病例:刘某,女,42岁。

1995年1月23日初诊:1年来不明原因而见恶心、嗳气、心下痞闷、纳食不馨,曾服用舒肝和胃丸等中成药,药后稍缓。

其后病情如故,伴口苦咽干,胸闷心悸头晕,月经2~3月一行,月水量少色暗,呈酱油色,观舌淡苔白腻,脉沉弦,辨属水饮停于胃脘之证。

治当行水散痞,引水下行:茯苓30g,半夏18g,生姜16片,7剂。

二诊:述服药后第2天,恶心、嗳气、心下痞闷均明显好转,胸隔间有豁然开朗之感,头晕心悸若失,值月经来潮,月水颜色转红,量亦增多,苔腻已减,治疗有效继宗上法:茯苓30g,半夏18g,生姜16片,泽泻15g,白术6g,7剂。

三诊:脘痞、嗳气、恶心、心悸头晕均好转若失,要求巩固疗效。

茯苓30g,半夏14g,天麻10g,猪苓20g,泽泻16g,白术10g,桂枝10g,7剂。

按:针对这一病例,刘老分析到,根据病人的症状,最先想到的是肝气不舒,肝气犯胃之证,因为有口苦、咽干、目眩的少阳主证,又有心下痞闷,纳食不馨、嗳气等肝气犯胃的症状,但仔细分析,舒肝理气和胃的中成药不在少数,病人一定服过,详问果然多次服过舒肝和胃丸等中成药,服后稍有好转,但其后病情如故,若是木郁克土之证,症状定会明显减轻,可患者至今未愈,考虑其中该有其他缘由,脾胃主运化受盛,运化不及时,痰浊水饮最易生成,基于此再问诊,病人述胃脘部总有水汪汪、凉凉的感觉,自觉胸腹之间气不通畅,胸隔部似有物阻隔其间,平日口干不欲饮水,与小半夏加茯苓汤证“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的描述十分相象,观舌淡苔白腻、脉沉弦,经云沉潜水蓄是也,沉脉主水饮,弦亦为阴脉,这样辨证便从肝胃不和之证转为水饮停于胃院之证,那又如何解释肝气不畅的少阳证及月经量少的血瘀证呢?水饮阻隔于心下膈间,势必影响肝气的运行,服用和胃理气中药后,肝气稍有顺畅,但水饮未去,肝气复又阻滞如初,所以见病情稍有好转复又如故。

升阳益胃汤医案(经常感冒、易出汗(饭时更易出汗)、双耳痒)

升阳益胃汤医案(经常感冒、易出汗(饭时更易出汗)、双耳痒)

升阳益胃汤医案(经常感冒、易出汗(饭时更易出汗)、双⽿痒)献丑,于郭师后附⼀升阳益胃汤医案
10、21 某⼥ 46 因感冒经⼈介绍来诊。

⾃述经常感冒,特别是秋后开始,不到来年春天感冒不
会好,已连续两年。

刻诊:微咳,⾯略有浮肿,唇发紫,⾆质稍红紫苔薄⽩,⾆底静脉曲张不
明显,⾆中前部有裂痕。

左脉弦滑,右脉沉取不息。

⽉经两⽉三次,开始时⾊⿊紫,⾎块少,
⽆痛经,⼿摸⼩腹不凉,没有⽩带。

纳正,眠正梦少,⼤⼩便正常(⼏乎没有拉肚现象),肝
胆部时有隐痛,饥饿时⼿抖头晕,晨起⼝⼲、时有⼝苦。

易出汗(饭时更易出汗)、双⽿痒。

初诊柴胡桂枝合⽅两剂,效不显。

⼆诊升阳益胃汤加杏仁两剂,病去⼤半。

升阳益胃汤及案例分享

升阳益胃汤及案例分享

升阳益胃汤及案例分享升阳益胃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

此汤主治治脾胃虚弱、怠惰嗜卧;时值秋燥令行,湿热方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心不思食,食不知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乃阳气不升也。

功效:升阳益胃类别:补益类方歌:升阳益胃参术芪,黄连半夏草陈皮;苓泻防风羌独活,柴胡白芍姜枣随。

组成:黄芪(30克)半夏(15克)人参(15克)炙甘草(15克)独活(9克)防风(9克)白芍药(9克)羌活(9克)橘皮(6克)茯苓(5克)柴胡(5克)泽泻(5克)白术(5克)黄连(1.5克)主治:一、治脾胃虚弱、怠惰嗜卧。

二、时值秋燥令行,湿热方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心不思食,食不知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

三、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乃阳气不升也。

归经:足太阴阳明药也方义:1.六君子:助阳益胃,补脾胃之上药也。

加黄芪,以补肺而固;芍药,以敛阴而调荣;羌活、独活、防风、柴胡,以除湿痛而升清阳;茯苓、泽泻,以泻湿热而降浊阴。

少佐黄连,以退阴火。

⒉补中有散,发中有收,使气足阳升,则正旺而邪服矣。

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补益脾胃之气;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温;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升阳,清热除湿之功。

案例分享:2003年秋,余随家父门诊,曾记载一案。

患者李妇,苦于便秘腹胀,食欲不振,经诸医调治,方用承气、二陈汤、四磨饮等均未效。

细问病史,知其春季曾患腹泻,治愈后则继发便秘腹胀,食纳减退。

5~6日大便一次,先硬后溏,秘涩不爽,颇感痛苦。

舌淡,苔薄白,脉软无力。

家父言其是由春季腹泻之后,湿热滞留伤脾。

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一身气机失于流畅。

今便秘腹胀,属气滞无疑,而大便先干后溏,脾虚可见,苔见薄黄,也为湿热内壅之象。

若用攻消之法,以除有形之邪,今脾虚湿困,反为不利,难及病本。

思之再三,立方以东垣升阳益胃汤主之。

处方:党参15克,焦白术15克,云苓12克,独活5克,陈皮5克,半夏5克,黄芪15克,升麻5克,白芍12克,黄连5克,羌活6克,防风6克,甘草5克。

金普放运用升阳益胃汤验案二则

金普放运用升阳益胃汤验案二则
收 稿 日期 2017-08—30
升阳益 胃汤首载于《内外伤辨惑论》,为金元 四大家 之一李杲 所制 ,应 用广泛 ,备受历代 医家推 崇 。其 中载 : “脾 胃虚则怠惰 嗜卧 ,四肢 不收 ,时值秋燥 令行 ,湿 热少 退 ,体重身痛 ……面色恶而不 和 ,乃 阳气不 伸故也 。当升 阳益气 ,名之 曰升 阳益 胃汤 。”其病 机是脾 胃虚弱 ,运化 失司 ,清 阳不升 ,浊 阴不 降 ,水湿久郁 化热。金师认为 “脾 虚湿热 ”为其核 心病机 ,辨证属 “脾 虚湿热 证”者 皆可运 用 。此外 ,临证之 时还应 “观 其脉 证 ,知犯 何逆 ,随证 治 之 ”,不 可 囿于 一 方 一 药 。
按语 :《素 问 ·阴阳应 象大论》云 :“清 阳出上窍 ,浊阴 出下 窍。”脾虚不能升清 ,则浊 阴不降 ,清窍失养 、痰 浊阻 窍则 头晕 目眩 ,头重如裹 ;脾 胃为后天之本 ,伤之则气 血 生化乏源 ,出现少气懒 言 、劳累乏力等症 ;脾 主运化 ,运 化无力 则纳差 、胃脘部痞胀 ,甚至完谷不化 ,水谷精 微变 生痰 浊 。明代 医 家张 景 岳 曾指 出 :“久病 不 已 ,穷 必 及 肾 。”加 之患者年 老 ,则腰 膝酸软 。因患者 久服药石损 伤 脾 胃 ,故 服法采用代 茶饮 ,减轻脾 胃负担 ,另有“治 上焦 如羽 ,非轻不举”之意 。 3 结 语
吴某 ,女 ,68岁 。2017年 3月 12日就诊 。主诉 :眩晕 伴乏力 5年余 ,加重 l0余 天。既往高血压病史 ,规则服替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全 国 基 层 名 老 中 医 药 专 家传 承 工作 室 建设 项 目金 普放 全 国基层 名 老 中 医药专 家传 承 工作 室 ,编号 :国 中医药人教 函[2015]174号

『国医大师』国医大师洪广祥--升阳益胃汤验案

『国医大师』国医大师洪广祥--升阳益胃汤验案

『国医大师』国医大师洪广祥--升阳益胃汤验案1.感冒病张某,女,38岁,2016年3月6日初诊。

咳嗽1周余,晨起咯黄稠痰,后为白痰,鼻塞,流清涕,无头痛,但怯寒,无胸闷气喘,但咽喉部有痰滞感,食欲不佳,无腹胀,大便平。

脉细弱,舌质淡红,苔底白浮黄略腻。

处方: 升阳益胃汤加三拗汤、苏子。

7剂。

二诊: 咳嗽明显减轻,咯痰减少,仍咯少量白痰,鼻塞、流清涕症除,舌质淡红苔白腻。

继服升阳益胃汤7剂痊愈。

按:患者鼻塞、流清涕为外感风寒;食欲不佳,怯寒,脉细弱为肺脾气虚;脾气虚,脾失健运,湿气不化,湿郁化热,津液失布,津聚成痰,遂咽喉有痰滞感,晨起咯黄稠痰,余后为白痰;苔底白浮黄略腻为湿郁化热征象。

证属肺脾气虚、卫气不足、风寒袭表、湿郁化热。

所以以升阳益胃汤外散风寒、内清湿热、补肺脾之气充卫气,三拗汤加强散寒宣肺,苏子加强化痰作用。

二诊继续用升阳益胃汤补肺脾之气以升阳益卫。

2.咳嗽病王某,男,30岁,2017年3月13日初诊。

咳嗽10天,咯黄白相间痰,无鼻塞,无流涕,无头晕头痛头重,面色少华,身体困重伴腰痛,神疲乏力,偶有嗜睡,怯寒,无口苦,但口粘,口干欲温饮,纳可,无腹胀,大便稀。

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苔白偏厚微黄;脉濡。

处方: 升阳益胃汤。

7剂。

回访后咳嗽痊愈。

按:证属肺脾气虚,清阳不升,卫气不足,湿郁化热。

肺脾气虚,湿气不化,湿聚成痰,痰阻肺气不利而咳,清阳不升而嗜睡,卫气不足而怯寒。

以升阳益胃汤除湿升阳益卫。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廖某,男,85岁,2017 年2月17日初诊。

近半月咳嗽明显,咳黄白痰,无胸痛但胸闷,无鼻塞但流清涕,怯寒,无腹胀,纳差,大便挂厕,小便偏黄。

舌质红,苔底白浮黄腻,脉弦滑。

处方: 升阳益胃汤加三拗汤、苏叶、苏子。

7剂。

2017年2月24日复诊: 咳嗽症状明显减轻,仍流清涕,咳白痰量多,脚冷,背冷,欲温饮,纳可,二便平,舌质淡,苔底白浮黄腻。

处方: 升阳益胃汤加三拗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长期低热案----【升阳益胃汤加减】------高建忠

长期低热案----【升阳益胃汤加减】------高建忠

长期低热案----【升阳益胃汤加减】------高建忠赵某某,男,48岁。

1999年8月22日初诊。

近1年来发热,自觉身热,摸之肤热,体温波动于37℃左右,一般不超过37.2℃。

精神欠佳,纳食欠佳,自汗,嗜睡,大便尚调。

脘腹有时不舒。

曾行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舌质淡衬紫,舌苔薄腻浮黄,脉虚弦略显迟。

证属脾虚气弱,气失外达,湿热内滞。

治以补中益气,升清泻浊为法。

方用升阳益胃汤加减。

处方:炙黄芪90g,人参30g,炒白术60g,茯苓40g,制半夏40g,陈皮40g,防风10g,炒白芍60g,柴胡10g,羌活10g,独活10g,黄连10g,生薏苡仁60g,生牡蛎40g,焦神曲30g,泽泻40g,生山药60g,炙甘草40g。

1剂,研末,炼蜜为丸,每丸12g,早、晚空腹各服1丸。

1999年10月28日二诊:药后低热退,自汗止,精神、纳食有所好转,舌苔转薄白。

上方黄芪改为150g,人参改为60g,去泽泻、薏苡仁,继服1剂。

药后诸症如失,体健如初。

按:本案发热如着眼于精神欠佳、纳食欠佳、脘腹不适、自汗,极易误辨为气虚发热。

但苔腻不少,决定了不能使用(单用)补中益气汤方。

如着眼于舌苔薄腻浮黄,断为湿热,依先治湿热后治气虚,而用三仁汤方或甘露消毒丹方等,往往无效,甚者因进一步损伤脾气而加重病情。

如着眼于嗜睡、神差、脉迟等,极易辨为“少阴病”或“太阴少阴合病”,而选用“四逆辈”加减,可能有效,但远不如升阳益胃汤效佳,因“四逆辈”在解决阳气上升、外达不足时多显笨拙不巧。

升阳益胃汤方为李东垣治疗“肺之脾胃虚方”,用药“极杂极乱”,而疗效极佳,本方极可体现李东垣辨治病机复杂病变的水平。

升阳益胃汤治腹泻配方、医案

升阳益胃汤治腹泻配方、医案

升阳益胃汤治腹泻配方、医案【原方配方组成】黄芪60克,半夏(汤洗,脉涩者用)30克,人参(去芦)30克,柴胡9克,炙甘草30克,白芍15克,防风15克,独活15克,羌活15克,橘皮12克,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9克,泽泻(不淋者勿用)9克,白术9克,黄连6克。

【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服9克,用生姜5片、枣2枚去核为引,加水450毫升同煎至150毫升,去渣,早饭、午饭之间服用。

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带有黏液者。

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急性者常见于食物中毒、急性肠道感染、化学药品中毒等;慢性者多见于慢性痢疾、肠结核、消化不良、消化道癌、结肠过敏等。

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不规律,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每日1~3次,甚至更多4~6次,少数患者,大便成形,但大便次数多;多数患者,大便不成形,呈现稀便,水样便,及带黏液便,甚至出现黏液脓血便。

中医称腹泻为“泄泻”,多由脾胃受损,运化失常而引起。

辨证分型为:寒湿、湿热、食滞、肝郁脾虚、脾虚湿困、脾肾阳虚等型。

本方用于脾胃虚弱型腹泻,表现大便时溏时泻,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体倦乏力。

(1)根据《山东中医杂志》1996,(6):253,朱秀成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经行泄泻,证属肝郁脾虚,清气不升。

处方:升阳益胃汤加香附15克,砂仁、肉豆蔻各6克。

水煎服,每日1剂。

(2)根据《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8):793,张和报道: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泄泻。

处方:党参10~15克,黄芪10~15克,白术10~15克,羌活、独活各2~4克,陈皮6~10克,甘草3~6克,柴胡3~6克,防风3~6克,茯苓6~10克,半夏6~10克,泽泻6~10克,炒白芍6~12克,升麻3~6克,黄连2~3克。

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

饮食不节,消化不良者加山楂、麦芽;恶寒腹痛者加制附子、干姜;腹冷、腹胀甚者加川椒、木香;滑泻不止者加诃子肉、赤石脂;久泻脱肛者加乌梅、桔梗。

肾虚,却虚不受补,李东垣升阳益胃汤,一升一降,健脾化湿

肾虚,却虚不受补,李东垣升阳益胃汤,一升一降,健脾化湿

肾虚,却虚不受补,李东垣升阳益胃汤,一升一降,健脾化湿升阳益胃汤方歌:升阳益胃六君芪,羌独防风柴胡齐,连泽白芍生姜枣,升阳益胃此方奇。

原方:黄芪30g ,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白芍,羌活,泽泻各10g ,独活,柴胡,防风,炙甘草各6g 黄连,生姜各3g,大枣3枚原用法:上药为粗末,每用9g,加生姜5片,大枣5枚,水煎服。

功效:健脾祛湿,升发阳气。

主治:脾胃虚弱,兼夹痰湿。

症见肢体酸痛,怠惰嗜卧,口苦舌干,饮食无味,大便溏稀,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腻,脉缓无力等。

方解:君——黄芪甘温,健脾益气。

臣——人参、白术补气健脾,助阳益胃。

佐——半夏、陈皮化痰理气,茯苓、泽泻淡渗利湿,防风、羌活、独活散风祛湿,柴胡升发阳气,白芍和血敛阴,黄连清热泻火。

使——炙甘草健脾兼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祛湿,升发阳气之功。

升阳益胃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为脾胃气虚、湿热余邪滞留而设.主治疲乏懒动、四肢无力、食不消化、大便不调等症。

本方由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健脾益气,配以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发阳气,使脾胃之气斡旋,湿邪托化;半夏、陈皮和脾燥湿开胃;白芍和营敛阴,兼防风药过燥;黄连以清滞留的余热,泽泻引湿热下行而解.总之本方具有使中州转运,益气升发,冀其湿化而邪退,阳升而泻止.达到补气扶正、健脾固本、祛邪化湿之功.运用要点:本方主治脾胃虚弱兼见痰湿偏盛之症,以肢体酸痛,怠惰嗜卧,大便溏稀,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腻,脉缓无力等为辨证要点。

临证中怎么用?抓主症:自觉症状:呼吸时有上气不接下气之感,呼气费力而吸气如常,在体力劳动时尤为明显(脾肺气虚)。

脉象:六脉皆沉细微弱,寸部尤甚,右寸常寻按至骨,始觉搏动,稍举即失,然两尺重按仍搏动有根(下陷脉)。

舌象:舌质淡红不华,苔薄白而润滑,有多量水液笼罩舌面(脾虚痰湿盛)。

临床案例:余某幼郎,因患疮敷药,疮愈发肿,饮食二便如常,延医数手,调治多日,不识为疮蛊之症,无非五苓、平胃之药,渐至下肿尤甚,囊若水晶,形似鱼泡,呼吸不利,求治于余。

中药经方:升阳益胃汤医案(腹泻、胆囊炎、眩晕、咽炎、荨麻疹)

中药经方:升阳益胃汤医案(腹泻、胆囊炎、眩晕、咽炎、荨麻疹)

中药经方:升阳益胃汤医案(腹泻、胆囊炎、眩晕、咽炎、荨麻疹)方由黄芪、半夏、人参、炙甘草、独活、防风、白芍、羌活、橘皮、茯苓、柴胡、泽泻、白术、黄连,14味中药组成。

有益气健脾、升阳益胃、清热除湿之功,专治湿热阻滞于中焦导致的各种问题。

湿热之邪,阻于中焦,滞于胃肠,中轴失运,可致心下痞满,胃气失降而呕,脾失健运而泻。

因此接诊过程中,凡遇到此类病证,我都会用该方加减治疗,结果均收到满意疗效。

一、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医案陈先生,42岁,慢性腹泻两年,检查为慢性结肠炎,每天腹泻5-8次,腹痛明显,大便有食物残渣,腹胀明显,患者面色苍白,精神萎靡。

舌质淡,舌苔薄白,舌根稍显黄腻。

患者自述经常嗓子不舒服。

综合辨证为脾虚气陷、湿热蕴结所致。

开方炙黄芪、党参、焦白术、法半夏、泽泻、茯苓、白芍、炙甘草、防风、陈皮、黄连、柴胡。

用药5天,腹泻次数明显减少,腹痛腹胀均有减轻。

用药10天,大便成型,一次一次。

用药50天左右,诸症全消,精神振奋,遂停药。

随访2年,未见复发。

二、胆囊炎医案关女士,50岁,慢性胆囊炎八年余,伴有轻度脂肪肝。

患者面色黄,说话声音低,动辄气喘不止。

自述肋痛背痛,头晕头昏,精力欠佳,食欲欠佳,消化不好,嗜睡懒言,眼睛酸痛。

综合辨证为脾胃气虚,中焦湿热。

开方白参、黄芪、炙甘草、柴胡、香附、白芍、延胡索、郁金、川芎、羌活、半夏、陈皮、茯苓。

用药7天,肋痛背痛减轻。

用药2月余,诸症全消,后续用它方调理脂肪肝,疗效颇佳。

三、眩晕医案赵女士,45岁,头晕目眩一年余。

血压、心电皆正常,患者常觉疲惫不堪、精力难支、气虚喘促,动辄头晕目眩,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

患者脸色苍白,食欲不佳,消瘦心烦,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综合辨证为气虚下陷,清阳不升。

开方党参、白芍、白术、半夏、黄芪、茯苓、甘草、柴胡、防风、陈皮、羌活、独活、青荷叶。

用药5天后,患者眩晕感明显减轻。

用药半月,眩晕基本止住。

效不更方,续用上方两月左右停药。

【高建忠:升阳益胃汤-升清降浊祛湿热】

【高建忠:升阳益胃汤-升清降浊祛湿热】

【高建忠:升阳益胃汤-升清降浊祛湿热】在临床,我们常见脾虚湿热的病人,治疗也大多以健脾祛湿热为主,或有效或效果不佳,这时候我们或许需要重新思考,把证辨全辨准确,以理处方用药。

升阳益胃汤升清降浊祛湿热作者/高建忠脾胃虚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干舌干,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欲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

当升阳益气,名之曰升阳益胃汤。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虚在脾胃,实在湿困。

倘值夏暑,可能是清暑益气汤证。

如值秋令,湿热退而燥气行,则不可能是清暑益气汤证。

中医临床是不可能离开“四时”的,没有与四时合参的中医标准化是不符合中医临床的。

临床辨证的要诀之一在于“合参”。

四诊合参,脉症合参,病症合参,以及天人合参等等。

没有“合参”,也就没有“辨”。

脾胃主受纳、运化、化生气血、升清降浊。

辨析脾胃状态,多从饮食、大小便、精神气色三大方面考察。

脾胃虚弱,受纳、运化不足,则“饮食无味”、“不欲食”、“食不消”。

运化、升清降浊失司,则“大便不调”、“小便频数”。

气血生化不足,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兼见肺病”。

肺主皮毛。

辨析肺的状态,气机在皮毛的布化与出入是否正常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肺气不足,不能布化于皮毛,温煦皮毛不足,则“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

肺气不足的原因是脾胃之气不足,阳气不能上升外达,因此说“乃阳气不升故也”。

升阳,包括使阳气“伸”,也包括恢复中焦气机升降。

益气,既包括补益肺气、胃气,也包括运脾和胃。

升阳益胃汤黄芪二两半夏(洗,此一味脉涩者用)人参(去芦)甘草(炙)已上各一两独活防风(以秋旺,故以辛温泻之)白芍药(何故秋旺用人参、白术、芍药之类反补肺,为脾胃虚则肺最受邪,故因时而补,易为力也)羌活已上各五钱橘皮四钱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柴胡泽泻(不淋勿用)白术各三钱黄连一钱郭永来:《内外伤辨惑论》升阳益胃汤:黄芪100g,半夏50g,人参50g,炙甘草50g,独活25g,防风25g,白芍25g,羌活25g,橘皮15g,茯苓15g,柴胡15g,泽泻15g,白术15g,黄连10g。

高建忠老师解读东垣(21)——升阳益胃汤(上)

高建忠老师解读东垣(21)——升阳益胃汤(上)

高建忠老师解读东垣(21)——升阳益胃汤(上)2022.9.12百日筑基第四十一天我们先来看一则医案[病案一]燥热主诉:乏力、燥热半月余。

现病史:患者女,36岁,半个月前出现严重的四肢困乏,全身燥热,坐卧不安,腰背困疼,咽干。

纳可,便可。

舌质淡暗,舌体偏大,舌苔薄白腻,脉细缓。

既往冬日容易出现咳嗽。

[从六经辨证考虑]三阴病?三阳病?困乏没精神,脉细缓,像是个阴证,但是怎么解释她身有燥热感呢,有没有可能是阳病呢,好像也不除外,但是似乎单靠一个身有燥热感,又没有足够的理由辨它为阳病。

那我们在六经辨证里面能辨成什么证呢。

有没有可能是少阴病呢,或者有寒有热,是否是厥阴病?或者着眼于身有燥热感的时候,有没有少阳病的可能?好像都有点道理,但是好像都不合适,至少不完全合适。

[从脏腑辨证考虑]根据四肢困乏,我们似乎可以辨为气虚证或者脾虚证。

但无法很好解释身有燥热症状。

对于身有燥热感这一症状,是虚热还是实热呢,外感还是内伤呢?仅凭脏腑辨证,难以准确判断出其出现的病机。

[从内伤理论考虑]发病季节:初冬,气候干燥。

既往情况:素体偏弱,冬日易发咳嗽。

症状征象:四肢困乏,舌体偏大,舌苔薄白腻,脉细缓。

推断:患者脾虚气弱,阳气不能达于四末,脾虚则湿邪内蕴。

湿邪内阻,更加阻碍阳气的布散通达。

四肢困乏,脉象细弱辨为脾虚气弱,阳气不达四末,舌体偏大,舌苔薄白腻辨为脾虚有湿脾虚湿阻,阳气升散障碍,可以引起周身不清爽,腰背困疼等症状。

脾胃之气虚弱,气弱被郁,阳气布化不利,阴火内生,弥散周身,故见身有燥热感。

[病案一]燥热证型:气虚湿阻阳气不伸治则:益气化湿升达阳气方药:党参6克炙黄芪9克生白术6克茯苓6克半夏6克陈皮6克炒白芍6克羌活1克独活1克柴胡1克防风1克黄连1克生薏苡仁9克炒鸡内金9克炙甘草1克此方是升阳益胃汤去了泽泻加了薏苡仁和鸡内金,补中升清化浊泻阴火。

湿气化,阴火清,可以让阳气升散布达,在补中升清的基础上,通过泻阴火,能让全身这种燥热感清退了。

健脾胃升清阳除湿热第一方升阳益胃汤

健脾胃升清阳除湿热第一方升阳益胃汤

健脾胃升清阳除湿热第一方升阳益胃汤1.处方及用法:【组成】黄芪30g,清半夏15g,人参15g,炙甘草15g,独活9g,防风9g白芍药9g,羌活9g,橘皮6g,茯苓5g,柴胡5g,泽泻5g,白术5g,黄连1.5g。

【用法】上加工成粗末,每次取9g,放生姜5片,大枣2枚,加水煎取汁,温服,与早饭和午饭之间服用。

不效,可加重药量至15g。

亦可水煎服。

2.功用与应用【用药精义】本方重用黄芪,并配伍人参、白术、甘草以补气养胃;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湿;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白芍养血和营。

【应用要点】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湿郁生热。

主治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肢体重痛,口苦舌干,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

【现代应用】多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肺炎、萎缩性胃炎、荨麻疹、手足癣、妊娠高血压等。

焦树德于1960年接诊了一名患者,该患者于10年前作脾切除手术,当时医生预言术后尚可生存10年。

10年后,他胃脘堵闷,不思饮饮食,二便不调,体重日减,精神不据,面色差,忧郁不乐,苔白厚而仿腻,脉虚弦而滑。

据此脉症,知为脾胃虚而阳气不伸,用升阳益胃汤②随证加减而痊愈。

病愈后身体健壮,1980年仍在工作。

焦老介绍经验,把白术改为苍术,并加厚朴、草果等芳香化湿之品以助化湿之力。

对于慢性胃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风湿等有本方主治证候时,或低热综合征而见中焦湿盛者,均以本方随证加减使用。

3.医案举例眩晕案封银曼治李男,48岁。

经常性眩晕头昏2年,加重1月。

头颅超声多普勒检查示:脑血管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为轻度脑动脉硬化症。

诊见眩晕头昏,脑后部时有搏动性疼痛,记忆减退,怠惰嗜卧,四肢沉重,口苦舌干,饮食无味,舌淡、苔白腻,脉细缓。

证属脾胃气虚,湿浊中阻,清阳不升,脑脉失养,治宜益气升阳,祛风除湿,拟升阳益胃汤加减。

用药:黄芪30g,白人参15g,焦白术15g,半夏15g,陈皮15g,羌活15g,防风15g,葛根15g,柴胡15g,天麻15g,蔓荆子15g,黄连10g,甘草10g,茯苓20g。

升阳益胃汤医案

升阳益胃汤医案

升阳益胃汤医案脉决要领:首断浮沉!次断迟数!再断虚实!有升无降为气郁气郁则横逆!气郁则化火有升降短为血瘀有有形之物阻碍气郁会风寒束表!这就是常见的脉!十有八九!大道至简也!女,35,四诊:脉沉数实,眼眶印堂处憔悴,舌唇赤,舌根苔腻。

右胁痛。

额头痛。

有痰。

主诉心臟不舒服。

诊断:肝火犯胃!处升阳益胃汤加减此类处方就是脾胃论阴火论的独到之处!我处方虽然是肝火犯胃的治疗方子,但清火药仅仅用到了黄连,这和传统清热用法有很大不同。

为什么说他肝火犯胃很不好理解。

女子的左寸(女子右寸是太阴主湿,左寸是太阳,主热,寒进来,都是反面攻击,也就是直接攻击左寸 )是太阳脉,左寸脉沉以后,左寸受到风寒抑表,就会压制肝,肝不能条达通畅,就会造成郁火。

肝火本要进小肠,结果不能顺利进小肠,就横逆进入右关胃,顺着胃经上循(火性上扬)额头,所以额头痛,眼眶肉归胃管,憔悴因为被火烧(来自肝火横逆犯胃的火)。

西医诊断为心肌缺血,为什么不从心治疗因为根源在肝,肝升不起来,胆就降不下去(去不了心),小肠火在那里煎熬,所以嘴唇舌头红。

像这种不可以轻易清火?为什么?治疗法则:疏肝解郁,收敛肝气。

用白芍把肝气从胃那里收回来,敛住它,用柴胡去疏导,使它(肝气)往上走,能够到达小肠跟心。

柴胡配白芍一收一敛。

为什么清火不用黄芩?用黄连,为什么不清肝火,因肝火条达,最不能受到打压,治疗肝病时不要轻易打压肝火,要使肝条达,一条达就解开了。

不宜用夏枯草,黄芩类打压。

通过白芍和柴胡一敛一疏肝火会到达小肠和心,在火这个问题要治标不治本,如清肝火就不利于肝的条达和人体的恢复,用黄连清心又有痰,所以符合半夏泻心汤的症。

《伤寒论》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心火主诉有痰,脾有火,把半夏汤中黄芩去掉(因打压肝火),把生姜大枣去掉,脾有火(唇红)保留党参和甘草。

一方面清心火一方面化痰,用清半夏。

由于右肋痛,原方用陈皮,现改为青皮,来梳理肝气行气止痛。

主诉有痰,舌根苔腻,因为有湿,所以用白术,茯苓,泽泻,薏苡仁,以为湿在下焦。

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汤

百科:黄芪(30克)半夏(15克)人参(15克)炙甘草(15克)独活(9克)防风(9克)白芍药(9克)羌活(9克)橘皮(6克)茯苓(5克)柴胡(5克)泽泻(5克)白术(5克)黄连(1.5克)一.治脾胃虚弱、怠惰嗜卧。

二..时值秋燥令行,湿热方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心不思食,食不知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

三.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乃阳气不升也。

归经:足太阴阳明药也方义:1.六君子:助阳益胃,补脾胃之上药也。

加黄耆,以补肺而固;芍药,以敛阴而调荣;羌活、独活、防风、柴胡,以除湿痛而升清阳;茯苓、泽泻,以泻湿热而降浊阴。

少佐黄连,以退阴火。

⒉补中有散,发中有收,使气足阳升,则正旺而邪服矣。

方解:升阳益胃汤重用黄芪,并配伍人参、白术、甘草补气养胃;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湿;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白芍养血和营。

适用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湿郁生热之证。

胃气不降病证名,又称胃失和降。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气通降功能受阻则病。

症见不思饮食,胃脘胀满作痛,嗳气吞酸,呃逆呕吐等。

多由饮食所伤、胃火冲逆或痰浊中阻所致。

治宜宽中消导,和胃理气。

用生赭石细末一两,生怀山药、炒怀山药各七钱,全当归三钱,生鸡内金二钱,浓朴、柴胡各一钱。

连服此药八剂,大便日行一次,满闷大减,饮食加多。

遂将赭石改用六钱,柴胡改用五分,又加白术钱半。

连服十剂痊愈。

降浊还原丸【主要成分】野菊花、蒲公英、枳壳、淫羊藿、黄芪等焉。

补泻兼行,无偏胜之弊;寒热并用,得时中之宜。

”“盖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

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

”杨栗山称僵蚕、蝉蜕“为温病之圣药”。

脾胃互相为表里胃气降浊脾升清我们在上一章中说到人的五脏六腑互为表里,六腑为表,五脏为里,而且说到六腑中的胃和五脏中的脾是对应的,脾胃也互为表里,胃为表,脾为里。

胃主纳,脾主化。

也就是说胃是负责吸收食物,脾是负责运化食物的营养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阳益胃汤名医医案刘渡舟教授应用小半夏加茯苓汤经验小半夏加茯苓汤源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笔者有机会随我国著名经方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侍诊多年,见刘老以小半夏加茯苓汤原方治疗多种疾患而获出奇之效,使我们对小半夏加茯苓汤本身及仲景关于痰饮水气的理论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胃脘部疾患病例:刘某,女,42岁。

1995年1月23日初诊:1年来不明原因而见恶心、嗳气、心下痞闷、纳食不馨,曾服用舒肝和胃丸等中成药,药后稍缓。

其后病情如故,伴口苦咽干,胸闷心悸头晕,月经2~3月一行,月水量少色暗,呈酱油色,观舌淡苔白腻,脉沉弦,辨属水饮停于胃脘之证。

治当行水散痞,引水下行:茯苓30g,半夏18g,生姜16片,7剂。

二诊:述服药后第2天,恶心、嗳气、心下痞闷均明显好转,胸隔间有豁然开朗之感,头晕心悸若失,值月经来潮,月水颜色转红,量亦增多,苔腻已减,治疗有效继宗上法:茯苓30g,半夏18g,生姜16片,泽泻15g,白术6g,7剂。

三诊:脘痞、嗳气、恶心、心悸头晕均好转若失,要求巩固疗效。

茯苓30g,半夏14g,天麻10g,猪苓20g,泽泻16g,白术10g,桂枝10g,7剂。

按:针对这一病例,刘老分析到,根据病人的症状,最先想到的是肝气不舒,肝气犯胃之证,因为有口苦、咽干、目眩的少阳主证,又有心下痞闷,纳食不馨、嗳气等肝气犯胃的症状,但仔细分析,舒肝理气和胃的中成药不在少数,病人一定服过,详问果然多次服过舒肝和胃丸等中成药,服后稍有好转,但其后病情如故,若是木郁克土之证,症状定会明显减轻,可患者至今未愈,考虑其中该有其他缘由,脾胃主运化受盛,运化不及时,痰浊水饮最易生成,基于此再问诊,病人述胃脘部总有水汪汪、凉凉的感觉,自觉胸腹之间气不通畅,胸隔部似有物阻隔其间,平日口干不欲饮水,与小半夏加茯苓汤证“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的描述十分相象,观舌淡苔白腻、脉沉弦,经云沉潜水蓄是也,沉脉主水饮,弦亦为阴脉,这样辨证便从肝胃不和之证转为水饮停于胃院之证,那又如何解释肝气不畅的少阳证及月经量少的血瘀证呢?水饮阻隔于心下膈间,势必影响肝气的运行,服用和胃理气中药后,肝气稍有顺畅,但水饮未去,肝气复又阻滞如初,所以见病情稍有好转复又如故。

肝气不畅,由气及血,又可见血分不畅,月经量少色暗,这样便有水饮停于心下胃脘为本,肝气不畅为标,治病先治本,饮去则胃脘部诸证好转,气畅则嗳气痞闷口苦咽干若失,血行则月水量多色红。

2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心悸眩晕等非胃脘疾病小半夏加茯苓汤为水饮停于胃脘而设,胃脘不适应当存在,但呕吐悸眩痞5个主证中,悸和眩均不是胃脘症状,如果患者以心悸眩晕为主证来就诊,能否想到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呢?病例:袁某,男,37岁。

患高血压病,头目眩晕,呕吐时发,心悸,脘部作痞,脉弦滑,舌苔白滑。

辨证:呕吐悸眩痞俱见,此乃膈间水饮也。

处方:半夏15g,茯苓30g,生姜15g。

服6剂痊愈。

按:见头晕、高血压便多以肝阳上亢辨证,取用平肝潜阳为常法,对胃脘之呕吐频频泛恶,或忽略不见,或将头晕和胃脘不适分割开来分而治之,如果不对水气停滞对身体或上或下的影响了若指掌,则很难独取小半夏加茯苓汤来治疗。

该病例有力地证明了,以小半夏加茯苓汤独治水饮,不用天麻、钩藤等所谓降压之品,血压也能下降,显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魅力。

水饮停滞,对全身之影响不居一处,仅从上焦而言,水饮上逆于肺,轻者可见短气,重则暴发喘满,水停心下,上凌于心则发心悸,蔽冒清阳则有目眩,比如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苓桂术甘汤有胸胁支满目眩之见症,五苓散有吐涎沫而癫眩之见症,刘老常用水气病多方治疗或上或下多种疑难杂症而收奇效,在于刘老深刻体会到了水饮对全身上下的影响。

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中有短气喘满悸眩等症的描述,但刘老临证从不拘泥于此,如目为清窍,水饮蔽冒可见目眩,但耳鼻亦为在上之清窍,浊阴在上,清窍不利可致目眩,有时亦可见到耳鸣耳塞嗅觉不灵,诸多临床见症也证实了这一点。

3 刘老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汤的用药特点半夏、生姜温化寒凝,行水散饮,降逆止呕;茯苓健脾益气,渗利水湿,导水下行,降浊升清。

刘老用小半夏加茯苓汤一般半夏、生姜剂量均应在15g以上,茯苓用30g,量少则难以取效。

刘老在治疗过程中非常强调生姜的作用,总是反复叮嘱病人一定要加足量,每片以5分钱币大小厚薄为宜。

其后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我对此才深有体会,如某病人服前两剂药后病情大减,第3剂因家人代其煮药未放生姜而自觉药力不在胃脘部停留却向下行至腹部,生姜不放或量少不足,根本不能使药力停留在胃脘部去水饮,足见生姜作用之重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刘老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时还常配合仲景其他治疗痰饮水气的方剂,从第一个病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二诊加泽泻汤以除在上之水,三诊又以五苓散利小水,给水邪以出路。

这样由上及下,水邪清除彻底,不留后患,病愈而可收全功。

刘渡舟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刘渡舟教授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半个多世纪,上溯歧黄之道,下迨诸家之说,力倡仲景之学,博采众长,学验俱丰,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于临床各科均有自己独到的经验。

现将刘老在脾胃病治疗上的经验简论于后,虽不能赅尽刘老经验,亦能述其大略。

1 尊仲景活用五泻心汤慢性胃炎属于中医学“痞证”、“胃脘痛”、“胃痞”的范畴,其临床症状以胃脘胀满为主,而《伤寒论》五泻心汤是治疗心下痞气的主方,与慢性胃炎正相合拍。

导师刘渡舟教授认为: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首当从脾胃不和入手,脾胃之气不和,升降之机乖戾,使气痞于心下而成心下痞。

五泻心汤中,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是调理脾胃阴阳的,大黄黄连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乃是针对寒热具体情况而制订的,虽然不能完全归咎于脾胃的气机升降失调,然气机痞于心下,而使胃脘之气不和则一。

因此,仲景创五泻心汤以治疗心下痞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脾胃病的治疗提出了系统的方法。

刘渡舟教授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对仲景之学有高深的造诣,现就导师应用泻心汤类方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论述如下。

1.1 半夏泻心汤本方由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炙甘草、大枣组成。

它是治疗脾胃之气失和,心下痞满而挟有痰饮的一种痞证,后人将其称为痰气痞。

因其挟有痰饮,故兼有呕吐之证。

此证气机升降不利,中焦痞塞,胃气不降而生热,故用芩、连之苦寒以降之;脾气不升而生寒则肠鸣下利,故用干姜之辛热以温之;痰饮扰胃,逆而作呕,故用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呕;脾胃气弱,不能斡旋上下,故以人参、草、枣以补之。

本方清上温下,苦降辛开,寒热并用,以和脾胃,为治疗心下痞的主方,也是导师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方。

1.2 生姜泻心汤药物组成:生姜、甘草、人参、干姜、黄芩、黄连、半夏、大枣。

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加生姜减干姜用量而成。

治疗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肠鸣下利,或胁下作痛,小便不利,脉沉弦,舌苔水滑。

证属脾胃虚弱,中气不运,饮食不化,水饮内停而成痞。

药用生姜健胃以散水饮,佐以半夏涤痰以消痞气;干姜温中以祛寒气;人参、甘草、大枣甘温扶虚,补中益气;黄芩、黄连苦寒而降,以治胃气上逆。

刘老对生姜泻心汤的使用得心应手,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刘老认为:本方的辨证要点为胁下有水气,临床表现当为胁下疼痛及腹中肠鸣。

在使用本方时通常加茯苓以健脾利水。

本方在治疗慢性胃炎的应用中与半夏泻心汤有异曲同工之妙,临床区别主要在于呕与利的多少,以及有无肠鸣。

1.3 甘草泻心汤药物组成:炙甘草、黄芩、黄连、干姜、半夏、大枣。

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减人参,加重甘草之剂量而成。

治疗心下痞硬而满,腹中雷鸣,下利频作,水谷不化,干呕心烦不得安之虚气痞。

方以甘草命名,义在缓客气之逆,益中州之虚;佐以大枣之甘,则扶虚之力为大;半夏辛降,和胃消痞;芩、连清其客热;干姜温其里寒。

务使中气健运,寒热消散,胃气不痞,客气不逆则愈。

本证由于反复误下,脾胃气虚较重,成痞利俱甚之证。

因此,按林亿所云,此方无人参,乃脱落之故,本方当有人参为是。

本方与半夏泻心汤相比较,增加了炙甘草的用量,而药味相同。

因此,在临床应用时,应当互相发明,虚相明显时,即可用半夏泻心汤加重炙甘草用量治疗,经方之用,也当以变为灵。

以上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均为治疗心下痞的方剂,皆以脾胃升降夫常,寒热错杂而出现的心下痞满与呕、利等证为主。

三方药物相仿,治疗略同,但同中有异,其中辛开、苦降、甘调各有偏重。

如半夏泻心汤证以心下痞兼呕为主;生姜泻心汤证以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与下利为主;甘草泻心汤证则以痞利俱甚,谷气不化,客气上逆,干呕心烦不得安为主。

1.4 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第154条云:“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此条述证简单,只有一脉一证。

一证者,心下痞,按之濡也,说明病人只是感觉心下胃脘部位有堵闷痞塞之感,但按之却柔软,而无坚硬疼痛,是属气痞。

一脉者,就是关上浮,关脉以候脾胃,浮脉又主阳热,今阳热之脉,仅见于关上,说明中焦有热,影响脾胃气机升降,故心下痞塞不通。

然未与有形之物相结,故虽痞塞而不疼痛。

本证后世医家称之为热痞,刘渡舟教授在火证论中叫做“火痞”,其治疗当泻热消痞。

方中大黄苦寒,泻热和胃开结,黄连苦寒,清心胃之火。

以麻沸汤渍之,则味轻气薄,清热而不泻下,治在胃而不及肠。

二药合用,使热去结开,则痞满自消。

1.5 附子泻心汤《伤寒论》第155条曰:“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本条论述热痞兼下焦阳虚的证治。

无形邪热结于中焦,脾胃升降之机乖戾,故见心下痞满;下焦阳虚,不能温阳固表,故见恶寒汗出。

治疗当泻热消痞,扶阳固表。

方用大黄、黄连、黄芩苦寒泻热,以麻沸汤浸渍片刻,取其味薄气轻,以清泻上焦之邪热,达到消痞的目的;附子久煎别煮取汁,使辛热之药发挥温经扶阳的作用。

病案举例刘x x ,女,58岁。

患有慢性胃炎20余年,病情时好时坏,经常不能离开治胃药物,饮食稍有不慎,病情就要发作,始终无怯根治。

近来病情又加重,心下痞满,嗳气频作,呕吐酸苦,小便少而大便稀溏,日行3-4次,肠鸣漉漉,饮食少思,左胁下空痛不舒。

望其人体质肥胖,面部虚浮,色青黄不泽。

胃脘处按之柔软不痛,胃中有振水声。

舌苔水滑,脉滑无力。

辨为脾胃之气不和,以致升降失序,中挟水饮,而成水气之痞。

尊仲景之法以生姜泻心汤散水消痞,加茯苓健脾利水。

生姜20克、干姜4克、黄连6克、黄芩6克、党参10克、半夏15克、炙甘草10克、大枣12枚、茯苓30克。

此方连服7剂,痞消胃开,大便成形,胁痛肠鸣均轻。

后依法调理3个月有余,饮食二便均至正常,体力如常,复查胃镜,病灶基本消夫,病获痊愈。

2 效东垣擅调脾胃升降李东垣,受业名门,在用汗、吐、下等常法治疗乏效时,宗元素“养胃气”的家法,以饮食劳倦内伤立论,从脾胃施治,竟获卓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