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的日照时长

合集下载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夏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它标志着夏季正式开始。

在夏至这一天,北半球阳光直射位置达到一年中的最北端,给我们带来了最长的白昼时间。

本文将从历史、传统、习俗和意义等多个角度来探讨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

一、夏至的历史渊源夏至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渊源。

它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阴阳历法。

夏至是由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得出的。

当太阳直射位置到达北回归线时,就是夏至的时刻。

在农历的六月,夏至一般会出现在阳历的6月21日或22日。

二、夏至的传统习俗夏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有着许多相关的习俗传统。

首先是晒衣习俗。

夏至一过,天气逐渐炎热,是晒晒衣物的好时机,人们晒出来的衣物更容易干燥。

此外,夏至还有喝茶、吃饺子、吃鸡蛋等传统习俗。

喝茶可以清热解暑,吃饺子象征着嘴巴不干燥,吃鸡蛋则寓意头发不容易脱落。

三、夏至的意义与作用夏至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具有深远的意义与作用。

首先是农业生产方面的意义。

由于夏至是夏季的开始,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也是农民开展农事活动的重要节点。

其次是生活习惯方面的意义。

夏至以后,白天逐渐变长,夜晚变短,人们的生活作息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比如晚上会更晚,起床时间也会推迟,这与季节的转换有关。

四、夏至与中医养生夏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与中医养生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中医理论,夏至时人体的阳气达到极点,此时应尽量避免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以免伤及阳气。

此外,夏至也是中医调理阴阳平衡的重要时机,人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作息等方面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五、夏至的诗词文化夏至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对于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创作主题。

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都与夏至有关。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王安石的《登鹳雀楼》一诗。

诗中提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夏至时阳光的长短和黄河的巨大流动。

2023夏至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

2023夏至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

2023夏至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2023夏至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根据天文学和日历学专家的测算,2023年夏至日的日出时间为5:11,日落时间为19:24。

也就是说,这一天的白天长度高达14个小时。

对于风水命理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日子,人们可借此来进行转运改运,祈求家庭、爱情、事业等吉祥顺利。

夏至简介(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等,是廿四节气之第10个节气。

斗指午;太阳黄经90度;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夏至是太阳北行的极致,这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南移。

夏至这天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夏至过后太阳高度逐日降低。

但对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南各地来说,夏至过后,太阳光照仍在增强。

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时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就有在夏至祭祖之俗。

古代农耕社会的人们在安居乐业之余择日祭祖便有了各种定期节日,渐渐也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庆祝方式,即所谓节庆民俗。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

此外,民间还有夏至消夏避伏、清补等习俗。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10个节气,夏季第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的斗柄指向确定,斗指午,为夏至。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依据的是大阳黄经度数划分,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当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点。

夏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阳北行的极致,是北半球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这是地球自转轴倾斜造成的昼长夜短效应,越接近两级越明显的缘故。

夏至日那天,整个地球上除南极点和南极圈内的极夜地区外,所有地点的日出方向都是从东北方开始的,在西北方落下。

夏至这天北半球的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夏至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开始逐日降低。

而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夏至过后太阳南行,太阳直射点再次经过,正午太阳高度再次升高。

夏至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一览()整理

夏至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一览()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夏至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一览()整理夏至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一览()2023今年夏至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大家知道吗?夏至这天白昼时间是最长的,夜晚时间是最短的。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夏至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一览(),盼望大家喜爱!夏至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一览夏至日出时间为早上6点34分08秒,日落时间为下午6点43分12秒。

夏至节气农历几月几日夏至的时间为:6月21日22点53分夏至农历时间:农历癸卯(2023)年五月初四2023夏至和冬至的日照时间相差多少?我们都知道夏至日的日照时长和冬至日的日照时长是有差别的,但是其中的差别大小是依据不同的地点有不一样的时长。

“夏至日的日照时间是6点34分至6点43分,共12小时9分,冬至的日照时间9小时9分,相差3个小时。

”一个地点的夏至日与冬至日日照时间相差多少,就是一个地点一年的最长昼与最短昼相差多少。

不同纬度的地点,在夏至日白昼长度是不同的。

赤道上期末昼夜平分,昼长相差是0.从赤道向两极最长昼与最短昼的差值之间增大。

南北极圈最长昼与最短昼相差24小时。

北纬30°的地点最长昼大约是14小时5分,最短昼就是9小时55分。

夏至日与冬至日的日照时间相差4小时10分。

赤道地区,夏至日昼长12小时,冬至日昼长12小时,相差0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小时。

夏至要留意什么1、养心正所谓,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

夏季是草木茂密的季节,天地阴阳之气相交,阳光雨水充分,要晚点睡、早点起,心情要开心,不要压抑自己。

夏季要养心,否则就简单耗损心气、心血,到冬天简单患重病。

2、清淡饮食夏至季节,气候酷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

由于热性食物摄入过多的话,会损伤脾胃。

另外,夏季食用生姜对人体很有好处。

夏至吃什么水果?吃什么最补身体?3、切忌贪食生冷炎炎夏日,喝一杯冰镇饮料,或是吃一个冰激凌,凉爽又解暑,特别满意。

不过冷饮吃太多不仅不能解暑,反而会引发健康问题。

夏至日是哪一天

夏至日是哪一天

夏至日是哪一天夏至日是哪一天夏至是6月21日11:32:00,星期日,农历五月初一。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

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来线,此时,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

在北京地区,白昼时数可长达15小时。

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夏至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吗不是的,夏至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最热的应当在三伏天内。

主要的缘由是大气层的作用。

大气层有很强的保温作用。

假如没有大气层,夏至以后,北半球日照时间逐日缩短,接收热量一天比一天少,散失的热量一天比一天多,温度就会逐日下降。

但是,由于大气层的保温作用,一天中,总的日照时间大于黑天时间,也就是说总的接收热量时间,大于散失热量的时间,所以,在大气层的保温作用下,温度还会连续上升。

夏至节气气候特点1、对流天气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剧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黄昏常易形成雷阵雨。

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奇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着名诗句。

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秀丽,经常带来局地灾难。

诗人徐书信在《暑雨》一诗中,也对夏日雷雨天气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熏风暑坐台,蛙鸣蝉噪袭尘埃。

靑天霹雳金锣响,冷雨如钱扑面来。

”2、暴雨天气多数状况,“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消失暴雨天气,简单形成洪涝灾难,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逼,应留意加强防汛工作。

3、江淮梅雨夏至季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特别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

4、高温天气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

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头。

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头从北回来线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头渐渐变短,对于北回来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头逐日降低,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对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连续上升,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白天最长的一天

白天最长的一天

白天最长的一天6月22日,也是我们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节气,也可以说这就是一年中白天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那么大家对于这天有多了解呢?店铺下面给大家带上详细资料。

白天最长的一天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

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夏至点,目前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在北京地区,夏至日白昼可长达15小时,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32′。

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

夏至日过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也会逐日降低。

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节气历史夏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公元前七世纪,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这一天称作“夏至”。

《恪遵宪度抄本》中说:“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至者,极也。

”夏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

夏至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就是源自夏至节。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

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

旧时古人十分重视夏至节,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而宋代在夏至之日始,百官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

”彩扇用来驱热,香囊可驱蚊抑臭。

夏至的气候特点与变化趋势分析

夏至的气候特点与变化趋势分析

夏至的气候特点与变化趋势分析夏至是中国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

在夏至这一时刻,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达到极北,北半球的夏季正式开始。

夏至的到来标志着我们迎来了炎热的夏天,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特点以及变化趋势。

本文将分析夏至的气候特点与变化趋势。

一、气温升高夏至是一年中太阳辐射最为强烈的时期,这导致地表的温度逐渐升高。

在北半球,夏至时太阳照射的效果最为显著,这使得气温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

特别是在热带和赤道地区,气温往往超过30摄氏度甚至更高。

二、日照时间长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的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由于太阳高度角的增加,夏至时太阳升起得早,下落得晚,使得白天的时间相对变长。

这使得夏至期间人们能够享受更多的阳光,也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三、降雨量增加随着夏至的来临,大气温度升高,水汽蒸发速度也增加。

这导致了较多的水汽聚集并形成云层,从而增加了降雨的概率。

夏至期间,由于热对流的影响,降水区域范围广、降水量也相对较大。

四、气压变化夏至时,地球各地的气压分布出现一定的变化。

在赤道附近地区,由于太阳的直射,导致空气升温,空气上升,形成热带低气压带。

而在副高带地区,则有较高的气压出现。

这些气压变化对气候和天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变化趋势分析随着气候变暖的趋势不断加剧,夏至的气候特点也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

未来夏至时期,气温可能会进一步升高,降雨量也有望增加。

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地区的旱灾和洪灾风险,对农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夏季炎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可能会增加。

热浪事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有望增加,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减缓气候变化对夏至气候的不利影响。

总结起来,夏至的气候特点包括气温升高、日照时间长、降雨量增加和气压变化。

随着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夏至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趋势也将发生一些变化。

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气候变化的趋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夏至气候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夏至济南日照时间是

夏至济南日照时间是

夏至济南日照时间是【篇一:夏至济南日照时间是】济南夏至日日出4:52 ,日落19:32 ,昼长14小时40分钟。

济南冬至日日出7:19 ,日落16:59 ,昼长9小时40分钟。

夏至日和冬至日昼长相差5个小时。

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 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求昼夜长短某地昼长=(12时-日出时间)*2;某地夜长= 【篇二:夏至济南日照时间是】2016刘若英“renext 我敢”??佛山??演唱会刘若英新巡演取名为“renext 我敢”,海报主视觉也与刘若英以往清新的气质截然不同,突破性地给人一种摇滚【??甘肃??速读】2016.8.30 星期二今天是2016年8月30日星期二,距敦煌文博会开幕还有21天。

中国甘肃网《甘肃速读》邀您一同关注今日要闻。

温2016丝路旅博会总结会,多奖项出炉!2016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在历时3天后,于今日圆满落下帷幕。

下午两点,组委会隆重举办了颁奖典礼,esc2016:喝酒和冠脉粥样硬化真没关系2016 年 8 月 27 日~31 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16)在意大利罗马盛大召开。

来自匈牙利森梅威思医学夏至??养生小常识 ??夏至??饮食??要注意哪些禁忌?夏至时节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在这个时节,人们除了感觉疲乏燥热、心悸气短之外,食欲也会明显??2016 ??esc/eas:抗癌药物心脏毒性管理指南近些年癌症的治疗取得了显著成果,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均显著增加,但是癌症治疗带来的心脏并发症却一直esc??2016??:孙宁玲教授谈高血压目标值研究进展与??会议??热点2016 年 8 月 27 日~31 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16)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丁香园就 2016 年 esc 高血2016爱肝日:肝病危害大专家指导科学护肝方法3月18日是我国第16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爱肝日的主题是“生活需要爱心,也需要爱肝”。

大家都说肝脏是个沉默2016年8月25日早间沪深股市利好消息一览金融巨头联合研发数字货币概念股望爆发全球四大银行瑞银、德银、桑坦德和纽约梅隆银行已经联手开发新的数esc2016:二氧化碳??血管造影??+肾交感神经阻滞术2016 年 8 月27 日~31 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16)将在意大利罗马盛大召开。

夏至日照最长的一天

夏至日照最长的一天

夏至日照最长的一天夏至,又称“夏节”或“日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达到黄经90°时,即被认为是夏至。

在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23.5°,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

一、夏至的由来及历史意义夏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农耕文化。

古代农民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和角度,依据天文现象来判断适宜的农事活动,如种植作物和收获等。

夏至作为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日子,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到来,也预示着大自然的丰收与生机。

夏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古代帝王常常会在夏至这一天主持祭祀仪式,以祈求国泰民安、丰收吉祥。

同时,夏至也是传统的中医养生节气之一,人们会根据夏至的到来来调整饮食,注意夏季养生,以保持身体健康。

二、夏至的天文现象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23.5°,即北回归线上。

北回归线是北半球夏至时太阳垂直照射的最北点,此后太阳开始南下,北半球的日照时间逐渐减少。

在夏至时节,北半球白天时间最长,黑夜最短。

根据当地纬度不同,夏至期间日照时间可以从14小时到16小时不等。

此外,夏至也是北半球的午时最长日,指的是太阳直射点过中天的时间最长。

三、夏至和人们的生活习俗夏至这一天,人们有许多特殊的生活习俗和庆祝活动。

1. 夏至祭祖:许多地区在夏至这一天会举行祭祖仪式,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2. 夏至喝汤圆:有些地方吃汤圆成为夏至的传统习俗。

这是由于夏至这一天阳气最旺盛,人们认为吃汤圆可以驱邪避灾,增添吉祥。

3. 夏至诗词会:夏至是一个文字之节,许多诗人会在这一天举行诗词交流会,以歌颂夏天的美好和生命的蓬勃。

4. 夏至游泳:由于夏至时节天气炎热,很多人会选择在这一天进行户外活动,例如游泳、野餐等。

五、夏至的气候特征夏至时节,北半球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高温和多雨。

在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南移至北纬23.5°,导致北半球受到更多的日照,因此温度逐渐升高,日夜温差逐渐缩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至节气的日照时长
夏至的日照时长
日照时长会根据不同的地方有所区别,也会根据不同的季节有所变化,甚至在不同的时间都会有不一样的时长。

夏至日照时间是14小时40分钟,冬至日出7:19,日落16:59,昼长9小时40分钟。

夏至和冬至的日照时间会因各地方纬度的不同而改变。

赤道地区:夏至日昼长12小时。

南北纬20度地区:夏至日昼长13小时13分。

南北纬40度地区:夏至日昼长14小时51分。

南北纬60度地区:夏至日昼长18小时29分。

夏至的习俗
传统的夏至习俗,除了对于我们的农耕方面有很大的影响以外,日常生活也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点,尤其是夏日的互相赠送扇子这种习俗,既有传统的文化底蕴,又让我们寻找到比较好的消暑方式。

祭神祀祖,庆祝丰收、以祈求消灾年丰。

古代农耕社会的人们在安居乐业之余择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种定期节日,拜神祭祖丰盛祭贡品发展出节日宴饮活动,也渐渐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庆祝方式,即所谓节庆民俗。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

《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

”“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

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简介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

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

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
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气候特点
对流天气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

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着名诗句。

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局地灾害。

诗人徐书信在《暑雨》一诗中,也对夏日雷雨天气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熏风暑坐台,蛙鸣蝉噪袭尘埃。

靑天霹雳金锣响,冷雨如钱扑面来。


暴雨天气
多数情况,“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

江淮梅雨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

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

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高温天气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

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

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
低,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立夏和夏至的区别
时间跨度、太阳运行角度不同
立夏时节,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于每年5月5日或6日迎来立夏。

而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气候特征不同
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

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多数情况,“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风俗习惯和饮食特色不同
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喝冷饮来消暑。

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

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

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

除此之外,立夏还有秤人的习俗。

夏至则有“麦粽”与“夏至饼”,这是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

《吴江县志》:“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

”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
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