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第二课时说课稿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说课稿第【1】篇〗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感受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感受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在一座绿草如茵的高山上,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一群羚羊,有一天,一个狩猎队把罪恶的脚下步踏上了这块乐土。
他们发现了这群羚羊,拼命地追赶,把羚羊逼到一座悬崖边。
眼看这群羚羊就要被除数活捉。
这群身处绝境的羚羊的命运会怎样?真让人揪心啊呀!同学们,假如你是无所不能的,你会怎么帮助它们呢?2、同学们,你们都不得是好样的!这么小就知道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我非常愿意代表羚羊再一次谢谢你们。
可我们毕竟不是万能的,我们谁也帮不了它们。
同学们,生与死的考验摆在这群羚羊的面前,以后的事怎样呢?二、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和这群羚羊一同面临这场生死考验吧!2、交流:同学们,读了课文,你知道这群羚羊的命运怎样了吧?相机引导得出:老羚羊用生命为年轻羚羊架起一座“生命桥”。
(板书课题)三、感悟课文。
1、这一幕太让人不可思议了!读了课文,我们的心情总是难以平静,你们读到哪儿深受感动呢?请大家再认真地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重点词语,想想为什么感动。
2、交流:(1)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年轻羚羊应声跟着老羚羊走到悬崖边。
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奔跑着向悬崖对面跳了过去随即老羚羊紧跟后面也飞跃出去只是老羚羊跃起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老羚羊叫了一声,它可能在说什么?它们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多么令人钦佩!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吧。
(2)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而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了一下,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落了山涧。
《桥》第二课时说课稿
《桥》第二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桥》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感动我们的人”,这些“感动我们的人”或者是为了别人活得更好,而舍弃自己的利益;或者是为了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桥》这篇课文正是老汉在生死面前的抉择,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灵。
本文以简短的语句,频频分段的形式,简炼而利索地勾勒出洪水来袭的迅猛,塑造出危(wei)险时刻果决指挥,舍己救人的老汉形象。
文章题目蕴含深意,构思新颖别致,语言简炼生动,字字句句震撼人心,让人读时身临其境,读后饱含热泪。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教学要求以及文本的特点,着眼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规律,本课拟定如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等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放肆”等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味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情感目标:体味老汉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精神,并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感受老汉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精神,体味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由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主要完成生字新词的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悟洪水之“猛”,情况之“险”;初步体味课文的表达特色。
第二课时主要抓住有关语句,体味老汉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精神。
总结课文的表达特色。
理解“桥”的含义。
我主要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及说明。
二、说教法。
由于五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好表现的年龄阶段,又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创设情境。
运用多媒体和教师的语言,创设情境,拉近学生、教师、文本、及作者间的距离。
让学者、教者、及文中的人物同急同悲。
2、启示引导法。
教师精心设计研读性问题,“在来势迅猛的洪水中,大家争相逃命时,哪些事情是你没想到的?”让这个问题钩子深深钩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以“你有什么想问老汉的?” 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索。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桥》第二课时说课教学电子课件
三、赞扬了老共产党员B( )的精神?
A.危险来临时沉着稳重,果断指挥,在群众中有很 高的威信。
B.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无 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C.表现了洪水到来时,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为什么老汉现在要小伙子快走?
在最后关头,老支书把生的机会让给儿子,表现 了如山的父爱。说明老支书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党员 干部,也是一个舐犊情深的好父亲。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 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 吞没了他。
想像一下,此时 此刻,在儿子被吞没
的一刹那,老汉是要 喊什么?
小练笔 老汉和他的儿子牺牲后,村民们会怎么
做,怎么说?想象当时的一个场景,以不同 的身份,写个片断。
参考: 爷爷,我们想您!…… 老支书,慢走!…… 挥泪送别老支书! 洪水退后,人们回到……
推荐阅读
《小英雄雨来》 《少年英雄王二小》 《小兵张嘎》
越来越危险 父子情深 生死桥
讨论: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 构思新颖,让人意外之余又觉得悲壮,达到震撼效果。
2.课文主要写的是老汉,课题却用桥,你怎么理解?
这是老汉用生命换来的桥,他高风亮节,把生 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 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 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 “桥”,这正是课文以把下列句子改成拟人句。
1.小溪哗哗地向东流去。 小溪唱着哗哗的歌向东跑去。 2.天空中撒满了星星。 天空中到处都是在嬉戏的星星。
2020年语文统编版《桥》第二课时说课稿
巧用比较,言思兼得——《桥》第二课时说课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要素。
语言,是基础;思维,是内核。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以《桥》为例,巧用比较,探索以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为指向的阅读教学。
下面我结合《桥》第二课时,从说研究、说教学、说亮点三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研究1.说教材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注重文体意识,按照文体特征进行篇章教学。
统编版六上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也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的方式引导学生接触小说,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小说三要素是一个整体,情节塑造人物,环境影响情节的发展。
情节、环境和人物共同虚构一个“可能的故事”。
只有准确把握和理解内涵,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彰显文体特征,落实语文要素。
《桥》是小说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指向学习、领悟语文要素。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着力写了老汉面对洪水来临时的四句话,塑造了一个镇定自若、大义凛然、大公无私、舐犊情深的老支书形象,体现了小说的人性美。
小说情节矛盾冲突集中且出人意料,最后揭示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形成突转式结尾,体现了小说的结构美。
小说环境描写大量使用短句,语句简短精当,体现了语言美。
《桥》同时也是人教版五下的一篇课文,两个版本教学价值有何不同呢?我通过比较课后习题的变化发现:统编版《桥》的课后习题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提出了清晰、具体的学习任务,为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学生“言”“思”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2.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
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通过五年来的学习,学生有阅读叙事类文本的阅读基础,知道可以通过听其言、看其貌、观其行来了解人物的特点,可以通过具体事例、细节描写刻画人。
《桥》第二课时说课稿
XXX教育工作站 XXX朗读交流感悟升华——《桥》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一.教材分析《桥》是人教课标版本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第十六课。
《桥》是一篇微型小说。
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故事感人,人物形象鲜明,情感丰富、强烈。
使学生被这个故事所打动,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受到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桥》一课塑造的老支书的形象,体现了时代精神。
根据本学段教学要求和训练重点,结合教材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以下几点为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课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积累课文特色语言,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品读、交流、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研读课文令我们感动的地方,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结合洪水,感受情况的危急,领悟老汉的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三.设计理念:本着这篇课文语言简练,结构简短的特点,以“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为基本思想,在课堂上力求做到: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
因此,这节课主要采用“品读、交流、感悟”式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不仅让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爱语文的情感。
四.教法、学法1、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方法,通过配乐朗读,指明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等多种方法使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通过练笔尝试,提高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积累语言,拓宽视野。
2、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设计的学法是读中悟,以朗读为突破口,这体现了课标的要求。
《桥》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桥》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1篇)《桥》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桥》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桥》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一、复习朗读,导入新课1、(播放洪水画面)上节课我们读了《桥》这篇课文(板书课题:桥),理解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洪水的迅猛。
现在,就让我们回到当时的场景,再次感受人们所面临的危急情势。
(点击,在画面上出示描写洪水的句子)齐读句子。
2、是的,求生是人的本能。
当一百多号人跌跌撞撞地向那唯一可以逃生的木桥拥去时(板书:村民),有一位老汉早已站在了木桥前(板书:老汉)。
让我们继续与文本对话(示意学生拿起书),去感受老人的人格魅力,体验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研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1、师: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画下令你感动的句子,多读一读,把你感动的原因写在句子旁边。
2、学生自主研读,写批注。
教师巡视。
3、交流感悟,指导朗读。
(课件分别出示句子)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学生读7、8、9自然段)老汉沉着冷静,嘴上不说话,心里正思考着应对突然来临的灾害的办法。
“像一座山”,说明他临危不惧,形象地表现了老汉是村民的主心骨,对稳定村民情绪所起的作用。
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齐读句子后,学生再举手发言,继续谈下面的句子。
)⑵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学生读10、11、12、13自然段)说话简单有力,以严格的先人后己的党纪控制了局面,组织大家有序地撤离。
(在这里相机板书:党员、群众)(指导有感情朗读老汉说的两句话,要读得干脆、有力,节奏快,采用个别读、分角色读、评读等方式。
《桥》第二课时说课稿(通用12篇)
《桥》第二课时说课稿(通用12篇)《桥》第二课时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上的课是五年级第四组第16课---《桥》。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简练生动,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即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这一目标我渗透在教学中,不放在最后总结。
我所上的是本课的第二课时,依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英雄形象和父亲形象。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研究性阅读和感悟的能力,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要重点领悟的部分。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但文本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与场景都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很难被文中老汉的形象、精神所打动,特别是对文章以《桥》为题的理解。
课文所蕴涵的情味、思想内涵不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接受。
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对老汉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涵的深意。
为突破这一重点,我计划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让学生抓住文中一些自然环境描写的词语句子和想像面对死亡威胁的情景,让学生置身死亡境地,切实感受当时的生命垂危,从而能更好地理解老支书的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高贵品质;运用朗读法,叶圣陶老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朱熹也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篇课文语言简练,人物语言的刻画也很有表现力,我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品读,对比读,齐读,指名读,自由读、默读、配乐朗读等,从而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的效果。
桥第二课时说课稿
桥第二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将就《桥》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进行说课。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桥这一意象所表达的深刻情感,同时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我会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桥的基本知识,包括桥的结构、功能以及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接着,我会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桥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特别是《桥》这篇课文中桥的象征意义。
在课文学习环节,我将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对桥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每个小组需要选出一名代表,将小组讨论的结果汇报给全班。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接下来,我会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通过模拟课文中的不同角色,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和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指导学生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情感的表达。
为了巩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会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回答相关问题。
这些问题将涵盖课文的主旨、人物心理、情节发展等方面,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最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要求他们以“桥”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桥的理解和感受。
在写作过程中,我会强调写作的结构、语言的表达和情感的真挚。
通过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我相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桥》这篇课文,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后,我会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以上就是我对《桥》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感谢大家的聆听。
《桥》说课稿(精选12篇)
《桥》说课稿(精选12篇)《桥》篇1【教材分析】《桥》是一篇微型小说。
该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的老党员的光辉形象。
作者为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设置了一个典型的环境,山洪暴发,人们只有唯一的退路——那座窄窄的木桥。
从而以“水”的上涨为线索,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用一个普通老支书生命的一瞬间的闪光行为,使作品凸显出人性的美丽风采。
【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高年段学生特征,我预设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过程方法目标:以读为本,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来感悟课文,并创设情境,在场景的对比中理解人物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逐步深刻感受到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难点】本文语言简短凝练,有效地烘托了环境的紧张,因此我把洪水飞速上涨时,老汉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作为教学重点,把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特点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前,我和学生要做好这样一些准备:1、教师准备“表现山洪暴发、洪水肆虐情景”的。
2、学生收集有关山洪情形和危害的资料以及令自己感动的典型事迹,并认真读一读。
【设计特色】这次教学的设计特色在于: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朗读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
所以学习《桥》时,我让学生通过自主读、合作读、探究读、对比读、教师范读、角色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落实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2、双线并行,情景再现:我会着力渲染环境的真实,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洪水的凶猛,将环境描写这一条线与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这一条线相结合,并采用“品读感悟”式教学方法,使老汉的英雄形象凸显得越来越美丽动人。
3、情法并重,读写结合:在指导学生理解老汉的光辉形象中,我会结合文章的有关语句进行表达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的语言简洁明快、手法准确无误、结构跌宕起伏。
《桥》优秀说课稿(精选12篇)
《桥》优秀说课稿(精选12篇)《桥》优秀说课稿篇1一、说背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以说明文为主,说明对象是中国古代的建筑及装饰:桥、园林、故宫、屏风。
其中关于桥的__有两篇:《中国石拱桥》《桥之美》,一篇是说明文、一篇是知识性的小品文。
这两篇__让同学们对桥以及如何欣赏桥之美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学了这两篇__之后,有必要对桥作进一步的探讨。
同时这种探究性的实践活动又能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激情。
再加上网络已经普及,很多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上网的很多方面的知识,但是都未能用于正途,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让他们正确的认识网络,提高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说过程、方法与能力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心祖国文化,积极参与讨论并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通过上网查询、阅读筛选整理资料发展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社会调查、专家访谈、辩论会发展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分组研究,多学科知识整合,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采用各种方法(如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电子文稿、网页、动画等)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达到多元智能的提高。
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做到:1、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2、比较全面地了解桥,如桥的结构、功能、建筑材料等,并能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具体的桥。
3、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从中获取知识的习惯。
4、对祖国文化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正确理念。
5、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形成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6、了解桥对自然、人类生活和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
三、说教学程序1、准备阶段(1)、布置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同学们共同探讨决定出此次语文实践活动三个方面的探究方向:一、多姿多彩的桥,探究的内容:古代的桥、现代的桥、重庆的桥、世界名桥。
二、古桥史话,探究的内容:古桥的发展史、古桥的文化史、古桥之美(升华第十二课的内容)、古桥的现状与保护。
《桥》第二课时说课稿
《桥》第二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桥》,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一、说教材:本文写的是一个小故事,歌颂了故事中主人公无私无畏,善于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文章语言生动,情节扣人心弦,读后让人难忘。
二、说学生:六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不多,语文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故而他们难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情感。
所以在讲述本课的时候,老师要重点引导学生首先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进而再引导他们准确的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有感情的、熟练的朗读课文;技能目标:了解本文所用的表达方法;情感目标:能感受到故事中主人公的高尚品质;四、说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主人公无私的奉献的精神;教学难点:领悟这篇文章题目所蕴含的深意;五、说教法学法:基于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实际情况我打算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更好的完成我的教学任务。
同时引导学生采用分组讨论法、整体感悟法、想象法、探究法等学习方法积极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六、说教学的过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特点、本课的实际情况、教学策略的分析等内容,为更好的实现此次的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桥,在桥上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去聆听一个发生在桥上的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师:(板书)《桥》。
二、课题分析: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对作者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初步的为学习这篇课文扫清了障碍。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首先观察一下本课的课题,然后告诉我你从本课的课题中得到了什么信息?生:认真观察后,分组进行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刚才的几位同学说的很好,从本课的课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本课的内容讲述的是桥的故事。
师;你最想从本课了解什么呢?生:积极举手,说出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师:刚才的几位同学说的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带着你的疑问去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吧!三、精读课文,解决重难点:师: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并找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师:然后站起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并告诉大家,它为什么能打动你;生:积极寻找,并踊跃回答;师:大家找的都很好,说明大家学习都很认真,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确实能让我们的文章增色不少!师: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把这些句子读一遍,好不好?师:带领大家进行阅读;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进行阅读;师:大家读的真好,请同学记住这些经典的句子,以便我们日后使用。
2020年语文统编版《桥》第二课时说课稿
巧用比较,言思兼得——《桥》第二课时说课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要素。
语言,是基础;思维,是内核。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以《桥》为例,巧用比较,探索以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为指向的阅读教学。
下面我结合《桥》第二课时,从说研究、说教学、说亮点三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研究1.说教材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注重文体意识,按照文体特征进行篇章教学。
统编版六上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也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的方式引导学生接触小说,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小说三要素是一个整体,情节塑造人物,环境影响情节的发展。
情节、环境和人物共同虚构一个“可能的故事”。
只有准确把握和理解内涵,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彰显文体特征,落实语文要素。
《桥》是小说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指向学习、领悟语文要素。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着力写了老汉面对洪水来临时的四句话,塑造了一个镇定自若、大义凛然、大公无私、舐犊情深的老支书形象,体现了小说的人性美。
小说情节矛盾冲突集中且出人意料,最后揭示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形成突转式结尾,体现了小说的结构美。
小说环境描写大量使用短句,语句简短精当,体现了语言美。
《桥》同时也是人教版五下的一篇课文,两个版本教学价值有何不同呢?我通过比较课后习题的变化发现:统编版《桥》的课后习题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提出了清晰、具体的学习任务,为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学生“言”“思”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2.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
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通过五年来的学习,学生有阅读叙事类文本的阅读基础,知道可以通过听其言、看其貌、观其行来了解人物的特点,可以通过具体事例、细节描写刻画人。
桥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通用10篇)
桥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桥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桥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桥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篇1课时目标:1、了解课文的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崇高的人格魅力。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定。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体会课文中的老汉高尚的精神品质。
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桥》这一课,这些词你会读吗?出示:咆哮、狞笑、势不可当、跌跌撞撞、乱哄哄、拥戴、祭奠、读的真好!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样的内容,你能够选出上面的三到四个词语来说一说吗?二、感受“桥”是的,老汉一个人支撑起了这座桥,可是这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找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座桥的?你来说说。
(东面、西面没有路。
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不错!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同学们,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桥窄窄的,)窄到什么程度?生:窄到一个人才能通过你还能体会出什么?哪个词(只有又让你想到了什么?生:(唯一一条,别无选择,十分重要)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分组读你读出了桥的窄。
你读出了村民过河的别无选择!你读出了桥对村民的十分重要!你还读出了为村民过桥的担心!三、感受“洪水”这座木桥可能年岁已高,平日里,很少有人关注它的存在,可是就在一个特殊的黎明,他不仅承载着一百多人的生命,还要面临突如其来的暴雨和山洪。
请你们拿起手中的笔,默读课文,迅速用横线标出课文里描写大雨和山洪的句子。
来吧,咱们来交流交流,(……)集体的智慧就是了不起,一下子找了这么多,老师也摘录了五个句子。
课件出示: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桥》第二课时说课稿
桥第二课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桥的结构组成和构造方法;2.了解桥的使用及其重要性;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模拟建造桥梁,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物体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桥的结构组成和构造方法;2.如何通过实际建造桥梁来理解桥的结构原理。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桥的结构组成和构造方法(30分钟)(1) 悬索桥悬索桥采用高大的塔楼作为支撑,通过吊杆将桥面支撑在空中。
悬索桥适用于横跨较长距离的水面、山谷等。
(2) 拱桥拱桥在桥两端或中间高出地面的位置建造拱形结构,使两个杆塔之间的距离实现双向支撑。
它适合用于横跨中短距离的山谷或河流等。
(3) 梁桥梁桥是一种利用支撑在其上的梁直接承受载荷的桥梁。
它通常有一根或多根横向的梁,负责承受车辆、行人、货物和其他载荷。
梁桥适用于横跨中短距离的水面、山谷等。
2. 桥的使用及其重要性(20分钟)(1) 桥的作用桥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积累的一项重要的物质文化成果,它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劳动和资源调配等,提高了人类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2) 桥的改造桥梁的改造是现代桥梁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桥梁改造的主要内容是针对老化、不安全或不足的桥梁设计、施工、修缮和升级工程。
通过改造可以使桥梁更加安全、美观和符合当代文明的要求。
3. 实践操作(60分钟)学生们将在本节课结束前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辅导进行实践操作。
按照实验步骤模拟建造桥梁,从小方块开始,逐渐建造大型的桥梁,完成对桥梁构造原理的实际体验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其中包括:课堂讲解、问题引导、实践模拟建造等。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程旨在通过学生实践模拟建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升学生对物体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课程后的课堂测验、试画桥图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桥教案第二课时(大全8篇)
桥教案第二课时(大全8篇)教案的优化和更新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在教案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的一种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它是教学过程的规划和组织,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准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要编写一份完美的教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目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优秀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桥教案第二课时篇一一、复习检查。
指名说说课文大意。
(板书:遇险自救牺牲)。
教案。
1.谈话引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出示: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的意义。
你怎样理解句中的又的?朗读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这段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质的赞颂。
他面对死亡,想到的是忠于职守,想到的是履行做人之道,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应怀着崇敬之情,用赞颂的语气来读)。
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课文怎样具体写他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2.朗读理解课文第一段。
(1)默读、思考: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撞的?当时情形怎样?(画出有关词句)。
(2)交流讨论:像平常一样可见这条航线是诺曼底号的定期航线。
薄雾笼罩是事故发生之因。
一声巨响、剖开了一个大口子、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可见事故之大,情况之危急。
这紧急的情况可用什么词来形容?(万分紧急,千钧一发)(板书:千钧一发)。
(3)朗读指导。
指名试读,相机指导。
(开始时语调平缓、轻快,后来要急促,最后一句话要用紧张的语调读,因为情况危急)。
指名再读,及时鼓励。
过渡:如此重大的灾难降临了,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3.朗读理解第二段。
(1)速读,找出最能表现船长沉着镇定的一段话。
(2)出示: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
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桥》说课稿(第二课时)
16、《桥》说课稿(第二课时)054900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摇鞍镇校区张连河说教材:《桥》是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第三篇;本组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在阅读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抓住重点部分,入情入境,认识人物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藉事与人所要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本文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魔鬼般狂奔而来的洪水,他镇定、沉稳地指挥,将村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村民,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和家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文内容和本单元训练重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生字词,训练学生多元解读能力,拓展学生联想、想象能力。
方法与过程目标:理清文章发展脉络,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想象人物在不同境遇下的心理状态,深化人物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老支书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增强学生对“共产党员”的了解与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想象人物在不同境遇下的心理状态,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说教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选用“自读、自悟、自得”和“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努力促使学生切切实实从原文材料中领悟其思想内涵和言语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教材,拓展延伸,深化学生理解。
说学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读中自悟、想象探究、拓展渗透”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在“读中自悟”中,了解老汉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让学生自主发挥想象,在“想象探究”中,体味人物在不同境遇下的心理状况,深化对文章内容的思想认识;让学生自主发散思维,在“拓展渗透”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情感渗透。
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等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第二课时说课稿
永昌一小王小君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桥》,下面我将根据说课的要求分四大板块进行说课。
首先我来说说第一板块:对教材的理解
《桥》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组的第三篇课文。
本组课文讲述的都是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是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
读着《桥》这篇文章,我被老汉这位普通的老支书那“山”一样的光辉形象所震撼。
当咆哮的洪水狂奔而来,当村民们疯了似的逃亡时,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地指挥着。
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更为令人震惊的是课文结尾处透露出来的那个被老汉从人群中揪出来,而后又与老汉一起被洪水冲走的小伙子竟然是老汉的儿子。
由此,老汉山一样的形象在此升华,他用自己的生命筑起的这座不朽的桥梁在我们心中永驻。
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作者采用了拟人、比喻等方法描写了山洪的肆虐,文中最后才揭开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这一悬念,这样的表达方法具有特色,适宜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悟人物形象,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还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品析。
特别是描写老汉的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是朗读感悟的重点,相信学生通过朗读一定能受到感染和启迪。
基于以上解读,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情。
本课我将分2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初读课文,学习字词,领悟山洪的凶猛以及作者的
表达方法。
第2课时感悟老汉的精神和课题蕴含的深意。
根据《课标》的要求,同时考虑课文的特点,我将第2课时的目标确定为:
1、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对比来感悟老汉无私奉献、不徇私情的精神。
2、感悟理解课题“桥”所蕴含的深意。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表达自己的真切体会。
基于以上目标的确定,我认为抓住重点词句来感悟老汉的精神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课题所蕴含的深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下面我来说说第二板块:教学策略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朗读感悟能力。
可是由于文本语言凝重、深沉,学生的年龄小,生活经验不丰富,很难深入理解一些关键词句的含义。
比如同样在洪水面前,村民和老汉的表现截然不同。
就如“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群。
他像一座山”这个句子,教学时可以抓住描写老汉的“不说话、盯着、像一座山”和描写人们的“乱哄哄”这些重点词,采用以读代讲、品词析句法,通过对比来感受老汉的精神。
而文中老汉在人群中揪出自己的儿子这一举动,让人意外,更令人震惊,老汉的一揪一推是文本中情感理解的难点,我将采用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自主感悟老汉的这一举动是无情还是有情。
从而理解老汉的无私奉献,以及课文以“桥”为题目的深意。
整堂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读一读、划一划、思一思、议一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
能力,真正做到还学与生,顺学而导。
接下来,我来说说第三板块:教学流程。
我将分五个环节来说明。
第一个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我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咱们见过的那一场突然暴发的山洪吗?然后课件出示山洪暴发的录像,引读上节课学习的描写山洪的6个句子。
课一开始录像播放的情景创设和师生合作朗读,既是对旧知的复习,更为下文学习老汉在山洪中的表现营造氛围,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抓对比,感受人物形象。
老汉的无私奉献,英勇无畏的精神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为了落实这一重点,我将让学生抓村民和老汉表现的不同来进行品析感悟。
第一步,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用“——”和“~~~~”分别划出描写村民和老汉不同表现的关键词语。
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读一读,划一划的过程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
第二步:展示词语,初步对比
第一组是:你拥我挤疯了似的等描写村民表现的词语。
第二组是:站着不说话等描写老汉表现的词语。
词语出示后,先让学生读一读,再用对比的方法说一说你的思考,你的发现。
抓关键词理解人物的表现可让学生再现当时的情景,为下文进入文本感悟做好铺垫。
第二步、想像画面,感受惊慌
比如:“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这个句子,引导学生抓住“你拥我挤”来谈谈当时的情景。
学生就能深入文本语言进行品析感悟,从而清楚的知道人们在洪水面前的惊慌,顺势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第三步:抓重点,感悟老汉的形象
出示重点句“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三个简短的句子,却把老汉在洪水面前的沉稳和他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表达的淋漓尽致。
我将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个层次是引导学生抓住他的动作、神态来感悟他的镇定。
第二个层次是重点引导学生去探究“在咆哮的洪水面前,他像一座山;在慌乱的人群面前,他像一座山。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一座山”的感悟是学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过程,对话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感受到了老汉的英勇无畏、果断镇定以及他在村民心中“山一样”的威信。
第三个层次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感情朗读句子。
第五步:回顾洪水场景,感情朗读。
这里的教学,我努力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从找出词语到用对比的方式品析、研读句子,每一步都由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深入文本去感悟。
一次次的对话过程使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提升了
理性认识,在提升后促进了感情朗读,学生的情感也从中得到释放。
重点内容的理解自然顺理成章。
进入第三个环节:寻亲情,走进人物内心
这部分的内容是课文的高潮部分,我将分3步进行教学。
第一步:探究“有情还是无情”
我将抓住“老汉对儿子有情还是无情”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入人物的内心,深入文本去展开讨论。
第二步:图文结合,感悟人心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结合课文的插图带领学生抓“冲、揪、吼、推”动作词以及神态、语言来探究感悟老汉是有情还是无情。
学生也许会说:老汉是无情的,他连自己儿子的生死都不顾了;老汉是有情的,在最后时刻,老汉选择让儿子先过桥……并结合语境读好句子。
第三步:再次聚焦“一揪一推”,感受老汉之“大爱”
在生本、生生、师生充分对话交流之后,我再以“老汉是无情的揪出自己的儿子也好,是有情的把儿子推上木桥也好,在这汹涌的洪水中,在逃亡的人群里,这一揪、一推的背后你还感受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更深一层的感悟。
此时学生情感的火花将达到极点,学生将会发现老汉那埋藏在内心的对儿子的深深的爱,以及老汉“舍小家,顾大家”的不徇私情、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里,学生的情感在“有情还是无情”的质问下开始扩散,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老师的对话以及学生与老汉心灵深处的对话在
此亲密融合。
老汉那深埋在心底的对儿子的爱在学生心底扎根,老汉那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精神在此升华。
学生的自主感悟水到渠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四个环节:留深情,感受“桥”之内涵
第一步:回顾全文,感悟“桥”
播放《为了谁》这首歌,我深情的看着板书说“五天以后,山洪退了(擦去板书“山洪”),那位受全村人爱戴的老汉牺牲了(擦去板书“老汉”),那个曾经还鲜活的在人群中求生的儿子也被洪水吞没了(擦去板书“儿子”),河上那座窄窄的木桥也被洪水冲毁了,我们是不是也该把它擦去呢?”
第二步:交流,结课。
音乐的播放,情境的渲染,轻轻擦去的一个个词语,是对学生心灵的一次次震撼。
此时的学生也许已泪眼朦胧,那一座不朽的用老汉的生命搭建的桥已在学生的心中矗立。
最后让学生说说“桥”是不是也该擦去正是在此走进文本,又超越文本,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
生本对话在此升华,课题含义的难点自然攻破。
第五个环节:作业布置
1、积累文中写的好的词句。
2、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写一篇读后感。
语文学习不仅重在积累,而且还要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活化。
通过写读后感,学生对学到的语言进行运用,也是习作能力的一次锻炼和提高。
第四板块:说说板书设计及教学评价
桥
洪水
村民老汉儿子
本课板书的设计围绕课文的教学重点,在学生充分感受到人物的形象之后擦去各个人物,留下桥。
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以桥作为题目的目的和意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整堂课,我以文本为凭借,以情感为主线,由点及面,引领学生披文入境,进入文本品悟朗读,到最后突破了“桥”这个课题的深刻含义这一难点。
通过品词析句、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领会文章语言表达的特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希望,在我的课堂中能看到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的动态过程。
教学时,我能随时根据学生的生成调整教学环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真正形成以生为本的生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