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发展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发展经济学课后答案名词解释及扩展资料

第一章课后答案1、什么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于当今世界具有怎样的意义?发展中国家最广泛的概念:与发达国家相对应,只要不是发达国家就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狭义的概念: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那些在历史上曾经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后来摆脱了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目前经济发展又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民族和国家。
在经历了半个世纪艰难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之后,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世界舞台上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决定性因素。
没有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世界上的任何重大问题都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
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中国家的命运,就是整个人类的命运}发展中国家的未来,就是整个世界的未来。
因为如果这个世界上4/5的人口、80%以上的国家都处于贫困与动乱的状态之中,人类就永远不得安宁。
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主要特征?为什么说社会、经济、文化的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本质特征?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第一,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第二,人均收入低,贫富差距大第三,人口出生率高,平均寿命低第四,文化教育、卫生保健条件差,文盲率高第五,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脆弱地位第六,社会、经济、文化的双元结构上述所列举经济特征都是描述性的。
而社会、经济、文化的双元结构则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本质特征。
目前世界上认定发展中国家时都是利用统计据,将一定数量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作为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依据。
实际上,人均国民总收入只能从统计上表明一个国家是高收人国家还是低收人国家,很难从本质上揭示一个国家的发展属性。
例如石油输出国就是一群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我们认为,要想真正界定什么是发展中国家,就必须从理论上把握发展中国家的本质经济特征,这就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文化的二元结构。
3、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分类方法有哪些?这些分类方法的意义和局限是什么?第一种、联合国的划分方法:分为“最不发达”的最贫困国家、非石油出口“发展中国家”、20世纪70年代国民收入显着增长的盛产石油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
中国经济史马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国经济史马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国经济史马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社会经济学,它以生产关系及其运动作为分析对象,致力于研究一切社会生产活动
和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发展规律及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理论。
它充分
利用先驱思想家的经济学成果,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社会主
义的普遍原理,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2、什么是“农民承包制”?
答:"农民承包制"是指在农村地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与农民承包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将耕地、林地、草地和农村国有重
点投资项目等国家所有的土地分割成小块,给每个农民家庭出让使用
权的一种形式。
农民承包制既保障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又有效地激
发了农民的私有财产保护意识和创造精神,发挥了农业生产的活力,
从而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效果。
3、什么是“计划经济”?
答:"计划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家以计划
和统制为主导,以调整供求关系和调节价格为主要特征,使用计划统制、量制和定额结算体制,由中央计划机构安排、指挥全国经济活动,规定产品种类、价格和数量的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以国家计划为主导,将市场经济作为辅助,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担负了重要的历史使命,根据国情实行了地方化、集体化经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形式。
发展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马工程 高教出版社

30.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根据统计资料研究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吉尼系数先
下降,后上升,即沿 U 型曲线变化。( )
1. 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 2. 所谓绿色 GDP,就是在不减少现有资本水平的前提下所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 3. 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就是人均 GDP 达到 3000 美元。 4. 发展是硬道理。因此,我国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强调坚持经济增长的高速度。 5. 外部成本的内部化是指经济当事人因其活动产生的外部负效应而向受害者支付补偿费。 6. 解决我国就业效率不高的根本途径,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路改革劳动就业 制度。 7. 我国高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对收入的弹性最大,有追求豪华生活方式的需求,因此拉动 消费需求的重点应该是这个阶层。 8. 依靠有形要素投入实现的经济增长属于集约型增长方式。 9. 马尔萨斯指出,人口增长呈算术级数增长,而粮食生产的增长呈几何级数增长。 10.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告诉我们,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就是因为使用了劳动效率更低的劳 动者。 11.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减少低收入群体、富裕人民的关键是减少低收入者比重。 12.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3.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是教育投资。 14. 规模经济就是企业的规模越大越经济。 15. 政府积累是企业积累的基础。 16. 转向新经济是生产方式的革命。 17. 新经济条件下的创业机制一般是以大企业为基础,新技术的推广则要靠民营科技型小企 业。 18. 全要素生产率是产量的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 19. 智力外流意味着人才流失,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严格控制智力外流。 20.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农业劳动力占社 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不断上升。 21. 城镇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关键。 22. 缪达尔的累积性因果关系理论认为生产要素在所有地区均衡流动。 23.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24. 舒尔茨认为在制度方面改造传统农业的方式主要依赖于政府的命令。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教材答案

西方经济学(下册)第十、十一、十二章习题答案参考要点(2011 、7、19)第十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1.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定为0?当计划供给与计划需求一致,计划需求与实际需答案要点:求也恰好相等时,计划存货投资可以为0,计划存货投资必定为0。
但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企业往往不会将其计划存货投资安排为0,因此,宏观上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会为0。
至于非计划存货投资,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的非计划存货投资往往不为0,所以,宏观上的非计划存货投资也往往不为0。
2. 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是否总是大于0 小于1?由于边际消费倾向是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消费增答案要点:量所占的比重,因此,它至多等于1,而无论如何不能大于1;如果不消费也只能等于0,而不会小于0。
平均消费倾向则在短期内有可能大于1,因为可以借贷消费(如购买耐用消费品或自己住居住的住宅);但也不会小于0,因为人们至少需要基本的生活花费3. 按照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增加储蓄对于均衡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1首先是减少了消费需求,其次是增加的消费能否答案要点:全部转变为投资很难确定。
所以,增加储蓄的直接作用是减少了总需求,进而降低了均衡国民收入。
4. 简单的凯恩斯消费函数有何不足之处?简单的凯恩斯消费函数仅仅考虑了最直观的短期答案要点:情况,忽略了消费也要有长期考虑,也忽视了不同社会收入层次对总体消费的影响,以及社会消费与居民消费、企业消费、政府消费的情况。
凯恩斯的消费倾向概念强调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有一定的道理,但太笼统,局限性不小,忽视了它在不同层次中的作用。
有关消费的内容可以参看教材p75-77 的内容。
5. 投资是如何决定的?怎样看待其决定因素的地位和作用?投资决定的原则是收益大于成本,在考虑边际成答案要点:本的情况下,至少要使投资的收益等于成本。
影响投资成本和收益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都是在进行实际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的。
《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第一章导论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一门学科。
2、OECD组织的全称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常被称为(富人)俱乐部,现有成员国(30)个。
3、发展中国家可以被划分为(综合发展国)、(出口加工国)、(石油出口国)、(农矿原料生产国)四类。
4、全世界共有194个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总数占全球(6/7),人口占全球(3/4),土地占全球(2/3),但经济总量仅占全球的(1/5)。
5、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是(经济增长),以及社会三大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制度结构)的升级,变迁。
因为只有这种引起社会进步的经济增长,才能保障人民大众从中获得好处并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6、“经济发展观”经历了(传统发展观)、(以人为本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阶段。
7、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即人类自身发展。
人类自身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的各种能力的扩大如(获得收入的能力)、(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享受健康身体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延长寿命的能力)等能力。
8、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是由美国海外开发署大卫-(莫里斯)博士于1975年提出。
这个指数是由(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成人识字率)三项指标加权平均而得到。
二、问答题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中国是不是发展中国家?答:①贫穷-人均收入低-生活水平低;(吃、穿、住、行、医疗、教育不好、寿命短);②生产效率低下;(资本不足、科技落后、制度落后、劳动者缺乏创新、进取精神)③人口多,赡养负担重;(15岁以下人口比重大,人多地少)④劳动就业不充分;(隐性失业问题严重)⑤二元经济,严重依赖农业;(农业经济比重较大,农业就业人口多)⑥生态环境恶化⑦市场体系不健全;(与市场相关的法律制度缺失,如契约、产权、货币、信用、信息等方面;基础设施缺乏)⑧国际关系中地位低下。
(马工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概论 第四章 参考答案

第四章资本积累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指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
2.指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
3.是指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4.是指资本家不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新的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5.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
6.由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
7.是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8.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大资本。
二、单项选择题1.④2.③3.③4.②5.④6.④7.②8.④9.②10.①11.②12.②13.①14.③15.①16.②17.①18.③19.④20.③21.①三、多项选择题1.③④2.④⑤3.②④4.②③④⑤5.②③6.①②③④⑤7.①②③⑤8.①④9.①②③④⑤10.②③④⑤11.①③⑤12.①②③④13.①③④⑤14.①②③④⑤15.①②16.③④⑤17.②③18.③⑤19.①②20.②③④⑤21.①②④四、填写题1.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2.剩余价值剩余价值3.外延扩大再生产生产要素量的增大内涵扩大再生产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4.提高提高5.可变资本6.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7.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8.资本家财富的积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9.生产关系10.剩余价值扩大再生产11.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竞争规律12.不变资本可变资本13.劳动力资本五、简答题1.答:(1)资本主义再生产首先是物质资料再生产。
因为任何一次生产过程,都要消耗一定的物资资料,此与同时,任何一次生产过程又会生产出一定的物质资料,它们既为下一次生产过程提供物质条件,并且也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从而使再生产能够顺利地进行。
马工程发展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马工程发展经济学课后题答案《发展经济学》课后题主编:马工程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指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第一,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
18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远远快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整个时期。
第二是生产率的快速增长。
按库兹涅茨的估算,人均产量增长的50%~75%来自生产率的增长。
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化。
库兹涅茨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服务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四,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也发生了迅速变化。
例如城市化、家庭规模的变化、现代观念的传播等等。
第五,由于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在19世纪末走向世界,瓜分世界。
第六,现代经济增长的扩散,尽管有扩散到世界范围的倾向,但实际的扩散却是有限的,只局限于不到全世界1/3人口的范围内。
上述6个特征是互相联系的。
在这些相互联系的增长特征中有一个共同纽带,即对技术创新的大规模应用,它构成现代经济增长的许多特殊内容。
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虽然发展中国家各国之间在历史、文化、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各个方面差异很大,但这些国家却拥有某些共同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1)低下的生活水平。
在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
生活水平的低下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些国家的人均生活水平很低。
其次,在发展中国家,作为人口大多数的穷人与少数富人生活水平的鸿沟也较发达国家大。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习题集》答案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习题集答案1. 弹性和供给1.1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E = \\frac{\\text{价格变化的百分比}}{\\text{数量变化的百分比}} $$其中,E表示价格弹性。
当E>1时,称之为需求(或供给)的弹性;当E<1时,称之为需求(或供给)的不弹性;当E=1时,称之为需求(或供给)的单位弹性。
1.2 供给曲线的形状根据供给曲线的形状,我们可以将供给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完全弹性供给: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即无论价格如何变动,供给的数量始终保持不变。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某些原材料市场上,如农田中的大米。
•完全不弹性供给: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即供给数量不随价格的变动而发生变化。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某些独特商品或服务上,如著名画家的作品。
•弹性供给: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即供给数量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大多数商品和服务市场上。
•不弹性供给:供给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即供给数量随价格的上升而减少。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自然灾害或政府政策变化等。
1.3 最小供给价格和平衡价格最小供给价格指的是供应者愿意以较低价格出售一定数量商品的最低限制。
当价格低于最小供给价格时,供应者将不愿意出售商品,这可能会导致供给不足。
平衡价格指的是市场上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的价格,即供求两个曲线相交的点。
2. 市场均衡和效率2.1 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市场需求由所有个人需求的总和组成。
市场供给由所有供应者供给的总和组成。
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
当市场需求增加时,市场价格和数量多的增加。
当市场供给增加时,市场价格下降而数量增加。
2.2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的状态。
在市场均衡状态下,市场价格和数量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
当市场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价格和数量会向着市场均衡的方向调整,直到达到均衡。
马工程《世界经济概论》第13章思考题答案

第十三章世界经济深刻变化中的中国经济
1.试述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自2008年9月起,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全面冲击,世界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之中,进入大调整、大变革的重要时期。
虽然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趋势,并未因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此次危机还是对世界经济格局和未来全球经济增长路径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世界经济也由此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深入调整;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加速孕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快速上升;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加快变革。
(2)世界经济对中国的影响
世界经济出现的复杂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既给中国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孕育着中国发展的新优势,同时也使中国发展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
世界经济给中国带来的新机遇:首先,虽然世界经济正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环境和世界经济发
1。
(完整word)发展经济学课后答案、名词解释及扩展资料

第一章课后答案1、什么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于当今世界具有怎样的意义?发展中国家最广泛的概念:与发达国家相对应,只要不是发达国家就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狭义的概念: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那些在历史上曾经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后来摆脱了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目前经济发展又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民族和国家。
在经历了半个世纪艰难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之后,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世界舞台上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决定性因素。
没有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世界上的任何重大问题都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
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中国家的命运,就是整个人类的命运}发展中国家的未来,就是整个世界的未来。
因为如果这个世界上4/5的人口、80%以上的国家都处于贫困与动乱的状态之中,人类就永远不得安宁。
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主要特征?为什么说社会、经济、文化的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本质特征?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第一,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第二,人均收入低,贫富差距大第三,人口出生率高,平均寿命低第四,文化教育、卫生保健条件差,文盲率高第五,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脆弱地位第六,社会、经济、文化的双元结构上述所列举经济特征都是描述性的.而社会、经济、文化的双元结构则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本质特征。
目前世界上认定发展中国家时都是利用统计据,将一定数量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作为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依据。
实际上,人均国民总收入只能从统计上表明一个国家是高收人国家还是低收人国家,很难从本质上揭示一个国家的发展属性.例如石油输出国就是一群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我们认为,要想真正界定什么是发展中国家,就必须从理论上把握发展中国家的本质经济特征,这就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文化的二元结构.3、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分类方法有哪些?这些分类方法的意义和局限是什么?第一种、联合国的划分方法:分为“最不发达”的最贫困国家、非石油出口“发展中国家”、20世纪70年代国民收入显著增长的盛产石油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第二种、世界银行的划分方法:世界银行将世界上人口超过100万的132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其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划分为低收入国家和地区、下中等收入国家和地、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高收入国家和地区四种类型。
马工程《世界经济概论》第9章思考题答案

马工程《世界经济概论》第9章思考题答案
1.简述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首先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国家,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表现的更为明显;其次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无论是总体水平,还是人均水平,发达国家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再次在经济结构方面,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明显体现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特征, 已经进入到了后工业化社会时期,而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中,工业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由工业向服务业转移的特征还没有明显体现,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社会阶段,而一部分极其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则依旧处于前工业社会阶段。
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指美国、日本和欧共体(欧盟)之间在不同时期下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日本和西欧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盟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美国和日本的地位在相对下降。
三、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首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可
1。
西方经济学第5章-马工程教材答案

第五章1. 在短期中,垄断企业是否会亏损?为什么?解答:和完全竞争企业或其他企业一样,在短期中,垄断企业在利润最大化产量上也可能会亏损。
造成垄断企业在短期中可能亏损的原因也主要是两个方面:或者,在给定的规模上成本过高,或者,市场的需求过低。
在这两种情况下,在利润最大化产量上,垄断企业的平均成本就可能大于平均收益,从而,垄断企业即使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去进行生产,仍然会遭受亏损。
2. 试比较垄断企业与完全竞争企业的最终均衡。
解答:在长期的最终均衡中,垄断企业的长期的边际收益等于长期的边际成本、长期的平均收益大于或等于长期的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收益等于最优(规模的)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收益大于或等于最优(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
另一方面,在长期的最终均衡中,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的边际收益等于长期的边际成本、长期的平均收益等于长期的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收益等于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收益等于短期平均成本,且它们都等于市场价格。
3. 谈谈你对自然垄断的看法。
解答:自然垄断产生于如下常常与规模经济有关的特殊技术:典型企业生产产品的固定成本相当之大,而可变成本从而边际成本又相当之小,结果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一直下降到充分大的产量水平上才达到最低点。
这里,充分大的产量是指在可盈利价格下能够完全地满足市场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生产该产品,则它们就都无法达到最低的成本。
于是,为了减少成本,每个企业都将努力地增加各自的产量,并相应的降低价格。
这就是所谓的“价格战”。
价格战的结果,活下来的企业就成为市场的垄断者。
一旦形成垄断,该垄断企业就可以凭借垄断地位而根据利润最大化的要求来重新决定自己的产量和价格。
4. 为什么垄断竞争企业可以对价格施加一定的影响?解答:垄断竞争企业改变产量的行为会对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尽管从整个市场来看,垄断竞争企业的“份额”是“微不足道”的,但它生产的却是“差异产品。
西方经济学第12章-马工程教材答案

第十二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1.总需求曲线为何向右下方倾斜?答案要点:总需求会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或者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而提高。
这也就是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财富效应(实际余额效应)。
所以,总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
2.财政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效果较好的条件是什么?答案要点:从总供求模型来说,总供给曲线越平坦,即物价水平变动很小或几乎不变动,总需求曲线越陡直,即总需求对于价格不敏感,财政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好。
当然,经济中也必须有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的具体项目。
3.货币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效果较好的条件是什么?答案要点:从总供求模型来说,总供给曲线越陡直,即物价水平变动很大也不会影响总供给,总需求曲线越平坦,即总需求对于价格很敏感,货币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好。
当然,经济中也必须有货币政策可以发挥作用的企业投资的重要具体项目。
4.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恢复或增长的局限性和副作用各是什么?答案要点:如果是以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恢复经济或促进经济增长,必须有好的项目,同时也不能因此引起利率上涨。
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就会产生局限性和副作用:因利率上涨而导致原本可由社会进行的投资被放弃,即产生“挤出效应”,或者因缺乏适当的投资支出的对象,而无法达到目的。
如果以减税的财政政策恢复经济或促进经济增长,也有局限性,即,企业找不到可以盈利的投资项目,就不会因减税而增加投资,从而无法达到预定的目的。
5.以货币政策促进经济恢复或增长的局限性和副作用各是什么?答案要点:一是受限于经济中是否存在可盈利的投资项目,二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6.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理由是什么?答案要点:可以互相弥补单独使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时存在的局限性和缺陷,避免或降低副作用。
西方经济学第7章-马工程教材答案

第七章1.试比较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又被称作“孤立市场”的分析方法。
马歇尔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现象非常复杂,影响市场运作的因素很多,为使分析简化,应该采取“其他情况不变”的假设,孤立分析某种产品的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动,待到所有的商品价格和供求问题分析完之后,再进行综合分析,便能够得出关于市场均衡的正确结论。
在局部均衡分析中,某一市场上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做是它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假定不变,这些不变的价格仅仅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
其结论是,该市场的供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但是,局部均衡分析虽然可以揭示商品均衡价格和数量决定的一般关系,却也显得过于简单化,它不能说明市场经济体系中均衡价格和数量决定的较为复杂的情形。
在市场体系中,各种商品的供给、需求及价格是相互影响的。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状况,而且也要受到其他与之有关的其他商品的供求状况及价格的影响。
所以,根据局部均衡分析不能解决市场经济体系中各种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决定问题。
于是,在西方经济学中又出现了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2.应用埃奇沃斯盒式图解释某一点如何表示两个消费者购买的市场产品组合。
在埃奇沃斯盒式图中,每一点都代表两个消费者的市场产品的组合。
从原点O1沿底部横轴向右和沿左面纵轴向上(如箭头所示)为甲所持有的产品;从原点O2沿上面横轴向左和沿右面纵轴向下(如箭头所示)为乙所持有的产品。
例如,A点表示食品和布的初始分配。
沿底部横轴从左向右,可以看到甲有7单位食品,沿左面纵轴向上看,又看到他有1单位布。
这样,对于甲来说,A点代表他持有的7单位食品(7F)和1单位布(1C),其余的3单位食品(3F)和5单位布(5C)则为乙所持有。
从图上查看乙持有产品的情况,则是沿上面的横轴向左看和沿右面的纵轴向下看,同样可以发现在A点乙持有3单位食品和5单位布。
(马工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概论 第七章 参考答案

第七章职能资本和平均利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成本价格指资本家在生产上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
2.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
当剩余价值不被看作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产物时,它就转化为利润。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利润和剩余价值在量上是相等。
3.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它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4.生产价格是商品的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它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5.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它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6.商业资本是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资本形式,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攫取商业利润为目的资本。
7.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品经营所获得的利润。
其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
8.商业流通费用指商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所支付的各种费用。
包括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
9.生产性流通费用是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运动引起的费用,也就是同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有关的费用,如包装、运输、保管等费用。
10.纯粹流通费用是由价值形态的变化引起的费用,也就是同纯粹的商品买卖有关的费用,也叫非生产性流通费用,如商店建筑费、广告费、簿记费、店员工资等。
二、单项选择1.③2.②3.④4.③5.③6.③7.③8.④9.③10.③11.②12.③13.②14.②15.①16.④17.①18.③19.③20.①21.③22.②23.③24.①25.②三、多项选择1.①④⑤2.②⑤3.①②③④4.①②④⑤5.①②③④⑤6.①④⑤7.②③④⑤8.①③9.②③④10.①②③④11.①③⑤12.③④13.①②③④⑤14.①③⑤15.①③④⑤16.①④⑤17.①③④⑤18.①②③④19.①②⑤20.①③④⑤21.①②③⑤22.③④⑤23.①③④⑤24.②③⑤三、填空题1.不变资本可变资本2.全部预付资本3.剩余价值预付总资本增殖程度4.正比5.平均利润成本价格6.市场价格生产价格7.社会生产价格8.产业资本9.平均利润10.剩余价值11.平均有机构成12.可变资本全部预付资本本质转化形式13.剩余价值率利润率14.社会价值平均利润率15.生产性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新的价值价值剩余价值中五、简答题1.答:(1)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一部分价值。
发展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发展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经济世界:按照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布罗代尔的解释,经济世界是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
一个经济世界有三个组成要素:首先,它占据着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有其特定的界限:其次,一个经济世界总要有一个或几个中心;第三,每个经济世界都分解为延续的区域。
2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在出口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最初是由法国人口统计学阿尔弗雷德•索维提出的,它作为一个新的世界政治范畴使用,泛指战后新建的不结盟国家。
逐渐的第三世界被用来泛指西方发达国家以外的发展中国家。
二、问答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指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第一,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
18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远远快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整个时期。
第二是生产率的快速增长。
按库兹涅茨的估算,人均产量增长的50%~75%来自生产率的增长。
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化。
库兹涅茨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服务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四,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也发生了迅速变化。
例如城市化、家庭规模的变化、现代观念的传播等等。
第五,由于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在19世纪末走向世界,瓜分世界。
(完整版)第西方经济学第15章-马工程教材答案

第十五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1.什么是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 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表示?【参考答案】名义汇率是两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相对价格,即一种货币能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数量,用e 表示.名义汇率有两种不同的标价方法,一种是直接标价法,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国外货币的价格,另一种是间接标价法,用国外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
实际汇率是用两国(或地区)价格水平对名义汇率加以调整后的汇率,用ε表示。
与名义汇率相比,实际汇率更能说明一国(或地区)货币的真实购买力。
如果本国产品的价格用本币表示为P ,某一国外产品的价格用外币表示为f P ,国内居民持有本国货币要购买国外商品,在国外生产商只接受外币来交换其商品的条件下,本国居民应该先用本币以名义汇率e 购买该外币,然后用该外币以f P 的价格购买国外产品,这样,一单位国外商品用本币单位数量来表示就等于f eP 。
由此可见,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f P eP ε=。
2。
实际汇率与净出口关系如何表达?【参考答案】实际汇率的变化会影响一国的净出口。
一般来说,影响进出口的主要因素是一国的国民收入、进出口的商品相对价格、关税、进出口商品量限额等因素.由于实际汇率是本国商品和服务相对于国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出口和进口。
对于进口来说,如果本币升值,国外商品和服务就变得相对便宜,故进口正向地取决于本币升值。
对于出口来说,如果本币升值,本国出口商品会变得相对昂贵,从而抑制了出口,故出口反向地取决于汇率变动.由于净出口是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从总体上来看,净出口反向地取决于本币升值.用图形表示:3.在固定汇率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里,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参考答案】在固定汇率制下,中央银行必须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固定水平。
以下我们用图形具体分析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首先,分析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马工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概论 第八章 参考答案

第八章生息资本和利息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的货币资本。
2.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3.是在存在利息的情况下,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总称,它在数量上等于平均利润和利息的差额。
4.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它是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信用中介,也是资本家相互之间的支付中介。
5.是银行资本家为经营银行业务获取利润而投下的自有资本以及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
6.是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7.是银行或货币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
8.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
9.是它的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
10.是具有票面金额,代表资本所有权或债权的证明书。
11.是股份公司的股票持有者。
12.是大股东控制公司所需要的股票额。
13.是进行有价证券交易的场所和渠道。
14.是股份公司创办人发行股票时,股票出售价格总额同实际投入这个企业的资本总额之间的差额。
二、单项选择题1.④2.①3.②4.③5.④6.②7.③8.①9.②10.④11.①12.④13.④14.④15.③16.②三、多项选择题1.①③④⑤2.①③3.①⑤4.①②④⑤5.①②③④⑤6.①②③⑤7.①②④8.①②③④⑤9.①②④⑤10.①③④⑤11.①②③④⑤12.③④⑤13.③④⑤14.①③④15.①③⑤16.①⑤四、填空题1.职能资本货币资本剩余价值2.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银行资本家3.剩余价值平均利润4.存款放款5.商业信用银行信用6.使用权所有权7.利息借贷资本8.存款利息贷款利息9.合资经营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对公司债务负无限责任通过发行股票,将许多个别资本联合成一个集团资本10.股息股息存款利息率11.它能带来一定收入资本化的收入12.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银行职员的工资其他管理费用平均利润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13.社会资本14.企业利润五、简答题1.答:(1)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工程发展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发展经济学》课后题
主编:马工程
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指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
第一,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
18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远远快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整个时期。
第二是生产率的快速增长。
按库兹涅茨的估算,人均产量增长的50%~75%来自生产率的增长。
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化。
库兹涅茨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服务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其国民收入的相对
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四,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也发生了迅速变化。
例如城市化、家庭规模的变化、现代观念的传播等等。
第五,由于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在19世纪末走向世界,瓜分世界。
第六,现代经济增长的扩散,尽管有扩散到世界范围的倾向,但实际的扩散却是有限的,只局限于不到全世界1/3人口的范围内。
上述6个特征是互相联系的。
在这些相互联系的增长特征中有一个共同纽带,即对技术创新的大规模应用,它构成现代经济增长的许多特殊内容。
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
虽然发展中国家各国之间在历史、文化、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各个方面差异很大,但这些国家却拥有某些共同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1)低下的生活水平。
在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
生活水平的低下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些国家的人均生活水平很低。
其次,在发展中国家,作为人口大多数的穷人与少数富人生活水平的鸿沟也较发达国家大。
最后,大范围的贫困。
所谓贫困是指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
(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
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力资源素质、资本存量、
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生产率水平比较低下。
2002年,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23。
(3)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
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一般都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出生率,同时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和传染病的控制,两类国家在死亡率上的差别要小得多,这便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快速增长。
人口快速增长的一个结果是在发展中国家儿童占总人口的比率较高,因此从业劳动力抚养的儿童和老人的数目也多,这就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赡养负担。
(4)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
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却未得其用。
劳动力利用不充分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公开失业,指有劳动力和劳动意愿的人们得不到工作机会;另一种是低度就业或不充分就业,指劳动者形式上虽然就业,但得到的工作时间比他们能够工作的时间少,或指劳动者虽然在形式上得到充分就业的工作时间,但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却非常低,甚至接近于0。
(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
从生产结构看,低收入国家(中国和印度除外)农业在GDP中份额要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从就业结构看,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在发展中国家多达50%~70%左右;从城市化水平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要远低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
(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关
系上是不平等的。
发达国家控制着国际贸易的类型,决定着国际关系的规则和形势。
而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水平低,国内储蓄不足,经济建设只能靠出口初级产品取得外汇。
同时,发展中国家也需要引进必要的技术、外援和外资,而这些资源的国际转移条件也是由发达国家控制的。
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受发达国家支配,依附于发达国家。
(7)不发达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本质特征。
由于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和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以及独立后政府干预不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运行不灵且受到严重扭曲,无法发挥作为资源配置基本手段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