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设计2024秋季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学生能够认识到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分布,理解它们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的能力,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3.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设计并实施简单的实验,探究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4.社会责任:增强学生对环境和公共卫生的意识,理解保持环境清洁和防止病菌传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掌握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难点•理解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
•设计并实施有效的实验方案来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四、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
•多媒体课件(包含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示意图、实验视频等)。
•实验材料:培养基、无菌棉签、标签纸、培养皿、显微镜(可选)等。
•课外读物或网络资源,介绍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动画等直观展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
•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设计并实施实验,探究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和感悟。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导入: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面包、牛奶、土壤、空气等),提问:“这些物品中可能含有哪些微生物?它们是如何分布的?”引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话题。
•揭示课题: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及探究方法。
2. 新课教学•细菌和真菌的广泛分布:•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分布示意图,包括水体、土壤、空气、动植物体内外等环境。
•讲解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条件和适应性特征。
•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实验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初中生物-八年级生物知识点-第五单元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本章综合解说本章内容概览细菌、真菌是两类特殊的生物,对维持生物圈的繁荣和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们广泛地分布于我们的周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本章内容按照“宏观→微观→宏观”的顺序呈现内容。
首先从宏观方面介绍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征,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然后从微观方面介绍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生殖等方面的特点。
最后又从宏观方面引导我们关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
另外,本章内容重视对生物技术方法的训练,介绍了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为我们今后学习生物技术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提示重点:(1)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3)真菌的主要特征。
(4)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难点:(1)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2)比较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3)利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霉菌,总结归纳真菌的结构特点。
(4)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5)细菌和真菌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本章学法点津1.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认识细菌的形态结构;通过对细菌和真菌的比校,认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特点、细胞结构、营养、生殖等的异同。
根据比较后得出的结论,归纳细菌、真菌具有的主要特征。
2.回忆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以及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等内容,结合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讨论、探究等,认识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所起的作用。
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等现象的分析,辩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的作用:结合生活实例,认识人类在疾病防治、清洁能源生产、环境保护中对细菌、真菌的利用。
4.积极参与观察和探究,如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观察细菌和真菌的结构、制作孢子印、观察发酵现象、制作甜酒、保存食品等,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提高探究能力,学会合作,发展实践能力。
真菌和细菌的分布以及概念
真菌和细菌的分布以及概念真菌和细菌是生物界中两个重要的微生物类群,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并在生态系统的平衡、生物圈的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分布和概念两个方面详细介绍真菌和细菌。
1. 真菌和细菌的分布:真菌分布广泛,存在于陆地和水体等各种环境中。
陆地上的真菌多分布在土壤中,特别是在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常能找到大量真菌。
另外,真菌还可以在各种植物体上寄生,如腐生真菌通过分解死亡的有机物质来获取养分,而寄生真菌以其他生物体为寄主,从中获取养分。
同时,真菌也存在于空气中,风抬起的尘埃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真菌孢子,它们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地方。
细菌也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包括陆地和水体等各种环境。
细菌在土壤中的数量很多,尤其在富含有机质和湿润的土壤中,如农田和森林土壤。
此外,细菌还存在于不同生物体表面,如人体、动物、植物以及其他微生物体的表面。
细菌可以存在于海洋、淡水和地下水等水体中,它们在水循环和食物链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此外,细菌还可以在极端环境中生存,如极地、高温、高压等。
2. 真菌和细菌的概念:真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通常是一细胞或多细胞形式存在的,与植物和动物有着相似的特征,但在进化和生理特性上与它们有所不同。
真菌是异养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是通过外源性有机物质来获取能量和营养。
真菌体形态多样,可以是丝状菌丝体、酵母菌体或子囊菌体等,其中菌丝体是真菌最基本的结构,它对于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细菌是微生物界最为广泛的类群之一,它们是原核生物,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细菌通常为单细胞生物,但也有一些细菌可以以聚集形式生活。
细菌形态多样,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等不同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杆菌和球菌。
细菌具有多样的代谢途径,有些可以进行发酵代谢,有些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还有些可以进行呼吸作用等。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分解有机物质、固氮、产生酶等。
总而言之,真菌和细菌作为两个重要的微生物类群,分布广泛于自然界的各个环境中。
细菌和真菌区域差异及其生态意义
细菌和真菌区域差异及其生态意义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分别处于不同的区域,并且在生态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其数量极其庞大,涵盖了很多生态系统。
而真菌是以菌丝为主体的多细胞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土壤和湿润的环境中。
首先,我们来看看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差异。
细菌主要分布于水体和土壤中、口腔、肠道等生物体内,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非常广泛。
细菌通过分解腐殖质、氮循环、硫循环、铁循环等生态过程,参与了生物循环的许多方面。
此外,细菌还可以分解寿命较长的有机物,从而降低了死物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而真菌主要生长于土壤、植物根际、潮湿环境以及动物排放物上。
在生态系统中,真菌的作用主要是分解有机物质,从而释放出有机质和其他养分,为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生物提供了重要的养分来源。
其次,我们来看看细菌和真菌分布与其生态意义之间的关系。
在自然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和分布都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比如土壤pH值、温度、湿度、氧气含量和自然干扰等。
因此,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分布也不同。
例如,细菌在降雨和湿度高的环境中数量会增加,而在较干燥的环境中数量则会减少。
类似地,真菌在潮湿的环境中数量会增加,而在较干燥的环境中数量则会减少。
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与生态意义之间的关系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有着不同的生态特征。
细菌和真菌分别占据着自己特定的生态角色,并在不同的生境中实现其生态功能。
所以,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和生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态系统中的相关过程,并针对其特性进行科学合理地改善环境。
此外,细菌和真菌的区别还在于它们参与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循环方面。
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微生态系统学专家马荣锦指出,细菌是属于单细胞微生物,繁殖速度快,生命短暂,能够快速分解有机物,产生更为原始的养分质量,因此它们是土壤管理的重要指标。
而真菌多为硬壳香菇、杏鲍菇等,多为多细胞组织构造,生命较长、繁殖速度较慢,能产生大分子的有机化合物,进一步把生物质与矿质分子建立起联系,形成更为复杂的养分质量,因而也就起到了很好的土壤调理作用,增强了土壤的肥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3.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节内容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初步认识它们的分布规律。
(3)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菌和真菌等实验,引导他们发现和总结分布规律。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一些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作答。"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纠正错误,解答疑惑。
"通过练习,我发现大家对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方面有了较好的掌握。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我会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4.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和真菌,培养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与细菌和真菌相关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规律。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规律。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深入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作业旨在拓宽同学们的知识视野,培养大家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同时提高写作水平。"
思维导图——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与细菌和真菌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菌落——有一个细菌或真菌饭之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细菌菌落——面积较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3.真菌菌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红、褐、绿、黑、黄4.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第二节细菌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微生物学之父”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细菌的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的结构——荚膜、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鞭毛1.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称为原核生物2.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3.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4.有些细菌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第三节真菌1.青霉是多细胞生物,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2.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称为真核生物3.青霉的结构——营养菌丝、直立菌丝、孢子营养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直立菌丝——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营养菌丝能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供霉菌使用4.真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存5.真菌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把动物和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植物共生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1.细菌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面包与酵母菌、酸奶(酸菜)与乳酸菌、醋与醋酸菌、酿酒与酒曲2.细菌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防止食物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3.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利用真菌产生的抗生素4.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在无氧环境下,利用甲烷菌分解秸秆、粪尿中的有机物。
产生氢,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
污水处理厂利用细菌来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植物的分类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花、果实和种子作为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细菌和真菌的关系
细菌和真菌的关系细菌和真菌是生物界的两大类微生物,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也生活在我们的身体内。
虽然细菌和真菌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大的差异,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1. 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细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其大小通常在1-5微米之间,形态各异,有球形、杆状、螺旋形等多种形态。
细菌可以通过分裂、共生、寄生等方式繁殖,其数量之多可以达到每立方厘米数百万个。
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生活在土壤、水体、空气、动植物体内等各种环境中。
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的微生物,其体形多为菌丝状或菌株状,大小和形态也各异,有圆形、椭圆形、环形等。
真菌的繁殖方式多样,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生长在土壤、植物、动物体内等各种环境中。
2. 细菌和真菌的相互作用虽然细菌和真菌有着不同的形态和生长方式,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下面我们来看看细菌和真菌之间的一些相互作用。
(1)细菌和真菌的共生关系在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之间存在着许多共生关系。
例如,细菌可以生长在真菌的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层,避免真菌受到外界的侵害。
同时,细菌可以分泌一些有益的物质,促进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另外,一些细菌和真菌之间也存在着互利共生的关系,例如细菌可以为真菌提供营养物质,而真菌则可以为细菌提供生长环境。
(2)细菌和真菌的竞争关系在一些环境中,细菌和真菌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
由于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和生长环境,因此在有限的资源下,它们之间就会展开竞争。
例如,一些细菌会分泌一些抑制真菌生长的物质,从而占据更多的资源。
另外,真菌也可以通过分泌一些有毒物质来抑制细菌的生长。
(3)细菌和真菌的共生病理学细菌和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存在于人体内。
在人体内,细菌和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一些共生病理学现象。
例如,一些细菌和真菌会相互协作,在人体内形成一些复杂的感染病理学现象,导致一些严重的疾病。
八年级生物上册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系
细菌和真菌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有重要影响 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促进物质循环 细菌和真菌能够参与氮循环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细菌和真菌能够产生抗生素对疾病的防治有重要作用 细菌和真菌能够产生毒素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负面影响
细菌和真菌的防治与利用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的防治方法
消毒:使用消毒剂、紫外线等方法进行消毒 隔离:将感染源与健康个体隔离防止传播 抗生素: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免疫: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对细菌和真菌的抵抗力
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价值
食品工业:用于发酵、酿造等食品生产过程 医药工业:用于生产抗生素、疫苗等药物 环境保护:用于污水处理、土壤修复等环保领域 生物技术:用于基因工程、生物合成等生物技术研究
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的分布
食品种类:细菌和真菌广泛存在于各种食品中如肉类、蔬菜、水果等
生长条件: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等条件
危害: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的生长可能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甚至引发食物中毒
控制措施:通过保持食品清洁、低温保存、添加防腐剂等措施可以控制细菌和真菌在 食品中的生长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细菌和真菌的概述 03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04 细菌和真菌的生态作用
05 细菌和真菌的防治与利用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细菌和真菌的概述
第二章
细菌和真菌的定义
真菌:多细胞微生物有核膜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葡聚 糖组成
细菌:单细胞微生物无核膜 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组成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思维导图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馒头上长出的
一个个菌斑就是霉菌的菌落。
2、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是:
3
4
第二节细菌
1、发现细菌的是列文虎克。
“微生物学之父”是巴斯德,他通过“鹅颈瓶实验”证
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空气中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和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2
(1
(2
(3
(4
(5
(6
(7)
(8
3、
4
5、青霉孢子是青绿色,着生在直立菌丝上,呈扫帚状。
6、细菌和真菌的比较
(1(2)如链球菌可使人患扁桃体炎;臂癣和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
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
(3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共生。
例如,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根瘤是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生。
1、食品的制作:
①干蘑菇——脱水法;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咸鱼、咸蛋——腌制法(4种食物保存方法的原理是:除去食物中水分,抑制
菌的生长和繁殖)
②袋装牛奶、盒装牛奶——巴氏消毒法;
③肉类罐头——罐装法。
(②③的原理是:高温灭菌)
④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原理是:破坏需氧菌的生存);
还可以用冷藏法、冷冻法、使用防腐剂等方法。
(3)环境保护:
细菌可以净化生活污水,。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教案标题: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2. 掌握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条件和特点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验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规律教学内容:1. 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2. 细菌和真菌在土壤、水体、空气中的分布情况3.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和特点4. 实验:观察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分布情况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细菌和真菌的话题,激发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兴趣2. 授课:介绍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和生存条件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收集不同环境中的样本,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4.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规律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和分布规律教学方法:1. 演讲教学:通过讲解和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和分布情况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加深对细菌和真菌的认识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深化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规律进行总结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细菌和真菌分布情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2. 实验器材和实验用品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掌握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条件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从而加深对细菌和真菌的认识。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细菌和真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它们生活在各种环境中,包括水、土壤、空气和人体等。
在此,我们将探讨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它们分布的因素。
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规律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规律与它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
以下是常见的环境及其相应的细菌和真菌。
1.土壤土壤是细菌和真菌的主要栖息地之一。
一般来说,土壤中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各种微生物,这为细菌和真菌提供了生存和繁殖的温床。
常见的土壤细菌有假单胞菌、芽孢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等。
常见的土壤真菌有黑曲霉、霉菌和酵母菌等。
2.水体水体是细菌和真菌繁殖的好地方。
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提供了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
在水域中,较常见的细菌有肠杆菌、弧菌和螺旋体等;常见的真菌有水藻、霉菌和酵母菌等。
3.人体在人体内,细菌和真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体内的细菌主要分布在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表面。
消化道中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乳酸菌和肠球菌等;呼吸道中常见的细菌有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皮肤表面中常见的细菌有表皮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等。
真菌感染可以导致口腔念珠菌病和阴道假丝酵母病等疾病。
二、影响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因素1.温度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受温度的影响很大。
通常情况下,生物体的最适生长温度与其来源的生态系统温度相关。
例如,热带地区细菌和真菌要比寒带地区少。
在合适的温度下,微生物的生长是快速的。
但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就会变得较为缓慢,生长和繁殖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2.水分和营养物质细菌和真菌需要水分和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
水分作为溶剂,帮助细胞内化学反应和养分的吸收。
土壤和水体富含有机物,为微生物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而人体内的细菌和真菌则在口腔、肠道和皮肤等地方找到了它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3.氧气对于某些细菌和真菌而言,氧气的存在或不存在可以是一个限制生长的因素。
有些菌群需要氧气来进行代谢运作,称为好氧菌,如肠球菌和芽孢杆菌等;而有些菌群则不能容忍氧气,这称之为厌氧菌,如对厌氧菌家族硫还原菌等。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4章第1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在家阅读资料,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
-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解题思路。
-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疑问提交给教师,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通过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及作用,学生应培养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精神。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树立生态平衡的生命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科学思维方法,提高思维品质。
⑧细菌和真菌的研究方法和进展不断更新,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微生物的机会。
②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土壤、水、空气、动植物体内。
③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氮循环、分解有机物、食品制作、环境保护。
④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健康影响、医药应用、农业应用、工业应用。
⑤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方法:显微镜观察、培养方法、鉴定方法、操作技巧。
⑥细菌和真菌的分类和鉴定:细菌的分类和鉴定方法、真菌的分类和鉴定方法、遗传变异、物种多样性。
- 真菌的分类和鉴定方法
- 细菌和真菌的遗传变异
- 细菌和真菌的物种多样性
7. 细菌和真菌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 细菌和真菌的遗传学研究方法
- 细菌和真菌的生态学研究方法
- 细菌和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 细菌和真菌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七、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阅读材料:《微生物的世界》、《微生物学原理》、《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等书籍,以深入了解细菌和真菌的更多知识。
细菌和真菌知识点总结
细菌和真菌知识点总结细菌和真菌是生物界中两类重要的微生物。
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简单,没有真核细胞器,但具有较高的代谢能力和适应能力。
真菌是一类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复杂,包括真核细胞器,如细胞核、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
细菌和真菌在生态、形态、生理和病原等方面有着很多不同之处。
从生态角度来看,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个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和动植物体内等。
它们可以通过空气、水流、接触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
而真菌主要存在于土壤、植物表面和动物体内等环境中,它们通常以菌丝体的形式存在,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感染宿主进行传播。
从形态上来看,细菌呈多样的形态,包括球状、杆状、螺旋状等,大小约为0.2-10微米。
而真菌的形态较为复杂,主要分为菌丝体和孢子体两个阶段。
菌丝体是由细长的菌丝组成的,可以形成菌丝网或菌丝群体。
孢子体则是由孢子组成的,孢子可以通过风、水或动物传播。
从生理上来看,细菌具有较高的代谢能力,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发酵作用等。
它们可以利用多种有机和无机物质作为能量和碳源。
而真菌的代谢能力较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主要以异养方式获取能量和碳源,即通过分解有机物质来获取养分。
从病原方面来看,细菌和真菌都可以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疾病。
细菌可以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而真菌主要引起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和真菌病等疾病,如念珠菌感染和白色念珠菌感染等。
细菌和真菌是两类重要的微生物,它们在生态、形态、生理和病原等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
了解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对于我们认识微生物世界、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一等奖3篇
4、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3、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体验与人的合作与交流;4、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重点: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难点: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观察记录。
三、课前准备教师:1、变质的牛奶、各种真菌(木耳、香菇、灵芝等)长霉的馒头、面包,腐烂变质的.水果;2、实物投影仪;3、培养菌落实物;4、琼脂、培养皿、烧杯、甜豆浆、酒精灯、吸管、三角架、无菌棉棒、镊子、放大镜。
学生:预习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引入新课积极思考、踊跃提问展示变质的牛奶,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认识大型的真菌和真菌中的霉菌仔细观察,从实物中获得有感性认识。
展示大型真菌及霉菌实物。
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请两个同学讲解和演示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提问并解答。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区分细菌和真菌菌落分布的特点观察菌落实物、区分其分布的特点。
阅读教材。
将课前培养的菌落实物分发给各小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及时点评并给予鼓励。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通过对实物、图片的观察总结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
展示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
制定探究活动的方案制定实施方案、交流活动的计划及展示观察记录的表格下课后半小时内将在各自环境中已接种的培养皿密封好,送回教室后排的空桌上。
布置设计探究方案,提醒学生注意设计对照组。
巡视和指导、参与设计,及时激励。
每组发给两套有培养基的培养皿。
5、《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认识菌落的外观形态,辨别被细菌、真菌感染的食品和生物;2、通过学生介绍,分析培养基的基本成分,了解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操作过程,尝试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3、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析实验结果,归纳适宜细菌真菌生存的环境条件;4、根据所学知识,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并阐述自己的论据,培养相关的科学素养;5、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开拓创新、交流和合作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P79—83的内容,大字精读, 小字略读;思考P80的讨论题并把相关内容勾画下 来,比比谁能正确回答。
• 三、后教 •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枯草杆菌(细菌) 青霉(真菌)
枯草杆菌以水果为营养,靠分解水果中 的有机物获取能量,导致水果腐败。
一、导入:揭示目标 动动脑 看图并思考: 小猫把鱼内脏埋在土里,过一段日 1、这幅图画中显示的是什么生态系统? 子,小猫再挖开泥土,内脏不见了,你 能告诉小猫,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现 草原生态系统 象对自然界有何意义? 2、生态系统的组成? 在适宜的条件下,内脏被土壤中腐 生细菌分解了。细菌把内脏分解成二氧 生 生产者: 绿色植物 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被植物 物 动物 消费者; 部 体所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有机 分 物又可被动物所利用。可见,这种现象 分解者: 细菌 真菌 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 重要作用。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D.原生动物与根瘤菌
6.下列细菌和真菌中,营寄生生活的是( 活的是( D )。 ①人体中的链球菌 ③使玉米得黑粉病的真菌 ⑤大豆根瘤中的根瘤菌 A.①②③ B.④⑤⑥
A)。营腐生生
②人体皮肤中的真菌 ④草地上的真菌 ⑥腐烂香蕉中的枯草杆菌 C.①③⑤ D.④⑥
7.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 水 、 二氧化碳 物遗体等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____ _______ 和 无机盐 ______ 。 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利用,因此,细 物质的循环 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的 二氧化碳 等_______ 起着重要的作用。 8.地衣是真菌和藻类 共生 在一起而形成的,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 有机物 ,真菌 可以供给藻类 水和无机盐 。
第五章
5-5-1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知识目标
• 1.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 作用. • 2.了解共生的现象. • 3.运用所学的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列举 它们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本课重点
• 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 作用. • 2.通过对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和人类关系 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待问 题.
促进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的循环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水和无机盐
水和无机盐
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
讨论: P80
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细菌和真菌起分解者的作用,它把动植物 的遗体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供绿色 植物利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细菌和真菌的是怎样生活的?
地衣——真菌与藻类共生 P81
探讨:共生现象
1、地衣是_____ 藻类 和____ 真菌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_____ ;真菌 有机物 可以供给藻类_______ 。 水和无机盐 藻类 真菌
地衣的横切面
2、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 有能够固氮的______与 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 根瘤菌 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 吸收的________,而植 物则为根瘤菌提 含氮物质 供 。 有机物
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 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等都 是由真菌引起的。
有些细菌和真菌营 寄生 生活,通过从 活 的动植 营养物质 患病 物体和人体吸收 ________,导致动植物和人 _____。
(三)、与动植物共生
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 共同生活 在一起, 相互依赖 ________ ______ , _________ 彼此有利 ,一旦分开,两者都受 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 共生 。 这种现象叫做____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腐生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寄生
3、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
`
练一练:
1.把一条死小鱼深埋在一棵大树的根旁,过了好长一段 时间以后,小鱼不见了,其原因是( D )。
A.被树根吸收了
C.被猫挖吃了
B.被水冲走了
D.被腐生细菌分解了
2、大部分细菌和真菌属异养生物,其原因是( C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B.进行无氧呼吸 D.进行有氧呼吸
细菌和真菌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养料)来生 活,属于异养型生物。 腐生和寄生都 从死的动植物吸取养料叫腐生。
是一方得利。
从活的动植物吸取养料叫寄生 。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链球菌(细菌),使人患 扁桃体炎、猩红热等疾病。 鼻窦炎、气管炎、肺 炎、肺结核、痢疾等都 是细菌引起的。 手足癣、甲癣、牛皮 癣等顽固性皮肤病都是 真菌引起的。
3.细菌对自然界的最重要影响是( A )。
A.分解动植物遗体 C.杀死多余动植物 B.制造有机物 D.净化空气
4、枯草杆菌使梨和苹果腐烂,它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C ) D.非生物组成
5.豆科植物的根瘤是由哪两种生物共同生活所形成的?( A )
A.根瘤菌和豆科植物
C.藻类与细菌
B.藻类与真菌
3、牛、羊等动物肠内的细菌能够帮动物分解______ 纤维素
4、人体大肠中的大肠杆菌 ________能够制造维生素B12 和 维生素K 。
细菌: 真菌:
苏云金杆菌 白僵菌
你知道它们分别能杀死下列哪些害虫吗?
1、松毛虫 2、玉米螟 3、菜青虫 4、棉铃虫 5、大豆食心虫 6、甘蔗象鼻虫
小结:
细菌和作用,同学们提出了 三种实验方案,其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 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2: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 件下。
方案3:将甲乙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 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