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过关

合集下载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答案生物【学案导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答案生物【学案导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答案生物【学案导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学案”是指教师依据教学任务、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学法特点、心理特征等设计,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供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的学习方案。

其本质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指导学生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作用。

学案导学模式,是以“自主、合作、探究”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任务为主线,以发展为目标”解放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教室变成“开放的学堂,自主的舞台”,构建一种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通过学案导学,学生不仅知道“我要学”(自主性),而且明白“学什么”(任务)、“怎么学”(方法)、“学得怎样”(评价)。

它是新课改理念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有机统一。

通过“师在教中学、生在学中教”的互动,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1 学案编制应包含的体系1.1 目标体系学案应包含有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好的本课三维学习目标。

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达到的程度,即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清楚自己需要实现的目标的权利,教师要将学习的知情权还给学生,这样才能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师与学生这一学习的共同体齐心协力去完成任务。

如“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三维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能力目标:能够独立完成“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实验并推测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2 问题体系这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根本,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使之形成一个个学习任务。

这些问题是用于引导学生到达学习目的,前后问题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并具有层次陛。

高二生物随堂练习参考答案新人教版必修②

高二生物随堂练习参考答案新人教版必修②

高二生物必修②随堂练习参考答案(1)一、 1.B D B D D 6.C D A B A 11.C D A B A 16.A D C二、19.(1)矮茎高茎 (2)去雄授粉花粉未成熟干净、全部、彻底套袋 (3)红(4)3:1 AA、Aa、aa 1:2:1(2)一、 1.A C A D B 6.C C A B C 11.D B D C C 16.B B C D二、20.(1)黑色 (2)Bb、Bb、bb (3)1/3 棕色牛 (4)BB bb Bb21.(1)Rr Rr rr RR或Rr (2)近亲结婚 1/4 (3)RR或Rr 2/3(3)一、 1.B B D D B 6.A D A D C 11.C C A B A 16.B B D二、19.⑴高茎红花⑵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20.(1)4 WL、Wl、wL、wl (2)4 白长、白短、黑长、黑短 9:3:3:1 (3)12 4(4)一、 1.C D D C C 6.B B A A B 11.A B B C B 16.B A C C二、20.(1)BbRr×Bbrr (2)bbRr (3)bbrr (4)略21.(1)红扁绿圆 (2)自交四 9:3:3:1 (3)F2 纯合子 rrnn(5)一、 1.C C B B B 6.D A B B B 11.B D C D D 16.D C A二、19.(1)减数分裂前Ⅰ(四分体) (2)4 8 2 A与B、C与D 2(3)8 a、a′、b、b′、c、c′、d、d′(4)姐妹染色单体分裂间期复制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5)A与B、C与D (6)0 (7)4 A与B、C与D、A与D、B与C (8)4 2(6)一、1.D D B C D 6.B A C B D 11.A B C D C 16.C A二、18.(1)a (2)b (3)c19.体细胞性细胞一次一次一次二次无联会配对现象联会配对后分离二个四个 2n n(7)一、1. B A C D A 6.C C D B A 11.C C A C D二、16.(1)染色体 DNA (2)F-L O-D E (3)O-A和F-G B(8)一、 1.A C A D D 6.A D C D B 11.D B B C C 16.B二、17.(1)A (2)C 子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分裂(3)B 四分体 (4)4条、8条、8条(9)一、 1.B C D B D 6.B D C C A 11.C C B C D 16.D B D二、19.(1)精原 (2)4 3 1 (3)8 AaBbX W Y w (4)自由组合 4 (5)分离 X W和Y20.(1)BbX H X h bbX H Y (2)灰身红眼、黑身红眼 1:1 (3)BbX H X H BbX H Y BbX H X h(10)一、 1.D D A D C 6.A C A C C 11.C B C C B 16.B D B二、19.(1)有斑点 Z b Z b无斑点 Z B W (2)无斑点 Z B Z b 有斑点 Z b W (3)50 020.(1)X 隐性 (2)X A X a (3)1/2 (4)1/4(11)一、 1.D D A A D 6.A B C A C 11.B C A C D 16.D C二、18.(1)多糖蛋白质 R型 (2)DNA S型 (3)S型毒性 S型 (4)DNA DNA19.(1)32P 和31P 子噬菌体的DNA是以侵入的噬菌体DNA(含32P)为模板,利用细菌的含31P的核苷酸合成出来的(2)35S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蛋白质外壳(含32S)没有进入, 子代蛋白质外壳是利用细菌的含35S的氨基酸合成的(3)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12)一、 1.A C B C A 6.C C D D D 11.C B B D A 16.B C二、18.(1)胸腺嘧啶脱氧核糖磷酸 (2)[9]氢键 (3)[7]脱氧核苷酸 (4)[8]碱基对(5)规则的双螺旋结构沃森和克里克19.(1)20 10 20 20 (2)32% 52%(13)一、 1.C B A B A 6.A D C C D 11.B B C A C 16.D A二、18.(1)独特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3)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4)母链子链半保留(5)1419.(1)在一定条件下,DNA具有自我复制的功能 (2)提供能量一个耗能过程(3)促进DNA新链的合成 (4)拟核细胞核、线粒体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14)一、 1.A B B A D 6.D A B C D 11.C A B A C二、16.(1)a (2)识别并转运特定的的氨基酸 (3)4 4 (4)转录翻译17.(1)GCA CGT (2)半胱氨酸 (3)a a c (4)306(15)一、 1.C B B D C 6.C B B C C 11.D A C C B 16.A D B C二、20.(1)蛋白质含氮碱基脱氧核糖(2)1:1 1:2 许多成百上千(3)D在A上呈线性排列(4)D是有遗传效应的C的片段(5)E A 线粒体叶绿体(6)1 2 (7)基因碱基(16)一、 1.A D D C A 6.D B A C C 11.B C D D B 16.D A二、18.(1)转录翻译复制细胞核核糖体细胞核 (2)GTA CAT GUA(3)谷氨酸缬氨酸 (4)T A 基因突变 (5)红细胞有害的19.(1)基因Ⅲ发生突变酶Ⅲ缺乏或失去活性,因此不能形成精氨酸(2)能合成鸟氨酸,但不能合成精氨酸酶Ⅱ失活,鸟氨酸不能合成瓜氨酸,因此精氨酸的合成缺乏原料(17)一、 1.C C B C B 6.C B D C C 11.D D C D B 16.B二、17.(1)16 单(2)64 16 (3)16 (4)ab AaBb AB、Ab、aB、ab18.(1)D (2)不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诱导使之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3)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是二倍体由有性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是单倍体 (4)8(18)一、 1.A B B C B 6.A A B C C 11.C A C A二、15.(1) DDtt或Ddtt 10 (2)7/9 (3)低温、低氧、干燥(4)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16.(1)Ⅰ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2)DT ddTT(3)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 (4)1/3 1/2 (5)1∶2∶1(19)一、 1.A C B B B 6.C B C A B 11.C A C C D二、16.(1)杂交减数分裂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产生纯种并使之可育秋水仙素(2)单倍体育种 2 (3)杂交 1/1617.(1)基因重组花药离体培养 (2)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多(四) (4)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 (5)转基因技术(20)一、 1.A D B D B 6.D A C A A 11.C D B B C二、16.(1)拟核核膜 [8]成形的细胞核(2)[3] [11]细胞壁 [4] [10]细胞膜 [5] [9] 细胞质统一性(3)自养型叶绿素藻蓝素类胡萝卜素 (4)水域污染、发生富营养化17.(1)甲乙甲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乙有(2)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统一(3)甲无核膜、染色体,而乙有;甲只有核糖体,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差异(4)细菌、蓝藻、放线菌动物、植物、真菌(21)一、 1.C C D D D 6.C B A A A 11.A A D A二、15.(1)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

《步步高》2017-2018学年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2-3-2伴性遗传的实践应用

《步步高》2017-2018学年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2-3-2伴性遗传的实践应用

C.子代雌雄各半,全为宽叶
D. 子 代 中 宽 叶 雌 株 ∶ 宽 叶 雄 株 ∶ 狭 叶 雌 株 ∶ 狭 叶 雄 株 = 1 ∶1∶1 ∶1 解析 杂合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 XBXb ,产生 XB 、 Xb 两种卵细 胞;狭叶雄株的基因型为 XbY ,产生 Xb 、 Y 两种花粉,Xb 花粉
致死,只有Y花粉参与受精,因此后代全部为雄株,1/2为宽叶,
(3)如果男患者的 不是患者,则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如图 父亲或儿子 C。
第三步:判定显隐性关系 (1)双亲正常,子女中有患者,一定是 隐 性遗传病,如图D。
(2)双亲患病,子女中出现正常的,一定是 显
性遗传病,如图E。
第四步:常染色体遗传与伴X染色体遗传的判定 (1)在隐性遗传的系谱图中,主要参照“女患者”。 ①如果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很可能为 隐性遗传, 伴X 如图F。 常染色体 ②如果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 隐 性 遗传,如图G。
(2)在显性遗传的系谱图中,主要参照“男患者”。
伴X染色体 ①如果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很可能为
遗传,如图H。 ②如果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有正常的,则一定为 常染色体 传,如图I。
显性 显性遗
第五步:不能确定的类型 在系谱分析时有时难以找到特定的系谱特征,此时只能做出 “最可能”的判断,思路如下:
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
第2课时 伴性遗传的实践 应用
学习导航
1.结合伴性遗传的特点,理解伴性遗传规律在实践中 的应用。 2.结合人类遗传系谱图的实例,归纳其解题规律。 重难点击
人类遗传系谱图的解题规律。
课堂导入 蛋鸡厂为了提高产蛋率和饲料利用率,需要尽早对孵化出的小鸡 进行性别鉴定,即早期性别鉴定。如何利用伴性遗传的知识对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导学案-配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导学案-配答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课型:新授主备:同备:审批:课标要求: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学习目标:知识: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能力:通过分析遗传实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学习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我的课堂:一.情境导入:二.课前预学:1.自花传粉:。

异化传粉:。

2.父本:同种生物的个体在进行交配时,花粉或精子的个体。

母本:同种生物的个体在进行交配时,花粉或精子的个体。

3.去雄:是指除去的;去雄应对其进行处理。

4.杂交:杂交符号:自交:自交符号:5.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特征。

相对性状:举例:6.显性性状:举例:隐性性状:举例:性状分离:。

7.纯合子:举例:杂合子:举例:8.孟德尔研究材料是:,研究的成果为:。

三.合作探究——孟德尔杂交实验。

1.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

2. 对孟德尔遗传现象的解释。

(用基因图解表示)3.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四.我的疑问:五.归纳总结:六.自我检测:1.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卷头发和直头发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C.鼠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D.兔的细毛和长毛2.下列个体中属于纯合体的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3.在育种工作中,将纸袋套在花上是为了()A.防止降温 B.防止花粉被风带走 C.防止自花授粉 D.防止外来花粉干扰4.下列关于基因与相对性状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个体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②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转化作用③当一对基因均为显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出显性性状④当一对基因均为隐性时,生物个体仍表现出显性性状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5.下列叙述中,对性状分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F2中,有时出现父本性状,有时出现母本性状的现象B.F2中,有的个体显现一个亲本的性状,有的个体显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的现象C.杂交后代中,只显现父本性状或只显现母本性状的现象D.杂交后代中,两亲本的性状在各个个体中同时显现出来的现象6.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上,孟德尔在总结了前人失败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8年观察研究,成功地总结出豌豆的性状遗传规律,从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一章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一章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通过相同位移所需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答案
(2)汽车和运动员甲哪个运动得快?你又是如何进行比较的呢? 答案 通过比较两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可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
3 50 × 10 m Δx1 50 km 汽车: = = ≈27.8 m/s Δt1 30 min 30×60 s Δx2 100 m 运动员甲: = =10 m/s 所以汽车运动得快. 10 s Δt2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学习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领会其矢量性,知道速度的方向.
2.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3.能在具体问题的描述中正确使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并能进行相
应的计算.
4.知道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
一、速度
导学探究
自行车和汽车都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单向行驶,自行车在30 min内 行驶了8 km;汽车在30 min内行驶了50 km;百米比赛中,运动员甲用时 10 s,运动员乙用时13.5 s. (1)自行车和汽车哪个运动得快?你是如何进行比较的?运动员甲和运动 员乙哪个跑得快?你是如何进行比较的? 答案 汽车运动得快,相同时间内位移大的运动得快.运动员甲跑得快,
答案
知识梳理
对速度的理解
Δx 位移 (1)速度的定义:速度是 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 Δt 采用了 比值 定义法.
(2)速度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 快慢 的物理量.
(3)速度的矢量性: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 矢量 (填“矢量”或“标
量”).大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与位移方向一致,也就是物体运 动 的方向.
(3)若小明由乙地返回甲地又用了20分钟,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过关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过关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过关章末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自然选择是指()A.生物繁殖的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力B.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D.遗传使微小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答案C解析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具有有害变异的个体容易死亡。

这样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在于()A.不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B.不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C.不能解释生物现象的统一性D.不能解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特性答案D解析由于受当时遗传理论知识的限制,达尔文只是从个体水平和性状水平上,对遗传、变异现象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但不能解释其本质。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①②③⑤⑦D .①②⑤⑥C.答案C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4.在某一使用除草剂的实验田中,选到了能遗传的耐除草剂的杂草X,将它与敏感型杂草Y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后代中耐药后代中敏感杂交亲植株比(%)(%)植株比♀耐药0100敏感♂C♀×敏感型5347 耐药型♂D .耐药型基因可以突变为敏感型基因A B.除草剂对杂草的耐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耐药型基因在接触除草剂之前就已产生C100% D.A和B 杂交子代群体中耐药基因频率占D 答案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突变是不定向的,耐药型基因和敏感型基因可以解析互相突变而成,耐药型基因在接触除草剂之前就已产生,而除草剂对杂草的耐药杂交后,其子代的和性起了选择作用。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 2017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章末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 2017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章末

章末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在红粒高秆的麦田里,偶然发现一株白粒矮秆优质小麦,欲在两三年内能获得大量的白粒矮秆麦种,通常用的育种方法是()A.自交育种B.诱变育种C.人工嫁接D.单倍体育种答案A解析小麦为高等被子植物,花小,为两性花,可利用自交育种进行选育新品种,自交育种省去了人工去雄、授粉等复杂的操作工序,是最简单常用的方法。

小麦一般无法用人工嫁接方法。

由于白粒矮秆性状已出现,不需要诱变育种。

2.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下面对这五种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A.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B.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C.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答案A解析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为基因重组,单倍体、多倍体育种的原理为染色体变异,诱变育种的原理为基因突变。

3.下列有关育种说法,正确的是()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F自交后代有可能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1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1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种自交后代约有为纯合子4.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答案A解析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和有害性,诱变后的植株不一定比诱变前具有更多的优良性状。

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得到纯合子,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

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种是四倍体,和原二倍体品种杂交产生的后代是三倍体,高度不育。

4.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不一定是纯合子B.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筛选培育抗病毒新品种C.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加速新基因的产生,从而加速育种进程D.为了避免对三倍体无子西瓜年年制种,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答案B解析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不一定是纯合子,如杂交水稻;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的脱毒苗没有病毒,但不一定能抗病毒;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加速新基因的产生,从而加速育种进程;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能产生种子,所以必须年年制种,为了避免对三倍体无子西瓜年年制种,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本文由查字典生物网为您整理提供:人类遗传病教学目的1.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A:知道)。

2.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A:知道)。

3遗传病的预防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A:知道)。

教学重点、难点及疑点1.教学重点:(1)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遗传病的预防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2.教学难点:(1) 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

(2)近亲结婚的含义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3.教学疑点: 怎样判断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教学方法四步导学法教学课时 1课时导学过程自主学习人类遗传病和优生(一)人类遗传病概述1.概念:人类遗传病是通常指由于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分类⑴单基因遗传病①概念:指受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②分类:可分成和隐性遗传病。

前者又分为和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后者也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

⑵多基因遗传病①概念:指由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②特点:常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

⑶染色体异常遗传病①概念:人的发生异常所引起的遗传病叫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②分类:分为病和性染色体病。

(二)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三)遗传病的预防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1.优生的措施⑴禁止近亲结婚。

原因是在近亲结婚的情况下,双方所生子女患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

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⑵进行遗传咨询。

⑶提倡“适龄生育”。

女子最适于生育的年龄一般是24岁到29岁。

⑷产前诊断。

常用的方法有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绒毛细胞检查、基因诊断等。

合作探究1.先天性疾病是否都是遗传病?2.人类遗传病类型及遗传特征?3.如何判断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4.如何解决两种病的患病概率问题?质疑讲析1.先天性疾病是否都是遗传病?答: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后天的疾病不一定不能遗传。

所谓先天性疾病是指出生前即已形成的畸形或疾病。

当一种畸形或疾病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所致,而且在胎儿出生前,染色体畸变或致病基因就已表达或形成,这种先天性疾病当然是遗传病,例如先天愚型、并指、白化病等。

《步步高》2017-2018学年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第4章 章末整合提升

《步步高》2017-2018学年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第4章 章末整合提升

密码子表: 甲硫氨酸:AUG;
脯氨酸:CCA、CCC、CCU、CCG;
苏氨酸:ACU、ACC、ACA、ACG; 甘氨酸:GGU、GGA、GGG、GGC; 缬氨酸:GUU、GUC、GUA、GUG。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这条多肽链中有 4个“—CO—NH—”的结构 B. 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 AUG 、 CCC 、 ACC 、 GGG、GUA
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是生物体性 状的决定者;蛋白质是生物体性状的体现者,基因通过控制蛋 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例5
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
伤。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 DNA 修复酶, DNA 损伤后不能 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 A.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体的性状随之改 变 解析 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有两种方式:一是控制蛋白质 ( 非 酶)的结构从而直接控制性状,二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过程 ,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患者体内由于基因突变而缺乏 DNA修复酶,从而使性状改变。
1.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基因表达是边转录边翻译(图1)。
2.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产生的mRNA穿过核孔到细胞质中和
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的过程(图2)。
例4
图示为两种细胞中主要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种表达过程均主要由线粒体提供能量,由细胞质提供原料 B. 甲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所以转录、翻译同时发生在同一空 间内 C.乙细胞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需要通过核孔才能进入细胞质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学案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doc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学案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doc

第二课时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目标导航】 1.结合教材图解,概述生物性别决定的常见方式。

2.结合人类红绿色盲的分析,简述伴X隐性遗传与性别的关联特点。

一、性别决定1.概念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2.性别决定的基础性别主要由基因决定的,决定性别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3.染色体的类型根据染色体与性别决定的关系,生物的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具有n对染色体的生物,性染色体一般是1对,常染色体为n-1对。

4.性别决定的类型(1)类型:性别决定的主要方式主要有XY型和ZW型。

其中XY型性别决定类型在生物界较为普遍。

(2)XY型性别决定:①特点:雌性个体体细胞内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表示为XX,雄性个体体细胞内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表示为XY。

②生物类型:包括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全部哺乳动物、多数昆虫、部分鱼类和部分两栖类。

(3)ZW型性别决定①特点:雌性个体体细胞内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表示为ZW,雄性个体体细胞内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表示为ZZ。

②生物类型:鸟类、鳞翅目昆虫、部分两栖类和爬行类。

5.性别决定图解(1)XY型性别决定(2)ZW型性别决定二、伴性遗传1.概念指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性状在遗传时与性别联系在一起,这类性状的遗传叫伴性遗传。

2.实例红绿色盲的遗传、人类血友病的遗传、果蝇眼色的遗传、女娄菜叶形的遗传。

3.人类红绿色盲及其遗传特点(1)人类红绿色盲相关基因型与表现型(2)遗传特点a.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b.往往有隔代遗传现象。

c.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3)男患者多于女患者的原因女性只有两条X染色体上都有红绿色盲基因(b)时,才表现为色盲,而男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表现为色盲。

判断正误(1)生物性别的主要决定方式有XY型和ZW型。

()(2)所有的生物都存在伴性遗传现象。

()(3)伴性遗传可用于指导优生。

()(4)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无关。

()(5)生物都有性染色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导学案全册

孟德尔杂交实验一教学目的:(1)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

(2)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

(4)测交法证明假设解释的正确性。

(5)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及疑点1.教学重点X K b1. Co m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

②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2.教学难点理解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方法和过程。

3.教学疑点重点概念的理解教学方法四步导学法教学安排共3课时第一课时导学过程自主学习(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⑴豌豆是植物,而且是,所以它能避免外来花粉粒的干扰。

⑵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的、易的性状。

2.相对性状的概念:相对性状是指生物的性状的表现类型。

如。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1.过程;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再让F1得F2。

2.特点:F1表现为;F2发生了,高茎∶矮茎= 。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后来改称为)控制的。

在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基因,产生的配子所含的基因是;在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基因,产生的配子所含的基因是。

2.F1的基因型为,表现型为。

F1产生配子时,D和d随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两种配子D、d,比例为。

3.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子二代,子二代有、和三种基因型,比例接近于;有和两种表现型,比例接近于。

2.自交、杂交、测交、正反交的意义及应用是什么?质疑讲析1.孟德尔的生平作如下简介。

①孟德尔自幼家贫是一位修道士但其酷爱自然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学习,孟德尔具有了杂交可使生物产生变异的进化思想,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的意识。

②在实践中孟德尔选用豌豆、玉米、山柳菊等植物,连续进行了多年的杂交实验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豌豆实验。

③当时科学界开展对多种动植物的杂交实验,孟德尔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创新研究方法,如从单一性状入手观察分析遗传结果;用前人从未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用过的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敢于挑战传统的观点,提出了颗粒遗传的思想等。

高一必修2生物《步步高》习题与答案

高一必修2生物《步步高》习题与答案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训练24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础过关知识点一 杂交育种1.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易染锈病小麦――→①F 1――→②雄配子――→③幼苗――→④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下列有关此种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过程①是杂交B .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C .过程②是自交D .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2.用杂合种子尽快获得纯合子的方法是 ( ) A .种植→F 2→ 选不分离者→纯合子 B .种植→秋水仙素→纯合子C .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D .种植→秋水仙素→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3.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 (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B .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 .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D .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利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4.用杂合子(De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 ( ) A .种植→F 1→选双隐性者→纯合子 B .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C .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D .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 知识点二 诱变育种5.下列几种育种方法,能改变原有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是() 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6.不属于诱变育种特点的是() A.具有不定向性B.频率较高C.多数有害D.多数有利7.诱变育种一般不使用以下哪项作为诱变因素()A.X射线B.硫酸二乙酯C.亚硝酸D.抗生素8.下列不属于诱变育种实例的是() A.一定剂量的γ射线引起变异获得新品种B.X射线处理得到高产青霉素菌株C.激光照射获得动植物新类型D.人工种植的马铃薯块茎逐年变小能力提升9.可获得无子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矮秆抗病小麦和无子番茄的方法分别是()①诱变育种②杂交育种③单倍体育种④多倍体育种⑤生长素处理A.⑤①②④B.④①②⑤C.②①③⑤D.④①③②10.育种工作者从纯“南特号”品种的稻田中偶然发现一株矮稻,并由此培育出“矮秆南特号”新品种。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单元检测(七)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单元检测(七)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步步高高二生物学案导学笔记

步步高高二生物学案导学笔记

步步高高二生物学案导学笔记
以下是一个关于高二生物学案导学笔记的示例,供您参考:
一、导学目标
1. 掌握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
2. 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
3.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 难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

三、导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并提问:细胞膜有哪些功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学习:
细胞膜的组成:讲解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等,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分在细胞膜中的作用。

细胞膜的功能:介绍细胞膜的功能,包括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讲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等,并分别介绍它们的概念、特点和实例。

3.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物质跨膜运输的理解。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

四、导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课件 第四章 第17课时.ppt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课件 第四章 第17课时.ppt

DNA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在DNA和
蛋白质之间,有一种重要的媒介——RNA。 1.RNA和DNA的区别 比较项目 名称 化学 组成 基本组成单位 碱基 DNA 脱氧核糖核酸 脱氧核苷酸 ______ T A、G、C、__ RNA 核糖核酸 核糖核苷酸 __________ U A、G、C、__
三 转录
1.观察下图,总结转录的定义和条件
(1)概念:在 细胞核 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 互补配对原则,合成 RNA 的过程。
(2)条件 ①场所:主要在 细胞核 。 ②模板: DNA的一条链 。 ③产物: RNA(包括mRNA、tRNA和rRNA等) 。 ④原料: 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 ⑤能量:ATP。
2.基因、DNA、染色体的关系 (1)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是有 遗传效应 的DNA片段, 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一个DNA分子中的碱基 总数 大于 该DNA分子上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 (2)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但
不是唯一载体,如 线粒体、 叶绿体 中也有少量的DNA,
特点 上转录下来的
遗传信息
的碱基互补配对
的组成物质
携带着特定碱 功能 在蛋白质合成 模板 中起着_____ 作用 结构
转运特定的氨基酸, 遗传密码 ,在蛋 质结合在一起, _________ 核糖体 白质合成中作为转 形成______ 运氨基酸的载体
基序列的信息,识别信使RNA上的 与核糖体蛋白
单 __链结构
(3)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 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4)基因是DNA中能够决定 生物性状 的片段。 解析 (3)染色体中含有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5)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而不是 DNA 分子中的 任意片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自然选择是指()A.生物繁殖的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力B.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D.遗传使微小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答案 C解析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具有有害变异的个体容易死亡。

这样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在于()A.不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B.不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C.不能解释生物现象的统一性D.不能解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特性答案 D解析由于受当时遗传理论知识的限制,达尔文只是从个体水平和性状水平上,对遗传、变异现象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但不能解释其本质。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答案 C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4.在某一使用除草剂的实验田中,选到了能遗传的耐除草剂的杂草X,将它与敏感型杂草Y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杂交亲本后代中耐药型植株比例(%)后代中敏感型植株比例(%)耐药型A♀×敏感型B♂100 0敏感型C♀×耐药型D♂47 53A.耐药型基因可以突变为敏感型基因B.除草剂对杂草的耐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C.耐药型基因在接触除草剂之前就已产生D.A和B杂交子代群体中耐药基因频率占100%答案 D解析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突变是不定向的,耐药型基因和敏感型基因可以互相突变而成,耐药型基因在接触除草剂之前就已产生,而除草剂对杂草的耐药性起了选择作用。

无论该等位基因属于何种遗传方式,A和B杂交后,其子代的耐药基因频率都不会是100%。

5.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进化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C.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答案 B解析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在生存斗争中进行着相互选择,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可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使不同的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不同。

6.在一个含有A和a的自然种群中,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那么按现代生物进化论,该物种将()A.不断衰退B.不断进化C.产生新物种D.丧失基因库答案 B解析随着AA个体被淘汰,A的基因频率不断降低,种群不断进化。

只要该种群存在,基因库就不会丧失,只是基因库中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7.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有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A.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B.定向变异的结果C.遗传的结果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答案 D解析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本题中农药是环境,由它对害虫产生的不定向变异进行选择,使抗药性强的个体得到保留,不抗药或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掉。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害虫的抗药性在代代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增强,而农药的灭虫效果也就越来越差了。

8.最近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细菌造成耐药性,如果真的被细菌感染,则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优选出来B.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中“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病菌发生了进化D.基因频率虽然改变了,但是新的病菌(物种)不一定产生答案 B解析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抗生素不断淘汰不耐药的病菌,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不断上升。

9.对于一个被地理隔离的小种群来说,当种群数量进一步减少时,潜在的最危险的结果是()A.丧失基因的多样性B.有害基因的频率将增大C.进一步导致生殖隔离D.个体间的种内斗争加剧答案 A解析这个小种群个体数量减少,生活条件更加充裕,所以种内斗争不会加剧。

这种变化对生殖隔离和有害基因频率的变化也不会有直接的影响。

而种群数量减少,如果遇到环境条件剧变,则很容易灭绝,从而丧失基因的多样性。

10.人工养殖一群鸡,下列措施不会造成该鸡群基因库发生变化的是() A.淘汰鸡群中体质较弱的个体B.从外地引进新的品种加入鸡群C.将该鸡群置于条件与原来不同的环境中饲养D.让该鸡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繁殖后代答案 D解析A选项为人工选择,可以使鸡群基因库发生变化。

B选项可使鸡群基因库中基因的种类增加。

C选项自然选择可使鸡群基因库发生变化。

而D选项自由交配时,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基因库也不会发生变化。

11.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S,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对于这个突变基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S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B.S纯合子的存活率可能高于s纯合子C.S纯合子的生育率不一定高于杂合子D.该种群基因库中S频率的变化表示新物种将产生答案 D解析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不能说明新物种将产生,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1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错误的是()A.不定向的变异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B.应用基因突变的原理进行人工诱变育种,可大大提高突变率C.采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比普通植株弱小D.在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主要由于基因突变而使子代产生了不同于亲代的性状答案 D解析基因突变属于不定向的生物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人工诱变可大大提高突变率。

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特点是:植株弱小,高度不育。

在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重组。

13.下列关于自然界中影响物种形成的因素,不正确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物种形成的内因B.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外因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D.物种的形成有的不需要经过隔离答案 D解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有的物种如多倍体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而直接达到生殖隔离。

14.据调查,某学校学生中的基因型比例为X B X B∶X B X b∶X b X b∶X B Y∶X b Y=43%∶6%∶1%∶43%∶7%,则X b的基因频率为()A.14% B.5%C.15% D.10%答案 D解析注意在计算全部基因值的时候,要考虑到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Y染色体上不携带此基因。

X b的频率=(6+1×2+7)÷(43×2+6×2+1×2+43×1+7×1)×100%=10%。

二、非选择题(共2个小题,共44分)15.(22分)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

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越来越强。

请回答:(1)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存在着____________;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叫做______________;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了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叫做______________。

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__________,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__________实现的。

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就会使抗药性状逐代__________并加强。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____________是不定向的,但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

(2)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________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

(3)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是一个__________的过程。

答案(1)差异不适者被淘汰适者生存选择作用生存斗争积累变异自然选择(2)有利(3)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解析(1)青霉素在此过程中相当于达尔文进化理论中的自然环境,对生物体具有选择作用,而细菌个体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是通过变异而获得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由于差异的存在,抗药性强的个体得到保留,抗药性弱的个体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从而使细菌定向地进化。

(2)自然选择保留了有利于生物生存的性状,并通过繁衍而逐代积累、加强。

(3)自然选择的过程既淘汰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同时又保留适应环境的个体。

16.(22分)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其中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选择、基因重组、遗传漂变、生物个体的迁入迁出等。

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为证明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

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a.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雌性残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b.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5代,同时在每一代中要除去残翅果蝇;c.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子七代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d.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

请分析回答:(1)如果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在子三代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________。

(2)如果在每代中不除去残翅果蝇,在子三代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________。

(3)请判断该实验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________。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让你对此实验过程进行改进,请设计出改进后的步骤。

①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雌性残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