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图形的旋转 课堂导练
3-2-1 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课件)-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
课堂小结
1. 旋转的定义:“三要素” 一个定点、一个方向、一个旋转角度. 2. 旋转的性质:“三特点” 每个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等于旋转角;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谢谢~
随堂练习
7.如图,在△ABC中,∠ACB=90°,AC=BC,D是AB边上 一点(点D与A,B不重合),连接CD,将线段CD绕点C按逆时针方 向旋转90°得到线段CE,连接DE交BC于点F,连接BE.
求证:△ACD≌△BCE.
随堂练习
证明:∵线段CD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CE, ∴∠DCE=90°,CD=CE. 又∵∠ACB=90°, ∴∠ACB=∠DCE. ∴∠ACD=∠BCE. ∵ AC=BC, ∴△ACD≌△BCE(SAS).
探究新知
核心知识点一: 旋转的概念
仔细观察钟表的指针运动:
你能得出旋 转的概念吗?
探究新知
归纳总结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 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这个定点O称为旋转中心
o 旋转中心
转动的角∠POP称为旋转角
旋转角
P
P′
探究新知
确定一次图形的旋转时,
旋转中心 必须明确 旋转角
探究新知
2.如图所示,△ABC是直角三角形,延长AB到D, 使BD=BC,在BC上取BE=AB,连接DE.△ABC旋 转后能与△EBD重合,那么:旋转中心是_点__B___; 旋转的角度是__9_0_°____;AC的对应边是__E__D____; ∠A的对应角是__∠__B_E_D__; 点C的对应点是___点__D___.
旋转方向
旋转与平移类似,也属于 全等变换,即运动前后改 变的是图形的位置,图形 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教学设计23.1图形的旋转(第一课时)
23.1 图形的旋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图形的旋转是在学习了图形的两种变换——轴对称和平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将来进一步研究图形全等及其有关性质的基础。
本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一些图形旋转现象,给出图形旋转的大致形象,然后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平面图形的旋转变换。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研究、交流体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图形辨析能力和探索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一些图形旋转现象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2、在发现、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旋转这一图形变化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发展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3、学生在经历了实验探究、知识应用以及知识内化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具体、生动、灵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归纳图形旋转的特征,并能根据这些特征绘制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教学难点:对图形进行旋转变换。
教学方式: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数学活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观察法为主,直观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练习题、课堂达标测试题。
学生准备硬纸板、剪刀(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1.观察实例(课件展示)。
①钟表的指针在不停地旋转,从3点到5点,时针转动了多少度?②风车风轮的每个叶片在风的吹动下转动到新的位置。
这些现象有哪些共同特点?教师应关注:(1)学生观察实例的角度;(2)在学生发现实例现象的共同特点后,要求学生试着描述出旋转的定义。
归纳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 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 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设计意图:旋转是属于动态的问题,对于运动的图形学生在学习掌握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23.1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23.1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23.1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主要介绍了图形的旋转性质和旋转的表示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图形的平移和翻转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进一步研究图形变换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图形旋转的性质,掌握旋转的表示方法,并能够运用旋转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平移和翻转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基础。
但是,对于图形的旋转性质和旋转的表示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问题中图形的旋转可能还缺乏一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旋转的性质,能够用语言和符号表示图形的旋转。
2.能够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图形旋转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旋转的表示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分析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图形旋转的实例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旋转门的开关,引出图形的旋转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图形旋转的性质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图形旋转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实际操作,如剪切和拼接纸片,来验证图形旋转的性质,并能够用语言和符号表示图形的旋转。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图形旋转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运用旋转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拓展(5分钟)通过一些拓展问题,如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是否发生变化,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图形旋转性质的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二十三章 旋转 图形的旋转 第1课时 旋转的概念与性质
随堂训练 基础巩固
1.下列图案中能由一个图形通过旋转而构成的是_①__②___.(填序号)
2.(2020·大连)如图,△ABC中,∠ACB=90°,∠ABC=40°. 将△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A′BC′,使点C的对应点C′恰好落 在边AB上,则∠CAA′的度数是( D )
A.50° B.70° C.110° D.120°
点A、B、P的对应点分别为 C、B、P′ .
旋转中心就是在旋转过程中始终保持固定不变的那个点, 它可以在图形的外部或内部,还可以在图形上,即它可以是平 面内的任意一点.
旋转角: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
练习
①时钟的时针在不停地旋转,从上午6时到上午9时,时针 旋转的角度是多少?从上午9时到上午10时呢?
解:从上午6时到上午9时,时针旋转的角度为90°,从上 午9时到上午10时,时针旋转的角度是30°.
②如图,杠杆绕支点转动撬起重物,杠杆的旋转中心是 点 O ,旋转角是 ∠AOA′,点A的对应点是点 A′ .
知识点2 旋转的性质
在硬纸板上先挖一个三角形洞,再在三角形
洞外挖一个小洞O(作为旋转中心),把挖好洞 的硬纸板放在白纸上,在白纸上描出挖掉的三角
R·九年级上册
第二十三章 旋转
23.1 图形的旋转
第1课时 旋转的概念与性质
新课导入 导入课题
欣赏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运动现象,观察运动的过程。
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旋转现象,知道旋转是继平移、 对称之后的又一种基本变换. (2)能结合图形指出什么是旋转中心、旋转角和对应点. (3)体会旋转的形成过程,并探究旋转的性质.
3.(教材P60例题变式)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F按 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ABE,已知AF=4,AB=7.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十三章 旋转 图形的旋转 (第一课时)
素养目标
2.能够根据旋转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 问题.
1.掌握旋转的有关概念及基本性质.
探究新知 知识点 1 旋转的概念
【观察】观察下列图形的运动,它有什么特点?
O
45°
B
A
探究新知
【思考】怎样 来定义这种图 形变换?
把时针当成一个图形,那么它可以绕着中心 固定点转动一定角度.
钟表的指针在不停地转动,从12时到4时,时 针转动了__1_2_0_°_度.
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 对应点.
线段OP与OP’叫 做对应线段.
B
P 旋转角 P’
O 旋转中心
探究新知
O
0
45
B
A
点A绕_O_点,往_顺_时_针方向,转动了_45度到点B.
旋转的三要素: 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1 旋转的相关概念识别
例1 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点P在△ABC中,将 △ABP旋转后能与△CBQ重合.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角是多少度? (3)△BPQ是什么三角形?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1. 如图(1)中,△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和 ∠D都是直角,点C在AE上,△ABC绕着A点经过逆时针旋转后能 够与△ADE重合,再将图(1)作为“基本图形”绕着A点经过
逆时针旋转得到图(2).两次旋转的角度分别为( )A
A.45°,90° B.90°,45° C.60°,30° D.30°,60°
转动;④水龙头开关的转动;⑤钟摆的运动;⑥荡秋
千运动.
A.2
B.3
C.4
D.5
课堂检测
B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旋转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B.平移改变图形的位置 C. 图形可以向某方向旋转一定距离 D.由平移得到的图形也一定可由旋转得到
《10.3.1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
《10.3.1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
标题:《10.3.1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
2.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图形旋转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图形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图形旋转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旋转概念,如风车的转动、陀螺的旋转等。
2. 新课讲解
(1) 介绍旋转的基本概念:定义、元素、基本性质等。
(2) 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3) 详细解释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三个要素对图形旋转的影响。
3. 实践操作
(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工具(如直尺、圆规)进行图形的旋转操作。
(2) 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进行图形的旋转练习。
4. 巩固提高
(1) 设计一些简单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图形旋转的方法。
(2) 对于错误或不准确的答案,教师应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5. 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图形旋转的重要性和应用。
6. 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后作业,以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
对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估,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生反馈等方面,以便于下次教学时进行改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旋转(1)》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1课时旋转(1)教学内容:教科书P83~84例1、例2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85“练习二十一”中第1~3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其特征及性质。
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的含义,初步感悟旋转的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
教学过程:一、认识旋转要素(一)课件出示生活实例,引出研究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些现象吗?仔细观察。
师:你们看见了什么?生:看见大风车在旋转,小女孩在荡秋千,栏杆转动起来,车子开走了等等。
师:看一看这些物体的运动,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描述一下它们在做怎样的运动。
师:这些物体的运动,都可以称为旋转运动。
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举例。
师:我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大家一起来看看。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说说它是怎样旋转的。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动态旋转现象。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认为什么样的运动是旋转?学生简单描述后,教师板书课题:旋转(1)。
【设计意图】由于在第一阶段学习时,具体实例多是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整圆周运动,所以部分学生形成了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有转一圈才是旋转,所以本节课从学生的问题入手,选取学生熟悉的但又有争议的实例作为研究旋转现象的素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讨:“荡秋千属于平移还是旋转?”学生有明显的争议,以此产生认知冲突,引发探究的欲望。
教师还可以选取旋转角度不是360°的实例作为教科书的补充,如钟摆等,丰富学生的认知。
(二)借助实例,认识旋转三要素。
1.认识旋转要素——旋转方向。
(1)认识顺时针旋转。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旋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3.1图形的旋转(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旋转的概念、旋转的性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其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在发现探索过程中完成对旋转这一图形变换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经历了实验探究,知识应用及内化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具体,生动,灵活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三、重难点重点:1、理解旋转的基本概念2、探索旋转的性质.难点:找准旋转变换关系及性质的形成。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介绍风车2、欣赏风车师生活动:教师展示旋转的风车图片,学生欣赏,并回忆小学曾经知道的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转动的风车,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对象。
(二)师生互动,探求新知1、观察转动的风车得出旋转的概念问题1:观察转动的风车实例:思考这些转动的风车有什么共同特点?师生活动:展示转动的风车图片,学生观察并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图形旋转的定义。
在师生共同得出旋转定义后,教师射线OA绕着点O旋转到OB的位置为例,介绍图形旋转的相关概念“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方向”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发现旋转现象,抽象出旋转的本质属性,即将“生活中的旋转”抽象为“数学中的旋转”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同时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再次观察旋转的风车强调旋转的三要素问题:仔细观察两个旋转的风车有哪些异同点?师生活动:展示两个旋转方向、旋转角度都不同的风车,抛出问题,学生观察思考,寻找异同点。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对旋转概念的认识,使学生初步感受决定旋转的三要素的重要性,缺少任何一条都会导致旋转的结果有所不同。
3、观看学生表演,强调图形旋转的三要素的重要性表演:(1)逆时针旋转900;(2)绕着肩关节旋转600;(3)绕着肘关节顺时针旋转。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要求,两名同学表演,其他同学说明为什么表演的结果确不同。
《图形的运动——旋转》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旋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运动,明确旋转的含义,学会旋转的三要素。
能力目标: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 90°。
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形成操作技能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学情分析认知分析:学生已学了平移、轴对称这两种图形基本变换,有了一定的变换思想。
能力分析: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观察、抽象和分析能力,他们能由简单的物体运动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变换,但思维的严谨性、抽象性仍相对薄弱。
情感与学习风格分析:他们喜欢学习生动活泼的内容,并乐于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来操作,用自己的语言来交流、表达,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三、重点难点重点:明确旋转的含义、认识旋转“三要素”。
难点:在方格纸上利用旋转运动设计漂亮的图案。
四、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图形的变换(三)--旋转》(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1.学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转动的物体。
2.教师出示一部分会转动的物体,并引出旋转的定义。
3.认识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以书中 83 页例 1为背景1.引导学生观察指针的运动,并提出问题:从第一句话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从而归纳出旋转的三要素。
2.小组合作完成书中例题,并汇报合作成果。
思考:在描述图形旋转时我们要注意强调什么?活动2.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观察课件,按课件内容进行答题及述说。
说说这些图案是怎样旋转的?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观察图案,你发现了什么?活动3.小小设计师请选择喜欢的图形,在方格纸上利用旋转设计美丽的图案,说说你是怎么设计的。
(三)总结交流欣赏应用。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图形的运动——旋转》教学反思众所周知,数学课不仅是为了学数学,而且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旋转作图课件
知1-讲
导引:抓住“关键点”A,B,C,D,旋转中心O,旋转 角∠AOD这些要素,按步骤“连——转——截— —连”即可得出所求作的三角形.
解:作法:(1)连接OA,OB,OC,OD; (2)分别以OB,OC为边作 ∠BOM=∠CON=∠AOD; (3)分别在OM,ON上截取 OE=OB,OF=OC; (4)依次连接DE,EF,FD; 则△DEF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如图所示.
知1-讲
3.简单旋转作图的一般步骤: (1)找出图形的关键点; (2)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 (3)将关键点与旋转中心连接起来,然后按旋转方向
分别将它们旋转一个角度,得到关键点的对应点; (4)按照原图形的顺序连接这些对应点,所得到的图
形就是旋转后的图形.
知1-讲
例1 在图1中,画出线段AB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60°后的线段.
取等于对应线段长度的线段; 五画:顺次连接所得的点,从而画出旋转得到的图形.
1.必做: 完成教材习题3.5T1-4. 2.补充: 请完成练习册剩余部分习题.
知2-讲
导引:根据图形可知∠BAE=120°,AB边绕点A顺时 针旋转120°得到AE边,所以菱形AEFG可以看 成是把菱形ABCD以A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120° 得到的.
知2-练
1 将如图所示的五边形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知2-练
2 如图所示的4个图案,能通过基本图形旋转得到的 有( )
知1-练
1 在图中画出线段A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50° 后的线段.
知1-练
2 如图,将线段AB绕点O顺时针旋转 90°得到线段A′B′,那么点A(-2,5)的对应点 A′的坐标是________.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钟面上的时针从3:00 到9:00 旋转了( )
(2) ( )千克的物品可以使指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35°。
(3)
指针逆时针旋转90°,从指向A 旋转到指向
( ) ;指针顺时针旋转90°,从指向B旋转到指向( ) 。
3. 画出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参考答案: 1.
2.(1)180° (2)3 (3)B,A 3.
一、说教材
《图形的旋转》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 称》单元的课时内容。本课是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了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让学生经历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 过程。教材安排了两道题。第一道题联系日常生活中的转杆打开和 关闭的过程,认识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有助于学生进 一步体会图形旋转的特征。第二道例题教学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
3)、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旋转的?旋转后的边与旋转前有什么关系 ? 4)、画出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º的图形。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画法: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A、确定一条边,按要求旋转后得到一个新位置,再依次画出其 他的边。 B、先确定从A点出发的两条边,再连成相应的图形。 C、用实物旋转后,再画出实物所在的位置。 说明:为了表示旋转的方向,还要在一组对应边之间画出弧形, 标上箭头。
6)、画出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º的图形。 学生独立画图,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设计意图:本着数学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有个人发挥 的空间,自己说自己动手,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
板块三、课堂练习 1.把方格纸上的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2. (1)
教学难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图形的旋转(一)》 教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图形的旋转(一)单元三学科数学年级六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从“绕哪个点”、“向什么方向旋转”、“旋转多少度”三个要素来观察和描述图形的旋转现象;初步认识旋转中心、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等旋转的基本要素。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绕线段的一个端点旋转90度后的线段。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体会图形的运动过程,自主探究线段旋转的方法。
4、使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认识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等旋转的基本要素。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绕线段的一个端点旋转90度后的线段。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导入。
1、你去游乐场玩过这些游戏吗?旋转木马摩天轮2、生活中你见过下面的现象吗?这些现象我们都称为旋转。
3、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旋转。
学生观察,并说一说。
通过观察,初步感知旋转的特点,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讲授新课二、学习图形的旋转。
(一)学习图形旋转的特点。
1、出示课件:观察钟表,说说时针、分针、秒针是怎样旋转的?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时针、分针、秒针都在绕着中心的点旋转。
中心的点叫旋转中心。
2、找出下面旋转的中心点。
教师总结。
3、再次观察:思考它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的?教师总结:时针、分针、秒针旋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相反叫逆时针方向。
这叫做旋转方向。
4、观察下图的横杆分别是怎样旋转的,与同伴交流。
指名说一说。
指名说一说。
指名说一说。
学生观察想象,说一说。
通过说一说,感知旋转中心的概念。
通过说一说,明确旋转都是绕着中心的一个点旋转的。
通过观察和说一说,知道旋转的方向有逆时针和顺时针两种。
明确旋转方向的概念。
通过观察想象和说一说,知道怎样描述旋转现象和认识旋转角。
教师总结:车来时横杆逆时针方向旋转90°。
车过后横杆顺时针方向旋转90°。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1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1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1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图形的旋转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图形旋转的定义,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旋转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图形旋转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充分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图形旋转的定义和性质,并能够运用旋转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图形变换产生兴趣,并能够自主学习和探索。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图形旋转的定义和性质。
2.难点:图形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提问和解释,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图形旋转的性质。
2.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旋转的应用。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图形旋转的定义和性质,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与图形旋转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教学工具:准备一些教具,如图形模板和旋钮,用于直观地展示图形旋转的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图形成交和平移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旋转的概念与性质(教案、课后反思、导学案)
第二十三章旋转23.1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旋转的概念与性质【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过程与方法】在发现、探索的过程中完成对旋转这一图形变化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发展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学生在实验探究、知识应用等数学活动中,能体验数学的具体、生动、灵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教学重点】归纳图形的旋转特征.【教学难点】旋转概念的形成过程及性质的探究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 1 以前我们学过图形的平移、轴对称等变换,它们有哪些特征呢?想想看,并与同伴交流.问题2 请观察下列图形的变化(教师展示实物或图片或用课件展示):(1)时钟针面上时针的转动(顺时针方向旋转和逆时针方向转动);(2)风车的转动;(3)电扇上扇叶的转动;(4)小朋友荡秋千;(5)汽车雨刷的转动;以上图形的转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你还能举出这样类似的生活中的情境吗?【教学说明】问题1的回顾,可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平移,轴对称变换,结合问题2,可进一步感受生活中存在着旋转变换,增强探究欲望,进而导入新课.对于问题2,应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个现象的共同特征,初步感受到旋转的基本性质是绕某一固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探究1 如图,用一根细线一端拴住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教师事先准备好实物),当小球绕点O由A摆动至B,由B摆动至A的过程中,试问:小球绕着哪个点转动?它们转动方向如何?转动的角度是哪个角?探究2 如图,用一根较长细线系住木棒AB的两端,再将细线固定于支架上的点O(教师事先准备好实物),再将木棒提取使之自然摆动至A′B′位置.试问:在转动过程中,木棒AB绕着哪一点在转动?木棒AB的长度发生了变化吗?A和A′到点O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吗?B和B′点呢?由此你能发现哪些重要结论?【教学说明】1.在演示探究2中,应将细线缠绕在支架上点O处,使之不能滑动.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过程中,教师可适时予以点拨,从而引出旋转的相关定义,并初步感受旋转的性质,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旋转: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某一个点(如点O)旋转一个角度,就叫做图形的旋转.点O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称为旋转角.(注意突出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对应点: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P′,则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如果图形上的线段AB经过旋转变为线段A′B′,则这两条线段称为对应线段,同样地,如果图形上的一个角∠A经过旋转后变为∠A′,则∠A和∠A′称为对应角.对应点和旋转中心之间的夹角称为旋转角.【教学说明】给出相关概念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图形让学生明确旋转中的对应点、对应角、对应线段、旋转中心等,及时巩固旋转及其相关概念,同时简要说出一些简单的旋转性质,为后面探索旋转的性质作铺垫.探究3 如图,在硬纸片上,挖一个三角形ABC,再挖一个小洞O作为旋转中心,硬纸板下面再放一张白纸,先在纸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ABC),然后围绕旋转中心O转动硬纸板,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DEF),移开硬纸板.试问:在旋转的过程中,线段OA与线段OD的大小关系如何?∠AOD与∠BOE及∠COF有什么关系?旋转前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生了改变吗?【归纳结论】旋转的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3.旋转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即它们是全等的.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将图形绕点O旋转,且图形上点P、Q旋转后的对应点分别为P′、Q′,若∠POP′=80°,则∠QOQ′=____,若OQ=2.5cm,则OQ′=____。
《图形的旋转(一)》教案(公开课获奖)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1课时图形的旋转(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例,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借助实例及操作活动,掌握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的方法。
3、通过观察、合作讨论及小组交流认识体会图形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培养合作、概括能力。
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1、创设情境,打开风扇让学生观察其转动;演示体操里面的体转运动等提问学生:身体在做什么运动等,提炼出“旋转”一词。
由此引申到图形的若发生旋转会产生什么样的新图形?板书:图形的旋转2、多媒体演示美丽图案(一幅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紫荆花),让学生思考这些美丽的图案怎么设计的?激发学生探究兴趣3、小组前后桌讨论,点明其中许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得来的。
二、探索新课1、(多媒体展示图案)小组展开讨论,这个美丽的图案可以怎么设计出来?2、多媒体展示其旋转过程3、每一次旋转过程都提问其旋转的角度,位置方,向(补充顺时针逆时针的方向)4、提问从图形A-B-C-D,过程,你发现了什么?5、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大小不变点O(中心点)不变顺时针旋转90度。
6、提问:如果图形A是逆时针旋转90度?你能自己画出来吗?给时间让学生动手画图,教师巡视,展示部分学生成果引导学生思考刚才图形旋转过程,有哪几方面变化哪几方面不变(中心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三、课堂巩固1、多媒体展示说一说1、2小题。
2、提问学生,让其说说旋转中心点,方向角度(注意学生回答方向相反,及时指出其旋转角度)3、多媒体展示课本试一试。
4、前后桌讨论并在纸上画出方块的旋转巡视并反馈结果让学生说说图形A如何通过旋转得到图形B。
5、让学生动手实践第2小题,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绕O点按一定方向旋转得到新的图形并在展示台展示。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2、让学生制作一幅由简单图形旋转得到的新图形。
3、课本练习五。
本资源的设计初衷,是为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作为教师要充分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孩子们有了自信,才有可能持续保持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和热情。
《图形的旋转(1)》导学案
《图形的旋转(1)》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旋转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2、能记住旋转的基本性质3、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二、重点:1. 旋转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2.旋转的基本性质难点: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一).自学教材P56并填空:把一个平面图形___着平面内某一点O_____一个角度,就叫做图形的旋转,点O 叫做_________,转动的角叫做________。
所以,旋转的决定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自学检测:1.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1)指出它的旋转中心;(2)经过20分,分针旋转了_________度。
2.如图,类似于钟表的指针,将△OAB ,它绕O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OEF ,在这个旋转过程中:(1)旋转中心是______旋转角是__________(2)经过旋转,点A 、B 分别转到______________ 3.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BC 上一点,∆ABD 经过旋转后到达∆ACE 的位置。
(1)旋转中心是_______(2)旋转了_______度.(3)如果M 是AB 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M 转到了________________。
(三)自学教材P57探究,总结归纳旋转的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旋转性质的应用1、已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ACB=90°,AB=5㎝,BC=3厘米,△ABC 绕点C 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DEC ,则∠D=______,∠B=______,DE=_______㎝, EC=______㎝,AE=_______㎝,DE 与AB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图形的旋转导学案
图形的旋转导学案学数学,图形的学习是一项重要内容。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图形的旋转优秀导学案以供大家学习。
学习目标1.经历对生活中旋转现象观察、分析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知道旋转的性质;3.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的观察、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作图的技能.学习重难点图形旋转的性质、图形旋转的画法.教学流程预习导航 1.手工制作:制作一个小风车.2.欣赏日常生活中部分物体的旋转现象.问题:⑴上述情境中的旋转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⑵生活还有类似的例子吗?合作探究一、概念探究: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1.操作活动(1)将一块三角尺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DCB的位置.问题: 度量∠ACD与∠BCE的度数,线段AC与DC、BC与EC的长度。
你发现了什么?(2)将△ABC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 B/C/的位置.问题:度量∠AO A/、∠BO B/、∠CO C/的度数,线段AO与A/O、BO与B/O、CO与C/O的长度。
你发现了什么?(3)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讨论:三角形在旋转过程中哪些发生了改变?哪些没有发生改变?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旋转的性质:2.小结:旋转的性质:二、例题分析:例:已知线段AB和点O,画出线段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00°后的图形:合作探究三、展示交流1.如图,线段AO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BO,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 ,旋转角是 .2.如图,将左边的矩形绕点B旋转一定角度后,位置如右边的矩形,则∠ABC= .3.如图,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若将△PAB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P′AC,则∠PAP′= .4.如图,正方形是正方形ABC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而形成的,其中,则旋转中心是,旋转角的度数为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旋转到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B.平移和旋转的共同点是改变图形的位置.C.图形可以沿某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也可以沿某方向旋转一定的距离.D.在平移和旋转图形中,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且平行.6.如图,把△ABC顺时针旋转60°后能与△A′BC′重合.(1)找出旋转中心。
3.1图形的旋转(一)(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
3.1 图形的旋转(一)(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图形的旋转。
旋转是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
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具体例子来学习图形的旋转。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学会如何旋转图形,并能够应用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引入旋转的概念,然后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旋转的性质和旋转的计算方法,通过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图形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清晰地展示旋转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图形旋转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旋转的知识。
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学生对旋转的理解和应用,重点是学生能够掌握旋转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教具和学具准备方面,我需要准备一些图形和计算器,学生则需要准备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
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方面,我会让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思考如何应用旋转解决实际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探索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旋转的概念,并能够应用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旋转的概念和性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旋转的定义、特点以及旋转对图形的影响。
旋转的计算方法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部分,需要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旋转的计算过程。
如何应用旋转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需要通过实际例子,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讲解旋转的计算方法时,我会通过具体的步骤和示范,让学生理解旋转的计算过程。
我会从最简单的旋转开始,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旋转的计算方法。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动手尝试,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旋转计算方法的理解。
对于如何应用旋转解决实际问题,我会设计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计算,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B
P C
13
巩固提高
(2)连接PQ,判断△APQ的形状,并说明理 由;PQ的长度是多少?
由旋转的性质可知,∠BAC=∠PAQ=60°, AP=AQ,所以△APQ是等边三角形,PQ=10.
14
巩固提高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个顶点的坐标 分别为 A(2,3),B(1,1), C(5,1). (1)把△ABC平移后, 其中点 A移到点A1(4,5), 画出平移后得到的△A1B1C1; (2)把△A1B1C1绕点A1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 画出旋转后的△A2 B2C2.
解:∵菱形ABCD,
∴BC=CD,∠BCD=∠A=110°,
由旋转的性质知,CE=CF,
∠ECF=∠BCD=110°,
∴∠BCE=∠DCF=110°﹣∠DCE,
在△BCE和△DCF中,
,
∴△BCE≌△DCF,
∴∠F=∠E=86°.
19
(4)如果AC=5cm,∠ABC=30°,那么
BE= 10cm ,DB=
,ED= 5cm .
3
变式练习
1.如图,△ABC旋转后与△AED重合,且 △ABE为等边三角形,那么:
4
变式练习
(1)旋转中心是 _点__A_________ (2)旋转方向是__顺__时__针______ (3)旋转角度是__∠_C_A_D__或__∠_B_A_E (4)AC的对应线段是 AD ,BC的对应线段 是 ED ,∠ABC的对应角是 ∠AED. (5)连接CD,试判断△ACD的形状.
9
巩提高
4.如图,将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 得到△A′B′C,连接AA′,若∠B=70°,则∠1的度 数是( B) A.20° B.25° C.30° D.35°
10
巩固提高
5.如图所示,将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绕点A旋转,使得点B,A,C′在同一条直线上, 则三角板ABC旋转的角度是( D ) A.60° B.90° C.120° D.150°
第二十三章 旋转
第1课时 图形的旋转
精典范例(变式练习) 巩固提高
1
精典范例
知识点.图形的旋转及其性质 例1.如图,在Rt△ABC中,∠ACB=90°,如果 △ABC经过旋转得到了△BDE,那么:
2
精典范例
(1)旋转中心是 点B ;
(2)旋转方向是 顺时针 ; (3)旋转角度是 ∠CBD或∠ABE ;
7
变式练习
2.△ABC中,AB=AC,点D是BC上任意一点, 绕点A逆时针旋转△ABD,使AB与AC重合,画 出旋转后的图形.
A
D'
B
D
C
8
巩固提高
3.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线段A′B′是线段AB绕 某点逆时针旋转角α得到的,点A′与A对应,则 角α的大小为( C ) A.30° B.60° C.90° D.120°
15
巩固提高
解:(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 (2)如图,△A2 B2C2即为所求.
16
巩固提高
9.如图,已知P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以点B为 旋转中心,将△ABP顺时针旋转使A点和C点重合, 这时P点旋转至G点. (1)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旋转后的△BCG如图:
17
巩固提高
(2)连接PG,若∠APB=120°,求∠PGC的度 数.
11
巩固提高
6.如图,将△ 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的到△ ADE, 点C和点E是对应点, 若∠ CAE=90°,AB=1,则BD= .
12
巩固提高
7.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AB=10,点P是 △ABC内一点,把△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60° 得到△ACQ, (1)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A
A
Q
P
B
由旋转性质可知:∠APB=∠BGC= 120°, BP=BG,∠PBG=90° ∴∠BPG=∠PGB=45°, ∴∠PGC=120°-45°=75°.
18
巩固提高
10如图,在菱形ABCD中,∠A=110°,点E是菱 形ABCD内一点,连结CE绕点C顺时针旋转110°, 得到线段CF,连结BE,DF,若∠E=86°,求∠F 的度数.
等边三角形
5
精典范例
例2.如图,等腰直角△ABC中,AC=BC, ∠ACB=90°,点O分斜边AB为BO=1,
6
精典范例
(1)画出将△BOC绕C点 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后的图形; (2)O的对应点为点Q,则∠OCQ= 90°, ∠OAQ= 90°; (3)连接OQ,判断△OCQ的形状.
等腰直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