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第一课时旋转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第1课时 旋转(1)》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第1课时 旋转(1)》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1课
时旋转(1)》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旋转的概念和特点。

2.能够掌握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方法。

3.能够通过旋转将一个图形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二、教学重难点
1.旋转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方法。

3.通过旋转将图形重合。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2.黑板、彩色粉笔。

3.学生用品:铅笔、橡皮、绘图纸。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用一个图形进行旋转,并询问学生对旋转有什么认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
1.介绍旋转的概念和特点。

2.讲解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方法。

3.示范通过旋转将一个图形与另一个图形重合的过程。

3. 练习
1.让学生自行画出一个图形并进行旋转。

2.给定图形进行旋转练习,要求学生用铅笔标出旋转中心,并写出旋转
角度。

3.困难程度逐渐增加,让学生通过旋转将给定的图形与目标图形完全重
合。

4. 拓展
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图形,通过旋转将其再次重合,鼓励创造性思维。

5. 总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旋转的重要性和应用。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了空间想象和创造能力。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设计一个旋转图形题目,写出旋转步骤。

3.复习今天所学内容,做好知识巩固。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本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五 图形的运动(三) 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五 图形的运动(三) 第一课时》教案

旋转教材第83、第84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一。

1.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图形的旋转现象。

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种现象。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由简单图形通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难点:能正确认识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投影仪、方格纸等。

师:同学们去过游乐场吗?游乐场里可好玩了,有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等,你们都玩过吗?生:去过,也玩过上面的游乐项目。

师: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小结:像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旋转出发,提炼出图形的旋转。

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去发现这些图形的共同规律,培养他们积极动脑的习惯】1. 投影出示例1。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探究讨论,解决上面的这个问题。

小组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首先要分清楚,旋转的方向和时针转动的方向相同,我们称为顺时针方向,与时针的转动方向相反,我们称之为逆时针方向。

其次要判断出转动的角度,我们可以根据钟面上时针转动一周为周角,每转动1小时所转过的角度为30°进行判断。

生:从“1”到“3”,指针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60°。

生:从“3”到“6”,指针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生:从“6”到“12”,指针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180°。

师:很好,我们在说明图形的旋转时,要说明三个要素:绕哪个点旋转;按什么方向(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了多少度。

师:请学生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及旋转的性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度数、方向,并能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例1为本章的起始例题,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旋转现象,探索旋转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对图形变换(平移、轴对称)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旋转的概念、性质及运用还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深入理解旋转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度数、方向。

2.培养学生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旋转的概念及旋转的度数、方向。

2.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旋转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旋转的性质。

3.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4.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规律,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5.练习巩固:设计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旋转现象。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图片、卡片等教学素材。

3.学具:为学生准备圆片、直线等学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风车等,引导学生关注旋转现象。

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旋转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提问:这个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它是如何变过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旋转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旋转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讲解,给予评价。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三)——旋转》(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三)——旋转》(教案)
强调图形旋在意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图形旋转。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图形旋转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和特点。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三)——旋转》(教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三)——旋转》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2年5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和推理等过程,使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性质和特点,学会用旋转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空间想象和几何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沟通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位置: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
- 形状:图形的形状不变
- 大小:图形的大小不变
4. 旋转的度量方法
- 度数:旋转的角度
- 方向:旋转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
5. 旋转的应用
- 实例:设计图案、制作模型等
- 解题: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几何问题
6. 小组合作与交流
- 合作:小组内共同解决问题
- 交流: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7.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 自信: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通过图形、符号和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板书设计要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重点内容,或者添加一些有趣的图形和符号,使得板书既实用又具有吸引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旋转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旋转教案

第1课时旋转(1)教学内容教科书P83~84例1、例2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85“练习二十一”中第1~3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其特征及性质。

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的含义,初步感悟旋转的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

教学过程一、认识旋转要素1.课件出示生活实例,引出研究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些现象吗?仔细观察。

师:你们看见了什么?【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看见风车在旋转,时钟转动起来等等。

师:看一看这些物体的运动,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描述一下它们在做怎样的运动。

【学情预设】学生对图形的旋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比较准确地感知生活中简单的旋转现象,并能对其进行判断。

仅有少数学生能够判断“道闸挡车杆的运动”和“秋千运动”是旋转现象,说明学生对旋转角度不是360°及比较复杂的旋转现象还不能做出正确判断。

师:这些物体的运动,都可以称为旋转运动。

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举例。

师:我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大家一起来看看。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说说它是怎样旋转的。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学生在回答“旋转”时,最好让学生对着具体的物体比画一下是怎样旋转。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动态旋转现象。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认为什么样的运动是旋转?学生简单描述后,教师板书课题:旋转(1)。

【设计意图】由于在第一阶段学习时,具体实例多是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整圆周运动,所以部分学生形成了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有转一圈才是旋转,所以本节课从学生的问题入手,选取学生熟悉的但又有争议的实例作为研究旋转现象的素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讨:“荡秋千属于平移还是旋转?”学生有明显的争议,以此产生认知冲突,引发探究的欲望。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优秀教学设计[5篇范文]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优秀教学设计[5篇范文]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优秀教学设计[5篇范文]第一篇: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优秀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旋转的方向,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会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描述线段的旋转。

2、通过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在观察、讨论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教学重点: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体会旋转的含义,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旋转。

教师:旋转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在二年级下册,我们已经初步学习过旋转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认识旋转现象。

(出示课题:旋转)(二)探究新知1.通过粉笔的不同旋转,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1)感知旋转方向。

教师:下面进行眼力大考查,看谁观察最仔细,如果你发现了其中的奥秘,马上举手,好吗?第一组,开始。

老师用粉笔绕同一点,旋转角度相同,但旋转方向相反,做两次动作。

教师:你发现这两次有什么区别吗?预设:旋转的方向不同。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板书:方向)教师:(老师再一次做顺时针方向旋转动作)像这种方向的旋转,和生活中谁的旋转方向是一样的?叫什么旋转?预设:顺时针旋转。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请学生观察屏幕;说得出来,说完后欣赏图片。

板书:顺时针)教师:(老师再一次做逆时针方向旋转动作)那像这样的又叫什么呢?你见过生活中哪些现象是逆时针旋转吗?(板书:逆时针)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屏幕展示。

(2)感知旋转角度。

教师:眼力大考查继续,下面进行第二组,请仔细观察。

老师用粉笔绕同一点、同一方向,但角度不同进行旋转,请学生区别。

预设:旋转角度不同。

(板书:角度)(3)感知旋转中心。

教师:最后一组,这次有点难,看谁能发现?老师再把粉笔分别绕两头旋转一周,请学生说说这两种旋转哪里不同?(板书:中心)教师:看来旋转时,绕哪个中心旋转很重要,同样是这支粉笔,同样是绕一周,绕的中心不一样,旋转轨迹也完全不一样了。

五年级图形的运动(三)旋转 教案

五年级图形的运动(三)旋转  教案

图形的运动(三)第1课时旋转的特征与性质英山小学谢林洁指导老师:王美玉徐翠琼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课本第83-84页二、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一课时。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有关于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及经验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教师主要充当组织者的角色,组织好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位学生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让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为后续课时及中学的学习内容打下基础。

由此可见,本课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感悟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会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体会图形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点理解旋转含义、感悟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五、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课件演示:(1)时钟指针的转动;(2)风扇的转动。

提问:这是什么现象?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过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转动的指针和风扇叶片,我们都知道这是旋转的现象。

设疑:那么,下面这两幅图中是否存在旋转现象呢?课件展示:(3)道闸;(4)秋千预设:学生可能不认可道闸和秋千有旋转现象,或存在疑惑。

过渡:到底道闸和秋千的运动是不是旋转现象呢?今天老师与大家一起,进一步来探究图形的运动——旋转现象,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哦。

(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三)——旋转)(二)新课讲授Ⅰ.认识旋转1、旋转要素(1)出示钟面教具,明确基本问题:(顺时针拨动指针)指针是不是在旋转?教师拨动指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共同解决问题:问题a.指针上的每个点都动了吗?有没有发现哪个点是不动的?a.指针上有一个点是不动的,指针绕着这个点旋转,在数学上,这个点称为“旋转中心”。

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学设计4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学设计4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83页例1、84页例2、例3。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旋转的意义和旋转三要素,感悟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会用数学语言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4、感受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旋转的意义,感悟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规范的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钟面),学具(尺子,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二年级时,我们认识了物体的两种运动现象,谁能说说是哪两种现象?”学生:平移和旋转。

(若学生忘记了,教师可做适当提示:一种是沿直线运动,一种是曲线运动。

若学生能顺利说出两种运动,则让学生用手势比划比划是怎样运动的)(设计说明:通过复习,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后面新内容的学习找到连接点和起点。

)2、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教师:下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种物体的运动,请同学认真观察,判断分别属于什幺现象?学生:旋转现象。

教师:你是怎幺判断出来的?学生交流。

3、小结揭题。

教师:物体围绕一个点(或轴)转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板书)同学们能轻松得判断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旋转现象里还有哪些知识,这节课我们接着来探究图形中的旋转。

(板书课题:旋转)(设计说明:通过生活实例进一步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旋转现象给“旋转”定义,为后面深入探究旋转现象作铺垫。

)(二)新课。

1、教学例1:感知旋转三要素,深入体会旋转的意义(1)感知旋转方向:(出示钟面)教师:旋转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普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钟面,谁能找找钟表里的旋转现象?学生交流。

(钟面指针的转动)教师小结:我们把和钟表指针转动方向相同的旋转方向叫顺时针方向,与钟表指针转动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叫逆时针方向。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1课时旋转(1)》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1课时旋转(1)》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1课时旋转(1)》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1课时旋转(1)》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的旋转,以及了解旋转对图形位置和大小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旋转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轴对称的基本知识,对于图形的运动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旋转的概念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旋转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的旋转,了解旋转对图形位置和大小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探索和发现旋转的性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图形成果的欣赏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的旋转,了解旋转对图形位置和大小的影响。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旋转的性质。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感受旋转的过程,增强对旋转概念的理解。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旋转过程,引出旋转的概念。

2.探索旋转性质: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和操作旋转后的图形,发现旋转对图形位置和大小的影响。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第1课时 旋转(1)》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第1课时 旋转(1)》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1课时旋转(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是学生对图形运动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本节课《旋转(1)》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的旋转,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旋转的过程。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旋转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平移和轴对称的知识,对图形运动有一定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旋转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不深,对旋转的描述语言表达不够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具体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旋转。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知道旋转的特点。

2.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的旋转过程。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旋转的概念和特点。

2.用语言准确描述图形的旋转过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旋转的特点。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旋转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旋转的例子和操作过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用于学生实际操作。

3.教学工具:准备好幻灯片播放器和投影仪。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风车等,引导学生关注旋转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一个简单的旋转例子,如正方形沿某一直线旋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旋转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旋转的特点,如位置、大小、形状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图形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观察旋转过程中的变化,并用语言描述。

《图形的运动(三)——旋 转》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三)——旋 转》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三)——旋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83页例1和第84页例2。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认识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共教学两个例题,容量大,其中例1教学旋转的含义,例2是让学学生认识图形旋转的特点。

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切实把握好“图形旋转”的具体目标及其要求的“度”。

主题图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研究旋转现象的素材,引出图形的旋转运动。

特别选取了旋转角度不是360°的钟摆、秋千等,丰富学生的认知。

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教学目标1.借助钟面指针的运动,明确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

描述与操作相结合体会旋转的含义,明确图形旋转的特征。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旋转的含义、认识图形旋转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

教学准备教具:《图形的运动——旋转》教学课件、钟面学具:钟面、小棒、三角形、学习单、尺子、铅笔教学过程一、活动引入,初步感知1.师生活动:做举手动作(举起、放下)两次。

问:我们做的这几个动作,让你想起数学当中的什么运动现象呢?(旋转)2.揭题引入:旋转现象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二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这节课来进一步研究图形的旋转。

(出示课题)二、借助钟面,体会意义1.呈现生活实例,认识旋转要素——旋转方向与旋转中心。

(1)出示有趣的图,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表达感受。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第1课时 旋转(1)》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第1课时 旋转(1)》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1课时旋转(1)》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1课时旋转(1)》,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旋转的定义、性质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会判断图形是否发生旋转,能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轴对称等图形运动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旋转的理解和判断仍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操作实践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旋转的定义,掌握旋转的性质,能判断图形是否发生旋转。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旋转的定义和性质。

2.判断图形是否发生旋转。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旋转概念。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旋转的性质。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4.利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图片、实物等。

2.准备旋转的操作实践活动材料。

3.布置教室环境,便于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旋转木马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旋转的定义。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发生了旋转。

学生独立判断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判断依据。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旋转的性质。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旋转操作实践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图形进行旋转,并观察旋转前后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题目,让学生判断图形是否发生旋转。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五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五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五篇)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图形的运动(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1课时旋转一、教学内容:学习旋转的特征(课本第83页的例题1,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几幅图片问题:这是什么现象吗? 2.揭示课题师:刚才,我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大家反复地提到一个词“旋转”。

今天这一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来学习旋转的内容(板课题)(二)观察抽象,探究新知(1)认识旋转1.出示例1、(出示旋转地钟面)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从“1”到“——”,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从“3”到“6”,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从“6”到“12”,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2.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的现象呢?(生自由阐述)出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板示)(1)师:以上几种旋转,它们有什么共同点?(2)师:它们哪里转动了?比如:荡秋千哪转动了?挡车杆呢?(3)假如,我们把荡秋千的踏板看作是一个点、汽车的刮水器看作一条线段、风车的风叶看作是个四边形或三角形。

那么它们的转动又会是怎么样子呢?(生观察图形:点、线段、三角形的旋转演示回答问题)强调:像点、线段、三角形这样子的运动我们称之为旋转3、认识旋转的特征。

师: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旋转了吗?(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认识尝试说说)结合生活,理解旋转的三要素(1)、旋转中心(三角形动画旋转演示)师:当图形旋转时,这个定点可以在旋转图形的哪个位置?(2)、旋转方向师:旋转的方向有顺时针和逆时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图形的运动(三)《旋转》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图形的运动(三)《旋转》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图形的运动(三)《旋转》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数学-5图形的运动(三)《旋转》》人教版,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理解旋转的定义,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特征;
2.学会描述旋转变换,能准确地识别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
3.能够运用旋转作图,解决实际问题;
4.掌握旋转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运用到实际中;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旋转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在方格纸上将一个三角形绕某点进行90°旋转,这个操作将演示旋转的基本原理。
2.学生的参与度: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学生们表现出很高的参与度。他们积极思考、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让我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3.难点内容的处理:在讲解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时,我发现部分学生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我通过多次举例和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旋转》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旋转》教学设计
2. 能力层面:五年级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能力逐渐增强,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实例发现旋转的规律,运用旋转进行图案设计。但在推理和解决问题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显得较为吃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3. 素质层面: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这有助于他们在学习旋转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表达交流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有利于课堂上的讨论和分享。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体验旋转在实际中的应用。
-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理解的问题提问,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学生此前已经学习了平移、对称等图形变换,对图形的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图形的运动三——旋转》将帮助学生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旋转对图形进行变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更好地理解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布置旋转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与旋转相关的书籍、网站和视频,供学生深入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旋转知识。
-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提供的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
(3)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旋转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第1课时 旋转(1)》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第1课时 旋转(1)》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1课时旋转(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旋转(1)。

教材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旋转的概念,学会用旋转的方法进行图形的变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旋转的性质,理解旋转对图形的影响,并能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运动相关知识,对平移和轴对称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旋转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感受旋转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旋转的概念,理解旋转的性质,学会用旋转的方法进行图形的变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旋转的概念和性质,旋转图形的变换。

2.难点:旋转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直观演示,让学生感受旋转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旋转图形的变换,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用于学生的动手操作。

3.教学视频: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车轮旋转、风扇旋转等,用于导入新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旋转的特点。

然后,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旋转。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1课时 旋转 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1课时 旋转 教案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3.巩固练习:教材第83页“做一做”。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ຫໍສະໝຸດ 旋 转顺时针、逆时针
谁在旋转,旋转围绕的点、旋转方向以及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教学重点
能够描述旋转的方向和度数。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课件演示:(1)钟摆的运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摆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摆和风车都是绕着一个点转动;
教学反思
提起“旋转”一课,相信不少教师脑海中会立刻闪现出转椅、风车、摩天轮在悠闲地转动。在第一学段的教材中提供的也正是这样一些实例。但是因为这些实例的局限性,影响概念的科学构建。“钟摆的运动方式是什么?”是学生乃至我们教师都困惑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会加深学生对旋转含义的理解。我直接以这个问题为进入课堂的楔子,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同时通过问答我发现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但在描述旋转现象时却各有说法,不够统一规范。我以此展开,引导学生学习旋转的三要素。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方式;但我认为还可以更进一步,让学生通过合作,自已动手去操作、观察、描述,这样能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新课讲授】
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课时旋转
1.图形绕哪个点旋转,哪个点是不动的。
2.线段旋转后的长度是不变的。
第1课时旋转ຫໍສະໝຸດ 学习内容学习旋转的特征(课本第83页的例题1,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