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与难点分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与难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bbf98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7.png)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与难点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建筑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加,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模式迅速发展起来。
相比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具有快速、环保、可持续等优势。
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装配式建筑也面临一些技术要点和难点。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一、设计阶段的技术要点与难点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稳定性、耐久性和整体性能等因素。
首先,要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采用合理的梁柱连接方式和节点设计,以提高整个建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
其次,在进行单元模块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每个单元模块的功能和空间布局,并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材料使用量。
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抗震、防火等特殊要求,确保装配式建筑在灾害发生时仍能保持较高的安全性。
二、生产制造阶段的技术要点与难点在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解决一些技术要点和难点。
首先,需要精准测量和定位单元模块的尺寸和位置,以确保不同模块之间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组装。
其次,对于各种材料的加工和生产工艺要求都较高,比如钢结构、玻璃幕墙等,需要进行精细化制造。
此外,在流水线作业中也需要保证每个环节的协调顺畅,避免出现后续工序无法进行的情况。
三、运输与安装阶段的技术要点与难点在装配式建筑的运输与安装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关键技术需注意。
首先是合理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工具,在满足整体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提高运输效率,并确保运输过程中不会对模块结构造成损坏。
同时,在模块组装现场需要进行严密校验和质量控制,以排除因挠度或变形而导致的安装问题。
此外,在大型模块组装时还需考虑吊装和定位的技术,确保各个模块之间的精准对接和组合。
四、施工监理阶段的技术要点与难点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监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一些技术要点和难点。
首先是加强现场质量控制,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监理人员应针对各个关键节点进行检验,并及时发现并纠正任何缺陷。
浅谈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浅谈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2f6d4c9647d27284a735158.png)
浅谈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目录一、设计方面 (1)二、施工过程方面 (2)三、材料准备 (4)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6)五、施工工艺流程 (6)六、质量控制 (7)七、重点难点控制 (10)八、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3)九、装配式方式与传统方式对比分析21浅谈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随着时代的进步,住宅产业化已逐步在我国开始普及,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软件发展,我国已开始大跨步的进行。
下面我将从…… 项目整体装配式结构设计一一施工方面浅谈一些难点和重点一、设计方面:1、首先我们对传统结构的设计和装配式结构设计进行区分。
传统式结构在多数情况下,由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之后再委托施工企业按图施工,已经相对成熟。
而整体装配式结构目前我国大多数设计单位未能涉及,相对比较落后,只有少数有资质有经验的设计单位可以委任,建设单位只能采取设计一一施工一体化进行招标,由此带来设计时间对整个项目总工期的重要性。
2、从XXX二期公租房设计时间来看,虽然合同时间只有45天, 但实际整个延伸到结构结束,因为整个过程分为初步设计功能分解一一工艺拆分一一专家验证一一设计修正一一图纸评图一一最终图纸。
其中功能设计和工艺拆分图尤为重要,①功能设计往往需要涉及到地方规范、水、电、气、太阳能等多方面,一次完成!工厂生产成型后就无法改变,不能像传统结构灵活,②工艺拆分图,工厂完全按照此图生产,多数节点只有工厂技术人员清楚,待工厂批量生产成型后,拉入现场进行吊装,并按现场顺序图逐一开始,由此可见功能分解和工艺拆分图的重要性。
3、设计方面还有一个难点就是设计和施工如何能真正一体化,前面说设计施工一体化只能用在招标阶段,但从XXX公租房实际中发现,设计一一施工达不到真正的一体化,虽然有设计负责人和施工负责人进行联系,但没有做到施工过程实际跟踪,在实际样板房过程来看,很多节点,如:柱与梁节点;墙板与暗柱的节点;卫生间反坎节点等都存在问题,往往一个暗柱绑扎箍筋就需2至3人,达半天时间完成,效率及其低下,设计方不能满足实际施工的操作性,过程中发现在重头修正,甚至局部改为现浇和钢筋代换,给项目施工带来困难重重,另一方面设计流程、施工流程过于复杂,往往一个节点讨论一个月时间。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难点与应对方法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难点与应对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53e6ba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2.png)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难点与应对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方式,在现代建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难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难点,并介绍应对这些难点的方法。
一、制造和运输过程中的挑战1. 施工材料供应链管理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由于需要大量预制构件,在材料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可能出现材料储备不足、供货延迟或质量问题等情况。
解决方法:- 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商体系,并进行合理分散采购。
- 提前预留充足库存,并加强物资检验和质量把控,确保原材料符合要求。
- 引入先进物流管理系统,提高运输效率和准确性。
2. 可行性分析和设计阶段的配合问题装配式建筑需要在设计阶段就与工厂制造有机结合,因此需要加强设计师、工程师和制造商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解决方法:- 建立多学科团队,包括建筑设计师、结构工程师和装配式制造专家,进行协同设计。
- 通过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实现信息共享,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3. 运输过程中的碰撞与损坏装配式建筑在运输过程中,易受道路条件、运输方式等影响,容易发生碰撞、振动等情况导致损坏。
解决方法:- 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并根据不同构件的特点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 加强物流管控和监测,在运输过程中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二、安装和组装阶段面临的挑战1. 现场环境限制由于装配式建筑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安装时需要考虑现场空间、交通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
解决方法:- 提前进行现场勘测和规划,确保空间能够容纳各种构件的装配。
- 与相关部门沟通,解决交通、临时供水电等问题。
- 管理现场人员和设备,保证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
2. 构件之间的精准对接装配式建筑中,各个预制构件需要在现场进行精准拼接和对接,需要消除尺寸误差、连接不牢固等问题。
解决方法:- 引入数字化技术,如激光扫描、3D打印等进行精确测量和加工。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与难点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与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64b15aa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b.png)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与难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高质量、高效益的建筑需求不断增长,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为现代建筑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正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技术与难点,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关键技术1. 构件制造工艺技术构件制造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基础,其制造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质量。
现代实用化和数字化是构件制造技术发展的趋势。
采用先进的数控设备、机器人以及CAD/CAM等技术可以保证构件加工精度,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在构件预制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选择、混凝土浇铸和结构连接等方面的问题。
2. 施工管理与组织装配式建筑施工具有便于集中管理、操作简易等特点,但也面临着复杂的组织管理问题。
由于构件在制造地点和现场之间需要运输,因此物流管理成为关键。
施工现场的组织、协调和调度也对施工速度和质量有着很大影响。
因此,优化施工计划、加强协作沟通、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是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的重要手段。
3. 结构设计与分析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结构设计与分析需要特别关注构件之间的连接性能和整体刚度问题。
通过采用新型连接技术,如螺栓连接、焊接连接以及粘结剂等,可以提高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保证整个建筑的稳定性。
二、难点问题1. 质量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一个重要挑战。
由于构件在制造环境下完成,与传统建筑相比较具有一定优势。
但在运输、吊装等过程中容易产生损伤或变形,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物流环节,并做好运输前后的检验与修复工作。
2. 现场安全现场安全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不可忽视的难点问题之一。
由于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构件通常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对现场设备和施工人员的要求较高,容易在吊装、安装过程中发生事故。
因此,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提高操作员的机械化作业技能是关键。
3. 建筑节能与环保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构件通常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和隔音性能。
但由于构件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和废水需要有针对性地处理才能达到环保要求。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难点与攻克方案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难点与攻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a69d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a.png)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难点与攻克方案引言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快速发展,并成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然而,由于其独特的特点和复杂性,装配式建筑施工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难点,并提供相应的攻克方案。
一、设计与规划难点及攻克方案1. 整体设计与标准化问题装配式建筑在设计与规划阶段存在一定的挑战,要求整体构思及详细标准化。
然而,在实践中,常出现对整体性不够关注或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
解决方案:建立完备的设计评估指标体系以保证整体设计性能;积极推进行业内标准或推行BIM技术以便更全面地考虑装配型产品。
2. 结构安全与抗震问题装配式建筑需要保证结构安全和良好的抗震性能,但组件之间连接强度、火灾风险等仍是挑战。
解决方案:通过优化材料的选择和组织结构来提高整体连接强度;采用新型防火材料以增加建筑的防火性能;加强抗震设计,合理布置钢筋骨架。
二、生产与工艺难点及攻克方案1. 设备制造能力不足装配式建筑需要大量定制化设备进行生产,但市场上缺乏适应性强、高效率的设备。
解决方案: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相关设备的研发投入;鼓励制造商创新技术和工艺,提升设备性能和自动化程度。
2. 构件运输与安装问题由于模块化构件通常较大且重,如何有效地运输和安装是一项重要挑战。
特别是在复杂地形或密集城区内施工时面临更多阻碍。
解决方案:优化组件设计,减小尺寸和重量以便降低运输成本;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如起重机械)进行快速而安全的安装;利用3D打印等现代技术避免构件拼接问题。
三、质量控制与验收难点及攻克方案1.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在制造、运输和安装等各个环节保证质量标准。
但如何检测并控制每一步的质量是一个关键及复杂的问题。
解决方案:建立严谨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生产线上和现场抽查;采用无损检测等先进技术,确保构件在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设计要求。
2. 质量验收标准缺乏统一性目前,装配式建筑领域缺乏一致性的质量验收标准,导致不同地区、不同项目间存在诸多差异。
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难点与挑战
![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难点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890a7a6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5.png)
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难点与挑战一、引言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现代建筑行业的趋势。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相比传统施工具有诸多优势,如缩短工期、降低能耗、减少浪费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着一些难点与挑战。
本文将从技术、品质和管理三个方面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难点与挑战。
二、技术方面的难点与挑战1. 设计要求高度精确: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各个组件需要精确地制造和安装。
任何一个小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构件无法拼接或安装困难,给整个项目造成延误和损失。
2. 必须考虑运输条件:由于采用预制构件,运输环节非常重要。
大型构件要能够通过公路运输,并在现场进行正确地组装。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运输条件,如尺寸限制、轻量化等。
3. 难以控制施工现场:装配式建筑需要在工厂中进行构件制造和预制。
然而,施工现场的环境难以完全控制,例如人员流动、天气状况等,这对装配过程的精确性有较大影响。
三、品质方面的难点与挑战1. 构件质量要求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要求构件具备高强度、抗震、耐久等特性,并且保证每个构件都符合设计要求。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强质量管控,避免出现缺陷和不合格品。
2. 施工现场质量监督复杂: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涉及到更多的专业分包商和供应商。
如何保证各个构件的质量并进行整体验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四、管理方面的难点与挑战1. 团队协作问题:装配式建筑项目需要多个部门和公司共同完成,包括设计方、生产方、运输方等。
如何有效地协调各方之间的合作关系,确保信息畅通和进度顺利进行是一个重要挑战。
2. 项目管理困难:装配式建筑项目包含较多的变量,如工期、质量和成本等。
同时,施工现场的因素无法完全预测和控制。
因此,需要在项目管理上做出相应调整,提高对风险的应对能力。
3. 技术人才短缺:装配式建筑是一门相对新兴的技术,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然而,目前市场上各专业领域技术人才严重匮乏,这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大难题。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959f2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1.png)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概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技术,通过工厂预制和现场拼装来实现高效、快速的施工。
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难点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难点,并为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难点一:设计与施工协调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设计和施工环节需要紧密协调,以确保预制部件能够精准拼装。
然而,由于设计和制造之间存在信息传递不畅、沟通不足等问题,导致现场拼接困难,并可能引发质量问题。
解决方案:1. 加强设计与制造环节间的沟通与协作:设计师和制造商需要共同讨论并明确各自需求,以便更好地满足结构施工要求。
2. 制定详细而清晰的图纸及技术说明:确保图纸信息能够准确传达给制造商和施工人员。
3. 引入BIM技术:借助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设计团队和施工团队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实时协作和数据交流,以提高沟通效率。
二、难点二:运输与安装由于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一般体量较大、重量较重,因此其运输和现场安装成为施工的另一个难题。
特别是在狭窄的城市道路条件下,对配送车辆的限制使得配送和搬运变得更加困难。
解决方案:1. 制定合理的物流计划:根据预制构件的体积、重量以及工地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而详细的物流计划,并确保适当的工具和设备供应。
2. 采用模块化设计:将构件分解为更小且可组合的模块,可以减小单个构件的尺寸和重量,便于运输和拼装。
3. 配备专业运输车辆和设备:通过使用专门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而设计的运输车辆和设备,可以提高搬运效率并减少损坏风险。
三、难点三:质量控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问题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然而,由于装配过程中存在人为操作、拼接问题和施工现场环境等因素,质量控制成为其中一项重要难题。
解决方案:1. 强化培训与技术指导:提供充足的培训和技术指导,确保施工人员具备高质量的施工技能,并熟悉装配工艺。
2. 引入自动化装配设备:尽量减少人为操作的干预,通过引入自动化装配设备来实现精确且一致的构件安装。
装配式结构工程 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装配式结构工程 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63e450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0.png)
建筑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探讨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这也使得装配式施工技术的运用越来越频繁。
而所谓装配式施工技术,就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将大部分所要用到的构件交由工厂进行预制,工厂在接单后进行制作,完工后,再送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组装。
这种施工技术由于可以提前对建筑所需构件进行预制,对施工效率的提升非常有成效,而且因为无需在施工现场进行构件的制作,所以,还可以减少一定程度的施工污染。
总之,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优势是非常突出的,所以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装配式施工技术也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在运用的过程中规避,从而使得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011建筑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缺点0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点在建筑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由于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实践中,而它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因为以下三大优势:一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节省建筑施工成本,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因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运用时,其所需要的各个构件都是由工厂提前预制的,这样一来,相关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就可以节省相关的制造成本。
而且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虽然会用到大量的构件,但是,这些构件在安装时所需要的施工技术并不复杂,只要按照原本的施工图纸将构件进行合理吊放,一般就可以达到施工要求,如此便能使得施工效率加快,从而节省了人力、设备等方面的成本,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与以往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相比较,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效节约了现场制作各项构件的时间与物料,所需人力、物力相对较少,而这些也有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
因为在运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过程中,用来施工的各个构件都是由工厂大批量生产来的,而工厂在进行这些构件的预制中,必然可以对能源消耗进行有效控制。
据相关资料表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比传统施工的能源消耗量低 15%,水资源的消耗甚至可以达到 30%的节约量。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技术难点与攻关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技术难点与攻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bceec0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1.png)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技术难点与攻关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节能、环保需求的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方式迅速崛起。
相比于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具有周期短、质量可控、资源节约等优势。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技术难点需要攻关。
本文将重点讨论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攻关措施。
一、设计阶段的技术难点与攻关措施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之前,设计阶段是决定后续施工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结构合理性、连接方式以及材料选择等。
其中,最主要的技术难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1 结构设计合理性装配式建筑是由模块化构件组成的,因此在设计时需要保证结构设计合理且稳固。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多学科联合设计方法,引入专业团队进行综合分析,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 连接方式选择连接方式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技术难点。
不同的连接方式会对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在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各个方面因素,并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1.3 材料选择与优化材料选择与优化对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耐久性有着直接影响。
需要考虑到环境、使用寿命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材料,并进行优化设计。
二、生产制造阶段的技术难点与攻关措施在装配式建筑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一些独特的技术难点需要攻关。
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构件加工、装配及运输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
2.1 构件加工精度要求高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构件由工厂进行加工制造,因此其精度要求相对较高。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等手段,提高构件加工精度。
2.2 装配过程中衔接困难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环节是关键且复杂的一步,需要确保各个构件之间的衔接精准。
为此,可以采用先进的三维扫描技术来进行精确对位,并引入机器人辅助装配。
2.3 施工后运输与安装困难由于装配式建筑大多在工厂制造完成后再进行运输和安装,因此面临着运输与安装过程中的困难。
装配式结构住宅楼工程重难点分析
![装配式结构住宅楼工程重难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3edc4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9.png)
装配式结构住宅楼工程重难点分析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结构住宅楼因其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逐渐成为了现代建筑的重要发展方向。
然而,与传统的现浇结构相比,装配式结构住宅楼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重难点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预制构件的生产与运输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着装配式结构住宅楼的整体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模具的精度、生产工艺以及养护条件等因素。
例如,混凝土的配合比、钢筋的加工和绑扎、预埋件的定位等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如果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如构件尺寸偏差过大、混凝土强度不足、钢筋位置偏移等,将会给后续的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同时,预制构件的运输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由于预制构件通常体积较大、重量较重,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固定和保护措施,以防止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
此外,还需要合理规划运输路线,考虑道路限高、限宽、限重等因素,确保构件能够顺利运输到施工现场。
二、现场施工的组织与协调装配式结构住宅楼的施工过程涉及到多个专业和工种的协同作业,包括预制构件的吊装、安装、连接,以及现浇部分的施工等。
因此,现场施工的组织与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在预制构件吊装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起重设备和吊具,并根据构件的重量、尺寸和安装位置制定科学合理的吊装方案。
同时,还需要确保施工现场的道路畅通、场地平整,为吊装作业提供良好的条件。
预制构件的安装精度也是施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构件的水平度、垂直度和相邻构件之间的接缝宽度等,确保构件安装牢固、位置准确。
此外,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处理也至关重要,连接方式的选择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现浇部分的施工与预制构件的安装需要紧密配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出现相互干扰和影响的情况。
同时,还需要加强各专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困难与技术难点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困难与技术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fff6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d.png)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困难与技术难点一、引言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具有快速、可持续和环保等优势。
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施工困难和技术难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基础设施限制1. 基础条件由于装配式建筑需要与地基进行连接,而各地地基条件不同,因此在选择适合的加固方式上存在一定挑战。
2. 地质状况装配式建筑通常需要在多个地质条件下进行施工,如软土地区和高风险地震带。
这些地质状况对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材料选择与管理1. 材料质量控制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品质以确保整个建筑体系的稳定性。
然而,在市场上存在着大量劣质材料,对材料质量控制提出了较高要求。
2. 材料运输与储存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大型构件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拼装,因此需要进行材料的合理运输和暂存。
然而,由于体积庞大、重量较重、易破损等特点,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四、工艺与技术难点1. 精确度要求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需要高度精确的定位和连接。
由于各种构件的尺寸差异以及安装误差等因素的存在,精确度控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2. 高空施工一些高层装配式建筑需要在较高的高度上进行施工作业,这对悬挂平台、安全保护设备和人员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3. 施工流程协调装配式建筑中涉及到多个流程同时进行,如项目设计、加工生产、运输及现场组织等。
这些流程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对于顺利实施施工至关重要。
五、解决方案1. 加强前期准备在进入施工阶段之前,应充分调查地基条件,并选择适合地基类型的加固方式。
此外,需要对施工地段进行综合评估,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安全。
2. 严格质量控制对于材料的选择和管理,应采用严格的检测手段来确保其质量。
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以降低材料损坏发生的风险。
3. 技术培训与安全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是解决技术难点的关键。
浅论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浅论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d28c2d183d049649b665888.png)
浅谈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目录一、设计方面 (1)二、施工过程方面 (2)三、材料准备 (4)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6)五、施工工艺流程 (6)六、质量控制 (7)七、重点难点控制 (10)八、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3)九、装配式方式与传统方式对比分析 (21)浅谈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随着时代的进步,住宅产业化已逐步在我国开始普及,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软件发展,我国已开始大跨步的进行。
下面我将从……项目整体装配式结构设计——施工方面浅谈一些难点和重点一、设计方面:1、首先我们对传统结构的设计和装配式结构设计进行区分。
传统式结构在多数情况下,由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之后再委托施工企业按图施工,已经相对成熟。
而整体装配式结构目前我国大多数设计单位未能涉及,相对比较落后,只有少数有资质有经验的设计单位可以委任,建设单位只能采取设计——施工一体化进行招标,由此带来设计时间对整个项目总工期的重要性。
2、从XXX二期公租房设计时间来看,虽然合同时间只有45天,但实际整个延伸到结构结束,因为整个过程分为初步设计——功能分解——工艺拆分——专家验证——设计修正——图纸评图——最终图纸。
其中功能设计和工艺拆分图尤为重要,①功能设计往往需要涉及到地方规范、水、电、气、太阳能等多方面,一次完成!工厂生产成型后就无法改变,不能像传统结构灵活,②工艺拆分图,工厂完全按照此图生产,多数节点只有工厂技术人员清楚,待工厂批量生产成型后,拉入现场进行吊装,并按现场顺序图逐一开始,由此可见功能分解和工艺拆分图的重要性。
3、设计方面还有一个难点就是设计和施工如何能真正一体化,前面说设计施工一体化只能用在招标阶段,但从XXX公租房实际中发现,设计——施工达不到真正的一体化,虽然有设计负责人和施工负责人进行联系,但没有做到施工过程实际跟踪,在实际样板房过程来看,很多节点,如:柱与梁节点;墙板与暗柱的节点;卫生间反坎节点等都存在问题,往往一个暗柱绑扎箍筋就需2至3人,达半天时间完成,效率及其低下,设计方不能满足实际施工的操作性,过程中发现在重头修正,甚至局部改为现浇和钢筋代换,给项目施工带来困难重重,另一方面设计流程、施工流程过于复杂,往往一个节点讨论一个月时间。
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354f4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5.png)
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浅谈装配式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工程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为满足人们对建筑品质和建筑速度的要求,装配式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装配式结构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和重点需要注意。
一、设计方面在装配式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和方便性,以及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选择和成本控制等因素。
二、施工过程方面在装配式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套筒灌浆、坐浆、楼板平整度、板缝控制和外架防护等重点。
这些方面的控制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
重点:套筒灌浆、坐浆、楼板平整度、板缝控制、外架防护。
三、材料准备装配式结构的施工需要准备好各种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水泥等。
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在施工现场,需要按照平面布置图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
同时,还需要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保。
五、施工工艺流程在施工工艺流程中,需要按照标准层施工工序和灌浆套筒施工流程进行操作。
这样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
1、标准层施工工序标准层施工工序包括钢筋加工、模板搭设、混凝土浇筑等步骤。
需要注意施工顺序和施工质量。
2、灌浆套筒施工流程灌浆套筒施工流程包括套筒的制作、灌浆和拆除等步骤。
需要注意灌浆的均匀性和套筒的精度。
六、质量控制在装配式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这包括施工前的检查和施工过程中的监控。
只有保证质量,才能保证安全和效率。
七、重点难点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控制一些重点难点,包括钢筋定位、灌浆套筒和拼缝处连接等。
这些方面的控制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
1、钢筋定位钢筋定位需要精确,否则会影响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灌浆套筒灌浆套筒需要保证灌浆的均匀性和套筒的精度,否则会影响到结构的质量和效率。
3、拼缝处连接拼缝处连接需要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和紧密性,否则会影响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重难点解析2024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重难点解析2024](https://img.taocdn.com/s3/m/49138d5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6.png)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重难点解析引言概述:装配式建筑是指通过工厂预制和加工构件,然后在现场进行快速组装的建筑方式。
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工期短、质量可控、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装配式建筑也面临着一些重难点。
本文将从工厂生产、运输与安装、连接方式、维护与管理以及设计与审批等五个大点来详细解析这些重难点。
正文内容:一、工厂生产1. 设计与构造:装配式建筑的工厂生产离不开精细的设计和构造过程。
因为构建一个高质量的装配式建筑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构件的尺寸、墙体的隔热性能、预埋件的安装位置等。
因此,设计师和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 质量控制:工厂生产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环节,质量控制成为施工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工厂生产过程中,需要建立高效的检测与控制体系,确保每个构件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需要对工厂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二、运输与安装1. 运输方式: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运输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体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平板车、起重机械等,可以减少施工中的损耗和问题。
2. 安装策略:装配式建筑的安装包括制造过程中预埋构件的焊接和连接、构件的吊装和定位,以及构件之间的密封和固定等。
安装策略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施工周期、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安全措施等,以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安装顺利进行。
三、连接方式1. 焊接连接:装配式建筑的构件通常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
焊接连接的优点是接头强度高、稳定性好,但也存在焊接缺陷、变形等问题。
因此,在焊接连接中,需要进行焊口设计、焊缝检测和焊接工艺控制等工作,以保证连接的质量和性能。
2. 螺栓连接:螺栓连接是装配式建筑中常用的连接方式之一。
它具有解体方便、可重复利用等优点,但也需要确保螺栓的牢固性和连接面的平整度。
因此,在使用螺栓连接时,需要合理设置螺栓的规格和数量,以及控制螺栓的预紧力。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难点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案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难点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d2d45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7.png)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难点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案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逐渐受到关注。
相较于传统砖混结构,装配式建筑具有快速施工、环保省能、质量可控等优势。
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独特的难题。
本文将就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材料运输和搬运困难对于传统的砖混结构,可以通过在现场进行现浇混凝土来解决搬运材料的问题。
但是,在装配式建筑中,大量预制构件需要从生产厂家或仓库运输到工地,由于体积庞大且重量较重,很容易导致搬运不便甚至出现破损。
因此,如何解决材料运输和搬运困难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根据预制构件的尺寸和数量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货车、船或者铁路。
同时要确保运输工具的质量和可靠性。
2. 建立严格的搬运流程:在搬运过程中,应根据构件的结构特点制定详细的搬运方案,并配备专业的搬运工具和设备,以确保构件安全到达施工现场。
3. 加强包装保护措施:在装载过程中,对于易碎的构件可以采用加厚木箱或气囊进行保护,同时对构件表面进行防护,避免因受力造成磨损和刮伤。
二、现场协调和组织难度大相比于传统建筑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需要在厂家和现场之间进行大量协同合作。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现场协调与组织工作才能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由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带领一支专业化、高效率的项目管理团队,在物料供应、建筑设备配置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2. 制定详尽的施工计划:在项目启动前制定详尽的施工计划,明确每一个阶段的要求,并合理安排各个分包单位的工作。
3. 加强沟通与协作:建立现场施工指挥部,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解决设计变更、库存不足等问题,确保供应链畅通无阻。
三、质量控制和检验难度高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由于大部分构件是在厂家进行预制和组装的,在现场只需要进行安装即可。
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难点与监理对策
![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难点与监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7479d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8.png)
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难点与监理对策装配式建筑工程是指将建筑结构的部分或全部在工厂内预制好,然后运输至现场进行组装的一种建筑施工方式。
由于其工艺先进、工程周期短、质量易控制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业主和设计方的青睐。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强监督和控制。
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难点以及监理对策进行浅析。
一、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点难点1. 设计与施工的一致性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之间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
设计方案中的一些细节及连接方式在施工中可能存在无法实现或者难以实现的情况,这就需要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衔接和协调,以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
2. 工厂生产质量装配式建筑工程需要通过工厂预制构件,这就需要生产厂家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生产,确保构件的尺寸精度、强度、耐久性等质量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3. 运输与安装装配式建筑构件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容易受到振动、碰撞等外力的影响,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加强对构件的保护和监督,以确保其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
4. 现场施工装配式建筑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构件的组装、连接以及与其他部位的衔接,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经验,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二、监理对策1. 设计审查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前,监理单位应当对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审查,确保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可行性和一致性,发现设计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修改意见,确保施工质量。
4. 现场验收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结束后,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验收,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查找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单位应当根据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制定相应的监理对策,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d2f75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a.png)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一、引言在当前全球呼吁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快速施工、低能耗、高品质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技术难点。
本文将重点讨论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制造与运输1. 关键技术难点: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制造和运输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由于装配构件常常是在集中场地进行生产,并需要通过运输设备将其送至施工现场,因此如何确保构件制造过程中的精度和质量成为一个重要挑战。
2. 解决方案: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采用精确测量仪器与数字化管理系统对构件进行实时监控和追踪,以提高构件制造过程中的准确度与质量。
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加强保护措施,采取专业的运输设备和防护措施,确保装配构件的安全到达施工现场。
三、设计与预制1. 关键技术难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与预制是整个施工过程的核心环节。
然而,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兼顾结构稳定性、功能配套性以及可拆卸性等方面的需求,这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 解决方案:采用先进的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进行建筑模型的集成化设计与优化分析,保证结构合理稳定且满足功能要求。
同时,在预制过程中充分利用模块化思维进行构件的设计,提高构件之间的互换性与通用性,以便将来实现更灵活的拆装。
四、现场组装1. 关键技术难点:现场组装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另一个关键环节。
由于施工现场具有一定限制条件,如空间有限、时间紧迫等因素影响着组装效率和质量。
2. 解决方案:通过精细规划和合理布置施工流程,在确保安全前提下优化作业序列,减少作业环节以提高施工效率。
利用先进的吊装设备和模具技术,实现构件的精准定位和快速拼装。
同时,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升他们对装配式建筑工艺的理解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五、质量控制1. 关键技术难点: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确保整个项目长期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详解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难点挑战
![详解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难点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aac43dc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1.png)
详解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难点挑战一、引言装配式建筑是指将构件在工厂中预制完成,然后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建筑方法。
它具有时间短、质量可控、节能环保等优势,已经成为现代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详细解析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供应链管理问题1.材料供应与协调:装配式建筑需要大量的预制构件和材料,供应链管理顺畅与否直接影响项目进度。
建筑企业需要与供应商保持紧密合作,确保材料及时交付,在物流、储备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2.构件加工精度控制:由于预制构件的生产通常在工厂内完成,要求在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上达到极高标准。
因此,加强对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的管理和提升,并严格监控构件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三、运输与安装难题1.运输方式选择:装配式建筑构件通常较大,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如卡车、铁路或船运等。
施工现场的地理条件、距离和环境等都会对运输方式产生影响,建筑企业需要全面分析并做出合理决策。
2.安全与稳定性保障:在装配式建筑的运输和安装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构件进行恰当的固定和保护。
同时还要确保工人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标准操作。
培训工人并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是至关重要的。
四、现场施工难题1.连续作业协调: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具有高度一体化和连续性特点,各个施工节点之间需要密切配合。
因此,建筑企业应制定详细而合理的施工计划,并加强对施工进展的监测与掌控。
2.技术标准与质量管控: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可行性研究阶段就需要制定技术标准。
并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质量控制计划,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监测与检验。
五、交付与验收问题1.整体效果完美:装配式建筑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上的妥善安装,还要呈现出良好的视觉效果。
建筑企业需要确保构件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和瑕疵,以及从外立面到室内细节都能提供高水平的装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目录
一、设计方面 (1)
二、施工过程方面 (2)
三、材料准备 (4)
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6)
五、施工工艺流程 (6)
六、质量控制 (7)
七、重点难点控制 (10)
八、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3)
九、装配式方式与传统方式对比分析 (21)
浅谈装配式结构工程
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住宅产业化已逐步在我国开始普及,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软件发展,我国已开始大跨步的进行。
下面我将从…… 项目整体装配式结构设计一一施工方面浅谈一些难点和重点
一、设计方面:
1、首先我们对传统结构的设计和装配式结构设计进行区分。
传统式结构在多数情况下,由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之后再委托施工企业按图施工,已经相对成熟。
而整体装配式结构目前我国大多数设计单位未能涉及,相对比较落后,只有少数有资质有经验的设计单位可以委任,建设单位只能采取设计一一施工一体化进行招
标,由此带来设计时间对整个项目总工期的重要性。
2、从XXX二期公租房设计时间来看,虽然合同时间只有45天, 但实际整个延伸到结构结束,因为整个过程分为初步设计功能分解一一工艺拆分一一专家验证一一设计修正一一图纸评图一一最终图纸。
其中功能设计和工艺拆分图尤为重要,①功能设计往往需要涉及到地方规范、水、电、气、太阳能等多方面,一次完成!工厂生产成型后就无法改变,不能像传统结构灵活,②工艺拆分图,工厂完全
按照此图生产,多数节点只有工厂技术人员清楚,待工厂批量生产成型后,拉入现场进行吊装,并按现场顺序图逐一开始,由此可见功能分解和工艺拆分图的重要性。
3、设计方面还有一个难点就是设计和施工如何能真正一体化,
前面说设计施工一体化只能用在招标阶段,但从XXX公租房实际中发现,设计一一施工达不到真正的一体化,虽然有设计负责人和施工负责人进行联系,但没有做到施工过程实际跟踪,在实际样板房过程来看,很多节点,如:柱与梁节点;墙板与暗柱的节点;卫生间反坎节点等都存在问题,往往一个暗柱绑扎箍筋就需2至3人,达半天时间完成,效率及其低下,设计方不能满足实际施工的操作性,过程中发现在重头修正,甚至局部改为现浇和钢筋代换,给项目施工带来困难重重,另一方面设计流程、施工流程过于复杂,往往一个节点讨论一个月时间。
最终实施,设计方面不能在第一时间决定成文实施,对整个总工期影响非常之大,除此之外仍有一些细部处理不再叙述,如何能真正达到设计施工一体化,还有待研究。
二、施工过程方面:
重点:套筒灌浆、坐浆、楼板平整度、板缝控制、外架防护。
(1)套筒灌浆:XXX公租房二期1至3层为现浇结构,4至25层为整体装配式结构,最为重点和难点的是4层转换层,这一层是衔接上部的重要一层,最为重要的是18块套筒连接的承重墙,所预留的钢筋与预制墙板精确度要达到100%否则无法安装,为此各单位也作出相当大的精力。
待安装完毕后,一段时间内进行套筒灌浆,采用灌浆机高压注浆,并重点控制套筒内是否注满、是否漏注,并跟踪检查。
(2)楼板平整度和坐浆:两者相辅相成,平整度是坐浆的基础,若
不能有效的控制平整度,坐浆将不能有效满足规范和质量要求,其次加大材料的损耗,所以过程中必须加大对楼面平整度控制,对后期坐浆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3)板缝的控制:由于预制结构是由板与板相互独立的的拼接,必然会产生竖向缝、横向缝多处缝隙,所以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板的拼接质量。
多数情况下缝的大小不好完全控制,只能尽量缩小。
原因,拼装过程中板与板的挤压,暗柱的避让,吊装的水平等原因限制。
所以,后期装饰进场必须对材料的选型、弹性模量和专业队伍的选择必须控制,以达到质量要求。
(4)外架防护:安全永远是重中之重,XXX公租房二期外架的选择远远未能达到最初设想,最大的问题所在①不能与施工同步,②转角挂构件不能有效使用,③周转使用变形过多。
所以后期选择中要充分综合考虑以上几点,否则安全不能有效排除。
从多次考察中,传统架体最为有效,但外墙孔洞过多处理点较多。
其次,三角架式二层同步防护也可以考虑,但不足是对外墙人工开孔,给予螺栓固定,易打断钢筋,后期防水也难控制;最重点由于螺栓较多,每个固定点是否
拧固到位,是必查一项,否则后果难以想象。
总之外架防护有待各方人士、专家共同研究,逐步完善。
三、材料准备
防水巻材
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五、施工工艺流程
1 、标准层施工工序
2、灌浆套筒施工流程
灌浆畴动减甘拌制灌浆科〜褴清水对将要注熾Jifi謎T灌翔嚨艙酬最底部的隊加脇皮塞进斤密封)-开朧浆■>
发现出浆的1黴抑胧头飾封堵趣合用概酬飾密封)-检査未出浆枫9褴邮鋼亍弧+瞅號»至稱瑚叙!鏈出浆结朿*
六、质量控制
■ L測量验收.
每-作业区測量口乍完成后,测量小组进彳亍自检,自检合格后形成文宇记录上报项目部总匸由项目部总工卿安執员对作业区的测量工作撕复忍与复测躲符合下表要求后按规定上报监理公孔-
縫允幡差及晞方赫
•—预制构件质虽验收,
每栋主楼同一部监预制构件在工厂进行弟一次生土时,组织项目相关人罚到H厂进行-苣件
验收"心
对每批送场的*封件者卜:应诙泉核,复恆结耒形成文字记录,诲细的*載构件的尺寸、外观质:配筋等情况,当复測结果符合下表巽求后按規定上报监理公司4 *'
琐制构件预鰹件慣呈雯求和允许偏差長检捡方法"
预制构件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袪
注’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有专门要求外.合格点率应达到9W及状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再可以评定为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