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法 课件 (1)

合集下载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图片版课件(共18张PPT)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图片版课件(共18张PPT)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 实验探究: ▪ 思考:如何才能产生氧气 ▪ 演示实验:氧气制取
▪ 笔记:氧气的检验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 若木条 气瓶里, 复燃,
操作
现象
证明瓶内是 氧气。
结论
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9时13分21.11.921:13November 9, 2021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9时13分48秒21:13:489 November 2021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9时13 分48秒下午9时13分21:13:4821.11.9
演示实验: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2.2制取氧气(课件)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沪教版上海)

2.2.2制取氧气(课件)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沪教版上海)

(4)加热高锰酸钾
上述仪器哪一组最适合实验室用氯酸钾来制氧气,为什么?
①发生装置 固固加热型
铁夹在距试管口1/3处 ③
① 酒精灯用外焰加热
④ 导气管略出胶塞 便于气体导出 防止试管内气体难以排出
②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②收集装置
温馨提示: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
选择的考虑因素: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
1、从富含这种物质中去寻找,其实就是物理法,那么1.3物质的提纯我们学习了 很多提纯的方法(可以回忆下有哪些),本节工业上用类似于分馏的方法从空气中 分离大量的氧气。 2、含有其组成元素的物质去寻找,其实就是化学法(化学反应),我们知道化学 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得含有这种(些)目标元素,才有可能先 分解再重新组合成目标产物,不可能无中生有。)
4.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D.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
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二氧化锰可使产生氧气增多 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和性质都不改变 C.所有的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都是加快反应速率 D.在同一反应中可以用多种催化剂改变速率
气体
空气
气体

√ 空气 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 排水法
注意要点:导管要插到集气瓶底部,使空气顺利排出
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制取装置
√ 排水法制取 氧气
向上排空气法制 取氧气
(3)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然 后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 口有没有气泡冒出或冷却后 导管内能否形成一段水柱。

氧气的制法课件-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

氧气的制法课件-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

三、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
实验步骤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先把导管伸入水中,后用手握住试管,
“查”:检查装置气 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后过
密性
一段时间,看到导管中会形成一段水
柱,证明气密性良好
实验步骤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高锰酸钾(或氯酸钾)药品平铺在试管底 “装”:将固体装入
部,塞紧单孔塞,还要注意在试管口放 试管
②已知LiH固体的密度为0.82 g/cm3。用锂吸收224 L(标准状况)H2,生成的LiH与被吸收的H2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
【答案】C
9A8. .实下验列c各条件组件转下。化,中从主,反一应要定开条始的件至下达气均到能平体一衡步时发实现生的组装合是置目前有固体加热制气体和固、
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Cl溶液的温度;
(6)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没有将导管撤离水面就熄 灭了酒精灯。
四、催化剂 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自身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的物 质(即“一变、两不变”)叫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 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易错提示】 (1)催化剂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而是反应条件。 (2)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可以加快或减慢反应
4. 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 氧气。
5. 验满方法 (1)选择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开始收集气体的最佳时
机是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看到有大气泡从 集气瓶口外排出时证明气体已收集满。 (2)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注意导管需伸到接近 集气瓶底部,可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看 到木条复燃则证明气体已收集满。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PPT课件1 沪教版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PPT课件1 沪教版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氧气制取的操作能力,解答本题需 明确两点:(1)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步骤;(2)各步操作的注意事 项。固定装置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A错误;加热时,当导管口 有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B错误;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 水面,再停止加热,D错误。
6.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 列的 (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潮湿 ③实验完成后立即洗涤试管 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⑤收集完毕先撤酒精灯 ⑥忘了加催化剂 A.全部 B.除④ C.除⑥外 D.①②⑤⑥ 【解析】选C。催化剂只影响产生氧气的速率,不会使试管炸裂。
(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

【解析】(1)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为了防止生成的 熔融物炸裂瓶底,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或倒入少量水;(2)木炭在氧 气瓶中燃烧很快熄灭的原因:木炭没有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造成 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氧气受热膨胀排出;(3)取用粉末状固体 药品时,要先横放试管,再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 后竖起试管,否则会使药品附着在试管内壁上而没有集中在试 管底部; (4)导管口没有气泡的原因是:可能是在导管口插入水 中之前手就已经握住试管或可能是握的时间太短;(5)加热高锰 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防止高锰酸钾顺着导管进入水 槽,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说明试管口没 有塞一团棉花。
答案:(1)预先没有倒入少量水或垫一层细沙 (2)木炭没有自上而下缓慢伸入 (3)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没有用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 (4)可能是在导管口插入水中之前手就已经握住试管或可能 是握的时间太短 (5)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9.通过化学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通过多种途径可制取氧气。 A.分离空气 B.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C.分解H2O2 D. _______ (1)请你在D处再写出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请写出一个常用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ppt课件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ppt课件

实验活动
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2)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 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 是__延__长__收__集__时__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活动
(3)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 100%的主要原因是_反__应__物__不__纯__(_合__理__即__可__)_________。
Ⅲ.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_剧__烈__燃__烧__,__火__星__四__射__,__放___热__,__生__成__一__种__黑__色__固__体___。 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__增__大__铁__丝__与__氧__气__的__接__触__面__积____。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实验活动
(3)D图中,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 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澄___清__石__灰__水__变__浑__浊___。
实验活动
4.【中考·扬州改编】 氧气是我们身边无法离开的物质。 某兴趣小组对氧气的研究如下: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PPT教学课件1 沪教版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PPT教学课件1 沪教版

实验步骤
一查: 连接仪器,检查装气密性(方法?)
二装: 用纸槽把固体药品装入大试管
三定: 固定仪器
四点: 点燃酒精灯(应用外焰加热)
五收: 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水溶性,密 度)
六离: 把导管移出水面 七熄: 熄灭酒精灯
气体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
排水法 :气 体不易 溶于水
气法:气
排 体密度比 空 空气大 气 法 向下排空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 ,其实都是祝愿。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 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 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它所起 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改变的两种含义:加快和减慢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 应叫分解反应。
通式:A B+C 巩固练习:见课本18页3题
想想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不同点?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笑天化学工作室
氧气的获得
探究内容







验验

意习

药步

事链

【初中化学】氧气的实验室制法PPT课件1 沪教版

【初中化学】氧气的实验室制法PPT课件1 沪教版

向下排空 气法:气 体密度比 空气小 想一想:氧气应如何收集?
排 空 气 法
实验原理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原料: 氯酸钾 KClO3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为什 么?
氯化钾+氧气 KCl+O2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2MnO4+MnO2+O2
二氧化锰
用高锰酸钾作原料: 高锰酸钾 KMnO4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H 2O 2 H2O +O2
拓展:
实验步骤
一查: 连接仪器,检查装气密性(方法?) 二装: 用纸槽把固体药品装入大试管 三定: 固定仪器 四点: 点燃酒精灯(应用外焰加热) 五收: 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水溶性,密 度) 六离: 把导管移出水面 七熄: 熄灭酒精灯
气体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 气法:气 体密度比 空气大
排水法 :气 体不易 溶于水
今 天 探 究
笑天化学工作室
氧气的获得
探究内容
实 验 仪 器
实 验 药 品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原 理
注 意 事 项
练 习 链 接
实验仪器
实验药品
第一组: 第二组: 氯酸钾(白色)和二氧化锰(黑色) 高锰酸钾(紫黑色)
第三组: 双氧水(无色液体)和二氧化锰 各物质化学式: 氯酸钾: KClO3 高锰酸钾:KMnO4 MnO2 双氧水: 二氧化锰: H2 O2
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 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 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它所起 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改变的两种含义:加快和减慢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 应叫分解反应。 通式:A B+C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2课时氧气的制法(1).ppt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2课时氧气的制法(1).ppt

(1)实验原理: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2)实验装置图:
兴化市初中化学新授课
探究新知
(3)操作步骤:(师生共同完成)
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入药品
固定装置
点燃酒精灯
收集气体
将导管移离水面
熄灭酒精灯
兴化市初中化学新授课
Hale Waihona Puke 探究新知(4) 注意事项:
①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_防_止__加__热_后__的__得_到__水__倒_流__,_使__试__管_底_ 破裂。
兴化市初中化学新授课
练习反馈
3.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 水槽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
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当观察到 有气体从瓶口外溢
现象时,说明氧气已

(C )
A.氧气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氧气与氮气在水中溶解性不同 C.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 D.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
兴化市初中化学新授课
练习反馈
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探究新知
三、氧气的制法
1.自然界氧气的获得: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 水 光 葡萄糖 + 氧气
叶绿素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课件公开课 (1)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课件公开课 (1)
通过本节实验课,你有何感想或收获?
【问题讨论:】 1、制取氧气前,为什么要先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管口要略向下倾 斜?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置一团蓬松的棉花? 3、为什么加热试管不久,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此时 是否要立即开始收集气体?为什么?当氧气收集完毕后, 为什么必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再熄灭酒精灯? 4、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什么要先预先 在集气瓶内留有少量的水?
实验步骤: (1)连接装置。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药品。 (4)加热。 (5)收集氧气。
(6)撤装置,整理实验仪器。
课题: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实验探究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3瓶氧气。
实验探究2: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你在本实验中还有疑惑的问题吗?
四、作业练习: 完成实验报告单。
再 见!
知识回顾: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几种?你能写出符号表达式 或文字表达式吗?
课题: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高锰酸钾 加 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4
K2MnO4+MnO2+O2↑
A
B
C
D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分别利用了
氧气什么样的性质?收集的氧气各有什么优点?收集的氧 气为什么要正立放在实验桌上?

氧气的制取PPT课件1 沪教版优质课件

氧气的制取PPT课件1 沪教版优质课件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A B
固-固 加热型
固-液 不加热型
下图是常见的固-液不加热型装置
你知道这些装置的优缺点吗?
提示: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是否容易控制反应速率; 2、能否在反应的过程中加液体;
3、收集装置
想一想:氧气有哪些重要的物理性质? 猜一猜:实验室收集氧气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为什么?
H2O2
H2 O O2
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增大反应速率,而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 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
2、发生装置
实验探究一 根据不同反应原理,分小组讨论并选择合适的实验 仪器,组装一套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可以参考课本 或实验报告册)
反思:仔细观察本小组和其他小组组装 的发生装置,你能找出问题,改正错误并 作出解释吗?
A 相对原1、子反质应量原的理大小 B 核外电 子数 2、发生装置
3、收集装置
C 核内中…子…数 子数
D 核内质
1、反应原理
(1)、用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制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氧气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 水 + 氧气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第二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课时二
氧气的制取
镇江市第三中学 吴静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物理变化
原料:液态空气
方法:分离液态空气
除杂
空气
蒸发 液态空气
加压、降 温
氮气 液氧
原理: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
加压储存
二化元、素学实的上验把室众中多氧原气子的划获分得为不同种 依实据验是室(制取)气体应考虑的方面:

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PPT—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PPT—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之后,铜元素的质量不再增加,故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相等;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铜,m点
_催__化_剂___ 。 时,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铜和氯化氢,n点和m点对应的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都是氯化铜,成分相同;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也可
用图中曲线表示。 4.C [解析] 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毒的黄曲霉素,不能食用;甲醛有毒,对人体有害;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亚硝酸钠有
(56)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3NaOH+FeCl3 Fe(OH)3↓+3NaCl(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所以,该品牌碳酸饮料中含二氧化碳的量为(0"." 088" " g)/(0"." 05" " L)=1.76 g/L。
(2) 改正装置中的错误
① _应___用__外__焰__加___热________
3.(1)铁架台 长颈漏斗
别加热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 量( )B
A、第一份最多 B、第二份最多
C、第三份最多 D、一样多
[解析] ①从反应开始至结束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边,说明左边的金属与稀硫酸反应速率较快,生成氢气的速率较快,故左边的金属M比右边 的金属N活泼,故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N。②最终天平仍然偏向右边,说明反应结束后,M金属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多。根据金属的化
锰酸钾,第三份不加任何物质。给它们分 合价相同,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可知,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较小。
点燃
木炭+氧气
使澄清石灰水变 碳
浑浊的气体
二氧化
铁丝 在氧 气中 燃烧
火星四射,放 出大量的热, 生成一种黑色 固体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课件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课件
C.铁丝红热,熔化 D.产生蓝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硫燃烧
现象: 空气:淡蓝色火焰 氧气: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S
O2
SO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
其A中、不细合铁理丝的在是空(气中A激)烈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氧气的发现
氧气的含量
测量结果偏低(小于1/5) (1)红磷不足 (2)装置未冷却,打开止水夹 (3)装置漏气
测量结果偏高(大于1/5) (1)燃烧匙缓慢伸入集气瓶,导致瓶内空气受热膨胀而逸 出
(2)弹簧夹未夹紧
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
①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不易溶于水
④液态、固态为淡蓝色
例: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鱼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液态时为无色 C.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 D.固态时变成白色
C)
氧气的化学性质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①发出白光,放热 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
碳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性质活泼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某同学做细铁丝在氧气中 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 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 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 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 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 入集气瓶下部(如图所示 ),但不见铁丝燃烧,反 复实验均未成功。
导致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原因:
A. 铁丝表面有锈迹,影响了反应的进行; B. 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 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C. 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将铁丝和火柴迅 速伸至集气瓶下部,因热胀冷缩之故。瓶内氧气会膨 胀逸出,使铁丝无法燃烧。 实验:根据以上假设,他对实验应作的相应改进为: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共14张PPT)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共14张PPT)
SO2
与木炭反应
现象: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 出白光,都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文字、符号表达式:
C + O2
CO2
与铁(金属)反应
现象: 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
热,生成黑色的固体。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Fe + O2
Fe3O4
气中能燃烧。 • 以上两点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物质
在空气中燃烧,实际是与其中的氧气反应。
习题精讲
1.以下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和助燃性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 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2.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底 部应该放少量水或者碱液的是()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即氧气能支 持燃烧 )。那我们能说氧气可作燃料吗?
【说明】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 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 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 量,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 烈。
怎么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怎么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
•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木条是否 复燃,若复燃则是氧气。(助燃性)
与镁反应
• 现象 •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
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产生白烟) • 镁 + 氧气点燃 氧化镁 • Mg + O2点燃 MgO
• 对燃烧现象描述的共同点 • 一光 二热 三生成(忌将生成物的名称当作
现象来描述)
总结:
• (1)可燃物在氧气中比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 (2)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是在氧

初三化学氧气的制取上海教育版PPT课件

初三化学氧气的制取上海教育版PPT课件

(KMnO4)
(K2MnO4) (MnO2) (O2)
实验仪器
酒精灯
铁架台
试管
导管
水槽
集气瓶
2、反应装置
固体又需加热,可用下装置:
发生装置
棉花
收集装置
3、收集方法
⑴氧气不易溶于水,用 排水法收集
⑵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4、氧气的检验
⑴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 入瓶内,若木条复 燃,证明气体是氧 气
(H2O2)
(H2O) (O2)
2、实验装置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有 什么作用?
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加快反应
的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 学性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一 变:加快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 特 点 二不变: 本身的质量 化学反应的前后
化学性质
2、在学习了制取氧气的实验后,如果让你去制取另 一种气体,在选择实验装置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内 容?(提示从反应物的装态和反应条件)
氧气的制取
分离液态空气法
原理: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
沸点不同分离出氧气
加压 空气
降温
蒸发 液态空气
氮气
液氧
氧气
制取氧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反应原理
2、反应装置
3、收集气体的及检验气体的 方法
4、实验操作步骤
一、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 反应原理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⑵验满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氧气,将带火星的 木条放在瓶口,若 木条复燃说明氧气 已满。排水法收集 时,当有大气泡从 水下瓶口冒出时, 说明氧气已满。
5、实验步骤

2.3 氧气的制备(第一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2024)

2.3 氧气的制备(第一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2024)

C.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D. 碳酸钙 盐酸 氯化钙 水 二氧化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分离液态空气法
1. 步骤:
除尘
空气
除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洁净 低温加压 液态 蒸发
空气
空气
物理变化
氮气 沸点低(-196℃) 氧气 沸点较高(-183℃)
2. 原理: 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膜分离制氧
物理变化
气体膜分离技术是利用不同种类的气体分子在通过特定薄
膜时渗透速率不同的性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渗透速率大
密度、能否与空不气与反空应气反应 溶解性、能否与水反应
氧气可选择不与空气排反水应法 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5. 验满方法: 排水法收集时: 当有较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时,说明已集满
5. 验满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一变”:能增大(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两不变”: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3. 探究某物质是否为某反应的催化剂实验的设计思路::
(1)加快反应速率:设计对比实验,观察加入该物质前后化学反应速率是否加快。 (2)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称量该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3)化学性质不变:一般进行重复实验,观察重新加入反应物的现象和原来的现 象是否相同。
的气体穿透薄膜而得到富集,渗透速率小的气体则被截留。使
用膜分离制氧机时,空气透过特定薄膜,氧气和氮气在膜的两
侧分别富集。
膜分离制氧设备
空气
其他气体
氧气
分子筛制氧
物理变化
分子筛制氧机是利用分子筛特殊的吸附能力和解吸技术,加

沪教版化学九年《性质活泼的氧气》(氧气制法)1

沪教版化学九年《性质活泼的氧气》(氧气制法)1
再熄灭酒精灯?
一.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
• 1.反应原理:用表达式表示(见课本第37页)
KMnO4
K2MnO4 MnO2
O2
• 2.实验装置:课本第36页图2-13
• 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适用于制取气体 时以固体药品为原料,反应需要加热)
4.实验的注意事项
• 1.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 •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
第二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二课时 氧气的获得 氧气的工业制法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序言
下载提示:该PPT课件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 决实际问题。PPT课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 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温度降低,气 压减小,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被吸入热的试 管,导致试管炸裂。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基础实验 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件)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基础实验 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件)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感悟新知
知1-练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大致可分为: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 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连接仪器,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 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移出水面。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②__③__①__④__⑥__⑤___。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析:(1)结合实验基本操作找装置错误,加热固体时, 为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因此 应将A 中的试管口方向改为略向下倾斜。(2)根据反应物状 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如加热高锰酸钾制取 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选用A 作为发生装置。氧气的 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即D 装置收集。
感悟新知
知1-练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集气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时, 表明氧气已收集满。若收集的气体不纯净,可能的原因主
要有:集气瓶中水未装满,留有空气,导管口一有气泡冒
出就开始收集。(4)实验步骤可结合“茶~~庄~~定~~点~~收~~利~~息~” 来排列顺序。
感悟新知
易错提醒:
知1-练
一、实验装置中易错之处:
剧烈燃烧,发出白
光,放出热量,生 成的气体能使澄清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石灰水变浑浊
感悟新知
实验
实验现象
知2-讲
实验结论或文字表达式
剧烈燃烧,火星四 射,放出大量热,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生成黑色固体
剧烈燃烧,放出热 量,瓶壁出现水珠,石蜡 +氧气 点燃 水 + 二氧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 化碳 清石灰水变浑浊
感悟新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 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 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 试管,塞入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 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 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 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____②__③___①__④___⑥__⑤___.
氧气的制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实验 装置、以及收集方法。
2、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 物质的方法。
3. 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注意事项 以及原因。
4.懂得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一个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室氧气的制取 (一)实验原理
选含氧元素(O)化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合物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试管、酒精灯、带铁夹的铁架台、
导管、棉花 ?
2.气体收集装置: 排水法
集气瓶、水槽、毛玻璃片
“先左后右,由下而上”
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
若小木条复燃,则气体为氧气。
氧气的验满: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若小木条复燃,则气 体为氧气。
(三)、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药并且放一团棉花塞好带导管的单孔塞 ③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将集气瓶
1)反应原理 2)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 4)收集方法 5)检验方法 6)注意事项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4、试管口为什么放一团棉花?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喷入导管, 使导管赌塞。不利于气体导出。
1、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使药品受热均匀)
2、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3、导管伸入试管不能太长
原因:不利于气体的排出
4、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学.科.网 5、用酒精灯的外焰先均匀预热,再集中 在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6、等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再集,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气体集满。
7、实验完毕,先撤导管,后移酒精灯 8、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9、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反馈练习:
A___试__管_____B_铁__架__台__ C__洒__精__灯____D__导__管___ E__集__气__瓶____F__水__槽___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C)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
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D)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指出错误并改正错误zxxk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 ⑤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后再收集 ⑥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出水面,
再熄灭酒精灯
思考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2、等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再集?
刚加热时产生的气泡中混有空气,这时的气体 不纯
3、实验完毕,为什么先撤导管,后移酒精
灯?
防止试管冷却后,水槽内的水沿导管上升, 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KMnO4
K2MnO4 MnO2
O2
(二)实验装置
1.气体发生装置:组卷网
试 柴管、、带酒导精管灯的、胶带塞铁、夹棉的花铁?架台、火
2.气体收集装置:
气不体易溶收于集水 装置
的气体
1.排水法
密度比
密度比空 气大的
空气小 的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2.排空气法
(二)实验装置
1.气体发生装置:组卷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