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实施细则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是根据《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条例》来进行的。
该条例于2003年12月1日实施,旨在保障广东省职工的生育权益,提高人口质量和劳动力水平。
根据该条例,广东省所有单位应为职工购买生育保险。
具体费用由单位和职工共同支付,单位负责缴纳保费的80%,职工负责缴纳保费的20%。
基本生育保险费用按照单位缴纳金额的固定比例确定,具体比例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保险范围: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适用于在广东省内就业的女职工,包括企事业单位职工、城乡居民参保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
二、保险待遇:职工生育保险包括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用的报销。
生育津贴由单位按照规定的比例和金额发放给女职工,用于补贴生育期间的生活和抚养费用;生育医疗费用由社保基金支付,并按照规定的报销比例和标准报销。
三、保险期限:女职工的生育保险期限从妊娠第4个月开始,到产后42天结束。
在这个期间内,职工享受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用报销的待遇。
四、参保手续:女职工在单位办理职工生育保险参保手续时,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
单位应及时为职工办理生育保险的参保手续,并缴纳相应的保费。
五、保险费用的计算和缴纳:生育保险费用按照单位和职工实际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确定,具体比例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整。
单位应按时向社保基金缴纳生育保险费用。
总之,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为广东省内就业的女职工提供了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用报销的保障,旨在保护职工的生育权益,促进人口质量和劳动力水平的提高。
这为广东省职工创造了良好的生育环境,增强了职工的生育意愿和安全感。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23号)《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已经2008年4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十一届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二○○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在生育期间得到基本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下称职工)的生育保险,适用本规定。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的生育保险,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生育保险工作应当贯彻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生育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照本规定具体承办生育保险工作。
第五条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本省行政区域内生育保险费的征收、缴纳,适用该条例。
第六条生育保险基金及其收益、生育保险待遇按照国家规定不计征税费。
第七条生育保险的统筹层次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一致。
中央、军队驻本省单位以及省属单位,按照本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办法参加其所在地的生育保险。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审计、人事、卫生、人口计生、药监、物价、税务、工商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生育保险工作。
第二章生育保险基金第九条生育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
第十条生育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资金构成:(一)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二)生育保险基金的利息;(三)生育保险费滞纳金;(四)财政补贴;(五)依法纳入生育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十一条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月缴纳。
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
生育保险缴费比例由所属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根据生育保险待遇的项目和费用确定,并根据费用支出情况适时调整,最高不超过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1%。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命质量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职工生活中的各种保险,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广东省政府为丰富职工福利,按照国家保险政策规定,出台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实施意见,将职工生育保险与保险做好结合,帮助职工家庭提高生育能力。
职工生育保险规定非常明确,除了由职工、单位和政府三方共同缴纳外,职工
生育保险也将就医支付、产前检查、计划龄期母婴健康诊疗、赠送特殊服务包、补助返村分娩等多种政策纳入保障范围。
具体而言,职工一般只需缴纳医用商品和职工自费药品的医疗支出,其余的医
用支出由职工、单位和政府三方的保险共同负担;E检查、无痛分娩支付,由保险
全额支出;医用特殊类产品,由保险半价支出;计划龄期母婴健康诊疗补助额度,由保险全额支出;一般接生分娩及返村分娩补助额度,由保险全额支出;职工生育福利补贴支出,由新生婴儿满6个月后,由政府发放;其他相关政策,也同样充实职工福利,确保职工生活更加安全踏实。
此外,广东省政府在此次职工生育保险的落实中,还拟定了一系列政策,如绩
效奖励、配送激励、专项补贴、员工生育抚养津贴等,旨在促进全民育龄男女的生育率,以改善社会负担水平,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广东省政府出台的职工生育保险实施意见,明确了广大职工生育权利,促进职
工和劳动群众生育,充分发挥政府、单位、个人的共同作用,既可以维护职工、职工家庭的合法权益,又可以减轻政府的经济负担,各方共赢的社会利益。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旨在保障广东省职工的生育权益,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和经济补贴,促进职工生育率的提高,保障人口稳定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对《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进行700字的介绍。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是为广东省的职工制定的一项法律规定,旨在保障广东省职工的生育权益。
根据规定,广东省的企事业单位和城镇私营企业,都应为其职工购买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旨在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和经济补贴,以减轻职工生育的经济负担,促进职工的生育意愿和生育率的提高。
根据《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职工生育保险的种类分为医疗保险和经济补贴两部分。
医疗保险主要包括孕产妇的医疗费用、分娩费用、产前检查费用等,保障职工在生育过程中的医疗需求。
经济补贴主要包括生育津贴、生育护理假等,为职工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和休假权益。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明确了生育保险的基本责任主体,包括用人单位、职工、社会保险机构。
用人单位应按照职工人数和其支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承担职工生育保险的缴费义务。
职工应按规定缴纳一定的保险费。
社会保险机构负责生育保险的管理和运营,包括费用的收缴、报销和管理等。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还明确了生育保险的管理机构、资金来源和使用等方面的规定。
生育保险的具体实施由社会保险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确保生育保险的资金安全和合理使用。
生育保险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职工和用人单位的保险费,以及有关政府的财政补助。
这些资金可用于支付职工的医疗费用和经济补贴。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对于广东省的职工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保障措施。
通过购买生育保险,职工可以享受到一定的医疗保障和经济补贴,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育意愿和生育率。
这也有利于社会的人口稳定和社会发展。
总而言之,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是为保障广东省职工的生育权益而制定的一项法律规定。
通过提供医疗保障和经济补贴,促进职工的生育意愿和生育率的提高,从而保障人口稳定和社会发展。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11-1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使职工在生育期间获得基本的医疗和生活保障,均衡用人单位生育费用负担,促进公平就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及其全部职工和雇工(以下统称职工)参加生育保险,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参加生育保险。
用人单位为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在单位所在地参加生育保险。
中央驻粤单位、省属单位及其职工,有非军籍职工的军队、武警部队所属用人单位及其非军籍职工,在本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所在地参加生育保险。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生育保险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生育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生育保险登记、生育保险费核定、个人权益记录、生育保险待遇支付等生育保险事务,负责提供生育保险业务咨询、查询等服务。
第五条生育保险费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负责征收。
第六条生育保险基金及其收益、生育保险待遇按照国家规定不计征税、费。
第七条生育保险基金由各地级以上市统筹,并按照国家规定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第二章生育保险基金第八条生育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和使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生育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足。
第九条生育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资金构成:(一)生育保险费;(二)生育保险基金的利息;(三)滞纳金;(四)财政补贴;(五)依法纳入生育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十条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月缴纳。
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用人单位按照不超过本单位上月职工工资总额1%的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具体缴费比例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测算后提出,经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备案。
【五险一金】【生育】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2008.7.1】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23号)《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已经2008年4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十一届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二○○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在生育期间得到基本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下称职工)的生育保险,适用本规定。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的生育保险,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生育保险工作应当贯彻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生育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照本规定具体承办生育保险工作。
第五条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本省行政区域内生育保险费的征收、缴纳,适用该条例。
第六条生育保险基金及其收益、生育保险待遇按照国家规定不计征税费。
第七条生育保险的统筹层次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一致。
中央、军队驻本省单位以及省属单位,按照本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办法参加其所在地的生育保险。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审计、人事、卫生、人口计生、药监、物价、税务、工商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生育保险工作。
第二章生育保险基金第九条生育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
第十条生育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资金构成:(一)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二)生育保险基金的利息;(三)生育保险费滞纳金;(四)财政补贴;(五)依法纳入生育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十一条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月缴纳。
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
生育保险缴费比例由所属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根据生育保险待遇的项目和费用确定,并根据费用支出情况适时调整,最高不超过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1%。
广州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实施细则

广州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实施细则广州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实施细则(试行)第一条为贯彻劳动部劳部发[1994]504号《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更好地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试行)。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企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含已参加社会保险的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及其职工(含固定工、合同制工、临时工),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合同制工、临时工。
第三条职工生育保险基金按各单位上年度全部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0.7%缴纳。
起步时暂以单位缴纳养老保险的上年度缴费工资总额的0.7%缴纳。
第四条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不包括计划生育中施行节育者),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生育或流产时,可享受下列待遇:⒈生育津贴。
女职工按规定享受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本单位上年度职工月人平缴费工资计发。
每日的假期工资=本单位上年度职工月人平缴费工资÷30(天)。
(下同)。
⒉生育医疗费。
女职工生育医疗费(包括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及生育出院后产假期内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分别按顺产1600元,难产或多胞胎2400元;流产:怀孕不满4个月300元,满4个月以上至7个月以下800元,满7个月以上按顺产标准计发。
⒊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
女职工生育顺产的按上年度市属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25%计发,难产或多胞胎的按50%计发。
⒋男配偶假期工资。
已参加本市生育保险的男配偶,按规定享受的假期工资,按本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计发。
第五条女职工生育按有关规定享受下列产假:正常产假90天;办理独生子女证的计划生育假增加35天;晚育假增加15天;剖腹、Ⅲ度会阴破裂的难产假增加30天,吸引产、钳产、臀位引产假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假,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
流产假(只限于领取“同意生育通知书”或“生育证”的流产假):怀孕不满2个月的15天;不满4个月的30天;怀孕满4个以上(含4个月)至7个月以下流产的流产假42天;满7个月以上的,遇死胎、死产和早产不成活的给予75天的产假。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法规类别】工资福利与劳动保险【发文字号】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23号【发布部门】广东省政府【发布日期】2008.04.25【实施日期】2008.07.0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失效依据】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2014修订)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23号)《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已经2008年4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十一届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省长黄华华二○○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在生育期间得到基本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下称职工)的生育保险,适用本规定。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的生育保险,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生育保险工作应当贯彻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生育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照本规定具体承办生育保险工作。
第五条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本省行政区域内生育保险费的征收、缴纳,适用该条例。
第六条生育保险基金及其收益、生育保险待遇按照国家规定不计征税费。
第七条生育保险的统筹层次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一致。
中央、军队驻本省单位以及省属单位,按照本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办法参加其所在地的生育保险。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审计、人事、卫生、人口计生、药监、物价、税务、工商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生育保险工作。
第二章生育保险基金第九条生育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
第十条生育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资金构成:(一)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二)生育保险基金的利息;(三)生育保险费滞纳金;(四)财政补贴;(五)依法纳入生育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实施细则.doc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实施细则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应同时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从20xx年10月1日起按同一缴费基数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
下文是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实施细则,欢迎阅读!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实施细则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使职工在生育期间获得基本的医疗和生活保障,均衡用人单位生育费用负担,促进公平就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及其全部职工和雇工(以下统称职工)参加生育保险,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参加生育保险。
用人单位为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在单位所在地参加生育保险。
中央驻粤单位、省属单位及其职工,有非军籍职工的军队、武警部队所属用人单位及其非军籍职工,在本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所在地参加生育保险。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生育保险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生育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生育保险登记、生育保险费核定、个人权益记录、生育保险待遇支付等生育保险事务,负责提供生育保险业务咨询、查询等服务。
第五条生育保险费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负责征收。
第六条生育保险基金及其收益、生育保险待遇按照国家规定不计征税、费。
第七条生育保险基金由各地级以上市统筹,并按照国家规定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第二章生育保险基金第八条生育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和使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生育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足。
第九条生育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资金构成:(一)生育保险费;(二)生育保险基金的利息;(三)滞纳金;(四)财政补贴;(五)依法纳入生育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为统一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工社会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就业保障法》等法律的规定,保障广东省职工良好的生育健康状况,根据党和国家关于生育政策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职工、享受社会保障的临时工、公办高等学校和独立财政管理的机关单位的职工及其夫妻实施生育保险的。
三、保险金额范围实施职工生育保险的职工,除上海市实施的生育险外,在一次性生育津贴和生育补助之外,国家和省级财政按本规定规定的标准发放生育补贴:(1)一对生育计划孩子的家庭,一次性发放生育津贴补贴金额为6000元;(2)于双胞胎及以上多胞胞孩子,每多出一胞胎发放津贴金额为1200元;(3)一对双胞胎及以上多胞胎孩子家庭,按照省级政策要求,根据需要,还可以发放一次性的生育奖金,金额不低于本规定的6000元,最高不超过10000元。
四、参加方式(1)加职工生育保险的职工,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规定和标准向省级财政科厅缴纳职工生育保险费;(2)省级财政按照本规定的规定和标准,按月发放职工生育保(3)职工及其家庭按月报送有关材料和资料;(4)职工报销费用时,应按规定提交有关证明文件和发票;(5)职工及其夫妻出生孩子,应提出有关资料,按本规定的规定申领生育补贴;(6)职工及其家庭享受职工生育保险时,有义务按规定如实填写生育信息报表,做到“一人一卡、一人一报”,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予发放生育保险补贴。
五、终止方式实施职工生育保险的职工,当职工停止购买职工生育保险或停止在本省居住,视为自动终止参加职工生育保险。
六、违规处理职工生育保险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有职工提供虚假信息或乱用领取职工生育保险的补贴,或其他违反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工社会保障法》的规定,由省级财政部门进行处理,被查处的职工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七、补充规定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本规定所称规定,是指本规定及其附件。
本规定未尽事宜,由广东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的基本介绍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的基本介绍生育保险是为了维护女职工的基本权益,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孕产期以及流产期间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使她们在生育和流产期间得到必要的经济收入和医疗照顾,保障她们及时恢复健康,回到工作岗位。
以下就是店铺给你做的整理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希望对你有用。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亮点一、生育保险待遇享受条件更合理: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生育保险参保缴费满一年,且终止妊娠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时正常参保缴费的即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如在终止妊娠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前生育保险缴费未满12个月,现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享受待遇。
一是继续缴费,在缴费满12个月后的一年内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二是累计计算省内生育保险缴费记录:在本地正常参保的情况下,职工曾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跨统筹地区参加生育保险的,可提供异地参保地社保局出具的缴费凭证,累计计算缴费时间,累计满12个月即可享受待遇。
目前清远市跟广州市互认生育保险缴费年限证明,可直接在清远申请广州的生育保险缴费凭证,我省其他地市则需前往原参保地申请二、增加了多项生育保险待遇项目:产前检查、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相关医疗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施行计划生育手术假期也可享受生育津贴。
三、生育相关医疗费用可直接记账结算:职工参保缴费满一年并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可凭医院诊断妊娠证明、社会保障卡及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证明至参保所属地社保局办理选定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医疗机构手续。
选定医疗机构属统筹区内生育保险协议服务医疗机构的,所发生的生育相关医疗费用直接记账结算。
四、扩大了享受待遇人群范围一是失业、退休人员也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失业前已参加生育保险的,其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可享受生育医疗待遇;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已参加生育保险的,其退休后发生符合规定的生育医疗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二是职工未就业配偶生育医疗费用可报销:职工未就业配偶享受的生育医疗费用待遇,参照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医疗待遇标准执行。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2022年执行新规定_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2022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2022年执行新规定_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2022生育津贴与单位工资水平挂钩生育保险单位缴纳《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我市将执行此项规定,届时,生育保险费全部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未就业配偶也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生育津贴将与单位工资水平挂钩,效益好的单位职工生育津贴将有望水涨船高。
明年起保险费全由单位缴纳将于明年开始实施的《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要求,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及其全部职工和雇工(以下统称职工)都应该参加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员工不需缴纳,比例不超过本单位上月职工工资总额的1%。
新规将生育医疗待遇享受人群扩大到失业人员、退休人员和职工未就业配偶。
明确职工失业前已参加生育保险的,其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发生的生育医疗费用,以及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发生的生育医疗费用均可以按规定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职工未就业配偶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不过,职工未就业配偶已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生育待遇等,就不再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生育的医疗费用(即女职工在孕产期内因怀孕、分娩发生的医疗费用,包括产前检查、终止妊娠的费用,分娩住院期间的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及诊治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费用),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包括职工放置或者取出宫内节育器,施行输卵管、输精管结扎或者复通手术、人工流产、引产术等发生的医疗费用)。
新规还列举出不纳入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因医疗事故发生的费用应当由医疗机构承担,在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发生的医疗费用等。
计划生育手术休假也享津贴新规增加了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的生育津贴。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执行新规定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执行新规定
以下是关于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执行新规定,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顺产的,98天;难产的,增加30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15天;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42天。
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取出宫内节育器的,1天;放置宫内节育器的,2天;施行输卵管结扎的,21天;施行输精管结扎的,7天;施行输卵管或者输精管复通手术的,14天。
同时施行两种节育手术的,合并计算假期。
单位未付津贴将受罚
新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为职工办理生育保险登记或者未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的,造成职工或者职工未就业配偶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由用人单位按照生育保险待遇标准向职工支付相关费用,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用人单位未将生育津贴足额支付给职工的,逾期不改正的,将面临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相关人员已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责令退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的生
·
育保险待遇费用,并处相应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2022年)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2022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12.04•【字号】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98号•【施行日期】2022.12.04•【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生育保险正文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2021年7月2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87号公布根据2022年12月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98号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征缴管理第三章待遇保障第四章经办管理与监督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在生育和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期间获得基本的医疗和生活保障,均衡用人单位生育费用负担,促进公平就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生育保险工作。
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规定对生育保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下列单位和人员应当参加生育保险:(一)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及其在职职工;(二)有非军籍职工的军队、武警部队所属用人单位及其非军籍职工;(三)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单位和人员。
前款所列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前款所列人员,以下统称职工。
第四条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同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医疗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生育保险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生育保险相关工作。
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具体承办生育保险登记、个人权益记录、生育保险待遇支付等生育保险经办事务,负责提供生育保险业务咨询、查询等服务。
第六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生育保险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医疗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机构举报。
医疗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机构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为进一步健全全省职工生育保险制度,保障劳动者生育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关于印发职工生育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和《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二、规定影响本规定所称的“职工”是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第十一条规定的劳动者。
参加职工生育保险的职工,包括缴纳职工生育保险的职工以及不缴纳职工生育津贴的职工个人,以及因职工生育享受福利的其他相关人员。
三、保险内容1、保险费用缴纳(1)职工生育保险由缴费单位和个人缴纳;(2)缴费单位按照本规定规定的比例及标准缴纳职工生育保险费,个人按照国家规定比例缴纳职工生育保险费;(3)缴费单位按照本规定规定的比例及标准补缴职工生育保险费。
2、职工生育费用的发放职工生育保险基金由省财政和缴费单位共同维护,经省财政部门批准,以财政分担比例及单位自支的方式支付职工生育保险费。
3、社会保障及福利待遇(1)立即发放准妈妈可以享受生育津贴,和安全生育津贴,爸爸可以享受生育津贴。
(2)后续发放准妈妈可以享受催产素等,妊娠期、产褥期医疗保险,小儿医疗补贴,产后恢复期体检,及宝宝的营养护理等。
四、实施管理1、省财政部门印发职工生育保险费缴纳规定,规范缴纳单位和个人应缴纳职工生育保险费的税收征管及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等业务。
2、地方社会保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本省职工生育保险实施办法,负责落实本规定,定期检查下辖缴费单位是否按本规定及规定费率缴纳生育保险费,及时向省财政部门报送有关数据。
3、缴费单位应按照本规定的要求,按时缴纳职工生育保险费,勤勉地履行保险责任。
五、责任追究对于拒绝缴纳职工生育保险的单位,或无故拖欠职工生育保险费的单位,将依据《保险法》、《关于加强社会保险经营管理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罚款等处理,同时建立负面清单,依法予以取缔。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制度(doc 8页)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制度(doc 8页)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23号《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已经2008年4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十一届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省长黄华华二○○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在生育期间得到基本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二)生育保险基金的利息;(三)生育保险费滞纳金;(四)财政补贴;(五)依法纳入生育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十一条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月缴纳。
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
生育保险缴费比例由所属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根据生育保险待遇的项目和费用确定,并根据费用支出情况适时调整,最高不超过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1%。
第十二条生育保险基金应当存入国有商业、国有控股银行开设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生育保险基金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计息办法计息。
第十三条生育保险基金不予支付下列费用:(一)不符合国家和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项目及相关就医管理规定的费用;(二)因为医疗事故发生的费用;(三)分娩期外治疗生育并发症的费用。
第三章生育保险待遇第十四条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用人单位为职工累计缴费满1年以上,并且继续为其缴费;(二)符合国家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定。
第十五条生育保险待遇包括:(一)生育医疗费。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内,因为妊娠、生育或者终止妊娠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
(二)生育津贴。
女职工产假期间享受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以所属统筹地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规定的产假期计发。
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
(三)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
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23号——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23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23号——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23号《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已经2008年4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十一届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省长黄华华二○○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在生育期间得到基本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下称职工)的生育保险,适用本规定。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的生育保险,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生育保险工作应当贯彻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生育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照本规定具体承办生育保险工作。
第五条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本省行政区域内生育保险费的征收、缴纳,适用该条例。
第六条生育保险基金及其收益、生育保险待遇按照国家规定不计征税费。
第七条生育保险的统筹层次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一致。
中央、军队驻本省单位以及省属单位,按照本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办法参加其所在地的生育保险。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审计、人事、卫生、人口计生、药监、物价、税务、工商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生育保险工作。
第二章生育保险基金第九条生育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
(金融保险)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在生育期间得到基本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下称职工)的生育保险,适用本规定。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的生育保险,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生育保险工作应当贯彻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生育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照本规定具体承办生育保险工作。
第五条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本省行政区域内生育保险费的征收、缴纳,适用该条例。
第六条生育保险基金及其收益、生育保险待遇按照国家规定不计征税费。
第七条生育保险的统筹层次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一致。
中央、军队驻本省单位以及省属单位,按照本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办法参加其所在地的生育保险。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审计、人事、卫生、人口计生、药监、物价、税务、工商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生育保险工作。
第二章生育保险基金第九条生育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
第十条生育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资金构成:(一)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二)生育保险基金的利息;(三)生育保险费滞纳金;(四)财政补贴;(五)依法纳入生育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十一条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月缴纳。
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
生育保险缴费比例由所属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根据生育保险待遇的项目和费用确定,并根据费用支出情况适时调整,最高不超过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1%。
第十二条生育保险基金应当存入国有商业、国有控股银行开设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20__年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20__年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20__广东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使职工在生育期间获得基本的医疗和生活保障,均衡用人单位生育费用负担,促进公平就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及其全部职工和雇工(以下统称职工)参加生育保险,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参加生育保险。
用人单位为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在单位所在地参加生育保险。
中央驻粤单位、省属单位及其职工,有非军籍职工的军队、武警部队所属用人单位及其非军籍职工,在本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所在地参加生育保险。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生育保险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生育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生育保险登记、生育保险费核定、个人权益记录、生育保险待遇支付等生育保险事务,负责提供生育保险业务咨询、查询等服务。
第五条生育保险费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负责征收。
第六条生育保险基金及其收益、生育保险待遇按照国家规定不计征税、费。
第七条生育保险基金由各地级以上市统筹,并按照国家规定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第二章生育保险基金第八条生育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和使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生育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足。
第九条生育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资金构成:(一)生育保险费;(二)生育保险基金的利息;(三)滞纳金;(四)财政补贴;(五)依法纳入生育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十条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月缴纳。
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用人单位按照不超过本单位上月职工工资总额1%的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具体缴费比例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测算后提出,经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备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实施细则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应同时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从2021年10月1日起按同一缴费基数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
下文是,欢迎阅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使职工在生育期间获得基本的医疗和生活保障,均衡用人单位生育费用负担,促进公平就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及其全部职工和雇工以下统称职工参加生育保险,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参加生育保险。
用人单位为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在单位所在地参加生育保险。
中央驻粤单位、省属单位及其职工,有非军籍职工的军队、武警部队所属用人单位及其非军籍职工,在本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所在地参加生育保险。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生育保险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生育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生育保险登记、生育保险费核定、个人权益记录、生育保险待遇支付等生育保险事务,负责提供生育保险业务咨询、查询等服务。
第五条生育保险费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负责征收。
第六条生育保险基金及其收益、生育保险待遇按照国家规定不计征税、费。
第七条生育保险基金由各地级以上市统筹,并按照国家规定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第二章生育保险基金第八条生育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和使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生育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足。
第九条生育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资金构成:一生育保险费;二生育保险基金的利息;三滞纳金;四财政补贴;五依法纳入生育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十条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月缴纳。
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用人单位按照不超过本单位上月职工工资总额1%的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具体缴费比例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测算后提出,经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备案。
用人单位上月职工工资总额超过所在地级以上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乘以本单位职工人数之积的,按照所在地级以上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乘以本单位职工人数之积计算。
用人单位无上月职工工资的,以本单位本月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计算。
第十一条生育保险基金应当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并实行预算管理,单独建账,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存入银行的生育保险基金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计息办法计息。
第三章生育保险待遇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已经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
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第十三条职工享受的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一生育的医疗费用,即女职工在孕产期内因怀孕、分娩发生的医疗费用,包括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产前检查的费用,终止妊娠的费用,分娩住院期间的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及诊治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费用。
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包括职工放置或者取出宫内节育器,施行输卵管、输精管结扎或者复通手术、人工流产、引产术等发生的医疗费用。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职工未就业配偶享受的生育医疗费用待遇,参照职工所在统筹地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医疗待遇标准执行。
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医疗费用,应当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和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
不属于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生育医疗费用,按照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第十四条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一因医疗事故发生的应当由医疗机构承担的费用;二应当由公共卫生或者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负担的费用;三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或者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四在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发生的医疗费用;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应当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其他医疗费用。
第十五条职工应当享受的生育津贴,按照职工生育或者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时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除以30再乘以规定的假期天数计发。
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按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本单位上一自然年度参保职工各月工资总额之和除以其各月参保职工数之和确定。
用人单位无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生育津贴以本单位本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
第十六条职工享受生育津贴的假期天数,按照下列规定计算: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顺产的,98天;难产的,增加30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15天;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42天。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取出宫内节育器的,1天;放置宫内节育器的,2天;施行输卵管结扎的,21天;施行输精管结扎的,7天;施行输卵管或者输精管复通手术的,14天。
同时施行两种节育手术的,合并计算假期。
不符合前款规定的假期期间,包括职工依照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定享受奖励增加的产假或者看护假期间,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发放工资,职工不享受生育津贴。
统筹地区规定增加生育津贴计发项目及期限的,从其规定。
第十七条职工按照规定享受产假或者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期间,其生育津贴由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原工资标准逐月垫付,再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拨付给用人单位。
有条件的统筹地区可以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委托金融机构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职工。
职工已享受生育津贴的,视同用人单位已经支付相应数额的工资。
生育津贴高于职工原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将生育津贴余额支付给职工;生育津贴低于职工原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职工依法享受的生育津贴,按规定免征个人所得税。
本条所称职工原工资标准,是指职工依法享受产假或者计划生育手术休假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职工依法享受假期前参加工作未满12个月的,按其实际参加工作的月份数计算。
第十八条职工失业前已参加生育保险的,其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发生符合本规定的生育医疗费用,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十九条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发生符合本规定的生育医疗费用,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条职工未就业配偶已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生育待遇或者本规定第十八条规定的待遇的,不再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
第四章生育保险管理监督第二十一条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内确定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与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并将全部已签订服务协议的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名单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二条累计参加生育保险满1年的职工生育的,应当事先在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公布的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内选定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医疗机构,并向选定的医疗机构申请办理就医确认手续。
材料齐全且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即时予以办理确认手续,并在7日内将相关材料及确认情况报送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职工因医疗条件限制、住所变化等特殊事由确需变更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医疗机构的,应当持原就医确认凭证和变更事由的相关凭证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第二十三条申请办理就医确认手续,应当提供以下材料:一就医确认申请表;二医院诊断妊娠证明;三社会保障卡等参保凭证;四享受待遇人员的身份证明;五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证明。
符合本规定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的人员和职工未就业配偶办理就医确认的程序及所需材料,由统筹地区规定。
第二十四条累计参加生育保险满1年的职工已办理就医确认手续并且在就医确认的定点医疗机构生育的,其生育的医疗费用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
前款职工在分娩住院期间因诊治妊娠合并症、并发症需要,可以按照规定转至统筹地区内其他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所需医疗费用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按照规定直接结算。
第二十五条累计参加生育保险满1年的职工未办理就医确认手续而在统筹地区内定点医疗机构生育,或者已办理就医确认手续但在就医确认以外的统筹地区内定点医疗机构生育的,其生育的医疗费用先由职工个人支付,待分娩后1年内,凭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申请表、享受待遇人员的身份证明及参保凭证、婴儿出生或者死亡证明、相关医疗费用明细、票据和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证明等材料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报销,具体报销标准由统筹地区规定。
累计参加生育保险满1年的职工因急诊、抢救而在统筹地区内非定点医疗机构或者统筹地区以外医疗机构生育的,其生育的医疗费用先由职工个人支付,待分娩后1年内,凭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材料和相关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报销。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核实,并参照相同级别的定点医疗机构的结算标准,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超出部分不予支付。
累计参加生育保险满1年的职工非因急诊、抢救而在统筹地区内非定点医疗机构或者统筹地区以外医疗机构生育的,其生育的医疗费用由职工个人支付,待分娩后1年内,凭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材料和相关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拨付一次性生育保险医疗费用补贴,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规定。
第二十六条累计参加生育保险满1年的职工在统筹地区内定点医疗机构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或者因急诊、抢救而在统筹地区内非定点医疗机构、统筹地区以外医疗机构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其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先由职工个人支付,待手术后1年内,凭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申请表、享受待遇人员的身份证明及参保凭证、相关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医疗费用明细和票据等材料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报销。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
累计参加生育保险满1年的职工非因急诊、抢救而在统筹地区内非定点医疗机构或者统筹地区以外医疗机构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按照前款规定的程序、材料和统筹地区规定的标准报销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第二十七条累计参加生育保险未满1年的职工生育或者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其生育医疗费用先由职工个人支付,待其累计参加生育保险满12个月后的1年内,凭本规定第二十五条或者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相应材料和下列材料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报销,具体报销标准由统筹地区规定:一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的招录证明。
属于劳务派遣的,还需提供劳务派遣协议。
二职工就业期间的工资支付凭证。
三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机构代码证。
第二十八条职工未就业配偶生育或者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其生育医疗费用支付办法由统筹地区规定。
第二十九条按照本规定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八条规定申请支付生育医疗费用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及时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