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的翻译人生及翻译观
简述普希金致大海中大海的象征意义
普希金致大海中大海的象征意义引言普希金是俄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致大海》中表达了对大海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这首诗揭示了大海不仅是自然景观,更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普希金致大海中大海的象征意义。
大海的力量和宏伟大海的波澜壮阔大海的波澜壮阔是人们最常见的印象之一。
普希金用”万岁的神秘,高贵的海洋”来形容大海,展现了其巨大而宏伟的力量。
大海的波涛汹涌,浩渺无垠,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伟力。
大海的广阔无垠普希金称赞大海为”广阔而深沉的宇宙”。
大海的广阔无垠让人感到小而渺小,体验到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微弱。
大海的无垠象征着无限的可能和未知,在人们的心灵中引发思考和憧憬。
大海的永恒和深邃大海的永恒和不变普希金将大海形容为”永恒的王国”,表达了对大海长久存在和不变性的讴歌。
大海的永恒性源于其作为地球一部分的长久存在,人们在短暂的一生中目睹大海的宏伟,深刻感受到时间的短暂与大海的永恒。
大海的深邃和神秘大海的深邃和神秘使其成为人们探索和思考的对象。
普希金在诗中用”你是无尽和无法理解的,你有主宰权力和祭坛”来形容大海。
大海的深邃和神秘象征着未知和超越,激发人们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
大海的自由和解放大海的自由和广袤普希金称赞大海为”一千个帆艇的无边开放”,表达了大海的自由和广袤。
大海无拘无束,没有边界和限制,给予人们自由的想象和追求。
大海的自由和广袤让人们感受到解放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大海的涤荡和净化普希金在诗中提及大海的涤荡力量:“你来夺走愁苦,酒和欢乐中的热病”。
大海的涤荡和净化赋予人们重新开始和疗愈的希望。
人们可以将烦恼和困扰抛于脑后,在大海中找到心灵的净土。
大海的希望和梦想大海的希望和坚韧普希金将大海比喻为”充满希望的港湾”,揭示了大海给予人们希望和勇气。
面对艰难困苦,人们可以将目光投向大海,找到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大海的希望和坚韧激励人们面对困难坚持奋斗。
大海的梦想和追逐普希金在诗中写道:“在那里我们有亲人等待,梦想与希望”。
普希金
普希金与俄罗斯文化编者按:吴晓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中心和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成员。
国内俄罗斯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主要学术专著和译著有《俄罗斯诗神———普希金的诗歌》(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年)、《俄国文化之魂——普希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诗的隐居》(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生活中的果戈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解读俄罗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等。
2008年11月6日,吴晓都研究员应邀来到华中师范大学为外国文学教研室的师生作了题为“普希金与俄罗斯文化”的学术讲座。
我今天的讲座将围绕三个关键词:俄国、苏联和普希金。
普希金的地位与影响毋庸置疑,他是一位跨民族、跨国度的文化大师。
《嘉尔曼》(又译作《卡门》)是法国作家梅里美(Prosper Mérimée)的主要代表作。
梅里美则是与普希金几乎同时的著名小说家,他极为欣赏19世纪俄国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品,翻译和介绍了许多优秀的俄罗斯作家及作品,尤其关注普希金。
正是普希金创作的传奇长诗《茨冈人》启发了梅里美,才有了后来闻名于世的《卡门》。
《茨冈人》在国内最早是由瞿秋白先生翻译的,它借文明之子阿乐哥与自然之女金斐拉的爱情悲剧,暗示了代表俄国贵族社会中“多余人”形象的男主角阿乐哥想要逃离资产阶级文明、到自然的怀抱中找寻理想归宿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该剧展示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和文明人内心的困惑,结局是对浪漫主义幻想的终结。
19世纪丹麦著名的文学史家勃兰兑斯在《俄国印象记》中曾经专门谈到普希金对梅里美的影响:普希金的“《茨冈人》最为优秀。
茨冈姑娘的形象无拘无束、清新可爱,和缺乏道德力量的阿乐哥对比,给人极为强烈的印象,后者逃离文明却随身带来了它最可恶的罪恶之一──忌妒,把曾经爱过的人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赏析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赏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
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
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作者简介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
主要贡献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
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普希金的文学创作结束了俄国文学的落后局面。
为俄国19世纪文学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的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上尉的女儿》等。
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家庭背景普希金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
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
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渝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惜。
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
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
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
读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感
读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感读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感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述了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并且因它亲切和蔼的口气让许多人把它记于自己的笔记本上,成为了激励自己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座右铭。
【读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感篇一】最近,我读了一篇精简的小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虽然简短,却蕴含着令人受益终生的道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由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所作,当时作者被流放,过着凄离悲凉的生活,现实令他倍感愁苦,此时此刻,一个小女孩的玩耍中流露出的童真与善良,如一把钥匙,打开了作者紧锁的心门。
普希金的心中顷刻间升起一盏明灯,点燃了他内心的希望,更照亮了他前进的道路。
此后,他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他也因此更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他在他那伟大的一生中,每一刻都在创造价值,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也流芳百世,被后人所赞颂。
全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告诉我们要乐观向上。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冲它哭,他便冲你哭;你冲它笑,他便冲你笑。
悲观的人,把挫折视为烂泥潭,一点点陷入人生的困境;乐观的人,把挫折时为梯子,一步步攀上人生的高峰!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乐观的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坎坷,磨难与失败。
再平的路,也会有石子,同样,再顺利的人生,怎会没风雨雷电呢?诗的第二部分则告诉我们要怀恋过去,珍惜现在,憧憬未来。
过去总是会有许多美好难忘的回忆,但过去已成为历史,不能失而复得,所以,我们更应珍惜美好的现在,万万不能虚度光阴,“今日事,今日毕”,万不可“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正所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在珍惜现在的同时,我们还要未来充满希望,“一颗充满希望的心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因此,我们更因憧憬未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丰富多彩,五彩缤纷。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告诉我们四条生活准则:乐观生活,怀恋过去,珍惜现在,憧憬未来。
乐观生活使我们快乐;怀恋过去是我们幸福;珍惜现在是我们充实;憧憬未来使我们站得更高,望得更远!在生活中,只要我们谨遵这四条生活准则,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更加轻松,生命将更加充实,并缔造出辉煌的人生!【读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感篇二】喜欢读普希金的诗,因为它就像冰雪一样纯粹。
普希金诗歌精选
普希金诗歌精选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Alexander Sergeyevich Pushkin)是俄罗斯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作品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的巅峰之一。
以下是普希金的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歌精选:
《爱拉尼亚》(Elegy):
我的离愁,忧愁的宠儿,
现在该是你过一夜的时候了。
《尤金·奥涅金》(Eugene Onegin):
世界旋转,人们劳碌,
年复一年,我们光阴飞逝。
《我的朋友》(My Friend):
如果生活的沉闷令你感到疲惫,
请来找我,朋友,别忧郁。
《天使》(The Angel):
你不朽的脸庞让我畏惧,
你黯淡的眼睛洋溢着智慧。
《冬夜》(Winter Night):
夜深了,银河升起来了,
黑夜的大地沉寂无声。
《如梦令》(I Loved You):
我曾深爱你,已然逝去,
如今我们的爱如同梦境。
《罗西亚公主》(The Gypsies):
在山中的那片美好河滨,
闪烁着大牧场的灯光。
《秋》(Autumn):
亲爱的,秋天来了,
气息清新,天空湛蓝。
这些精选诗歌展现了普希金卓越的文学才华,以及他对爱情、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他的诗歌作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深受读者喜爱。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第一部分十九世纪初二十五年文学一、主要作家、作品:1.进步的改革派、新派的领袖:卡拉姆津2.茹科夫斯基:继杰尔查文后成为俄国诗坛泰斗,是俄国第一个浪漫主义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早期浪漫主义)(1)抒情诗:1806年的哀歌《黄昏》。
(2)故事诗:《斯维特兰娜》是茹科夫斯基全部创作中最著名的一部作品。
(3)“翻译的天才”(普希金称他):他译的罗马史诗《奥德修纪》是俄国译本中的杰作。
他认为:诗人在翻译诗歌的时候,不应当是作者的“奴隶”,而应当是一个“竞争者”,甚至可以超越作家。
3.雷列耶夫:(十二月党人中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其中最著名的有:雷列耶夫、别斯图热夫、丘赫尔别凯、奥陀耶夫斯基、拉耶夫斯基等人。
)(后期浪漫主义)19世纪初期,俄国贵族革命家。
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
十二月党诗人中最著名的诗人。
特别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诗人的社会职责。
他的诗歌充满高度的政治激情,号召人们起来为自由而战。
他们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爱国志士。
诗歌充满鲜明的俄罗斯特色。
(1)政治抒情诗:起义前不久写的《公民》(2)长诗:《沃伊纳罗夫斯基》是他唯一的也是最好的一篇长诗。
(3)组诗:他一生中共写过二十一篇《沉思》(组诗)4.克雷洛夫:(别林斯基称它为“俄国唯一的一位真正的、伟大的寓言作家。
)5.里鮑耶陀夫:手抄喜剧(诗体本)《智慧的痛苦》(恰茨基、索菲娅)表现进步青年(十二月党人)的思想情绪,盼望自由民主。
是俄国批评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始。
6.普希金:俄国文学之父。
在俄国文学史上是继往开来的人物,他既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又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并对俄罗斯文学语言的改革作了划时代的贡献。
(1)1814年,普希金在一次考试期间读自己的新作《皇村回忆》一诗,深得在场的老诗人杰尔查文的赞赏,称他是自己的继承者。
1814年,公开发表了第一首诗《致诗友》。
(2)抒情诗:普希金是这一时期俄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推荐外国文学名著最好译本
推荐外国文学名著最好译本(仅供参考)读外国文学先看翻译,译者太重要了,所以冯骥才说翻译家是“金子做的桥”。
好的译著,精妙地传达原著的风貌,让人阅读之后齿颊留香,而那些糟糕的翻译,读了让人味同嚼蜡,更可怕的是从此再也没有了阅读的兴趣和勇气。
鉴于此,推荐外国经典中那些权威的出色的译本就尤为必要。
如果译者好,就不用太纠结出版社了,毕竟设计、装帧都是外在的,最重要的是内容。
如果不清楚翻译的好坏,那么个人觉得,人民文学的译本质量还是比较有保证的,上海译文的其次,译林的良莠不齐。
其它出版社也有好的译作。
当然在急功近利的市场化大环境下,这些优秀出版社的作品也不免有泥沙俱下的倾向。
一、古希腊文学至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希腊神话故事》:(德)施瓦布,刘超之、艾英翻译的比较盛行,杨武能译的也很好(流传至今的希腊神话版本五花八门,有的故事甚至自相矛盾,施瓦布的是目前最通行版本)。
2、《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罗念生、王焕生译的人文版和陈中梅译的上海译文版。
王是专攻过古希腊语的,所以前者被称为经典,陈的译本则有一些争议,有人认为更符合现代阅读习惯,有人则认为翻译的不好。
杨宪益的散文版也可以参考一下。
3、(古希腊)索福克勒斯《奥底浦斯王》(另有一个译名《俄狄浦斯王》):罗念生译,看《罗念生全集·悲剧卷》就可以了,上海人民出版社。
4、(意大利)但丁《神曲》:田德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黄文捷的译林版可以参考,我还看过朱维之的译文,文采较好,但是从英文转译的,精准度值得商榷。
5、(意大利)薄伽丘《十日谈》:方平的、王科一的都很好。
6、(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目前无人超越。
7、(英)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瑟罗》《麦克白》《李尔王》:这个就没有争议了,绝对是朱生豪的。
卞之琳的也可以。
这几年译林组织人马重新较订、补译了朱译本,出了莎士比亚全集,值得推荐。
翻译的歧义
翻译的歧义有翻译就有误译。
我读过一位欧洲汉学家译的李白的《将进酒》,他把“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译成“朋友,难道你家里没有镜子,看不见你的头顶已经飘上白雪?”他显然是把“高堂”误解为“家里的厅堂”了。
我记得我们一位著名的普希金专家译普希金的《纪念碑》,也曾把“民族”误解为“语言”。
当然这样的误译好像也无伤大雅。
但也有不少翻译上的分歧,是源于对应有之义的见仁见智的不同选择。
如19世纪俄国剧作家格里鲍耶陀夫的代表作《Гореоτума》,在我们俄语学界有两个译名——《聪明误》和《智慧的痛苦》。
两个译名都可以成立,但要我选择我会选择《智慧的痛苦》。
此剧主人公恰茨基最后满怀悲痛逃离莫斯科,他的“痛苦”来自他的高出众人一头的“智慧”。
“智慧的痛苦”乃是超越历史时空的人生困顿。
哈姆莱特说:“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哈姆莱特的痛苦也是“智慧的痛苦”。
司马迁《屈原列传》里的渔夫问披头散发、行吟泽畔的屈原为何这么“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说:“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屈原的痛苦分明也来源自“众醉独醒”的“智慧”。
有的译名的选择余地也就更大了。
比如,亚里斯多德《诗学》里给悲剧下定义时用的“卡塔西斯”(Katharsis),就可以有很多翻译上的选择。
“净化”说是最通行的。
但我国古希腊文学研究的老前辈罗念生先生在《卡塔西斯浅释》一文中写道:“我们姑且把卡塔西斯译为‘陶冶’,把悲剧定义中的‘使这种情感得到卡塔西斯’改为‘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但最好是不改,仍保存音译,因为意译没有相当的字眼。
”而我们古希腊文学界的后起之秀陈中梅则在他的《诗学》译著中发表了另外一种见解:“悲剧之所以引发怜悯和恐惧,其目的不是为了赞美和崇扬这些情感,而是为了把它们疏导出去,从而使人得以较长时间地保持健康的心态。
”因此,他把悲剧定义的最后一句话翻译成“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俄文原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俄文原诗摘要:I.引言- 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II.诗歌原文及翻译- 呈现诗歌原文- 提供诗歌的中文翻译III.诗歌主题分析- 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 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IV.诗歌艺术特色- 描述诗歌的文学形式和结构- 阐述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V.诗歌影响及意义- 阐述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分析诗歌对后世的意义和价值VI.总结- 概括诗歌的特点和亮点- 重申诗歌的价值和启示正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这首诗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创作的。
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以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形式著称。
在这首诗中,普希金以诚挚的口吻安慰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和欺骗的人们,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的困境,保持乐观和勇敢的态度。
诗歌原文如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这首诗歌的主题是勇敢面对生活的挫折和困境。
普希金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传达了积极向上、勇敢面对生活的信念。
诗中提到的“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和“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乐观态度。
在艺术方面,这首诗歌具有很高的价值。
首先,诗歌的结构严谨,分为五句,每句都有四个音节,形成了一种韵律美感。
其次,普希金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此外,诗歌中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启发人们在逆境中坚定信念,积极向上。
总的来说,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的诗歌,它以优美的形式和真挚的情感传达了人生的真谛。
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一,题型:阅读全文,概括***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包括:人物性格,***是个怎样的人)二,答题模式:我觉得***(人)是个……的人(至少答两点,而且要从不同的角度)。
如果还要求摆出理由和举例,就要从原文中概括例子来证明。
三,解答方法:(1)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了解人物在各个情节中的表现。
(2)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特别是那些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3)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性格。
(4)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得历史背景下活动,所以分析人物就一定把他们放在一定得社会背景下去理解。
(5)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四,固定的答题词汇:(一)老师的优秀品质:(1)慈爱,有爱心,爱生如子。
(2)工作认真有责任感(3)善于运用机智的教育方式,充满教育智慧。
(4)善于钻研,课堂语言风趣生动,吸引学生。
(二)父母的优秀品质:(1)坚强,不轻易向命运屈服。
(2)善良,同情弱者,尊重邻里(3)慈爱,爱子女。
(4)勤劳节俭(5)尊重孩子,善于引导,教育孩子。
(三)子女的品质:(1)不懂事,与父母存在代沟,但能知错即改(2)热爱父母,孝敬父母(3)刻苦勤奋,努力上进。
(四)形容人物品质常用的词汇:寡言少语、平凡、朴实、纯真、善良、可爱、沉着、冷静、乐观、稳重、害羞、幽默、谨慎、正直、郁郁寡欢、洒脱、循规蹈矩、狡猾、豪放、泼辣、热心、胆小、老实、圆滑、暴躁、勇敢、从容、耐心、踏实、谦虚、勤俭、敬业、诚实、执着、势利……五,考点诠释:《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能够学习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中考小说阅读的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是必考题,一个阅读题一般有2~3道有关人物形象分析的小题.所谓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是指在一定时代、社会、环境中人物所体现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人物形象的分析是考查小说阅读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区分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近几年考揣摩人物形象的题型有上升趋势.确实,一个行为,一句话,一个神态皆是人物内心情感的体现,从一个人物的言谈举止,一颦一笑中,便能揣摩他的内心世界.这就需要考生根据语言环境来准确认识人物的各种描写.从而正确把握人物形象.六、考题例示:典型题例分析:读了这篇文章,请你说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
英语名人名言简短的英语名人名言带翻译
英语名人名言简短的英语名人名言带翻译英语名人名言带翻译英语名人名言带翻译英语名人名言带翻译1 1、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
——苏联you know his eating。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丘gentleman yuyuyi,a downside。
3、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卢梭no gratitude,no true virtue。
4、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
——门捷列夫life is to seek new knowledge。
5、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周恩来wish to meet in off the world。
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普希金hope is the faithful sisters of fate。
7、美男子不会成为好丈夫。
——托尔斯泰man does not becomea good husband。
8、把握住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拉美谚语seize this day,is worth two tomorrow。
9、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
——朗非罗music is the common language of mankind。
10、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谟克利特moderate increase happiness and enjoy。
11、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塞内加courage to heaven,cowardice to hell。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be ling extremely,see the mountains small。
1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邓拓the more no ability became more pretentious。
14、唤醒睡觉的狮子并不是一件好事。
——西德尼wake up the sleeping lion is not a good thing。
《我的老师》有关资料:《怀念我的母亲蔡芸芝》(节选)_模板
《我的老师》有关资料:《怀念我的母亲蔡芸芝》(节选)_模板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节选了魏巍同志《我的老师》一文。
我看了以后惊喜万分,因为文中的蔡芸芝先生是我的母亲。
遗憾的是,母亲已经去世8年了。
作为她的儿子,我想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和母亲平生的点滴事迹作一回忆,以表示我怀念母亲的心愿,或者也可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有所裨益。
《我的老师》全文最早发表在1956年10月1日的《教师报》上。
那时偃师高中有位韩老师(我们住在一个村子里)看到了这篇文章,酌度再三,最后他从文中“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中,认为确实是我母亲。
于是,他就把这篇文章给我母亲看,母亲默认了。
后来,设法询到了魏巍同志的地址,从此,阔别了30年的师生又重新恢复了联系,以后就经常书信往来。
从魏巍同志的信中,看到了作为当代的著名作家对于教师的尊敬和爱戴。
记得,每次信来,母亲都要念给我听,还教我模仿他的笔体,练习写字。
后来,我才慢慢地知道了不少关于母亲的往事:母亲在洛阳女小附设的一年制师范班毕业后,由于外祖父的工作由洛阳转到了郑州,1928年秋,母亲也来到了郑州。
外祖父微薄的收入支撑不了这个七口之家,母亲想要继续求学的愿望便无法实现。
强烈的求知欲使她下决心自谋职业,筹集些钱后好继续读书,就托人介绍,到一所平民小学任教。
那时,她才十七八岁。
1928~1930年的三年中,魏巍同志在平民小学读二、三、四年级。
1938年8月,我母亲考上开封女师离开平民小学,魏巍同志也由平民小学转到城西的县立五小读完最后一个学期。
平民小学设立在郑州城东门外的一座古庙里。
上这个学校,一是不收学费,二是不做制服。
在当时,这对贫家子女确是一个福音。
对于这些无钱上正规学校的学生,母亲特别地同情爱护。
她一生喜爱文学,性格温和,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学生们都能同她畅所欲言,她也不断地为学生排除忧苦。
像课文中叙述的教学生读诗、跳舞,领学生看蜜蜂,吃蜂蜜,还写信给学生排难解忧,都是确有其事的,这些都给学生以有益的影响。
著名诗人普希金(俄罗斯)人物简介
普希金的作品受到各国文学家的赞誉
• 被誉为俄罗斯文学的瑰宝 • 对后世文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4
普希金的遗产与纪念
普希金纪念馆与博物馆
在俄罗斯各地设有普希金纪念馆和博物馆
• 展示了普希金的生活和创作历程 • 成为纪念普希金的重要场所
普希金纪念馆和博物馆吸引了大量游客
• 传播普希金的文化遗产 • 弘扬俄罗斯文学精神
CREATE TOGETHER
DOCS
DOCS SMART CREATE
著名诗人普希金(俄罗斯)人物简介
01
普希金生平及创作背景
普希金的一生:出生、成长与逝世
01 1799年,普希金出生于贵族家庭
• 父亲是贵族,母亲是荷兰裔 • 在彼得堡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 • 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
02 1811年,进入彼得堡帝国法学院学习
普希金的研究机构与学者
俄罗斯有许多研究机构致力于普希金的研究
• 深入研究普希金的作品和创作思想 • 为普及普希金的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
许多学者致力于普希金的研究和普及工作
• 发表了大量关于普希金的研究论文和著作 • 为普希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普希金在当代俄罗斯文化中的形象
普希金在当代 俄罗斯文化中 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作品被视 为俄罗斯文学
• 从文学沙龙中汲取创作灵感 • 与其他诗人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普希金创作时期的历史背景
普希金生活在俄罗斯帝国时期
• 俄国社会政治动荡不安 • 贵族生活与民间疾苦形成鲜明对比
普希金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 诗歌中表达对自由和民主的渴望 • 批判贵族生活的堕落和腐朽
02
普希金的主要作品及特色
普希金诗歌的创作主题与风格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谁写的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谁写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由俄罗斯作家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创作的。
这个故事源自俄罗斯民间传说,讲述了一个渔夫捕到了一条会说人话的金鱼,金鱼向渔夫求情,渔夫放了它回去,换来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但最终因为人类的贪婪和不满足而失去了它的幸福。
这个故事以其深刻的寓意和生动的情节吸引了无数读者,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让人们深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贪婪和满足的问题,以及对幸福的追求和珍惜。
故事开篇,渔夫在海边撒网,捕到了一条金鱼。
金鱼向渔夫求情,请求放了它。
渔夫心软地放了金鱼,金鱼消失在海水中。
回家后,渔夫告诉妻子这件事,妻子却认为渔夫错过了一次发财的机会。
第二天,渔夫再次去海边,看到海面上出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
金鱼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公主,她告诉渔夫,宫殿是她的家,现在她愿意把它送给渔夫和他的妻子,只要他们不要忘记她的恩情。
渔夫和妻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妻子却变得越来越贪婪,她不满足现在的生活,渴望更多的财富和地位。
她让渔夫去找金鱼,要求金鱼给他们更多的财富。
渔夫只好去找金鱼,金鱼听到了他的请求,把他们原来的宫殿变成了一个破旧的木屋。
妻子大为生气,她责怪渔夫没有向金鱼讨得更多的财富。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通过渔夫和他的妻子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的贪婪和不满足。
渔夫的妻子一开始对现状不满,渴望更多的财富和地位,最终却失去了原本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贪婪和不满足只会让人失去更多,珍惜眼前拥有的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教育人们要知足常乐,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贪婪不满足。
这个故事不仅在俄罗斯广为流传,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
它以其深刻的寓意和生动的情节,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深受读者喜爱。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告诉我们,珍惜眼前的幸福,知足常乐才是人生的最大幸福。
愿我们都能从这个故事中汲取智慧,过上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普希金名言名句
普希金名言名句普希金(Alexander Sergeyevich Pushkin)是俄国伟大的诗人、散文家和剧作家,被誉为俄罗斯文学的骄傲。
他的作品不仅描绘了个人的情感和追求,还呈现了社会和政治的现实。
普希金的名言名句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以下是一些普希金的名言名句,总结了他的思想、哲学和人生观。
1. "伟大的人物是由矛盾的烈火锤炼出来的。
"这句话反映了普希金对于伟大人物的理解和揭示了人生中的挑战与困惑。
2. "真正的智慧来自知识,其余皆是浮华。
"普希金强调了知识对于智慧的重要性,并警告人们不要被虚浮的表象所迷惑。
3. "思想比谈话更重要。
"这句话强调了思考和冥想的价值,以及在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作用。
4. "幸运是努力的奖励。
"普希金认为,幸运不是凭空降临的,而是通过努力和付出所实现的。
5. "没有比友谊更珍贵的了。
"这句名言传达了普希金对友情的珍视和其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6. "爱是人类的天命。
"普希金对爱情的理解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和激情。
7. "幽默是人类最可贵的财富之一。
"这句话揭示了普希金对幽默的看重,并认为幽默是人们应该拥有的宝贵品质。
8. "时间不会等待任何人。
"这句话提醒人们珍惜时间、抓住机遇,不要浪费和错过宝贵的时光。
9. "真正的快乐源于内心的平静。
"这句名言反映了普希金对真正的快乐的理解,认为快乐是从内心散发出来,并不取决于外部因素。
10. "言语是强者的武器,弱者的庇护。
"普希金通过这句名言强调了言语的重要性,并认为言语可以是人们表达自己的力量和保护的手段。
11. "真正的力量来自于知识和智慧。
"这句话体现了普希金对于知识和智慧的重视,并认为它们是人们实现力量的基础。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普希金名言 11、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12、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富有趣味的事情 啊。 13、书籍是我们的精神粮食。 14、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15、年轻的良知像晴天一样明洁。 16、不论是多情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 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 17、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 18、等青春轻飘的烟雾把少年的欢乐袅袅曳去,之后,我们就能取 得一切值得吸取的东西。
读诗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说诗
1题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 的是什么意思?
指在生活中遇到了艰难困苦等 不幸。
• 作者如何面对生活的欺骗的?
•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被生活欺骗的事例, 他们如何面对的?
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 他的一生倾向革命, 与黑暗专制进行不 屈不挠的斗争,他 的思想和诗作,引 起统治者不满和仇 恨,曾两度被流放, 始终不肯屈服,最 终与敌人决斗而死, 年仅38岁。
他一生创作近800首优秀 的抒情诗篇。
假
如
生
活
——
欺
骗普
了
希 金
你
学习目标
• 在遭受磨难时,作者没有回避,一味讲 道理非常理解我们的心情是? 忧郁,我 们也不要怕会忧郁,但是不能永远沉溺 在消沉的情绪中,
• 心儿永远要向着未来,
• 一切都是
• 一切都会
• 而那过去了的将会成为
2.怎么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 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遍的感 觉。在这里,诗人是说,现在如果你因受生活的欺 骗而心中忧郁,只要“镇静”,“心儿永远向往着 未来”,那么,将来回想的时候,反而会觉得很美 好。
论穆旦的诗歌翻译思想
论穆旦的诗歌翻译思想熊辉【摘要】穆旦的诗歌翻译及翻译思想是穆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在梳理穆旦诗歌翻译概况的基础上,从语言意义、语体色彩、句法结构和形式艺术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穆旦的译诗文体观念.由此突出穆旦的翻译思想与其创作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现代译诗的积极影响,从而阐明穆旦的诗歌翻译观念是中国现代诗歌翻译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期刊名称】《文学与文化》【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10页(P33-42)【关键词】穆旦;现代译诗;诗歌文体;诗歌翻译思想【作者】熊辉【作者单位】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翻译家。
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
1929年入南开中学读书,开始创作和发表诗歌,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半年后转入外文系,曾在《清华学刊》上发表作品。
1937年抗战爆发后,穆旦随清华大学南迁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徒步远行至设在昆明的西南联大,期间发表了很多有影响力的诗歌。
1939年开始系统接触西方现代派诗歌和理论,创作日趋成熟。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留校担任助教,1942年2月投笔从戎,以助教的身份报名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在副总司令杜聿明兼任军长的第5军司令部,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
1949年8月自费赴美留学,入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俄罗斯文学,1952年6月30日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53年初自美国回到天津,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俄、英诗歌翻译。
“文革”期间受到不公正待遇,但穆旦坚持诗歌翻译和创作,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穆旦不仅创作了许多艺术性较强的诗歌作品,而且翻译大量优秀的外国诗歌。
穆旦读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外国诗歌,到了西南联大后更是系统地阅读了现代派诗歌作品和诗论文章,从而对外国诗歌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但穆旦的诗歌翻译始于1957年,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他翻译了以普希金为主的俄苏诗歌、以雪莱为主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及以奥登和艾略特为主的现代主义诗歌,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翻译史上闪亮的明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希金的翻译人生及翻译观
19世纪俄国翻译首先应当提到的是普希金。
亚历山大﹒普希金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人民诗人,19世纪俄国文学界的杰出代表。
普希金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他还是一位卓越的译者与译论研究者,其翻译实践及翻译评论有力地推动了俄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正如前苏联著名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所指出的那样:“就像在整个俄国文学史与俄国标准语发展史上一样,在俄国翻译史上,普希金创立的典范及普希金时代本身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辉煌时期。
”
一、普希金的翻译活动
普希金的翻译活动都可以根据他的人生经历和时代变革分成几个主要的阶段。
普希金(1799—1837)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
他翻译和借鉴外国文学作品的尝试可以追溯到十岁,这原自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外语教育。
他一生学习过许多外语,法语尤其出色。
在翻译作品时他常常是多文本、多语种并用,翻译和模仿的作品涉及六十多位外国作家和翻译家。
分析普希金的原创和翻译作品,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创作特色划分出创作思想发展阶段。
普早期的诗作传递了一种生命转瞬即逝、不妨及时行乐的情绪,他的译作多选择法国的爱情诗和古典诗等崇尚自由、独立、理性的作品。
19 世纪二三十年代,看到法国文学热衷于表现人性的缺陷,他把翻译目光逐渐转向英国文学:拜伦、莎士比亚、司各特等,选择有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家的作品,并创作出大量现实主义作品。
去世前,他致力于探索艺术的人民性、文学与民族心理等问题,大量翻译古俄罗斯文献,还专研和翻译了多部外国历史典籍,《圣经》、《古兰经》以及传教士的祈祷文等“,沉思体”特色出现在他的原创抒情诗和翻译中。
1.关于翻译对象的选择
普希金认为,翻译一定要选好对象- -即选好值得学习和仿效的作家和作品,因为译介外国作品是为了学习、借鉴,以繁荣和发展祖国文化。
他曾经质问道:难道翻译吉萨尔(普希金称其为“无能的下流诗人”)的讽刺短诗就能产生古典主义作家?普希金主张,翻译选材首先应考虑经过时代考验的优秀古典作品、现代作家的名著,同时还应从民间文学中汲取素养。
普希金本人就亲自翻译过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经典、文艺复兴时代巨匠莎士比亚的剧作、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作品、波兰民族诗人密茨凯维奇的诗歌和部分民族的民歌等。
逝世前,他还在致力于用现代语言翻译俄罗斯文献《伊戈尔远征记》。
同时,他对其他人翻译荷马、拜伦、席勒、歌德等人的作品和外国民歌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2.关于对原著内容及风格特色的处理
19世纪上半期,主流翻译家们倾向于较自由地处理原文、对原作精神不任意修改、根据原作内容生动正确地加以表达的活译法开始盛行。
普希金认为,“译者是文化交流的驿马”,“译者应该尽力传达原文的精神,而不是转述表面的词句。
”正如文学创作中以“自由”作为其最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普希金反对逐字死译,认为逐字死译等于对母语的践踏。
普希金曾说,他不喜欢在古朴的俄罗斯语言中看到欧罗巴的矫揉造作和法兰西精雅细腻的痕迹,粗犷和淳朴对它更为相宜。
因此,普希金善于对文章进行改写,推崇“自由翻译”。
比如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就是对《格林童话》中《渔夫与他的妻子》的改写。
文学翻译中译者通过改写,以移花接木的方法表达原文固有的目的和主旨,使得译文读者在译者构造出的语境下得到与阅读原文同样的感受。
普希金把忠实和准确区分开来。
可以推断,普希金追求的并不是绝对的忠实。
普希金曾评论道:“如今(闻所未闻的例子)第一位法国作家一词对一词地翻译弥尔顿并声称逐字翻译只要是可能的,那么这种方法就是他的艺术顶峰。
一位法国作家、一位一流大师竟是如此谦恭,足以使翻译改正派瞠目结舌,并注定会对文学阐述巨大的影响。
”这种由“异化”到“归化”的取向变化,即普希金由对于法国等先进欧洲国家的盲目崇拜到从本民族出发进行译介活动,正说明普希金越来越意识到翻译活动对于俄罗斯民族性格形成的重要意义。
普希金认为,除内容方面外,翻译的忠实还体现在准确地再现原作独具特色的风格上。
他认为,特别是对待真正的大诗人如贺拉斯、谢尼耶和密茨凯维奇,不能忽视他们作品中各自的风格特色,而应较忠实地在译文中传达出来。
他赞扬卡捷宁在翻译德国诗人比尔格的《列诺拉》时力图把原作的生气勃勃的美展示给我们。
即使是对于自己的老师、公认的天才翻译家茹科夫斯基,普希金也直言不讳:“茹科夫斯基的不忠实,,损害了原作的精神和形式”。
的确,后来也有人指出,茹科夫斯基的译作尽管读起来很美,但在许多地方都有意或无意地偏离了原著,在他的译作中,作者的个性和特征被译者的个性和特征抹杀了,因而那并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之作,而只能算是改编之作或模仿之作。
3.关于译文语言的使用
普希金认为,翻译作品时应尽量用目的语,行文宜自然流畅,少用外来语,避用学术用语,少用古词。
当得知有人在翻译时竭力避免使用外来语,即使有时很勉强,也坚持用俄语词去取代它们时,普希金当即表示赞赏。
他说:“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惯用语后再使用外来语是‘愚蠢不过的’,专有名词可以‘拟声翻译’,若是使用新的事物,而又一时找不到适当的名称--那就使用外来语吧,一直使用到一个恰当的用语从某人那里脱口而出”;至于一般词语,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谁要是用外来词表达某个概念,他或者是要证明自己无知,那时量你不敢提笔;或者是要侮辱本国人民的理性,证明这种理性不仅不能表达全人类的需要,而且不能领悟这种用语。
这就太遗憾了!”普希金的这种思想是建立在发展民族语言的宗旨之上的。
他自己在翻译时也遵循上述原则,例如,他有时对异族成语换用俄式表达法,在译文中就把意为“同类不相残”的苏格兰谚语“鹰不啄鹰的眼睛”换译成了同义的俄罗斯谚语“乌鸦不啄乌鸦的眼睛”。
他在自己各个时期的译本中,创造性地运用了俄罗斯的活的语言,使其达到高度完美的境界,从而创立了那种标准而又出色的俄罗斯文学语言。
4.对于文学翻译的创造性的认识
普希金都深刻地认识到文学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转换艺术。
在普希金的翻译活动中,创作的热情贯穿始终。
在翻译法国诗人柏尔尼的诗歌时,他对原作进行了改写,柏尔尼的即兴诗歌原本是平庸的,经他翻译,却变成了生气勃勃的青春颂歌,艺术价值上,译文大大超过了原作。
这里的问题不仅仅是简单的两种语言如何转换,而是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如何用自己的创造才能去接近、再现、超越原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普把文学翻译看作是一种艺术创造,这可以从很多方面略见一斑,例如,他的翻译与原创风格和题材的紧密联系,主张尽量使用目的语,译文在形式上可不拘一格而应注重神似等。
诚然,作为俄罗斯“一切开端的开端”,普希金的翻译活动较之其宏大的文学创作和对俄罗斯民族的精神引领而言,实为沧海一粟。
但是,也正因此,普希金对翻译的重视推动了俄罗斯文艺界重新审视翻译的地位,把翻译学从文学中独立出来。
普希金的翻译思想对俄罗斯后来的翻译学流派在可译性等问题上产生了
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