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解读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这家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却怀 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看图复述故事
《智子疑邻》的寓意。
1、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 的态度?如何对待别人提出的意 见或建议?
(1)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
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积极方面) (2)与人为善。不要凭感情无端猜疑他 人。如能做到公正无私,便不会被感情左 右而影响对事物的正确判断。 (3)判断事物应该客观、公正,不可以 加入主观因素。
经过 带领
回来
疑问语气词, 吗、呢
是
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 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能为祸乎?” 代词,指塞翁,
译成“他”
人们都去祝贺他,他却说:“这难 道不是祸害吗?”
有很多
喜欢 摔下来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 其髀。 大腿 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 (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古代寓言两则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 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 品,以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的目的。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 性的故事寄寓意蕴味深长的道理,给 人以启示。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 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
《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 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 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向 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都未被采纳。后来,他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 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 所陷,下狱后被迫自杀,死时才47岁。他著有 《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 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富有说服 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流传于世,《智子疑邻》 就是其中的一篇。
《塞翁失马》《智子疑邻》《蚊子和狮子》_(9)
疑邻人之父。
《智子疑邻》
宋国有个富人,因天下大雨,墙坍塌 下来。他的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 筑它,一定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 也这么说。(可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 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的财物,这家人很 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 人干的。
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壮年男子 拉开弓弦 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 十分之九,意指绝大部分 这个人
大腿
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 父子相保。
保全
《塞翁失马》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 人。(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 去了,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 福气吗?”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一 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去祝贺他,他却说: “这难道不是祸害吗?”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 喜欢骑着玩,(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 腿。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 气吗?”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 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 大多数都战死沙场。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 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赫拉是希腊神话 中的天后,主神宙斯 的妻子。罗马神话中 称为朱诺,掌管婚姻 和生育,是妇女的保 护神。
赫尔墨斯,一译海尔梅 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 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 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 管商业、交通、牧畜、竞 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 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 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 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 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 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1. 伊索(约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寓言 作家。《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2.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 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著有《韩非子》 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 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富有说服 力。
【课件】《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课件
【课件】《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两篇课文。
这两篇文章分别位于教材第五单元的第七章节和第八章节。
《智子疑邻》主要讲述了智者通过观察和推理,帮助邻居找到丢失的孩子,体现了古代智者的聪明才智。
而《塞翁失马》则是一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福祸相倚,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好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两篇课文的内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3.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复杂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以及从中提炼出有益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文章中所蕴含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复杂的事物中找到关键线索,解决问题。
2. 课文学习:a. 阅读课文《智子疑邻》,了解文章大意,分析智者如何通过观察和推理找到丢失的孩子。
b. 阅读课文《塞翁失马》,理解寓言故事所传达的福祸相倚的道理。
3. 例题讲解:a. 以《智子疑邻》为例,讲解如何从文章中提炼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分析。
b. 以《塞翁失马》为例,讲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a. 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b.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智子疑邻》板书:a. 智者:观察、分析、推理b. 关键线索:墙上的脚印、地上的糖果c. 结果:找到丢失的孩子2. 《塞翁失马》板书:a. 寓意:福祸相倚,坏事可转化为好事b. 生活应用:面对困难,保持乐观心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请结合《塞翁失马》的寓意,谈谈你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个困难,以及你是如何克服的。
2. 答案:a. 小明可能在教室的座位、书包、讲台等地方寻找过笔记本,最终在教室的角落里找到。
2023年最新的《智子疑邻》原文及翻译19篇
2023年最新的《智子疑邻》原文及翻译19篇——节选自《韩非子》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它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
《塞翁失马》原文:近塞上①之人有善术者②,马无故亡③而入胡。
人皆吊④之,其父曰:“此何遽⑤不为福乎?”居⑥数月,其马将⑦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⑧而折其髀⑧。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⑩者引弦而战⑾。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⑿。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翻译:靠近长城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位精通术数的人。
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人们都为此来慰问他。
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
人们都前来祝贺他。
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
人们都前来安慰他。
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塞内,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十有八九都死了。
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得以互相保全。
所以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变化成福。
这种变化深不可测,谁也难以预料。
主旨:塞翁失马的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地浓缩成了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它的寓意: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也所为祸福相依。
《智子疑邻》原文及翻译(18)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
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七年级上册22课《寓言四则》笔记
七年级上册22课《寓言四则》的笔记一、主题:这四则寓言分别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
这些故事虽然简单,但它们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告诫人们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盲目自大,也不要骄傲自满,更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产生不必要的忧虑和烦恼。
二、主要情节: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于是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问雕像者自己的价值。
雕像者说:“如果你当宙斯的一半,一个银圆;如果你当普罗米修斯,定价两银圆。
”赫尔墨斯听后,十分不快,觉得自己被低估了。
2.《蚊子和狮子》:蚊子向狮子挑战,它吹着喇叭飞到狮子面前,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蚊子战胜了狮子,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临死前它感叹:“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3.《智子疑邻》:宋国有一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必定有盗贼进来。
”隔壁老人也这么说。
这天晚上果然来了盗贼,富人十分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4.《塞翁失马》: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老翁不小心骑马摔断了腿,邻居们都来慰问。
老翁却说:“这未必是坏事。
”过了不久,老翁的儿子得到一匹好马,但不久在野外死去。
邻居都来安慰老翁,老翁却说:“这也许是好事。
”后来长城一带爆发战争,其他人都死了,只有老翁幸免于难。
三、寓意: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盲目自大和骄傲自满。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可能过高,而忽视了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
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自己,不断学习和进步。
2.《蚊子和狮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我们不应该因为一时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不应该因为一时的失败而灰心丧气。
3.《智子疑邻》: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不要因为偏见而失去客观判断力。
我们应该以事实为依据,公正地看待问题,而不是因为个人喜好或者偏见而影响我们的判断。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解析
智子疑邻(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邻居的老人)智:“以……为聪明”,疑:怀疑,注释:宋:指宋国。
雨:yù,下雨。
名词用作动词。
坏:毁坏。
筑:修补。
必:一定,父:fǔ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翁亦云:也这样说。
云:说;亦:也。
暮:晚上。
果:果然。
亡:丢失。
甚很。
而:表转折,却。
疑:怀疑译文: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墙毁坏。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补它,一定有盗贼进来。
”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的老人干的。
寓意:对人不能有偏见,塞翁失马拼音:遽(jù)将(jiàng)好(hào)堕(duò)折(shé)髀(bì)弦(xián)跛(bǒ)注释:翁:年老的男子,老头儿⑴塞:边塞⑵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
善:精通。
术:术数,故:缘故⑶亡:逃跑;⑷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⑸吊:安慰;之:代词,指他的马跑了这件事。
⑹其父[fǔ]:即为上文中的“善术者”。
父,老人,古代对老年人的尊称。
⑺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
遽[:就⑻福:好事。
⑼居:经过⑽数月:几个月。
⑾将[jiàng]:带领;⒀贺:祝贺。
祸:坏事⒁富:有许多。
⒂良马:好马。
⒃好:爱好。
⒄堕duò:掉下来折:读shé断损兵折(shé)将⒅髀[bì]:大腿;大:大举⒆丁壮:壮年男子;⒇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
引弦:拉开弓弦。
(21)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22)此:指塞翁的儿子,独:唯独(23)以:因为跛:瘸腿(24)故:缘故父(fù)子相保保:保全一词多义:富(富裕;有很多) 将(将要;带领)亡:古义:丢失,逃跑。
今义:死亡。
吊:古义:慰问。
今义:悬挂。
父:古义:长辈男子今义:父亲。
居:古义:经过。
今义:居住。
故(所以;缘故)何(什么;怎么)云(说;句末语助词)译文:靠近边塞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
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
02
引导孩子多角度看待 问题,拓展思维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从多个角度看待问 题,帮助孩子拓展思维,培养孩子的 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03
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 ,勇于挑战自我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尝 试新事物,勇于挑战自我,从而培养 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意义
智子疑邻的故事可以引导家长在教育 孩子时,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 判断能力,避免盲目跟风和偏听偏信。
塞翁失马的故事则可以让家长意识到, 在家庭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抗挫 折能力和乐观心态,让孩子学会在逆 境中成长。
对社会和谐稳定的促进作用
智子疑邻与塞翁失马所蕴含的哲理,有助于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和处理社会矛盾,从而促进 社会的和谐稳定。
智子疑邻与塞翁失马
目录
• 智子疑邻故事解读 • 塞翁失马故事解读 • 两则故事对比分析 • 智子疑邻与塞翁失马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 如何将智子疑邻与塞翁失马应用于实际生
活中
01 智子疑邻故事解读
故事情节概述
智子疑邻的故事源自《韩非子·说难 》,讲述的是一个富人家墙被雨淋坏 ,儿子和邻居都建议修墙,但富人只 听了儿子的话,最终导致家中被盗。
05 如何将智子疑邻与塞翁失 马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理性思考
不盲目跟风,有自己的判断力
01
在社交场合中,对于他人的言论和行为,我们应该保持独立思
考,不盲目跟从,避免受到不良影响。
客观看待问题,不被情绪左右
02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应该尽量客观地看待问题,不被个人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选二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原文及解析
寓言四则选二:《智子疑邻》与《塞翁失马》翻译及知识点《智子疑邻》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
”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知识点:主题思想:这则寓言通过讲述一个富人家失窃的故事,揭示了人们往往因为偏见和主观臆断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文学常识:这则寓言节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是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韩非。
故事结构:起因:富人家墙因雨损坏,儿子和邻居老人都建议修补以防盗贼。
经过:富人未修补,晚上家中失窃。
结局:富人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老人是盗贼。
道理启示:偏见和主观臆断会影响我们的判断,我们应该保持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去看待事情。
《塞翁失马》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了胡人的领地。
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福气呢?”经过几个月,他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人们都来恭喜他,这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祸患呢?”家里又多了一匹好马,他的儿子很喜欢骑,有一次,从马上掉下来折断了大腿。
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
靠近边塞一带的人,十分之九,绝大部分的人都战死了。
唯独这个人的儿子因为瘸腿的缘故,父子都保全了性命。
知识点:主题思想:这则寓言通过塞翁失马的故事,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福祸相依的道理。
【课件】《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课件
【课件】《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课件《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两篇课文均选自古代寓言故事。
课文内容:《智子疑邻》讲述了智子因怀疑邻居而错失良机的的故事,旨在教育人们要善于分辨是非,不能因疑虑而错失机会。
《塞翁失马》讲述了塞翁家的一匹马不慎走失,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要学会辩证看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中的寓言故事,领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4.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学会看待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寓言故事及所传达的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两个情景:一是智子疑邻的故事情景,二是塞翁失马的故事情景。
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已有知识,猜测画面中所讲述的故事。
2. 课文朗读(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巡视课堂,关注学生朗读情况,并对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3. 学习生字词(5分钟)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字词。
4. 故事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两个故事中所传达的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从全面、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
5. 课堂小结(3分钟)6. 课后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的故事。
2. 结合生活实例,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并将所思所感写成短文。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板书设计:智子疑邻智子因怀疑邻居而错失机会善于分辨是非,抓住机会塞翁失马塞翁家的一匹马走失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学会辩证看待问题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的故事。
30《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课件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 物,这家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 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1.对相同的正确的意见,宋人为 何智子疑邻?
2.谈谈《智子疑邻》这则寓言的 寓意及给你的启示。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寓 意
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 己跟听言者的关系,如果 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 是正确的,效果也不见得 好。(消极方面)
逃跑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 入胡。长城一带
边 塞
(动词,擅长、精通。) 精通术数的人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 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 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为福乎?” 对其不行表 这 怎么就
疑问语气词, 吗、呢 示安慰
都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 难道不是福气吗?”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 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 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 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 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 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朗读课文,翻译古文:
形容词做动词,靠近
了;后来,其子骑马, “ 堕而折其髀 ”,福又转化为祸; 最后,塞上丁壮在同入侵胡人作 中, “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 ,
得以“父子相保”
祸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 所:
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变为好事,好事在一定的条 件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 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 以相互转化的。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经过
那
是
带领
回来
30《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
言
塞智
寓
翁子 失疑
言
马邻
两
编辑课件
则
寓言是文 学 作 品 的 一 种 体 裁﹐ 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 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 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出来,具有鲜明的劝谕性和讽刺性。
编辑课件
1.对相同的正确的意见,宋人为 何智子疑邻? 2.谈谈《智子疑邻》这则寓言的 寓意及给你的启示。
编辑课件
寓意
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 己跟听言者的关系,如果 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 是正确的,效果也不见得 好。(消极方面)
编辑课件
启 示 [富人\邻人]
(1)对待人家的劝告或意见,不能因关系的亲疏 远近而异。遇事要冷静、理智地分析、对待。 判断事物应该客观、公正不可以加入主观因素。
形容词做动词,靠近
逃跑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
入胡。长城一带
边
塞
(动词,擅长、精通。) 精通术数的人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
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 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
编辑课件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
福乎?”
疑问语气词, 吗、呢
对其不行表 这 怎么就
示安慰
都
是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
十分之九,意思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是绝大部分。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 了。唯独
这人 因为 瘸腿 缘故
保全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这个人唯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 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之文言文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文学常识: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篇幅大多简短,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故事的主人翁有的是人,有的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东西和现象。
主题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寓言在创作上经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 。
《智 子 疑 邻》韩非:约前280-前233年,战国末期法家主要代表人家。
出身韩国贵族,与李斯同是荀况的学生。
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应按照现实进行政治改革,不能遵循古代传统。
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国家必须制订严密的法令,君臣必须依据法令进行治理。
韩非这些思想和主张为秦始皇所采纳,对秦统一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起了重大作用。
其著作有《韩非子》。
《智子疑邻》宋国有个富人,因天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他的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会有盗贼进来。
”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可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的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1.对相同的正确的意见,宋人为何智子疑邻?2.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第六单元:文言文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本意:向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者的关系,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
(消极)寓意:对待人家的劝告或意见,不能因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异。
(积极)感悟点滴感情具有主观性,对不同的人和事物的心里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对自己的亲人或朋友总会显得关切和喜爱,对美好的事物总会有愉悦的感受;对坏人恶人总会憎恨和厌恶,对丑陋的东西总感到不愉快。
感情具有两面性,感情亲疏对认识具有积极的一面,如“情人眼里出西施”,感情引发审美意识等。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重要句子翻译
1、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2、不筑,必将有盗。 3、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 子,而疑邻人之父。
宋国有个富人,因天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会有盗贼进来。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的财物,这家人认为 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邻居家的老人干的。
寓意: 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 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学习了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不要孤立、静止地看待得失,事 情的好坏可以转化,要辩证地看待 得失祸福,要发展的看待事物,以 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不要过分为 一时一事之得失而计较。
在这则寓意中概括出一个成语?
看图复述故事
故事中塞翁家遇到了那些事情?他们 的态度是怎么样的?请同学们用简洁 的语言来概括情节各部分的内容
内容探究:
• 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 坏事,难道就不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的吗?
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 坏事能变成好事吗?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好 事能变成坏事吗?如果胡人不入侵边境,坏事能变成好 事吗?‚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马‛,‚‘塞翁’之子喜欢 骑马‛,‚胡人入侵边境‛,这些正是好事和坏事相互 转化的条件。
宋国
代词,他的
富裕的人
yù
下雨
毁坏
盗贼。动词用作名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也这样说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
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
修补 果然 丢失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家人
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这里译为“老人”
《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的原文及译文
智子疑邻出自《韩非子·说难》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
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
”邻居家的老公公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公公偷了他家的东西。
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占术的人。
一次,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邻居们都为此来慰问他。
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
邻居们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
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
人们都前来安慰他们一家。
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
靠近边境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
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塞翁失马》《智子疑邻》《蚊子和狮子》
文学常识:
寓言是文 学 作 品 的 一 种 体 裁﹐ 以劝喻或讽
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具有
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故事的主人翁有的是人,有
的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东西和现象。 主题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 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寓 言在创作上经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 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 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 ,法国的《拉封丹寓 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他原是萨摩斯 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后来被德尔斐人杀害。他死后德 尔斐流行瘟疫,德尔斐人出钱赔偿他的生命,这笔钱 被老雅德蒙的同名孙子领去。传说雅德蒙给他自由以 后,他经常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 13世 纪发现的一部《伊索传》的抄本中,他被描绘得丑陋 不堪,从这部传记产生了很多有关他的流行故事。公 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希腊人所熟知, 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
刘安(前179-前122), 西汉人,封淮南王。《淮南 子》由他主编。 《淮南子》 又名 《淮南鸿烈》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 马无故
塞 翁 失 马
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 何遽( jù)不为福乎?”居数月, 其 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 子好骑,堕而折其髀(bì )。 人皆吊 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 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 (bǒ)之故,父子相保。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 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 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 “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 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 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课件】《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课件
【课件】《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涵盖了教材《智子疑邻》与《塞翁失马》两个章节的内容。
《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说难》,讲述了一个关于智子与邻居的寓言故事,揭示了人们在处理事情时容易受到主观偏见的影响。
而《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人间训》,通过讲述一位塞翁失去马后的种种经历,传达了事物具有两面性,福祸相倚的哲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智子疑邻》与《塞翁失马》两个寓言故事的寓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 学会分析寓言故事中的角色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运用所学寓言故事,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寓言故事背后的哲理,学会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重点:分析故事中的角色特点,把握故事情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PPT。
2. 黑板、粉笔。
3.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主题相关的现实案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展示课件,介绍《智子疑邻》与《塞翁失马》两个寓言故事。
3.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两个故事的情节,分析角色特点,阐述寓意。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寓言故事的选择题,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题目。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道简答题,巩固所学内容。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案例,探讨寓言故事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2. 内容:a. 故事情节梗概b. 角色特点c. 寓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智子疑邻》与《塞翁失马》的故事情节。
b.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两个寓言故事寓意的理解。
2. 答案:a. 《智子疑邻》:智子与邻居对待同一件事情,因立场不同而产生分歧。
b. 《塞翁失马》:塞翁失去马后,经历了一系列的福祸转换,体现了福祸相倚的哲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寓言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深入解读及拓展
(一)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⑫。
一.重点词语
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认为……是聪明的”
雨:yǔ,(古今异义)下雨。
名词用作动词,是意动用法
果:果然。
亡:丢失。
父:fǔ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二、理解《智子疑邻》的寓意
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这篇短小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1、积极方面:听意见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2、消极方面:进言时要注意自己与听话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
所以待到预见成为事实,那富人便夸说儿子聪明,而怀疑盗贼是邻父。
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很大影响。
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遭到不同对待。
三.深入拓展
韩非子在《说难》里讲述这个故事,到底用意何在呢?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
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
”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
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已,遂不备郑。
郑人袭胡,取之。
宋有富人……而疑邻人之父。
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昔者弥子瑕见爱於卫君。
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
既而弥子之母病,
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
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於君。
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其馀桃。
”故弥子之行未变於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
故有爱於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於主,则罪当而加疏。
故谏说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之矣。
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而骑也。
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婴之,则必杀人。
人主亦有逆鳞,说之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明确】:《说难》题目意为“进说之难”,即向他人进言之不易,也就是论述游说之术。
◎补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注:“夫说者,有逆顺之机,顺以招福,逆而制祸,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以此说之,所以难也。
”
韩非在《说难》篇中,剖析了身为人主的种种可怕心理,认为游说最难的就是去揣摩人主的心理,所以告诫那些游说之士不要犯上怒,也即游说之妙就在于曲意迎合主子,这样直接露骨的论述在以前是很少见的。
【总结】:不仅关系的亲疏,即使是情感的变化都影响着对事物的判断。
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长期存在着。
也就出现了“任人唯亲”和“任人唯贤”的矛盾。
所以一部分人学会了沉默,变得世故圆滑;一部分人开始说假话,逢迎拍马,成就了许多小人;还有一部分人想办法攀亲,或者当“儿子”,这样再说什么就不会被怀疑有什么动机了。
很多“智者”一旦接触到“人情”,便失去了判断力,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再客观,甚至相当荒谬。
我们不能不呼唤理性了。
(二)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一.重点词语
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
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
亡:逃跑;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
遽:通“讵”,难道;
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
引弦:拉开弓弦。
十九:古义指十分之九。
意思是绝大部分。
独以:仅仅因为。
富:富有,充足。
这里作“有许多”讲
故:名词,缘故。
其父:即为上文中的“善术者”。
父:fǔ老汉(老人),古代对老年人的尊称,读第三声。
二、寓意:中国人的朴素辩证法
我们中国人经常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常将“置之死地而后生”、“天人合一”、“否极泰来”和“物极必反”等挂嘴边,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中国人是天生讲究朴素辨证法的民族,中国文化中的太极八卦更是这种朴素辨证哲学的代表。
所以,今天我们要学的这则古代寓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成了固定常用的成语。
《老子》:“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塞翁失马》传递给我们的也许就是这种神福祸相对论,要我们用发展的、变化的、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的辩证观点
这位失马的塞翁,既让我们看到了“祸福同门,利害相邻”,也让我们看到了“祸福相转而相生”,充分地体现了道家“淡泊无为,蹈虚守静”的心态。
三.深入拓展
《塞翁失马》的另外三点
这则寓言的寓意揭示并不困难,作为朴素辩证法的形象表述,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几乎具有某种符号的意义。
这里说三点。
一、既然祸福是互相转化,相依相存的,那么,是不是遇到了“祸”,我们也只需要静待转机呢?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任何哲学道理都是从现实世界的实践中概括出来的。
我们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情,一般都会有所动作,通过努力来改变,或者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另一方面的力量和契机,来改变一些事情。
如果我们一味消极等待,也许机缘来临,我们也没有办法抓住。
所以说,我们要从积极意义方面来理解这种辩证的观点,积极创造条件完成由祸到福的变化,积极努力防止由“福”到“祸”的负面效应。
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善术者”,是一个能够预知未来吉凶祸福的人,所以他能够淡然面对祸福的变化,如果不是这么一个人,情况又会怎么样呢?
“善术者”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身份,故事中,他是洞明世事的,面对祸福变化了然于胸。
即使不是这么一个人,世界发展变化的规律也是不会改变的,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是不会变的。
不过,尽管世界不变,但由于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就是“世界观”的变了,生活的态度就会变化,心理认知会变化,甚至可能影响到祸福变化后的生活状态。
所以说,能够“善术”,就相当于我们拥有了正确的认识论观点,有了正确的世界观,能够预知未来的变化,这样指导自己的行动,会对于人生更有意义。
三、这篇文章的结尾是“父子相保”,并且以此为“福”,好像和中国人的传统的英勇抵抗壮烈牺牲等的精神刚好相反,这是为什么?
这一点要从本文的作者及其时代说起。
作者刘安,是景帝的儿子,是黄老学说的坚决拥护者,《淮南子》也是道家著名著作。
西汉从高祖到文景,是以道家学说作为主导思想的,“垂拱而治”“文景之治”,都是对于当时统治者的写照,用现在的说法是“小政府大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汉武帝当政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黄老逐渐式微,中国人的思想终于一统于儒家伦理之下。
这则故事中,作者赞扬道家的“全身远祸”的观点,重视个体,尊重生命,与儒家重视集体与国家,“舍身取义”,是不相同的。
我们不需去评判这些观
点哪个更正确,而是要让学生了解到,在中国,也曾有过“百花齐发”的时期,有过多元化的观点,很早就有过思想解放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