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养老服务的家庭经济与社会福利
养老服务的家庭经济与社会福利养老服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家庭和社会开始关注养老服务所带来的家庭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本文将从家庭经济和社会福利两个方面来探讨养老服务的重要性。
一、家庭经济角度养老服务对于家庭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
首先,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动,家庭成员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老年人的照顾问题成为了一个突出的挑战。
在传统的文化中,子女往往是承担养老责任的主要人员。
然而,在现代社会,子女可能因工作、生活或其他原因无法全程照顾年迈的父母。
这时候,养老服务的介入可以释放家庭成员的压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工作和个人生活。
其次,养老服务也为家庭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之而来的是养老产业的兴起,从而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养老护理员、康复治疗师、社区服务人员等职位的需求迅速增长,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养老服务也促进了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如医疗器械、药品、设施设备等,带动了相关行业的繁荣,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发展。
最后,养老服务也能够帮助家庭节约成本。
相对于在家中雇佣护工或将老人送到养老院,养老服务提供了更加灵活和经济的解决方案。
家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服务项目和时间,避免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二、社会福利角度养老服务对于社会福利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养老服务促进了社会的平衡和稳定。
养老服务的普及和发展使得老年人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关爱,减少了社会不安定因素的产生。
这有助于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提升了社会的幸福指数。
其次,养老服务也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和护理服务的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各种形式的康复治疗、社交活动、文化娱乐等都有助于老年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再次,养老服务对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建立养老服务体系,可以更好地协调社会资源的利用。
老年人可以获得精准的医疗护理服务,减轻了医疗资源的压力。
立论 社会养老比家庭养老更可靠
社会养老比家庭养老更可靠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是两种养老方式,今天我们来谈谈哪种养老方式更可靠。
开宗明义,社会养老服务是针对我国家庭养老功能弱化,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增多而需要从社会角度对老年人的帮助服务,是由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的各种生活所需的服务。
家庭养老是以家庭为单位,子女赡养父母,形成下一代对上一代的反馈模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再加上家庭的日益小型化和核心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越来越不足以承担起养老的重任,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逐步健全,社会养老也逐渐成了不错的选择。
所以我方认为社会养老比家庭养老更可靠。
社会养老更公开,更容易受到社会监督,可以减少受虐的老人。
因为家庭养老是以家庭为单位,在内部安置老人,很难对其进行监督,同时部分老人因为迫害者是自己的至亲之人选择了忍气吞声,这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除此之外还有履行赡养义务的,在农村就有大量留守的孤寡老人,他们的幸福生活谁来保障?这就需要社会养老来解决。
社会养老面向社会,全面受到监督,公开透明,在大众的监督下难以侵害老年人权益。
当今社会养老制度的不断完善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了切实保障。
社会养老物资来源广,护理专业,给老人更好的呵护。
社会养老物资主要来源于政府,社会组织,志愿者等渠道,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后盾。
这就减少家庭养老因经济水平低而忽略老人的现象。
此外社会养老机构还能会对老人进行专业护理,使老人得到妥善安置和照顾,弥补家庭养老中子女外出而老人留守的缺陷。
当今社会,社会养老有许多家庭养老无法满足的优点,所以社会养老比家庭养老更可靠。
我国的养老方式
我国的养老方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方式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国的养老方式主要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家庭养老和居家养老等多种形式。
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养老保险是指国家通过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金和相关服务的一种方式。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为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两个层次。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广,参保人员多,养老金支付由国家统筹,可以提供一定的基本保障。
而补充养老保险则是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由个人额外缴纳一定的保费,以提高养老金的发放标准。
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为我国广大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缓解了养老负担,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家庭养老是我国养老方式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家庭养老是指老年人在自己的家庭中得到充分的照料和关怀。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子女有责任照顾父母,所以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在家庭中养老。
家庭养老的优势在于可以保持老年人与家人的亲密关系,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和陪伴。
同时,家庭养老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家庭经济条件不足、子女工作繁忙等,导致家庭养老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
因此,家庭养老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
居家养老也是我国养老方式的一种重要形式。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自己的居住环境中得到养老服务和照料。
居家养老的特点是老年人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并且可以得到专业的护理和照料。
居家养老可以通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护理院的服务来实现。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老年人日间照料、康复训练、心理辅导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共享资源的平台。
护理院则提供更为全面的护理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为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了专业的照料。
我国的养老方式多样丰富,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家庭养老和居家养老等多种形式。
社会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家庭养老可以保持老年人与家人的亲密关系,而居家养老则为老年人提供了专业的照料和服务。
浅谈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利与弊
浅谈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利与弊作者:管博瑞孙军来源:《山东青年》2019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概述及养老的现状入手,重点论述了社會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利与弊,并提出有效解决“养老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家庭养老1.中国人口老龄化概述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65及以上)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时,则表示这个国家或这个地区进入人口老龄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早在1999年就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截止到2014年,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已达到2.1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5.5%,预计我国到2020年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2.48亿,所占比例约为17.5%。
)由此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养老问题成为社会所面临的难题,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将面临着严峻挑战。
2.中国养老的现状截至2008年底,有数据显示,我国的各类老年福利机构约37623个,养老床位约245万张,仅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5%,远远跟不上我国日益增多老年人的需求。
而且我国养老机构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养老机构数量不足、养老床位供需不匹配、养老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一些子女不行使赡养义务抛弃老人、孤寡老人得不到管理、老年活动场所少等这些问题将成为我国养老的一大难题。
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压力以及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老年人面临着空巢老人、子女赡养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在农村地区,迫于生活的压力,养老方式多为家庭养老,空巢老人现象在农村比比皆是。
在城市当中,子女忙于工作,无暇顾及老人,养老方式多采用社会养老,但由于养老设施供给不足,出现赡养困难等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养老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
3.社会养老服务的利与弊社会养老是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来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一般是由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养老所需的服务。
社会养老比家庭养老更可靠 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接下来请允许我来梳理整场辩论赛,纵观整场辩论赛,我们与对方辩友存在以下交锋点:首先是关于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定义问题,对方辩友将家庭养老定义为以家庭提供物质基础的养老模式,其实在大家的共识中家庭养老指的就是一种“子女养老”和“在家养老”的结合。
如果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只要是我们自己提供物质基础或者金钱就是家庭养老,那么请问老年人的子女用钱将其送入私立养老院的行为是否也算一种家庭养老呢?而对于社会养老,我方认为其指的是以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它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关于这个定义是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所做出的一个符合当前社会现状的定义。
对方辩还将家庭养老与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混为一谈,居家养老虽然老年人住在家中,但是其一直在享受着社会化的服务,其实它也是一种社会养老!其次,是社会养老是否与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以及“家”情怀产生冲突。
事实上对于一些孤寡老年人待在家中与待在养老院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甚至待在养老院比待在家中更好,在家中他们连说话陪伴的人都没有,而在养老院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多老年人,会有更多的陪伴,并且可以减少一个人生活起居带来的高额成本。
至于那些身体相对健康的老年人,他们居住于养老院也并不会影响他们与子女的联系,根据调查显示70.7%的老人与其子女是不经常见面的,所以即使老年人住在家中也不会和其子女见面,况且子女可以通过视频以及探望的方式给与其适当的关怀。
最后,社会养老是否具有可行性。
社会养老具有家庭养老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社会养老是全方位的,我国当前形成的是“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它具有多样性、长远性、经济相等特点,相比于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它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的需求:对于生活能自理的老年人,主要应选择居家养老,使他们一方面可以住在家中,另一方面又可以享受到社会化的眼老服务。
对于丧失或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患病需要长期医疗护理的老年人,以及缺少家庭照顾的高龄老人,应选择机构养老,使他们在养老机构得到多方面的照料服务和精神慰藉。
家庭养老比社会养老更好攻辩问题(精选五篇)
家庭养老比社会养老更好攻辩问题(精选五篇)第一篇:家庭养老比社会养老更好攻辩问题1、对方辩友刚才在立论说道,老人更需要精神关怀,因此家庭养老更重要,请问对方辩友,更需要的就更好吗?2、再请问对方辩友,我们今天的辩题是处于怎样的背景之下呢?3、对方辩友对方辩友认为,我们今天的辩题所包含的现实意义是什么?1、请问对方辩友,孤寡老人需不需要关怀呢?2、再请问对方辩友,孤寡老人无子丧偶,是否更需要社会给予他们的物质满足和精神关怀呢?1、请问对方辩友,如今,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否日益突出?2、那现在孩子的教育是否越来越受父母的高度关注?3、全国近些年里每年新增工作岗位平均在900万左右,而每年新增劳动力人口平均在2000万以上,因此,新增劳动人口与就业岗位就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是否预示着就业压力问题越来越严峻呢?4、那好,面对如此大的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两个年轻人要负担起4个甚至8个老人的养老重任,无疑已经增加了家庭养老的难度。
5、请问你如何理解“共同富裕”的?(先富带动后富)6、好的,谢谢,那再请问对方辩友,社会养老的资金来自哪儿呢?(国家财政收入和社会捐助、缴纳税金等)7、社会捐助或者纳税方面,有能力者即先富者出力更多,与国家共同富裕的伟大探索不谋而和,何乐而不为呢?8、因此,我方坚定认为,社会养老能更有效地解决当今的养老问题。
第二篇:家庭养老比社会养老更可靠尊敬的主席、亲爱的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岁月无情,时空变换,人终有老去的一天。
如何安置老人、供养老人使老有所终、老有所乐便成为了家庭与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
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便是家庭养老更可靠还是社会养老更可靠。
开宗明义,概念先行。
家庭养老:以血缘关系亲情纽带为基础的、由子女为父辈提供支持以保障其生活的养老方式。
社会养老:以公共财政保障老年人生活的养老方式。
我们评判是否可靠的标准是更能令老人信任、依赖以及该养老方式自身更具有可持续性和可调式性。
接下来我方将从主观上老人对养老的需求和客观上两种养老方式保障自身可靠性的机制两个方面为您论述我方观点。
社会养老问题一辩稿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社会养老,就是说由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等社会成分为老人提供主要养老资源、承担主要责任。
家庭养老则是指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并承担责任。
我方认为在当今中国两种养老方式都应该存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养老应占主导。
第一,中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决定当下应当以社会养老为主。
随着社会经济与医疗条件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推行以及单胎生育观的流行,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时代。
“421”家庭模式将成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主流家庭模式,这种方式是脆弱的,不稳定的,此时推行家庭养老是极具风险的。
这种模式不仅使得父母早早进入空巢期,也使得他们在亲子交往、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难以满足。
同时,一对年轻夫妇养活七个人,可能还需要负担房贷、车贷,这在当前人民还不是很富裕的情况下,给年轻一代带来巨大的压力。
这也必将影响家庭、尤其是老人的生活质量,而这些都不利于家庭和谐。
推行社会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大力引入国家和社会资源,充分发挥他们在老人健康保障、同龄人交流方面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养老质量,减轻年轻人负担。
社会养老对解决当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极有成效,应当占主导。
第二,老年人口大多在农村,解决当前农村养老资源不足的问题的紧迫性要求我们以社会养老为主导。
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在当时条件下这是合理且有效的。
然而时至今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家庭小型化的倾向,农村青壮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村新一代传统养老观念的改变,子女对父母的照顾和慰藉不像过去传统模式下那么密集和频繁,“养儿防老”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崩溃的危险。
农村空巢老人们大多生活艰苦,遇到健康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情感孤独,容易被忽略。
朋友们,近八千万空巢老人需要我们赡养,他们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啊!他们需要的正是社会养老啊!第三,社会养老模式除了能够弥补家庭养老带来的不足,还能够促进家庭和谐。
人口老龄化应对策略:社会保障和家庭赡养
人口老龄化应对策略:社会保障和家庭赡养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全球普遍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家庭关系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应对策略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社会保障和家庭赡养是两个重要方面,下面我们来谈谈人口老龄化应对策略中这两个方面的重要性和应对措施。
一、社会保障1.重视养老金制度的建设养老金制度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制度的完善和健全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加大对养老金制度的投入并进行改革,确保老年人能够得到基本的养老保障,并且提高养老金的水平,以应对老年人的实际生活需求。
2.健全医疗保障体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应该加大对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和投入,推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全,并以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重点,提供定制化的医疗保障服务。
3.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长期护理需求也日益增加。
建立健全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该加大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设中来,以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优质的长期护理服务。
二、家庭赡养1.加强亲情关系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加强亲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赡养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支持,而健康的亲情关系则是家庭赡养的重要基础。
政府应该加大对亲情关系的宣传和引导,推动全社会重视家庭赡养,强化亲情关系的重要性,营造尊老爱幼的社会氛围。
2.推动家庭赡养政策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推动家庭赡养,促进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支持和关爱。
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手段,鼓励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支持和赡养,为家庭赡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提高家庭赡养的社会认可度在当今社会,家庭赡养的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许多人往往将老年人送到养老院,而忽视了家庭赡养的重要性。
家庭养老比社会养老更好攻辩小结 (2)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的巧舌如簧和奇思妙语实在令在下深感佩服,但我还是不得不指出对方辩友的几个漏洞。
1、“细节”是从事物本身的组成而言,“小节”是从与事物的相关程度而言。
细节是构成事物的基础,是要素,不可忽视;而“小节”是指无关大局的细枝末节,非原则的琐事,对事件的发展和方向不起决定作用。
一个很小细节的疏忽往往会影响事物的成败;而一个很大的小节可能对事物的发展于事无补。
2、我们现在讨论成大事者是否拘小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知道“不拘小节”的目的是为了“成大事”,人们对“不拘小节”误解,导致被滥用,乱用,如成为某种险情,困局的借口,托词,掩护,不良生活作风等,到最后他们所谓的“小节”虽然不拘了,但是正业,大事却没办好,实在有悖“不拘”的初衷!3、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只有全部精力集中于他的事业的时候,才能成为一个大师!为什么他会有这句话呢?这不也证明了我的观点;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2.我们说的拘就是指“拘泥”的意思。
这也就是说,我们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并不代表我们不要小节,而是说我们不被小节限制,超越小节。
4、。
接下来有我再为大家阐述一下我方的观点:一、对方辩友刚刚一直在强调,我们要拘小节,要面面俱到,可是我想请问一下在座的各位,有时间的时候,有精力的时候,谁不想面面俱到,谁不想把头发梳好,谁不想把衣服穿好上帝是公平的,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24个小时,不会因为你是成大事者就多给2小时。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欲成大事,必需洞察方向、把握大局。
正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只有心无旁骛,才能专心致志。
若拘于小节,将精力和时间过度的投放在非原则的琐事之上,“眉毛胡子一把抓”,必然对成大事产生阻碍作用。
二、成大事者,无论是待人待己,都要不拘小节,古往今来,多少豪杰因为拘泥小节而痛失人才,又有多少成大事者因为不拘小节,礼贤下士而成就一番霸业三、在伟大事业和理想面前,多少人曾彷徨迷蒙,分清楚主次、懂得取舍、学会选择,才是走向成功的明灯,才是成大事者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
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一、引言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家庭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挑战之一。
随着家庭规模缩小、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以及传统家庭价值观的变迁,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社会对策问题。
二、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1. 家庭规模缩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规模的缩小。
传统的多代同堂的家庭模式越来越少见,老人孤独养老的现象日益增多。
这给家庭养老带来了严重的挑战,老人在生活、精神方面面临着更多的困扰和孤独感,很难获得足够的照顾和关爱。
2. 经济压力增加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了家庭的一项重要开支。
由于人口老龄化,养老金的支付压力逐年增加,家庭需要为老人提供更高水平的养老服务。
这无疑给家庭的经济压力带来了巨大挑战,很多家庭无法承担这样的压力,导致老人的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
3. 老人照料难题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老人面临着无人照料的困境。
工作繁忙的子女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去照顾年迈的父母,这给家庭养老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由于社会保险体系不完善,很多老人无法得到足够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障,给他们的养老问题增加了更多的困难。
三、社会对策问题1.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为了解决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养老服务体系。
政府应加大对养老院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满足老人多样化的需求。
2. 加强老龄人才培养面对家庭养老的挑战,我们需要加强对老龄人才的培养。
建立完善的老龄服务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素质。
鼓励年轻人从事养老事业,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激励政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
3. 推动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在解决家庭养老问题的我们还需要推动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
老年人家庭养老模式的社会适应性与问题
老年人家庭养老模式的社会适应性与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家庭养老模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
这种模式指的是老年人选择与子女同住或依靠子女的照顾而不选择入住养老院或其他养老机构。
老年人家庭养老模式有其社会适应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老年人家庭养老模式有助于维持家庭纽带和传统价值观。
在这种模式下,老年人与子女共同生活,加强了亲情和家庭的凝聚力。
老年人可以更好地传递家族文化和价值观给年轻一代。
这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并传承传统文化。
其次,老年人家庭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好的精神支持和情感满足。
在家庭环境中,老年人可以得到家人的关怀和陪伴,减少了孤独感。
子女的陪伴和照顾也能够激发老年人的生活动力,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自尊心。
然而,老年人家庭养老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这种模式给子女带来了重负。
一方面,子女需要照顾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包括饮食、睡眠等各个方面,导致子女的个人时间和空间受限。
另一方面,子女需要承担起经济负担,包括为老人提供生活费用和医疗费用等。
这给子女增加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其次,老年人家庭养老模式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不和谐。
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家庭成员的需求和期望可能会产生摩擦。
老年人可能会对子女的照顾过程提出要求,子女则可能会觉得压力过大。
这种矛盾和不和谐可能对家庭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再次,老年人家庭养老模式可能限制老年人的社交圈和个人发展。
在家庭环境中,老年人的社交圈主要由家庭成员组成,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少。
这可能导致老年人的社会活动减少,丧失与社会互动的机会,限制了他们的个人发展和养老生活的多样性。
为了解决老年人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社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提供老年人医疗、护理、经济支持等方面的服务。
其次,社会应加强对家庭养老模式的支持和引导,鼓励子女关注老年人的需求,并提供一定的补贴和福利。
同时,社会也应创建更多的社区活动和社交机会,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社会化养老与家庭关系
社会化养老与家庭关系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社会化养老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许多人对于社会化养老的推行持有不同观点,一些人支持这种模式,认为它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另一些人则反对社会化养老,主张家庭照料模式,强调家庭在养老中的重要性。
社会化养老的提出,意味着养老由家庭转移到社会的责任转移。
传统的家庭照料模式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劳动力减少、子女迁徙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追求自由、独立和多样性的生活方式。
而社会化养老通过提供全天候的医疗、护理和社交服务,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
然而,社会化养老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养老机构的不足。
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供不应求,很多老年人无法得到合适的照料。
其次是养老服务的不均衡。
一些地区的养老服务设施较少,而一些地区则供过于求,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的分配。
再次是失去亲情的风险。
社会化养老可能使老年人与家庭的联系越来越淡薄,失去家庭温暖和亲情的关怀。
在这种社会化养老与家庭关系交叉的背景下,如何维持家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家庭养老的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补贴等方式,鼓励家庭照料模式,提高家庭养老的吸引力。
其次,建立完善的社会化养老制度和养老服务网络。
养老机构的建设和管理要得到加强,社会养老服务的覆盖范围要扩大,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
同时,还需加强养老服务的质量管理,提升服务品质。
最后,加强社会的养老意识和家庭价值观的培养。
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提升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也要加强对家庭的尊重和支持,将家庭视为养老的基本单位。
在社会化养老与家庭关系的讨论中,我们不应把二者对立起来,而是要找到二者的平衡点。
家庭是我们最直接的社会,在养老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适当的家庭照料模式能够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关怀,使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家庭养老比社会养老更可靠。一辩稿
第1页共1页谢谢主席,谢谢各位评委,大家好!对于今天的这个辩题,我们首先要明确必要的标准。
我方认为,在今天这个社会,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是不可或缺的,若要比较哪种养老方式更可靠,就要看老人最需要什么。
孔子曰:“大孝尊亲,次孝弗辱,其下能养。
”目前,物质文明相对发达,温饱已不成问题。
所以,当今老人的主要需求应是精神上的慰籍。
众所周知,“儿女孝顺,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是从古至今中国老人晚年生活的最理想的境界,而对比两种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是不只保障老人的生存,而且要保障老人的生活,包括对老人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的一种传统养老方式。
而社会养老则是有社会提供养老资源,从而保障老人的物质生活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
通过比较两者方式本身的可实施性,和推行过程中何者更能达到我们所想要的结果,就能清晰的看出家庭养老更为可靠。
第一,从精神慰藉上来看,家庭养老能够给予老人以精神的抚慰,亲情的包围,这是社会养老无法完全达到的。
也许社会养老可以给予老人关怀与温暖,但是老人所最迫切需要的亲情、家庭的呵护,确实它无法给予的。
从心理学上来看,老人最需要的并不是一直有人陪伴,而是由谁来陪伴,和子女在一起吃一顿饭、聊几句家常要比一位义工陪上一天更得到精神慰藉,满足老人“叶落归根”的心理。
第二,从可实施性方面来说,家庭养老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作为一个古老的优良传统,家庭养老势必比由冷冰制度规定出来的社会养老更易于被大家接受。
况且现在中国国情是国未富,民已老。
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障完善的社会养老制度,所以社会养老这种制度本身就是存在不少漏洞和缺陷的。
而家庭养老,由家庭承担养老责任,把这种责任分摊给每个家庭,国家只要用社会养老加以辅助,便可以保障老人的生活。
所以在现阶段,家庭养老对于国家和老人两者都更为可靠。
最后,从最终结果上来看,家庭养老并不仅仅是在保障老人的生活,还是中国五千多年的孝文化传承。
这不仅仅关系到老人最终的归宿,还关系到传统美德在今日是否还能发扬光大!从长远上来看,家庭养老更为可靠。
社会老龄化对家庭结构与养老模式的影响
社会老龄化对家庭结构与养老模式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剧,社会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这一趋势影响了个体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尤其对家庭结构和养老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老龄化对家庭结构与养老模式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家庭结构的变革1.1 家庭核心转移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离开原本的家庭核心,转向独居或选择与其他老年人共同生活。
这种家庭核心的转移对传统多代同堂的家庭结构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1.2 老年人口的流动社会老龄化导致了老年人口的流动增加,尤其是向城市的流动。
很多老年人选择离开家乡到城市居住,这对于家庭结构的稳定性和家族文化的传承产生了新的挑战。
1.3 家庭责任的转变家庭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家庭责任的转移与改变。
在过去,子女的养老责任常由最年长的儿子承担,但现在,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这种传统观念逐渐淡化。
老年人的养老责任逐渐转移到社会养老机构或个人。
二、养老模式的转变2.1 家庭照料在传统的家庭结构中,老年人常依赖家庭成员提供照料。
然而,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家庭细胞的解体,家庭照料的可行性和持续性受到挑战。
这就导致了家庭照料变得越来越困难,需要更多的外部支持。
2.2 社区养老社会老龄化的趋势促使政府和社会组织重视社区养老模式的建设。
社区养老包括居家养老、社区护理中心和日间照料等形式,旨在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和护理。
2.3 养老机构由于人口老龄化,养老机构的需求也在增加。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居住在养老院或护理院,以便得到更全面的照料和关爱。
三、应对策略3.1 政策调整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改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政策调整包括建立更多的养老机构,提供更好的社区养老服务,并加强对养老人员的护理和管理。
3.2 家庭支持尽管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家庭仍然是老年人最重要的支持系统之一。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提供家庭照料支持计划、培训和指导,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支持网络。
社会养老与居家养老的主题辩论会
社会养老与居家养老的主题辩论会第一,我方认为家庭养老相比社会养老更稳定。
家庭养老有成熟的体系,明确的法律和道德来保护老年人的利益,且家庭养老覆盖面广,方式多,并不仅局限于居家养老,相比之下,社会养老体系尚未健全,且健全难度大,短期内并不能被大范围的适用于养老。
所以目前社会养老只是家庭养老的一种辅助体系,绝大多数老人的养老依然依靠于家庭。
第二,家庭养老有更广泛的经济来源,由血缘和婚姻组成的庞大家族体系可提供多方面的经济支持,而社会的投资渠道较为单一且狭窄,基本上只有国家预算和企业营业外列支的生产性收益。
国家投放进养老的钱均摊下来少之又少,而老人自己投资的保险并不能保值,一旦经济发展滞后或政策改变,老年人将居无定所,这当然不可靠。
第三,我方认为家庭养老能给予老人更可靠的物质保障。
从基本生活上说,家庭养老模式能提供更多的选择,老人可以穿着喜欢,适合的衣服,可以根据口味和身体状况调整饮食,更利于其健康,生活品质得到了提高。
从医疗上,家庭可根据不同的经济能力,给老人最有效的治疗,不用受限于政策对医疗保险的约束。
第四,家庭养老能给老人带来所需的精神慰藉。
据调查显示,只有5%的老人想要入住养老院,可见老年人更愿选择家庭养老。
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人享受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也希望可以落叶归根,家庭养老则让他们有了家的归属感,这是社会养老无论怎么发展都给不了的。
除此之外,家人的陪伴更能使老人有安全感,无论是否居家养老,老人都知道自己不是孤独的,不会被子女抛弃,不担心老无所依,这才是老人觉得最可靠的。
人生易老终无奈,百感交集念亲慈。
父母养育之恩,真金难酬,不如给他们一个温暖又和谐的家。
我们也终将老去,我们会不能忍受孤独,与其每天惶惶不可终日,不如选择一个稳定健康的生活。
那里有孝顺的子孙,有多年的老友,熟悉的环境,习惯的生活方式,那是家,是每一片落叶要归的根。
作者:想做大佬的通信狗。
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问题辩论
我国是否应该推迟退休年龄(正方四辩)刚才双方辩友从不同的视角讨论了推迟退休年龄对个人、国家的好坏。
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推迟退休年龄对当前就业形式的影响。
对方辩友单纯从年轻人群的就业率来看,认为是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很显然,这种想法十分欠妥。
如果一定要用让老年人过早退休来解决当下的就业问题那么该政策仅仅是更换了就业人群、转嫁了经济危机。
并且会使已经出现缺口的养老金资源进一步枯竭,从而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社会是一个现实的社会,没有一个企业愿意收养闲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如果年轻人要想顺利就业就应该努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而不是依靠政策为自己抢一口饭吃。
如果真是这样,祖国的明天何在呢!对方辩友说到一个问题,推迟退休年龄影响养老金发放,我想问您有根据么?资料显示2012年的养老金发放办法是以多缴多拿来计算的,也就是说您工作时间长,拿到的比例是高的。
延长工作时间,退休以后得到的养老金总量是增加的。
当下有人提出50岁是创业的开始,这表现了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之下,成功年龄明显延后。
假使对方辩友打着为他们争取福利的旗号而让他们退休,那么他们是否愿意呢?今天我方观点是退休年龄该推迟,我国始终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
同期,我国老年人口是总人口中增长最快的人群。
“未富先老”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应对老龄社会各种挑战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基础还比较薄弱。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两会上指出,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的退休年龄是比较早的。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源于20世纪50年代劳动保险条例,而在制定这个政策时,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50岁左右。
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3.5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因此延长退休年龄也是大势所趋。
其次人口受教育年限在不断延长,如果我们不把退休年龄延长,社会资源就会造成浪费,现在培养大学生4年,硕士、博士更久,如果按照55岁的标准,这些高学历人才毕业后可工作年限将大大简短,其次在55岁和60岁正处于黄金时期,这时候退休就是最大的浪费。
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与农村老年人幸福感
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与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目录一、内容概要 (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二)研究目的与问题提出 (3)(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二、文献综述 (5)(一)家庭养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现状 (6)(二)社会养老的理论框架与发展趋势 (8)(三)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研究回顾 (10)(四)研究评述与本研究的创新点 (11)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与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关系分析 (12)(一)家庭养老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13)(二)社会养老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作用路径 (14)(三)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交互作用 (15)四、实证研究 (17)(一)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18)(二)变量测量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20)(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与农村老年人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分析.21 (四)回归分析结果与讨论 (23)五、案例分析 (24)(一)典型农村社区概况 (25)(二)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实践案例 (26)(三)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8)六、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30)(一)优化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政策体系 (31)(二)提升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策略与措施 (32)(三)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33)七、结论 (34)(一)主要研究发现总结 (35)(二)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36)(三)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38)一、内容概要本研究报告聚焦于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以及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三个核心议题,旨在全面剖析当前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现状、挑战及其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
研究从家庭养老的传统意义出发,深入探讨了在快速社会变迁背景下,家庭养老功能如何发生转变,并分析其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产生的复杂影响。
报告也重点关注了社会养老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评估了其对于缓解农村养老压力的作用,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研究还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揭示了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真实状况,为优化养老模式、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养老比家庭养老更可靠辩论稿资料
正方一辩稿家庭养老比社会养老更可靠主席好,大家好,我方认为家庭养老比社会养老更可靠。
开宗明义。
家庭养老即主要由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和精神慰藉且不过多依靠社会扶助的养老模式。
社会养老即为主要由社会力量以及机构组织等为老人提供只针对于养老的服务。
而能够持续稳定且高质量的广范围服务老人的才能算得上是可靠。
因此我方有以下观点1。
首先,家庭养老能给予老人更好的精神慰藉。
养老的对象是老人,因此我们更应顾忌老人内心的真正需求。
在当今中国,老年人面临的更多是精神需求问题,而非基本物质需求。
人们总爱称老人为“老小孩”,就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越来越渴望得到关怀,得到亲人的关注,而与家庭相比,这恰恰是社会所无法提供的。
因此,家庭养老能够更好的关怀老人的精神需求问题。
2。
其次,目前社会养老体系并不健全,且健全难度大。
调查显示,目前需要和愿意入住社会养老机构的老人仅占老年总人口的5%,各养老服务机构可供老人入住的床位仅占1.74%,全国需要养护人员约1000万,而现在仅有约100万,浙江省1675家养老服务机构中只有15家工商部门登记的,其中很多属民营,普遍存在环境差,设施不完善,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而在体系完善方面,一,政府财力有限,社会筹集资金难度大,并且可能在运转方面出现贪污,钱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二,服务人员从培训到岗位,薪水等问题都是难以解决的。
但家庭养老则是将庞大的老年群体分摊到每个家庭,且家庭养老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亲情反馈的过程,能让老人的生活更有保障。
3。
最后,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从自律和他律上对家庭养老构成可靠性体系。
一方面,亲情的牵绊和文化的影响,使得孝敬父母的思想深深根植于每个人心中。
另一方面,家庭养老有着法律和道德约束等他律的保障。
我国宪法、民法、刑法、继承法等法规都有关于子女赡养老人的规定,且深受中国千年孝道文化的社会伦理会发挥正面的舆论导向作用,能推动人们自身德行修养的提高,从而促进整个社会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这两者都给予了家庭养老以可靠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摘要:随着中国老龄化的逐步加重,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对未来的养老模式上,家庭养老还有社会养老这两种养老模式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下面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现在的实际讲述一下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这两种模式,对比两者的优势与缺点,以期待这两者能有机结合,真正解决养老问题,实现老年人能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关键词:养老模式社会养老家庭养老
中图分类号:tu24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as china’s aging gradually aggravate, security problem more and more get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in the future mode of provide for the aged, family pension and social pension of the two pattern for the aged has been much attention, the concret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and the present actual about family support and social support of these two kinds of mode, contrast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e hope of the two organic combination, real solve problem of provide for the aged, elderly people can achieve joy, a sense of.
key words: nursing mode; social pension; old-age home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全球的趋势,不仅我国是这样,别的国
家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世界已有60多个国家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行列,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经6亿多,已经是严重的老龄化社会了。
因此每个国家都对自己国家的养老问题做了深刻的思考,制定了适合自己国家的一个养老的制度和方案。
对于我国来说,这个思考更是需要全方面的。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现在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健全,经济发展水平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对比那些发达的国家,我国现在是属于“未富先老”的一个实际的状态。
要在这种发展的态势下,继续解决好国家的改革与发展,保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可以说对比那些发达来说,我国现阶段是矛盾重重的,要在这错综复杂的矛盾中,解决好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无疑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同时我国的国情,农村人口占相当一大部分,现在的好多城市都是从农村这样发展而来的,好多人目前的生活保障都不是很容易,更不用说以后的养老了,这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这群人的扶持力度,切实的解决人们目前需要的问题。
还有因为上个世纪的前半叶,我国为了控制人口的增长,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了人口增长率的同时,也必然会增加这个人口老龄化的比率,使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
因此在这些形势下,要如何周全的解决我国人口的老龄话问题,目前呼声最大的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种形式。
二、家庭养老
1、什么是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主要是以家庭做为载体,通过家庭成员代际的这种经济转移,来实现对老人的一种经济供养模式。
是一种自然实现和自然完成保障的过程。
也是我国传统观念下的一种普遍的养老模式。
2、家庭养老的优势
1)这种家庭养老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反映着我国淳朴的民俗风情。
父母养育了儿女,这是父母的义务,同样,做为儿女,在父母年老的时候,必须照顾好父母,这也是做为儿女应该尽的义务。
并且我国自古以来就把“孝”当作一个优秀的传统,从小教育孩子,要把这当作自己的道德准则。
2)、能给老人带来最大的精神慰藉
随着岁数的增大,老年人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空虚,和精神上的寂寞,他们需要亲人的陪伴,也喜欢这种几世同堂,热闹愉快的氛围。
家庭养老给老人所带来的这种心理的慰藉和归属感,是所有其他养老都不可比拟的。
并且家庭养老也给社会节省了很多成本,降低了国家对这方面的投入。
3、家庭养老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人均寿命不断增长,死亡率也是逐年降低的一个形势,现在很多的老人都能活到80岁左右。
但是另一方面,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倡导一对夫妻
只要一个孩子,这样的后果就是会形成很多的“四二一”式家庭。
就是一个家庭有四位老人、一对年轻的夫妇和一个孩子的家庭模式。
这时两个孩子要供养至少四位老人和一个孩子。
这对于一般的工薪阶层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压力的,特别是老人本身如果没有社会保险做依托,没有任何的收入来源的话,老人的生活费、医疗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设想四位老人中,如果有两位一起生病住院,光陪护就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以前家里孩子多,能轮流看护,现在就只能两个孩子来回的照顾,如果孩子再小,离不开母亲,你可想而知,这时做为儿女,还有孩子父母的这份无奈,和力不从心。
针对我国大部分家庭结构的这个特点,也迫切的需要社会养老参与进来,解决这个很现实的问题,缓解年轻一代的经济和心理的压力。
同时现在社会还有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现在有些家庭都出现了很多空巢老人,孩子在外打拼,挣钱,老人独自在家,生活起居都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我们也看到很多关于空巢老人死亡好久才被发觉的报道,因此在这方面上,单纯的家庭养老也达不到让老人安享晚年,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的,也需要社会养老来辅助。
三、社会养老
1、什么是社会养老
社会养老这种服务体系,是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这种服务体系面向所有的老年人,为老年人提供生活
的照顾,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和一些紧急的救援。
并且要社会养老正常的运行,必须有一定的相配套的建筑设施,组织人才和与之相匹配的运行机制、服务标准和监管制度。
这样才能顾保障社会养老的全面实施。
2、社会养老的现状
我国的社会养老,近年来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一些五保、三无老人的生活保障问题,为一些高龄、独居和空巢的老人提供了很多的人性化服务,免费提供生活的服务,定期送菜,送生活必备品,定期为老人做体检,也定期对这些老人进行走访关怀。
首先解决老年人在吃饭、睡觉、穿衣、购物、医疗方面面临的实际问题。
同时国家还考虑到我国现在老年人的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的一个特点,从老年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解决老年人生活和心理方面的诸多问题。
比如建立专门的养老机构,如组建敬老院,福利院或专门的托老所等,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
还组建了一些有代表性和专业性的老年服务机构,像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老年的文艺社团、老年体协这些,来解决老年人的精神方面的空虚,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为老年人提供文娱、体育、学习与保健方面的服务。
三、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我们要真正解决我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把这两种养老方式有机结
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解决养老问题,实现老年人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在目前我国经济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次详细的人口普查工作,切实了解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年龄,有无肢体障碍,有无自理能力,是否空巢,平时有哪些疾病等)都做一下详细的记录,同时也要对其子女的基本情况,做一下详细的了解,收入的基本情况,工作的时间保障等。
可以根据这些做具体的调理。
对于一些子女低收入,家里老年人多的这种情况,可以以家庭养老为主,国家给予适当的补助,相当于国家给老人的儿女一定的补贴,来减轻社会养老的一些负担,这样国家省心,老人们也能得到更好的照顾。
对于那些高收入,子女没有时间的家庭,要以社会养老为主,可以适当的收取一些照顾的费用,以便老人能得到更好的照顾。
减轻一些国家的负担。
当然我们还要建立完备的养老保障制度,并且多方引入资金,来健全养老设施,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强管理,杜绝现在社会养老中的一些不合理,不完备的现象,力图把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有机结合,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障体系,真正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于红梅对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的思考内
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3月第34卷2期
[2]杨宗传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经济评论 [j]2000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