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柯布西耶个人简介
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人物介绍勒·柯布西耶(法文: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又译柯布西埃,原名Charles-édouardJeanneret-Gris),法国建筑师、都市计划家、作家、画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
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弗兰克·洛依德·赖特以及w.格罗皮乌斯并称为四大现代建筑大师,是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勒·柯布西耶1907年先后到布达佩斯和巴黎学习建筑,在巴黎到以运用钢筋混凝土著名的建筑师奥古斯特·贝瑞处学习,后来又到德国贝伦斯事务所工作,彼得·贝伦斯事务所以尝试用新的建筑处理手法设计新颖的工业建筑而闻名,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时在那里工作的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凡·德·罗,他们互相之间都有影响,一起开创了现代建筑的思潮。
注:现代建筑,在一些英文文献中,常用小写字母开头的modern architecture表示广义的现代建筑,以大写字母开头的Modern Architecture 或Modernism表示狭义的现代建筑。
格罗皮乌斯和勒·柯布西耶等人在20年代提出以下的观点:①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时代的条件相适应;②强调建筑师要注意研究和解决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③积极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④主张摆脱历史上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形式的建筑;⑤主张发展建筑美学,创造反映新时代的新建筑风格。
1勒·柯布西耶于1917年定居巴黎,同时从事绘画和雕刻,与新派立体主义的画家和诗人合编杂志《新精神》,按自己外祖父的姓取笔名为勒·柯布西耶,他在第一期就写到:“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它植根于一种新的精神,有明确目标的一种建设性和综合性的新精神。
勒·柯布西耶现代设计主义

三、萨伏伊别墅
萨伏伊别墅建筑在设 计上主要有如下特点:
1、简单的装饰风格 2、纯粹的用色 3、开放式的室内空
间设计 4、专门对家具进行
设计和制作 5、动态的、非传统
的空间组织形式 6、屋顶花园的设计 7、车库的设计 8、雕塑化的设计
巴黎永远的白色女王— 萨伏伊别墅 久久地为人
1910年,他又受到与他一起工 作的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 (Peter Behrens)的影响。然 而,对他最大的影响来自他经 常的旅行,同时他还从所从事 的立体油画和着色等工作中得 到相当多的启示。尽管他大部 分的灵感来自于雅典的卫城 (Acropolis),但他还是每天 都去帕台农神庙 (Parthenon),并从不同的 角度进行勾勒。他的大脑里完 全充斥着古典的魅力。
新建筑是新时代的建筑 工业化的建造方法 设计方法:由内而外,平面是设计的发 动
机,功能合适。运用基本形式和 有比例的几 何体,超脱个人情感,反对装饰 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 自由平面、带形长窗和自由立面 城市集中主义者,大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 城市的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
朗香教堂建成之时,即获得世界建筑界的广泛赞誉, 它表现了柯布西耶后期对建筑艺术的独特理解、娴熟的 驾驭体形的技艺和对光的处理能力。
朗香教堂设计元素
朗香教堂,又译为洪尚教堂,当郎香教堂力邀柯布西耶为 毁于“二战”的教堂重新设计时,在感受现场和草图构思 之后,他提出了这个震撼建筑界的伟大设计。在这个仅能 容纳50人的小教堂中,柯布采用了设计师所能想象的最奇 特、最具雕塑力的建筑形式:建筑主体造型如同听觉器官, 在倾听神与自然的对话;黑色的钢筋混凝土屋顶如诺亚方 舟;粗面、厚重的混凝土墙“光之壁”上布满大大小小多 彩点窗,并通过“光的隧道”将各色光奇妙地引入室内; 不同厚重的建筑形体之间刻意留出的缝隙,也使室内产生 奇特的光影效果。这一切,使建筑外形和室内弥漫出一种 浓厚而神秘的气氛。在郎香教堂的设计中,形、光、色、 材融为了一体,一切建筑造型只为一个目的:艺术地、超 凡的表现着一种精神
勒柯布西耶个人简介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原名C harles Edouard Jeannert-Gris,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是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
他和瓦爾特·格羅皮烏斯、路德維格·密斯·凡·德·羅、富蘭克·勞埃德·賴特並稱為現代建築派或國際形式建築派的主要代表。
又譯做柯比意。
他豐富多變的作品和充滿激情的建築哲學深刻地影響了20世紀的城市面貌和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從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別墅建築、馬賽公寓到朗香教堂,從巴黎改建規劃到昌加爾新城,從《走向新建築》到《模度》,他不斷變化的建築與城市思想,始終將他的追隨者遠遠的拋在身後。
柯布西耶是現代建築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峰,一個取之不盡的建築思想的源泉。
勒·柯布西耶出生於瑞士西北靠近法國邊界的小鎮,父母從事鐘錶製造,少年時曾在故鄉的鐘錶技術學校學習,對美術感興趣,1907年先後到布達佩斯和巴黎學習建築,在巴黎到以運用鋼筋混凝土著名的建築師奧古斯特·貝瑞處學習,後來又到德國貝倫斯事務所工作,彼得·貝倫斯事務所以嘗試用新的建築處理手法設計新穎的工業建築而聞名,在那裡他遇到了同時在那裡工作的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和路德維格·密斯·凡·德·羅,他們互相之間都有影響,一起開創了現代建築的思潮。
他又到希臘和土耳其周遊,參觀探訪古代建築和民間建築。
勒·柯布西耶於1917年定居巴黎,同時從事繪畫和雕刻,與新派立體主義的畫家和詩人合編雜誌《新精神》,按自己外祖父的姓取筆名為勒·柯布西耶,他在第一期就寫到:“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它植根於一種新的精神,有明確目標的一種建設性和綜合性的新精神。
”後來他把其中發表的一些關於建築的文章整理彙集出版單行本書《走向新建築》,激烈否定十九世紀以來的因循守舊的建築觀點、復古主義的建築風格,歌頌現代工業的成就,提出“我們的時代正在每天決定自己的樣式”,稱頌工程師的工作方法,“工程師受經濟法則推動,受數學公式所指導,使我們與自然法則一致,達到了和諧。
建筑大师 勒·柯布西耶

•
•
•
新建筑的5个特点
• • • • • • • 勒· 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1926年提出了新建筑的5 个特点: 1. 房屋底层采用独立支柱; 2. 屋顶花园; 3. 自由平面; 4. 横向长窗; 5. 自由的立面。 他的革新思想和独特见解是对学院派建筑思想的有力冲击。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萨伏 伊别墅(1928-1930)、巴黎瑞士学生公寓、平台别墅。萨伏依别墅:建筑理想体现—— 阳光空气绿地三要素和新建筑五点的完美结合。 提出一套建筑体系——板柱承重体系 社会理想——标准化构件,机器生产,能够承担社会职责。体现了欧洲人心理深处的 抹不去的 古典情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风格有了明显变化,其特征表现在对自由的有机形 式的探索和对材料的表现,尤其喜欢表现脱模后不加装修的清水钢筋混凝土,这种风 格后被命名为粗野主义(或新粗野主义)代表作品有马塞公寓、朗香教堂、昌迪加尔法院、 拉吐亥修道院等,其中朗香教堂的外部形式和内部神秘性已超出了基督教的范围,回复到 巨石时代的史前墓穴形式,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的精品。••••
朗香教堂图选
萨伏伊别墅
• 所在地: 巴黎近郊 日期: 1928-1929 建筑类型: 别墅 所处环境: 城市郊区 结构: 混凝土,预制砌体 当地气候: 温和 建筑风格: 现代建筑 萨伏伊别墅地段为12英亩,宅基为矩形,长约22.5米,宽为20米,共三层。 底层三面透空,由支柱架起,内有门厅,车库和仆人用房。二层有起居室、卧室、 厨房、餐室、屋顶花园和一个半开敞的休息空间。三层为主人卧室和屋顶花园, 各层之间以楼梯和坡道相联,建筑室内外都没有装饰线脚,用了一些曲线形墙体 以增加变化。 萨伏伊别墅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和空间布局自由,空间相互穿 插,内外彼此贯通。别墅轮廓简单,像一个白色的方盒子被细柱支起。水平长窗 平阔舒展,外墙光洁,无任何装饰,但光影变化丰富。别墅外形简单,但内部空 间复杂,如同一个内部精巧镂空的几何体,又好像一架复杂的机器,萨伏伊别墅 是勒.柯布西耶提出的新建筑五个特点的具体体现,对建立和宣传现代主义建筑风 格影响很大。 萨伏伊别墅是一个完美的功能美学作品,其基地是位于Poissy的一片的开阔 地带,中心略微隆起。建筑长22.5米,宽为20米,高三层。底层(柱托的架空层) 为车库和仆人房间,是由弧形玻璃窗所包围的开敞结构;二层设有起居室、卧室、 厨房、餐室、屋顶花园和一个半开敞的休息空间;三层为主卧室和屋顶花园。各 层之间以螺旋形的楼梯和折形的坡道相联。
世界现代设计史建筑设计大师勒柯布西耶

郎香教堂 La Chapelle de Ronchamp
混凝土框架结构
,使建筑敦厚而 结实。
“视觉领域的听 觉器件” ——光 线、造型结构上 的冲击以及根据 教堂功能注重听 觉上的庄重感。
郎香教堂La Chapelle de Ronchamp
三.设计来源:
它的自然原型是一个山 洞,新石器时代的石头 和青铜器时代的建筑结 构很可能是创作灵感的 来源。
勒· 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的一个海拔一 千米的山间小镇,它位于法国很近的山脉 中,那个人口只有四万人的小地方,以制 表而闻名于世。柯布西耶毕业于当地的美 术中专学校,当时这家学校受新艺术派影 响很大,老师甚至提出从钟表装饰细工, 向建筑方向转变的建议给他启发。1907年 初勒· 柯布西耶那时还只是一位装饰美术 家已经开始思考建筑和城市特征等问题。 1910年,他受到与他一起工作的建筑大师 彼得· 贝伦斯的影响。然而,对他最大的 影响来自他经常的旅行,同时他还从所从 事的立体油画和着色等工作中得到相当多 的启示。
对建筑设计强调“原始的形体是 最美的形体”,赞美简单的几何 形体。
人物生平
1887 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钟表工人家庭 1902年柯布西耶在都灵国际装饰展上以一 只雕刻手表பைடு நூலகம்奖。 1908~1909 在法国建筑师贝瑞的事务所工 作 1917 定居巴黎,与Ozenfant创始Purism 1920 创办《新精神》杂志,宣扬抽象艺术 1929 在普瓦西设计萨伏伊别墅 1929~1933 设计巴黎救世军收容所和巴黎 大学瑞士学生宿舍 1947~1951 设计完成马赛公寓,体现其未 实施 的规划理想 1950~1955朗香圣母教堂 1951~1965 印度昌迪加尔行政区规划设计 1952~1960 法国里昂拉土雷特修道院 1965 卒于法国
最新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

的空间最大化,并能产生良好的视觉效应。 从他的作品 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建筑设计充分发挥了框架结构的特点, 非常具有现代感。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创作特点,而柯 布也在他的后期作品创作中体现出一种浪漫主义与神秘主 义色彩。
柯布西耶的理想城市
柯布西耶认为由钢铁、混凝土和玻璃组成的五光十色的摩 天楼宣告着对大规模工业社会的信仰。他理想的现代城市 模式就是中心区挺立着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外围是高层 楼房,楼房之间有大片绿地,现代化的整齐的道路网布置 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柯布西耶认为人们生活的城市,应 该以设置有各种生活福利设施的“居住单位”为基本要素。 马赛公寓住宅是柯布西耶实现理想的现代化城市居住单位 的第一次尝试。
从模度系统诞生,特别是50年代后,柯布西耶以其作为一 种重要设计工具,在其实践中加以应用,包括马赛公寓、 昌迪加尔、圣迪埃工厂乃至朗香教堂的平面设计,模度系 统都不同程度发挥了其比例控制的效用。
我眼中的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是一名想象力丰富的建筑师,他对理想城市 的诠释、对自然环境的领悟以及对传统的强烈信仰和崇敬 都相当别具一格。是一个极具理性主义色彩的建筑大师。 他用格子、立方体进行设计,还经常用简单的几何图形、 一般的方形、圆形以及三角形等图形建成看似简单的模式。 通过精心的设计,在明暗光线的对比下,他成功地将有限
勒·柯布西耶资料

勒·柯布西耶展开编辑本段个人履历勒·柯布西耶于1887年10月6日出生在瑞士小镇 Chaux-des-Fonds,查尔斯·艾都阿德·吉纳瑞特(Charles·Edouard Jeanneret)是他出生时的姓名。
1920年,在他还是一名艺术家的初期,他就意识到自己的一生即将从事建筑而非严肃的艺术,因此,他更名为勒·柯布西耶。
尽管他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但柯布西耶受到过很多专家的影响。
最初影响他的是著名的建筑大师奥古斯特·贝瑞(Auguste Perret),并教会他如何使用钢筋混凝土。
1910年,他又受到与他一起工作的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的影响。
然而,对他最大的影响来自他经常的旅行,同时他还从所从事的立体油画和着色等工作中得到相当多的启示。
尽管他大部分的灵感来自于雅典的卫城(Acropolis),但他还是每天都去帕台农神庙(Parthenon),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勾勒。
他的大脑里完全充斥着古典的魅力。
勒·柯布西耶是一名想象力丰富的建筑师,他对理想城市的诠释、对自然环境的领悟以及对传统的强烈信仰和崇敬都相当别具一格。
作为一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他是善于应用大众风格的稀有人才------他能将时尚的滚动元素与粗略、精致等因子进行完美的结合。
他用格子、立方体进行设计,还经常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一般的方形、圆形以及三角形等图形建成看似简单的模式。
作为一名艺术家,勒·柯布西耶懂得控制体积、表面以及轮廓的重要性,他所创造的大量抽象的雕刻图样也体现了这一点。
因此,在勒·柯布西耶的设计中,通过大量的图样以产生一种栩栩如生的视觉效应占据了支配地位,而其建筑模式转化为建筑实物的情况如同艺术家在陶土的模子上进行雕刻和削减一样。
通过精心的设计,在明暗光线的对比下,他成功地将有限的空间最大化,并能产生良好的视觉效应。
勒·柯布西耶

拉图雷特的结构
• 表现拉图雷特大致的结 • 构关系(依次从上到下)
几何的游戏
• 大量的结构物丰富了这种开放与封闭的组合——几何物的 游戏:棱锥型的演讲厅,小礼堂如波浪般的墙,中院螺旋 般的室外楼梯,还有那三个圆筒型的采光天井。
内部结构和采光
• 教堂内的天光棱镜,钟塔般的雕塑形体,踏步的 条条反光,种植山丘的简单形体,和几何楼梯间 的采光天井,这些简朴的语言可以反映修道士的 艺术和生活。
屋顶花园和光影交错的走廊
祷告室 圣器收藏室 教堂 小礼拜堂
• 这些都是有着强烈音乐节拍的空间,传达着不同的节拍,他们属于祈 祷者,教堂主体内的诸般特征,礼拜堂的奇怪曲线,祷告室上的棱锥, 圣器收藏室对天的神秘枪型机器,这些都反映了柯布西耶设计从理性 转变为矛盾感性,雕塑者感性的手替代了早年纯粹注意的理性线条, 矛盾与惊奇结合成为了柯布新的原则。
柯手稿
• 我画下了路面图,画下 了水平线图,画下了太阳 的走向,这复杂的地形极不 规则,又垂直向下,但是这 真是块风水宝地,不好好利 用上真是太可惜了。——柯布西耶
拉图雷特的外观
• 围合的四方形内院的空间布局, 整体造型像是倒立的金字塔。 这组建筑有一致的屋顶水平线, 但每个建筑接触地面的方式都不 同,教堂与地窖般小礼拜堂和圣 器收藏室直接接触地面,U型功能 体量有不同的纺锤形支撑,围合 却未封闭的中原形成修道院,一点都没有传统修道院 的特征,貌似简单的平面,却又夹杂多种复杂而又美妙的 成分。
独立支柱 粗面混凝土 粗犷刚劲
架空的底层与室外绿化相联系
内 部 处 理
7.8层加入商业空间 17层设置幼儿园,将住宅变成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 社区。
各种户型,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原名C harles Edouard Jeannert-Gris,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是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
他和瓦爾特〃格羅皮烏斯、路德維格〃密斯〃凡〃德〃羅、富蘭克〃勞埃德〃賴特並稱為現代建築派或國際形式建築派的主要代表。
又譯做柯比意。
他豐富多變的作品和充滿激情的建築哲學深刻地影響了20世紀的城市面貌和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從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別墅建築、馬賽公寓到朗香教堂,從巴黎改建規劃到昌加爾新城,從《走向新建築》到《模度》,他不斷變化的建築與城市思想,始終將他的追隨者遠遠的拋在身後。
柯布西耶是現代建築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峰,一個取之不盡的建築思想的源泉。
勒〃柯布西耶出生於瑞士西北靠近法國邊界的小鎮,父母從事鐘錶製造,少年時曾在故鄉的鐘錶技術學校學習,對美術感興趣,1907年先後到布達佩斯和巴黎學習建築,在巴黎到以運用鋼筋混凝土著名的建築師奧古斯特〃貝瑞處學習,後來又到德國貝倫斯事務所工作,彼得〃貝倫斯事務所以嘗試用新的建築處理手法設計新穎的工業建築而聞名,在那裡他遇到了同時在那裡工作的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和路德維格〃密斯〃凡〃德〃羅,他們互相之間都有影響,一起開創了現代建築的思潮。
他又到希臘和土耳其周遊,參觀探訪古代建築和民間建築。
勒〃柯布西耶於1917年定居巴黎,同時從事繪畫和雕刻,與新派立體主義的畫家和詩人合編雜誌《新精神》,按自己外祖父的姓取筆名為勒〃柯布西耶,他在第一期就寫到:“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它植根於一種新的精神,有明確目標的一種建設性和綜合性的新精神。
”後來他把其中發表的一些關於建築的文章整理彙集出版單行本書《走向新建築》,激烈否定十九世紀以來的因循守舊的建築觀點、復古主義的建築風格,歌頌現代工業的成就,提出“我們的時代正在每天決定自己的樣式”,稱頌工程師的工作方法,“工程師受經濟法則推動,受數學公式所指導,使我們與自然法則一致,達到了和諧。
”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機器”,鼓吹以工業的方法大規模地建造房屋“建築的首要任務是促進降低造價,減少房屋的組成構件。
”對建築設計強調“原始的形體是美的形體”,讚美簡單的幾何形體。
勒〃柯布西耶的建築設計充分發揮了框架結構的特點,由於牆體不再承重,可以設計大的橫向長窗,他的有些設計當時不被人們接受,許多設計被否決,但這些結構和設計形式在以後被其他建築師推廣應用,如逐層退後的公寓,懸索結構的展覽館等,他在建築設計的許多方面都是一位先行者,對現代建築設計產生了非常廣泛的影響。
勒〃柯布西耶還對城市規劃提出許多設想,他一反當時反對大城市的思潮,主張全新的城市規劃,認為在現代技術條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靜衛生的城市環境,首先提出高層建築和立體交叉的設想,是極有遠見卓識的。
他在20和30年代始終站在建築發展潮流的前列,對建築設計和城市規劃的現代化起了推動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避居鄉間,後來又到印度和非洲工作,戰後他的建築設計風格明顯起了變化,從注重功能轉向注重形式;從重視現代工業技術轉向重視民間建築經驗;從追求平整光潔轉向追求粗糙蒼老的有時是原始的趣味。
因此他在戰後的新建築流派中仍然處於領先地位。
他的設計理念直到去世,都對世界各國的建築師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他的設計經常引起很大的爭議,他設計的朗香聖母院教堂的怪異外觀,令守舊派異常憤怒,但被革新派奉為經典。
他為日內瓦國際聯盟總部設計的方案引起評審團長時間的爭論,最後由政治家裁決否定。
他的馬賽公寓,被法國風景保護協會提出控告,到後來,又成為當地的名勝;他為阿爾及爾市做的規劃和建築設計被市政當局否決,但後來其中的逐層後退設計方法卻被許多非洲和中東的沿海國家採納勒. 柯布西耶——新建築的5個特點現代建築大師,本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現代建築運動的積進分子和主將。
1928年他與W〃格羅皮烏斯、密斯〃範〃德〃羅組織了國際現代建築協會勒〃柯布西耶現代主義建築的主要宣導者機器美學的重要奠基人,192 3年出版了他的名作《走向新建築》,書中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機器”。
1926年提出了新建築的5個特點:1. 房屋底層採用獨立支柱;2. 屋頂花園;3. 自由平面;4. 橫向長窗;5. 自由的立面。
他的革新思想和獨特見解是對學院派建築思想的有力衝擊。
這個時期的代表作是薩伏伊別墅(1928-1930)、巴黎瑞士學生公寓、平臺別墅。
薩伏依別墅:建築理想體現——陽光空氣綠地三要素和新建築五點的完美結合。
提出一套建築體系——板柱承重體系社會理想——標準化構件,機器生產,能夠承擔社會職責。
體現了歐洲人心理深處的抹不去的古典情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的建築風格有了明顯變化,其特徵表現在對自由的有機形式的探索和對材料的表現,尤其喜歡表現脫模後不加裝修的清水鋼筋混凝土,這種風格後被命名為粗野主義(或新粗野主義)代表作品有馬塞公寓、朗香教堂、昌迪加爾法院、拉吐亥修道院等,其中朗香教堂的外部形式和內部神秘性已超出了基督教的範圍,回復到巨石時代的史前墓穴形式,被認為是現代建築中的精品。
勒〃柯布西耶又是一個城市規劃專家,他從事了大量城市規劃的研究和設計,代表作品有印度昌迪加爾規劃等。
朗鄉教堂:雪鐵龍承重體系,造型奇特,牆體彎曲。
主要空間的周圍有三個小龕,每一個的上部都是向上拔起的“塔”。
伸出於屋頂之外。
各個立面的差別很大。
以地中海民宅為思想來源,內部空間關係與萬神廟內大廳和周邊空間處理相似。
它的建築形體和空間證明柯布西耶具有非凡的想像力,也形象的反映出現代西方宗教的特質勒〃柯布西耶住宅設計—建築設計的原點:柯布西耶的全部生涯都與住宅設計有關,而且他的最大貢獻也是住宅,住宅是人和空間最初也是直接發生關係的載體,因此通過住宅設計可以衡量一位建築家是否優秀。
我們通過分析這些小小的住宅模型,瞭解到柯布西耶對每一個設計都尉求新的意匠。
柯布西耶在他的瑞士故鄉1905年設計了第一幢住宅,完全是當地的鄉土住宅風貌,內外充滿著幾何裝飾,兩層,房主人是一位美術學校的寶石商,柯布西耶因老師的介紹完成了這件處女建築,當時他才17歲。
1914年柯布西耶已經通過多米諾型住宅預見到近代建築的誕生,他曾經為勞動者設計了量產型住宅,也有白色試驗住宅群,其中包括最小限的住宅,同時柯布還發明了為了非熟練技工的構築法,由於地域差別而設計的地方性住宅也是柯布的領域,柯布西耶的工作很像一位建築界的人類學家,他對全世界與住宅有關的類型都有興趣,柯布還在非西歐圈展開以原始小屋為藍本的住宅研究,為了戰爭受難者的住宅以及寸法系統等等。
通過廣泛的住宅設計,表達柯布西耶對人類的關照。
勒〃柯布西耶建築是想像力豐富的建築師:勒〃柯布西耶是一名想像力豐富的建築師,他對理想城市的詮釋、對自然環境的領悟以及對傳統的強烈信仰和崇敬都相當別具一格。
作為一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他是善於應用大眾風格的稀有人才---他能將時尚的滾動元素與粗略、精緻等因數進行完美的結合。
他用格子、立方體進行設計,還經常用簡單的幾何圖形、一般的方形、圓形以及三角形等圖形建成看似簡單的模式。
作為一名藝術家,勒〃柯布西耶懂得控制體積、表面以及輪廓的重要性,他所創造的大量抽象的雕刻圖樣也體現了這一點。
因此,在勒〃柯布西耶的設計中,通過大量的圖樣以產生一種栩栩如生的視覺效應佔據了支配地位,而其建築模式轉化為建築實物的情況如同藝術家在陶土的模子上進行雕刻和削減一樣。
通過精心的設計,在明暗光線的對比下,他成功地將有限的空間最大化,並能產生良好的視覺效應。
勒〃柯布西耶生平簡介——年代表原名夏爾〃 愛德華〃讓納雷1887 出生於瑞士拉紹德封,鐘錶工人家庭1905~1908 在家鄉的一所藝術學校學習,遊歷歐洲1908~1909 在法國建築師貝瑞的事務所工作1910 加入貝倫斯的設計事務所1917 定居巴黎,與Ozenfant創始Purism1920 創辦《新精神》雜誌,宣揚抽象藝術1923 發表《走向新建築》,宣揚現代主義是一種幾何精神,一種構築精神與綜合精神,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機器”。
“現代社會已經達成這樣一個結論,即,為人類建造一個新的家園將成為判定一個文明特性的決定性因素。
隨著一種新的住宅形式的誕生,機器時代將邁入第二階段。
即,普遍建造的階段。
”1927 日內瓦聯合國總部設計競賽一等獎1929 在普瓦西設計薩伏伊別墅1929~1933 設計巴黎救世軍收容所和巴黎大學瑞士學生宿舍1931~1942 完成許多城市規劃項目,關注現代城市與規劃問題1947~1951 設計完成馬賽公寓,體現其未實施的規劃理想1950~1955 朗香聖母教堂1951~1965 印度昌迪加爾行政區規劃設計1952~1960 法國里昂拉土雷特修道院1953~1954 哈佛大學卡本特視覺藝術中心1965 卒於法國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主要建築作品:年代不詳佛萊別墅(Villa Fallet)1927年國際聯盟總部設計方案1928年薩伏伊別墅(Villa Savoy)1930-1932年巴黎瑞士學生宿舍(Pavillion Suisse A La Cite Universit aire AParis)193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教育衛生部大樓1946-1957年馬賽公寓大樓(L’unite d’Habitation ,Marseille)1950-1953年郎香教堂(La Chapelle de Ronchamp)50年代初印度昌迪加爾城市規劃後世紀念2007年恰值西方現代派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誕辰120周年。
日本東京六本木森美術館舉辦的勒〃柯布西耶創作展在5月26日開幕。
展覽全面反映勒〃柯布西耶在建築、繪畫、傢俱設計和城市規劃等方面的貢獻。
展覽分10個部分,共展出約250件反映勒〃柯布西耶各方面藝術創作的展品。
建築設計師的激情可以從頑石中創造出奇跡。
--柯布西耶勒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理論法國人勒〃柯布西耶將工業化思想大膽地帶入城市規劃.他提出了"光明城市"理論,描繪出城市生活的高級狀態."光明城市"理論主張用全新的規劃思想改造城市,設想在城市裡建高層建築,現代交通網和大片綠地,為人類創造充滿陽光的現代化生活環境.他認為,大城市的主要問題是城市中心區人口密度過大;城市中機動交通日益發達,數量增多多,速度提高,但是現有的城市道路系統及規劃方式與這種要求產生矛盾;城市中綠地空地太少,日照通風、遊憩、運動條件太差.因此要從規劃著眼,以技術為手段,改善城市的現有空間,以適應這種情況.他主張提高城市中心區的建築高度,想高層發展,增加人口密度.他還認為,交通問題的產生是由於車輛增多,而道路面積有限,交通愈近市中心愈集中,而城市因為是由內向外發展,愈近市中心道路愈窄.他主張中心空地,綠地要多,並增加道路寬度和停車場,以及車輛與住宅的直接聯繫,減少街道交叉口或組織分層的立體交通.而日前的新城市主義我們則familiar to the 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