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案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021d5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e.png)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案教案标题: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对产业分布的影响。
2. 掌握东北地区主要的产业类型和分布特点。
3. 能够分析东北地区产业分布的原因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东北地区的产业类型和分布特点。
2. 难点:分析东北地区产业分布的原因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内容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对产业分布的影响。
2. 东北地区主要的产业类型和分布特点。
3. 东北地区产业分布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2. 讲解:介绍东北地区的主要产业类型和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和发展趋势。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东北地区产业分布的原因和影响。
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东北地区产业分布的优势和劣势,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 总结归纳:对东北地区产业分布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述结合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产业分布的原因和影响。
3. 分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工具1. 地图和图片2. 多媒体设备3. 实例案例资料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对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理解、对产业类型和分布特点的掌握、对产业分布原因和发展趋势的分析能力。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3. 课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八、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对产业分布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3.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和解决问题。
东北地区产业分布
![东北地区产业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9057499c6529647d27285276.png)
2870.0
5478.9
14.7 30.9
262.0 500.1
豆类
1896.5
13.8
751.8
39.6
68.6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有 、 、 、 。 其中玉米以 和 相对集中。 2、 是中国的甜菜主产区之一,甜菜生产集中 在 和 。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大豆、玉米、小 麦、水稻。其中玉米以松嫩平原 和 辽河平原 相对集中。 2、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甜菜主产区之一,甜菜生 产集中在 松嫩平原 和三江平原 。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读图,说一说东北地 区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2)说出哈尔滨、长春、 沈阳的主要工业部门;想一 想,这些工业部门的形成, 与这些城市附近地区的资源 状况有何关联?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重工业 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 煤铁 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机械 、 汽车 等工业部门。 2、优越的地理位置 ,丰富的煤、铁、石油,便 利的交通运输 ,较好的 工业基础,使辽中南 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3、沈阳是机械工业中心;鞍山和 本溪是钢铁工 业基地;抚顺 是石油化学工业和装备制造基 地;辽阳 是化学工业基地;大连 是综合工业 中心和造船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发展问题,大家出了不 少好主意。下列建议是否可行,谈一谈你的看法。
加大资源勘察力度
从工矿产城市向综 合性城市转型
减少资源和能 源浪费
提高资源开采、 加工水平
发展观光旅游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ccfb7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3.png)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作业设计方案
一、课程背景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其产业结构平昔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息推进,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也在不息发生变化。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现状,掌握相关数据和分析方法,加深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认识。
二、作业目标
1. 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2. 掌握东北地区各省份的主要产业分布情况;
3. 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和趋势;
4. 提出对东北地区产业发展的建议和思考。
三、作业内容
1. 调研任务:学生将分组进行调研,了解东北地区各省份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主要产业,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2.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分析东北地区各省份的产业结构,比较不同省份之间的差别和联系。
3. 作业展示:学生将撰写调研报告,包括对东北地区产业分布现状的描述、分析和思考,提出对东北地区产业发展的建议。
四、作业要求
1. 调研报告格式:包括封面、目录、正文、。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2ac233f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0.png)
东北地区产业发展趋势
产业升级转型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我国 产业结构的调整,东北地区正面 临着产业升级转型的压力和机遇 。
创新驱动发展
东北地区正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 向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 东北地区正在积极推进绿色低碳 发展,加快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 和新兴产业的培育。
丰富的自然资源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森林、农业等自然资源,为产 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01
优越的地理位置
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与俄罗 斯、朝鲜等国接壤,具有发展边境贸易 和对外合作的便利条件。
02
03
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东北 地区振兴发展的政策,为产业转型升 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筑业在东北地区也是一个重要的产业,涉及房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东北地区的建筑业得到了快速 发展。
然而,建筑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激烈、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要求提 高等。
工业与建筑业发展策略
针对工业发展现状,东北地区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 创新能力提升。同时,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发展迅速,旅 游收入和游客数量持 续增长。
服务业与旅游业发展策略
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 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服务 业附加值。
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打造特 色旅游品牌,提高旅游吸引 力。
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和引进 ,提高服务业整体素质。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 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湘教版.八下)
![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湘教版.八下)](https://img.taocdn.com/s3/m/7dc623ce4028915f814dc20c.png)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植被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 响。由于植物的生长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而对 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 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越往高处走,气温越低, 植被当然就不同了!
植被的这种垂直变化,也 与降水有关……
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
东西两侧高,中间低;东边为低地
沿125°E东北地区地形剖面
南北两侧高,中间低;南边和北边为低地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玲玲说,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 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她说得对吗?
说一说你的判断依据。
三江平原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一、地形类型
东北地区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一、地理范围
1、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黑、吉、辽。
2、面积:78.8万千米2,占中国的陆地总面积的8.2%。
二、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位于中国东北部,南部临渤海和黄海。 2、纬度位置: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3、相对位置: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 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 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2)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 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 的重要影响。 结合上述分析,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重 要性。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读图,找出东 北地区主要的山 脉和平原,说出 东北地区的主要 地形类型。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读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按钮使用说明: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b6a93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d.png)
3 4
随着大庆油田、辽河油田的开发,石油化学 工业迅速崛起。
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轻 纺工业有了长足发展。
重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工业基地,面积近12 万千米2,人口3500多万。鞍山、本溪一带,蕴藏 着上百亿吨铁矿,尽管品位不算太高,却可以露天 开采,便于选矿和冶炼。
分析东北三省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PART 01 农产品生产基地
农产品生产基地
(1)你知道东北地区有哪些著名的农产品吗?请举例说明。
农产品生产基地
(2)下图所大豆
荔枝
小麦
甜菜
农产品生产基地
活动 (1)读图6-28,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粮食作物。
重工业基地
中国一汽
东北代表性企业 鞍钢集团
大连船厂
思念集团
大庆油田
宝钢集团
重工业基地
(1)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煤、石油、铁
东北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 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铁矿约占全国储量的1/4 石油储量占全国的1/2以上 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9%
④⑤⑥三个建议有利于实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新型产业。
重工业基地
重工业基地
收集家乡的地形图、城镇分布图、工农业布局以及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本章学 习的方法,完成下列任务。 (1)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2)归纳家乡的地形、气候特征。 (3)家乡的城镇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4)家乡的产业布局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农产品生产基地
思考: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有利条件)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39eda5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a.png)
6.关于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正确的说法是( )
(1)矿产资源丰富,品味高(2)交通运输便捷(3)地理位置优越(4)工 业基础较好
A.(1)(2)(3)
B.(1)(3)(4)
C.(1)(2)(4)
D.(2)(3)(4)
7.下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中,可行的有
(1)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
东北地 区主要 经济作 物分布 图
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甜菜
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花生
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大麻
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分布
中国重要的石油基地——大庆油田
以沈阳,齐齐哈尔为中心形成 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生产基地
以长春,大连为中心, 形成运输机械制造基地
以哈尔滨为中心形成动力机械基地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东北地区大豆春播
东北地区黑土地
东北地区广泛分布黑土,厚度可达1米。是中国自然肥力很高 的土壤。赋予东北地区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东北地区主要的 农作物分布图
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大豆
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玉米
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水稻
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小麦
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
(2)运用高新技术改选传统产业
(3)积极发展观光旅游业
(4)进一步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5)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A .(1)(2)(3)(4)(5)
B.(1)(2)(3)(4)
C.(1)(2)(3)(5)
D.(2)(3)(4)(5)
B.产量大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D.吉林省是我国甜菜主产区之一
4.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
A.以轻工业为主
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03bf09d38bd63186bcebbc95.png)
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1、农业生产条件:东北地区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2、主要农作物分布:
(1)粮食作物:大豆、玉米、小麦、水稻。
其中玉米种植发展很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大豆和甜菜的总量占全国比重最大,东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2)经济作物:甜菜、花生,亚麻。
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甜菜主产区之一,三种主要的经济作物都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1、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
2、主要工业部门:
(1)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汽车。
(2)随着大庆、辽河等油田的开发,石油化学工业迅速崛起。
(3)进入21世纪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和轻纺工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3、工业基地
(1)沈阳--机械工业中心
(2)鞍山、本溪--钢铁工业基地
(3)抚顺--石油化学工业和装备制造基地
(4)辽阳--化学工业基地
(5)大连--综合工业中心和造船工业基地
(6)哈尔滨--动力机械基地(生产大中型水电、火电发电机组及先进的输变电设备)(7)长春、大连--运输机械制造基地(制造汽车、铁路机车、客车、船舶、拖拉机)(8)沈阳、齐齐哈尔--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生产基地
4、工业发展历程
(1)过去:石油、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在全国占据优势地位。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传统工业优势地位下降,经济发展困难。
(3)目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支持资源枯竭开支城市转型提升。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a38a114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a.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一课,主要介绍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特点以及调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掌握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特点及其成因,认识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其产业分布特点及调整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特点及其成因,掌握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特点及其成因。
2.难点: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为依据,分析东北地区产业分布的成因和调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准备好PPT,进行课件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产业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特点及其成因,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东北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东北地区产业分布的特点和成因,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0f613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4.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掌握东北地区主要产业的分布特点,以及了解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相关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础知识,对我国东北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特点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掌握东北地区主要产业的分布特点,了解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资料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产业发展的关注,提高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及产业结构调整。
2.难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原因和措施。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观察地图,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相关知识。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
2.设计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板书提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回顾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东北地区主要产业的分布特点。
同时,呈现一些与东北地区产业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产业布局。
6_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分层练)(解析版)
![6_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分层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f4c92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6c.png)
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考点基础练考点一东北地区的农业1.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它形成的有利条件中不包括()A.人均耕地面积大B.水热条件较好C.机械化程度高D.本地消费市场广阔【答案】D【详解】东北三省人口稀少,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同时本地消费粮食少,商品率高,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水稻等,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其人文方面的优势是()A.农业种植历史悠久B.精耕细作,粮食产量高C.地广人稀,粮食消费少D.土地集中连片,便于耕作【答案】C【详解】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作物。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土地集中连片,便于耕作,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是其人文方面的优势;该地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是其自然方面的优势。
种植历史悠久不是提供商品最多的优势,综上所述,故选项C 符合题意。
故选: C。
3.土壤肥沃,有“粮仓”之称的平原是()A.华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宁夏平原D.东北平原【答案】D【详解】东北平原的土地非常肥沃,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之一。
东北平原的粮食产量能够占到中国总粮食产量的1/3,有“中国粮仓”之称,D正确;故选D。
考点二东北地区的工业1.针对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发展,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A.发展观光旅游业B.加大资源开采力度C.减少资源能源浪费D.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答案】B【详解】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会加速资源的枯竭,不可取,B错;发展观光旅游业、减少资源能源浪费、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等方式属于科学合理的发展,可取行为,排除ACD,结合题意,故选B。
2.东北地区是我国老工业区,工业以工业为主,该地区中的工业基地是工业基地。
()A.轻工业,京津唐B.重工业,沪宁杭C.轻工业,珠江三角洲D.重工业,辽中南【答案】D【详解】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地区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D正确,ABC错误。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60cdd64cbe23482fb4da4c2e.png)
3、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商品率达60%以上 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以 上
东北平原主要有哪些农产品?
玉米、春小麦、水稻、大豆、甜菜等
东北的农产品不但量高,而且质量好。50 年来,一批批志愿者从全国各地来到东北开 荒种地,将昔日的“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但长期的开垦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 产能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为此,我国政 府有了什么新决策?
交通条件:本区有稠密的铁路网,便利的内河航运 和海运。 工业基础:这里工业基础雄厚,曾是全国最大得重 工业基地。 小结:任何工业的生产活动都要依据实地的资源情况 进行,这叫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才能有良好效果。
3、工业分布
工业中心
工 业 部 门
大庆
哈尔滨 沈阳、齐齐哈尔
石油工业基地 中国最大的_____ 动力机械 _________基地 重型机械、冶金设备 _________ 及矿山设备生产基地 运输机械 _________制造基地
鹤岗
鸡西 大庆
鞍山
阜新 辽河 抚顺 本溪
东 北 矿 产 丰 富
部 门 齐 全
鞍山钢铁
沈阳机械制造
工 业
发 展
体 系 完 整
大连化工
长春汽车工业
二、重工业基地
读图: 1.工业中心及 其主要部门
重工业
动力机械、石油 石油
重型机械、 冶金
运输机械制造
工业中心及部门
工业中心
大庆 哈尔滨 沈阳、齐齐哈尔 长春、大连
保护湿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
农业小结:
• 农业地位: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人少地多)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课件 湘教版地理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课件 湘教版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2b8362d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e.png)
黑土剖面
农产品生产基地
3.阅读图文,查找以 下问题。 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粮食作物主要有: 大豆 玉米 水稻 小麦
经济作物主要有: 甜菜 花生 亚麻
松嫩 平原
三江 平原
农产品生产基地 4.读图说一说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地区。 5.图中小麦属于冬小麦,还是春小麦?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小麦 : 分布 较广
规模机械化生产; ➢ 国家政策支持……
农产品生产基地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东北地区的湿地经历了什么?
湿地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 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湿地具有多 种功能: 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 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 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 源。
经过多年的大面积垦荒,虽然 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 措施 产量,但是湿地面积锐减。
归纳总结
东
北
农产品生产基地地区 Nhomakorabea的
产
业
分
重工业基地
布
发展条件 土地资源丰富 气候温和湿润
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大豆
经济作物:甜菜、花生、亚麻
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支柱产业
工业城市和 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齐齐哈尔
工业基地 辽中南
位置、资源、交通……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东北地区地形分布
气 候 温 和 湿 润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
东北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
农产品生产基地 2.说一说黑土有什么特点?东北地区为什么会出现水土流失?
黑土地
东北地区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等土壤, 这些土壤都有深厚的暗色表土层。松嫩平原东 部和北部为黑土分布区,厚度可达1米;松嫩平 原中西部为黑钙土分布区。黑土和黑钙土的有 机质含量高,是中国自然肥力很高的土壤。肥 沃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赋予东北地区良好的 农业生产条件。但是,因不合理的垦殖等原因, 东北地区的土壤面临着程度不等的流失问题。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80080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9.png)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简介东北地区,又称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地区。
%了解东北地区的经济和产业分布,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发展和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东北地区的三个省份入手,介绍其主要的产业分布情况。
吉林省的产业分布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是我国人口和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吉林省最具有特色的产业是农业和工业。
农业吉林省的农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要形式。
其中,种植业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
吉林省大部分的地区都适合种植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
另外,吉林省还是我国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所以玉米种植业在吉林省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水平。
工业吉林省的工业主要以化工和汽车制造业为主要产业。
特别是长春市,被誉为“中国小车之都”,是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
在化工方面,吉林省的生产主要以石油、气体和化肥为主。
黑龙江省的产业分布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是我国的边陲省份。
黑龙江省的经济比较发达,其产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能源、交通和制造业等方面。
农业黑龙江省的农业以粮食种植业为主,其中水稻和小麦的种植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另外,黑龙江省还种植了大豆、玉米、油菜等作物。
黑龙江省的耕地面积较大,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之一。
林业黑龙江省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对林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2.6%,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储备之一。
黑龙江省利用森林资源开展木材加工业,在木材加工方面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渔业黑龙江省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河流、湖泊、海岸等地方都是我国重要的渔业资源地。
黑龙江省的渔业主要以淡水渔业为主,其中鲤鱼、鲫鱼、鲇鱼等是黑龙江省的主要渔业资源。
制造业黑龙江省的制造业发展较为迅速,特别是能源、交通、化工等方面。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开采地,主要开采的是石油和天然气。
另外,黑龙江省的轨道交通和公路交通发达,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辽宁省的产业分布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拥有比较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7fe67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6.png)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一、东北地区的位置与地形地貌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地处长白山和大兴安岭之间,北疆、长白山、松花江三大山脉纵贯于此,面积为78.6万平方千米。
东北地区的地貌以中低山丘陵为主,依山傍水,地形崎岖,盆地和平原较少。
二、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油、天然气、森林资源和农业资源等。
其中,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源储量较大,位居全国前列,另外,天然气储量也相对较大,因此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的重要的能源基地。
三、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1. 能源产业东北地区的能源产业以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为主。
煤炭业是东北地区的传统支柱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除此之外,煤炭对能源产业的支持作用还表现在电力部门,在东北地区的发电量的70%以上是通过煤炭发电来实现的。
此外,东北地区所产出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也在满足国内的需求的同时出口到国外,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 重工业东北地区的重工业产业链相对较完整,主要包括矿产、冶金、机械和化工等领域。
其中,主要的产业有钢铁、机械、化肥、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
此外,在东北地区的较长海岸线上还有一些重要的港口和造船厂,这些都为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基础设施和便利条件。
3. 轻工业东北地区的轻工业主要以食品、纺织和建材等为主,通过依托当地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以及一些传统的手工艺业,加以工业化的处理和加工,来推动轻工业的发展。
在食品业方面,东北地区的主要产品有吉林的松花江鲤鱼、辽宁的大连海鲜、东北大米等,纺织业方面则有因素棉、毛线、皮革、穿衣等,建材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辽宁的锅炉、吉林的水泥、黑龙江的木业等。
4. 农业东北地区的农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主要种植业有玉米、大豆、小麦等粮食作物,以及水果、蔬菜等其他作物。
畜牧业方面以牛、羊、猪、马等的养殖为主。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和发展,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1c8628a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6.png)
气候特点: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 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温暖湿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自然环境: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 然资源,包括森林、煤炭、石油等 矿产资源,同时气候寒冷,土地肥 沃,适合发展农业和重工业
地理优势: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同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和能源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 好的条件
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东北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 位和作用
东北地区的近代发展历程
东北地区的历史沿革
东北地区在中国现代经济中 的地位和作用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现状
农业分布
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等 经济作物:大豆、甜菜、烟草等 畜牧业:牛、羊、猪等 渔业:淡水养殖和海洋捕捞等
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历程
绿色发展: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 展,推动产业绿色化
区域协调:加强区域合作和协调 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布局
东北地区产业分布的 挑战与机遇
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对 资源和能源依赖较大
面临的挑战
环境污染:重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 污染问题严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资源短缺: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 逐渐枯竭
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人才流 失严重
面临的机遇
政策支持:国家对东北地区的政策扶持,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资源优势: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保障 工业基础:东北地区拥有完善的工业基础,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交通优势:东北地区交通便利,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近年来,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不断引进先 进的农业机械和技术。
分析东北地区的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
![分析东北地区的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b517510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4.png)
分析东北地区的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使得东北地区在我国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东北地区的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进行分析。
一、资源开发情况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森林资源等。
这些资源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首先,煤炭资源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东北地区的煤炭储量居全国之首。
其次,东北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油田和天然气田分布广泛。
此外,东北地区的铁矿石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生产基地之一。
最后,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也十分丰富,木材和林产品的生产在东北地区占据重要地位。
二、产业布局情况1. 能源产业东北地区的能源产业是其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能源产业中,煤炭和电力产业是东北地区的主导产业。
东北地区的煤炭产业发达,拥有大量的煤炭企业和煤矿,煤炭生产能力强劲。
同时,东北地区的电力产业也十分发达,拥有大型的火力发电厂和水电站。
此外,东北地区在石油、天然气和核能等能源领域也有一定的产业布局。
2. 重工业东北地区的重工业产业是其另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在重工业中,钢铁和机械制造业是东北地区的核心产业。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因此钢铁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同时,东北地区的机械制造业也十分发达,涵盖了汽车制造、机床制造等多个领域。
3. 农业与食品加工业东北地区的农业是其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
东北地区的农田面积广阔,适宜农作物和畜牧业的发展。
农业领域,东北地区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同时养殖业也发展较为蓬勃。
与此同时,东北地区还发展了庞大的食品加工业,将农产品加工成各种食品,并销往全国以及国际市场。
4. 高新技术产业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东北地区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在高新技术领域,东北地区注重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
同时,东北地区还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科技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e798a53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a.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历程、主要工业部门以及产业布局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东北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区域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其产业分布特点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对东北地区产业分布的认知程度,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资料等途径自主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历程、主要工业部门及产业布局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资料等途径,学会分析东北地区产业分布的原因及其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东北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树立区域协调发展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历程、主要工业部门及产业布局特点。
2.难点:分析东北地区产业分布的原因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分析法:以东北地区典型产业为例,分析产业分布的原因及其影响。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资料、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环节,准备好PPT课件。
3.安排好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东北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东北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历程、主要工业部门及产业布局特点。
湘教版八下地理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a5834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a.png)
湘教版八下地理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业发展历程和特点,以及东北地区产业布局的调整。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东北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地理特点和产业布局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地区,其产业分布的特点和优势可能尚未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业发展历程和特点,掌握东北地区产业布局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地理素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发展作贡献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特点和优势。
2.难点:东北地区产业布局的调整及其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情况。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为依据,分析东北地区产业布局的特点和优势。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图、自然资源分布图等相关地图资料。
2.收集有关东北地区产业发展的案例,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等。
3.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东北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产生对东北地区的兴趣。
然后提问:“请大家谈谈对东北地区的认识,东北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什么重要地位?”2.呈现(10分钟)展示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业发展历程和特点等地图资料,让学生对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农产品产业基地 1)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粮食 作物。 (2)归纳图中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规律。 (3)图中小麦属于冬小麦,还是春小麦?说 出你的判断理由。
(1)读图,说一说东 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经济 作物。 (2)归纳图中主要经 济作物的分布规律。
一、农业生产条件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 件较好。
C.以高新技术工业为主 D.轻、重工业高度发达 4.东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C)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便利的海陆交通 C.水资源充足 D.较好的工业基础
玉米地
大豆种植地
甜菜种植地Βιβλιοθήκη 土地一、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
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
二、主要工业部门
钢铁、机械、汽车、石油、高新技术产业和轻纺工业。 三、工业发展历程 过去:重工业在全国占据优势地位。 9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优势地位下降,经济发展困难。 目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创新,支持资源枯竭 型城市转型。
二、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玉米、水稻、春小麦和大豆 1、粮食作物:__.__.__.___。粮食作物 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其中玉米以__平原和 辽河__平 辽河 松嫩 原相对集中。_____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东北地区 甜菜、花生、亚麻 2、经济作物:________。黑龙江是中国的甜 菜生产区之一,甜菜生产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统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1.不能在东北地区自然生长的农作物是 A.大豆 B.荔枝 C.小麦 D.甜菜
( B )
2.东北地区玉米产地主要集中在 ( D ) A.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B.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 C.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D.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3.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A.以重工业为主 B.以轻工业为主 ( A )
东北工业基地的战略转型 经过多年的开发,东北地区的一部分矿产资源日益减少,许 多工矿城市面临着资源不足的严峻挑战。比如,抚顺、阜新的 煤炭资源趋于枯竭,辽中南地区有色金属矿山的资源量严重不 足,大庆油田、辽河油田的可采储量大幅度减少。矿区沉陷、 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也成为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瓶 颈。近些年来,立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东北许多工 矿城市着力实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新型产业,改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