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特色和办学理念的高中特色课程开发案例

合集下载

个性化教学在高中教育中的创新案例分享

个性化教学在高中教育中的创新案例分享

个性化教学在高中教育中的创新案例分享教育是传承和创新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逐渐滞后。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个性化教学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追捧。

本文将分享一些个性化教学在高中教育中的创新案例,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优势和应用方式。

案例一:学生定制学习计划某高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优势,开展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定制。

学生入学初,学校通过学生兴趣和学习能力的综合评估,以及与学生和家长的面谈,了解其个人发展需求和目标。

然后,学校为每位学生制定了一份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包括选修课程、辅导和培训等。

在学习过程中,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

这种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定制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此外,定制化的学习计划还能够避免学生应试教育的问题,让学生在个人发展的道路上更有自主性和主动性。

案例二: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另一个教育机构通过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实施个性化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例如,对于喜欢图像思维的学生,教师采用了更多的图片、图表和演示来辅助讲解;对于喜欢文字思维的学生,教师则提供了更多的文本材料和书面练习。

通过差异化的教学方法,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这种个性化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案例三:开设兴趣选修课程一所寄宿制高中开设了一系列兴趣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课程。

这些选修课程包括音乐、绘画、编程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参加。

通过这些选修课程,学生不仅能够培养兴趣爱好,还能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这种个性化教学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常见中学地区特色课程开发方案

常见中学地区特色课程开发方案

常见中学地区特点课程开发方案学校课程活动需要通过“一对一”、“多对一”情势交换进而了解孩子们的性情、爱好等,以便展开工作。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常见中学地区特点课程开发方案5篇,期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见中学地区特点课程开发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

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量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展开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点的多种活动。

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行目标:(一)整体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体会,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觉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体会。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觉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1、学生发展目标①、靠近周围的自然环境,酷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观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酷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照社会行动规范。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知道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进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渭南高级中学两技课程开发案例

渭南高级中学两技课程开发案例

渭南高级中学两技课程案例研究课程确立为了巩固和发展学生在体育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学校在建校初期就确立了两技两艺的体育艺术教学指导思想,即使学生在三年的高中学习过程中学会至少两项体育项目基本技能,并且以这两项技能为媒介。

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两技是在教育部提出的体育艺术2+1的项目基础上的一次发展,该项目主要针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出的,初衷是通过一致两项特长帮助学生形成对体育的兴趣,养成自觉进行锻炼的习惯,并有可能帮助同学进行体育锻练,我校继承了这一思路。

要求在校学生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特长,在毕业的时候熟练掌握两项基本技术。

课程目标坚持国家教育方针中“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号召,并在此基础上以两项体育技能为载体发展学生终身体育习惯,课程设计学校在体育教学模式上坚持体育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课内外教学来实现体育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内教学以健康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为主,除此之外还要教授为重特色跑操和军体拳,在课内教学上学校通过选项课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在这个方面非常突出的体育骨干,使体育骨干能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起到带动作用能帮助其他同学。

最终达到提高课程质量的目的。

课外教学作为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对学生自觉地进行体育运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有体育社团、运动队、群体运动和体质监测。

此外还通过一些可与体育竞赛来丰富课外教学过程,最终共同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水平。

通过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水平和体育课程质量最终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学校的办学理念,为每位学生和教师的终身幸福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课程目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子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部分。

在这五个部分之下两技作为载体实现这些目标。

渭南中学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军体拳、健美操)为一技,而另外一项技能则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基础等自主选择,学校则安排一学年时间进行教学。

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有效地改善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科学发展,打造有竞争力的教育体系,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探索的重要手段,具有自主性和文化特色发挥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以“XX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为例,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深入调研校本课程的实践发展,以期取得更大的成效。

XX中学是一所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该校秉承“以学生为本,以创新为动力”的办学理念,努力改革课程体系。

学校认为,首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升学习的目的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校本课程设计上,通过创新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全面发挥创新思维,并在实践中探究新问题,促进学生深入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其次,学校在校本课程设计上,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实训,让学生跨越传统知识界限,建立知识体系。

另外,学校优先开发课程内容丰富,并具有计算机、新闻、文学等多领域的综合能力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最后,学校坚持以质量取胜,加强校本课程的管理制度,建立起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通过引入科学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师生双方的教学质量。

由此可见,XX中学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践行改革开放40周年的口号,推进教育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来,学校将继续积极探索,不断发掘现有课程的发展潜力,发挥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作用,为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提供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以XX中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为例,可以看出,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创新为动力”的办学理念,深入了解学生,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引入科学的教学模式,加强校本课程的管理制度,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践证明,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实现学校目标,还能够降低开设和教学成本,提升教育质量,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以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为例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以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为例

万方数据
17)
,办~学治校矗囊0蠢蠹|if髦2011.1
二、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内容和原则体现学 校办学特色
1.科学性。首先,两校坚持所开发的地理校本课程必须选取正 确的内容和素材,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或模棱两可的内容;其次,在 内容体系上要尽可能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认知水平要求 上要符合目前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使他们易于理解与接受。 2.校本性。两校校本课程的开发都能本着尽可能满足每位 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到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个人兴 趣爱好及学校课程资源的实际等要素,贯穿学校办学理念和传 统文化,充分体现以校为本的原则,在学校特定的规模办学条件 下,体现山区重点中学和完全中学的办学特色,内容上尽可能设 计以拓宽延伸类和乡土类为主、生活类和兴趣类为辅的校本课 程体系。《永春旅游开发与规划》或《永春旅游地理》兼顾生活类 和乡土类,校本针对性强。 3.实用性。以往的国家课程从某种程度上讲,缺乏与社会生 活有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根据新课程 基本理念的要求,永春一中成功开发并实施了一批与学生生活 经验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实用性校本课程,如《茶文化》、《化 学与生活》、《化学与健康》、《生活中的物理》、<永春旅游开发与 规划》、《永春地方史》、《室内观叶花卉植物栽培与装饰》等,从 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此 外,永春一中为了有效指导毕业班学生复习备考,方便学生自主 学习教材,2010年暑假开始,该校各教研组已着手开发一套较 为实用的高考复习指导丛书,最近地理组已成功开发出对学生 备战高考实用性强的校本课程《文科综合地理科高考知识点导 学》。永春二中目前也开发了校本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永春旅游 地理》和《永春县青少年水土保持普及教育》两门地理校本课程。 4.时代性。我们主张开发地理校本课程要紧贴时代脉搏,表 现时代特征。在内容选材上尽可能反映当今世界最新和有价值 的成果,让学生了解,让学生思考,要不断将动态的具有较高价 值的新成果引入地理校本课程。因此两校校本课程在内容上都 充分重视反映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文化发展的特点,为 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永春一中能够 根据本县所处沿海地区山区县的独特位置,地形坡度较大,降水 又较丰沛,尤其夏秋季节多台风和暴雨,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物带来严重威胁,为了在开 发实施校本课程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防灾减灾教育,增强 学生在灾害面前的自救和互救能力,目前学校正在开发另一门 校本课程《永春常见的自然灾害与防治》。在具体研发工作中, 该校非常重视将地理信息技术尤其“3S”(即遥感技术、全球定位 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为学生今后 的进~步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互补性。两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体现对国家课程、地方 课程的补充作用,充分发挥学校课程资源的优势,使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育人的功能,适应 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比如,《永春旅游开发与规划》或《永 春旅游地理》都能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参照国家课程 《旅游地理》选修模块的结构和内容体系,结合本地本校特点和 学生学习兴趣对国家课程进行二度开发。 6.灵活性。几年来,永春一中和永春二中在校本课程的开发 与实施上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教学内容注意体现灵 活性和多样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 内容,学校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永 春一中开发的《永春旅游开发与规划》校本课程教学素材中涵盖 了旅游基础知识,旅游环境保护、永春旅游资源评析与旅游规 划、永春旅游业发展战略等灵活多样的内容,同时,在每章节后 面都配套设计了实地考察、调查、探究等实践性活动和栏日,以 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知识 的可再生长性和技能的可再发展性,两校今后还将致力于‘地理 学习策略》校本课程开发,以提升学生专门地理知识的学习能 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供学生自由选择,如《地理读图策略》、‘地 理识记策略》和《地理听课策略》等。

高中学校教育特色案例

高中学校教育特色案例

高中学校教育特色案例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学校开始注重打造自己的教育特色,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下面介绍几个高中学校的教育特色案例。

1. 钟楼中学的素质教育钟楼中学是一所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的中等教育学校。

该校以素质教育为特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开设了许多兴趣课程,如书法、绘画、合唱、茶道等。

此外,学校也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鼓励老师参加各种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2. 南开中学的国际化教育南开中学是中国的一所著名高中学校,也是很多学生向往的学校。

该校注重国际化教育,引进各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全球化视野和多元文化体验。

此外,学校也借助中外合作的方式,开设了国际课程和双语课程,让学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 北京四中的重点学科北京四中是中国最著名的高中学校之一,也是北京市的示范学校。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发展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

学生在这里可以接受到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培养出很多优秀的科学家和学者。

4. 北师大附属中学的文化育人北师大附属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高中学校,也是国内最著名的中学之一。

学校注重文化育人,倡导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文化素养。

学校通过开设各种人文课程、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教育体验,培养出很多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修养的优秀人才。

结论高中学校教育特色的打造,既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特点,打造适合自己学校的教育特色。

这样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影响力,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选择。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我校的课程创新始于1992年9月。

试图形成以必修课进行分层教学、选修、活动课增加内容为标志的“三大板块”课程,改变学校以往单一学科教学——必修课的状态。

但最终没有完全实现所有必修课的分层教学,仅是在英语科进行了有益的试点,同时,尝试开设了18门选修或活动课程。

1997年以课程专家的介入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确立为标志,我校的课程创新进入了“规范时期”。

通过与课程专家的紧密合作,学校力求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取得突破。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明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哲学,评估学生的需要,评估已有课程的合理性等,尝试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内容、实施与评价课程。

一、课程设计与组织实施按照当时江苏省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考虑到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教育现状,学校课程设计首先涉及“选修课程与活动课程”范畴,并逐步渗透到必修课程领域。

具体的技术路线如下所述。

(一)明晰学校的育人目标(教育哲学)。

校本课程设计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需要一种明确的学校教育哲学,通过用培养目标或办学宗旨等来表示。

我校的办学宗旨较早就已提出,即“一切为了培育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

经过师生的讨论、选择,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的个性特征归纳为:自信心、民族性、创新、现代化、健康、坚毅。

这种育人目标的明晰过程,真正体现了作为学校主人的教师与学生在学校教育哲学上的认同。

(二)评估学生的需求。

我校与华东师大课程专家合作设计了6套问卷,采用其中的2套进行分析,通过问卷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获取校本课程的设计与编制方面的信息并诊断这些信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写出调研报告。

结果发现,我校高中学生的需要具有相当的一致性,按需要程度排列主要集中在这样几方面:学会与人交往和相处的能力;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学习方法的指导。

(三)评估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

我校地处无锡郊区农村,学校已是社区的最高教育机构,社区的课程资源不是很理想。

学校校本课程教育案例(2篇)

学校校本课程教育案例(2篇)

第1篇案例背景:某中学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地方特色,决定开设校本课程。

该校位于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地方文化,学校决定开设一门以“古城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案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城的历史、文化和特色。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案例实施过程:一、课程设计1. 课程名称:《古城文化》2.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3. 教学课时:每周2课时,共12周4. 教学内容:(1)古城历史:介绍古城的起源、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

(2)古城建筑:讲解古城建筑的特点、风格和代表性建筑。

(3)古城文化:介绍古城的民俗、艺术、饮食等特色。

(4)古城保护:探讨古城保护的意义、方法和现状。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城历史、建筑和文化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古城保护的成功案例和存在问题。

3. 观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古城,实地感受古城文化。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古城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发言质量。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古城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对古城文化体验和感悟的深度。

4. 学生自评和互评: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案例成果:一、学生方面1. 学生对古城历史、文化和特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得到提升。

3. 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二、学校方面1. 校本课程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2. 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3. 学校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案例反思:一、课程内容方面1. 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增加学生的兴趣点。

2. 结合地方特色,开发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教学方法方面1.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践行“生活教育”理念 打造地域校本特色——兴化市戴南高级中学办学特色建设报告.doc

践行“生活教育”理念 打造地域校本特色——兴化市戴南高级中学办学特色建设报告.doc

践行“生活教育”理念打造地域校本特色——兴化市戴南高级中学办学特色建设报告兴化市戴南高级中学坐落于苏中第一经济强镇,素有“中国不锈钢之乡”美誉的兴化市戴南镇。

建校五十多年来,学校凭借戴南镇农村经济发展优势,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藩篱,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社会,始终强化学生创业、创新、创优和人生规划意识的培养。

通过长期追求与积淀,学校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办学理论,打造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村高中优质校本教育品牌。

一、注重传承,“生活教育”显特色学校发展是一个不断适应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整改革自身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过程,因此,特色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对学校过去、现在和未来深入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

改革开放初期,学校立足于农村高中办学实际,提出“教育为生活,教育为实践,教育为社会”的先进理念,完成学校“生活教育”特色的启蒙。

我校不仅重视为高等学校输送人才,更重视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这一时期,一批有思想、有勇气、有眼光的戴南高级中学毕业生承担起戴南乡镇企业的发展重任,“敢想敢闯敢争”的戴南精神也在这一时期形成并确立。

二十一世纪以来,戴南镇区域经济突飞猛进,在地方政府、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戴南高级中学也以超常规的气魄完成整体搬迁。

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见证和伴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

如何让学校的发展更好的适应和服务于地方经济,成为学校面临的既老又新的重要课题。

“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生活教育”自然而然成为学校教育的突破口,逐步形成为学校特色。

“生活教育”特色渊源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他主张:“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校校训“求真”源出于此,生活教育的本质就是引导学生“求真”。

特色校本课程优秀案例

特色校本课程优秀案例

特色校本课程优秀案例一、引言近年来,特色校本课程在我国教育改革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为一种以学校自身特色和优势为基础的课程体系,特色校本课程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下面将结合某中学的实际情况介绍其开展特色校本课程的经验和做法。

二、背景介绍某中学位于一个经济发达地区,学生家庭背景较好,但由于竞争激烈,学生们在考试压力下往往缺乏全面发展。

该中学决定开展特色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教育质量。

三、选题与研究该中学首先进行了选题和研究工作。

经过调研和分析,该中学确定了“创新实践”、“社会实践”和“文化传承”三个方向,并组建了相应的教师团队进行深入探讨。

四、制定方案在确定了选题后,该中学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方案中包括了选课方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内容。

其中,该中学采取了“专题式”选课方式,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的课程。

该中学还为每个方向设置了多门具体的课程,如“创新实践”方向下设有“编程设计”、“机器人制作”等课程。

五、实施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该中学注重与社会资源对接。

在“社会实践”方向下,该中学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职业规划和就业技能的活动;在“文化传承”方向下,则邀请了当地知名文化人士进行讲座和指导。

该中学还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网络教育、虚拟仿真等,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效率和质量。

六、成果展示经过几年的努力,该中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是师资队伍得到提升:教师们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和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其次是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学生们在参加特色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实用技能和知识,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是社会影响力得到提升:该中学的特色校本课程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

七、总结特色校本课程是一种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模式。

某中学通过选题研究、制定方案、积极实施等方式,成功开展了特色校本课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以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为例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以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为例
传 统 、 势 、 长 的体 现 , 学 校 在 未 来 办 学 中 的 继 续 追 求 和 优 优 特 是
校本 课 程这 块广 袤 、 沃 的土 壤 , 肥 由于加 强 了对 学 生人 文 素 养
的拓 展 和培 养 , 激发 了学生 的 学 习热情 , 为学 生 打 开 了一扇 心 灵之
化 发 展 。永 春 一 中 是“ 建 省一 级 达 标 高 中 ”“ 通 高 中新 课 程 福 、普 实 验 省 级 样 本 校 ” 是“ 州 市 普 通 高 中新 课 程 实 验 地 理 学 科 基 , 泉
到 了充 分 的展 示 , 教师 的积 极 性和 创 造性 也 得 到 了充实施 的 目的和 意 义 凸 显 学
校 办 学特 色
1着 眼 于 促 进 学 生 的 个性 发展 和 全 面 发 展 .
4着 眼于 体 现 学 校 的办 学 传 统 和 办 学 优 势 . 学 校 办 学 特 色 是 学 校 办 学 的 总 结 、 淀 与 升 华 , 学校 办学 积 是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彰 显学校办学特色
以 高 中地 理 校 本 课 程 的 开 发 实施 为 例
◎永春 第二 中学 颜 锦松
◎永春 第一 中学
梁文福
国 《 础 教 育课 程 改 革 纲 要 ( 行 ) 和 《 通 高 中 新 课 程 基 试 》 普 1 = 方 案 ( 验 ) 中都 明确 提 出 : 行 国家 、 方 、 校 三 级 课 实 》 实 地 学
3 着 眼 于 促 进 教 师 的专 业成 长 .
校本 课 程 的开 发促 使 教师 从“ 学 ” 教 定位 向“ 学—— 研 究 ” 教 角
色 转 换 ,为 教师 潜 能 的挖 掘 和 创 新 精 神 的 发 展 提 供 了空 间 和 舞

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下的高中语文特色课程开发实践

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下的高中语文特色课程开发实践

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下的高中语文特色课程开发实践2013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的办学政策指引下,广州市白云中学成功地申报了以培养学生“雅致精神”为核心的“笔韵墨香”特色课程。

该课程的实施,主要是落实到美术、音乐、语文等具有“雅致”文化特质的学科上。

语文学科负责开发的校本课程《美学基础:古诗词鉴赏》,是特色课程“笔韵墨香”的系列校本课程之一。

一、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的理念与原则为准备开发校本课程《美学基础:古诗词鉴赏》,我们首先学习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参考了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原则。

在课程开发实践之初,我们树立了一个课程开发理念,即“校本课程开发要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需要”;确立了课程开发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满足学生的兴趣与个性的发展需求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最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让校本课程契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他们朝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原则。

(二)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是学校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环境、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综合利用本校的优势资源,构建出学校独有特色主题的课程。

特色课程要能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通过校本特色课程开发与教学,展现与其它学校相比所具有的个性化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使学校获得社会、家长、学生对品牌的认同,从而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发展。

(三)在新课程标准内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校本特色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基础上,学校根据现实条件自主开发的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嘿,各位亲爱的教育同仁,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如何打造一款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下面我会以一个真实案例为基础,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案例的背景。

这是一所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所重点高中,学校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决定开发一门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定位为选修课程,面向全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

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分为四大模块:科技创新理论、科技创新实践、科技创新竞赛、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1.科技创新理论: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科技创新的方法和技巧等。

2.科技创新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科技创新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包括选题、方案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

3.科技创新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科技创新竞赛,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等。

4.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学生将科技创新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包括论文发表、专利申请、实物展示等。

三、课程实施1.开设课程:学校在每学期开设科技创新课程,每周2课时。

2.教学方式: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4.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课程保障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科技创新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规划、实施和评价。

2.师资保障:学校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技创新背景的教师担任课程教师。

3.经费保障:学校为课程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课程顺利进行。

五、课程成果1.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积极性提高,每年均有大量学生参加国内外科技创新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2.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已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多篇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

基于地方特色和办学理念的高中特色课程开发案例

基于地方特色和办学理念的高中特色课程开发案例

基于地方特色和办学理念的高中特色课程开发案例摘要:文中以一所初高中完全中学(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的特色课程开发为案例,列举了该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出发点、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利用到的地方特色资源和对办学理念的诠释,并总结了该校的特色课程建设的成果和不足之处,为该校特色课程建设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地方特色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家选拔人才标准的变革,不少学校在忠实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自主开发校本课程体系,其中一些有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课程渐渐成为学校特色课程。

在特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比如特色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概念与范围的区别,特色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如何建设一个完善的特色课程体系,高中特色课程与高校选拔制度如何衔接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课题组研究的话题和内容。

笔者将基于文献研究和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简称曲江一中)的特色课程建设实施过程对以上部分问题进行探讨。

一、特色课程的内涵关于特色课程的概念,近几年很多专家学者已经做过研究并给出类似的解释。

比如,根据何永红博士的看法,“特色课程”是指由地方或学校参照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和课程能力等,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特征和影响力的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根据石欧教授的定义,所谓普通高中特色课程,是指普通高中学校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核心,以地域、社区与学校资源为依托,经过比较长期的课程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性的整体风格和出色的育人成效的课程、课程实施或课程方案。

根据以上概念,笔者理解为不是所有的校本课程都是特色课程,特色课程的突出特点为独特性、延续性和多样性。

可以是根据地域特色和学校资源创造性开发的新课程,可以是国家课程的特色化实施,比如杜郎口中学的课程实施,也可以是整个学校的课程结构的特色组合方案。

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校本课程开发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措施。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一些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以期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首先,某中学在语文课程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了一套富有创新性和针对性的语文课程。

在课程内容上,他们引入了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他们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如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其次,某小学在数学课程开发方面也有着不俗的表现。

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设计上,他们设置了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另外,某高中在物理课程开发方面也有着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

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他们安排了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物理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

总的来说,这些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他们都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次,他们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一些创新和尝试,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他们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了评估和反馈,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课程,使课程开发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通过这些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要想设计出一套优秀的校本课程,关键在于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注重创新和实践,不断总结和改进。

希望这些案例能够给大家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自主设计、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些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首先,某中学开发了一门名为《创新思维与实践》的校本课程。

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课程设置包括创新思维训练、实践项目设计、创客活动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校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在各类创新比赛和实践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其次,一所小学开发了一门名为《生态环保实践》的校本课程。

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课程设置包括生态考察、环保实践、垃圾分类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校发现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垃圾分类和节约资源的行为也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实施。

另外,一所高中开发了一门名为《科学探究与创新实践》的校本课程。

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课程设置包括科学实验、创新项目设计、科研论文撰写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校发现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在各类科研竞赛和创新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总的来说,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环保意识、科学研究能力等;二是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三是通过实施效果的观察和评估,不断完善和提升课程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鼓励各个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断探索和总结出更多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希望通过这些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的分享,能够激发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创新热情,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红烛文化”促农村高中特色发展——校本课程《民族精魂闻一多》的开发与实施

“红烛文化”促农村高中特色发展——校本课程《民族精魂闻一多》的开发与实施

42智库 ZHIKU 课题研究湖北教育·2021-05浠水县闻一多中学是以闻一多先生命名的学校,极具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教育资源优势。

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在育人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评价体系、资源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变革。

2018年初,学校与黄冈师范学院鄂东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红烛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行动研究。

经过近三年的改革探索实践,校本课程“红烛文化研究”的建设与管理顺利推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特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家国情怀黄冈师范学院学术引领,闻一多中学骨干教师参与研究,合作开发了校本教材《民族精魂闻一多》。

该教材通过发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弘扬、践行闻一多“爱祖国、爱人民”“为祖国、为人民”的“二爱”“二为”精神,凸显了课程内涵的德育时代性,落实了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民族精魂闻一多》成书后,经过了三届学生的使用与反馈,汇集了各方意见、历经内部12个版次的修订与改进,日臻完善。

2020年,该教材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课程围绕多方位、多侧面、立体化学习和认识巴河赤子、爱国诗人、民主斗士、学者、艺术家与教育家闻一多而展开。

校本教材《民族精魂闻一多》以新课改理念为导向,突出课程内涵的综合性和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的培养,体例精当,架构完备。

全书六章依次从“赤子闻一多”“诗人闻一多”“学者闻一多”“斗士闻一多”“艺术家闻一多”“教育家闻一多”来展现闻一多的一体多面。

全书编写依据中学生的接受水平,从乡土文化角度来透视闻一多光辉的一生,以闻一多爱国精神为主线,精选他的家书、诗歌、学术论文等,把先生的精神与才华,生动地展现在青年学生面前,达到了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统一的效果。

作为生长于巴河这片热土的赤子闻一多,身上既有着浓厚的红色革命情怀,也继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旨在通过对闻一多生平事迹、诗歌及学术主张、教育思想等的教学,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强化学生对家园和祖国的热爱。

《葫芦中华情》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葫芦中华情》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葫芦中华情》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在条件,这些条件的综合就形成了该校具有的特色。

我校的办学特色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针对这一特色我开发了《葫芦中华情》这一主题的校本课程。

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遗产,通过对葫芦画的认识、了解、欣赏,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乡土情结与爱国主义情怀,珍视本土优秀文化遗产。

学生们对传统的美术文化遗产得到合理继承。

通过挖掘民族文化,并将其拓展为可利用的校本课程,使学生继承发扬下去是非常必要的。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人们常挂在门口用来避邪、招宝。

上至百岁老翁,下至孩童,见之无不喜爱。

古人认为葫芦可以驱灾辟邪,祈求幸福,葫芦音近“福禄”,象征着福贵,又因其多籽,又象征着子嗣兴旺。

亚腰葫芦在外型上看是由两个球体组成,象征着和谐美满,寓意着夫妻互敬互爱。

据说,葫芦还有除病之用,只须挂在病者的床尾或摆放在病者的睡侧。

就可以吸取病人身上的病气,使其快速的好起来。

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校本课程是体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培养目标上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我开设的《葫芦中华情》校本研究课程,响应本校特色:宏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对学生在培养技能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在本学科培养出有特长,善于创新的学生。

在课程开发、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学的连贯性和特色教学。

从学生兴趣出发,综合我校教育特色:弘扬民族文化。

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注重发展个性、创新意识。

本学期在“葫芦画”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努力钻研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配合美术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编排每一堂课,把课改的精神同时深入到校本课堂中去。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案例评析——以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为例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案例评析——以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为例
069newcurriculumresearch069newcurriculumresearch以人为本学为中心关注个性发展在规范和高质量地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坚守训批判驯化教育课程实践尝试民主和自由的通识教育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培育全面发展的自身出发去认识课程实施现象运用课程与教学论原理进行分析并加以直观描述创造性地尝试校本课程开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锡山高中根据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在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意见1991的要求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指导性文件创新教育改革实验和课程校本化管理的新机制呼唤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区别于课程设计 ,校本课程 开发

成 、 实 施、 评价 和 {
不断改进课程的
方式和方法 , 是~
“ 校本课程开发 ” ,貌似 一个舶来 成 、实 施 、评 价 和 不 断改 进 课程 的 品 ,大 多以 为 这 个概 念 是菲 吕马 克 方 式 和 方 法 ,是 一 种 决 定 课 程 的 活 ( F u mma r k , A . M. )和麦克米伦 ( Mc — 动 、过程 。 显 然 ,这 个 系 统 工 程 其 中 包括 了课程 设计以及 设计的背景 。浸 “ 校本 课程 开发 ” 润在吴 文化 中的锡 山高中 ,改革开放 国际研讨 会上首创 ,其实不然 。晚清 以后 ,开展课程 的现 象学研究 ,一方
自身出发去认识课程 实施现象 ,运 用 内一流课程论专家 经常深 入地处 无锡 课程 与教学论原理进 行分析 ,并加 以 西北 隅偏僻 的 “ 田园学府 ” ,与学校 直观描述 ,创 造性 地尝试校本课程 开 校本课程 开发 研究课题组合作 ,会 同 线实验教 师集体 研讨 。根据课程 研 发。
N e w C u r r i c u l u m R e s e o r  ̄ n > 0 ] 腋 市 课 裎 开 发 的 学i I i 交 案例i 平析

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研究——以《千年古县、魅力鹤游》课程为例

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研究——以《千年古县、魅力鹤游》课程为例

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研究——以《千年古县、魅力鹤游》课程为例摘要:十几年来,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以实践为主要路径,经历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努力探索,围绕校本课程的内涵、理念与价值、内容与模式以及管理与评价等各项问题,取得了许多富有创新、卓有成效的进展。

可以说,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校本课程逐渐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

本文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垫江县和鹤游镇的传统和优势开设实施了校本课程《千年古县,魅力鹤游》,为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高中;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

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教育,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其获得适合自己享受终身学习的方法应该是方向。

于是结合垫江县和鹤游镇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开设实施了校本课程《千年古县,魅力鹤游》。

课程内容设置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一方向,让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追求学生主体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发现敏感度,在学习中感悟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发展。

我们的校本课程一直在实践和探索,现将校本课程的自评报告作简要汇报。

一、课程基础建设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和重庆市教委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县教委于2015年4月下发了《关于印发垫江县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垫教委【2015】161号),明确提出重点实施十大行动计划。

垫江第二中学成立了校本教材编写组,开始广泛搜集料,着手编写有鹤游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从而确保了校本课程的顺利进行,经过多次讨论交流,确定了校本教材编写思路,制订了基本结构框架。

这里的编写理念是:让学生从历史、地理、生态科学、文化、发展等角度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变迁、自然风光产业资源、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在学习人文、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立志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细心发现、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地方特色和办学理念的高中特色课程开发案例
发表时间:2019-01-22T11:13:45.550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3月总第301期作者:佀艳英
[导读] 文中以一所初高中完全中学(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的特色课程开发为案例,列举了该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出发点、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利用到的地方特色资源和对办学理念的诠释,并总结了该校的特色课程建设的成果和不足之处,为该校特色课程建设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710000
摘要:文中以一所初高中完全中学(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的特色课程开发为案例,列举了该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出发点、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利用到的地方特色资源和对办学理念的诠释,并总结了该校的特色课程建设的成果和不足之处,为该校特色课程建设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地方特色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家选拔人才标准的变革,不少学校在忠实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自主开发校本课程体系,其中一些有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课程渐渐成为学校特色课程。

在特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比如特色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概念与范围的区别,特色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如何建设一个完善的特色课程体系,高中特色课程与高校选拔制度如何衔接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课题组研究的话题和内容。

笔者将基于文献研究和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简称曲江一中)的特色课程建设实施过程对以上部分问题进行探讨。

一、特色课程的内涵
关于特色课程的概念,近几年很多专家学者已经做过研究并给出类似的解释。

比如,根据何永红博士的看法,“特色课程”是指由地方或学校参照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和课程能力等,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特征和影响力的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根据石欧教授的定义,所谓普通高中特色课程,是指普通高中学校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核心,以地域、社区与学校资源为依托,经过比较长期的课程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性的整体风格和出色的育人成效的课程、课程实施或课程方案。

根据以上概念,笔者理解为不是所有的校本课程都是特色课程,特色课程的突出特点为独特性、延续性和多样性。

可以是根据地域特色和学校资源创造性开发的新课程,可以是国家课程的特色化实施,比如杜郎口中学的课程实施,也可以是整个学校的课程结构的特色组合方案。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第一类,即基于地方特色和办学理念的新的课程开发。

二、“特色”的具体化
特色课程区别于其他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的特点在于特色,这个特色可以是地方特色文化或资源,也可以说是学校特色。

曲江一中特色课程的特色在于融合了地方特色和学校的办学理念。

地方特色的体现在于,此校位于以有悠久历史著称的古城西安,并且是曲江新区的第一所中学。

曲江新区是西安市的旅游胜地,有很多名胜古迹,主打汉唐文化,所以此校可以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这是此校特色课程的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

另外,曲江一中的办学理念是“学生第一、特色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面向国际聚世界眼光,根治传统育中国灵魂”的教育思想,校本研修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

所以,特色发展成为此校学生发展的重要特点。

为了践行此办学理念,学校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特色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建设特色课程体系。

三、特色课程开发的出发点
在开设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曲江一中开发特色课程的出发点是践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体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为了构建互补课程体系。

特色课程成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有力补充,使得课程设置更加完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2.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竞争力。

特色课程的实施使得学生具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家选拔人才标准的变革。

3.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特色课程的开发充分挖掘了教师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本校特色资源,给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特色的平台。

4.提高学校的课程教学质量。

特色课程的建设使得教学过程多样化、特色化,有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
曲江一中的特色课程建设经过几年的摸索,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并有了比较突出的特色,即形成了基于地方特色资源(以古城西安和曲江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为主)和办学理念(学生第一,特色发展;面向国际聚世界眼光,根治传统育中国灵魂)的特色课程体系。

此校的特色课程体系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部分: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

具体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参与对象、组织形式、地方资源的利用。

从框架上可以看出,所有形式的特色课程均很好地利用了当地的特色资源,比如博物馆、民间文化、科技资源等;也可以看出这些课程的设置均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第一,特色发展”,各种课程和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平台和实践机会,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从以上特色课程体系框架上来看,也可以看出该校在特色课程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一定的规律,并具备了一些优势。

从科目数量和形式上看,此校的特色课程建设已经有一定的规模,设置的科目多,覆盖领域广,贴近学生生活,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校生活;从外在学习环境上看,特色课程已经超出了传统课堂的授课模式,不局限于学生最熟悉的教室里,而是充分利用了校内和地方特色资源,走出教室,进入实验室、博物馆、科教基地、旅游景点等,让学生有了全新的体验;从学习内容上看,有些课程的内容不是单一学科的知识,而是尝试了跨学科的内容。

但是,以上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完善。

1.每周或每学期开展一次的特色课程仍只是“边缘课程”,充当着国家课程的“配角”,在时间投入和上课频度上仍无法和国家课程相提并论。

2.特色课程的体系有一定的宽度,科目广、形式多,但是缺少应有的深度,很多科目仅短时期开设,没有很好的延续性。

3.大多数课程是以单一学科为中心,未完全超越“学科中心”的视角,很多课程是单一学科课堂教学的延伸,没有很好地柔化学科边缘和联系学生的实际,呈现出碎片化的、结构不明、层次不清的各种课程的堆积状况。

五、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方向
基于以上成果和不足,今后改进的方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特色课程的体系的建设不仅要依赖地方特色资源和学校资源,还应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大学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等因素作为设计的指导原则,设计出基于学生的真实世界、满足学生真正需要的特色课程。

2.柔化学科边缘,通过跨学科的统整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特色课程系统化,在保持广度的基础上,加深学科的深度,使得课程的设置满足学生的持续发展需要。

3.广泛调查学生的需求和爱好,让学生参与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让他们为学校特色课程的设置、形式和授课方式上献计献策。

4.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永红学校特色课程的定位及其发展策略[J].教育科学研,2011,(10):50-53。

[2]石欧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开发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1-5。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4]王淑芬校本课程建设的困境和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8,(6):105-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