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例评析-2019年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例评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苏教版上册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通常把握住三个方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师来说,这一目标的制定是不困难的,问题在于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本文拟对一节数学课加以简要概括和评析,来探讨落实教学目标的途径。

一、教学过程及点评

1.导入

①出示主题图,请学生找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②让学生观察图中校门口的两个花坛。提问:这两个花坛是什么形状?怎样比较这两个花坛的大小?引出课题(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就近取材,观察平行四边形实体图,试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这种用观察带思考的导入方式既预设了问题情境,又将知识的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预示了这节课将是一节“有故事”的课。)

2.新知教学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问:在三年级时,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出了长方形的面积?(学生试着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师板书表格。)

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引发学生的猜测: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特别大,我们还选用数方格的方法吗?

(用引发认知冲突的方式切入新知的学习。学生在数方格的操作中引发了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猜测。教师的发问使得学生的旧有经验面临考验,既推动他们想办法另辟蹊径,又增加了他们思维的紧张度。)

(2)用割补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问:我们已经学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怎样转化?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动手用剪纸、拼接的方法进行尝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展示两位同学不同的转化方法并贴在黑板上,请他们分别说说自己的转化过程。

问: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关系吗?有怎样的关系?小组内交流。

(师完善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介绍字母公式,再次完善板书)

刚才我们通过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的

面积,都可以用“底×高”来计算,说明同学们的猜测是正确的。

(在这一节中教师依然坚守“以学生动脑动手为主,教师在

要害处有所点拨”的教学思想,仍然不直接正面地“讲”新知,而是用迂回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学生通过割补实现了图形样式的转换——请注意这里有数学转换思想方法的萌芽,证实了之前的猜想,得出了正确结论。)

3.新知应用

出示问题: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米,高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请一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请注意代入字母公式计算时的书写格式。

学生通过计算得出:S=ah=6×4=24(m)

(“热炒热卖”。前边的教学中学生总结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运算公式,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抽象。转瞬间就让学生将知识投入运用,这是第二次回到生活实际,是在高一级层次上的数学向生活的回归。)

4.总结拓展

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请回想你这节课的学习活动过程,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

(让学生总结提炼学习过程,引导他们进行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的揣摩、反思。)

5.巩固练习练习(略)

二、对这堂课的小结

1.课堂上的时间与空间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大致上可以这样

说:师生分配资源的多寡比例是新旧课程课堂教学的分水岭之一。这节课实际的情况是,学生花在探究上的时间较多,教师讲授的时间较少。学生占有思考、解读学习内容的极大空间(如果教师直接、正面地将问题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不留给学生在问题空间中“跑马”的余地,那就是教师独霸思维空间的表现了)。学生在各学习环节一直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显著。

2.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发展。教师重视用图形、折叠等诉诸感觉的形式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大胆提出猜想,教学中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主去发现。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自己推导出了结论,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这个结论,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