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心理辅导的目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其间辅导员与当事人的关系能给以后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的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过去曾否定的经验,而后融合于已经改变了的自己,作出统合。 ------------------里杰斯

从中可以看出下列几点:心理辅导的对象是正常人;强调个人的力量和价值;强调认知因素,理性的作用;

研究个体个性差异;强调人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开发及必要时改变环境。

1、什么是心理辅导?如何操作?

(1)定义:心理辅导是一个利用心理辅导背景的作用改变当事人意识倾向和行为倾向的、发生在辅导员和当事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

(心理健康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作为一名心理辅导工作者,建立和健全心理保健体系,维护对方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2)操作过程:当事人---辅导员---接受---了解---建立关系---辅导---了解自我---接受自我---改变意识、行为倾向---潜能发挥---个性升华。

辅导员: 爱心、信心

(2)接受: 心胸广阔、一视同仁、注重礼仪

(3)了解: 身体总体状况、心理欲望、智力状态、情绪状态、危机状态

(4)辅导关系: 真诚的、平等的、安全的、开放的

(5)辅导: 多方面考虑问题、认识自己、建立人际能力

2、心理辅导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对象是正常人 (一是在生活、学习、交往及升学择业过程中产生心理困扰的正常学生。三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产生困扰的家长和教师,其中尤以中小学生家长为多。以开发智能、健全人格为宗旨的发展性咨询是学校心理辅导的重点)

任务:(第一,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心理健康活动课、讲座、团体辅导、改善校园心理氛围等途径,努力推行学校心理卫生计划,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学习指导、生活指导、交往指导及升学就业指导,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第二,向教师和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及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法,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通过晤谈、观察及心理测验等方法,对心理偏常学生进行鉴别,对有轻微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个别或小组辅导矫治,对少数有严重心理障碍即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加以转介,由专业机构给予治疗。)

(学校心理辅导,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学校心理辅导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学习、人格、生活、职业辅导)

3、、举例说明心理辅导的目标。

(心理健康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作为一名心理辅导工作者,建立和健全心理保健体系,维护对方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总目标:帮助当事人寻找自己的方向,并努力去实现活动目标。

分目标:多方面考虑问题、认识自己、建立人际能力

4、心理辅导的谈话技术有哪些?自己应如何提高自己的谈话技术?

(1)谈话技术:封闭式询问、开发式问道、隐愈鼓励、悉意、情感反映、摘论

5、举例说明中小学生六种问题行为。

一、抗拒权威

1、抗拒行为:不尊重权威、破坏公物、残酷

2、蔑视纪律和规范:逃学离家出走、抽烟喝酒、赌博、忘命徒式的“英雄观”

3、反社会:----一种病态人格 ----直接环境 ----辅导方法

二、品行不良:1 偷窃和偷窃癖 2 不诚实 3 轻视学业 4 交友不良

人际关系困难:1、孤独 2、社交恐惧 3、侵犯行为

四、个性缺陷:1、自我意识危机 2、情绪不成熟 3、害怕与拒绝挫折 4、希望破灭和退化

五、青春期萌动:1、早恋 2、性心理困扰和性行为倒错 3、自我形象歪曲

6、联系自己的实际,分析八种心理障碍。

一、缺乏同理心:1、什么是同理心?2、什么是原级同理心和高级同理心?3、辅导员的同理心

二、不能正向选择和关注:1、正向选择和关注2、负向选择和关注3、潜能与发挥

三、缺乏尊重和温情:1、尊重2、温情3、表达与训练

四、缺乏具体性:1、什么是具体性2、事件与感受3、逻辑与事件

五、逃避即刻性:1.感受与时态2.过去与现在3.现在与未来

六、充满对立性:1.双重信息与双重价值观2.理想与现实3.敌对

七、缺乏一致性、真实性与可靠性:1.人格缺陷2.缺乏自我同一性3.自我防卫机制

八、宾格被控:1.自我意识结构不合理2.自我评价过低

7、如何干预网络成瘾?

一.什么是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又称因特网性心理障碍,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组生理性不适。有台湾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由于重复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且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欲望,同时对上网带来的快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赖。也就是说,因为网络的许多特质带给使用者许多快感,同时又因很容易重复获得这些愉悦的体验,使用者便在享受这些快感时渐渐失去了时间感,一方面逐渐对网络产生依赖,另一方面导致沉迷和上瘾。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

(一)影响身心健康发展: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巨变期,他们的自制力、判断力和辨别力都相对薄弱,感性和理性、个性和服从、叛逆和乖顺等因素都在这一时期交汇碰撞。长期上网的青少年道德水准可能降低,出现情绪障碍等,容易导致自我人格力量的发育不良或蜕变。

(二)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网络成瘾者长期痴迷网络,会导致交往方式错位。“人机式交往”长期下去致使人际交往行为畸形,“现实自我”和“虚拟自我”相互冲突,也会导致人格异化。长期沉溺于网络的虚幻环境,易形成缄默、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等现象。

四.如何干预网络成瘾

1.强化干预:强化是使有机体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它可以分为奖励与惩罚两种。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干预方法使用最为普遍,效果也最好。在网络成瘾的干预中,奖励的使用条件是一旦发现成瘾学生有了减少上网的行为时,就给予奖励、表扬或肯定性评价。惩罚的使用条件是一旦发现成瘾学生上网时间增加时,立即给予处罚。处罚可以是物质性的,如取消他获得他最想要的东西的权利,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如校纪处分等。

2.厌恶干预法:厌恶干预指采用惩罚性的厌恶刺激来减少或消除一些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常用做法有橡皮圈拉弹法、不赞成干预、内隐致敏法等。(1)橡皮圈拉弹法。是由成瘾学生预先在自己手腕上套上一根橡皮圈,当他坐到电脑前准备上网时,自己用力拉弹手腕上的橡皮圈,使其手腕有强烈的疼痛感,从而提醒自己下网。也可借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