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试题[1]

合集下载

《水文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六套卷

《水文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六套卷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一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填空题(30 分)1.从成因角度分析,粘性土空隙主要组成有、和(3 分)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和(3 分)3.地下水含水系统按岩石空隙特征可分为、和。

(3 分)4.由地下水蒸发排泄作用,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条件是、和。

(3 分)5.上层滞水是指分布在带中,局部之上,岩层空隙之中的水。

(4 分)6.导水断层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意义,它可以起到作用。

(3 分)7.控制岩溶发育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

(2 分)8.水文循环按循环途径不同可分为和。

(2 分)9.地下含水系统的补给来源有:、、、和的补给。

(5 分)10.岩石中的空隙是地下水的和。

(2 分)二.是非判断题(每题 3 分,共15 分)1.地下水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2.承压水头是指井中静止水位到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

()3.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时,地下水必然向河水排泄。

()4.通常情况下,在洪积扇顶部打井,井打的越深,井中水位埋深也越大。

()5.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水位埋深越大,给水度也越大。

()三.选择题(每题3 分,共15 分)1.达西定律对下列条件适用()A.层流、稳定流;B.层流、非稳定流;C.层流、稳定流和非稳定流;D.层流、紊流2.砂砾类松散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A.孔隙度大小;B.排列方式;C.颗粒直径大小;D.结构3.地下水流网中流线与等势线()A.正交;B.斜交;C.相交;D.平行4.渗入-径流型地下水循环的长期结果,使地下水向()方向发展。

A.溶滤淡化; B.水质不变; C.溶滤咸化; D. A 或B。

5.在天然条件下,控制一个地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轮廓的影响因素是()。

A 水文因素,B 气象因素,C 地质因素,D 人类活动四.根据图4-1 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20 分)4.1在图中画出示意流网;(图中“ ”表示地下分水线)。

(5 分)观1甲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砂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粘性土图4-14.2在甲、乙处各打一口井,要求井的深度不同,且甲井水位比乙井水位高。

水文地质学基础(1)

水文地质学基础(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代码:610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持水度含水层上层滞水水力梯度地下水均衡岩溶水二、判断正误(正确打7,错误打x,每题2分,共10分)1.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越大,该含水层越富水。

()2.并不是多孔介质的孔隙度越大给水度也越大。

()3.多孔介质中的渗透速度不等于地下水的实际流速。

()4.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完全取决于地下水补给量的大小。

()5.所有隔水层都是不含水和不透水的岩层。

()三、以下图(a)、(b)、(c)所示为三个含水层剖面示意图,假定地下水为稳定运动,试绘出各自的地下水位(水头)曲线示意图。

(6分)四、简述地下水化学成分的主要形成作用。

(15分)五、简述地下水资源的特征。

(15分)六、试论述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

(30分)//ZZ//Z/Z/Z/ZZZZ/ZZZZ/Z/////////ZZ/Z/ZZZ/Z试题三图(a)%%么«%;“*Hi用//////////,///////////////////////////////oo°01%。

O%0。

•…・・J・・・•**•*试题三图(b)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代码:415一、解释概念(每题5分,共30分)1.孔隙度2.承压水3.毛细水4.溶滤水5.溢流泉6.岩溶二、分析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1.达西定律2.脱碳酸作用3.裂隙水的基本特点4.地下水系统5.地下水补给资源及其供水意义三、画出下面降雨入渗条件下河间地块剖面的流网(画出流线、等水头线,标出钻孔中的水位。

20分)四、阐述影响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因素(25分)五、论述人类影响下地下水动态的基本类型并分析其成因(25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名称: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代码:415一、请指出下列相关概念的区别(每题6分,共30分)1.孔隙度、孔隙比2.潜水、承压水3.蒸发、蒸腾4.溶滤作用、浓缩作用5.非均质性、各向异性二、填空(每题6分,共30分)1.含水层从外界获得补给的方式包括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解了大量CO 2的地下水在温度或压弓时将发生脱碳酸作用。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的地质学分支。

A. 水沉积物B. 水资源C. 地下水D. 水文循环2. 地下水通过()而重新进入大气层。

A. 蒸发作用B. 降雨C. 河流补给D. 表层水文循环3. 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

A. 天然排泄B. 人为开采C. 水文建设D. 污染4. 地下水流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

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压力C. 渗透系数D. 孔隙度5.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互作用可以通过()来研究。

A. 水文循环B. 地下水位观测C. 水文地质调查D. 地下水污染监测6.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

A. 大气降水B. 河流水体C. 地表径流D. 蒸散发作用7. 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的问题包括()。

A. 城市地面沉降B. 地震C. 水文断层破裂D. 地球轨道变化8.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下水的贮存形式?A. 地下河流B. 地下湖泊C. 地下岩石裂隙D. 地下土壤孔隙9. 水文地质调查常用的方法包括()。

A. 钻孔B. 遥感技术C. 地震勘探D. 水样分析10. 地下水流动的方向一般是()。

A. 由低到高地势B. 由高到低地势C. 横向流动D. 纵向流动11.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地下水的质量?A. 岩石类型B. 地下水位C. 地下水流速D. 水体温度12. 地下水的利用包括()。

A. 城市供水B. 农田灌溉C. 工业用水D. 以上答案都正确13. 地下水的危害主要包括()。

A. 水灾B. 地下空洞C. 沉降D. 以上答案都正确14. 以下哪个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最大?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温度C. 地下水含盐量D. 地下水流速15.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

A. 充分利用地下水B. 保护地下水质量C. 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D. 以上答案都正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 1 )是水文地质学的基础。

17. 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引发地( 2 )沉降。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4)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9)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15)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20)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22)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29)AHA12GAGGAGAGGAFFFFAFAF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35)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37)第十章孔隙水AHA12GAGGAGAGGAFFFFAFAF (40)第十一章裂隙水 (42)第十二章岩溶水 (45)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48)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49)AHA12GAGGAGAGGAFFFFAFAF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AHA12GAGGAGAGGAFFFFAFAF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AHA12GAGGAGAGGAFFFFAFAF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完整word版《专门水文地质学》习题集.docx

完整word版《专门水文地质学》习题集.docx

《水文地质勘查》试题库绪言1.水文地质勘查?2.水文地质勘查的任务?3.水文地质勘查研究内容?4.水文地质勘查理论与技术方法在哪些方面还需加强研究?第一篇水文地质调查方法第一章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概况1.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2.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按其目的、任务和调查方法的特点分为三类:、、。

3.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比例尺?4.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比例尺?5.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划分的必要性?6.我国不同部门对供水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划分?7.划分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具体要求?8.最基本的水文地质调查所使用的手段(或称工作种类)有六种:、、、、和。

9.水文地质勘探包括、和,其中最主要的是,其次是。

10.水文地质野外试验包括、、、、等。

11.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的项目一般包括、、、等。

12.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普查)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以为主,配合少量的和工作。

13.水文地质初步勘探阶段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为:、、、。

14.水文地质详细勘探阶段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以和为主,以及地下水动态观测和室内分析、实验。

15.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16.水文地质调查设计书编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第二章水文地质测绘1.水文地质测绘?2.水文地质测绘的目的?3.水文地质测绘是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在水文地质普查阶段,主要进行。

4.水文地质测绘通常在比例尺的地质图上填水文地质图。

若没有地质底图,则要同时进行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的填图,这时称为综合性地质—水文地质测绘,此种测绘所用的地形底图比例尺,一般要求比最终成果图的比例尺大倍。

5.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和调查内容?6.水文地质测绘的成果主要有、水文地质剖面图、各种地下水点和地表水体的调查资料,以及水文地质测绘报告。

7.水文地质图的主要内容?8.水文地质测绘中对岩性观察研究的主要内容?9.水文地质测绘中调查研究地质构造的目的?10.地貌调查在水文地质测绘中的意义?11.调查是水文地质测绘工作的核心工作。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种地质构造对地下水运动有利?a) 断裂带b) 折叠褶皱c) 岩浆侵入岩d) 石灰岩溶蚀答案:d) 石岩岩溶蚀2. 以下哪种地层对地下水不透水?a) 砂岩b) 粘土c) 砾石d) 砂砾岩答案:b) 粘土3.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下水流动的控制因素?a) 地层裂隙b) 斜坡c) 水文地质构造d) 岩性答案:b) 斜坡4. 地下水循环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大气降水b) 地下水流c) 地面径流d) 河流答案:a) 大气降水5. 以下不属于地下水循环路径的是?a) 表层径流b) 蒸发蒸腾c) 再生雨d) 井水答案:a) 表层径流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下水流动速度快于地表水。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2. 地下水是地球深部加热造成的。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 地下水流动方向仅受地表水流动方向的影响。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4. 砂岩地层比砂砾岩地层更透水。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5. 地下水污染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要说明地下水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地下水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大气降水、地面径流、蒸发蒸腾、地下水流动等。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循环系统的起点,地面径流是指由地面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径流,蒸发蒸腾则是指水蒸发成水蒸气,地下水流动则是地下水在地下岩层中的流动过程。

2. 为什么地下水循环系统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答案:地下水循环系统是生态环境中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源,维持植物生长;同时地下水可以渗入地下河流、湖泊等水体,保持水体的稳定;还可以维持生物的生存,为生态系统提供所需的水源,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综合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结合你对水文地质学的理解,阐述地下水循环系统与地质构造的相互关系。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新)地质水文工试题库(发送各矿)

(新)地质水文工试题库(发送各矿)

第二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地质、水文工理论考试题库一、填空题1、增温带中深度每增加100米,温度升高的度数称地温梯度。

2、裂隙水的类型可分为成岩裂隙水、风化裂隙水、构造裂隙水。

3、一幅正规的地质图应该有图名、比例尺、图例和责任表。

4、井巷穿过含水层时,应详细描述其产状、厚度、岩性、构造、裂隙或岩溶的发育与充填情况、揭露点的位置、标高、出水形式、涌水量、水温等,并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5、地下水按含水岩层空隙的性质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6、岩层的产状要素分别是走向、倾向、倾角。

7、褶曲的根本形式可分为向斜和背斜两种。

8、溶洞的发育和溶洞塌陷是形成陷落柱的根本原因。

9、地下水的存在形式主要以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和重力水等几种形式存在于岩石空隙中。

10、根据层理的形态,通常可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

11、煤层顶板分为伪顶、直接顶、老顶。

12、断层几何要素有:断层面、断层线、断盘、断煤交线、断距。

地质构造是影响煤矿建设和生产的各种地质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包括褶皱、节理和断层。

13、根据回采后工作面上面岩层的破断的程度,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可分为冒落带、_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即通常所说的“三带〞。

14、根据煤层开采技术特点,可将煤层厚度分为三级,薄煤层≤ 1.30 米、中厚煤层 1.31~3.50 米和厚煤层> 3.50 米。

15、按煤炭资源回收率标准要求,采区回采率:薄煤层不低于 85 %,中厚煤层不低于 80 %,厚煤层不低于 75 %。

16、储量计算时以吨为单位,汇总时以万吨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17、实际测得某倾斜巷道长,巷道的倾角为30°,该巷道绘制在1:2000图纸上的长度为54.28 mm。

18、陷落柱的根本形态分为陷落柱的平面形态、陷落柱的剖面形态、陷落柱的高度、陷落柱的中心轴。

19、碎屑岩类分为:砾岩、〔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火山角砾岩。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试题一、填空题1、矿井水文地质学所指的下三带是指:底板破坏带、原始导升带、完整岩层带。

2、含水层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岩层具有连通的空隙、隔水地质条件和足够的补给水源。

3、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4、地下水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可分为:孔隙水和裂隙水。

5、充满于上、下两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成为承压水。

6、最适宜承压水形成的构造形式有向斜和单斜。

8、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

11、透水性是指岩石允许水头透过的能力。

其定量指标为渗透系数。

四种,即矿体及围岩空隙中的地下水、地表水、老窑积水和大气降水。

14、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1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16、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20、相对湿度是指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21、径流是指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22、水系的流域是指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23、分水岭是指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24、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5、孔隙度是指松散岩石中,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所占的体积。

26、裂隙率是指裂隙体积与包括裂隙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

27、饱和度是指实际含水量与饱和含水量之比。

28、给水度是指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

44、地下水的硬度大小取决于水中的Ca2+、Mg2+的含量45、地下水按硬度可分为极软水、软水、微硬水、硬水、极硬水。

46、老空区积水探放孔在平面上终孔间距不得超过3 m,厚煤层内各孔终孔垂距不得超过1.5 m。

58、涌水量预测常用的方法有比拟法、解析法。

二、选择题1、(C)是构造裂隙中最易造成灾害性事故的进水通道。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详解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详解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水文地质试题及答案 三

水文地质试题及答案 三

水文地质试题及答案三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地质学基础试题(三)⼀.填空题(共30分)1.岩⽯的空隙可分为孔隙、裂隙和溶⽳。

(3分)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和接触带泉。

(3分)3.地下⽔中主要的阴离⼦有Cl-, SO42-, HCO3-、阳离⼦有Na+, K+, Ca2+, Mg2+。

(6分)4.岩⽯的空隙给地下⽔提供了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

(2分)5.地下⽔⽤于供⽔⽔源有以下优点:普遍分布、时间调节性、⽔质较好。

(3分)6.岩⽯的⽔理性质包括容⽔度、给⽔度、持⽔度和透⽔性。

(3分)7.地下⽔动态是指在与环境相互作⽤下,含⽔层各要素(⽔位、⽔量、⽔化学成分、⽔温等)随时间的变化。

(2分)8.写出图1承压含⽔层中各代号的名称。

(8分)①含⽔层;②隔⽔底板;③承压⾼度;④含⽔层埋深;⑤承压⽔测压⽔位;⑥补给区;⑦承压区;⑧⾃流区(⾃溢区)。

②⼆.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2.1 弹性给⽔度:在承压含⽔层中,测压⽔位下降(或上升)⼀个单位深度,单位⽔平⾯积含⽔层释出(或储存)的⽔的体积。

2.2 溶滤作⽤:在⽔与岩⼟相互作⽤下,岩⼟中⼀部分物质转⼊地下⽔中。

2.3 降⽔⼊渗系数:降⽔量补给地下⽔的份额。

2.4 含⽔层: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的岩层。

2.5 地下⽔流动系统:指由源到汇的流⾯群构成,具有统⼀时空演变过程的地下⽔体。

三.是⾮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1.地下⽔含⽔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是)2.渗透流速总是⼩于实际流速。

(是)3.当河⽔位⾼于地下⽔位时,地下⽔必然获得河⽔的补给。

(否)4.潜⽔⾯的起伏变化及坡度⼤⼩与地形、⽔⽂⽹及含⽔层的透⽔性有关。

(是)5.地下⽔可以从⽔⼒坡度⼩的地⽅流向⽔⼒坡度⼤的地⽅。

(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分析⽐较砾⽯、砂、粘⼟三者孔隙度、给⽔度和透⽔性的⼤⼩。

答案:孔隙度:粘⼟>砂>砾⽯给⽔度:砾⽯>砂>粘⼟透⽔性:砾⽯>砂>粘⼟2.⽐较孔隙⽔、裂隙⽔、岩溶⽔的动态差异。

水文地质考试试题

水文地质考试试题

水文地质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哪种岩石的孔隙度通常较大?()A 花岗岩B 石灰岩C 玄武岩D 大理岩2、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

A 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B 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C 重力水、毛细水和结合水D 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3、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 大气降水B 河流补给C 承压水补给D 以上都是4、承压水的特点是()。

A 有自由水面B 补给区与分布区不一致C 受气候影响大D 以上都不对5、达西定律适用于()。

A 所有地下水运动B 层流运动的地下水C 紊流运动的地下水D 以上都不对6、影响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的因素不包括()。

A 岩石成分B 气候条件C 地下水的流速D 地球引力7、下列哪种地下水的矿化度通常较高?()A 孔隙水B 裂隙水C 岩溶水D 包气带水8、泉按补给来源可分为()。

A 上升泉和下降泉B 侵蚀泉、接触泉和溢出泉C 温泉和冷泉D 以上都是9、水文地质勘查中,抽水试验的目的是()。

A 测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B 了解地下水的水质C 确定含水层的厚度D 以上都是10、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不包括()。

A 流沙B 管涌C 地面沉降D 增强地基承载力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______、______和______及其与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关系的学科。

2、岩石中的空隙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3、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4、地下水的运动方式有______和______。

5、含水层是指能够______并______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6、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7、常见的地下水污染途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8、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9、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一、选择题1.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______的科学。

A. 水的物理性质B. 地下水的运动规律C.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D.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______。

A. 降水B. 河流C. 湖泊D. 工业废水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地下水流动的主要因素?A. 地质构造B. 土壤类型C. 地表植被D. 地下水位4. 地下水的开采应遵循______原则。

A. 持续开采B. 保护性开采C. 随意开采D. 高强度开采5.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哪些?A. 农业活动B. 工业排放C. 生活污水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1. 地下水按其所处的岩石类型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2. 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______和______是影响其速度的主要因素。

3.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考虑到水资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判断题1. 地下水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可以无限制地开采使用。

(对/错)2. 地下水的水位变化与降水量、蒸发量、地下水补给和开采等因素有关。

(对/错)3.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主要由岩石的矿物成分决定。

(对/错)4. 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一旦发生很难治理。

(对/错)5.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对/错)四、简答题1. 简述地下水的形成过程。

2. 描述地下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3. 阐述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

4. 讨论地下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5. 提出几点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建议。

五、论述题1. 分析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平衡二者的策略。

2. 论述城市化进程中地下水资源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3. 探讨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及其适应性管理措施。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地质试题一、填空题1、矿井水文地质学所指的下三带是指:底板破坏带、原始导升带、完整岩层带。

2、含水层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岩层具有连通的空隙、隔水地质条件和足够的补给水源。

3、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4、地下水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可分为:孔隙水和裂隙水。

5、充满于上、下两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成为承压水。

6、最适宜承压水形成的构造形式有向斜和单斜。

7、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探紧密结合,将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做为一个整体,运用先进和综合手段进行。

8、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

9、就全国实际资料看,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0.06Mpa/m,正常块段不大于0.15 Mpa/m.10、根据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量性质、富水性、补给条件,单井年平均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项,把矿井水文地质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个类型。

11、透水性是指岩石允许水头透过的能力。

其定量指标为渗透系数。

12、矿井涌水量常用观测方法有:容积法、浮标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水仓水位观测法及水泵有效功率法。

13、矿井充水的水源有四种,即矿体及围岩空隙中的地下水、地表水、老窑积水和大气降水。

14、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1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16、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17、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

18、水文循环是指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19、绝对湿度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20、相对湿度是指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21、径流是指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22、水系的流域是指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23、分水岭是指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24、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5、孔隙度是指松散岩石中,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所占的体积。

26、裂隙率是指裂隙体积与包括裂隙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

27、饱和度是指实际含水量与饱和含水量之比。

28、给水度是指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

29、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包括地面调查、钻探、物探及水文地质试验。

30、水文地质试验包括抽水试验、放水试验及注水试验。

31、矿井水灾害按水源划分类型有:地表水害、松散含水层水害、煤系砂岩水害及灰岩水害。

32、矿井水灾害按突水机理划分类型有煤层顶板水害类、煤层底板水害类、老空和老窑水害类及其它水害类。

33、矿井主要导水通道有:导水断层、岩溶陷落柱、导水钻孔、采动破坏形成的裂隙和岩溶塌陷。

34、煤矿井下主要排水设备水泵必须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

35、煤矿井下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

36、煤矿井下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

37、煤矿井下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

38、煤矿井下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

39、煤矿井下主要排水设备水管必须有工作和备用的水管。

40、煤矿井下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

41、煤矿井下工作和备用水管的总能力,应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

42、煤矿井下主要泵房至少有2个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并应高出泵房底板7m以上。

43、岩层的产状要素包括走向、倾向和倾角。

44、地下水的硬度大小取决于水中的Ca2+、Mg2+的含量45、地下水按硬度可分为极软水、软水、微硬水、硬水、极硬水。

46、老空区积水探放孔在平面上终孔间距不得超过3 m,厚煤层内各孔终孔垂距不得超过1.5 m。

47、探老空区积水的超前钻孔,一般超前距不得小于10-20m。

48、矿井涌水量年平均<180m3/h(西北地区0-100 m3/h),最大涌水量<300m3/h,属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49、矿井涌水量年平均180-<600m3/h(西北地区100-150 m3/h),最大涌水量<1200m3/h (西北地区120-300 m3/h),属于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50、矿井涌水量年平均600-2100m3/h(西北地区150-1200 m3/h),最大涌水量1200-3000m3/h(西北地区300-3000 m3/h),属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51、矿井涌水量年平均1200-3000m3/h,最大涌水量>3000m3/h,属于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

52、1996年“缓倾斜煤层顶板分类方案”将直接顶板分为四类,分别是不稳定、中等稳定、稳定、不稳定四类。

53、1996年按基本顶来压显现强度将基本顶划分四类分别是不明显、明显、强烈、非常强烈。

54、1996年根据底板的压入特性将底板划分为五类,分别是极软、松软、较软、中硬、坚硬。

55、影响矿山压力的地质因素有煤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瓦斯。

56、甲烷是矿井瓦斯的主要成份。

57、底板受构造破坏段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0.6 kgf/cm2.m,正常块段不大于 1.5 kgf/cm2.m。

58、涌水量预测常用的方法有比拟法、解析法。

59、地质预报以时间可分为:年度地质预报、月度地质预报、临时性地质预报。

60、地质预报的重点内容有:地质构造、水、小窑、采空区、冲刷、破碎带、薄基岩、煤层自然及火烧区等。

二、选择题1、(C)是构造裂隙中最易造成灾害性事故的进水通道。

A、节理B、断裂破碎带C、断层2、含水中等的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L/sm)为(B)A、<0.1B、0.1-2C、2-10D、>103、掘进工作面进入积水警戒线后,必须超前探放水,并在距积水实际边界(B)米处停止掘进,进行打钻放水,在确证积水已被基本放净后,才允许继续掘进。

A、15B、20C、25D、304、钻孔单位涌水量为标准的富水性分级为强富水性的是:(C)A、q <0.1 L/s·m;B、0.1 L/s·m<q≤1.0 L/s·m;C、1.0 L/s·m<q≤5.0 L/s·m;D、q>5.0 L/s·m。

5、防水闸门来水一侧(A)处,应加设1道挡物篦子门。

A、15~25mB、10-15mC、15-20m D:20-25m6、煤矿井下主要排水设备水泵须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C)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

A、10hB、15hC、20h D:24h7、煤矿井下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B)A、60%B、70%C、75%D、80%8、煤矿井下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C)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

A、10hB、12hC、20hD、24h9、煤矿井下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D)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

A、10hB、12hC、24hD、20h10、煤矿井下工作和备用水管的总能力,应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B)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

A、10hB、20hC、24hD、15h11、新建、改扩建矿井或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A)的正常涌水量。

A、8hB、10hC、12hD、15h12、主要水仓的空仓容量必须经常保持在总容量的(B)以上。

A、60%B、50%C、70%D、80%13、老空区积水探放孔在平面上的终孔间距最大不得超过(C)m。

A、10B、5C、3D、614、探老空区积水的超前钻孔,一般超前距不得小于(D)m。

A、5-10B、10-15C、5-15D、10-2015、矿井涌水量年平均<180m3/h,最大涌水量<300m3/h,属于水文地质条件(A)。

A、简单B、中等C、复杂D、极复杂16、矿井涌水量年平均180-<600m3/h,最大涌水量<1200m3/h,属于水文地质条件(B)A、简单B、中等C、复杂D、极复杂17、矿井涌水量年平均600-2100m3/h,最大涌水量1200-3000m3/h,属于水文地质条件(C)。

A、简单B、中等C、复杂D、极复杂18、矿井涌水量年平均1200-3000m3/h,最大涌水量>3000m3/h,属于水文地质条件极(D)。

A、简单B、中等C、复杂D、极复杂19、底板受构造破坏段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B)kgf/cm2.m。

A、0.3B、0.6C、0.5D、1.5三、判断题1、溶隙溶洞主要分布在构造裂隙发育的部位。

(√)2、节理,尤其是张节理是矿井充水的有利通道。

(√)3、潜水面形状与地形关系密切,但潜水面坡度总大于当地地面坡度。

(×)4、构造裂隙是矿井充水和透水的主要通道。

(√)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7、降水、蒸发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

(√)8、煤矿井下防水闸门来水一侧,应加设1道挡物篦子门,来水时先关防水闸门,后关篦子门。

(×)9、煤矿井下主要排水设备水泵须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

( √ )10、煤矿井下主要排水设备水泵须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5%。

(×)11、煤矿井下主要排水设备水管必须有工作和备用的水管。

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

( √ )12、煤矿井下主要排水设备水管必须有工作和备用的水管。

工作和备用水管的总能力,应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4 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

(×)1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主要泵房至少有2个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并应高出泵房底板8m以上。

(×)14、主要水仓必须有主仓和副仓,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能正常使用。

( √ )15、矿井涌水量年平均180-<600m3/h,最大涌水量<1200m3/h,属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16、矿井涌水量年平均600-2100m3/h,最大涌水量1200-3000m3/h,属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 √ )17、矿井涌水量年平均<180m3/h,最大涌水量<300m3/h,属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