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针灸治疗恶寒
针灸处方
1、张某,女,48岁,全身关节疼痛1月余,痛无定处,关节屈伸不利,恶寒、恶风、舌淡苔薄、脉浮、给予正确诊断及针灸治疗诊断:痹症(行痹)处方:曲池丄 ?血海〇双(膈腧〇双) ?合谷丄太冲丄 ??三阴交丨 ?阳陵泉丨 ?阿是穴〇留针20分钟 ?3天/次 ??30天/疗程1、王某,女 31岁。
患者于去年春季感受风寒后,自觉各个小关节疼痛,痛定无处,尤以手指关节疼痛为甚,逐渐出现肘、膝关节疼痛。
曾在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现症,指关节轻度肿大,拘紧,膝关节活动不利,活动后踢腿更甚。
全身关节痛无定处,伴有疲乏、面色萎黄、自汗。
请给予正确的诊断处方。
诊断:痹症(行痹、痛痹)处方:主穴膝眼丄(或膝阳关)八邪丄 ??曲池丄配穴阿是穴〇 ?、合谷丨 ?、太冲丨、足三里丅(脾俞、胃俞)、阳陵泉丄2、李某,男 36岁。
左侧膝关节红肿疼痛2周,不能行走,伴发热、口苦、咽干、尿黄等症,经检查诊断为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请给予正确的诊断处方。
诊断:痹症(行痹)处方:曲池丄〇 ?血海丨 ?合谷丄太冲丄 ??三阴交丨 ?阳陵泉丨 ?阿是穴〇留针20分钟 ?每5分钟行一次针 ?一天一次 ?5次为一疗程3、李某,男 37岁。
2小时前搬运东西时不慎扭伤腰部,疼痛剧烈,不能俯仰。
检查腰部肌肉发紧,可触及条索状物,压痛明显,不但红肿,俯仰活动受限。
请给予正确的诊断及最佳的针灸处方。
诊断:腰痛(淤血腰痛)处方:后溪透劳宫 ??阿是穴↓ ?委中↓留针20分钟 ?活动 ?起针后腰部阿是穴拔罐 ?每日一次 ?3-5次一疗程2、刘某,33岁,三年前收割水稻,遭雨淋受凉后,出现腰部酸痛发凉,气候有变化时加俱,症状时好时坏,两天前因劳累过度,疼痛加剧,腰部不能俯仰,下床困难,痛连下肢诊断:腰痛 ?(寒湿腰痛、瘀血腰痛)主穴:腰阳关丄 ?肾俞丨 ?大肠俞丨阿是穴↓〇配穴:环跳丄 ?隔俞丨 ??命门△3 ?远端 ?委中丨或昆仑丨 ??阴陵泉丨每天一次 ?10次一疗程4、王某,男 32岁。
从恶寒与畏寒的本质进一步谈表证的含义
2021年6月 第11期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从恶寒与畏寒的本质进一步谈表证的含义王谦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恶寒与畏寒,进一步说明表证的含义。
古人并未将恶寒与畏寒严格区分,今人将恶寒与畏寒重新定义,但同时对恶寒与畏寒属于何证产生了错误,现代中医诊断教材既肯定古人“有一分恶寒,即有一份表证”的说法,又认为里实寒证也可以恶寒,这在理论上属于矛盾。
笔者通过讨论,认为恶寒与畏寒是为了区分表里而设,恶寒是表证的必有表现,而畏寒则是里证的表现。
【关键词】恶寒;畏寒;表证;本质[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1-0024-02表里概念是中医八纲辨证理论中的其中一个纲领,表里揭示的是疾病的层次,在表者,邪气尚浅,程度尚轻。
在里者,邪气较深,程度较重。
因此,在临床上判断疾病是表证还是里证,对于判断疾病轻重、预后尤其是确立治则、治法上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讲“理、法、方、药”,先认识了疾病的机理,才能确立治法,进一步才开出正确的方药。
因此,任何疾病,都要先明机理,或者从辨证施治来讲,先辨证,先诊断明确,才能谈治疗。
所以如果表证的概念尚不清楚,临床何谈去辨别表证。
分不清表证,那治疗也就自然错乱。
表证的定下如何去下?按照《中医诊断学》教材的说法,表证的概念已成定论,但很多人在学习表证理论时,依然会心存困惑,包括依然有人不断将表证的问题作为学术问题而讨论不休。
尤其对恶寒的说法讨论较多,关于恶寒的疑点也较多。
说明表证的概念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
笔者通过近年来对表证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得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现从恶寒与畏寒关系角度来讨论表证的实质。
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同行斧正。
1 当今教材对恶寒与畏寒概念的描述当今各版本《中医诊断学》教材对恶寒与畏寒的定义基本一致。
恶寒为患者感觉怕冷,且通过加衣取暖不能缓解;畏寒也是患者感觉怕冷,但加衣取暖可以缓解。
针灸治疗常见病
其他治疗
1.穴位贴敷法 选肺俞、定喘、风门、膻中、丰隆,用白附子,洋金 花,川椒,樟脑制成粉剂。将药粉少许置穴位上,用胶布贴敷,每3~ 4日更换1次,最佳在三伏天应用。亦可用白芥子、甘遂、细辛、丁香、 苍术、川芎等量研成细粉,加入基质,调成糊状,制成直径1厘米圆饼, 贴在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每3天更换1次,合用于内伤咳嗽。
治疗
【治则】风寒证—祛风散寒、宣肺解表,针灸并用, 泻法
风热证—疏散风热、清利肺气
暑湿证—清暑化湿、疏表和里,只针不灸,泻法
【主穴】风池、大椎、列缺、合谷、外关
【方义】风池、大椎、外关—疏风祛邪解表
合谷—祛风清暑、解表清热
列缺—宣肺止咳
配穴
风寒感冒者,加风门、肺俞 风热感冒者,加曲池、尺泽、鱼际 鼻塞者,加迎香 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 咽喉疼痛者,加少商、商阳 全身酸楚者,加身柱 暑湿者,加中脘、足三里
病因病机
不论是风火外袭还是胃火炽盛,火邪循经上炎均可引起 牙痛。又因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亦可 引起虚火牙痛。
实——风火外袭——风火牙痛
火(热)
胃火炽盛——胃火牙痛
虚——虚火上炎——虚火牙痛
临床体现
牙痛每因冷、热、酸、甜等刺激而发作或加重。可伴有牙龈红肿、 牙龈出血、齿龈萎缩、牙齿松动、咀嚼困难或有龋齿存在。 1.风火外袭:发作急骤,牙痛剧烈,牙龈红肿,喜凉恶热。兼发烧、 口渴、腮颊肿胀。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胃火炽盛:牙痛剧烈,牙龈红肿甚至出血,遇热更甚。伴口臭、尿 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 3.虚火上炎:牙齿隐隐作痛,时作时止,午后或夜晚加重,日久不愈 可见齿龈萎缩,甚则牙根松动。伴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舌质红嫩、少 苔或无苔,脉细数。
针灸学问答题
简答题1. 经络系统包括哪些内容?答: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十五络脉;以及许多孙络、浮络等所组成。
其中以十二经脉为主体。
它们相互连接,组成一个周而复始的联络系统。
2. 针灸治疗疾病的原则?答:针灸的治疗原则是治疗疾病时所依据的准。
根据中医治疗学基本思想和针灸治疗疾病的具体实践,可将针灸治疗原则归纳为标本缓急、补虚泻实、局部整体和三因制宜等。
标本缓急应:用有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四个要点。
补虚泻实:疏风解表、泻热通便、理气豁痰、活血化瘀.补法泻法调法。
局部整体:局部治疗、整体治疗、局部整体兼治。
三因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3. 什么是郄穴?其临床治疗作用有哪些?答:郄穴是指各经经气所深聚的地方。
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以及奇经八脉中的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合起来共十六个郄穴。
这十六个郄穴为:肺经郄穴孔最、大肠经郄穴温溜、胃经郄穴梁丘、脾经郄穴地机、心经郄穴阴郄、小肠经郄穴养老、膀胱经郄穴金门、肾经郄穴水泉、心包经郄穴郄门、三焦经郄穴会宗、胆经郄穴外丘、肝经郄穴中都、阳跷脉郄穴附阳、阴跷脉郄穴交信、阳维脉郄穴阳交、阴维脉郄穴筑宾。
郄穴常用以辅助诊断急性病痛。
当脏腑经络患有急病时,按压郄穴,常常会在本经郄穴上出现阳性反应。
例如急性胸膜炎可在心包经郄穴郄门出现压痛,急性乳腺炎可在胃经郄穴梁丘出现压痛。
在治疗上郄穴则多用于治疗急症,是急救的常用穴,例如心绞痛则取心包经郄穴郄门。
另外,阴经的郄穴可止各种出血。
例如支气管扩张急性咯血或肺结核突然大量咯血时,均选肺经郄穴孔最用以止血。
阳经的郄穴则善于止痛。
例如急性胃脘痛可取胃经,郄穴梁丘。
4. 简述常用的配穴方法。
答:配穴是在选穴的基础上,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
其目的是加强腧穴的治病作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浅谈《针灸甲乙经》之经穴处方特点
浅谈《针灸甲乙经》之经穴处方特点作者:程燕李家康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年第12期【摘要】目的对《针灸甲乙经》的经穴处方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以使《针灸甲乙经》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应用研究。
方法主要选取《针灸甲乙经》中卷七至卷十二中的针灸处方,分析经穴处方特点。
结果《针灸甲乙经》主要以单穴使用为主,占83.4%,配穴使用以五腧穴使用最多,辨证取穴是其最大的特点。
另外还有很多其他配伍使用,如经穴配伍,经经配伍等。
结论《针灸甲乙经》为后世的针灸的临床应用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财富,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针灸甲乙经》;经穴处方;特点《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以《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为蓝本,加以比较研究,按类编排,删除浮言和重复,并广泛吸收秦汉时期针灸医学实践经验编撰而成,是现存最早第一部理论系统、临床丰富的针灸学专著,被人们称做“中医针灸学之祖”。
《甲乙经》总成12卷,128篇,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
《甲乙经》大量填补了腧穴理论的空白,从《黄帝内经》的160多穴增加到349个,并记述了各部穴位的别名、部位、取法、何经所会、何经脉气所发、五输穴理论、适应证和禁忌等等,卷七至卷十二积累了大量的针灸处方,为后世针灸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现简单谈谈《甲乙经》的临床经穴特点与应用。
1 单穴处方使用特点1.1 精简而慎重《甲乙经》有1045个处方,其中873个为单穴处方,占,处于绝对地位。
华佗治病主张疏针简灸,《魏志》说:“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七、八壮,病亦应瘦;若当针,亦不过一、二处。
”明代李梃《医学入门》曰:“百病一针为率,多则四针,满身针者可恶。
”单穴使用得当,取穴正确,也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现代神经生理学角度看,多种刺激达到中枢所产生的综合作用,其结果可互相抵消,或彼此增强而产生另外的后果。
单穴使用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腧穴的作用,也体现了在当时腧穴的临床应用情况,即精、简而慎重。
针灸学-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针灸学-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第三⼗⼆单元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中风辨证要点风、⽕、痰、瘀为主要病因。
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肝肾阴虚,⽓⾎虚弱为致病之本,风、⽕、痰、瘀为致病之标。
中风的治疗1.基本治疗(1)中经络治法调神导⽓,疏通经络。
以督脉、⼿厥阴及⾜太阴经⽳为主。
主⽳⽔沟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沟内泉泽焦萎,(⼈急中经风)。
沟内泉泽交委⽅义脑为元神之府,督脉⼊络脑,⽔沟醒脑开窍、调神导⽓;⼼主⾎脉藏神,内关调理⼼神,疏通⽓⾎;三阴交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配⽳肝阳暴亢配太冲、太溪;风痰阻络配丰隆、风池;痰热腑实配曲池、内庭、丰隆;⽓虚⾎瘀配⾜三⾥、⽓海;阴虚风动配太溪、风池。
⼝⾓歪斜配颊车、地仓;上肢不遂配肩髃、⼿三⾥、合⾕;下肢不遂配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三⾥、解溪;头晕配风池、完⾻、天柱;⾜内翻配丘墟透照海;便秘配天枢、丰隆、⽀沟;复视配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配中极、曲⾻、关元。
操作⽔沟⽤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刺三阴交时,沿胫⾻内侧缘与⽪肤成45°⾓,使针尖刺到三阴交⽳,⽤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位置下2⼨⼼经上取⽳,避开腋动脉,直刺进针,⽤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
可在患侧上、下肢各选2个⽳位,采⽤电针治疗。
(2)中脏腑治法醒脑开窍,启闭固脱。
以督脉⽳和⼿厥阴经为主。
主⽳⽔沟百会内关配⽳闭证配⼗⼆井⽳、合⾕、太冲;脱证配关元、⽓海、神阙等。
⽅义脑为元神之府,督脉⼊络脑,⽔沟、百会为督脉⽳,可醒脑开窍;内关为⼼包经络⽳,可调理⼼神、疏通⽓⾎。
操作内关⽤泻法,⽔沟⽤强刺激,以眼球湿润为度。
⼗⼆井⽳⽤三棱针点刺出⾎。
关元、⽓海⽤⼤艾炷灸,神阙⽤隔盐灸,不计壮数,以汗⽌、脉起、肢温为度。
2.其他治疗(1)头针法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及顶旁2线。
⽤1.5~2⼨毫针平刺⼊头⽪下,快速捻转2~3分钟,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针。
分析普通感冒的针灸治疗措施及临床诊疗效效果
分析普通感冒的针灸治疗措施及临床诊疗效效果发表时间:2015-12-07T15:30:36.4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4期作者:荆佰芹[导读] 黑龙江省林口县人民医院感冒症患者需及早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针灸治疗感冒见效快,且疗效持久.黑龙江省林口县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600 【摘要】目的分析感冒的针灸治疗措施及临床疗效。
方法通过对感冒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实施对应的针灸治疗。
结论虚性感冒,应根据临床表现分为阴虚、阳虚、气虚和血虚等,分别选其穴位,给予补法和灸法。
感冒症患者需及早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针灸治疗感冒见效快,且疗效持久,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普通感冒;针灸治疗;诊疗效果引言普通感冒(common cold)也是由病毒引起的,病原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
本病的传染力不及流行性感冒,但儿童的患病率较高。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于风温、湿温、时行感冒等范畴。
中医认为体质素虚,卫气不固之人,或起居不慎、寒热不调,在气候突变时,易被时行不正之气侵袭而得病。
1临床表现起病较急,局部症状明显,可有喷嚏、鼻塞、流涕、咽部干痒作痛、声音嘶哑或咳嗽。
全身症状较轻,可有低热、乏力、纳减、全身酸痛等症状。
麻疹、百日咳、白喉、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的初期症状可与本病相似,需注意询问病史及当地流行情况,并做短期观察随访,以便鉴别。
亦须与流行性感冒及过敏性鼻炎区别,前者可引起流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体温较高,局部症状则轻,后者易于反复发作,有过敏史或季节性。
2 辅助检查血常规:无并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可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3 辨证分型3.1 风寒型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疼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或喉痒咳嗽,痰稀薄色白,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3.2 风热型发热重、恶寒轻或微恶风,汗出不畅,头胀痛,面赤目胀,咳嗽,吐痰色黄而黏,咽燥或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微渴欲饮,舌苔薄白或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仲景《伤寒论·少阴病》针灸观探析
一1 4一
仲 景 伤 寒 论 ・ 阴 病 针 灸 观 探 析 少
Ob e v n c p n t r i wso s r i g a u u cu ev e f
Z o gig h n h nte r ’ h o i Di a e h n j a g a oy S ayn s s n S h e
部 爱贤 王立 国
( 西中医学 院,江西 江
南昌,3 0 0 3 0 6)
中图分类号 :R 4 文献标识码 :A 25 文章编号:1 7 -8 0 (0 1 40 4 —2 6 47 6 2 1 )0 —0 10 【 要】 本文从 ( 摘 ( 伤寒论・ 少阴病 的病机来探讨仲景的针灸观 ,少阴主心肾,为人身之本,一经兼水火二气。由于致病因素和
死 ;脉 不至 者 ,灸 少 阴七壮 。 ”少 阴吐 利 ,多是虚 寒 ,多伴 手足 逆 冷 , 手足 不 逆冷 ,说 明 阳虚 并不 严重 ,不 至 于 阳不 固暴脱 而 亡 。 反
2 少 阴病 宜针情况
原 文 第 3 8条 :“ 阴病 ,下 利 ,便 脓 血 者 ,可 刺 。 0 少 ”此 少 阴 下 利 脓 血 ,是 为 阴伤 血 滞 ,本 属 三 阴病 ,按 一 般 规 律 ,阴 病 当灸 ,但 仲 景 独 用 刺 法 ,意 在 疏 通 血 脉 去 其 淤 滞 。钱 天 来 l云 : 2 】 “ 入 少 阴 而下 利 , 下焦 壅滞 而 不 流行 , 可 刺 之 以泻 其邪 , 邪 则 故 通 行 经 络 ,则其 病 可 已。 《 宗 金 鉴 》中对 本 条 记 载 为 刺 幽 门 、 ”医 交 信 二 穴 。该 二 穴 均 为 少 阴 经 穴 位 ,交信 穴 能 治 泄 利 赤 白,幽
浅谈但热不寒患者的针灸诊疗
0 引言
但热 不寒是 指但 发热 而不恶寒 ,多为热性 病过程 中出现
暑热伤气但热不寒的多由夏月伤暑发病, 暑邪乘虚侵袭所
致 。故 以壮热 面赤 , 烦 渴引饮 等暑伤 气分 的症 状为 辨证要点 。
的症状。
本症 一般分 外感 发热 、 内伤 发热 两类 。外感 发热 起病 急 , 热势 高 ,初起 发 热恶 寒或 恶 风 同时并 见 ; 当表 邪入 里化 热 , 多表 现为但 热不 寒 。 《 伤寒 论 . 辨太 阳病 脉证 并治 》中指 出 : 常见 低热 。下面将 但热 不寒 患者 的针 灸治 疗分析 汇报 如下 。
石蓬 莱 ,程 为平
摘 要 : 目的 简述 但 热 不寒 患者 的针 灸 治 疗 。方 法 对 但 热 不寒 的 患 者进 行 针 灸 治 疗 。结 论 针 灸退 热 有 很 好 的 效 果 ,但
在针刺 治疗 的同时,须查明原 因,明确诊 断特 别是 长期 高热 ,对人 体消耗很 大 , 容 易损伤 阴液 ,需要 采取 综合措施 治疗。 关键词 :但 热不寒;针 灸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 2 4 6 文献标识码 :B D O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4 . 0 6 . 1 1 0
“ 不恶寒, 但热者, 实也。 ” 后世皆 宗其说… 。内伤发热起病缓, 3 针 灸 对 症 治 疗
1 常见证候
1 . 1 邪 热 蕴 肺 发热 不寒 ,咳嗽 胸 闷,咯痰 稠厚 、咽痛 ,舌红苔 黄燥 或 黄腻 ,脉滑 数 。 1 . 2 热炽 阳明 壮热 面赤 ,不恶寒 ,大 汗出 ,心烦 口渴 ,小便黄 少 ,舌 质红 ,苦黄 ,脉洪 大 。 1 . 3 热结肠道 壮热不 寒 ,日晡为甚 , 腹 满硬痛 ,大便不 通或热 结旁 流 , 甚 则神 昏谵语 、烦 躁不安 ,舌苔 黄燥 或焦黑 ,脉沉 实有力 。
针灸治疗寒热往来
针灸治疗寒热往来摘要】目的讨论针灸治疗寒热往来。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针灸治疗寒热往来症疗效肯定。
【关键词】针灸治疗寒热往来寒热往来,是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
寒热往来与“恶寒发热”不同,后者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而寒热往来是寒热交替出现,即发热时无恶寒,恶寒时不发热,不难区别。
本症常见于疟疾。
【常见证候】(1)邪入少阳:寒热往来,心烦喜呕,咽干口苦,目眩,胸胁胀闷,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
(2)外感疟邪:寒热往来,反复发作,发有定时,多见隔日发作1次,亦有三日一发者。
发作时,先恶寒,继则高热,最后遍体汗出,热退身和。
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
(3)湿热郁阻三焦:寒热起伏,汗出不澈,胸闷腹胀呕恶,头痛烦躁,口干渴,不喜饮,小便短黄赤,舌边红,舌苔垢腻或白如积粉,脉濡。
【症状分析与鉴别】(1)邪入少阳寒热在来:伤寒太阳病不解,邪传少阳,邪正相争,正不胜邪则恶寒,正胜于邪则发热,故见寒热往来。
临床除见寒热往来以外,尚有口苦咽干,胸胁苦满,脉弦等少阳症。
(2)外感疟邪寒热往来:病由感受疟邪所致,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辨证要点是:寒热往来,休作有时,二日一发或三日一发;或热多寒少,或寒多热少,发作时恶寒、发热、汗出,常反复发作。
(3)湿热郁阻三焦寒热往来:本证为湿温病、邪热痰浊留恋三焦,伏留不解所致,故出现寒热起伏,胸脘痞闷,腹胀,溲黄短赤,苔腻等湿热交阻上、中、下三焦的症状特点。
【针灸对症治疗】主穴:大椎、间使、后溪、陶道。
配穴:邪入少阳寒热往来者加三焦俞、外关;发热重者加曲池、合谷、内关;冷剧加脾俞、公孙、间使,神昏者加水沟、十宣;湿热郁阻三焦寒热往来者加中脘、天枢、足三里。
操作:在发作前刺灸。
均用平补平泻法,后溪穴于针后加灸(艾卷雀啄法)。
大椎、陶道,以平补平泻法持续运针后取针,艾卷雀啄法薰灸至出现红晕;曲池、合谷施凉泻法,内关、后溪施泻法;脾俞、公孙、间使,均先补后泻,以泻为主;十宣点刺出血;水沟宜用泻法持续运针,直至神志清楚。
针灸治疗学---感冒
• 感受 当令之气而病情轻者多为伤风、伤风感 冒、冒风或冒寒。
• 时行感冒: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症候多相 类似者。常突然恶寒,甚者寒战高热,周身酸 痛,全身症状明显,且可化热入里,变生他病。
• 此病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多。
• 《内径》首先提出病因及主症。《素问·骨空 论》“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 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二)针灸方法
针刺是古人治疗感冒的常用方法之一, 并常采用浅刺法,即沿皮刺,如《循经考穴 编》称:取少商,治“伤风声哑,宜刺一分, 治皮卧针向上三分,以宣泄脏热。”古人又 选用粗针(包括三棱针等)以驱逐邪气,如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称:取上星,“以细 三棱针刺之,即渲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 目。”《循经考穴编》谓:取攒竹,“宜棱 针刺之,宣泄诸阳之热”。
病史 临床表现
病程
诊断诊要断依据点—诊断依据
依据气候突然变化,有伤风受凉,淋雨冒风的经过,或时行感冒
正流行之际。
普通 主症 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
感冒
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热等卫表及鼻咽症状。
兼症 由于风邪有夹暑、夹湿、夹燥的不同,还可见相
关症状。
时行感冒 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病
临床常用方案二
主穴:大椎 风池 肺俞 合谷 配穴:头痛加太阳、印堂;痰多加天突、列缺;
发热加曲池、耳尖;咽痛加少商;鼻塞加迎香; 风寒加风门、外关;风热加尺泽、曲池;暑湿 加委中、阴陵泉。 操作:大椎点刺出血拔罐,或灸法;风池、肺 俞、合谷用泻法;肺俞可用拔罐或灸法。少商、 耳尖点刺出血。余穴常规操作,均用泻法。
证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 发热(多为高热) 、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伤寒论》中针灸疗法的应用小结
《伤寒论》中针灸疗法的应用小结《伤寒论》诸篇中,和针灸疗法有关的原文共33条,包括了火针、灸法、火熨、火熏诸法,故火疗变证诸条,凡未明言熨、熏者,皆可视同误用针、灸之变证。
这些原文,基本可以反映出《伤寒论》针灸疗法的应用规律、取穴原则、针灸应用方法等重要内容,对指导针灸临床,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1、《伤寒论》针法的应用规律《伤寒论》针法多用于治疗三阳经病、热证、实证,也用于防病和截病。
针法多用于三阳经病,在应用针刺疗法的10条中,有9条见于三阳病篇,这9条中,有4条属于三阳病变证,而5条属于三阳经本证。
如第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是用针阳明经的方法,防止太阳经之邪传其它经。
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是用针法直接治疗太阳经病。
第142条和171条,论述太阳与少阳并病,症见头项强痛、眩冒、心下痞硬等,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是用针法治疗太阳与少阳经皆病。
第231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
……”是用针法治疗三阳同病。
而针法的10条中,只有1条见于三阴病篇,这就是第308条“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从而提示,《伤寒论》中治疗三阳病多用针法,而在针刺部位方面,所选风池、风府、大椎、肺俞、肝俞,皆阳经穴位,而第8条之“针足阳明”,第231条之“耳前后肿,刺之小差”,也皆取阳经。
至于治疗变证取厥阴肝经之募穴期门,308条治少阴病,下利,便脓血用刺法可选阴经穴位,则属少数。
据此可以认为,《伤寒论》在针刺法的选穴上,也有多选阳经穴位的规律。
2. 针法多用于热证、实证,在《伤寒论》用针法的10条中,除上述5条三阳经病本身即属热证或实证外,其余4条变证也皆属热、实证。
如143条和216条皆论热证血室证,该证为热与血结的热实证,症见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但头汗出等。
浅析《伤寒论》之针灸疗法的治宜与禁忌
施治 的过程 中 , 仲 景 确立 了“ 伤寒 三 阳经 病 , 实 热证 居 多, 宜 用针 法 , 三 阴经病 虚寒 证 居多 , 宜用 灸 法 ” 的针灸 施治 原则 。 此外 , 禀承《 黄帝 内经 》 的宗 旨, 在 未病 先 防 、 既病 防传 等方 面都 有详 细 的论 述 ,大 大地 丰富 和发 展 了中医学 辨证 论 治 的理 论体 系 , 并 用于 指导 临床 实践 。 1 . 1 三 阳宜针 , 三 阴宜灸 《 伤 寒论 》 辨证 论 治 的纲 领
—
—
3 0 0
中 国 中 医急 症 2 0 1 4年 2月第 2 3卷 第 2期 J E T C M. F e b . 2 0 1 4, V o 1 . 2 3 , N o . 2
・
医 籍 研 析 ・
浅析《 伤寒论》 之针灸疗法的治宜与禁忌
李 梦瑶 刘 恋 吴清 明 何 谊。 ( 1 .湖 南 中 医药 大 学 , 湖 南 长 沙 4 1 0 2 0 8 ; 2 .湖 南 中 医药 大 学第 二 附属 医院 ,湖 南 长 沙
条, 主要 涉及 预 防 、 辨证 、 治疗 、 救逆 、 误 治等 方面 , 系统
便 脓 血者 , 可刺 ” 。 其 可刺 之 “ 可” 乃 因三 阴经 中 , 亦存 有
实热 之症 ,意 即若该 病有 实热 的症 伤寒论》 应 用 灸 疗 的 7条 条 文 中 , 厥 阴篇 有 3 条. 少 阴篇 有 3条 , 第 1 1 7条 虽 属太 阳篇 , 但 只 是用 灸
法治 疗误 用烧 针后 针处 受寒 , 出现 核起 而赤 的变证 , 而 不 是用 于治疗 太 阳本证 。可 见 , 灸 法 多用 于三 阴经病 。
中医针灸治疗学记忆歌诀
中医针灸治疗学记忆歌诀中医学考研必然是枯燥的,如何利用有效有趣的方法将知识掌握也是一门学问,下面给带来的是关于中医考研针灸学的口诀,希望对大家有用。
针灸治疗歌诀(一)恶寒发热风寒证,大椎曲池合谷并,能清里热兼解表,暑湿外邪亦参用,头项强痛若明显,风池风府穴不忘,热盛心烦兼尿黄,内关两穴效非常,谵语便秘胃家实,足三里配丰隆治,胁痛呕吐少阳症,支沟阳陵泉共用,气逆而致咳嗽喘,鱼际穴再加少商,倘若过敏荨麻疹,合谷去掉三里增。
大椎、曲池、合谷相配,一切风寒暑湿邪可祛,能清里达表。
大椎属督脉,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统全身阳主表,凡外感六淫之邪在表,皆能疏解。
曲池、合谷乃手阳明原合之穴,主气化而能传导,助大椎而调和营卫,故清里达表。
如果身热自汗,则泻大椎以解肌。
无汗恶寒,则可补大椎以发表。
对虚劳骨蒸、盗汗,有养阴清热的作用。
(二)曲池性走而不守,合谷能升且能散,二穴同为手阳明,上焦风热能清散,头面诸窍若有病,选配各穴效更专,风池头维头晕痛,睛明丝竹目翳生,迎香素髎鼻渊痔,听会翳风耳鸣聋,支沟劳宫治口臭,鱼际可医咽肿痛,龈肿齿痛下关穴,口眼歪斜地(仓)颊(车)针。
曲池、合谷为清热散风之要穴。
二穴属大肠经,曲池行气;合谷升而能散,使轻清之气上浮。
人之头为诸阳之会,耳目口鼻咽喉皆禀清阳上升之气,故和清窍。
合谷配曲池能起清散作用,扫荡一切邪秽。
(三)环跳阳陵调气血,搜风祛湿通经络,二穴俱属足少阳,性能舒筋利关节,诸痹不仁及不遂,腰腿疼痛及痿躄。
环跳、阳陵泉通经络,调气血,搜风祛湿。
两穴均属足少阳经,能舒通宣散。
阳陵泉又是筋会,可舒筋利节。
环跳搜经络之风及四肢风邪,主治中风偏瘫以及诸痹不仁、瘈疭筋挛、腰腿疼痛,环跳合阳陵泉,二穴相应,功效相得益彰。
(四)曲池在肘阳陵膝,具在四肢关节地,清肺走表行气血,舒筋利节能泻里,肝肺气郁胸胁痛,热结肠胃俱可医。
为半身不遂,历节诸痹主方。
曲池、阳陵泉居肘膝之处,皆属大关节。
曲池行气血通经络,清肺走表。
恶寒发热怎样治
恶寒发热怎样治文章目录*一、恶寒发热怎样治 *二、恶寒发热的原因*三、恶寒发热的护理与预防恶寒发热怎样治1、恶寒发热应以解表为主治疗《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
”发热恶寒为太阳表证的主要症状,治以解表为主。
亦为劳倦内伤的常见症状。
《张氏医通诸伤门》:“劳倦所伤,寒温不适,身热头痛,自汗恶寒,脉微而弱,黄芪建中汤。
”2、恶寒发热的内服方药治疗2.1、基本方药:2.1.1、炙党参20克(或红参10克)、附片10克、炙黄芪15克、煅龙骨15克、煅牡蛎15克、山萸肉15克、肉桂6克。
本方适用于心阳暴脱偏于亡阳者。
2.1.2、炙黄芪15克、熟附片10克、西洋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8克、山萸肉10克。
本方适用于心阳暴脱偏于亡阴者。
以上方药,水煎取汁300毫升,每日1剂,温服,每日3次。
2.2、加减变化喘急不能卧者可于基本方中加黑锡丹10克、蛤蚧粉6克,以益元补肾,摄纳肾气。
若见阴伤,症见舌质偏红,脉细数无力加玉竹15克、天冬10克、太子参30克以养阴生津。
若兼见胸部闷窒者,宜加沉香10克、檀香10克理气舒胸。
若兼见痰浊阻滞,胸满闷痛、舌苔腻浊加陈皮10克、枳壳10克、胆星10克、佛手12克以理气化湿,疏畅气机。
若兼见心胸疼痛剧烈者加丹参15克、藏红花6克、郁金12克、三七6克或用冠心苏台丸1粒等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若兼见心气贯脉不匀,脉见结代者可在基本方2.1.1中重用炙甘草10克、桂枝10克、麦冬10克、苦参10克等。
3、恶寒发热应用外敷药物治疗亦可生姜、桂枝、樟脑、冰片、松节油、木瓜、阿魏、羌活、当归、没药等制成狗皮膏,贴于心绞痛的疼痛敏感区,每2天换一次,停药一天,连贴2~3次为一疗程。
恶寒发热的原因1、阴阳失调(35%):发热 ,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
发热原因,分为外感、内伤两类。
风寒感冒中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风寒感冒中医治疗原则和方法风寒感冒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寒邪侵袭人体引起。
中医认为,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寒、流清涕等症状。
治疗风寒感冒的方法在中医理论中已有一套成熟的体系,下面将介绍风寒感冒中医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一、治疗原则1. 驱散寒邪:寒邪是风寒感冒的主要原因,因此首要任务是通过药物或针灸等方法将寒邪驱散,使体内的阳气得以恢复活力。
2. 发汗解表:风寒感冒时,往往伴有发热的症状,中医认为这是体内阳气受阻的表现,因此通过发汗可以帮助阳气顺利运行,加速病程的缩短。
3. 调理阴阳:中医认为人体的阴阳平衡对健康至关重要,风寒感冒导致的阳气受阻,容易导致阴阳失调,因此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调理阴阳以达到整体平衡。
4. 提升免疫力:风寒感冒发作时,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因此通过中医治疗可以提升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作和复发。
二、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在风寒感冒中,中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葛根、半夏、陈皮等,这些中药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能够快速排出体内的寒气,达到治疗的效果。
患者可以根据中医师的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进行治疗。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的独特疗法,对于风寒感冒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在特定穴位施针,可以刺激气血运行,消除寒邪。
患者可在正规医院的针灸科接受针灸治疗,或者寻找有针灸师资质的中医师进行治疗。
3. 中医推拿: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推、拿、揉、按等手法作用于人体,改善气血流通,调节阴阳平衡。
对于风寒感冒的患者,推拿可以帮助体内阳气的顺利运行,加速寒邪的排出。
4. 食疗调理:中医食疗是一种通过饮食来调理身体的方法。
对于风寒感冒,可适当食用温热食物,如生姜、蒜瓣等,以增加体内的阳气。
同时,应避免寒凉食物的摄入,如冰淇淋、生冷水果等。
总结:风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治疗具有独特的原则和方法。
治疗风寒感冒的原则主要包括驱散寒邪、发汗解表、调理阴阳和提升免疫力。
马小平针灸临床经验浅谈
马小平针灸临床经验浅谈马小平是我院针灸科主任中医师,南通市名中医,从事针灸学工作30多年,善于运用针灸治疗临床各种疑难病症,主持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
笔者有幸跟随德技双馨的马小平老师学习多年,收益良多,现将其针灸临床经验浅谈如下。
一、刺法多样各显疗效1.头皮针病案:血管性痴呆汪某,男,69岁。
初诊时家属代诉:患者于3年前患脑梗塞经治好转,遗留右偏瘫,余情况如常。
2天前突然出现表情淡漠,沉默寡言,答非所问,健忘,动作反应迟钝,舌质绛,苔厚腻,脉弦滑。
诊为血管性痴呆,证属肝阳挟痰浊痹阻经络,上蒙清窍,神志失用。
治疗取百会、四神聪、太阳以醒脑开窍,配合中脘、丰隆、太溪、四关等针之,治疗5次,语言基本恢复,记忆有改善,言语增多,继续治疗20次,诸症明显好转,已能和家人正常交流。
按:头皮针是马老师在临床研究并运用非常广泛的针刺方法。
它是指在头皮部的穴位和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的头皮相应投射区进行针刺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特殊针刺疗法。
明、张介宾注解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
”这说明头与体内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
”它提出了脑和头之间的特殊关系,故脏腑功能失调的疾病和脑部病变可运用头上穴位和头皮相应投射区进行治疗。
头皮针常用刺激部位有:运动区、感觉区、额中线、顶中线、四神聪、语言区、颞三针、头维、太阳、百会、风池等。
头皮针有调节脏腑阴阳、疏通经络气血、安神定志、养血健脑、增智的作用。
马老师通过临床研究表明:头皮针刺激可增强脑部的血液灌流量,改善脑部供血,促进脑细胞发育益脑增智作用,也活化和利用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重组新的神经细胞功能集团的网络系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马老师强调要提高头皮针的疗效一定要正确选穴和选区,还要重视手法,进针轻快捻转熟练,刺激量大,针感强,疗效好。
临床针刺额中线、顶中线、枕上正中线等能提高皮质醇和生长激素、调节电解质可以促进儿童增智治疗儿童弱智。
中医虚实寒热理论如何指导针灸疗法
中医虚实寒热理论如何指导针灸疗法在中医的诊疗体系中,虚实寒热理论是极为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对于中医针灸疗法的指导意义更是不容忽视。
虚实,简单来说,虚指的是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实则是邪气亢盛,正气未衰。
寒热,寒代表着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出现怕冷、喜暖等症状;热则是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表现为发热、怕热等。
针灸疗法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其选穴、针刺手法等都与虚实寒热理论密切相关。
对于虚证,针灸治疗的原则通常是“补法”。
比如,对于气血亏虚的患者,可选取足三里、气海、关元等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以达到补益气血、增强正气的目的。
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作用;气海为元气之海,关元是小肠的募穴,均有培补元气的功效。
在针刺手法上,多采用轻柔、缓慢的进针和行针方式,刺激量较小,以避免进一步损伤正气。
艾灸则通过温热刺激,起到温阳补气的作用。
实证的针灸治疗原则是“泻法”。
例如,对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咽喉肿痛,可选取少商、商阳等穴位进行点刺放血。
少商为肺经井穴,商阳为大肠经井穴,点刺放血能清泻肺与大肠的热毒,缓解肿痛。
在针刺手法上,进针迅速、行针有力,刺激量相对较大,以达到祛除邪气的效果。
寒证的治疗,主要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为原则。
常用的穴位如肾俞、命门、大椎等,可采用艾灸、温针灸等方法。
肾俞和命门能温补肾阳,大椎为诸阳之会,艾灸这些穴位可以振奋阳气,驱散寒邪。
此外,对于寒邪凝滞导致的疼痛,如寒痹,可针刺局部穴位,并配合艾灸,以增强散寒止痛的作用。
热证的针灸治疗,则以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为原则。
比如,对于胃火亢盛引起的牙痛,可选取内庭、合谷等穴位进行针刺。
内庭是胃经的荥穴,荥主身热,有清泻胃火的作用;合谷为大肠经原穴,能疏风清热、通络止痛。
针刺手法多采用强刺激的泻法,以清泻火热之邪。
除了选穴和针刺手法,针灸治疗的时机和疗程也会受到虚实寒热理论的影响。
对于虚证和寒证,治疗通常需要较长的疗程,且在病情缓解后,还可能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巩固治疗,以增强体质,防止复发。
针灸治疗寒战
针灸治疗寒战摘要】目的寒战即恶寒战栗,表现为怕冷的同时全身不自主地颤抖。
本症又称“寒栗”、“战栗”、“振寒”。
目的:讨论针灸治疗寒战。
方法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结论中脘、关元、神阙为任脉要穴,可温中焦散寒邪,大椎为诸阳经之会穴,可宣通阳气以祛邪外出,清泻毒热。
曲池清血分热毒,合谷疏风清热;十宣点刺出血亦为清泻血中郁热,陶道解热,水沟、中冲、劳宫、涌泉醒脑开窍,大椎、至阳、期门为治疗疟疾的经验穴。
【关键词】针灸治疗寒战寒战即恶寒战栗,表现为怕冷的同时全身不自主地颤抖。
本症又称“寒栗”、“战栗”、“振寒”。
寒战与抽搐都是肢体不自主的运动,但实不相同。
抽搐为肢体搐动伸缩,且不伴恶寒;寒战多因怕冷而颤抖。
本症常见于外感诸病。
【常见证候】(1)寒邪外束:恶寒战栗,高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2)阳虚寒盛:畏寒战栗,四肢厥冷,得温则缓,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微。
(3)战汗:在外感热病过程中,突然恶寒战栗,甚则肢冷脉伏,继之全身大汗出,汗后则肌肤较凉。
(4)外寒内热:表现为恶寒战栗,四肢厥冷,头身疼痛等寒症,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等热症,脉浮紧而数。
(5)疮毒内陷:可见疮疡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伴全身症状,恶寒战栗,发热烦渴,其至神昏谵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
(6)疟疾:先有呵欠乏力,继则恶寒战栗,肢体痠痛,寒罢则壮热,头痛面赤,口渴引饮,而后汗出,热退身凉,脉弦。
【症状分析与鉴别】(1)寒邪外束寒战与阳虚寒盛寒战:此二证虽均以寒象为主,但前者为外寒袭表,邪郁经络,腠理闭塞所致,故恶寒战栗兼见表寒证,辨证要点:恶寒与发热同见,恶寒得暖不减,并伴有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表寒证。
后者为阳气虚弱,或寒邪伤阳,致使阳气温煦失职,阴寒内盛所致,故恶寒战栗兼见里寒证。
辨证要点:畏寒而不发热,畏寒得暖者缓,并有口淡不渴,尿清便溏,舌质淡,脉沉细等里寒证。
浅析温病初期的针灸治疗
浅析温病初期的针灸治疗
刘岳;王岩;刘洋
【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
【年(卷),期】2008(24)7
【摘要】本文通过对温病初期发热现象及其本质的探讨,发现某些穴位(如大椎、曲池、合谷等)配合一些针刺手法对于温病初期的高热有很好的疗效,同时对现代文献中相关的发热性疾病的取穴进行了统计分析,也证明了针灸在对高热的治疗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从针灸角度上对温病的治疗提出另一种治疗手段,希望通过此次探讨来扩大针灸治病的领域.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刘岳;王岩;刘洋
【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吉林长春13202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2
【相关文献】
1.温督通阳针灸治疗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
2.温胆汤合桃核承气汤联合针灸治疗帕金森病便秘疗效观察
3.温胆汤合桃核承气汤联合针灸治疗帕金森病便秘疗效分析
4.太阳温病提纲“不恶寒”的意义——温病初期不是表证
5.中药桃核承气汤联合温胆汤加针灸治疗帕金森病便秘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