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排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合集下载

【小班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能按照物体的长短特征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3、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快乐,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帮助幼儿理解长短的概念,并能够准确比较物体的长短。

指导幼儿掌握长短排序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现物体长短的差异,并进行有序的排列。

三、教学准备1、长短不同的吸管、小棒、铅笔等若干。

2、排序板或纸条。

四、教学过程1、导入11 教师展示长短不同的两根吸管,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哪根吸管长,哪根吸管短。

12 让幼儿用手比划一下两根吸管的长短。

2、认识长短21 教师拿出更多长短不同的物品,如小棒、铅笔等,让幼儿观察、比较,并说说它们的长短。

22 请幼儿从一堆物品中找出最长和最短的物品。

3、长短排序31 教师示范将长短不同的吸管按照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在排序板上。

32 请幼儿尝试将其他物品进行长短排序。

33 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说:“这是最长的,这是最短的,它们依次排列。

”4、小组活动4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套长短不同的物品和排序板。

42 让幼儿相互合作,进行长短排序。

43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5、游戏活动51 教师说:“请小朋友们把最长的铅笔举起来。

”幼儿根据指令找出相应的铅笔。

52 教师说:“请把最短的小棒放在桌子上。

”幼儿按照要求操作。

6、总结6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长短排序的方法和步骤。

62 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比较物体的长短。

五、教学延伸1、在区角活动中,提供更多长短不同的材料,让幼儿继续练习长短排序。

2、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比较家中物品的长短,并进行排序。

六、注意事项1、教学材料的选择要多样化,且长短差异要明显,便于幼儿观察和比较。

2、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三章《比较与排序》,主要内容包括:理解长短概念,学会用目测、比较的方法进行长短排序,并能用语言表达排序结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比较,理解长短概念,掌握长短排序的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排序结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长短排序的方法,并能用语言表达排序结果。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长短概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小木棒等。

2. 学具:长短不一的彩色纸条、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小猴子摘香蕉”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小猴子,讨论小猴子为什么会摘到高高的香蕉。

通过讨论,让幼儿初步感知长短概念。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小木棒等,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理解长短概念。

然后,教师示范如何进行长短排序,并讲解排序方法。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放一套长短不一的彩色纸条,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长短排序。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排序方法。

4. 语言表达(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排序结果,并要求用语言表达出来。

例如:“我排的顺序是从长到短,最长的纸条在这里,最短的纸条在那里。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长短排序》2. 板书内容:长短概念排序方法语言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物品,按照长短进行排序,并告诉家长排序结果。

2. 答案示例:牙刷(长)→筷子(中)→勺子(短)铅笔(长)→橡皮(中)→图钉(短)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4.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际应用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达成。

长短排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长短排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长短排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辨别物体的大小、长短,并能够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按照物体的长短进行排序。

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完成排序任务,并能够解释排序的理由。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物体,如小棒、小棍等。

2.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能够自由地操作教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幼儿对长度的兴趣,如:“两只小猴子,爬树比高矮。

”2. 基本部分:b. 教师示范如何将教具按照长短进行排序,并解释排序的理由。

c.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排序实践活动,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合作。

d.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3. 巩固部分:a. 教师创设一个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练习长短排序。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竞赛,看谁排序的速度快且正确。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和幼儿的操作活动,评价幼儿对长短排序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对需要改进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和支持。

六、教学拓展:1.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长短物品,进行排序活动。

2. 主题活动:开展一次“最长与最短”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展示自己找到的最长和最短的物品,并分享排序的经验。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幼儿对长短排序的掌握情况,教学活动的组织是否得当,以及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等因素,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八、教学评价表格:教师可制作一个简单的教学评价表格,记录幼儿在长短排序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排序的正确性、速度、合作意识等方面,以便对幼儿的学习进度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长短排序小班数学教案

长短排序小班数学教案

长短排序小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辨别物体的长短,并学会将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辨别物体的长短,并能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完成长短排序的操作活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长短不同的木棒、小卡片、玩具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长短不同的木棒,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长短。

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长短排序的方法,并示范操作。

3. 操作:教师分发长短不同的木棒给幼儿,引导幼儿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4. 练习:教师给出一些长短不同的物体,让幼儿自主进行排序。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长短排序的掌握程度。

2. 通过提问和互动,了解幼儿对长短排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排序经验和心得,评估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扩展活动:1. 小组竞赛: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长短排序的竞赛活动。

鼓励小组成员共同合作,提高排序速度和准确性。

2.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一些长短排序的练习题,让幼儿在家与家长一起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分析幼儿对长短排序知识的掌握程度,制定针对性的辅导计划。

八、教学评估: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操作准确性和合作意识等方面,对幼儿进行综合评估。

2. 教师收集幼儿的家庭作业,对幼儿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

九、教学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成果,分享幼儿在长短排序方面的进步和亮点。

长短排序小班数学教案

长短排序小班数学教案

长短排序小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长度,感知物体的长短。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排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长度单位,如厘米、米。

2. 通过观察和比较,学会将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观察和比较物体的长短,并进行排序。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不同长度的物体(如小棒、绳子等),长度标尺。

2.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一份长短不一的小棒或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同长度的物体,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长短。

2. 教学基本概念:教师介绍长度单位,如厘米、米,并讲解如何用这些单位来测量物体。

3. 观察和比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长度的物体,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长短。

4. 排序练习:教师给出一些长短不一的物体,让学生尝试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教师可以给予提示,如“比较两根小棒的长度,哪根更长?”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互相比较和排序物体。

教师可以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6.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排序结果进行评价,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并给予建议和改进方向。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有关长度和排序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如长度接力赛,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长度知识。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比较物体的长度,如家具、建筑物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七、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测试题目,如长度排序、长度单位转换等,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反馈:1. 教师应积极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2.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与他们进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兴趣。

幼儿园小班教案《长短排序》

幼儿园小班教案《长短排序》

幼儿园小班教案《长短排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数学乐园》第三章《比较与排序》第二节《长短排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理解长短概念,掌握长短排序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区分长短,理解长短概念。

2. 培养幼儿能够按照长短进行正确排序,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长短概念,能够进行长短排序。

难点:使幼儿在观察、操作过程中,理解排序的规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小棒等。

学具:操作卡片、磁性教具、长短排序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小棒等物品,邀请幼儿观察、讨论,引导幼儿发现物品之间的长短差异。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磁性教具展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讲解长短概念和排序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操作卡片,进行长短排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互相讨论、交流,巩固长短排序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长短排序》2. 内容:(1)长短概念(2)排序方法(3)实践操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一找家里的长短物品,进行排序。

(2)画一幅长短排序的画。

2. 答案:(1)如:铅笔、筷子、绳子等。

(2)幼儿自由发挥,画出长短排序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长短概念和排序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2. 拓展延伸:(1)在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更多长短物品,进行排序。

(2)引导幼儿尝试其他排序方法,如:高矮排序、大小排序等。

(3)组织相关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2.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拓展延伸。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物体长短排序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物体长短排序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物体长短排序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发现物体长短的不同。

2.培养幼儿按物体长短进行排序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让幼儿学会观察物体长短。

2.培养幼儿按物体长短排序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让幼儿理解长短的概念。

2.培养幼儿在排序过程中,发现规律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具:长短不一的小木棍、积木、塑料棒等。

2.学具:每组幼儿一套长短不一的小木棍、积木、塑料棒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小木棍,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提问:“谁能告诉老师,这些小木棍有什么不同?”2.教学活动(1)教师展示长短不一的积木,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提问:“谁能告诉老师,这些积木有什么不同?”(4)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教师出示新的教具,引导幼儿进行第二次排序。

3.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塑料棒,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提问:“谁能告诉老师,这些塑料棒有什么不同?”(4)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在排序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4)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进行排序。

六、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里的长短不一的物品,按长短进行排序。

2.家长协助幼儿记录排序过程,第二天与老师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积极参与,对物体长短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够独立完成排序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操作,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活动结束部分,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引导幼儿发现更多的排序规律。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触摸和比较,直观感受物体长短差异。

对话示例:教师:“小朋友们,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是长的,什么是短的?”幼儿A:“长的就是长长的,短的就是短短的。

《按长短排序》小班数学优质教案

《按长短排序》小班数学优质教案

《按长短排序》小班数学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比较与排序”,主要内容包括:理解长短概念,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能够按照物体长短进行排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和短的概念,能够识别并描述物体长短。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对物体进行长短排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比较方法进行物体排序。

2. 教学重点:掌握长和短的概念,能够按照物体长短进行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小木棒等。

2. 学具:每组一份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小木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根长绳子和一根短绳子,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铅笔,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进行排序。

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操作,掌握比较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铅笔、绳子、小木棒等物品进行长短排序。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小结与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如何比较物体长短?5. 课堂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找不同”游戏,让学生找出长短不同的物品。

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观察和判断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长短概念长绳子、短绳子长铅笔、短铅笔2. 比较方法直观比较对比比较3. 排序方法从长到短从短到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长短物品,进行排序。

例如:铅笔、书本、桌子、椅子等。

2. 答案:铅笔:从长到短排序书本:从厚到薄排序桌子、椅子:从高到低排序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长短概念的理解和排序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其他物品,进行排序练习。

例如:家庭成员的身高、鞋子的尺码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比较方法进行物体排序。

2. 实践情景引入: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长短。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快乐数学》第二章第五节,主要内容包括:认识长和短,学会将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长和短的概念,能够辨别生活中各种物体的长短。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长短排序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辨别长和短,并能够将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短不同的铅笔、绳子、尺子。

学具:长短不一的小棒、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条长绳和一条短绳,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哪条是长的,哪条是短的。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让幼儿对长和短的概念有直观的认识。

2. 例题讲解(10分钟)3. 随堂练习(10分钟)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自己的排序结果,并选代表进行分享。

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长短不一的线条,标明“长”和“短”。

2. 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将长短线条进行排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品,找出长短不一的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2. 答案:家长辅助幼儿完成作业,并记录排序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长和短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将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拓展延伸: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引入高矮、胖瘦等其他比较概念,帮助幼儿建立更为丰富的数学概念体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

幼儿园小班教案《长短排序》

幼儿园小班教案《长短排序》

幼儿园小班教案《长短排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数学乐园》的第二章节“比较”,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长和短,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将物品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长和短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活动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长和短的概念,能够进行正确的排序。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棒、短棒、绳子、尺子、图片等。

学具:每组一份长短不一的棒子、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些长短不一的物品,如铅笔、书本、尺子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些物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长短不同的特点。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长棒和短棒,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教师通过比较,引导幼儿理解长和短的概念。

(3)教师演示如何用尺子测量长度,并让幼儿尝试测量。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一组长度不同的棒子,进行排序。

(2)教师讲解排序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3)教师提问,让幼儿回答排序结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学具,让幼儿自己尝试排序。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3)让幼儿相互检查,确保排序正确。

(2)教师出示一些生活用品,让幼儿判断长短并进行排序。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表扬表现优秀的幼儿,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长短排序2. 长度比较3. 实践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找一些长短不一的物品,进行排序,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理解长短概念和排序方面的掌握情况,针对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增加难度,让幼儿尝试对多个物品进行排序,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按长短排序小班数学教案

按长短排序小班数学教案

按长短排序小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能够分辨物体的长短。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长短,并能按照长短顺序排序。

难点:理解长短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教具:长短不一的小木棒、塑料尺、绳子等。

2.学具:每组一套长短不一的小木棒。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长短不一的小木棒,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二)探究活动1.老师将长短不一的小木棒随意摆放在桌上,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套小木棒。

2.老师提出任务:“请你们小组合作,将小木棒按照长短顺序排列好。

”3.学生分组操作,老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4.操作结束后,请各小组展示成果,并分享排序过程。

(三)讲解长短概念1.老师结合学生操作过程,讲解长短的概念:“长的物体比短的物体长,短的物体比长的物体短。

”2.老师举例说明长短的比较方法,如:用手比划、用尺子测量等。

(四)巩固练习1.老师出示新的长短不一的小木棒,让学生独立完成排序任务。

2.学生操作过程中,老师提醒注意事项,如:认真观察、仔细比较等。

3.操作结束后,老师检查学生排序结果,并给予评价。

(五)拓展延伸1.老师出示塑料尺、绳子等物品,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排序。

2.学生操作过程中,老师观察并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3.操作结束后,请学生展示成果,并分享排序心得。

2.学生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3.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家长协助孩子收集家中长短不一的物品,如:铅笔、尺子、筷子等,让孩子进行排序练习。

2.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一篇关于长短的观察日记。

六、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2.在巩固练习环节,增加一些趣味性强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理解长短的概念。

2.培养幼儿的比较和排序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幼儿能够区分长短,并进行排序。

2.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长短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短不一的小木棒、长短不一的绳子、长短不一的积木等。

2.环境准备:将教具摆放在桌子上,便于幼儿观察和操作。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展示长短不一的小木棒,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教师提问:“谁来说说这些小木棒有什么不同?”2.探索活动(1)教师将长短不一的小木棒摆放在桌子上,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2)教师提问:“谁能找出最长的小木棒?谁又能找出最短的小木棒?”(3)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长短的概念,如:“这个长,那个短。

”3.实践操作(1)教师分发长短不一的绳子,让幼儿自己动手将绳子按长短顺序排列。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排序任务。

(3)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排序成果,并进行评价。

4.游戏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玩“长短排序”游戏,将长短不一的积木摆放在桌子上,让幼儿找出规律并排序。

(2)教师提问:“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排序的?”(2)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在生活中,你们还能找到哪些长短不一的物品?”五、教学反思1.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关注到了每一个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2.教师在提问时,是否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长短的概念?3.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是否关注到了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六、教学评价1.教师在本次活动中,能够关注幼儿的操作和表达,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2.幼儿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3.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幼儿对长短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七、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长短排序游戏。

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长短排序展示区,让幼儿随时观察和操作。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中的第二节“长短排序”。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长短,学习将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并能用语言表达排序结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区分出物体的长短。

2. 培养幼儿按照长短进行排序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排序结果的能力,增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排序的概念,掌握排序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区分出物体的长短,并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玩具等。

2. 学具:A4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准备一段关于小动物们比身高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动物们身高的高低,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长短排序。

2.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教具(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玩具等),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区分出物体的长短。

然后,教师示范如何将这些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并讲解排序的方法。

3.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学具,让幼儿动手操作,将A4纸上的长短不一的线条按照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进行排序。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排序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将教具中的铅笔、绳子、玩具等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对排序方法掌握不到位的幼儿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长短不一的线条,标明“长”和“短”。

2. 在线条下方写出排序结果,如:“从长到短:①②③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中的长短不一的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并用语言表达排序结果。

答案示例:铅笔(长)>绳子(中)>玩具(短)2. 家长评价:家长对幼儿的作业进行评价,并在作业本上签字。

长短排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长短排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长短排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辨别物体的长短,并能够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长度:教师向幼儿介绍长度的概念,让幼儿能够理解长度的含义。

2. 观察比较:教师准备一些长短不一的物体,如小木棒、绳子等,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长短。

3. 排序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排序实践活动,让幼儿将长短不一的物体按照长短顺序排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辨别物体的长短,并能够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完成排序任务,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长短不一的物体(如小木棒、绳子等)、排序卡片、示范图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认识长度,引导幼儿关注物体的长短。

2. 观察比较:教师展示长短不一的物体,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长短,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

3. 排序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排序实践活动,让幼儿将长短不一的物体按照长短顺序排列,教师巡回指导。

5.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

六、教学延伸:1. 游戏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长度排序相关的游戏,如“长短接力赛”、“找出最长的小棒”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长度排序的概念。

2. 主题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次“长度主题”的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测量和比较,了解日常生活中不同物体的长度,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测量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教师检查幼儿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幼儿对长度排序概念的理解程度。

3. 家长反馈: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收集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教学主题】:长短排序【适用年龄】:3—4岁小班【教学目标】1. 知道长短的概念,能正确用语言表达。

2. 能区分物品的大小、高矮、长短。

3. 能将物品依照长短排列。

【教学内容】1. 课前布置任务在家中或外出时,让幼儿察看四周的物品,如书籍、水杯、玩具等,回来后向班级介绍他们看到的东西中最长和最短的物品。

2. 导入老师向幼儿呈现两个不同长度的绳子,幼儿猜想两根绳子的长度,老师发觉幼儿有些怀疑,引导幼儿认得长度的概念。

3. 教学过程3.1 让幼儿察看不同长度的物品,如绳子、蜡笔和饼干等,引导幼儿认得长度并发觉长短的区分。

3.2 让幼儿体验长短的感觉,让部分幼儿站起来,做出高处与低处的手势,其他幼儿站在高处与低处两侧猜想哪一方高,哪一方低,让幼儿感受身体的坐高与高处与低处。

3.3 让幼儿用刷子作为手指,在桌面上画长短不同的线条,了解长线条和短线条的区分。

3.4 让幼儿进行长短排序游戏,老师将不同长度的竹筷子和饼干放在一起,让幼儿依据长度将它们排列。

让幼儿理解长短的区分,磨练幼儿动手和认知本领。

4. 结束活动让幼儿把本身的身高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队,让幼儿体验排序的过程,发觉大小次序,同时也能加强幼儿身体意识。

【教学资源】分别长、短竹筷子和饼干。

【反思】1.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目标的设置应当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不能过于难,同时也不能过于简单。

本次课的目标是让幼儿了解长短的概念,并能实际娴熟运用长短排序,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难。

2. 教学内容是否紧贴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学内容应当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在幼儿的认知范围内,让幼儿通过感性的学习和认知更能深入理解长短的概念。

3. 教学方法是否多元化?教学方法应当多元化,尽量让幼儿体验到不同形式的学习过程,如口头表述、体验感受和实际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更能发觉和把握学问。

4. 班级内学习的差异是否得到平衡?在幼儿的进展中,每个幼儿的认知智力和学习差异很大,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差异的平衡,更好地帮忙每名幼儿进展和成长。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幼儿数学启蒙》第三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认识长短,学习将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长短的概念,能够分辨物体长短。

2. 学会按照长短对物体进行排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观察、比较、合作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长短概念,能够自主进行长短排序。

教学重点:长短的比较方法,排序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小棒等。

学具:每人一份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孩子们观察铅笔,引导他们注意铅笔的长短。

(2)请孩子们用铅笔比一比,看看谁的长,谁的短。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长短不一的铅笔,引导孩子们认识长短。

(2)通过比较,让孩子们学会将铅笔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3. 随堂练习(5分钟)(1)分发学具,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进行长短排序。

(2)邀请孩子们上台展示,分享自己的排序方法。

4. 小组讨论(5分钟)(1)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按照长短排序。

(2)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1)教师引导孩子们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长短排序方法。

(2)提出拓展问题:除了长短,我们还可以按照什么标准给物品排序?六、板书设计1. 长短排序长的物品:铅笔、绳子、小棒等短的物品:铅笔、绳子、小棒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家里的物品,按照长短进行排序,拍照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在观察、比较、讨论中掌握了长短排序的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孩子们在生活中的运用,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孩子们尝试按照其他标准进行排序,如高矮、大小等,提高他们的排序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序》附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序》附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序》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直观地比较物体的长短。

2.培养幼儿按长短顺序排列物体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直观地比较物体的长短,并按长短顺序排列物体。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

三、教学准备1.教具:长短不一的木棒、小汽车、积木等。

2.学具:每位幼儿一套长短不一的木棒、小汽车、积木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组织幼儿玩“猜猜看”游戏,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木棒,让幼儿猜一猜哪根木棒最长,哪根最短。

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猜测,并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长”、“短”。

(二)基本环节1.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小汽车,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长短。

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小汽车的长短顺序,并用语言表达“longest,shorter,shortest”。

3.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积木,让幼儿动手操作,将积木按照长短顺序排列。

(三)巩固环节1.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木棒,让幼儿动手操作,将木棒按照长短顺序排列。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排列过程和心得。

3.教师出示更多长短不一的物品,如书本、玩具等,让幼儿继续进行排序练习。

(四)拓展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玩“长短接力”游戏,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手持长短不一的木棒,按照长短顺序传递,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引导他们发现合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启发式教学,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规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

2.通过游戏活动,我激发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在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时,我关注到了每个幼儿的需求,给予了适当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4.课堂氛围活跃,幼儿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幼儿在表达时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三篇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三篇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三篇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篇1 活动设计背景在一次区域活动时,发现孩子对于2个物体之间的长短区分很好,但是对于多个物体时,不能很好的区分长短,所以设计了本节课。

活动目的1、能区分5个以内物体的长短。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物体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列的顺序关系,尝试按长短排序。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4、培养幼儿比拟和判断的才能。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操作活动中体验物体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关系;难点:能区分5以内物体的长短。

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5支不同长短的笔;2、学具准备:长棒;5根不同长短的绳子;5支不同长短的笔;活动过程: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好走线,线上游戏:师幼边走边念儿歌,可是老师说,也可是师幼同说;2、集体活动:1〕师幼共同探究按长短排序创设情境: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群好朋友,他们是小朋友学习的好帮手。

我们先给他们排排队吧。

老师拿出5支不同长短的笔,师范将5支笔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引导幼儿从上至下观察,体验笔一支比一支短;在从下至上看,体验笔一支比一支长;2〕幼儿操作探究:老师:“长棒宝宝也想请小朋友给他们排排队。

”幼儿拿出长棒,将长棒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提样长短的顺序关系。

3、分组活动,老师对幼儿进展观察,操作完成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给物品排序的。

第一组:操作长棒,从长到短排序或从短到长排序,方向不限;第二组:按长短顺序给绳子排队,方向不限;第三组:操作笔,按长短排序,体验长短的顺序关系。

4、游戏活动:游戏“说相反”,老师说“××物品长”,幼儿接说“××物品短”,要求接说的速度越快越好。

如火车长——汽车短……。

5、交流小结,拾掇学具:老师引导幼儿将学具按要求拾掇好。

活动延伸:1、完成操作册第13——14页的活动;2、玩“吃小棒”游戏,幼儿3人一组,手上各有3根长短不同的长棒,3个幼儿一同说:“一、二、三、出”,幼儿分别拿出一根长棒,比拟长短,长的吃短的,最短的能吃最长的。

长短排序小班数学教案

长短排序小班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知和理解长度单位,学会使用长度单位比较物体的长短。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长度单位,如厘米、米等。

2. 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3. 进行长短排序活动,培养学生的排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学会比较物体长短,并进行长短排序。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正确比较和排序。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长度单位卡片、物体模型、排序卡片等。

2. 学具:学生尺子、小棒、圆形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出示物体模型,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长度单位:教师出示长度单位卡片,如厘米、米等,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长度单位。

3. 比较物体长短: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尺子、小棒等工具,比较物体模型的长短。

4. 实践操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用圆形卡片进行长短排序。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正确比较和排序物体长短。

教师可以出示一些生活中的长度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长度单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和教具,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长度单位。

2. 运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运用游戏教学法,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出示物体模型,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长度单位:教师出示长度单位卡片,如厘米、米等,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长度单位。

3. 比较物体长短: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尺子、小棒等工具,比较物体模型的长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短排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The teaching plan of small class mathematics in short and shor t order kindergarten
长短排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按物体的长短排序差异排序四个物体的序列。

2、使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排列顺序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长短不一的同色纸条四根,标记图一根。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出示四根纸条:这是什么?它们又什么不一样?哪根长哪根短?
2、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你你们说的是对的呢?
3、教师边操作比较两根纸条的长短边讲解比较的方法。

我们怎么来给这几根纸条取名字呢?
4、出示排队标记图:谁会在红线上给这几根纸条排队呢?想想哪根纸条排在最前面,哪根纸条排在后面,要把这几根纸条排得很整齐,一边排一边说:什么纸条请你排在什么地方。

5、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给纸条排队。

6、请大家说说他是怎么跟纸条排队的?
二、幼儿操作
1、每个小朋友从桌子中间拿一张排队标记图,拿一个小袋子。

2、倒出袋子里的纸条,比一比哪根纸条是最长的、长的、短的和最短的。

3、给四根纸条按顺序排排队,一边排一边说。

四、展示幼儿作业。

五、组织幼儿整理操作材料,结束活动。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