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医护理原则修改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五章中医护理原则第一节预防为主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第二节施护求本
一、正治和正护法
二、反治和反护法
第三节标本缓急
二、急则治标
二、缓则治本
第四节扶正祛邪
一、扶正和祛邪的含义
二、扶正与祛邪的运用原则
三、扶正和祛邪的关系
第五节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一、同病异护
二、异病同护
第六节三因施护
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第五章 中医护理原则
理论和实践:
第一节 预防为主
预防,就是采用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医学历来非常重视预防,早在《内径》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 未病先防
未病先放,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要做到未病先防,一是要培养正气,提高抗病能力,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二是要防止病邪侵害。
(一)养生
又称摄生,即增强正气,使气血旺盛,阴阳和调,脏腑功能健全,从而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1. 顺应自然规律 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是相适应的。自然界
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和人体的生理、病理关系密切。只有顺应自然而摄生,才能强身健体,减少疾病的发生。
2. 重视情志调护 情志因素和人体
的生理、病理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可伤及脏腑,引起气机紊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也可损伤
正气,使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因此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减少不良情志刺激,可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3. 注意饮食起居 饮食有节,主要包括不可暴饮暴食,不食不洁食物,克服饮食
偏嗜三方面。饮食有节才能避免损伤脾胃,使气血生化有源,正气旺盛,抗病能力增强。
4. 加强身体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锻炼身体可使气血流畅,经络通达,筋骨强筋,肌肉健壮,关节灵活,脏腑功能旺盛,体质增强,对益寿延年和预防疾病有重要意义。但锻炼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5. 药物预防 预防接种、药物调补、
药物免疫等,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和抗病能力,早在16世纪的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
开创了人工免疫的先河。
(二)防御邪气
即防御病邪侵害,减少疾病的发生。平时
注意讲究卫生,顺应四时,避免意外,避
免传染,注意消毒和隔离,减少疾病发生。
二. 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经发生后,要早期诊治,以防传变。
(一) 早期诊治
病邪往往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逐步
加重,因此早期要抓住时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否则病邪就步步深入,治疗就越来越困难。 (二) 防止传变
主要是通过先安“未受邪之地”来实现。
疾病的发展传变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外感热病
多以六经或卫气营血以及三焦传变,内伤杂病多以脏腑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或经络传变。
第二节 施护求本
施护求本,是中医护理学的主导思想,故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和护理。疾病的变化是错综复杂的,在一般情况下疾病的本质和反映出来的现象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出现疾病的本质和现象不一致的情况。故根据药物的性味与疾病现象和本质的逆从关系,又分为正治、正护法和反治、反护法。
一. 正治和正护法
正治与正护,是采用与病变本质相反的药物或措施来治疗和护理的方法,又称“逆治逆护法”。适用于疾病的本质和现象相一致的病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 寒者热之
寒者热之即寒邪所致寒病,其本质和病的现象均为寒,用温热药治疗或取温热护理法护理寒性病证的方法。
(二) 热者寒之
热者寒之即热邪所致热病,其本质和病的现象均为热,用寒凉药治疗或取寒凉护理法护理热性病症的方法。
(三) 虚则补之
虚则补之指虚性病证表现的虚证,其本质和病的现象均为虚,用补益药治疗及补益护理法护理虚证的方法。
(四) 实则泻之
实则泻之指实性病证表现的实证,其本质和病的现象均为实,用攻逐泻实药治疗及攻下护理法护理实证的方法。
反治和反护,采用与病变假象一致的药物来治疗和护理疾病的方法,又称“从治从护法”。适用于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相一致的病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
热因热用
热因热用是指用热性药物治疗及用热护法护理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的方法。
(二) 寒因寒用
寒因寒用是指用寒性药物治疗及用寒护法护理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方法。
(三) 塞因塞用
塞因塞用是指用补益药物治疗及用补益法护理具有闭塞不通的虚证的方法
(四) 通因通用
通因通用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及用通护法护理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的方法。
第三节 标本缓急
治疗和护理疾病时,有标本主次之不同。本是本质,是事物的主要矛
盾;标是现象,是事物的次要矛盾。标本是相对的,一般来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病机为本,症状为标;缓证为本,急证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故在运用时,应抓住主要矛盾,以确定治疗和护理上的先后主次。标本缓急的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
一. 急则治标 急则治标是指标证甚急,可能危及生命时,护理应先紧急配合抢救,迅速采取措施以解除危急症状(标),以免造
成生命危险。
二. 缓则治本
缓则治本是指在病情平稳和缓的情
况下或标证经处理后已缓解的情况下,针对疾病本质,从而在根本上解除疾病的治疗原则。 三. 标本兼治 标本兼治是指在标本俱急或标本
俱缓的情况下,采用标本同治的原则,包
括治本为主,兼以祛邪,或以祛邪治标为主。兼以扶正两种方法。
第四节 扶正祛邪
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取决于正邪双方的盛衰变化,正能胜邪则病退,邪能胜正则病进,因此治疗和护理疾病的关键,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促使疾病早日好转和痊愈。 一. 扶正和祛邪的含义 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以提高机体抗邪、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和护理方法。主要适用于虚证,即所谓“虚则补之”。
祛邪,即祛除邪气,以消除或削弱
病邪对机体侵害或损伤的一种治疗和护理方法。主要适用于实证,即所谓“实则泻之”,。 二. 扶正与祛邪的运用原则 1. 攻补应用要合理,即虚证宜扶,实证宜泻。 2. 掌握虚实的主次关系,决定攻、
补得先后与轻重缓急。
3. 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三. 扶正和祛邪的关系
扶正是为了祛邪,使疾病早日痊愈;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
对机体正气的损伤。因此,扶正与祛邪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根据不同的情况,可采用先祛邪后扶正,先扶正后祛邪,扶正与祛邪并用的方法。
第五节 同病异护、异病同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