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成人之父的隐喻

合集下载

童年消逝还是建构——对《童年的消逝》和《童年之死》的辩证思考

童年消逝还是建构——对《童年的消逝》和《童年之死》的辩证思考

■62 |视野|SHIYE |书卷‘书卷童年:消逝还是建构—对《童年的消逝》和《童年之死》的辩证思考*姚燕(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童年既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更是社会文化意义上的。

通过对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以及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的阅读,笔者对童年有了重新认识与思考,在电子媒体时代下,童年并非在“消逝”,而只是时代变化下的重新建构,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童年及童年的人生价值(一)何为童年对于童年的概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大卫•帕金翰认为,童年的概念在历史上、文化上以及社会上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与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儿童曾被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也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

m而尼尔•波兹曼认为,童年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创造的,他指出在中世纪时代是不存在童年的,而到了印刷时代童年被发现了,换言之,这一童年的历史与印刷时代是等长的。

Pl因此,在童年这一概念上,二者所持有的立场是不一样的,前者站在历史变化的角度上,后者站在与时代发展对立的角度上。

(二)童年的人生价值童年期对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是人生的起点。

正如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是成人之父”。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进程中,是儿童创造了成人,儿童是成人的祖先。

童年期的发展为成人的发展起着奠基作幼教金刊|63用,一个有意义的童年是儿童一辈子的精神源泉:因此,无论是消逝还是重新建构都需要人们对童 年予以关注,守住童年对人生的价值。

二、童年的重新建构而非消逝尼尔•波兹曼认为在印刷时代成人与儿童的 世界都有各自的文化秘密,读书识字是界限的关 卡,而在电子媒体时代,电报、电视等媒介使得 成人与儿童之间透明化和公开化,成人世界对于 儿童来说也不再神秘,电子媒介的普及模糊了童 年和成年的分界线,“童年逐渐消逝”。

的确,在这个手机、电子产品普及的时代,00后、10 后的童年跟90后、80后记忆中的童年是不一样 的,但这也并不是如尼尔•波兹曼所说是电子媒 介的普及使得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不复存在 了,使得童年消逝了。

华兹华斯的儿童观及其影响

华兹华斯的儿童观及其影响
聊 城大 学学 报 ( 会科 学版 ) 社
21 0 0年 第 2期
华兹华斯的儿童观及其影响
孟令 新 靳 瑞 华 ,
( 城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聊 山东 聊 城 225) 5 0 9
[ 摘
要] 华兹 华 斯 是 英 国浪 漫 主义 运 动 的代 表 人 物 , 氏 的 儿 童观 是 其 自然 观 的 组 成 部 分 , 中 包含 “ 华 其 灵魂 前 存 在 ”
[ 键 词 ] 兹 华斯 ; 童 观 ; 响 关 华 儿 影 [ 中图 分 类 号 ]5 1 2 I6 —7 [ 献标识码] 文 A [ 文章 编 号 ] 6 2 1 1 (0 0 0 —0 9 — 0 1 7 — 2 7 2 1 )2 0 4 3
老 的 民族 精 神 。/我们 全 是 势 力 小 人 。/请 你 鼓 舞 我 们 , 重
解 读 上 面 。 ( 李 秀 莲 , 9 3 杨 金 梅 , 0 4 王 春 , 0 4白 凤 见 19 ; 20 ; 20
欣 ,0 5 华 兹 华 斯 的 儿 童 观 是 其 自然 观 的重 要 方 面 , 内学 20 ) 国 者刘新 民、 莉和 蓝仁哲 等对 华兹华 斯 的儿童观 做 了探讨 , 崔


引 言
新 回到 我 们 中间 。_ 弥 尔 顿 是 华 兹 华 斯 的 榜 样 , 兹 华 斯 从 ”7 华 他 身 上 看 到 了 精 神 的 力 量 。正 因 如 此 , 兹 华 斯 才 非 常 可 能 华 借 鉴 并 发 展 了 弥 尔 顿 的 儿 童 观 。 “ 华 兹 华 斯 自 己 的 短 诗 里 在
华 兹华 斯 是英 国浪 漫 主 义诗 歌 的 代 表 人 物 , 的诗 歌 创 他
作对 当 时 的文 学创 作产 了 积 极影 响 , 的 诗 歌 创 作 观 具 有 革 他 命 意 义 。鉴 于华 兹 华 斯 在 英 国 乃 至 世 界 文 学 史 上 的 重 要 地 位 , 内外 学 者 从 未 停 止 过 对 他 及 其 诗 歌 创 作 的 研 究 。B t— 国 ae Sn D a be Ha l n对 华 兹 华 斯 的生 平 做 了研 究 ; 比 O 、 rb l和 mio t 相 之下 , 国内 学 者 的 研 究 起 步 较 晚 , 究 的 范 围 更 多 的 集 中 在 研 了对 华 兹 华 斯 具 体 诗 歌 的 评 析 以 及 对 其 创 作 观 和 自然 观 的

解读“儿童为成人之父”思想

解读“儿童为成人之父”思想

解读“儿童为成人之父”思想作者:王凤郑航月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26期摘要《童年的秘密》是一本由意大利当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撰写的读物。

蒙台梭利深刻的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秘密,说明成人对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导致儿童心理产生偏差的根本原因。

并通过她的教育实践指出了正确的教育方法。

个体的个性正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因此,成人必须试图去了解儿童,并把他从所有的障碍物中解放出来。

关键词尊重儿童需要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识码:AReading the Thoughts of "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WANG Feng, ZHENG Hangyue(Art Department,Yunyang Teachers College, Shiyan, Hubei 442000)AbstractThe "Secret of Childhood" is a well-known education classics. Thanks to Maria Montessori's exploration and answer on children mestery,parents and teachers can clearly realize that children are not the irrelevant people only from appearance to observe. In the fact, a person's personality is just in his childhood formation. Because of this, adult must try to understand their has not been known children by themselves, and so to liberate them from all the obstacles.Key wordsrespecting children; demand在《童年的秘密》的导论中,蒙台梭利指出童年是个体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刘晓东儿童观

刘晓东儿童观

儿童观:九个陈述句刘晓东讲课中的更多内容可参见: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儿童教育的现代观念和立场起源于对儿童的发现。

儿童教育的现代观念从其萌生到其成熟,都是基于对儿童心灵、儿童生活、儿童世界的发现而演进的,儿童教育学的现代体系也是围绕着儿童心灵、儿童生活、儿童世界而展开的。

现代儿童教育是以儿童为出发点的,又是以儿童的成长为其归宿的。

也就是说,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立场是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本位的。

1.儿童是人,但不是小大人2.儿童是“探索者”和“思想家”3.儿童是“艺术家”、“梦想家”和游戏者4.儿童是自然之子5.儿童是历史之子6.“儿童是成人之父”7.儿童是成人之师8.儿童也是文化的创造者9.儿童是破坏者,更是建设者一、儿童是人,但不是小大人儿童是人,但儿童不是小大人。

儿童不是小大人,这种观念是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在其著作《爱弥儿》中发表的关于儿童的基本观念,史称“儿童的发现”或“发现儿童”。

在卢梭以前,社会尚未发现儿童与成人有什么根本的不同,所以可以这样说,那时的儿童观里实际上是没有儿童的,儿童只被看作小大人而已。

卢梭认为儿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规律。

他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人们应当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期,“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卢梭还认为儿童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精神生活。

“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1二、儿童是“探索者”和“思想家”(儿童是主动的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传统的儿童观是瞧不起儿童的。

然而,一些专门研究儿童的学者已认识到儿童是“探索者”和“思想家”。

例如,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就在其讲演中多次指出,儿童是小小的“探索者”,是“上帝的密探”;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儿童的问题具有“哲理性”,他明确指出:“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

总结儿童文学概论笔记

总结儿童文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儿童文学本质论儿童的概念儿童是指人类社会中18岁以下的公民,(3-18周岁)。

儿童是成人社会对“童年”的普遍假设。

“中世纪没有儿童(时代)”——法国,菲力浦·阿利斯儿童观的几种历史模式1.“白纸”之喻:教育可以随心所欲的改变。

英国约翰·洛克“白板”说2.“植物”之喻:从教育的立场去发现儿童。

法国卢梭著作:18世纪,《爱弥儿》堪称是儿童的福音书3.“成人之父”之喻:浪漫派诗人用文学来发现儿童。

布莱克《天真之歌》,华兹华斯《序曲》被认为是一首自传诗歌,《虹》中将儿童尊奉为成人之父,蒙克梭利“蒙氏教育法”《童年的秘密》。

4.“未完成品”之喻儿童呈现的主要精神特质1.儿童文化的艺术性2.儿童文化的游戏性3.儿童文化的生态性儿童文学的定义是以文字(含图画书中的图画)阅读(包裹读给孩子听)为传播形式的文学作品;是成人为儿童创作的,或成人未必专为儿童创作,但实际上已被儿童广泛接受的文学。

儿童文学=儿童·成人·文学周作人提出“儿童的文学只是儿童本位的,此外更没有什么标准”的儿童观,即“儿童本位”思想。

周作人的“儿童本位“论诞生于五四时期,它通常被认为是儿童文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与两大门类三个层次:1.幼年文学(幼儿文学)(3-6、7岁) 2.童年文学(儿童文学)(6-12岁)3.少年文学(12-18岁)两大门类:A儿童本位 B 非儿童本位王泉根定义儿童文学:作文文学大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的儿童文学,是成年人为吸引,提升3-18岁少年儿童鉴赏文学的需要而创作的一种专门文体。

它既是幼年文学,儿童文学,,又是“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与“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所构成的整一体。

第四章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与艺术母体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1.叙事视角文本——世界1.儿童视角2.成人视角3.两代人对话、对比的视角4.少年作者视角儿童艺术的母题1.儿童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母题、爱的母题(刘绪源)2.成长的母题:幻想的母题、动物的母题、自然母题(王泉根)“儿童文学“一词由来1.古已有之2.民间创作的口头文学3.文人著作的书面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特质1.现代性2. 故事性3.幻想性4.成长性5.趣味性6.朴素性(“成长”:成长小说就是以叙述人物成长为主题的小说,就是讲述人物成长经历的小说。

论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摘要]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论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消极教育”的思想,这是他自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极教育”并非人们所理解的无为教育,它主张教育者要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切不可揠苗助长忽视儿童阶段的最初教育,教育者要有更多的耐心和责任心,使教育切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

这一思想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卢梭爱弥儿消极教育儿童卢梭的《爱弥儿》是一部经典著作,他既是一本讨论教育问题的书,也是一本哲学著作,充分论证了“人天生是善良的”这一哲学命题。

他的教育思想中渗透了亚里士多德和夸美纽斯的“教育要顺应自然”的观点,并进一步将其发展完善。

《爱弥儿》一书被认为是继柏拉图《理想国》之后西方社会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史料记载,卢梭花了二十年的心血去思考,三年的时间去写作才完成了此书,之后为它付出了八年的逃亡流浪生活,可谓代价沉重。

他所论述的教育理论不仅在现代欧洲引发了一场革命,还丰富和发展了幼儿教育及青少年教育的方法和原理,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1.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概述。

1.1“消极教育”思想的提出。

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分阶段叙述了爱弥儿的成长过程,全书共分为五卷,包括婴儿期(0—2岁),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儿童期(2—12岁),以体质的增强和感觉器官的发展为主:少年期(12-15岁),以智育和劳动教育为主;青年期(15—20岁),以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为主:成年期,以女子观和爱情观为主。

书中着重介绍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论,即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任由人的天性自由发展。

“消极教育”思想是他自然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第二卷儿童期首次提出了“消极教育”的思想。

他认为这一时期是儿童理性的睡眠时期,是实施感性教育的重要时期,而不是实施理性教育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为理性活动打好基础。

卢梭反对长篇大论的给儿童讲道理,极力反对洛克“用理性去教育孩子”的观点。

儿童是成人之父

儿童是成人之父

J吴婵渊《小王子》说:“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还记得。

”童年对人生的影响有多大呢?我们或许可以从《童年》这本书里面窥见一二。

这本书由玛丽、克劳德夫妇共同编写,他们都是法国知名的儿童作家,获得过许多荣誉。

书里面讲了56个孩子童年的故事,及童年对他们日后生人重拾儿时的梦想,让孩子看到成长的意义。

”这本不算厚的书,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

1.不论伟人还是凡人,每个人的童年都一样书中说:“童年是抹不掉的,永远都抹不掉。

无论人们记得与否,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与他们2岁、5岁、10岁或12岁时的样子相似。

他们的童年没有消失,只是随着岁月发生了变化,展开了新颜。

”这与我们常说的“3岁看大、7岁看老”是同样的意思。

这本书以平等的视角来关照童年。

在选择人物时,作者没有偏爱世俗认为成功的那些人,而是兼顾伟人和普通人。

同时,作者不以金钱、地位、权势来评判人物,只是娓娓道来这些人童年的经历及其影响。

书中介绍人物时,选用的身份标签朴实低调,更接近他们做事的本质。

比如,给夏尔·戴高乐的身份标签是“法国士兵”,而不是“法国总统”;说孔子是“礼仪大师”,而不是“圣人”。

这些称呼,或者说身份标签,能减少高冷感,拉近和普通人的距离,让人感觉亲切。

童年是每个人生命刚开始的阶段,它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来处,更接近人性和自然,是一种本真的状态。

童年的某些经历又能决定我们以后的去向。

不论是伟人还是凡人,在走上自己的人生舞台之前,我们都一样,有着生命最本真的状态,有着童年的美好时光。

442.童年的影响深远,对成人有重大意义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从这本书中,我们也能发现童年对成人的影响。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查理·卓别林自幼家境贫寒,父亲离家出走,母亲带着他和哥哥艰难度日。

闲暇时,母亲会教卓别林和哥哥唱歌,跳舞,演小丑。

这样的磨炼,激发出了卓别林的艺术天赋,让他慢慢成长为艺术大师。

(0412)儿童哲学复习思考题

(0412)儿童哲学复习思考题

(0412)《儿童哲学》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我国古代提出( )的哲学家是老子,此思想可谓儿童哲学的发端。

2人的基因编码系统与一般高等动物相似,可分为特异性和开放性两部分,但人的基因最具有开放性。

这是儿童哲学理论建构的()理论基础。

3如果以大脑的成熟为指标决定儿童时期的下限的话,这个下限是()岁4个体的发生是类的发生过程的简略的重演,这一观念就来源于()。

5皮亚杰认为,儿童认识的实质是适应。

适应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同化,另一个方面是顺应。

其中,( )的认识过程是同化,( )的过程是顺应。

6十一二岁以前的儿童认为“月亮是活的”,这是其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阶段。

7儿童的哲学是儿童适应环境的渴望,也是儿童适应环境的()。

8 根据()的意境理论,“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所表达是审美过程中的无我之境。

9冯友兰将各种不同的道德生活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10在儿童道德认识发展过程中,道德范畴总是从小到多系统地发展起来的,同时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从混沌到()的图景11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哲学家李普曼提出了作为一套思维训练项目的儿童的哲学,它实质上是儿童的( )。

12就儿童绘画的发展而论,最早出现的是涂鸭阶段,进而是()、样式化阶段等。

13最早发表“儿童是成人之父”这种见解的是( )诗人威廉-华兹华斯14梦想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5荣格把人的精神世界分成两个系统,第一个精神系统是直接意识,这一意识具有完全的个人性质,而且它是我们唯一的能经验的精神;第二个精神系统是存在于所有人那里的普遍的非个人的(),它由原型构成。

16在构通艺术与游戏的因素中,关键因素是()17()和类精神发生具有一致性,儿童的成长是对种系发生浓缩的扬弃的重演。

18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解释个体的心理发展。

19卢梭的()是一本全方位披露人性的第一本参考教材,这是其儿童教育观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人性基础。

“儿童乃成人之父”的生态批评解读——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儿童与成人的关系

“儿童乃成人之父”的生态批评解读——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儿童与成人的关系

作者: 闫晓红
作者机构: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河南濮阳457000
出版物刊名: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149-152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5期
主题词: 华兹华斯 儿童 人与自然 生态批评
摘要:威廉·华兹华斯曾提出“儿童乃成人之父”的骇俗论断,从生态批评角度来看,这一理念是华兹华斯对儿童、成人与自然三者关系的深刻思考:儿童对自然的虔敬、关爱,是成人认识和感悟自然的本源;儿童从自然中领悟的智慧,是指引和扶持成人的真理;儿童与自然的友好相处,是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榜样。

“儿童乃成人之父”蕴含着华兹华斯高瞻远瞩的生态思想。

深入解读儿童观

深入解读儿童观

深入解读儿童观摘要儿童观是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儿童观与教育观是紧密相连的。

儿童观的结构主要有自然构面、社会构面和精神构面三种。

当前科学的儿童观主要有儿童是人,但不是小大人;儿童是“探索者”和“思想家”;儿童是“艺术家”、“梦想家”和游戏者;儿童是自然之子;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成人之师。

什么是儿童观. 儿童观的概念所谓的儿童观是指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儿童观。

传统的儿童观一般认为儿童是“小大人”,是成人的缩影,儿童与成人没有根本的区别,这个时期的价值就在于为成人期的生活做准备。

古代斯巴人可以按婴儿身体素质的好坏决定一个婴儿是否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存活。

中世纪在宗教绝对权威的统治之下,他们认为儿童是带着原罪来到世上的,因此为了赎罪儿童就要不断的受苦,不断的挨鞭笞。

由于近代以来儿童生理、心理科学研究的深入,一般认为儿童是具有独立价值的人,儿童是人,但不是小大人,儿童是自然之子,儿童是历史之子等。

. 儿童观的形态儿童观的形态是指在同一个时代,由于儿童观的主体不同,导致的侧重不同的儿童观的形式。

主要有社会主导的形态儿童观、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和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三种形态。

社会主导形态的儿童观是指一定的社会政府、法律机构及其他属于支配地位的人所持有的儿童观。

一般是以政令、规章、法令的形式出现,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例如:年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第一部分的总则的第四条: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第五条: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①由于此纲要是国家颁布,因此成为指导整个幼儿教育的纲领性宏观文件,成为评价幼儿教育的重要指标。

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又称理性的儿童观,是儿童教育家或科研人员基于科学的儿童生理、心理研究成果而提出的儿童观。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一)《童年的秘密》一书是著名意大利蒙台梭利于1936年7月第五届蒙台梭利会议在英国牛津举行之际出版的,该书是蒙台梭利对“幼儿之谜”的探索和解答,集中地阐述了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观。

童年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儿童是“人类之父”,只有发现和解放儿童,我们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童年的秘密》一书揭开了儿童成长的奥秘,提出了一系列极富革命性的理念。

书中详细阐述了儿童有吸收力的心灵及其功能、身心发展的敏感期、重复操作的重要性、导向内在约束的自由、工作中的专注和快乐、社会性发展等,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生动著作。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给我留下了很多的启示,现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谈一下我的体会和认识。

其次,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

成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根本不管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显然缺乏尊重。

虽然孩子在年幼时对父母的这些强迫没有反抗能力只能接受,但长期以往将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热衷于一些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他们为此感到不可理喻。

成人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是很幼稚的,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他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

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们从中得到了满足感。

孩子会自己沉迷于一些完全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尝试、重复中探索、发现、兴奋着、愉悦着,但大人们看不下去了,觉得浪费时间,最终完全由家长代劳,勒杀了孩子探索发现的兴趣。

第三,应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会驱使着儿童不断周围的事物发生了解的兴趣,家长不应该限制儿童感知的范围和自由选择,而是尽可能的多为其提供发展环境,以满足儿童的自由选择,这样儿童就会获得更多的感兴趣的事物,儿童通过对一个个感兴趣的事物不断地重复练习,就会为儿童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空间。

最后,应正确对待孩子的成长。

作为家长,我们无疑是深爱着自己的孩子的。

然而,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我们那样的辛苦劳作、操心费力,但换不回孩子的理解响应,甚至往往孩子对此无动于衷。

论“儿童是成人之父”

论“儿童是成人之父”

论“儿童是成人之父”论“儿童是成人之父”在古代,人们常常认为成人是儿童的引导者和保护者,但现代社会的变迁和观念的转变,使得人们开始思考儿童对成人的教育和启示的重要性。

儿童是父母的师父,并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塑造了成人的态度、行为和价值观。

因此,可以说儿童是成人之父。

首先,儿童的纯真和天真无邪是他们对于世界的最真实表达,也是成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失去的珍贵品质。

儿童的欢乐和好奇心激励着成人寻求生活的乐趣和真正的幸福。

儿童对于生活中的小事情感到兴奋和好奇,这种天真的态度使得成人重新发现了被生活琐事所遮蔽的纯净世界。

因此,当成人思考重要事情时,可以从儿童的视角寻求答案,从而重新获得对生活的热情和活力。

其次,儿童的直觉和直率反应是成人思维的一种实质而重要的补充。

儿童通常会直接表达他们的感受和看法,不受外界的影响或社会规范的限制。

他们的情感和想法是纯粹的和真实的,没有被成人的修辞技巧和保守的观念所掩盖。

通过观察和倾听儿童,成人能够学习到真实的情感和自由思考的方式,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要和他人的情感,从而建立更真诚和和睦的人际关系。

另外,儿童无私的友爱和真诚的爱给了成人无尽的力量和动力。

儿童对待他人没有偏见和成见,他们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对他人无条件地给予友爱和关怀。

成人可以通过观察和与儿童相处,学会以一种纯粹和无私的方式爱自己和他人。

儿童的友爱和慷慨精神使得成人对于自己和别人的亲情和友情重新评估,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培养爱的力量。

然而,儿童也需要成人的指导和教育来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

成人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并为他们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通过在成人的眼中看到儿童的希望和潜力,成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成人应该教导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帮助他们在日后成为有品德和才能的成年人。

总而言之,儿童作为成人的父亲,给予了他们珍贵的纯真、直率和友爱。

人们应该意识到儿童的存在和价值,并倾听他们教导成人重新发现生活的乐趣、接受真实的情感和纯洁的友爱。

儿童是成人之父这句话怎么理解结合作品

儿童是成人之父这句话怎么理解结合作品

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在《彩虹》诗中写道:“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儿童眼里的世界才是最最纯真的世界,他们没有受到半点玷污,他们是我们的父亲。

2、儿童是成人之父,意大利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将这句话引用到了《幼儿教育方法》一书。

这里除了《彩虹》诗中含义外,还有一层意思是,成人的表现的一切情绪、智能、习惯和道德,都是由他童年时代的经历所决定的。

儿童是未来的成人。

好像“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样。

当我们看到眼前的儿童,就应该想着,怎样教育他,使他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每当我看到天上的彩虹华兹华斯张祈译每当我看到天上的彩虹,我的心就会跳动飞升:在我刚出生时它是这样,现在我长大成人它还是这样,就是到我变老死去时——它将还是这样!儿童是成年人的父亲,我多么希望,在将来的每天每日,自己都能够保持对自然的虔敬与童贞。

——为人父母的人更能体会诗中的美好。

它能让心灵充满了感动和敬仰。

这首诗的中心在后面诗人说:“儿童是成年人的父亲。

”这句话成了教育的名言,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我们都通过课外说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根据华兹华斯的这句话,孩子应该向父母请教。

是的,你知道的。

诗人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我们很多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我们美丽的世界不再好奇,看到的世界也不像小时候那么神奇。

更多的是看到这个世界上黑暗的地方,丑陋的地方。

孩子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

希望自己也能靠得更近,接受。

“儿童是成年人的父亲”是什么意思?鲁迅为什么反省自己曾经屠杀过儿童精神?这首诗前面的诗句都铺在“儿童是成年人的父亲”这句话上。

诗人特别引入了“彩虹”这个美丽的形象。

自己出生的时候,天上的彩虹就是这个样子。

现在他成年了他看到的彩虹还是和小时候一样。

不是说彩虹没变,而是说诗人的心境没变,从小到大一直保持着童真。

他还说,即使自己将来老了,到了死的时候,天上的彩虹还是会变成这样。

可以说,这是自己对自己的愿望之一,也是要求自己的这份童心到老而死的陪伴的承诺。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成人与儿童的冲突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成人与儿童的冲突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成人与儿童的冲突“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要给爱下一个定义却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我们每个人对爱的理解不尽相同,蒙特梭利关于爱的理解是:爱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它的动力就是本能,是生命创造的力量,在创造过程中,他产生了爱,这种爱充满了儿童的意识,并影响着儿童的自我实现。

星期天,本想好好地睡一觉,可一大早就被孩子叫醒了,你是不是也会觉得很讨厌呢?我们来听听蒙特梭利是怎么说的:早晨,儿童进入父母的房间唤醒他们,这是件令父母极讨厌的事情。

但是,如果不是爱,还有什么东西会使一个小家伙一醒来就去寻找他的父母呢?黎明,当一个儿童去找他的父母时似乎是要说:“天已经亮了!是早晨了!”而且,孩子走到父母跟前,不是为了去叫醒他们,而只是去看他所爱的那些人。

这就是成人与儿童的不一样。

蒙特梭利对儿童的细微观察和心理探究真的是让人佩服。

也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一些固有的观念,我们是否真的了解儿童,是否知道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们真该适时的转换一下角色进行思考,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好地理解儿童的世界,了解童年的秘密。

人们对儿童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

这些创伤,几乎全部都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儿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们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却造成了相反的后果。

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太多了。

今天我就想谈谈成人与孩子的冲突。

一直以来在成人的脑海中,保护自己的财产使其免遭侵犯,这几乎是成人的自然法则。

所以,我们经常会阻止我们的孩子不让他们做很多事情,怕打坏东西总是让孩子按照我们的节奏来生活。

同时,对成人来说,有一条自然法则,即最大效益法则,这诱使他运用最直接的手段,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达到他的目的。

当他看到一个儿童正在做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毫无成效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他本人一瞬间就可以做完,并且做得完美得多,这时他感到痛苦,就想去帮助这个儿童。

正如许多人迫不及待地教小孩子识字,过早地强求他们通过阅读书本来识字也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影响。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的启示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的启示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的启示*陈兴强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 1870—1952年)是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她在儿童教育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创建了一套独特的儿童教育理论和方法,并将自己的这一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活动,对世界儿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我们如何教育儿童提供了很大的启示。

在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思想中,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和培养是其核心。

蒙台梭利的“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和培养”的思想,首先是建立在对儿童的爱和尊重的基础上。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来自先天的自发的能动性的作用下,具有一种很强的、天赋的内在潜伏能力和继续发展的积极力量,“在儿童的心灵中有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它是发展中隐藏着的模式,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1]。

因此,人的童年时期并不是单纯的向成年过渡的阶段,而是“人性的两极之一”[1],“我们不应该将孩子与大人视为人生过程相连的阶段,而应该视之为人生中两个不同的形态,两者同时进行,并且互相影响对方”[1]。

她甚至认为“儿童是成人之父,是现代人的教师”,“没有儿童对他们的帮助,成人将颓废。

如果成人不努力自我更新,一层硬壳就开始在他周围形成,最终将会使他变得麻木不仁”[1]。

在此基础上,她进一步提出,人类为了实现“和平与和谐”的理想,就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发掘儿童的“纯真、友爱”这些“人性伟大潜能”的发展之上[1]。

蒙台梭利对儿童的爱和尊重,对我们、尤其是对为人父母者,有着很大的启迪:对于处在不断成长和变化状态的儿童或者子女,我们是应当把他们当成父母的服从者,按照父母自身的需求来塑造其心理,使其在父母规定的“框架”中成长呢?还是把他们当成成人精神的唤醒者,重视他们的自主探索、使他们从妨碍其身心发展的障碍中解放出来呢?显然,我们应当选择的是后者。

我们既然应该选择后者,那么又应当如何具体选择呢?在这里,蒙台梭利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启示。

华兹华斯诗歌中儿童观的体现

华兹华斯诗歌中儿童观的体现

华兹华斯诗歌中儿童观的体现
袁礼
【期刊名称】《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30)005
【摘要】华兹华斯所提出的"儿童乃成人之父"的观点是他独特的儿童观的核心内容.这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下独特的创作方式及内心境界的真切流露,是诗人用一种理想主义的方式来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人对童年的回忆,对本真的追寻,实际上是想寻找失落的自我、逝去的天堂,渴慕永生和无限,向往欢欣与自由.【总页数】2页(P204-205)
【作者】袁礼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2
【相关文献】
1.纯真烂漫,返璞归真——探析华兹华斯诗歌的儿童观 [J], 李丽敏
2.试析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在《孤独割麦女》中的体现 [J], 毛华慧
3."儿童乃成人之父"的生态批评解读——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儿童与成人的关系[J], 闫晓红
4.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在《丁登寺》中的体现 [J], 黄明
5.自然在华兹华斯与陶渊明诗歌中的不同体现 [J], 白凤欣;姜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阅读整本书的意义和价值--以阅读儿童文学为例

论阅读整本书的意义和价值--以阅读儿童文学为例

论阅读整本书的意义和价值-以阅读儿童文学为例相对于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阅读整本书的第一个关键词指向“整”,有完整、整体的意思。

既包括对全书内容的整体把握,也包括由整本书引发的周延思考。

第二个关键词是读,可以深读浅读,也可以精读泛读,还可以是课内外结合读。

读的内容包罗万象,学科内阅读,跨学科阅读,全科阅读,可以是经典著作,也可以是通俗读物,可以是长篇,也可以是短剧。

本文以阅读儿童文学类书籍为例,旨在探讨阅读整本书对于教师与学生的价值和意义。

一、阅读儿童文学类整本书对于教师的价值和意义1 .以整本书为媒,发现儿童。

教师要想更好地理解儿童文学整本书,首先要了解儿童被发现的历史。

儿童曾被喻为“白板”“植物”,也曾被喻为“成人之父”“未完成之品”。

这些隐喻,既有其进步性于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

了解了儿童被发现的历史,作为成年人的教师会珍视儿童,尊重儿童, 理解儿童。

教师要想更好地理解儿童文学整本书,还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教师要认识到儿童具有其独特的心理、感觉和情感,是与成人完全不同的独特个体。

认识到人的童年蕴含着珍贵的人性价值,是人的发展根基,也是人生的乐园。

面对儿童,选择自由还是控制?还是自由中有纪律,纪律中有自由?如何抛去过度的教育性,也抛弃过度的娱乐性,保持“中正”的状态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是每个教师面对儿童必须不断思考的问题。

2 .以整本书为媒,了解儿童文化与儿童文学儿童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与成人的存在感觉、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方面存在着许多根本的区别。

成人与儿童,是两种不同的生命形态。

成人与儿童之间,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施舍,而是双方的相互赠予。

儿童生命呈现出艺术性、游戏性、生态性三个主要的精神特质,这三者深度联系,构成了儿童文化的整体。

成人必须和儿童携起手来,从儿童那里获得创造新的、健全的生活的智慧与力量。

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它超越成人与儿童之间的鸿沟,成为立于儿童的生命空间的文学,表现具有高度人生价值的儿童的存在感觉、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儿童的知音,具有现代性、故事性、幻想性、成长性、趣味性、朴素性六种特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是成人之父的隐喻
——发布时间:2006-11-10 21:51:14,浏览人数:669
童年的无意识、天性也是拯救人类异化的一个工具;如果整个文化全面被异化了,
我们就回到儿童那里去。

“少儿读经运动”一味强调外部信息的学习,而忽视儿童内发性的成长,实为舍本逐末;而图书市场上叫嚣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掩藏着成人世界里逐利的欲望通过市场而过早侵入儿童世界的行为。

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并不是因为它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是真正灿烂的、不可重现的生活。

儿童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他们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却依赖于成人世界。

作为大人,作为教育者,我们该以怎样的眼光来看待儿童,以怎样的思想行为来引导儿童,以完成陪伴儿童成长的使命呢?南京师范大学的刘晓东博士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尽管人们对刘晓东的观点有不少“看法”,然而,他的观念却为儿童文化语境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儿童是成人之父的隐喻
在中国传统的儿童教育中,儿童是作为“假想敌”而出现的。

他们调皮捣蛋,是等着被大人修理的对象。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然而,在该书中,刘晓东却表达了或者说是强化了西方教育学家对儿童的敬畏,强调儿童是成人之父,这从根本上奠定了大人从内心对儿童产生尊敬的基础。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点认为人的胚胎发育是人类产生以前整个生命史的复演。

而黑格尔的精神进化论认为个体儿童期的十几年时间复演了人类的文明史,完成了人的本能、潜意识层面的形成,该观点在其后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

既然如此,则儿童的发展是我们祖先发展的一个缩影,儿童期实际上是由成人的历代祖先构筑而成的,我们的童年来自于我们的每一位祖先。

基于这个层面,可以说儿童是成人之父。

“儿童是成人之父”也在另一方面不知不觉地体现在我们的思想中。

很多人都有恋乡情结和故土情结。

故乡是童年生活的所在地,回到故乡,不正是回到我们的童年,从童年中寻找精神父辈的慰藉吗?这也解释了鲁迅何以在落魄时候会写出《朝花夕拾》。

同样,童年的无意识、天性也是拯救人类异化的一个工具。

《皇帝的新装》中,是一个纯真的小孩揭开了大人世界共同维持的骗局。

儿童不懂事,因为这时他们只是形成了人的无意识层面,意识层面则要通过以后的多年教育和社会历练来逐渐形成。

但无意识、本能的东西总是强大于意识的东西,正如精神分析学家荣格认为:当文化的发展偏离了正途,偏离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出来纠偏的总是集体无意识,总是人类深层的天性。

所以,“如果整个文化全面被异化了,我们就回到儿童那里去。


如果从这个哲学层面和进化论层面理解了“儿童是成人之父”,那么,在我们的儿童
教育中,大人首先就应该放低姿态,尊重小孩的野性,理解他们的不懂事和本能欲望,不以强制手段压制他们的天性。

儿童的天性是人类祖先的精神发展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大人又何必以成人世界、文明世界的规范来要求儿童呢?
教育儿童要学会耐心等待
儿童的成长可分为三方面:植物性的成长,主要表现为肉身的发育;动物性的成长,即本能和无意识的成长;人独有的精神(意识)生命的成长,主要靠文化熏陶来完成。

其中,前两者是后者的根。

而儿童主要完成的是植物性和动物性成长的任务。

但是,这两种成长是内在的、自发产生的,不需要人为的干涉。

正如蚕结蛹成蛾,从外表上看,蛹是静止休眠的,其实它的内在正在发生着生命的变化。

儿童其实也正处于“理性的睡眠期”(卢梭语),在大人看来,他们外表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实际上,在儿童的内心中,正逐渐地完成他的动物性成长。

大人并没有看到这一点,常常粗暴地去干涉儿童内在的自然成长过程。

蚕在成蛹的时候,暂时不需要外力的介入,只需要等待就能看到生命的奇迹了。

同样的,儿童教育也要学会等待。

但是,现在的幼教界,很多大人正迫不及待地要儿童成才。

刘晓东在书中对几种社会现象给予了抨击。

例如,由王财贵发起的“少儿读经运动”,指出儿童教育应该回归到中国传统教育中去。

这是有违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的,一味强调外部信息的学习,而忽视儿童内发性的成长,实为舍本逐末。

而图书市场上叫嚣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其背后动机,更值三思。

这使成人世界里逐利的欲望通过市场而过早侵入儿童世界,其中也有教育界人士的见利忘义。

卢梭在《爱弥尔》中这样写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长大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是的,最彻底的人本主义就是自然主义,一切发展都是自发的。

面对儿童的成长,大人应该有耐心,不要太功利化,学会等待,等待儿童完成内在成长,不去打扰其破茧的过程,这同样也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童年并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
面对儿童的成长,大人除了等待,真的就无能为力了吗?不是的。

这要看大人给予儿童怎样的教育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当年要招收一批6岁的孩子,对他们进行10年的教育。

而一个孩子的母亲说:“小孩子还来得及去坐教室,先让孩子去过一过他的日子吧,不忙上学。

”这朴素的话,却道出了深刻的思想,引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深思。

还未完成内在成长的儿童有他们自己的世界,蓝天、草地、池塘皆是儿童的乐园。

而严谨规范的学校生活对儿童来说,是一个异己的世界。

儿童脱离了自己的生活,就像鱼离开了自然水域而进入了鱼缸,牛离开了草地而进入了牛棚。

于是,苏霍姆林斯基尊重儿童天性,创办了一年的“蓝天下的学校”,看晚霞、摘葡萄等都是他的课堂内容。

他那一年的学前教育,充分满足了那些6岁儿童的成长需求。

儿童教育中,学习是手段,成长才是目的。

学习取向是以牺牲儿童的成长和生活为
代价的,而成长取向是以儿童的生活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儿童的成长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的。

成长取向看重的是儿童的内发成长,即儿童的身心发育。

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并不是因为它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是真正灿烂的、不可重现的生活。

所以,儿童教育应当由学习取向转向成长取向。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教育者应当了解儿童发展的状况和时机,及时促进儿童的当下发展。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对儿童的教育应当不露痕迹,而不是强制灌输、拔苗助长。

儿童教育,首先应当尊重儿童,然后去尽量满足儿童的成长需求,并适当地引导之,有所为有所不为。

只有这样,儿童教育才能成为一种守候和陪伴儿童成长的教育。

阅读链接:《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刘晓东著,教育科学出版
《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9日
相关链接其实我们没弄明白儿童是谁
毫无疑问,我们是爱儿童的,但这并不表明我们会爱儿童。

对于儿童,我们向来拿不准怎么把他们“放”在哪里,有时候拿在手里、含在嘴里,有时候又将儿童当作“修理”的对象。

我们其实没弄明白儿童是谁。

有人说儿童是自然之子,有人说儿童是历史之子,有人说儿童是“艺术家”,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竟然说,儿童是成人之父……看来儿童是谁,这是个很难弄清楚的问题,但有一点我们要弄清,那就是儿童不是小大人。

但我们常常喜欢把他们当小大人,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儿童,用成人的标准“修剪”儿童。

在教育观念上,人类经历过这样的教育观念,以孔子和韩愈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卢梭、杜威以来的儿童中心论和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代表的个人中心论。

尽管理论上似乎很完备,但我们的主流教育思想还在“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之间徘徊,“教师中心论”仍然是我们教育儿童的理论底子,儿童是一张“白纸”,按照成人的意愿画着这样那样的画。

当然,我们的教育者和家长有时候也很温和,并不是明目张胆地画,我们喜欢伪装,故作“儿童”状,然后去引导、诱导,无论引导还是诱导,这都是一些充满伪善的词语。

至于承认儿童的独立性,承认儿童有自己的世界和价值是不可能的,平等的双向交流是不可能的。

家长的做法就是一个字———哄,“哄”不好,就揍,孩子是自己的。

教师的境界很大程度上也不过如此,只是“哄”的技巧有差别而已,至于“哄”不成了,那只好吓唬了,师
道尊严一摆,儿童自然被驯服了。

所以,儿童教育的路还很长,在摸索前进的时候,不要忘了儿童不是小大人这个底线,不要用成人的世界、观念修剪儿童,在儿童“灵魂的白板”上乱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