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蒙台梭利儿童观 ppt课件
(2)儿童阶段(6—12岁) (3)青春阶段(12—18岁)
二、基本思想
4.儿童心理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从无意识的“工作”到心智 “工作”,再到有意识的活动性、 创造性与建构性 的“工作”都是为了沟通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展开 人类的自然秉赋,使自己得到良好的发展。
四、启示
蒙台梭利教育法蒙氏教育法建立在人类成长自然 法则的基础上,以全新的思想建立了适应儿童自主学 习、完美成长的教学体系,作为一种“ 多层次” 、 “ 全方位” 、 “ 重个性” 、 “ 重和谐” 和 “ 重实践” 的幼儿教育法 , 对于我们保证幼儿的 “ 全员发展” 、“ 全面发展” 、 “ 个性发展” 、 “ 和谐发展” 以及“ 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能力 的初步发展” 有着非常实际的、 积极的参考价值。
她重视儿童早期经验,主张通过感知的协调促进 智力发展的思想符合当今儿童心理学的见解,看到了 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教育协同作用的结果,证明 了教育可以纠正智力落后,更能使正常儿童智力发展, 这比当时那种认为“智力固定不变”,否认儿童早期 认识发展必要性的流行看法要接近真理。
三、评价
(一)合理性
她尊重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反对用成人的思想 不适当地妨碍幼儿的心理发展,注意到儿童活动的智 力价值和内部动机在学习上的意义,这些都有合理之 处。另外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 的思想更已被心理学家广泛承认。
二、基本思想
2.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敏感期 (1)语言的敏感期 (2)感觉的敏感期 (3)秩序的敏感期 (4)运动的敏感期 (5)工作的敏感期
二、基本思想
3.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
(1)幼儿阶段(0—6岁)
论述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及幼儿教育内容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及幼儿教育内容一、概述蒙台梭利是20世纪早期意大利的一位教育家和医生,她对幼儿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被称为蒙台梭利教育法。
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不仅深受欧洲国家的推崇,也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蒙台梭利的儿童观1. 儿童天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天赋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具有自主学习天赋的。
她强调,儿童在早期的成长过程中,会主动地吸收并掌握来自周围环境的知识和技能。
教育者应当尊重儿童的自主性,引导他们自由地探索世界,而不是强制性地灌输知识。
2. 儿童是敏感期的主体蒙台梭利提出了“敏感期”的概念,她认为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儿童对于某些特定的学习内容或技能更加敏感和易于吸收。
教育者应当根据儿童的敏感期,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
3. 儿童是自己的建构者蒙台梭利提出了“建构主义”的教育观念,她认为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自己的建构者,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探索,逐渐形成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教育者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和资源,鼓励儿童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三、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内容1. 设计精心的学习环境蒙台梭利认为,学习环境对于幼儿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她提倡设计精心的学习环境,包括布置整洁的教室、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创设具有启发性的学习氛围。
蒙台梭利的教室通常布置整齐,教具齐全,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充满探索和发现乐趣的学习空间。
2. 提供自由的学习时间蒙台梭利主张给幼儿提供足够的自由学习时间,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节奏进行学习。
她认为,幼儿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来自主地选择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得到深入的体验和学习。
这种自由的学习时间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鼓励实践性的学习蒙台梭利强调实践性的学习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她提倡让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来学习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单纯地依靠书本或者口头的灌输。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发展观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发展观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1870~1952)最初研究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后来致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儿童之家”。
她撰写了许多教育理论着作,开设国际训练班,对现代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她的着作主要有:《蒙台梭利方法》、《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办的心理》等。
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我所做的工作只不过是研究了儿童,表现了儿童所给予我的东西而已”。
的确,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发展观的确立,正是建立在对儿童的尊重、细致观察和不断向儿童学习的基础上的;是出自对人类伟大精神的无限敬意,集当时的医学、生物学、实验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之大成才确立了的。
蒙台梭利首先指出,当时成人们对待儿童的态度是错误的。
她认为,在大人们的干预下,几乎所有三岁儿童的发展都是“不正常”的,都从自己的正常发展中脱轨了,也就是说“儿童的自我发展未能实现其原来的计划”。
而防止这一计划的实现的,正是在大人们的“爱情和援助的外衣下所隐藏着的一种微妙的东西”在起作用。
这就是有意无意地轻视幼儿的能力,认为“幼儿是地知的,没有礼貌的,要由自己去向幼儿灌输好的内容。
”这样就硬把成人的计划、思想强加给儿童,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要求儿童,用大人的尺度去评价儿童。
正是在这样以成人为中心的社会里,使儿童们的正常发展受到了压抑的歪曲,极大地妨碍了儿童内在生命力的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人从出生时开始,精神生命就秘密地潜藏在人体内,只是被制约在尚未发达的肉体之中而已。
她把精神和肉体看成两个不同的实体,认为肉体是精神的容器,精神是第一性的。
她认为所有的正常儿童都具备能促进自我发展的积极力量,即生命本身(生命的核心是精神)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而教育就是要帮助生命按本身的规律去发展,切勿用一种外在的力量使幼儿脱离自身的发展轨道。
蒙台梭利说:“生命是活动的,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
这种活动,就是遵循幼儿自身生命发展规律的活动。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发展观范文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发展观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1870~1952)最初研究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后来致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儿童之家”。
她撰写了许多教育理论著作,开设国际训练班,对现代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她的著作主要有:《蒙台梭利方法》、《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办的心理》等。
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我所做的工作只不过是研究了儿童,表现了儿童所给予我的东西而已”。
的确,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发展观的确立,正是建立在对儿童的尊重、细致观察和不断向儿童学习的基础上的;是出自对人类伟大精神的无限敬意,集当时的医学、生物学、实验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之大成才确立了的。
蒙台梭利首先指出,当时成人们对待儿童的态度是错误的。
她认为,在大人们的干预下,几乎所有三岁儿童的发展都是“不正常”的,都从自己的正常发展中脱轨了,也就是说“儿童的自我发展未能实现其原来的计划”。
而防止这一计划的实现的,正是在大人们的“爱情和援助的外衣下所隐藏着的一种微妙的东西”在起作用。
这就是有意无意地轻视幼儿的能力,认为“幼儿是地知的,没有礼貌的,要由自己去向幼儿灌输好的内容。
”这样就硬把成人的计划、思想强加给儿童,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要求儿童,用大人的尺度去评价儿童。
正是在这样以成人为中心的社会里,使儿童们的正常发展受到了压抑的歪曲,极大地妨碍了儿童内在生命力的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人从出生时开始,精神生命就秘密地潜藏在人体内,只是被制约在尚未发达的肉体之中而已。
她把精神和肉体看成两个不同的实体,认为肉体是精神的容器,精神是第一性的。
她认为所有的正常儿童都具备能促进自我发展的积极力量,即生命本身(生命的核心是精神)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而教育就是要帮助生命按本身的规律去发展,切勿用一种外在的力量使幼儿脱离自身的发展轨道。
蒙台梭利说:“生命是活动的,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
这种活动,就是遵循幼儿自身生命发展规律的活动。
蒙台梭利教育核心理念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核心理念蒙台梭利是近代史上最为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与改革家之一,在致力于幼儿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创建了一套独特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并将自己的思想和教学法发展成一项国际化运动,对世界的儿童教育改革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儿童观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体现出她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她强调“内在的生命力”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她认为个体与生俱来的这种神秘力量的赋予了个体积极的生命活动,并驱使儿童的生命活动表现出不同阶段的心理“敏感期”;同时蒙台梭利也关注环境与教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强调为儿童创造“有准备的环境”来保障儿童的自发活动。
具体地说,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强调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独特的心理胚胎期。
她认为人类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可称为“生理的胚胎期”;另一个则是人类独有“心理(精神)胚胎期”(0-3 岁),这个时期是人类心理活动产生与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其次,蒙台梭利认为婴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不自觉的感受能力与特殊的鉴别力,称为“吸收心理”。
儿童这种自然吸取与创造性的功能是成人没有的,在蒙氏《有吸收力的心理》中,这样阐述“成人接受印象并将其存储于大脑中,但成人自己依然与其保持分离,就像一个花瓶与其容纳的水相分离一样。
然而婴儿却要经历一个转化的过程,印象不仅进入其心理,而且形成其心理。
这些印象本身在儿童身上得到具体化,儿童创造了自己的‘心理肌肉'。
用于发现周围的事物,儿童的这种心理叫‘吸收的心理'。
”为此,教育者必须为儿童尽可能创造“有准备的环境”并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供儿童吸收。
第三,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也有着与动物生理发展中类似的“环境敏感期”现象。
如果儿童不能在敏感期从事协调的活动,或者说缺乏适宜的环境,儿童就会永远失去并永远失去这个自然取胜的机会。
蒙台梭利还试图区分了儿童不同心理的敏感期: 感觉的敏感期( 2 到 5 岁)、秩序的敏感期(1 岁到 4 岁) 、细节的敏感期( 2 岁到 5 岁)、语言的敏感期(2 月到8 岁)、手的动作敏感期(1.5 岁到3 岁)、行走动作敏感期(1 岁到6 岁)。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儿童心理发展存在敏感期、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通过工作实现的(笔者对蒙台梭利儿童观的整理和概括)基本上可以比较完整地反映蒙台梭利对于儿童及其发展变化的看法,它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础。
那么,上述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及其发展变化的看法可以给我们今天哪些有益的启迪呢?(-)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蒙台梭利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即是心理胚胎的发展、肉体化的过程、潜在生命力的分化和吸收性心理的作用。
蒙台梭利的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成了批判当时成人中心的教育观、号召重视自我发展的基础。
当时,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是说教的、灌输的和干预的,成人在爱护孩子、帮助孩子、教育孩子的外衣下隐藏着一种关于孩子的观点,即认为孩子是无知无能的,必须由自己向幼儿进行教导,让幼儿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正是当时这种轻视幼儿能力、否定幼儿能力的观点导致了成人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强加给幼儿,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用成人的尺度去评价幼儿。
相应地,这种成人中心的教育观使幼儿的正常发展受到了压抑和歪曲,妨碍了儿童内在生命的发展和内在生命力的展现。
蒙台梭利认为成人对待儿童的这种错误的态度导致了几乎所有3岁儿童都不能达到正常化,都脱离了自己的正常的发展轨道,按照蒙台梭利儿童心理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的观点,就是导致了几乎所有儿童的天赋能力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自然表现。
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自然表现的观点则站在了当时成人中心的对立面.认为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精神生命就已潜藏在尚未发达的肉体之中,肉体只不过是精神的一个容器,精神生命由它存在起就具备自我发展的积极力量,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心理(或精神)胚胎的发展速度惊人,每一幼儿的心理(或精神)胚胎各不相同,特别是心理(或精神)胚胎的发展需要特殊准备的环境;随着幼儿身体的发展,肉体化过程会随之发生,即意志、心理等精神因素“归于肉体”并支配肉体的活动;潜在生命力会逐渐分化并形成复杂的心理现象;具有吸收性的心理帮助幼儿获得关于环境中的各种经验,使之成为自己心理的一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性和行为模式。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发展观
欢迎共阅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发展观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1870~1952)最初研究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后来致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儿童之家”。
她撰写了许多教育理论着作,开设国际训练班,对现代幼儿教育的、《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曾经说过:予我的东西而已”。
而防”这样就硬把成人的计划、思想强加给儿童,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要求儿童,用大人的尺度去评价儿童。
正是在这样以成人为中心的社会里,使儿童们的正常发展受到了压抑的歪曲,极大地妨碍了儿童内在生命力的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人从出生时开始,精神生命就秘密地潜藏在人体内,只是被制约在尚未发达的肉体之中而已。
她把精神和肉体看成两个不同的实体,认为肉体是精神的容器,精神是第一性的。
她认为所有的正常儿童都具备能促进自我发展的积极力量,即生命本身(生命的核心是精神)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而教育就是要帮助生命按本身的规律去发展,切勿用一种外在的力量使幼儿脱离自身的发展轨道。
蒙台梭利说:。
她认为环境既能帮助生命,也能妨碍生命,但是环境决不会象生命那样有所创造,而生命却能创造和自我发展。
她说:“生命是非常优秀的女神,她总是在前进中征服环境为妨碍她的胜利所设置的障碍”。
从而,她得出的结论是,生命是主体,环境是从属的。
但是为了生命的发展,应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根据这一原则,蒙台梭利在“幼儿之家”中,为了生命的发展所创造的条件是:①完备的环境;②消极的教员;③科学的教具。
她认为只有在这样的外部条件下,才能使生命遵循自己的发展法则去发展。
这样,就“如同身体的成长需要从环境中摄取营养一样,生命只有遵循成长的法则才能使其发展获得必要的营养”。
关于发展的法则,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自己的肉体中自然具备使自己获得发展的计划”。
计划上去。
童”,、“文字敏感期”、以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为例,其出现的时间和程序尽管因儿童而异,但是所有的儿童都要经过语言发展的敏感期的。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蒙台梭利的儿童和儿童发展观在很大程度上是接受了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的自然教育和自由教育的观点,然而她根据自己的实际观察和实验研究以及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命哲学的理论加以阐述和发挥。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的生命力”或称之为“内在潜力”;或把它总括为“人类的潜能”。
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她说:“生长,是由于内在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它的生命力量是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
”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现,并按其自身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的发展。
她主张不应该把儿童看作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也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块;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一个活生生的人。
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地观察儿童,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揭示儿童的自然发展进程及规律性;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个性,在儿童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在智力、精神、身体、个性上自然发展。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归纳起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说,人并不只在大学里才发展,而是在出生之时就已经开始了心智的成长。
在生命的头三年中,其发展的程度最为可观。
每个孩子都有自发的学习潜力,幼儿尽管缺乏经验,但他们所拥有的最丰富的潜力能使他自己适应外部世界,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力,积极地从外部世界获取各种印象和文化模式,并且有一定选择的进行吸收,成为他心理的一部分,称为有吸收力的心理。
“吸收性心智”是一种内在的助力。
(2)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儿童不同阶段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当一个心理个性阶段结束时,另一个阶段随之而来,“成长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核心理念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核心理念蒙台梭利是近代史上最为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与改革家之一,在致力于幼儿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创建了一套独特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并将自己的思想和教学法发展成一项国际化运动,对世界的儿童教育改革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儿童观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体现出她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她强调“ 内在的生命力” 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她认为个体与生俱来的这种神秘力量的赋予了个体积极的生命活动,并驱使儿童的生命活动表现出不同阶段的心理“ 敏感期”;同时蒙台梭利也关注环境与教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强调为儿童创造“ 有准备的环境” 来保障儿童的自发活动。
具体地说,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强调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独特的心理胚胎期。
她认为人类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可称为“ 生理的胚胎期” ;另一个则是人类独有“ 心理(精神)胚胎期” ( 0-3 岁),这个时期是人类心理活动产生与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其次,蒙台梭利认为婴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不自觉的感受能力与特殊的鉴别力,称为“ 吸收心理” 。
儿童这种自然吸取与创造性的功能是成人没有的,在蒙氏《有吸收力的心理》中,这样阐述“ 成人接受印象并将其存储于大脑中,但成人自己依然与其保持分离,就像一个花瓶与其容纳的水相分离一样。
然而婴儿却要经历一个转化的过程,印象不仅进入其心理,而且形成其心理。
这些印象本身在儿童身上得到具体化,儿童创造了自己的‘ 心理肌肉'。
用于发现周围的事物,儿童的这种心理叫‘ 吸收的心理'。
” 为此,教育者必须为儿童尽可能创造“ 有准备的环境” 并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供儿童吸收。
第三,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也有着与动物生理发展中类似的“ 环境敏感期”现象。
如果儿童不能在敏感期从事协调的活动,或者说缺乏适宜的环境,儿童就会永远失去并永远失去这个自然取胜的机会。
蒙台梭利还试图区分了儿童不同心理的敏感期:感觉的敏感期( 2 到5 岁)、秩序的敏感期(1 岁到4 岁) 、细节的敏感期( 2 岁到5 岁)、语言的敏感期( 2 月到8 岁)、手的动作敏感期( 1.5 岁到3 岁)、行走动作敏感期( 1 岁到6 岁)。
蒙台梭利儿童观
蒙台梭利儿童观蒙台梭利儿童观,是20世纪初由意大利医生、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提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儿童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蒙台梭利儿童观认为,儿童是活跃、自主、独立的主体,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关注儿童的自我发展和潜能的激发。
本文将探讨蒙台梭利儿童观的核心理念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蒙台梭利儿童观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帮助孩子自己去做"。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强烈的内在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和经验来探索和理解世界。
因此,教育者的角色不是简单地向儿童灌输知识,而是创造有利于儿童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
在蒙台梭利教室中,教育者为儿童提供各种教育材料和工具,通过观察和了解儿童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儿童的自主探索欲望,并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
另一个核心理念是"一切有意义的活动都是教育"。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通过自己的身体和感官来感知和理解世界,他们在实际的操作和实践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因此,在蒙台梭利教室中,有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和材料,例如搭积木、拼图、洗衣服等,这些活动都是由儿童自主选择和操作的,通过这些活动,儿童能够发展自己的观察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蒙台梭利教育追求全人教育,不仅关注儿童的智力发展,还注重培养儿童的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
此外,蒙台梭利儿童观还强调教育的环境对儿童的重要性。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可以通过教育环境的精心设计来调动和激发。
在蒙台梭利教室中,有明确的学习区域和材料放置规则,教育者根据儿童的发展需求和兴趣设置不同的教育工作区域,并提供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教育材料。
同时,教育者还通过布置整个教室的空间和布局,营造温馨、和谐、安全的氛围,使儿童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成长。
在实践中,蒙台梭利儿童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教育场景和年龄段。
蒙台梭利教育方法适用于0-6岁的儿童,包括了幼儿园、托儿所以及家庭教育等多个领域。
试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试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观试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儿童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在这个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玛利亚·蒙台梭利是一位意大利医生和教育家,她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试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并探讨其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是自主、主动和有内在驱动力的学习者。
他们天生对自己的学习和探索充满兴趣,渴望与世界互动和探索。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会经历敏感期,即对某些特定事物或技能表现出极大的敏感度。
这个敏感期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最佳时机,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旨在充分利用这个时机。
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她创办了“蒙台梭利教育”这个独特的教育系统,提供了一种充满自由、秩序和灵活性的学习环境。
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并且可以自由地在不同的学习区域进行探索和实践。
蒙台梭利相信,通过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儿童能够培养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力。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还强调对儿童的尊重和关爱。
她提倡教师要以观察和了解儿童的需求为基础,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和支持。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需要成为自己的主导者,在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他们的指导者而不是支配者。
这种尊重和关爱的教育方式帮助儿童建立起自信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了他们对知识和探索的热情。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也强调教育要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她认为,自然是最好的教室,儿童应该能够接触自然环境并从中学习。
蒙台梭利提倡在教育中引入实践和感官体验,例如,在教室里设置室内花园,提供各种自然材料供儿童触摸和探索。
通过与自然互动,儿童可以培养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她的观点强调了儿童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蒙特梭利的儿童观
世界公民的能量——星云
人类没有遗传的行为模式可以遵 循,但具有潜能可以利用外在的环境发 展他自己的行为与模式。 在上述的基础上蒙特梭利以天体的 起源“星云”概念来形容类似那引导儿 童吸收其环境的创造能量。
星云VS非遗传性行为 以幼儿在语言上的成就为例
语言星云 语言环境的刺激与引导 形成母语—母语非与生惧来的。 语言星云能量能在一片混淆声中分辨 出说话的声音与其它的声音或噪音。 语言星云将能量将能量才能将语言完 美的化为自己的肉性的一部分(身体智 能) 以同样的模式吸收了他所处的环境中 的社会习俗。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 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 物。3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吸收性心 智”吸收周遭事物;3—6岁则更能具体 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 此蒙特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比如: 听觉筒、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官, 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能。
准备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 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遭事物。 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 具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 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吸收性心智的力量(power) 孩子可以完美的吸收使用自己的母 语沟通。 孩子不过出生在哪里都会爱上那个 地方,无论那里生活多么艰苦,他无法 在其他的地方找到相同的幸福。 在这个时期,他们建构了所有的社 会习惯和道德习惯,塑造了人的人格、 阶级、情操,使他成为典型的他所隶属 的那一国人。 在这个时期,所有的孩子都一样, 他们以相同的方式发展,遵从相同的法 则。
成长的最佳时刻表——敏感期
• 就人的智力发展来看,敏感期中一年 智力的发展相当于非敏感期的8-10年。 如果以17岁作为智力发展的100%,4岁 可以达到50%,7岁到达80%,8-17岁到 达100%。这就是说,人的智力的一半是 5岁以前发展起来的。
论述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论述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医生、教育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改革
者之一。
她的研究发现了儿童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能够自主地发展
成一个独立、自信、有良好习惯的个体。
她的教育观以及她所发明的
具体教育方法被称为“蒙台梭利教育”。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认为,儿童天生是好学的,只要给予适当的环
境和条件,便可以自己学习和发展。
她认为,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有自
主选择的思维方式。
儿童一旦获得自主选择的机会,会逐渐适应和掌
握环境和人际关系。
同样,家长和教师不能限制儿童自身的需求和决策,而是应该充分尊重和尽可能支持他们的自主选择和发展。
蒙台梭利的教育观有四个关键点。
首先,她认为整个教育过程应
当围绕着儿童的自主发展展开,而不是围绕特定的课程或计划。
其次,她的教育方法是以感官为基础开展的。
儿童需要通过观察、触摸、嗅
闻和听来认识世界。
第三,蒙台梭利提出让儿童体验现实生活,避免
繁琐的各种书本知识和死记硬背。
最后,她认为儿童需要在与成年人
合作且充分理解的情况下去学习。
总之,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彰显出她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对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作用和责任的重视,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蒙台梭利儿童观ppt课件
精选课件
11
四、启示
蒙台梭利教育法蒙氏教育法建立在人类成长自然 法则的基础上,以全新的思想建立了适应儿童自主学 习、完美成长的教学体系,作为一种“ 多层次” 、 “ 全方位” 、 “ 重个性” 、 “ 重和谐” 和 “ 重实践” 的幼儿教育法 , 对于我们保证幼儿的 “ 全员发展” 、“ 全面发展” 、 “ 个性发展” 、 “ 和谐发展” 以及“ 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能力 的初步发展” 有着非常实际的、 积极的参考价值。
精选课件
12
四、启示
我们还应该特别学习蒙台梭利关于教师应该为幼 儿提供“ 有准备的环境” 、 让幼儿在“ 有准备的 环境” 中通过与“ 有准备的环境” 相互作用而得 到发展的观点, 我们也完全有必要借鉴蒙台梭利教室 中由教师设计并提供给幼儿的具体的“ 有准备的环 境” : “ 软件” ——作为“ 导师” 的教师, “ 硬 件” ——适宜幼儿并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发展的的 各种设施和为儿童精心设计的活动材料让我们的孩 子也充分享受“ 有准备的环境” , 并在与“ 有准备 的环境” 的相互作用中得到“ 最大化和最优化” 的发展。
精选课件
2
一、思想起源
1909年,蒙台梭利应各国参观者的要求,在罗马举办
了一次国际教师讲习班,写成了《运用于“儿童之家”
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总结了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
尔等人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医学、
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等学科之大成,同时
试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试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分析其理论背景、核心要素以及对现代儿童教育的影响。
蒙台梭利,作为20世纪初的杰出教育家,她的理论和方法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儿童观,特别是她对于儿童发展、自由和纪律的独特见解,为现代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石。
本文将首先概述蒙台梭利的主要观点,包括她对于儿童天性的理解、她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她对于教育环境的看法。
通过深入剖析这些观点,我们将更好地理解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如何为现代儿童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指导。
二、蒙台梭利的儿童观概述蒙台梭利,作为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和医生,她的儿童观在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蒙台梭利坚信儿童具有内在的发展潜力和自然成长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儿童去主动探索、学习和成长。
她认为,儿童的发展不是被动的、被塑造的过程,而是一个自我建构、自我实现的过程。
在蒙台梭利看来,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具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她强调,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成人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去发展。
这种尊重不仅体现在物质环境的提供上,如为儿童创造一个有序、纪律良好的环境,更体现在对儿童心理需求的关注和满足上。
蒙台梭利还强调儿童的秩序感和纪律性。
她认为,儿童天生具有对秩序的追求,这种追求是他们内在发展的一部分。
因此,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教育者需要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秩序感,让他们学会遵守纪律,从而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责任感。
蒙台梭利还关注儿童的敏感期和敏感点。
她认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敏感期,如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等。
在这些敏感期内,儿童对特定的刺激特别敏感,容易接受和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教育者需要敏锐地捕捉这些敏感期,为儿童提供适当的刺激和支持,以促进他们的发展。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强调儿童的独立性、秩序感和敏感期的重要性。
她认为,教育者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敏感期的发展。
简要叙述并评价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观。
简要叙述并评价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观。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婴儿为中心,专注于让他们在自由环境中进行自我探索,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的一种教育观念。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出生后就会热衷于知识,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有着丰富的兴趣和认知能力,只要它们被给予梦想的机会,就可以发挥自己的精力和技能。
因此,蒙台梭利认为,孩子们需要一个自由的环境,充满乐趣和刺激,善于发现、引导和支持孩子们学习的行为。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观是充满着积极态度的,它提倡积极的支持态度,重视孩子们自身的想法和表达,希望他们能够拥有自由的空间去发现自己的潜能。
他们也强调观察和欣赏,建立起积极的教育过程,并用耐心和爱心来引导孩子们的成长,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认知能力和独立性。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观不仅强调孩子们的独立性,也强调孩子们的团体学习能力,以及培养他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
总的来说,蒙台梭利的教育法是一种充满积极态度和爱心的教育观,专注于建立起一种自由的环境,让孩子们可以拥有自主发挥的机会,从而发展出他们的潜能。
- 1 -。
幼教随笔蒙特梭利的儿童观
幼教随笔蒙特梭利的儿童观幼教随笔:蒙特梭利的儿童观近年来,蒙特梭利教育在国内逐渐兴起,备受关注。
蒙特梭利教育注重培养儿童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与传统教育方法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蒙特梭利的儿童观出发,探讨幼教背景下蒙特梭利教育的特点和重要性。
一、儿童是独立自主的个体在蒙特梭利教育中,儿童被视为独立自主的个体。
蒙特梭利认为,每个儿童都具备天生的探索和学习欲望,他们需要充分的机会和环境来发展自己的潜力。
因此,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者,而是引导者和观察者,通过观察儿童的兴趣、需求和能力,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和环境,激发儿童的内在动力,帮助他们主动地探索学习。
二、环境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蒙特梭利教育注重为儿童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
在蒙特梭利教室中,环境被精心设计,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教室内的各种学习材料和设施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目的,旨在激发儿童的感官、语言、动作和认知能力。
例如,玩具被分门别类地摆放,便于儿童自主选择;教室中的家具和装饰物高度重视美学和生活实践的培养,让儿童在整洁美观的环境中学习。
三、尊重和关注每个儿童的差异蒙特梭利教育强调尊重和关注每个儿童的差异。
蒙特梭利认为,每个儿童都有独特的兴趣、需求和学习方式,教育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教师通过观察儿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材料,充分满足儿童的需求,并留出适当的空间和时间让儿童自由发展。
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和社会意识蒙特梭利教育强调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和社会意识。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不仅注重儿童的认知发展,也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情感管理和自理能力。
例如,在幼儿园中,儿童会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如自助餐、日常事物的整理等,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儿童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与沟通,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意识。
蒙台梭利儿童观
三、评价
(一)合理性
她尊重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反对用成人的思想 不适当地妨碍幼儿的心理发展,注意到儿童活动的智 力价值和内部动机在学习上的意义,这些都有合理之 处。另外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 的思想更已被心理学家广泛承认。
三、评价
(二)局限性
蒙台梭利由于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未能正确阐明遗传、环境和教育三者之间辩证统一的 关系。她只把环境和教育的重要性放在从属于遗传的 地位,因而夸大了儿童的自发冲动和自由活动在教育 中的重要性。
她又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提出儿童的发展是与 生俱来的“内在潜力“的展现,其动力是生命本能的 冲动;并认为其发展是“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规律” 进行的,这与她的理论 “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 交互作用的结果” 和自相矛盾。
二、基本思想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在适宜环境中的自然表现 2. 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敏感期 3. 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
4. 儿童心理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二、基本思想
1.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在适宜环境中的自然表现 (1)具有“潜在生命力” (2)具有“心理胚胎期” (3)具有“肉体化过程” (4)具有“吸收性心理”
蒙台梭利儿童观
一、思想起源
蒙台梭利 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意大 利人,医学博士、教育家。
什么是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什么是蒙台梭利的儿童观?教育观是对儿童的本质看法。
它是形成教育理论的基础,是开展教育实践的前提。
蒙台梭利总结了卢梭、裴斯泰格齐、福禄贝尔等人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医学、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等学科之大成,形成了她自己的儿童观思想,并奠定了她具有世界影响的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理论基础。
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儿童发展具有“胚胎期”蒙台梭利所谓“心理胚胎期”是和“生理胚胎期”相对而言的。
在蒙台梭利看来,人和生物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人有两个胚胎期——生理胚胎期和心理胚胎期。
在生理胚胎期,人和其他动物一样,开始时一无所有,以后由一个细胞分裂为许多细胞,然后形成各种器官,并生长发育至瓜熟蒂落。
而心理胚胎期则是人类特有的,新生儿期就是这个心理胚胎期的开始.心理胚胎期既区别于儿童在母腹中的生理胚胎期,又不同于成人的心理活动,是儿童通过无意识地吸收外界刺激而形成各种心理活动能力的时期。
蒙台梭利认为心理胚胎期的心理发展经历着和生理胚胎期的生理发展同样的路线,开始也是一无所有,经过吸收各种各样的外界刺激,形成许多感受点和心理所需要的器官,然后才产生了心理。
蒙台梭利指出,正如作为生理胚胎的儿童的发育需要母亲的子宫这一特殊环境一样,作为心理胚胎的儿童的发展也需要一种相适应的特殊环境.这种特殊环境要求要尽可能排除有害生命力呈现的任何不利因素,要尽可能专门设置能满足儿童各种内在需要的环境,如适应儿童力量和形体的桌椅、促进儿童感官发展和运动协调的教具以及不断观察并及时给予指导的教师等。
(二)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于特殊的环境刺激有一定的敏感时期,这种敏感时期与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年龄相适应,儿童发展就是建立在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之上。
蒙台梭利强调说:“正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接触外部世界。
在这时期,他们容易地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同时,儿童不同的内在敏感性使他能从复杂的环境中选择对自己生长适宜和必不可少的东西……使自己对某些东西敏感,而对其它东西无动于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摘要:蒙台梭利的教育法的基础是她的儿童观,她认为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对待儿童,应当坚持挖掘他们潜力的方法,,不应盲目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而且应该遵循其发展的阶段性,把握其发展的敏感期,才能更好的进行儿童教育,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的优秀儿童。
关键词:儿童观潜力阶段性敏感期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
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
《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在她的教育法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她的儿童观,这是构成其教育法的基础,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在此,我便将我的这些浅显的观点整理汇编于此。
首先,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对其的教育不应是填鸭式的,而应是发掘其自身潜力的教育。
蒙台梭利首先指出,当时成人们对待儿童的态度是错误的。
她认为,在大人们的干预下,几乎所有三岁儿童的发展都是“不正常”的,都从自己的正常发展中脱轨了,也就是说“儿童的自我发展未能实现其原来的计划”。
而防止这一计划的实现的,正是在大人们的“爱情和援助的外衣下所隐藏着的一种微妙的东西”在起作用。
这就是有意无意地轻视幼儿的能力,认为“幼儿是地知的,没有礼貌的,要由自己去向幼儿灌输好的内容。
”这样就硬把成人的计划、思想强加给儿童,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将自己的价值理念灌输到儿童的身上不仅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没有益处,反而会对其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蒙台梭利曾经这样说过“婴儿是成人之父”,“儿童是成人之父”。
儿童是未知力量的拥有者,儿童中隐藏着未来的命运,隐藏着人性的秘密。
只有儿童才能揭开人类发展之秘。
蒙台梭利指出:孩子打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开始受到成人的压制。
这是一个在全世界都存在的社会问题。
可怕的是——人们竟对其毫无察觉!幼儿时期,父母总是倾尽所有去给孩子“完美”的环境,却不曾想到这样反而压抑了他们天性的自由舒展,蒙台梭利认为,没有什么比自然给予儿童的更多更好,自然给予儿童的潜力是一座无比珍贵的宝藏,而宝藏的发掘却绝对不是成人可以代为完成的,儿童的潜力无穷,而潜力的发掘则需要儿童自己来完成,蒙台梭利经常在演讲中这样说:“help me to do it by myself”,意思就是代幼儿呼吁父母只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而绝非主导作用,填鸭式的教育岁我国教育之危害仍在进行的当下,这一点需要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并且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儿童的心理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水平之间存在着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仅是量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质上的差异。
每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都具有其特定的心理年龄特征,即儿童在一定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点。
儿童身心成长发展的特征为:身心的发展与年龄成正比,是阶段性发展而不是直线型的,与蝴蝶——卵——幼虫——蛹——成虫的变化相似。
当然,儿童的发育不如蝴蝶的变化那样明显可见,但也有像蝴蝶一样有改变面貌的时期,它不仅表现于外观,在人的内心世界也是如此,蒙特梭利博士对儿童发展4个阶段的划分:婴儿期Infancy 0-6岁(其中又分0-3,3-6),儿童期Childhood 6-12岁,青少年期Adolescence 12-18(又可分为12-15,15-18),成熟期Maturity,每个阶段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后面一个阶段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的。
蒙特梭利除了认为0-6岁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外,她也认为12-18这个阶段有着类似于0-6的特点,在她书中的图示中,0-6 和12-18都被标为红色,代表了这两个阶段中孩子在生理,心理上经历的巨大的,活跃的,不稳定的变动和发展,这种巨变甚至可以和化茧成蝶的蜕变
模拟;而6-12 和18-24则被标为蓝色,代表相对稳定的变化。
而我们所要重点关注的变化,就是红色的这段区域,关注幼儿心理的发展也是对其健康成长重要的。
蒙台梭利认为,把握儿童成长的敏感期,顺应敏感期的学习特征,才能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于特殊的环境刺激有一定的敏感时期,这种敏感时期与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年龄相适应,儿童发展就是建立在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之上。
蒙台梭利强调说:“正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接触外部世界。
在这时期,他们容易地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蒙台梭利指出助长儿童发育的动力有二:一是敏感力,二是吸收性心智。
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命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至影响其心智的动作或生理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之为"敏感力"。
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在内心会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力量才会消逝。
蒙台梭利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有些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词,后来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地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智力有卓越的贡献。
显然,蒙台梭利作为一名优异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她的教学方法理念等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僵化机械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她尊重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反对用成人的思想不适当地妨碍幼儿的心理发展,注意到儿童活动的智力价值和内部动机在学习上的意义,这些都有合理之外。
至于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的思想更已被心理学家广泛承认。
蒙台梭利的教育工作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功,是与她对儿童心理有一定的正确理解分不开的,她的教学理念,至今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思考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