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
福禄贝尔与蒙台梭利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的比较
![福禄贝尔与蒙台梭利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7d1654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4.png)
福禄贝尔与蒙台梭利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的比较1. 引言1.1 介绍福禄贝尔与蒙台梭利的背景福禄贝尔(Froebel)和蒙台梭利(Montessori)是两位教育界的泰斗,他们分别开创了福禄贝尔教育和蒙台梭利教育,对幼儿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福禄贝尔,全名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弗洛贝尔,生于德国图林根州的奥伯帕尔茨山村。
他是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创始人,被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福禄贝尔开办过多所幼儿园,提倡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础,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他创立了“幼儿园”这个概念,并提出了“从自由活动到有目的的活动”的教育理念。
蒙台梭利,全名玛利亚·蒙台梭利,生于意大利安科纳。
她是意大利著名的医生、教育家和思想家,被誉为“现代幼儿教育之母”。
蒙台梭利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倡导通过感官和身体活动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她创建了一种以“教师为引导者,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环境,提倡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
2. 正文2.1 福禄贝尔的教育实践活动福禄贝尔提倡通过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来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环境,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以建立孩子的信心和自尊心。
福禄贝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他主张让孩子参与各种决策过程,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事,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福禄贝尔在教育实践中也注重孩子的情感教育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他认为,孩子的感情发展对其整个人生发展至关重要,应该通过亲子互动和社交活动来促进孩子的情感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2.2 蒙台梭利的教育实践活动首先是环境设计。
蒙台梭利强调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她认为环境应该是能够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索的。
她设计了具有自由度和秩序性的教室环境,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教具和材料,让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
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
![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c358ac2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8.png)
▪ 这样,福禄贝尔就在教育目的论中注入了神秘主义思想。 他始终把教育学说建筑于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之上,明确 提出:“一切教育、学习和教学的惟一最终的目的,是 培养人的原有的神性,使他在自己的生活中,从有限中 体现出无限,从暂时中体现出永恒,从人间体现出天上, 从人性中体现出神情。”
2、发展的法则。
▪ 福禄倍尔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大自然一样,是不 断趋于完善,不断发展着的。因此,进行教育应该按照 儿童的本性,使他们在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同样得到 发展;他认为整个教育制度,应该建立在儿童不断成长、 发展的基础上。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儿童达成他自己的 发展。
▪ 教育工作者应该创造条件,使儿童能在这种条件下把自 己内部所蕴藏着的神的本源很好地表现出来,发展起来。 应该重视体育、游戏和劳动,重视体育和儿童智力与道 德发展的联系。
▪ 1808年到1810年,他带领学生到伊佛东的裴斯泰 洛齐学校学习。
▪ 1811年和1812年,福禄贝尔又先后进入哥廷根大 学和柏林大学,学习语言学、物理学、化学、矿 物学以及哲学和人类学等。
▪ 1816年,福禄贝尔在家乡开办了一所初等学校, 称为“德国普通教养院”。这所学校于第二年迁 到卡伊尔霍,改为卡伊尔霍学校。
▪ 福禄培尔认为真正的恩物应满足三个条件: (1)能使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又能表达他 对这个客观世界的认识;(2)每种恩物应 该包括一切前面的恩物,并应预示后继的 恩物;(3)每种恩物本身应表现为完整的 有秩序的统一概念——整体由部分组成, 部分可形成有秩序的整体。
⑶ 作业
▪ “作业”是“恩物”的发展,是儿童设计的各种 制作活动。 “恩物”是由特定的材料组成的,其 本身形状不变;各种作业则以游戏的方式进行, 教师及时加以指导和帮助,培养儿童集中注意和 认真做事的习惯,用某些材料如针、剪刀、糨糊、 石笔、黏土以及各种色彩的纸片、纸条、竹签、 豌豆等制作某种物体。
福禄培尔
![福禄培尔](https://img.taocdn.com/s3/m/3c3c874d69eae009581bec3f.png)
• 福禄培尔认为,儿童在离开幼儿园进入普通学校前应有所 准备。
• 这中间的“中间学校”的任务,就是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 感觉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转折
恩物
• “恩物”就是依据这种思想为幼儿进行游戏 和其他活动所设计的一套教具。恩物通常 有六种。
• 第一种是六个不同颜色的毛线球。 • 第二种恩物是由木制的圆球、立方体和圆
• 人性是一种不断发展和成长的东西。 发展不仅是分阶段的,更是连续的 和联系的。
• 人的成长与万物生长一样必须服从 两条互补的原则:对立与调和。
• 在教育过程中,基本的对立物是内 因与外因,即儿童天性与环境的矛 盾。教育总是从内因和外因的矛盾 入手,在两者之间发现调和的东西, 克服差异,最终使两者达到统一。
三、教育分期与各时期的任务
• 福禄培尔认为,在个人的内部生活的发展中复现 着人类精神发展的历史,带着“复演说”的倾向 划分阶段,但每阶段不是由年龄限度而定,而是 由某些显著的特征决定。
• 婴儿期:为吸收期,感官发展为主; • 幼儿期:是智力的培育和保护; • 少年期:是学习期,使外部的东西成为内部的。
(一)统一的原则
• 在福禄贝尔生活的年代,自然科学在欧洲有了很 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形成了整体 的观念。福禄培尔认为,一切事物最终都统一于 上帝。
• 教育的实质,正在于使人能自由和自觉地表现他 的本质,即上帝的精神。帮助人类逐步认识自然、 人性和上帝的统一,这就是教育的任务。
(二)教育顺应自然的原则
是一切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人类生长的基本法则。自我活动帮助个体 认识自然,认识人类,最终认识上帝的统一。 • 他高度评价了游戏的教育价值,把游戏看做儿童内在本质向外的自发表现 (游戏不等于儿童外部活动,而更多地是指儿童的心理态度),是人在这一 阶段最纯洁的精神产物。 • 基于认识人性的需要,福禄培尔把社会合作、互助参与作为重要的幼儿园教 育方法,要求儿童充分适应小组生活,并重视家庭和邻里生活的复演。
外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
![外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https://img.taocdn.com/s3/m/e0f3b678ec3a87c24128c4f9.png)
外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外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福禄贝尔是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l805年开始在一所裴斯泰洛齐主义的学校任教,1817年在卡伊尔霍创办小学,力图实现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原则。
1837年在勃兰根堡开办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
福禄贝尔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幼儿教育事业,建立了较完整的幼儿园教育体系,因此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著有《幼儿园教育学》,《慈母游戏与儿歌》,《人的教育》及幼儿园书信集。
他的主要幼儿教育思想:第一、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教招考试必考知识点)福禄贝尔于1840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第二、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
福禄贝尔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通过直观刚的方法来培养学前儿童;使他们参加各种必要的活动,发展他们的体格,锻炼他们的外部感官,使他们正确地认识人和自然以及增长知识;使儿童在游戏、娱乐和天真活泼的活动中,做好升人小学的准备。
第三、创制了"恩物"。
(教招考试高频考点)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认识自然、扩大知识和发展能力,福禄贝尔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创制了一套供他们使用的活动玩具,并称之为"恩物"。
福禄贝尔创制的这套"恩物"的基本形状是圆球、立方体和圆柱体。
第四、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游戏理论的第一人,教招考试必考知识点)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需要和冲动的表现,游戏作为儿童最独特的自发活动,成为幼儿教育过程的基础。
第五、强调作业的重要性。
他提出,作业活动是幼儿的体力、智力和道德和谐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
通过作业活动,可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教育。
他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幼儿园作业大纲,要求幼儿的作业活动严格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作为"幼儿教育之家"的福禄贝尔是近代幼儿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其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对世界各国幼儿园的发展以及幼儿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1ed72a3580216fc710afd03.png)
学前教育
关于学前教育的地位 和作用
➢ 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最高原因,也是最终的解释原则。这一法则构成了 西方基督文化当中的基本的“世界观”。
“球体”法则
➢ 福禄贝尔把上帝是万物的统一思想,用形象的方式作了具 体表述,这就是他所谓的“球体法则”。所谓球体法则是 指,上帝是球体的中心,能够向所有的方向和所有的领域, 包括自然的一切存在者去渗透其精神,从而达到对万物的 统摄归一。
人的教育—福禄贝尔
人物简介
福禄贝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bel,1782—1852),19世 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 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创 立了以“幼儿园”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 推动了德国以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 被后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在本质和事物内部的倾向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 教学内容应当包括心灵、外部世界以及作为媒介物的语言。 ➢ 强调学校和家庭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及彼此协作的意义。 第五章“整体的概观与结论” ➢ 应把注意力放在儿童身上灵性的普遍形成上,放在真正人性的形
成与发展上。
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哲学基础
➢ 关于上帝是万物统一体的思想 ➢ 球体法则
然而,不管形式如何,福禄贝尔始终表明自己是一个坚定的民 族主义者,且正是在形势对他的工作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以凯尔豪 学校的工作为基础,写成了他一生中的主要著作《人的教育》一书, 并与1826年正式出版发行。
福禄贝尔创办的幼儿园
福禄贝尔创办的幼儿园
福禄倍尔学前教育思想
![福禄倍尔学前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4218a5e0f8c75fbfc77db216.png)
5、自然科学常识
6、唱歌和诵诗
福禄倍尔幼儿的课程结构和内 容已经比较完备,在一个世纪之前 能做到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显然, 在幼儿教育方面,福禄倍尔已经远 远超出的他以前的所有教育家。他 所提出的课程思想,即使今天看来, 也仍然具有价值。
四、从幼儿园向普通学校的过渡 幼小衔接问题—中间学校
福禄贝尔认为中间学校可以帮助 幼儿很快适应学校里面的生活。从感 觉直观到抽象直观思维的过渡。
三、辩证的观点:发展与对立调和 人的发展规律: 对立与调和法则: 对立:天性与环境 “变外部为内 部”、“变内部为外部” 调和:教育从内因和外因的矛盾入手, 发现调和的东西,克服困难,最终 达到两者的统一。
四、创造性活动是教育的重要方式 “劳作浴”
五、社会参与是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儿童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才能认识自己
2、恩物(gift)
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球体、 圆柱体、立方体、三角体等制作成的,作为幼 儿了解自然和人类的一套玩具。命名为恩物, 意指是上帝的恩赐。 玩法:不能随心所欲地玩,如果想搭一座 房子,每块独立的小立方体都要从整个大立方 体上取下,然后再用来建筑小房。而在搭成房 子又想再造一列火车时,必须首先把每块小立 方体归回它在整个大立方体中的原来位置。于 是儿童就能产生这样的思想,多样性来自统一 性并且又归于统一性;统一中产生多样,而多 样是统一的组成部分。
福禄贝尔生平简介
![福禄贝尔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cc205c228ea81c758f5785b.png)
时代背景
18—19世纪是欧洲主要国家的现代化时期,也
是全球性现代社会的创生时期。
政治:拿破仑战争
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时期 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牧师家庭 A
1782
重返学堂 首入大学 C
1799 1805
回国办学 I
1837
E
1811
《人的教育》
事业受阻
G
1826 1829 1816
K
1851 1852 1840
1792
D 初次任教
H 流亡瑞士
L 悲愤离世
B 转居舅家
F 回乡办学
J
创造 “幼儿园”
苦难的童年
牧师家庭 年幼丧母 女校经历 转居舅家
学习经历
国民学校
1792——1796
耶拿大学
1799——1801
裴氏学园
1805
哥廷根大学
1811
柏林大学
1812
办学生涯
创办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 裴斯泰洛奇+卢梭 1836 创办“发展幼儿活动本能和自发活 动的机构”,招收3~7岁幼儿,设 计出了玩具“恩物” 1840 开办幼儿师范学校 推广幼儿园运动、培训幼儿教师 1851 1816 指导和帮助母亲们教养幼儿, 着手设计一套符合教育要求的 游戏材料 1837
幼儿园之父——福禄贝尔
目录
A
生平简 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福禄贝尔 外 文 名: 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bel 国 籍: 德国 出生日期: 1782年04月21日 逝世日期: 1852年06月02日 职 业: 教育思想家、教育实践家 评 价: 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幼儿园之父”、 “幼儿教育之父” 代表作品:《人的教育》、《慈母曲及唱歌游戏集》、 《幼儿园教育学》
第二章 著名的幼儿教育思想
![第二章 著名的幼儿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40918a2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e.png)
原理
强调游戏对幼儿的作用通过游戏让幼儿发展,将游戏运用到教学中去
游戏 理论
①(地位)福禄贝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 与福禄贝尔家庭有关,父亲
是宗教,福禄贝尔也认为玩
②制作的玩具取名为“恩物”,意为‘神恩赐之物’。 具是神恩赐的。
③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 通过游戏发展自我需求,自我活动表现
幼儿 ①良好的秩序是蒙台梭利引以为豪的“儿童之家”特征之一。
的自 ②教师在为幼儿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也要设置必要的纪律。
由和 ③自由、工作、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幼儿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
作业
的组
织相
结合
原则
重视 ①她认为 3~6 岁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
感觉 敏感期。
(感 ②专门设计教具,教具特点是简单,幼儿能自我纠正错误,教师容易掌握
幼儿 自我 学习 的法 则 重视 教育 环境 作用
①视教育为促进幼儿内在力量自然发展的过程,强调幼儿自由活动,允许幼儿个别 学习活动。 ②蒙台梭利教育原理以“儿童生命”为其出发点,是关于“生命”的原理。
强调孩子在学习过程当中有内部要求,并且这个内部要求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的 需求、学习内容进程不一样,因此强调幼儿自由活动、个别活动。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好的环境有一下特点:) (1)自由发展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
环境中的材料由幼儿自己选择、决定
(2)有秩序的环境,儿童能安静而有规律的生活。
强调蒙氏教具操作有规则
(3)生机勃勃的环境,幼儿充满生机欢乐,精神饱满的活动。
因为幼儿是自由活动的,不是老师要求的
官)教 指导时机。
福禄贝尔的简介
![福禄贝尔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49ec60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d.png)
福禄贝尔的简介福禄贝尔创立了幼儿教育理论,在1823年著作了《人性教育》,有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福禄贝尔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福禄贝尔的简介福禄贝尔(Friedrich Wilhelm Frobel)于1782年4月21日生在德国乡村吐林根(Thuringian),其父是位虔诚的牧师,育有子女五人,福禄贝尔是他最小的孩子。
福氏诞生后九个月,母亲就逝世了。
他的父亲独立负责六、七所教会,所以照顾福禄贝尔之责,落在兄姊和佣人肩上。
在他四岁时,父亲续弦,继母很喜欢他,这段时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可是不久继母生了一个男孩,从此,福禄贝尔的日子起了变化,继母开始待他如外人。
在这种情况下,福禄贝尔受到很大的打击,自然而然,在继母和他之间形成了很深的“代沟”。
由于环境的改变,精神上的孤独,形成了内向的性格,不喜欢交朋友,所以他的哲学思想性格,可以说是受了家庭及环境的影响。
在乡村中生长,不仅形成他孤独的个性,同时亦喜欢和大自然接触,并沉浸在大自然的安慰里,不断的思索。
以后几年,他更深爱花草树木,在大自然中体会出宇宙的真理和奥秘。
日后他的思想来源,已在他幼小的心里发芽了。
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自我活动的原理辅导幼童本身的活动,让幼童自己决定自己的行动,成人不加以干涉,让幼童藉此来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辅导他们自我操练,通过他们的行动、工作,启发他们的潜在力量。
也就是说:使儿童把内在的东西表现出来,一直到能由外在的事物引发内在的能力,使内外能统一──这些便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
福氏说:“教师要由有限来考察无限的立场,由无限的来考察有限的立场,二者在人生中统一,认识人类中的神性,来证明人类的本质在神中,努力使这两者互相调和,并在生活中表现。
”福氏在结论说:“辅导幼童从自身的活动中表现出神性”。
连续发展的原理“连续发展”这一句话在福氏的“人性教育”基础论中已有论述,人类的成长乃是连续的发展,卢梭在“ 爱弥儿”中提倡“教育乃从受胎同时开始”。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前教育原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前教育原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2](https://img.taocdn.com/s3/m/497a6fd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1.png)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前教育原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 ( )被世界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
_____A : 福禄贝尔B : 卢梭C : 蒙台梭利D : 洛克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1837 年,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设立了一所专收 3~7 岁儿童的教育机构。
1840 年,他把这所机构命名为“幼儿园” 。
自此,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儿园”为名的幼儿教育机构诞生了。
这也意味着社会组织化的幼儿教育产生了。
因此福禄贝尔被世界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2、单选题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办于_____A : 1915 年B : 1923 年C : 1934 年D : 1936 年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3、单选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的时间是_____A : 1996 年 7 月B : 1996 年 9 月C : 2001 年 7 月D : 2001 年 9 月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颁布于 2001 年 7 月,并于 2001 年 9 月实施。
故答案为 C。
4、单选题幼儿园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 )的控制之下。
_____A : 教育者B : 家长C : 园长D : 社会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幼儿园环境具有可控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等在进人幼儿园时,教师必须经过精心地筛选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幼儿发展为选择标准;另一方面,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有效地调控环境中的要素,维护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
因此,答案为 A。
5、单选题“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A : 个别差异性B : 不均衡性C : 阶段性D : 顺序性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福禄贝尔
![福禄贝尔](https://img.taocdn.com/s3/m/4fb2e67da45177232f60a2ab.png)
第六种:
木制立方体可以分为 27 个 等值的小立方体。
第五、六种积木游戏,给 儿童提供各种形状的几何 图形,为儿童未来学习几 何和数学打下基础。
“恩物”和“作业”设计,在幼儿教育史上尚属 首创,对儿童教育方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 义,却是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所以,他 的“恩物”和“作业”,在西方各国影响很大, 在各幼儿园广泛采用,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但是,他过分注重利用恩物进行教学,学生只是 单纯模仿教养员的动作,一方面忽视了学生对实 际生活的接触和了解,另一方面又使游戏活动具 有枯燥感和追求形式主义的倾向。
福禄倍尔
学前144班 林雅青
Friedrich Wilhelm Frobel (1782-1852)
德国近代著名的教育 家、幼儿园的创始者、 "幼儿教育之父"、近 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 基者。
生平简介
1. 早年孤独生活
1782年,福禄贝尔出生在牧师家庭中,自幼丧母, 福禄贝尔的生活里充满了孤独、挫折和冷遇。 幼时,他不善读书,收到父母、老师的鄙视,悲 观和失望笼罩着他的生活,使他内心对家庭、对 学校、对社会产生强烈的反抗情绪,同时也使他 内心具有强烈悲哀和关注的渴望。
5.教学即生活 福禄贝尔在对待家庭与教学科目时,认为“教学即生活”, 强调只有当家庭与学校生活一致时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在 课程与教育目的问题上,福禄贝尔有一段话至今仍发人深思, 他说:“幼儿时期的生活方向未完全确定,如幼儿绘画并不 是为未来成为画家做准备,教幼儿音乐并非以将来成为音乐 家为目的,这些活动仍然为发展幼儿时期多方面人性所需, 如个体需食物来补充营养一般。我们要帮助儿童真正过着完 美的儿童期,为达到这个目的,即使儿童的学校生活需要延 后一年或两年来完成,还要比误导他们的人生目标要好一 些。”
福禄贝尔的简介
![福禄贝尔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c6400ef7f1922791688e8b3.png)
福禄贝尔的简介福禄贝尔创立了幼儿教育理论,在1823年著作了《人性教育》,有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福禄贝尔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福禄贝尔(Friedrich Wilhelm Frobel)于1782年4月21日生在德国乡村吐林根(Thuringian),其父是位虔诚的牧师,育有子女五人,福禄贝尔是他最小的孩子。
福氏诞生后九个月,母亲就逝世了。
他的父亲独立负责六、七所教会,所以照顾福禄贝尔之责,落在兄姊和佣人肩上。
在他四岁时,父亲续弦,继母很喜欢他,这段时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可是不久继母生了一个男孩,从此,福禄贝尔的日子起了变化,继母开始待他如外人。
在这种情况下,福禄贝尔受到很大的打击,自然而然,在继母和他之间形成了很深的“代沟”。
由于环境的改变,精神上的孤独,形成了内向的性格,不喜欢交朋友,所以他的哲学思想性格,可以说是受了家庭及环境的影响。
在乡村中生长,不仅形成他孤独的个性,同时亦喜欢和大自然接触,并沉浸在大自然的安慰里,不断的思索。
以后几年,他更深爱花草树木,在大自然中体会出宇宙的真理和奥秘。
日后他的思想来源,已在他幼小的心里发芽了。
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自我活动的原理辅导幼童本身的活动,让幼童自己决定自己的行动,成人不加以干涉,让幼童藉此来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辅导他们自我操练,通过他们的行动、工作,启发他们的潜在力量。
也就是说:使儿童把内在的东西表现出来,一直到能由外在的事物引发内在的能力,使内外能统一──这些便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
福氏说:“教师要由有限来考察无限的立场,由无限的来考察有限的立场,二者在人生中统一,认识人类中的神性,来证明人类的本质在神中,努力使这两者互相调和,并在生活中表现。
”福氏在结论说:“辅导幼童从自身的活动中表现出神性”。
连续发展的原理“连续发展”这一句话在福氏的“人性教育”基础论中已有论述,人类的成长乃是连续的发展,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倡“教育乃从受胎同时开始”。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5e56e94a52d380eb62946d90.png)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福禄贝尔(FriedrichWilhelmAugustFroebel,1782—1852),德国著名教育家.被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生于德国土灵省一个路德派牧师的家庭。
早年丧母,在舅父的资助下进入中学,中学毕业后,在林务官处做学徒,这使他对数学和植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在林业主的资助下入耶那大学学习,受到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古典唯心主义遂成为他教育观点的思想基础。
两年后福禄贝尔因经济困难而被迫辍学,之后在林场和农场任职,当过测量员、书记员、会计员、建筑师。
在更换了许多工作之后,于1805年当上了法兰克福模范学校教师,开始教育生涯。
他曾两次拜访裴斯泰洛齐,并在裴斯泰洛齐的伊韦尔车学院工作,任教数年。
1811年入哥丁根大学、柏林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和谢林哲学。
1817年,在家乡开办学校,写了泛论儿童教育工作的著作《人的教育》。
后因被怀疑为鼓吹革命受当局迫害,逃往瑞士,在瑞士布格多夫担任一所孤儿院的院长。
1836年回国后,专门从事学前幼儿的教育工作,在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学龄前幼儿的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创立了一套幼儿园教育体系,出版了幼儿教育的专著《慈母曲及唱歌游戏集》。
晚年因积极参加进步教师集会,呼吁政府拨款促进幼儿园的发展,被认为是反政府行动而受到迫害,剥夺了他在普鲁士从事教育活动的权利。
1851年普鲁士政府下令关闭境内全部的幼儿园。
福禄贝尔对此非常愤慨,多次上书进行审辩,但毫无结果。
l852年,他在悲愤中离开了人世。
他的有关幼儿教育的著作,经友人编辑出版,名为《幼儿园教育学》。
《人的教育》(《TheEducationofMan》)1826年出版,中译本是罗炳之、赵端瑛根据D.APPletonandCo,Newyork,1887年版翻译的,人民教育山版社1964年第一版,1979年再版的《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摘录了该书的大部分内容。
该书共分七章105节。
该书开宗明义阐述了作者对教育涵义的理解及教育的目的。
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精品文档
![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118effa195f312b3169a535.png)
1852年,福禄贝尔与世长辞。
1861年,他的有关幼儿教育的著作,经友人编 辑出版,名为《幼儿园教育学》。
(二)论教育的基本原理
1、统一的法则 “统一法则或内在联系”是福禄贝尔教育体系所遵循的 哲学基本原则,根据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神的观点,他认 为自然界和人是统一的,即统一于神。 教育的目的就是唤起和发展埋藏在人体里面的神的来源。 他认为,统一的法则是全部生活和教育的出发点。 这样,福禄贝尔就在教育目的论中注入了神秘主义思想。 他始终把教育学说建筑于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之上,明确 提出:“一切教育、学习和教学的惟一最终的目的,是 培养人的原有的神性,使他在自己的生活中,从有限中 体现出无限,从暂时中体现出永恒,从人间体现出天上, 从人性中体现出神情。”
2、发展的法则。 福禄倍尔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大自然一样,是不 断趋于完善,不断发展着的。因此,进行教育应该按照 儿童的本性,使他们在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同样得到 发展;他认为整个教育制度,应该建立在儿童不断成长、 发展的基础上。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儿童达成他自己的 发展。 教育工作者应该创造条件,使儿童能在这种条件下把自 己内部所蕴藏着的神的本源很好地表现出来,发展起来。 应该重视体育、游戏和劳动,重视体育和儿童智力与道 德发展的联系。
以栽培葡萄为例
葡萄藤应该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会给葡 萄藤带来葡萄,相反地,不管出于多么良 好的意图,如果园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 心的、小心地顺应植物本性的话,葡萄藤 可能由于修剪而被彻底毁灭,至少它的肥 力和结果能力被破坏。
4.创造的原则
人应当像上帝那样从事创造性的活动。 为儿童提供从事外部工作和生产活动的训练机 会,使他们通过劳动、生活和行动来学习。 福禄倍尔对当时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 提出了尖锐批评。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1ed72a3580216fc710afd03.png)
“球体”法则
➢ 福禄贝尔把上帝是万物的统一思想,用形象的方式作了具 体表述,这就是他所谓的“球体法则”。所谓球体法则是 指,上帝是球体的中心,能够向所有的方向和所有的领域, 包括自然的一切存在者去渗透其精神,从而达到对万物的 统摄归一。
福禄贝尔也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强调个性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在教育中忽视个人同集体的联系儿童同国家和家庭教育的联系强调家庭教育的作用劳动和其他活动的教育意义福禄贝尔在关于劳动等各种活动的表述中强调了劳动等各种活动的教育意义并给以高度的评价
人的教育—福禄贝尔
人物简介
福禄贝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bel,1782—1852),19世 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 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创 立了以“幼儿园”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 推动了德国以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 被后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 基于这样的观点,他主张人的教育应按照儿童的本性连续地 、协调地促使他们在各方面得到发展,他还批评了那种把人 的各个发展阶段孤立起来的看法。
➢ 福禄贝尔的这种关于自然中的无限发展和人在整个生命历程 中的发展的思想,构成了他的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主导思想。
适应自然
➢ 教育要适应自然,也就是说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这 是福禄贝尔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条重要的原则。福禄贝尔 从这一原则出发,要求让儿童从最早期开始就不能受干扰 的自然发展。
➢ 福禄贝尔关于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是他一生活动的主要 方面。在福禄贝尔看来,学前教育在人的教育的整个体系中占有 极其重要的地位。
➢ 福禄贝尔尤其重视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
![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https://img.taocdn.com/s3/m/fa203fd2a98271fe910ef9e0.png)
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教学目标:1.了解福禄贝尔的生平与教育活动;2.了解幼儿园名称的由来、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玩具;3.理解福禄贝尔教育理念。
教学重点:理解福禄贝尔幼儿教育理念。
教学难点:理解福禄贝尔幼儿教育理念。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是谁创办的吗?[新授]1.福禄贝尔简介教师讲解:1782年的4月21号,著名的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德国出生,全世界第一所幼儿园就是他创办的,连幼儿园这个名字也是他给取的,因此他在教育界,拥有响当当的名“幼儿教育之父”。
福禄贝尔,之所以能够成为幼儿教育的探路者,引路人,和他自己的童年经历有关,这倒不是说他的童年有多温暖,多幸福。
恰恰相反,他的整个童年,都挺缺爱。
福禄贝尔出生在德国乡村的一个牧师家庭。
母亲在生下他没多久就去世了,父亲呢,整天忙于打理教会,没时间来照顾他,他最大的乐趣就是跑到田野里,到森林里,去观察那些花花草草,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大自然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也成了他之后教育理念的最大来源。
2.生平与教育活动教师讲解:到了十岁那一年,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福禄贝尔的命运,那就是裴斯泰洛齐,十八世纪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四十岁转行开始搞教育,还开办了一所贫民学校,收留教育贫困儿童,这事儿就让福禄贝尔特别感动,成了裴斯泰洛齐的“铁粉”,也悄悄的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教育的种子。
1805年,他特地跑去偶像在瑞士办的学校,观摩学习,学成归来后,他自己就在德国招了四十来个学生,实行他的“福氏”教育法,一边教就一遍琢磨,他的教育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每个星期,他都会把孩子带到郊外,引导他们接近大自然,自己挖土栽种,借此来培养孩子们的爱心。
有的时候,他还带孩子去四处看看风景,教他们一些基础的地理知识,认识生命。
他的这种教学的方法,在当时是广受好评,这就让他大受鼓舞,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幼儿教育。
3.幼儿园名称的由来教师讲解:这一切得归功于他那位老朋友———大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论学校教育
福禄培尔认为,儿童从幼儿期进入少年期,真正的学校教育便开始了;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儿童认识一切事物及其之间的关系;教学是达成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各种事物的知识,而且要教给他们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统一性,否则,教学就成了“没有思想的游戏,它们对人的头脑和心灵、精神和情感不会发生任何作用”。福禄培尔:《人的教育》(《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之一),孙祖复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此外,福禄培尔还设计了一些辅助性的游戏材料,包括形状各异的彩板、纸片、小棒、金属环等,让儿童学习计算和造型。
根据福禄培尔的观点,几何形体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统一的关系,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最好媒介;儿童在玩弄按各种几何图形制作的恩物的过程中,便渐渐地认识世界。可以说,恩物是儿童认识
福禄培尔进一步指出,儿童的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由不同的阶段组成的。他把儿童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福禄培尔强调指出,儿童的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延续,儿童的发展必须循序渐进。
福禄培尔又说,儿童的自我活动是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这种自我活动是由儿童的个人兴趣、愿望所引起的,而不是来自外界的刺激。教师不应束缚、压制儿童的天性,而应唤起儿童的学习兴
但是,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他的世界观的基础是有神论。因此,他的教育论述中处处可见上帝的存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等都蒙上了一层神秘主义的面纱,这使他的教学理论的意义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世界的一种工具,而游戏则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最自然合理的途径。
2.作业与劳动
作业是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是儿童进行的各种手工制作活动。福禄培尔为儿童设计了一系列作业,如纸工、厚纸工、模型制作等,并为儿童提供了各种作业材料,如针、剪、刀、纸等,让儿童利用这些作业材料制作某种物件。
(三)语言
福禄培尔认为,宗教和自然分别属于内部与外部两个不同的世界,而把这两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是语言。三者组成了一个不可分的统一体,其共同的目的是把内在的本质揭示出来,而语言的这种作用更为明显。语言和数学一样也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人的精神活动的表现,又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如文字、语音等。
福禄培尔进一步指出,书写和阅读练习在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学习书写和阅读,人才会成为具有人格的人,儿童才会成为真正的学生,学校也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学校。因此,儿童必须在阅读和书写上花费一定的功夫。
1816年,福禄培尔在家乡创办了一所学校,实验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主张并取得了成功。1826年,他的著名教育代表作《人的教育》一书问世。1829年,激进的福禄培尔受到反动当局的迫害,学校被迫关闭,他本人也流亡到了瑞士。
流亡期间,福禄培尔在瑞士相继开办了几所学校,继续他的教育实验,并将研究重点转向了幼儿教育。1837年,福禄培尔重返家园,为学龄前儿童创办了一所活动学校。几年后,该校正式改名为幼儿园。与此同时,他还开设了幼儿教师培训班。福禄培尔的其他教育著作也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版,如《慈母曲及唱歌游戏集》《幼儿园教育学》等。福禄培尔的幼儿园活动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幼儿园在各地相继建立。1851年,德国反动当局下令关闭所有的幼儿园。次年,福禄培尔在悲愤中离开了人世。
福禄培尔认为,自然界是上帝对人类的恩赐,要让儿童认识大自然,就必须以大自然为基础制作各种玩具。恩物就是成人恩赐给儿童的玩具物品。
福禄培尔制作的恩物主要有六种。前两种是最基本的,是供3岁以前的儿童使用的,由六个不同颜色的小球和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组成,借此让儿童认识事物的颜色、形状及其关系。后四种为积木式的立方体,供3~7岁儿童使用,旨在训练儿童对各种几何图形的认识,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关于学校的教学内容,福禄培尔根据这一时期儿童的全部生活作了论述。他认为,少年期儿童的生活包括外部的物质世界和内部的精神世界,而语言则是联结这两个世界的纽带。因此,学校应当向儿童传授三方面的知识:关于人的知识;关于上帝的知识;关于自然和外界的知识。福禄培尔强调指出,这三个方面的知识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根据上述观点,福禄培尔为学校设计了四种教学内容。
(一)宗教
福禄培尔认为,宗教是人的心灵的反映,宗教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宗教信仰,使之认识人与上帝的关系,永远信赖上帝,并且按照上帝的旨意行事。福禄培尔认为,宗教应当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优先地位。
(二)自然常识与数学
福禄培尔认为,“凡宗教说到和表达的东西,自然都会显示和表现出来。”福禄培尔:《人的教育》,第110页。自然界是上帝意志的体现;只有信仰上帝,才能认识自然;只有基督徒,才能研究自然。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应当把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应当让儿童在观察和接触自然的过程中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自然常识。
数学在自然教学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既属于人又属于自然,是人与自然、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思维与
感觉之间的媒介;它是思维的产物,同时又反映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其数、形、量三方面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因此,福禄培尔认为,没有数学的教育是站不住脚的、不完全的。
一、论教育与人的发展
福禄培尔接受了裴斯泰洛齐的主张,认为儿童生而具有各种能力,儿童天赋能力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展儿童的天赋;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自然法则进行,既要适应儿童的内在发展规律,又要考虑儿童生长的自然环境。在福禄培尔看来,儿童好比花木,教师如同园丁,学校就是儿童自由活动的园地,教师要像园丁一样为儿童提供合适的生活环境,使其天性得到自然的发展。
自己的实践中又有所创新,以其幼儿园和幼儿教育理论确立了自己在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福禄培尔重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把儿童的自我活动看作教育的出发点,因此,他充分肯定游戏和活动的重要性,并为儿童的游戏活动设计了一系列恩物;他首次创办了幼儿园,使学前儿童从此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并且一直沿用至今,遍布世界各地;他重视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作用,呼吁父母关心子女的教育;他把劳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主张为儿童提供适当的劳动机会。由于福禄培尔对学前教育的特殊贡献,他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他的名字和幼儿园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福禄培尔不仅是一位教育思想家,也是一位教育实践家。他一生从事在教育工作,亲自办学,登台授课。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幼儿教学方法,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前教育思想和学校教育理论。福禄培尔的思想受裴斯泰洛齐的影响较深,但他在
趣,使其主动地参与活动,充分表现自我。
根据上述发展理论,福禄培尔认为三个时期的儿童应当接受不同的教育。他特别重视幼儿期的教育,并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幼儿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论学前教育
福禄培尔指出,上述所有活动分散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之中,分散在人类的一般生活中。为此,应当让儿童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安排他们从事相应的家务劳动。福禄培尔把劳动称为“劳作浴”,认为学生经过劳动的洗浴之后,不仅身体得到锻炼,而且精神活动得到加强,“能够以新的力量和新的生命去投入它的智力活动”。
(二)学前教育的内容
1.游戏
福禄培尔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在活动中发展的,因而活动在儿童的生活和教育中居重要地位;幼儿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游戏,它是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游戏也是学前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
在福禄培尔看来,游戏并不仅仅是一种消遣,而且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开发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优秀的品质。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福禄培尔设计了一系列游戏活动,并借助他为儿童特制的玩具──恩物来进行。
福禄培尔认为,家庭在幼儿期的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儿童的教育此时完全托付给了父母和家庭。家长应特别努力,从小培养儿童的活动本能。为了指导母亲们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子女,福禄培尔特意为她们编写了《慈母曲及唱歌游戏集》。但是,鉴于大多数父母或成人没有受过教育的训练,不懂得教育方法,难以胜任幼儿教育的工作,福禄培尔建议将儿童送到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中接受教育。
四、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福禄培尔十分重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认为二者的协调一致是学校教育首要的和必不可少的条件。他把学校与家庭两者所拥有的共同生活分为10个方面:宗教意识的培养;身体的锻炼;由近及远地获得有关自然和外部世界的知识;学会那些反映自然和生活的短诗;语言的练习;由简到繁的手工练习;线条练习;各种颜色的辨别和着色练习;游戏;讲述故事、寓言、童话等。
(四)艺术
福禄培尔指出,人除了追求宗教和自然以外,还要追求人的自我表现,即表现人的内心生活,这便是艺术。艺术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使人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按照艺术表现的材料和方式的不同,福禄培尔将艺术划分为音乐、绘画、雕塑三种。他指出,儿童在幼小的时候便表现出了艺术才能的萌芽,如通过颜色和绘画等表现自己的要求,因此,艺术教育应从小进行,作为学校的正式科目。
(一)学前教育的意义
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幼儿期的儿童。福禄培尔极为重视儿童的教育。他认为,婴儿期是生活的时期,幼儿期则是学习和教育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影响人的一生,儿童对自然、社会及家庭的初步认识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如果儿童的发展在这个时候受到伤害,则以后的弥补就异常困难。因此,真正的人的教育在这个时期就开始了。
幼儿教育之父──福禄培尔
福禄培尔(Fredrich Froebel,1782—1852)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幼儿园运动的创始人。他出身于牧师家庭,自幼丧母,童年没受过严格的教育。中学毕业后,从事过几年林业工作。1799年入耶拿大学,两年后又因贫困而失学。此后,他一边工作一边自学。1805年,他受聘担任一所学校的教师,从此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由于该校崇尚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福禄培尔也对裴斯泰洛齐产生了兴趣。他先后两次前往裴氏工作的学校参观学习,第二次留在裴氏身边工作了两年。1811年,福禄培尔重返大学,学习数学、自然科学等。此后他当过兵,也在大学从事过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