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理论_郭湛
试论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批判思维方式
异. 但他 们都 遵循着 一定 的哲 学批 判思 维方式 。 无论 是哲 学 的批判 还是批 判 的哲学 . 其批 判 的载 体 都 是哲 学家 通 过 和遵 循 一 定 的哲 学批 判 思 维方 式
对 相关 哲学 问题所 展 开的批判 。 何 为哲 学 的批 判思 维方式 ? 先看何 为哲 学 的思维 方 式 。 哲学 思维 方式 , 际上 是人 ( “ 实 哲学 家 ) 对哲学 问
命性 变革 。 马克 思对 旧哲 学 的批 判在 其批判 思维 方式 上是 实践 的 , 它超 越 了传 统 哲学 的纯思 维和 纯逻 辑 的 不切 实 际的批判 思维 方式 , 它对 先前 旧哲 学 的批判 使 达到 了具 有原 则 性 的 高度 。实践 批 判思 维 方 式 的确
判 。由于这 种哲 学批判 的理 论本 性 和变革精 神 , 就推 动 了哲 学 的向前 发展 和哲学 的变 革 。 同哲学 家和哲 不
收 稿 日期 :0 0 5 2 2 1 -0 -1
哲 学 家总 是通 过 哲 学批 判 或 批判 哲 学 而推 动 哲 学 向前 发 展 , 在这 个 过程 中 , 学 的批 判 思 维方 式 对 哲
国古典 哲学 集 大 成者 和 辩 证法 大 师美 誉 的黑格 尔 将
其生 动地 比喻 为 “ 杀 的战场 ” “ 厮 , 全部哲 学史 这样 就 成 了一个 战场 , 堆满着 死人 的 骨骼 。它是 一个死 人 的
重庆科技 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 0 第1期 0 年 5 1
Ju a o C ogigU i rt o c nead Tcnl ySc lSi csE i n N .52 1 or l f hnq n e i f i c n eho g (oi e e d ̄ ) n n v sy S e o ac n o o1 00
论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本体论意义——析马克思对黑格尔“经验”概念之本体论维度的继承与超越
论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本体论意义——析马克思对黑格尔“经验”概念之本体论维度的继承与超越
邹广文;王纵横
【期刊名称】《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27)006
【摘要】“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它既确证了人的主体在场性,又支撑起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构架。
因此,“实践”已经超越传统的认识论范畴而饱含了丰富的本体论意义。
以此为视角,需要考察黑格尔早期哲学中“经验”概念,说明其与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之间隐藏的源流关系;借用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经验”概念的解读框架与存在论视角,论证马克思在阐述主体的实践特征中对本体论维度的持有,这一方面成为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抽象的重要原则,另一方面也引导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走向成熟。
【总页数】6页(P129-134)
【作者】邹广文;王纵横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北京100084;清华大学哲学系,北京1000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0
【相关文献】
1.马克思现实性概念的本体论意蕴——现实的“劳动—经济—实践”结构
2.实践
的本体论意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本体论3.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兼论“自由劳
动”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论意义4.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本体论和辩证法——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5.马克思实践概念诠释的多重维度——新世纪我国马克思哲学实践概念研究述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
[收稿日期] 2001203208[作者简介] 郭 湛(1945-),黑龙江海伦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历史观和文化哲学问题的研究。
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郭 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摘 要] 随着对主体性问题研究的深化,这一研究正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向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展现了与原来意义上的主体性不同的主体间性。
人在交往中生存,因而人的世界是一个交往的世界。
作为主体的人们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主体间性,实际上是一种交互主体性。
具有交互主体性的主体和主体共同面对特定的客体或客体世界,成为某种共同主体。
与这种共同主体相对而言的是某种共同客体。
共同主体所具有的主体性是一种共同主体性,这是一种内含着交互主体性的人的主体性。
[关键词] 主体性;交互主体性;共同主体性[中图分类号] B017;B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5420(2001)0320032207在主体和主体的交往中形成了主体间或主体际关系,由此而衍生出了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
主体性、主体间性和交互主体性的关系,以及共同主体和共同主体性的可能性,都是当代社会中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主体间与主体间性11主体间:主体与主体主体间或主体际,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
它超出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模式。
就单纯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言,主体所面对的是客体,他人也被视为客体;而在多主体的关系中,他们所面对的既有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有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
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强调与主客体关系不同的主体间或主体际关系,这是一种新的态度和思路,可以导致完全不同的过程和结果。
单纯的/主体)))客体0或/主体)))中介)))客体0模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时是行之有效的,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就遇到了/他人不是客体0的困窘。
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在于在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从/主体)))客体0或/主体)))中介)))客体0的模式向/主体)))主体0或/主体)))中介)))主体0的模式转变。
哲学是什么与做什么_郭湛
·哲学原理·哲学是什么与做什么?郭湛在人类精神世界中,哲学是一个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又变化无穷的领域。
走近哲学的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场接一场的辩论,人类的理性、思想和智慧在这里相互砥砺,竞长争高。
辩论以问题为中心,旧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新的问题又随之产生。
就连“哲学是什么”这个需要首先回答的问题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哲学作为一个学科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这也许正是它的常态。
对于哲学是什么与做什么,需要不断地追问。
这是哲学令人困惑之处,也是其充满魅力的原因所在。
一、思考“哲学是什么”的路径关于某种事物是什么的问题,当然是以这种事物的存在为前提的。
我们首先可确定哲学存在,这是历史和现实的事实。
如前些年热议过的“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尽管这是一个问题,但它所涉及的实际上不是中国有没有哲学,而是如何理解中国的哲学。
中国古代可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哲学”,却可以有具有中国特点的哲学。
哲学作为人类理性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完全可能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存在。
哲学是一个民族思想的权利。
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到一定高度,必然会形成某种哲学思想并加以表达。
所以,哲学存在并以多种形式存在,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那么,所谓“哲学”究竟是什么?纵看历史,横看当代,各种说法不胜枚举。
如果说哲学是x ,那么,x =a ,b ,c ,…n 。
对于“哲学是什么”,可能有三种类型的回答:(1)一解论的回答;(2)多解论的回答;(3)无解论的回答。
这也就是思考“哲学是什么”的三类路径。
通常情况下,我们相信一个确定的问题应该有一个确定的解。
按照经典科学的思维方式,关于“哲学是什么”的回答应该是一解论的。
但是在这里,一解论的回答实际上导致了n 个相互排斥的不同的解。
因为既然只能有一个解是正确的,那么就不能容许同时有其他解存在。
但在哲学的历史和现实中,确实存在着许多关于哲学的可能的解。
根据一解论的思维模式,只有一个解是正确的,因此拥有每个解的人都自以为这个解是唯一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理论_郭湛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理论郭 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确切概括。
关于这一点,学术界已经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
对于这种本质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笔者认为,在我们对实践唯物主义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已经有了许多基本共识的基础上,现在需要突破已有的对实践唯物主义的一般化的理解,也就是应特别注意研究并强调实践唯物主义的批判本性。
就理论内容和精神实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理论,同时又是一种实践批判理论。
这是同一理论的两个侧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而又相互转化;缺少对于其中任何一个侧面的了解,都无法真正把握这一理论的总体。
一、哲学的批判与批判的哲学批判是哲学的本性。
哲学的批判首先是针对哲学自身的,批判是哲学发展和变革的方式。
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辩证法”,最初指的就是在对话中通过辩驳和论证推动思想前进的方法。
在柏拉图的《国家篇》中,苏格拉底说,人凭借这种辩证法,通过理性的探讨可以找到通往事物本质的道路,直到把握善自身的本质。
在这种思想进程中,真理是借助辩证法的力量来揭示的。
这个意义上的辩证法是批判的理性和理性的批判。
在《巴门尼德篇》中,柏拉图借巴门尼德之口,批判了苏格拉底的理念论,其实也是柏拉图对自己以前的理念论的自我批判。
(参见苗力田,第318-338页)哲学就是在不断的批判和自我批判中前进的。
关于哲学的批判本性,讲得最明确的是康德。
富于科学的“缜密精神”的康德反对哲学中的独断论,指出这是认为无须纯粹理性的批判就可以在哲学中前进的成见,只能导致理性未经批判的无根据的摸索和轻率的漫游。
对思辨理性即纯粹理性的批判,可以堵塞错误的来源,抑制思辨理性的自负。
而拒斥纯粹理性批判的方法,“其用意无非是完全摆脱科学的羁绊,把工作变成儿戏,把确定性变成意见,把哲学变成偏见”(康德,2004年,第18-21页)。
康德指出,纯粹理性的批判主要“不是用于扩展我们的理性,而是用于澄清我们的理性,使它避免失误”,这是“对纯粹理性能力自身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摘要:马克思的全部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展开的,革命思想或批判意识构成了他的学说的灵魂。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不是针对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理论,而是统摄全局的一个思想主旨。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理论与现实的相互监督、相互批判,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社会的发展、理论的完善,在互动中实现双赢。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则具有系统性和结构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是建立在实践性、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之上。
正是这些特点构筑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使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独具特色。
关键词:社会批判/自我批判/科学性/实践一、马克思的哲学观及其批判功能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是确立了以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类世界的实在性,而不是旧哲学对世界的抽象理解。
这不仅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观,也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正是通过这种全新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马克思真正将哲学理性思维与人类的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
将理性思维的真理性建立于实践的基础之上,将实践理解为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客观活动,意味着对哲学功能的全新理解,在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观的变革中,哲学功能的转变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任何一种哲学都不可能不解释世界,关键在于怎样解释世界,在于为什么要解释世界,而这恰恰取决于这种哲学对哲学功能的预设。
马克思哲学观中的革命因素首先在于它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预设,在于它不满足于哲学解释世界的功能,因此,它必然将哲学理解为照亮人间未来之路的普罗米修斯之火。
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马克思自己对哲学所作的说明,即哲学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活动才能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和存在的价值,才能证明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马克思并不是为了比前人更好地解释世界而进行哲学变革的,从一开始,他就将变革哲学的目的与改造世界的目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正是由于这一点,使他能够撇开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寻找思维的此岸性,使他能够看到以往的哲学家们所无法看到的实践的价值。
“实践”、“反思”与“批判”
“实践”、“反思”与“批判”作者:薛俊强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第06期摘要:当前唯物史观的研究注重宏大叙事的“理论建构”,而唯物史观的微观领域研究和现实解释力仍显滞后。
唯物史观的根本理论特征和精神实质可概括为:“实践”、“反思”与“批判”的精神。
借鉴当代思想家布迪厄、哈贝马斯等人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理论)的反思、探索,有助于更为深入理解唯物史观并探索有利于唯物史观发展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
关键词:“实践”;“反思”;“批判”;唯物史观;“方法”与“路径”;省思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08)06-0086-06近期关于唯物史观研究的学术论文频频出现在理论杂志与报刊上。
《哲学研究》与《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先后以专题与专栏的形式刊登了一系列有关唯物史观研究的论文,学者们就如何理解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这样一个并非新的哲学话题)展开了讨论,其中不乏争论之处。
笔者在这里仅就当前唯物史观研究之现状,提出自己的一些不甚成熟之想法,以达到自己弄清问题之目的。
一、当前唯物史观研究存在的问题当前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之景象,学者们主要从哲学的基本理论,围绕马克思的几部重要的经典文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论著)展开对唯物史观的深入阐发,这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马克思本人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实质。
然而,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与反思。
笔者把这些问题主要归结为:宏大叙事的“理论建构”式论述过多,而唯物史观的微观领域研究和现实解释力相对滞后。
1、宏大叙事的“理论建构式”论述过多可以说,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是针对现实社会问题而提出的,而他本人的理论旨趣也不在于建构一个什么样的唯物史观体系。
笔者在这里并不是全然否定纯粹理论建构研究的必要性,而只是强调“问题意识”是主导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论研究的中枢。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都对那种脱离历史、纯粹思辨的理论研究模式给予批评。
从哲学“是什么”到“做什么”
从哲学“是什么”到“做什么”
郭湛
【期刊名称】《师资建设》
【年(卷),期】2012(025)002
【摘要】“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其最终的、绝对的答案而言,任何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哲人都无法得到,因而可以说是“无法回答”的。
但我们又不能因此就说,任何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哲人都不应该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即使回答了也毫无价值,所以必须免开尊口。
人类任何认识的真理性都是通过相对而走向绝对的过程。
尽管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哲人不可能最终提供绝对的答案,但却可以提供自己时代的相对的答案,人类世世代代无数哲人无数相对的答案的总和,是可以接近那个最终的、绝对的答案的。
否定这种精神劳作的意义,会通过相对主义走向虚无主义,意味着对于哲学自身反思的否定,进而也会导致对于哲学本身的否定。
【总页数】2页(P111-112)
【作者】郭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
【相关文献】
1.高中生涯导师制: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 [J], 陈宛玉
2.跨文化传播中哲学家能做什么?——专访中国当代哲学家汝信先生 [J], 申宏磊;
马新晶
3.教学新视角:"是什么"和"做什么"——小学科学课堂中的科学探究与工程实践 [J], 勇辉
4.计算教育学:是什么、做什么及怎么做 [J], 王晶莹;杨伊;宋倩茹;郑永和
5.哲学应该做什么——四川省哲学学会’98年会综述 [J], 曾纪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批判逻辑演进--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批判逻辑演进--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到《德
意志意识形态》
韩淑梅;刘卓红
【期刊名称】《理论探索》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鲜明动态的演变历程,始终贯穿着清晰的批判逻辑。
马克思博士论文对德国思辨哲学的批判,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批判,是实践哲学之初显;《莱茵报》与《德法年鉴》时期对现实政治的批判,是实践哲学的唯物主义立场转向;而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形成,最终实现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革命性变革。
以批判逻辑为视角审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形成历程,不仅在理论上能够立体地展现实践哲学的动态成型之路,而且在实践上启示我们秉承与坚持马克思彻底的批判精神,实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总页数】4页(P46-49)
【作者】韩淑梅;刘卓红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广州 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广州 5106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89.1
【相关文献】
1.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逻辑进程--从《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J], 张传开
2.作为实践的哲学与世界的哲学化——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哲学思想研究 [J], 王
兴赛
3.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本质:一种基于实践的批判性考察——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解读与启示 [J], 朱荣英
4.政治哲学批判的空间形而上学叙事——马克思《博士论文》对其青年时期激进思想的理论奠基 [J], 温权
5.人生的探索和哲学的出路——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探讨 [J], 高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吉大校友郭湛教授:从主体性哲学到公共性哲学
吉大校友郭湛教授:从主体性哲学到公共性哲学郭湛,1945年10月出生,黑龙江海伦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委员、学部秘书处秘书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被授予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郭湛1964年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本科哲学专业,1969年毕业。
曾先后在黑龙江省伊春地区师范学校、伊春教师进修学校、中共长春市委党校任教。
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
1981年留校任教,1984年起为在职博士研究生,198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2年起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历史观和文化观。
在中国人民大学,郭湛先后参与了萧前教授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编写或修订工作。
郭湛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主编之一,人民出版社1990)、《人活动的效率》(人民出版社1990)、《思维世界导论——关于思维的认识论考察》(主编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哲学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哲学素质培养》(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教程》(第一主编,人民出版社2008)、《社会公共性研究》(主编,人民出版社2009)、《面向实践的反思》(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简明哲学原理二十四讲》(主编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等。
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有十余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近日,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刘铮对郭湛教授进行了采访。
记者:郭老师,您好!您于1964年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念本科,能否为我们讲述一下,您是如何与哲学结缘,又是因何缘由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的呢?郭:半个世纪以前,我在小兴安岭伊春读高中时,就对艺术和文史哲类学科有兴趣。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郭湛
【期刊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运用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三个内容: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第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这三个基本原理各有侧重而又内在统一。
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决定历史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页数】10页(P23-32)
【作者】郭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14.1
【相关文献】
1.《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阐述 [J], 刘洋
2.基于分工与所有制视角下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初步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深层解读 [J], 程广丽
3.历史唯物主义何以体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重读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思考[J], 高其文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内在结构阐释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J], 贾丽民;赵天淼
5.以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解读西方音乐发展史——音乐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提升教学实效性路径探索 [J], 韩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实践的效能、效果和反馈
作者: 郭湛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出版物刊名: 哲学研究
页码: 6-15页
主题词: 实践效果;效能;实践运动;实践能力;实践效率;辩证关系;基本规律;反馈机制;客观性;
潜在形式
摘要: 本文认为,在把实践作为制约认识运动的集合体加以研究的同时,还应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实践本身的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
本文着重考察了:实践能力由潜在形式向现实形式转化的过程及其具体社会历史条件;实践目的和实践效果、实践效果和实践效率、总效果和分效果等辩证关系以及衡量实践效果的客观标准;实践运动的反馈机制及其作用。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实践及其效能、效果和反馈诸环节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认为“实践——效能——效果——反馈——实践”之辩证循环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能动性和开放性,因而是实践运动的基本规律之一。
论社会自我意识的自觉--马克思社会自我批判思想的思考
论社会自我意识的自觉--马克思社会自我批判思想的思考黄全利
【期刊名称】《理论与改革》
【年(卷),期】2015(0)2
【摘要】自我意识包括个体自我意识和社会自我意识。
社会自我批判是社会自我评价的否定形式,是社会自我意识自觉中强调客体否定意义的方面。
社会自我意识达到自觉的状态方为社会的理想状态,也即意谓着社会自我批判应该成为社会的常态。
【总页数】4页(P16-19)
【关键词】社会自我意识;社会自我评价;自觉;社会自我批判
【作者】黄全利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中国,上海2004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A81
【相关文献】
1.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J], 陈新汉
2.论社会的自我批判——马克思社会自我批判思想引出的思考 [J], 陈新汉
3.论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思想 [J], 谭清华;郭湛
4.关于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的思想 [J], 李亚宁;王仲士
5.论社会的自我批判--马克思社会自我批判思想引出的思考(英文) [J], 陈新汉;Huang Yusheng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理论郭 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确切概括。
关于这一点,学术界已经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
对于这种本质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笔者认为,在我们对实践唯物主义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已经有了许多基本共识的基础上,现在需要突破已有的对实践唯物主义的一般化的理解,也就是应特别注意研究并强调实践唯物主义的批判本性。
就理论内容和精神实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理论,同时又是一种实践批判理论。
这是同一理论的两个侧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而又相互转化;缺少对于其中任何一个侧面的了解,都无法真正把握这一理论的总体。
一、哲学的批判与批判的哲学批判是哲学的本性。
哲学的批判首先是针对哲学自身的,批判是哲学发展和变革的方式。
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辩证法”,最初指的就是在对话中通过辩驳和论证推动思想前进的方法。
在柏拉图的《国家篇》中,苏格拉底说,人凭借这种辩证法,通过理性的探讨可以找到通往事物本质的道路,直到把握善自身的本质。
在这种思想进程中,真理是借助辩证法的力量来揭示的。
这个意义上的辩证法是批判的理性和理性的批判。
在《巴门尼德篇》中,柏拉图借巴门尼德之口,批判了苏格拉底的理念论,其实也是柏拉图对自己以前的理念论的自我批判。
(参见苗力田,第318-338页)哲学就是在不断的批判和自我批判中前进的。
关于哲学的批判本性,讲得最明确的是康德。
富于科学的“缜密精神”的康德反对哲学中的独断论,指出这是认为无须纯粹理性的批判就可以在哲学中前进的成见,只能导致理性未经批判的无根据的摸索和轻率的漫游。
对思辨理性即纯粹理性的批判,可以堵塞错误的来源,抑制思辨理性的自负。
而拒斥纯粹理性批判的方法,“其用意无非是完全摆脱科学的羁绊,把工作变成儿戏,把确定性变成意见,把哲学变成偏见”(康德,2004年,第18-21页)。
康德指出,纯粹理性的批判主要“不是用于扩展我们的理性,而是用于澄清我们的理性,使它避免失误”,这是“对纯粹理性能力自身的批判”。
(同上,第40-41页)在康德看来,“理性在其一切行动中都必须经受批判”,在这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免除这种“铁面无私、一丝不苟的审查”。
(同上,第474页)理性决不能拒绝批判,它在任何时候都没有理由惧怕批判。
面对批判,理性有争辩的权利。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康德对纯粹理性进步的三个阶段的概括。
康德认为,在纯粹理性的事情上,标志着它的童稚时代的第一步是独断的;第二步是怀疑的,即让理性的所作所为经受检验甚至责难,可以称为理性的审查;第三步属于成熟了的判断力,它以可靠的、在其普遍性上已得到证明的准则为基础,这是理性的批判,也是理性的界限。
理性在发展的过程中先是独断的,然后是怀疑的,最后才是·3·批判的。
怀疑否定了独断,批判超越了怀疑,为理性确定了界限,标志着理性判断力的成熟。
康德把自己理性的全部旨趣汇合为以下三个问题:(1)我能够知道什么;(2)我应当做什么;(3)我可以希望什么。
他说,第一个问题是纯然思辨的,第二个问题是纯然实践的,第三个问题既是实践的又是理论的。
“实践的东西只是作为导线来导向对理论问题的回答,而且如果理论问题得到解决,就导向对思辨问题的回答”。
(康德,2004年,第514页)在这三方面的理性关注之中,都以相应的理性批判,即对我所知道的、我所做的和我所希望的东西的批判为前提。
人们必须首先对自己所知道的、所做的和所希望的东西加以理性的批判,才能真正明确我能够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和我可以希望什么。
这种批判当然既是理论的批判,又导向实践的批判。
在康德的观念中,实践是对于理论而言的,是理论的实现。
康德说:“不管理论可能多么完美,看来显然在理论与实践之间仍然需要有一种从这一个联系到并过渡到另一个的中间项;因为包摄着这种规律的悟性概念,还必须补充以一种判断力的行动,实践者才能借之以区别某件事物是不是规律的例证。
”(同上,1990年,第164页)这就意味着,面对某种实践,理性需要批判性地追问:它所依凭的理论是什么;它要实现的目的是什么;它的规划的原则是什么;它所设想的结果是什么;它所包摄的规律是什么;它的实践者是否具备足够的判断力和行动能力。
对于实践理性的这种批判,其实也就是对于实践的理性批判。
二、马克思视野中的实践和实践批判同以往的哲学变革一样,马克思在哲学上的变革也是从对旧哲学的批判开始的。
但马克思与以往的哲学家不同,他所关注的不仅是哲学的批判,而且是整个观念领域的批判;不仅是观念领域的批判,而且是现实领域的批判。
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传统的马克思,以实践唯物主义精神把哲学的、理论的批判推进到政治、经济和其他实践领域,使之成为对社会各个实践领域全面的总体性批判。
这不仅是对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超越,而且是对旧的唯物主义哲学的超越。
1844年夏天,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这种制度虽然低于历史水平,低于任何批判,但依然是批判的对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199-200页)如此犀利的对法律、政治和制度的批判,当然是直指现实的法律、政治和制度的实践的。
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天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最重要的理论界碑。
在批判了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之后,马克思又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同“直观的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费尔巴哈……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页)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主体不只是对于客体的观察者,而更是对于客体的实践者。
从单纯的观察者的角度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只是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这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个方面或环节,仅仅停留在这里的理解是片面和表面的。
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更重要的方面或环节,是主体与客体的实践关系。
从实践者的角度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是更侧重于主体方面的理解。
这样,主·4·《哲学研究》2006年第7期体即人的活动就不只是被动的直观,而更是能动的对象性的活动,是指向对象并进而改变对象的活动,这就是实践。
马克思之所以称实践为“感性的人的活动”,是因为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作为实践手段的工具和作为实践客体的对象等都是物质性的存在,即可以感知的存在物;主体、手段、客体之间以人为主导的相互作用,构成感性的、现实的对象性活动即实践。
主体能动地改变对象、现实即感性的世界,同时也能动地改变主体的活动和活动的主体本身,这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是一种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5页)这种“现存世界”的“现存的事物”指什么?主要不是指作为客体的“物”,而是指主体所为之“事”。
“事在人为”,这种事是人的行为、行动即实践。
客观之物本身无所谓好坏,与人相关之物是由人所为之事即实践来运用和改变的。
人所为之事即实践与作为主体的人的选择相关,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的;在不同的可能与现实之间可以做出比较和评判,因而有是非、当否、善恶、优劣的问题。
所以,“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主要应理解为用“实际”的即物质实践的方式对现存的“事”即实践的批判,而“物”的改变正是通过人之“事”即实践的改变来实现的。
人们在阐述实践唯物主义时,强调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作用,认为社会实践是现实的、革命的力量,是推动认识进步、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这些无疑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表达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
但是,同样应该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不能归结为单纯肯定、推崇实践的唯实践主义或实践至上主义。
在这种唯实践主义或实践至上主义的观念中,实践被抽象化、理想化了,成为某种历史的本体,具有“天然合理”的性质。
实践成了包治百病的万应灵药,似乎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只要诉诸实践甚至一提到实践就可以迎刃而解。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实践理论的简单化、片面化、表面化的理解甚至误解。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并不是简单地肯定和推崇实践的理论。
在辩证法的意义上,对实践的肯定是与对实践的否定相联系而存在的,在对实践的肯定之中内在地包含着对实践的否定,对实践的肯定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对实践的否定;反过来说,在对实践的否定之中内在地包含着对实践的肯定,对实践的否定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化为对实践的肯定。
就其实质而言,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一种实践唯物论,同时也是一种实践辩证法。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只是推崇实践的理论,而更是一种批判实践的理论,即一种实践批判理论。
当然,对于“批判”这个概念,应当从其本来的哲学涵义上理解和使用。
哲学意义上的“批判”是一种辩证法的态度,是自觉的、理性的、辩证的分析、取舍乃至重构。
辩证的批判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对认识和实践的偏差的揭示和校正,是人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阶梯。
我们不能像四十年前的“文化大革命”那样,绝对化、庸俗化地理解和使用“批判”这个概念。
“文化大革命”时期滥用“批判”的实践及其后果早已得到清算即批判,但人们对“批判”本身的各种误解却依然挥之不去。
我们应当恢复哲学“批判”概念本来的、合理的内涵,发挥其在社会生活中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三、“实践批判”涵义的具体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实践批判”与单纯的理论批判不同,这是它与旧哲学的重要区别所在。
旧哲学把批判只是理解为理论的活动,哲学的批判、宗教的批判都发生在观念领域中,几乎与实践无涉。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理论选集》第1卷,第57页)“改变世界”是“革命的”实践,也是对旧世界的实践批判。
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也不是单纯的实践批判,而是在理论批判的指导下自觉的实践批判,是始终与理论批判结合并不断向理论批判升华的实践批判。
与理论批判相统一的实践批判,是我们前进的内在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