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解读)

合集下载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精讲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精讲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寡人之于国也》的段落划分如下: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梁惠王在自诩“尽心于国”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但结果却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这个问题引起了他的困惑。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采用了“引君入瓮”的论辩方式,用战争为喻,指出梁惠王虽然赈灾救民,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不能希望民之加多。

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孟子阐述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实行仁政。

他首先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即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吃穿问题。

然后,他进一步论述了推行王道实行仁政而使民加多的基本途径和应持的正确态度。

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梁惠王提出问题,第二部分是孟子分析问题,第三部分是孟子提出解决方案。

二、文章赏析《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的一篇著名文章,它以对话的形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孟子关于国家治理和仁政的思想。

这篇文章不仅结构严谨,而且逻辑清晰,充分展示了孟子的智慧和辩才。

文章采用了“引君入彀”的论辩方式,这种方式使得孟子能够逐步引导梁惠王深入思考国家治理的问题。

孟子并没有直接回答梁惠王的问题,而是先让梁惠王自己陈述他的治国理念,然后通过分析梁惠王的言论,逐步揭示出其存在的问题。

这种论辩方式不仅使得文章更具说服力,而且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孟子的思想。

文章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孟子在回答梁惠王的问题时,先分析了梁惠王治国理念的问题,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孟子层层递进,逐步深入,使得整篇文章呈现出一种清晰的逻辑结构。

同时,文章中的每一部分都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孟子的思想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孟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实行仁政,而不是仅仅注重经济发展。

他强调要关注百姓的生活,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
第5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我爱这土地》《乡愁》)学案
自主预习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第4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盂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原文寡人之于国也作者: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

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注释字词注释1. 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罃。

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2.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 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赏析《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篇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孟子深邃的思想内涵,而且其结构之严谨、语言之优美、人物形象之鲜明都让这篇文章成为古代散文的杰作。

下面将从结构分析、语言特色、思想内涵和人物形象四个方面进行赏析。

一、结构分析文章开头,孟子通过提出“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的观点,为全篇奠定了基调。

随后,他运用渐进的论证手法,指出“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两个阶段,逐步阐述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结束部分,孟子又以“望之不似人君”的形象描绘,讽刺梁惠王在治国方面的不足。

整篇文章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展现出孟子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高超论辩技巧。

二、语言特色孟子的语言特色在于其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既有气势又富有节奏感。

如“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这种语言风格使得孟子的观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散文的韵律之美。

三、思想内涵《寡人之于国也》的思想内涵主要集中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上。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仁心治国,实行“王道”,使百姓安居乐业。

他主张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反对过度开发。

同时,孟子还强调了教育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民的道德品质,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

这些思想内涵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现代社会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四、人物形象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和梁惠王这两个人物形象鲜明。

孟子以深邃的思想、雄辩的口才展现出儒家思想家的风范。

而梁惠王则展现了一个有志于治理国家但又有所欠缺的君主形象。

通过他们的对话和行为,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这两个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风貌。

总的来说,《寡人之于国也》不仅是一篇具有思想深度的古代散文,更是一幅展现孟子与梁惠王历史交汇点的画卷。

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也展现了孟子作为儒家思想家的智慧与胸怀。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段对话,贯穿全文的线索就是民不加多,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

首先,了解一下相关背景: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大批迁徙伤亡。

而当时既无国籍制度,也无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随意地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乐土。

哪一个国家比拟安定、富强、和乐就迁到那个国家为臣民。

而一个国家人民的多少也是一个国家是否稳定繁荣兴盛的标志之一。

因此,各个诸侯为了称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人口增多。

梁惠王也不例外。

全文共分三局部:
第一局部: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是尽心焉耳,尽心的论据是自己赈灾救民,且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因此提出疑问。

我们先试从梁惠王自己标榜的尽心于国的表现赈灾救民入手分析。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赈灾救民是它最根本的任务,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自然等灾害面前不赈灾不救民的。

实际上光赈灾救民不行,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杜绝或减少自然等灾害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是最大限度地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使其乐其所为,这当然是仁政的具体表现。

梁惠王自己也许确实是尽心于赈灾救民,但这实际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而已。

而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也许是邻国之政真的没有梁惠王用心,也许是邻国采取了更好的措施或是运气的作用没有发生太多的自然灾害,因而也就没有太多的赈灾救民的举动,不管如何,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在梁惠王提出疑问的过程中已将自己民不加多的原因揭示出来了,因此孟子小试牛刀就解决了问题。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段对话,贯穿全文的线索就是民不加多,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

首先,了解一下相关背景: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大批迁徙伤亡。

而当时既无国籍制度,也无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随意地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乐土。

哪一个国家比较安定、富强、和乐就迁到那个国家为臣民。

而一个国家人民的多少也是一个国家是否稳定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

因此,各个诸侯为了称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人口增多。

梁惠王也不例外。

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是尽心焉耳,尽心的论据是自己赈灾救民,且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因此提出疑问。

我们先试从梁惠王自己标榜的尽心于国的表现赈灾救民入手分析。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赈灾救民是它最基本的任务,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自然等灾害面前不赈灾不救民的。

实际上光赈灾救民不行,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杜绝或减少自然等灾害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是最大限度地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使其乐其所为,这当然是仁政的具体表现。

梁惠王自己也许确实是尽心于赈灾救民,但这实际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而已。

而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也许是邻国之政真的没有梁惠王用心,也许是邻国采取了更好的措施或是运气的作用没有发生太多的自然灾害,因而也就没有太多的赈灾救民的举动,不管如何,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在梁惠王提出疑问的过程中已将自己民不加多的原因揭示出来了,因此孟子小试牛刀就解决了问题。

第二部分:孟子采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彀的论辩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

所谓引君入彀,就是在论辩中常用比喻说理,且比喻之后连带反诘句而向对方发难,逼其回答,对方不回答则已,答则中其圈套,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的一种论辩方法。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原文、注释及解析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原文、注释及解析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②:“寡人之于国也③,尽心焉耳矣④。

河内凶⑤,则移其民于河东⑥,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⑦。

察邻国之政⑧,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⑨,寡人之民不加多⑩,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1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12),或百步而后止(13),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14)?”曰:“不可,直不百步耳(15),是亦走也(16)。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17),谷不可胜食也(18)。

数罟不入洿池(19),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20),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21)。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22),五十者可以衣帛矣(23)。

鸡豚狗彘之畜(24),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25),申之以孝悌之义(2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7)。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2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9)。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30),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1),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32)。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3)。

’王无罪岁(34),斯天下之民至焉(35)。

”〔注释〕①本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人(今山东邹县),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其门徒编纂其言论而成,是古代儒家重要的经典。

②梁惠王,即魏惠王。

公元前362年,魏国将都城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因而魏又称梁。

③寡人,古时君侯自称。

④焉耳矣,语气词连用,表恳切之情。

⑤河内,魏地,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地区。

凶,荒年、灾荒。

⑥河东,魏地,今山西西南部地区。

⑦以上四句,梁惠王表明自己的惠民政策:河内灾荒时,迁移河内的饥民到河东,调运河东的粮食到河内,河东灾荒时也采用这种办法,救济饥民。

古诗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古诗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古诗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寡人之于国也先秦:佚名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译文及注释【译文】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

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

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

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

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梁惠王说:“不行。

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新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新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新1.文言文特点:《寡人之于国也》采用了古文的写作风格,使用了较为繁复的句式和词汇,充分体现了文言文的典雅和庄重之美。

2.原文解析:文章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主题,通过描绘寡人对于国家事务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展示了君主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

3.君王的担心:文章中,寡人表现出对于天灾人祸的担忧,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通过寡人的言辞,可以看出他忧虑民生疾苦和国家的不安定。

4.忧国忧民的情怀:文章中,寡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的管理中,生怕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他认为君主“凡民之救民者,所危入身也;凡民之拯家者,所危入家也”。

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情怀,展现了君王应当具备的大爱之心。

5.君主的勤政:寡人的言辞中还体现了他的勤政精神。

他积极参与国家的事务,不仅听取了臣子们的进言,还亲自制定政策,时刻关注国家的动态和发展。

6.寡人的谨慎:文章中寡人多次提及谨慎二字。

他认为君主应当谨慎而慎重地处理国家事务,不轻易做出决策,以避免对国家造成不利影响。

7.君主的勇气和果断:文章中寡人表现出了君主应有的勇气和果断。

他认为国家事务不能因为个人恩怨而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当需要做出决断时,他敢于下定决心,果断处理。

8.君王的尊严:寡人还强调了君主应有的尊严和威严。

他认为一旦君主失去了威严,就会导致国家的混乱和人民的不敬。

因此,寡人要求臣子要对他尊重和忠诚。

总之,《寡人之于国也》展示了一个君主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如忧国忧民的情怀、勤政精神、谨慎和果断的处理方式等。

这篇文章不仅是对君主制度的一种推崇,也体现了古代国家管理的理念和原则。

阅读这篇文章,可以增加对古代国家制度和君主行为准则的了解,并对现代政治体制产生一定的启发。

寡人之于国也文题解读及课文剖析

寡人之于国也文题解读及课文剖析

文题解读本文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作者作品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国(今山东邹城)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是由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严谨。

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背景纵览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

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字词梳理1.字音粟.(s ù) 曳.(y è) 数.(c ù) 罟.(ɡǔ) 洿(..w ū) 丧.(s ān ɡ) 死鸡豚.(t ún )狗彘.(zh ì) 颁.(b ān ) 白庠.序(xi án ɡ)莩.(piǎo) 2.辨义(1)通假字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②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③涂有饿莩(“涂”通“途”,道路)④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2)一词多义⎪⎪⎪⎪⎩⎪⎪⎪⎪⎨⎧,计算)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密、细密)⑤数罟不入洿池(,屡次)外将兵(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易量(命运)理,当与秦相较,或未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矣(几、若干)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目、数量)①愿得补黑衣之数(数数ǔùòsh c shu ⎪⎪⎩⎪⎪⎨⎧前诟虏④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值”,价值)③系向牛头充炭直(通也(仅、只)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曲(与“曲”相对,不弯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直⎪⎪⎪⎪⎪⎩⎪⎪⎪⎪⎪⎨⎧哉(发出、抒发)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之谋难以猝发(发出)⑥大阉逡巡畏义,非常发)⑤主人忘归客不发(出秀而繁阴(花开)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打开)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征发、派遣)②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①百发百中发 ⎪⎪⎩⎪⎪⎨⎧④草木皆兵(士兵)乃出(军队)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②穷兵黩武(战争))①非我也,兵也(兵器兵 ⎪⎪⎪⎩⎪⎪⎪⎨⎧洞庭一湖(优美的)⑤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来江水绿如蓝(超过)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胜利)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食也(尽)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受)①驴不胜怒,蹄之(承胜(3)词类活用①树.之以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②五十者可以衣.帛(名词用作动词,穿) ③然而不王.者(名词用作动词,称王,此处指一统天下) ④王无罪.岁(名词用作动词,归罪,归咎) ⑤谨.庠序之教(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3.词义 凶:收成不好。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20200426121946)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20200426121946)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第3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第4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盂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第5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我爱这土地》《乡愁》)学案自主预习(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有哪些象征意蕴?(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5)概括本诗的主旨.乡愁自主预习 2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③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拓展延伸1、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2.语言运用.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3、小结王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像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湾《次北固山下》:“”崔颢《黄鹤楼》:“”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教学后记:。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及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及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及赏析《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先秦:孟子弟子录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详解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详解

【写作特点】
(1)善用比喻,迂回曲折。从侧面、反面、外围入手,逐渐引向 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役喻,从反面入手,使梁 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 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 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 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环环相扣。
1.交征:互相争夺。征,取。 2.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 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 3.苟:如果。 4.餍(yan):满足。 遗:遗弃,抛弃。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 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páo)有肥肉,厩(jiù)有肥马,民有饥色,野 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人且恶之。为民父母, 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 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 饥而死也?” 1.梃(tǐng):木棒。 2.庖(páo):厨房。

3.恶(wù):疑问副词,何,怎么。
4.俑:古代陪葬用的土偶、木偶。 5.象:同“像”。
【孟子的主要思想】
1.实行王道——以民为本的仁政 孟子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 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锄草的农具 ) 。壮者以暇日修 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 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 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 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 了周全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 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 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 统治者。

《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赏析《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段对话,贯穿全文的线索就是“民不加多”,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

首先,了解一下相关背景: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大批迁徙伤亡。

而当时既无国籍制度,也无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随意地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乐土。

哪一个国家比较安定、富强、和乐就迁到那个国家为臣民。

而一个国家人民的多少也是一个国家是否稳定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

因此,各个诸侯为了称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人口增多。

梁惠王也不例外。

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是“尽心焉耳”,尽心的论据是自己赈灾救民,且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因此提出疑问。

我们先试从梁惠王自己标榜的尽心于国的表现赈灾救民入手分析。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赈灾救民是它最基本的任务,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自然等灾害面前不赈灾不救民的。

实际上光赈灾救民不行,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杜绝或减少自然等灾害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是最大限度地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使其乐其所为,这当然是仁政的具体表现。

梁惠王自己也许确实是尽心于赈灾救民,但这实际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而已。

而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也许是邻国之政真的没有梁惠王用心,也许是邻国采取了更好的措施或是运气的作用没有发生太多的自然灾害,因而也就没有太多的赈灾救民的举动,不管如何,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在梁惠王提出疑问的过程中已将自己“民不加多”的原因揭示出来了,因此孟子小试牛刀就解决了问题。

第二部分:孟子采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彀”的论辩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

所谓“引君入彀”,就是在论辩中常用比喻说理,且比喻之后连带反诘句而向对方发难,逼其回答,对方不回答则已,答则中其圈套,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的一种论辩方法。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原文寡人之于国也作者: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

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注释字词注释1. 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罃。

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2.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 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

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

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

“王好战,请以战喻。

”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

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

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解读)
1 全文解读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这句话表明,梁惠王对自己的国家管理还是挺满意的,认为自己已经尽心了。

魏惠王九年时迁都到大梁,所以魏国也称梁国,魏惠王也称梁惠王,是很有野心的一个人。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这句话是梁惠王治国手段的具体体现,即关心百姓在灾荒中的生存问题。

他认为这是他尽心的结果。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于是就提出了这个很关键的问题:他这样好,为什么周围邻国的老百姓不认帐?不踊跃的来投奔自己呢?言语之间似乎很委屈的样子。

因为在他看来,邻国的国君并不像自己那样尽心,老百姓在那儿似乎过的也挺好。

他就有点不理解了。

当时的战国,诸侯间的吞并与反侵略的战争很频繁,百姓的伤亡很大,所以,希望自己国家的人口增多,是各国国君的当务之急。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孟子的这句话其实一下就点出了梁惠王的治国倾向:好战。

一个好战的国君怎能赢得百姓的拥护呢?但孟子并没有先点出来,而是为自己要说的比喻找一个借口,这是孟子的高明之处。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这就是成语‚五十步笑百步‛的由来。

孟子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他自己并不说出真正要说的话,而是通过比喻来让对方去猜。

梁惠王好战,用战争作比,他自然
就容易猜出。

孟子一向好用比喻,这种方法常常诱使问者不自觉的陷入困境。

)‛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梁惠王果然就上了孟子的圈套,把孟子心里要说的话自己就说出来了。

梁惠王已经陷入困境了。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就是这样来解答君王的疑问的,按照上面的问话思路,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论。

不知梁惠王听了这话心里怎想,面上是怎样的表情,文中没说,但我们不妨可以设想一下,肯定是很尴尬的,他等于是自找没趣。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今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嘲讽梁惠王,他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够马上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及时地宣传他的治国主张。

他推行的‚王道‛的第一步就是让老百姓有最起码的物质生活保障。

在孟子看来,仅仅在灾荒到来的时候才去救济百姓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在平时就给百姓以生产劳动的时间,不穷兵黩武,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文中三组排比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

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
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一段孟子仍然是继续阐述自己的具体的治国措施,比起上一段来,又进了一步。

这里强调的是:在保证生存的基础上,物质生活还要有所提高;同时还要对百姓们进行教化,教他们文化知识和伦理常识。

这样施行的‚王道‛,才能让国君在百姓的心中立于不败之地。

孟子又用了四个排比句,来阐述他的发展生产措施和教化百姓的方针,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

结尾的‚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与上文的‚王道之始也‛形成呼应,并有所发展。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在这一段中,孟子把当时梁国的现实和梁惠王的所谓尽心暗暗地作了一个对比。

富人家中的狗吃人的食物,而道路上却常常有饿死的人的尸体,这表明梁国的贫富差别是很悬殊的,而梁惠王对此却没有采取任何补救措施,既没有阻止富人的奢侈与浪费,也没及时开仓赈济灾民。

孟子在文中又用了一个比喻,来批评梁惠王的推卸责任。

最后指出:只有勇于承担责任,保证人民的生活安定,才能最终达到百姓越来越多的地步。

这也就彻底回答了梁惠王一开始提出的疑问。


2.简要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

《寡人之于国也》通篇未着一个‚仁‛字,
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

全文围绕‚民不加多‛这一问题,孟子和梁惠王展开了一次对话。

首先是梁惠王提出疑问:为什么自己国内的百姓不增多?接下来就是孟子的回答。

他先用了一个比喻‚五十步笑百步‛来指出:梁惠王的移民移粟其实跟邻国统治者的不尽心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只一些小恩小惠是不能使民加多的,要使民加多,就必须实行仁政。

于是以下的谈话就自然而然的说到了他所提倡的政治主张上来。

孟子政治主张的核心是要求梁惠王实行‚王道‛,其具体内容是停止战争、发展生产。

让老百姓物质生活有保障,安居乐业,‚养生丧死无憾‛;在丰富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同时倡导文化教育,让老百姓‚温饱而知礼仪‛;最后,孟子又特别强调君王要对国民负责,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梁惠王所希望的‚天下之民至矣‛的结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为梁惠王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美好的社会前景。

在孟子看来,理想的治国策略必须具有几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第一,要有众多的人口,要积极努力‚使民加多‛,否则治国必需的物质财富和守卫力量便无从获得;
第二,要恢复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减免赋税,实行井田制,使百姓有固定的‚恒产‛,恤民保民,休养民力,使人民富裕起来,丰衣足
食,安居乐业,否则国家便无从获得可以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以保证富强,因为民穷财尽是不能治理国家、保住政权的;
第三,当权者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以‚仁德‛行‚仁政‛,以仁义治天下,以德去引导,以礼去规范,选贤任能,宽省刑罚,博施广济,缓和社会矛盾,节制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推恩于民,施惠于民,与民同乐,使天下归心,否则便无从获得强国富国的坚定保障和政策后盾;
第四,发展文化,普及教育,使百姓‚仓廪实‛后懂礼义、明人伦、知廉耻,形成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优良社会风气,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在‚庶‛和‚富‛的基础上,改善和提升人民素质,凝聚人心,以加强国家的生存力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否则将难免在列国的激烈竞争中落后挨打。

这既是‚仁政‛的丰富内涵,也是任何制度的国家求富强的重要决定因素。

孟子还特别指出,‚仁政‛的重点在君,不在民;实行‚仁政‛的原动力是‚仁心‛,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仁道强于霸道,仁道才是正道,才是归宿;要以‚礼‛塑人,以‚仁‛修人,以‚人‛铸人。

孟子在论述他的观点时,表面看似乎铺张散漫,实则结构严谨。

段与段之间环环相扣,层次分明。

从开头的‚民不加多‛到最后的‚斯天下之民至矣‛,前后呼应,画龙点睛。

文中他又善用比喻,使说理形象生动。

语言上排比句式的反复运用,增强了文章的充沛气势,使
文章音节铿锵,节奏感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